2020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关于表彰标准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建标协字[2020]25号)
![关于表彰标准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建标协字[2020]25号)](https://img.taocdn.com/s3/m/0cc2b28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6c.png)
关于表彰标准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建标协字[2020]25号各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化机构,协会各分支机构,各有关单位: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标准实施,推广标准化成果,发挥标准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的支撑作用,充分调动标准化工作者和各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经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依据《标准科技创新奖评选办法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了"标准科技创新奖”(奖励编号:0292)的评选工作。
经过推荐申报、形式审查、网上初评、现场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公示等程序,共评选"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奖44项、组织奖10个、人才奖22名。
一、荣获项目奖的标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城际铁路设计规范》《石油化工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规范X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与材料耐久性定量设计规范X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钢塔桅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规程》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一等奖。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6部分:提升洁净室及空气净化装置的能效》《核电厂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在役检查要求》《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广东省居住建2020年策42期•工程建设标淮化23筑节能设计标准》《装配复合模壳体系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公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二等奖。
(三)《建筑隔震柔性管道》《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太阳能-集热器部件与材料-第5部分:绝热材料耐久性和性能》《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商用燃气燃烧器具》《油气田工程测量标准》《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海轮航道通航标准》《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公园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室内真空排水系统工程技术规程》《渡槽安全评价导则》《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75%)设计标准》《农村厕所粪污处理技术规程(试行)》《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黄淮海平原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基坑工程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应用技术规程》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三等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选载(2020年度)

科技精粹
项目已建成高品质喷墨印花生产线 5 条,成果在愉 悦、万事利、鲁丰等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产品得到 Armani、IKEA、罗莱等知名品牌广泛好评。近 3 年, 新增销售收入 9.86 亿元,新增利润 1.16 亿元,经济社会 效益显著。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印染面料品质和档次, 增强了印染行业核心竞争力,对促进纺织印染行业绿色 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和示范作用。
科技精粹
行业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该项目由中国纺织 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高品质熔体直纺 PBT 聚酯纤维成套技术开发
获奖等级:一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东华大学、无锡市兴盛新材料科 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俞新乐、王华平、吉 鹏、俞 盛、王 朝生、李建民、薛月霞、乌 婧、吴固越、陈向玲、伊 贺阳、陈 烨、陆美娇、梅 勇、伍国庆 本项目属纤维科学技术领域。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酯 (PBT) 纤维是近年来开发出的新型聚酯纤维品种, 具有手感柔软、耐磨性和纤维卷曲性好,拉伸弹性和压 缩弹性优异等特点。近年来受到纺织行业的普遍关注, 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制作游泳 衣、连袜裤、训练服、体操服等高弹性纺织品,市场需 求量逐渐增加。尽管 PBT 纤维拥有诸多优异性能,但是 目前只能采用切片纺工艺制备 PBT 纤维,无法经由 PBT 熔体直接纺丝,导致成形能耗、物耗较大,在很大 程度上限制了 PBT 在纤维领域的应用优势。本项目紧密 围绕以提升 PBT 纤维生产效率与品质目标,针对 PBT 温度敏感性强、熔体输送过程中黏度下降显著、加工窗 口窄、成形适应性弱等系列问题,构建了 PBT 熔体直纺 成套装置及工艺。 (1) 研制钛-锡复配型耐水解催化剂,开发高效均 质酯化、双圆盘增黏等技术与装备,PBT 酯化率由 98% 提升至 99.5% 以上,解决了不同负荷下酯化与聚合 的稳定性控制难题,实现了万吨级 PBT 连续稳定聚合。 (2) 通过试验与逆向拟合的方法获得 PBT 熔体物性参 数,建立了PBT 熔体输送模型,系统分析出熔体在输送 过程温度、压强、黏度等变化规律,开发了低黏度降熔 体输送创新工艺,满足连续稳定纺丝要求。熔体直纺工 序综合能耗 31.58 kgce/t,相对切片纺工艺综合能耗下降 了 45.2%。(3) 开发高压纺丝、低温冷却、超喂卷绕技 术,有效解决 PBT 长丝稳定加工与品质控制难题,相比 较切片纺丝工艺,POY 纤维条干不匀率由 1.2% 下降到 0.7%,纤维品质显著提升;研制了 PBT 熔体直纺在线添 加技术,开发了有色、消光、抗紫外等 PBT 改性纤维系 列产品。熔体直纺 POY 长丝、DTY 加弹丝性能指标分 别达到FZ/T 54057-2012、FZ/T 54040-2011优等品。 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授权发明专利 5 项, 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发表学术论文 4 篇。 项目通过工艺、装备集成创新,率先在国际上实现 PBT 纤维熔体直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形 成了年产万吨级 PBT 熔体直纺生产线,产品质量优良, 条干不匀率明显下降,节能降耗效果突出,经济和社会 效益显著。
2020年度国内泵行业十大液下泵厂家品牌榜单1

