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检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FQC全检检验作业指导书

FQC全检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效日期年月日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二、定义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 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7)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2. 办公用品的卫生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1)办公桌面:办公桌面只能摆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暂不需要的物品就摆回柜子里,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

2)办公文件、票据:办公文件、票据等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文件盒中,并整齐的摆放至办公桌左上角上。

3)办公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应放在办公桌一侧,要从哪取使用完后放到原位。

4)电脑:电脑键盘要保持干净,下班或是离开公司前电脑要关机。

5)报刊:报刊应摆放到报刊架上,要定时清理过期报刊。

6)饮食水机、灯具、打印机、传真机、文具柜等摆放要整齐,保持表面无污垢,无灰尘,蜘蛛网等,办公室内电器线走向要美观,规范,并用护钉固定不可乱搭接临时线。

7)新进设备的包装和报废设备以及不用的杂物应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予以清除。

3. 个人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

2)下班后要整理办公桌上的用品,放罢整齐。

3)禁止在办公区域抽烟。

4)下班后先检查各自办公区域的门窗是否锁好,将一切电源切断后即可离开。

5)办公室门口及窗外不得丢弃废纸、烟头、倾倒剩茶。

全检作业指导书

全检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
全检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NBX-WI-40 文件版本:A/0
文件页码:1/1 制定部门:工程部
制定日期:2013-02-21 生效日期:2013-02-21
一.目的
为使本公司所有生产之产品,以全面保证满足客户预期所期盼的要求,特制定本文件。

二.范围
本公司所有出货之产品检验、测试与判定本文件均适用。

三.职责
使用单位参照此标准。

四.全检步骤
1:查货前先将地面、全检台清理干净。

全检台上只允许摆放一个不良品盒和一个可重工产品盒(不良品盒为红色,可重工产品盒为黄色)。

2:将产品倒入工作台,将选出的不良品放入不良品盒,可重工的放入可重工产品盒。

OK产品可用包装袋或纸箱装好,放到包装区包装。

3:全检完后将不良品统一放到不良品区,注意黑白产品必须分开。

挑出的可重工产品用手工装配或用其它方式重工后变为OK品。

4:全检完后将地面、台面清理干净。

台面上不良品盒和可重工产品盒必须为空盒状态方算完成工作。

五.全检重点
1:目视外观,印字不清晰、颜色不一致、有缺胶、破裂、油
污等均为不良品。

2:将产品拿到手上,在耳旁晃动,如果能听见五金弹片在灯
座内摆动,此产品为不良品。

3:弹片要求无变形,弹片扣位处必须扣到灯座扣位处(如图
一),防止脱落。

绝对不允许一个灯座内装两个相同的五金
弹片(只能装一负一正)。

4:只要是因五金弹片不良均为可重工品。

塑胶件不良均为不良品。

修订记录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2019年检验科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4页)

2019年检验科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检验科作业指导书篇一: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进厂的原材料及过程、产品等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直接用在本厂产品上的原材料、及产品、半成品进行检验。

3..职责:质量部负责对原材料及产品的验证及检验。

4.程序: 4.1原材料的检验4.1.1. 原材料采购进厂后,采购员按定货合同及相关采购文件,对实物规格、型号、等级、数量、重量等验证无误后,通知质检员进行检验。

4.1.2. 质检员核实交检内容和质量证件齐全后方可进行检验。

4.1.3. 检验和验证a) 对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进行检验。

b) 按国家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具体见《原材料检验卡》。

c) 质检员按照工艺文件进行检验,填写相关检验记录。

4.2. 4.3. 楚。

4.3.2. 首检合格,质检员通知操作工继续生产。

4.3.3. 在首检合格的基础上,质检员和班组长人员应做好中间抽检,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把发现的质量问题向工人交待清楚。

质检员及时填写相关检验记录《不合格生产整改通知单》。

4.3.4. 经质检员检验出的不合格品应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经主管人员签字后方可回用。

4.3.5. 质检员按照产品加工工艺进行检验,填写相关检验记录。

4.4.最终产品出厂检验4.4.1. 全性能检测委托检验;4.4.2. 本公司能进行检验的项目及时检测,结果填写在检验报告单上。

5. 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 记录不合格品处置过程产品检验4.2.1. 经检验和试验确定为不合格品的原辅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4.3.1. 操作工必须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质检员及时进行首件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向操作者交待清篇二:全检检验作业指导书篇三:检验类作业指导书模板篇四:临床检验作业指导书临床检验作业指导书编码:QXY2A/Z7.5.1-991.目的规范操作,保证临床检验质量。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1.进料检验1.1 定义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1.3.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1.4.1 全检方式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1.5.1 允收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

