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计算公式与单位

合集下载

冷却塔计算公式与单位

冷却塔计算公式与单位

冷却塔计算公式与单位冷却塔是一种用于回收工业废热的设备,它通过将水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的方式来冷却热水。

冷却塔的性能通常使用一些计算公式和单位来评估,以下是一些与冷却塔相关的常见计算公式和单位。

1.计算湿球温度:湿球温度通常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湿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w = Tdb - (Tdb - Tdp) × RH/100其中,Tw表示湿球温度,Tdb表示干球温度,Tdp表示露点温度,RH 表示相对湿度。

2.计算露点温度:露点温度是一个表示空气中饱和水蒸汽开始凝结的温度值,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dp = (243.12 × (17.62 × Tdb + 243.12) / (17.62 - Tdb)) / (log(RH/100) + ((17.62 × Tdb) / (243.12 + Tdb - (17.62 × Tdb))))其中,Tdb表示干球温度,Tdp表示露点温度,RH表示相对湿度。

3.计算湿度比:湿度比是空气中单位质量的水蒸汽含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W=(0.622×e)/(P-e)其中,W表示湿度比,e表示饱和水蒸汽压力,P表示空气压力。

4.计算冷却效能:冷却效能是衡量冷却塔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E = (Tin - Tout) / (Tin - Twb)其中,E表示冷却效能,Tin表示进水温度,Tout表示出水温度,Twb表示湿球温度。

5.计算冷却水量:冷却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冷却塔的水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 = m × Cp × (Tin - Tout)其中,Q表示冷却水量,m表示水的质量流率,Cp表示水的比热容,Tin表示进水温度,Tout表示出水温度。

6.计算空气流量:空气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冷却塔的空气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a=ρa×Va其中,Qa表示空气流量,ρa表示空气密度,Va表示空气流速。

冷却塔计算公式与单位

冷却塔计算公式与单位

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cm·△T.其中C是与这个过程相关的比热(容).热量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缩写为J).历史上曾定义热量单位为卡路里(简称卡,缩写为cal),目前只作为能量的辅助单位,1卡=4.184焦.注意:1千卡=1大卡=1000卡路里=4184焦耳=4.184千焦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或降低1℃释放的热量),比热容本质是吸收的热量,不管固体液体的,单位都是一样的。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水的比热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摄氏度,蒸气的比热容是2.1*103焦/千克·摄氏度汽化热是一个物质的物理性质。

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101.325 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

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 Btu/lb(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 Thermal Unit,lb为磅)。

水的汽化热为40.8千焦/摩尔,相当于2260千焦/千克。

一般地:使水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五倍于把等量水从一摄氏度加热到一百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冷却塔设计计算举例

冷却塔设计计算举例

冷却塔设计计算举例冷却塔是一种常用的热交换设备,主要用于将热水冷却至一定温度。

其设计计算是为了保证冷却效果和安全性能。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冷却塔设计计算举例进行说明。

一、设计参数确定1.冷却介质:假设为水,需要冷却至25℃。

2.进口温度:假设为70℃。

4.气象条件:温度为35℃,湿度为80%,周围空气压力为101.325千帕。

二、冷却介质流量计算根据热负荷和进出口温差可以计算出冷却介质的流量,常用的公式为:Q = m * Cp * (Tout - Tin)其中,Q为热负荷,m为流量,Cp为冷却介质的比热容,Tout为出口温度,Tin为进口温度。

假设冷却介质的比热容为4.18千焦/千克.摄氏度,则可以得到:解得冷却介质的流量m为641.76千克/小时。

三、冷却风量计算冷却塔利用气流将冷却介质中的热量带走,所以需要计算冷却风量。

冷却风量的计算公式为:Q = ρ * Qa * (h - 1) / (ρa * Cp * (Tout - Tin))其中,Q为热负荷,ρ为冷却介质的密度,Qa为冷却介质的流量,h 为感温系数,ρa为空气密度,Cp为冷却介质的比热容,Tout为出口温度,Tin为进口温度。

假设冷却介质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空气的密度为1.225千克/立方米,则可以得到:解得感温系数h为0.743四、塔高计算根据冷却风量的计算结果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变化,可以通过查表或者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出塔高。

假设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到塔高为20米。

五、填料选择填料可以增加冷却面积,提高冷却效果。

根据冷却塔的设计参数,可以选择适合的填料。

假设选择波纹板填料。

六、风机功率计算风机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Qa * h * ρ * (Pout - Pin)其中,P为风机功率,Qa为冷却介质的流量,h为感温系数,ρ为冷却介质的密度,Pout为塔顶的绝对压力,Pin为塔底的绝对压力。

假设塔顶的绝对压力为101.325千帕,塔底的绝对压力为101.425千帕,则可以得到:P=641.76*0.743*1000*(101.325-101.425)解得风机功率P为739.32千瓦。