2020年度国内泵行业十大液下泵厂家品牌榜单1.上海阳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阳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座落于上海市金山工业园区,是国内一家著名的集研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多元化企业,注册资本1100万元。
主导产品包括:螺杆泵、隔膜泵、液下泵、磁力泵、排污泵、化工泵、多级泵、自吸泵、齿轮油泵、计量泵、卫生泵、真空泵、潜水泵、转子泵等类别。
产品以优越的性能,精良的品质已获得各项专业认证证书及客户的认可。
公司拥有多名水泵专家和各类中高级工程师,不断的开发制造,升级换代产品年年都有问世。
公司拥有国内高水准的水泵性能测试中心,产品全部采用CAD设计软件和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等先进设计手段,产品经过精密铸造、热锻压、焊接、热处理、精加工、装配等十多道工序。
使用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等离子焊接机、全自动气体保护、半自动真空熔焊机、超频真空热处理设备、高效加工专机、理化和探伤设备等各类高精密加工检测设备。
齐全的加工检测设备,于同行业中处领先地位,更加充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公司产品达二十大系列,一万多种规格。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城镇供水,环保污水处理,市政工程,食品制药,水利电力,石油船舶等多种领域。
客户包括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国水利水电、浦项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
2.江苏盘古泵业有限公司江苏盘古泵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致力于无泄漏磁传动泵,氟塑料、工程塑料、不锈钢耐腐蚀泵阀及防腐设备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现代化大型制造企业,总部位于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南京市;生产基地坐落于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历史悠久的江南名镇—安徽泾县茂林镇,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达上3万平方米,年产值数亿元。
公司拥有完善的技术、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拥有员工620余人,75%员工学历大专以上,高级技术人才百余名,并聘请全国知名水泵专家教授、博士硕士、中高级工程师,形成了具有创新思维的梯队人才结构。
国内最好柴油机水泵十大品牌排行榜

国内最好柴油机水泵十大品牌排行榜2020年度中国柴油机水泵十大品牌评选” 是由品牌排行网主办的全网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品牌综合实力排名评选活动。
此次评选,征集数万网友投票、点评,经过多轮审核精选出行业品质出众、人气最旺的十大品牌。
品牌排行网致力于推动中国消费方式品牌化,构建良好的消费环境。
活动创办以来反响热烈,不但吸引了国内近一半的品牌和经销商的参与,同时,也被新浪、网易、人民、新华、中国网等70多家知名网媒高度关注,共享品牌盛宴。
中央电台、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为国内优秀品牌团聚人气,提高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提供契机。
荣登“2020年度中国柴油机水泵十大品牌”榜单的优秀企业和品牌如下:1.上海阳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阳光泵业是集设计/生产/销售泵、给水设备及泵用控制设备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泵业集团,是中国泵行业的龙头企业。
总资产达38亿元,在上海、浙江、河北、辽宁、安徽等省市拥有7家企业,5个工业园区,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上海阳光获得了“上海市质量金奖”、“上海市科技百强企业”、“上海市名牌产品”、“中国质量信用AAA级”、“全国合同信用等级AAA级”、“质量、信誉、服务三优企业”、“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商品商标”、“五星级服务认证”等荣誉,连续多年入选全国机械500强。
高端人才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阳光发展的动力。
集团现有员工45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00多名,主要由国内知名水泵专家教授、博士硕士、中高级工程师、高级工艺师组成,形成了具有创新思维的梯队型人才结构。
科技创新,是阳光基业长青的生命之源。
集团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上海市专利示范企业。
上海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每年以销售总额的5%,用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
2.浙江金狮泵业有限公司浙江金狮泵业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以泵业经营为主业,涉及电机、阀门、电控系统、环保节能、机械铸造、热交换机、空压机、减速机、电气产品、压力容器等相关领域,集科研、制造、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科、工、贸企业集团。
2020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0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摘要:1.2020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简介2.一等奖获奖项目介绍3.获奖项目的意义和价值4.我国机械工业科技发展的前景正文:【2020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简介】2020 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其中一等奖是表彰在机械工业领域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项目。
这些项目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了国内机械工业科技研究的最高水平。
【一等奖获奖项目介绍】在本次评选中,一等奖获奖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
其中,某企业的“高端数控机床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通过自主创新,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提升了我国高端数控机床的自主研发能力。
另一个获奖项目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该研究成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获奖项目的意义和价值】这些获奖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应用,对于推动我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有助于提升国内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获奖项目的成果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最后,这些项目的成功对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整体科研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机械工业科技发展的前景】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我国机械工业科技发展前景可期。
一方面,国家将继续加大对机械工业领域的投入和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机械工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应抓住机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我国机械工业科技水平不断迈向新高峰。
总之,2020 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展示了我国在机械工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为我国机械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0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0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原创实用版】目录1.2020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概述2.一等奖获奖项目介绍3.获奖项目的意义和价值4.结语正文【2020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概述】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我国机械行业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0 年,该奖项共评选出一等奖 10 项,二等奖 20 项,三等奖 30 项,以表彰在机械工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一等奖获奖项目介绍】在 2020 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中,共有 10 个项目荣获一等奖。
以下是部分获奖项目的介绍:1.高端数控机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该项目由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研究成果为我国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提升了我国高端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高性能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该项目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研究成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3.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该项目由广州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研究成果为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获奖项目的意义和价值】2020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它们不仅推动了我国机械工业领域的科技进步,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技术创新:获奖项目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提升了我国机械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产业升级:获奖项目成果为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动我国机械工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3.人才培养:获奖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我国机械工业领域的持续发展储备了人才资源。
【结语】2020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充分体现了我国机械工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为我国机械工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灯塔大课堂第三十五课心得体会

灯塔大课堂第三十五课心得体会灯塔大课堂第三十五课心得体会 1孙益谦,山东鲁花恒盛化工有限公司乙二醇车间首席技师,多年来,她通过科技创新和精湛的业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使我国多项化工创新和技术专利领先世界,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
为国增光,成就全球最大的dmf制造商。
2000年,华鲁恒升采用低压法合成甲胺、接触法合成dmf,上马有机胺和dmf生产线。
孙一倩苦心钻研,首套dmf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随后,她研究出dmf系统操作流程,并连续创新发明了10余套操作方案,有力地保证了装置的稳产高产、节能降耗。
此外,她还使5万吨乙二醇项目实现了100%负荷稳定运行,并使碳酯工序甲醇回收项目年降低运行成本达9000万元。
此外,她还积极推进优化酯化液相循环模式节能降耗,年节约蒸汽消耗20.6万吨,节省费用2360余万元。
不忘初心,用奉献践行神圣使命。
多年来,孙一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获评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1项;荣获“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孙一倩心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立足平凡的岗位,不断追逐梦想,谱写新时代化工行业的新华章。
扎根基层做好社区“当家人”李兆静,广川街道岔河社区党委书记。
她爱岗敬业、亲民为民,用自己的勤政和热情赢得党员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先后荣获“全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全省优秀网格员”“全省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工作中,李兆静带领社区两委,发挥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发动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她创建的“三融三创”社区工作法被山东省民政厅评选为2020年度优秀社区工作法。
制定了“党支部书记走访制度”,对困难党员群众及时建立重点关怀档案。
率先启动邻里中心建设,提供义诊、爱心理发等16项暖心服务。
整合资源,先后建起阅览室、书画室、志愿者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个活动阵地。
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快乐星期六”青少年公益课堂获评2019年度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 2020

《2020 我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专题文章一、介绍我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是我国农机工业协会编制和发布的年度性资料书籍,每年一次,对我国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进行全面总结和回顾,反映当年我国农业机械工业生产、销售、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国际合作、产业政策等情况。
2020年度《我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和数据,是了解我国农机工业发展动态、把握产业脉搏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总体评价2020年《我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以全面、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数据资料、案例分析为主要特点,反映了我国农业机械工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市场营销、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进展和成就。
在编撰过程中,对我国农机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该年鉴无疑为深入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工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难得的参考依据。