冷却塔计算公式

冷却塔计算公式
2
总补充水量
Q水补
m3/h
轴功率
P1
kw
水负荷
λ水
m3/m2h
气负荷 进水管径 出水管径
λ气 wi wo
m3/m2h mm mm
配水孔个数
n
风机间隙 全压
δ P0
mm Pa
动压 气水比 出风口风速
P动 μ V出
Pa
m3/s
6
减速比 容积散质系数 换热量i βv K Kg/m h Kcal/h
3
Βv=18300 K=5000 Q水 Q水补=(δ+ε+0.01%) Q水 式中: δ—漂水损失系数,0.001% ε—蒸发损失系数,0.83% 0.01%—自然排空损失 P1=0.9P P—电机功率 λ水= Q水/2L1W1 式中:L1—填料总长度 H1—填料宽度 λ气= Q风/S进风 式中:S进风=进风面积 wi2>Q水/1800πI水 I水—进水管流速,2.35m/s Wo≈1.414wi n = Q水 / uf√2gh 式中:u—流量系数,0.67 f—开口面积,设A为开孔直径,则f=πA /4 h—配水深度,MK系列冷却塔配水池深度 为110mm δ=0.0075Φ P0=P动+P静 式中:P动—动压 P静—静压 P动=V出2/2g 式中:V出=出风口平均风速 μ=1.115Q风/Q水 V出=4Q风/nπΦ2
名称水流量代号q水单位m3h单量单机末端单速度ms速比减i容单散单系数单单量kkcalh单单充水量单功率kw水单荷单荷气单水管径wiwommmm出水管径配水孔个数n单机单隙mm全单pa单单pa水比气出单口单速mk冷却塔单单部分单算公式单算公式q单m3hq单水q水气式中气空气1115kgm3v1v单机60式中单机直v单机单机单速iv单v单机式中v单单机单速v18300k5000q水q水单001q水式中

冷却塔施工数据简明计算公式

冷却塔施工数据简明计算公式

冷却塔施工数据简明计算公式1、筒壁曲线计算:设筒身喉部半径R0与中心竖轴交点为O , 设由双曲线标准方程则对上式求导∵∴将式r′代入(2)式,得:化简得:取s为一节模板高度(S=1.5m或1.3m,施工中选用S=1.5m),z为环梁底(即第一节模板下沿中心壳体中面标高)至喉部标高之差,将其值代入式(3)即可求得其竖座标增减值Δz ,则第一节模板上口对应壳体中面座标和标高分别为Z1=Z0-Δz H1=H0- Z1= H0-(Z0-Δz)式中Z1 .........第一节模板上沿壳体中面座标Z0 .......... 第一节模板下沿壳体中面座标H1 ..........第一节模板上沿壳体中面相对标高H0 ...........壳体喉部相对标高将上二式代入(1)式可求出第一节模板上口的壳体中面半径。

用上式可求出第一节模板上口的壳体中面标高,依此逐节进行计算。

2、筒壁厚度计算(用插入法计算)公式h i------- 第i节模板上口壁厚S------- 一节模板高度S=1.5mh z------- Z m标高处设计壁厚h i-1------- 第i节模板下口壁厚即第i-1节模板上口壁厚a 、b 如图所示3 、施工控制数据计算(1)半径和标高根据这些公式从环梁处第一节模板开始逐层计算筒身的分节几何尺寸。

(2)混凝土套管长度根据计算出的筒壁厚度,用插入法计算对拉螺杆砼套管长度(如图),设h i、h i-1表示同前图,模板上下对销孔距上口边沿距离分别为u、v则即则上下对销螺栓孔砼垫块l上、l下分别为(3)各节砼体积计算r i、 r i-1模板上下沿口处的中面半径(4)各节内表面积计算A=πS (r i+r i-1)。

冷却数计算程序范文

冷却数计算程序范文

冷却数计算程序范文冷却数是指用于评估或计算冷却装置的性能和效率的一个参数。

冷却数可以用于各种冷却设备,如风冷式冷却器、水冷式冷却器、冷却塔等。

在计算冷却数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冷却介质的热容量、冷却介质的流量、冷却介质的温度差、冷却设备的冷却面积。

冷却数的计算公式如下:Q=m*Cp*ΔT其中,Q为冷却数,单位为瓦特(W)或千瓦特(kW);m为冷却介质的流量,单位为千克/秒(kg/s)或升/分钟(L/min);Cp为冷却介质的热容量,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C));ΔT为冷却介质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C)。

冷却数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冷却介质的流量m。

流量可以通过测量来获得,或根据冷却需求进行估算。

2.确定冷却介质的热容量Cp。

热容量可以通过查找物质的热力学性质表获得。

3.确定冷却介质的温度差ΔT。

温度差可以通过测量进口和出口温度来获得。

4.利用上述参数,计算冷却数Q。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冷却塔,冷却塔中的水流量为0.5千克/秒,水的热容量为4.18焦耳/克-摄氏度,进口和出口温度分别为30摄氏度和20摄氏度。