三、主题内容分析1. 农机工业生产概况《我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详细统计了2020年我国农业机械的生产总量、主要品种和区域分布情况。
从生产总量的角度看,我国农业机械的整体产能持续增长,其中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主要农机产品的年产量稳步提升。
在生产规模扩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也在不断推进,为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2. 农机工业销售情况除了生产情况之外,《我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还着重反映了2020年我国农机产品的销售情况。
通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农机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和产品战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销售方面,我国农机产品主要面向农村市场,但也逐渐拓展到周边的农业发达地区和一些发展我国家。
3. 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我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重点关注了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在农机工业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和行业报道,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农机工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以及与国际同行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手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20年1月目录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年度工作日程 (2)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3)推荐书填写说明 (18)关于推荐工人技术创新组补充说明 (23)关于推荐标准检测软科学组补充说明 (24)关于推荐科技图书与科普类项目补充说明 (25)公报格式文件 (29)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 (30)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年度工作日程时间工作安排1-3月受理推荐项目4月形式审查,补充材料5月确定受理项目6月网络初评7-8月专业评审组评审9月评审委员会评审10月评审结果公示10-11月报管理委员会批准11-12月发布表彰通报,领取获奖证书及公报12月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2020 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序号:奖励类别: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主题词专业分类名称1 代码2 代码3 代码所属国民经济行业任务来源具体计划、基金名称和编号:(不超过5项,300字)授权发明专利(项)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项目起止时间起始: 年月日完成: 年月日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二、项目简介(限1页)重点介绍项目的重要性和意义、立项背景、主要科技内容、技术经济指标、授权知识产权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等。
三、主要科技创新(限10页)客观、详实地阐述项目的立项背景;详细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创新点;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并列明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
四、第三方评价(限2页)围绕创新性、应用效益和经济社会价值进行客观、真实、准确评价。
填写的评价结论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内容包括鉴定结论、验收意见、评价结论以及国家相关部门或第三方出具的技术检测报告结论等;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性意见等;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结论依据。
技术评价证明注:(必填,可多选)每个项目至少提供一份近三年出具的技术评价证明。
□鉴定报告组织鉴定单位:日期:□评价报告组织评价单位:日期:□验收报告组织验收单位:日期:其他证明□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并具有检验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技术检测检验(试验)报告检测机构名称:出具检测报告时间:□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并具有查新资质的查新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科技查新报告(国内)□科技查新报告(国内外)查新机构名称:出具查新报告时间:科技成果登记指该推荐项目成果鉴定(评价)或验收后是否进行成果登记□是批准登记机构名称: 批准登记号(登记证书编号):登记日期:□否注:此表仅作形式审查和统计汇总分析用,请如实进行勾选,组织单位的名称应与所盖公章完全一致,日期填写报告出具时间。
如果一种类型报告有多个,请填写日期最新的或者组织单位级别更权威的。
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推广应用情况(限2页)应就项目的生产、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等进行概述,并提供主要应用单位详细情况。
2、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标准、软科学类项目可以不填此栏)单位:万元人民币年份新增销售额新增利润新增税收累计经济效益的有关说明及各栏目的计算依据:(限500字)3.社会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限800字)指项目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人才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项目应用推广后,本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之外产生的经济效益。
六、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获奖项目名称获奖时间奖项名称奖励等级授奖部门(单位)本表所填科技奖励是指: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设立的科技奖励; 2.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的社会力量科技奖励;3.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
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名称国家(地区)授权号授权日期证书编号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有效状态承诺:上述知识产权用于申报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同意。
第一完成人签字: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姓名性别排名第完成人出生年月出生地民族身份证号党派国籍行政职务归国人员归国时间工作单位办公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移动电话毕业学校毕业时间文化程度技术职称专业、专长最高学位曾获奖励及荣誉称号情况参加本项目的起止时间自至对本项目主要科学技术贡献:(限300字)声明本人对推荐书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审查,全部内容和材料属实,并对推荐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同意本人在“主要完成人”中的排序。
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申报的唯一项目。
本人签名:年月日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单位名称所在地排名单位性质传真联系人联系电话移动电话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对本项目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贡献:(限600字)声明:本单位对推荐书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审查,全部内容和材料属实,并对推荐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同意本单位在“主要完成单位”中的排序。
单位(公章):年月日十、推荐单位意见推荐意见:(限600字)根据推荐项目的技术创新点、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和应用情况等,写明推荐理由、推荐奖种和推荐等级。
推荐该项目为(科学技术进步类、技术发明类)等奖。
声明:我单位严格按照《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推荐书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确认该项目符合《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推荐资格条件,推荐材料全部内容属实,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国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被推荐项目发生争议,将积极配合工作,协助调查处理。
我单位承诺将严格按照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作为推荐单位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推荐单位公章年月日十一、推荐专家意见(推荐单位推荐不填此栏,由各推荐专家独立填写,不得代填后签名)推荐专家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技术职称所学专业现从事工作领域推荐意见:(主要技术内容、创新点、应用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水平和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及建议奖励等级)声明:本人严格按照《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推荐书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确认该项目符合《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推荐资格条件,推荐材料全部内容属实,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国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本人承诺将严格按照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作为推荐专家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专家本人签字:年月日十二、附件目录1、必备附件:(1)技术评价证明。
近三年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出具的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报告,每个项目至少提供一份技术评价证明。
(2)科技查新报告。
近三年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并具有查新资质的查新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
(3)核心知识产权证明。
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主要创新点且已批准或授权的主要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包括发明专利证书页和权利要求书首页、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相关论文和专著等。
(4)检测报告。
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并具有检验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技术检测检验(试验)报告。
(5)成果应用证明。
至少提供一份能证明本项目整体技术已实施应用两年以上(2017年12月31日之前应用)的主要应用单位提供的应用证明材料,应用证明须加盖应用单位(法人单位)公章。
如应用证明包含经济效益,需加盖单位财务专用章。
2、其他附件:(6)对软科学、检测检验标准、科技图书与科学普及等项目,需提供软科学研究报告最终稿封面、目录及简介;检测检验标准、科技图书与科普等正式出版物的首页及版权页复印件。
具体要求详见《2020年度推荐工作手册》。
(7)工人技术创新项目,具体要求详见《2020年度推荐工作手册》。
(8)科技成果登记证书(非必须)。
(9)其他证明材料。
包括可支持项目科技创新和完成人贡献的其他相关证明。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是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严格按照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推荐通知”要求,按推荐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全面填写。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纸质推荐书两种形式。
电子版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十一部分)和附件(第十二部分)两部分,需按要求登陆系统()在线填写和上传相关附件材料。
纸质版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十一部分)和附件(第十二部分)两部分,主件部分的页边距建议左右各3.2cm,上下各2.8cm(以推荐系统提供的下载模板为准),正文文字使用宋体,不小于小四号,行距不小于18磅,标题和图表文字格式可自行设置,建议以黑体、仿宋、楷体为主。
主件在系统中填写完毕后直接下载PDF格式打印(正式版包含水印和条形码),附件不需从系统中打印。
推荐书主件及附件合订本一式两份,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
其中一套完整材料必须是原件(完成单位盖章页、推荐单位盖章页、完成人签字页、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页签字),原件在右上角标注“原件”字样;装订后《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勿另附加封面,以“一、项目基本情况”作为首页。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具体要求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1、《专业评审组》:根据本项目所属专业领域,按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各专业评审组评审范围,由系统根据推荐书填写的第一个专业分类名称,自动生成。
2、《奖励类别》:分为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两种,双击项目列表选择栏中的“代码”按钮自动填写。
3、《序号》、《编号》:由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填写。
4、《项目名称(中文)》:不超过30个汉字。
应当紧密围绕项目核心创新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
注:标准类项目应直接使用该标准正式发布的名称,并标注标准号,如《×××标准(标准号×××)》。
科技图书与科普类项目应直接用该图书的名称,并加书名号,后加括号标明第几版(卷),如《×××》(第×版)。
5、《主要完成人》:由系统根据“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自动生成。
6、《主要完成单位》:由系统根据“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