我们来计算一下冷却数。

1.流量m=0.5千克/秒。

2.热容量Cp=4.18焦耳/克-摄氏度*1000克/千克=4180焦耳/千克-摄氏度。

3.温度差ΔT=30摄氏度-20摄氏度=10摄氏度。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得到了该冷却塔的冷却数为20.9千瓦特。

冷却数的计算对于评估和设计各种冷却装置的性能和效率非常重要。

它帮助我们确定冷却设备是否能够满足特定的冷却需求,并优化冷却系统的能效。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冷却面积、提高冷却介质的流量或降低温度差来提高冷却数。

冷却数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检测和排除冷却系统中的问题,例如冷却介质的流量不足、热交换器的结垢等。

总结起来,冷却数是用于评估和计算冷却装置性能和效率的重要参数。

通过计算冷却介质的流量、热容量、温度差等因素,我们可以得到冷却数,并根据冷却数来评估和优化冷却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冷却塔水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冷却塔水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冷却塔水力计算公式是什么冷却塔是一种用于降低水温的设备,通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冷却过程。

在冷却塔中,热水通过塔底的填料层,与冷却空气接触,通过蒸发散热的方式降低水温。

冷却塔的设计和运行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其中水力计算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冷却塔水力计算的公式和相关知识。

冷却塔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水的流体力学原理,计算在冷却塔中水的流动速度、压力损失、水头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冷却塔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可以影响冷却效果和能耗。

首先,我们来看冷却塔水力计算中的一些基本公式。

冷却塔中水的流动速度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v = \frac{Q}{A}\]其中,v表示水的流速,Q表示通过管道的水流量,A表示管道的横截面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在冷却塔中水的流速,从而了解水在管道中的流动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看冷却塔中水的压力损失计算。

在冷却塔中,水流经管道、弯头、阀门等部件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损失,这些压力损失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

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ΔP = f \cdot \frac{L}{D} \cdot \frac{ρ \cdot v^2}{2}\]其中,ΔP表示压力损失,f表示摩阻系数,L表示管道长度,D表示管道直径,ρ表示水的密度,v表示水的流速。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在冷却塔中水流经管道时产生的压力损失,从而确定管道的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

最后,我们来看冷却塔中水的水头计算。

水头是指水流动时所具有的能量,是流体力学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冷却塔中,水头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水的流动情况和能耗。

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H = \frac{v^2}{2g} + z + \frac{P}{ρ \cdot g}\]其中,H表示水头,v表示水的流速,g表示重力加速度,z表示水的高度,P表示压力,ρ表示水的密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在冷却塔中水的水头,从而确定水的流动情况和能耗。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
(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制冷技术中常用单位的换算:
1马力(或1匹马功率)=735.5瓦(W)=0.7355千瓦(KW)
1千卡/小时(kcal/h)=1.163瓦(W)
1美国冷KW)
国际工况下满负荷运行一天(24h)该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是多少?
计算:
冷却塔公称流量=100x104x1.2x12.5/?(1000x5)=300(m3/h)
蒸发损失水量Q=300xE(%)x24h=300x0.83x24=59.8(m3/天)
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
确定冷却塔循环水量的换算公式:
1.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W)x1.2x1.25x861/(1000?t)(m3/h)
2.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cal/h)x1.2x1.25/(1000?t)(m3/h)
3.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RT)x1.2x1.25x3024/(1000?t)(m3/h)
?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RT—表示冷吨
冷却塔蒸发损失的计算公式:
蒸发损失:E(%)=?t/600x100%=5/600x100%=0.83%
?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
600:水的蒸发热(kcal/kg)
举例:
已知主机制冷量100x104(kcal/h)电制冷冷水机组一台,需选多大的冷却塔?
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
摄氏温度℃=(华氏°F-32)5/9
(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却塔计算公式与单位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Q=cm·△T.
其中C是与这个过程相关的比热(容).
热量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缩写为J).历史上曾定义为卡路里(简称卡,缩写为cal),目前只作为能量的辅助单位,1卡=焦.注意:1千卡=1大卡=1000卡路里=4184焦耳=千焦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或降低1℃释放的热量),比热容本质是吸收的热量,不管固体液体的,单位都是一样的。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水的比热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水的比热容是*103焦/千克·摄氏度,蒸气的比热容是*103焦/千克·摄氏度
汽化热是一个物质的物理性质。

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 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

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 Btu/lb(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 Thermal Unit,lb为磅)。

水的汽化热为千焦/摩尔,相当于2260千焦/千克。

一般地:使水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五倍于把等量水从一摄氏度加热到一百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湿比热容
以单位千克绝干气体为基准,将(1+H)kg湿空气温度升高或降低1oC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湿空气的比热容,简称湿比热容,用cH表示,单位为kJ/(kg干空气.K)
cH=ca+cvH (12-9)
式中,ca—干空气的比热容,kJ/;
cv—水汽的比热容,kJ/.
在常用的温度范围内,ca≈ (kgK),cv≈ (kgK),将这些数据代入式(12—9),得
CH=+(12—10)
上式表明,湿比热容只是温度的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