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

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

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

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若非迫不得已,公司应尽可能不启用“特采”。

“特采”必须由总经理批准,可行时还必须征得客户的书面许可。

硅胶制品全检作业指导书

硅胶制品全检作业指导书
4.1..2.1.从待检查产品箱内取出一部分产品放置在工作台上,产品在工作台上不可过多,面积不可超出桌子的三分之二,堆放高度不可超出工作台挡板。
4.2.2.将检查出来的良品放在已检查区域的产品桶里,检查中发现异常现象或严重不良及时上报处理。
4.2.3.检查时注意区分:A、同型号不同模产品不可相混。B、不同模不同型号产品不可相混。C、同模生产的变型号产品不可相混。
4.作业程序:
4.1.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4.1.1.检查员提前十分钟到位,根据“5S”安排表清理自己的工作台和“5S”责任区,准备好生产用具。
4.1.2.根据主管的安排,领回自己所需要检查的产品,根据“生产流程传单”上的型号到班组长处领取出相应的检验标准,杜绝无卡作业。
4.1.3.认真核对“生产流程传单”型号,产品与标准卡型号、样品是否相同,明确标准卡的各项内容和品质特殊说明及产品履历卡的内容。
5.支持性表单:《全检记录表》、《生产流程传单》
6.支持性文件:《检验标准》
4.2.4.检查时对无法判定合格或不合格的产品主动询问组长或暂放于“待确认”盒内。切记不可误打不良或乱打不良。
4.2.5.检完一张传单后,良品送QA处进行品保,不良品分类填好“生产流程传单”与“全检记录表”。
4.2.6.不良品由主管确认后方可放置于“检查不良品暂放处”。
4.3.下班时台面、不良品框、地面保持干净、标准卡及时归档方可下班。
硅胶制品全检作业指导书(总1页)
1.目的:要求检查员严格按程序作业,把好品质关,将待检查的产品区分开良品及不良品或对客诉、客退的在库品进行重检,以达到客户要求品质的目的。
2.范围:仅适用于公司内部检查员对产品进行检查、监控。
3.职责:品质主管负责对新产品进行解释和调整及安排检查,后检查员根据领班安排及标准卡进行检查,并且需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品质观。

IPQC(全检)作业指导书

IPQC(全检)作业指导书
8.成品未发货前,“次品”印张一般不能提前报废。
质量要求:
1.以印样色稿(签样)或者打样色稿为准,检查印件颜色是否与色稿相符。
2.以兰纸为准,对准折线位折成品,检查印件排列顺序、文字、图案及图案位置是否一至。
3.检查正反面针位十字线外划出的侧拉规线位置,检查拉规是否一致。
图文光洁,无明显的脏污残缺、无水干、水大、白页、过底现象。无过底、刮花、油渍等现象。
5.在检查中,发现未解决的问题,应马上向主管汇报,并咨询解决办法。
6.根据工单提供的印数要求,如发现产品缺数(一包括下工序正常损耗数在内)应第一时间向部门主管报告,并将情况反馈给生产部门,以便及时补印。
操作顺序
7.如需在“次品”中挑选堪用品作让步放行,必需经品管部主管确认,并办理“让步放行申请”后方可放行,不能随意将“次品”作废品处理或当正品冲数。
3.比较法:以常规条件的标准样办作对比。
4.计算法:用标准的计算工式检验开度,尺寸项目。
异常问题处理顺序:
IPQC——组长——品管主管——公司领导
3.正品、点数。
4.填写“印刷品质检查表报告表”
合格品交下工序
填写“印刷品质检查报告表”
区分’正品次品废品
IPQC全检
印刷半成品
作业流程图
操 作 顺 序
1.对每款每手印件实行全检。
2.印件分检后,应将正品、次品、废品分开摆放,并加以标识。
3.准确清点和标明各类印件的数量,有明确标签并分区摆放。
4.做好检查记录,及时填写印刷品质检查报告表。
4.人物面部等主要部位无脏点,墨皮,次要部位脏点,墨皮直径不大于0.5平方毫米,且每10平方厘米内少于或等于一个。
层次分明、丰富、实地平实。网点清晰,角度准确墨色饱和,无明显偏色现象。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收水准,经特批后,进行全数检验。选出其中的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合格品办理入库或投入生产。
1.5.3.3重工
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货品即可接受。在此情况下,由公司抽调人力进行来货再处理。IQC对加工后的货品进行重检,对合格品接受,对不合格品开出《IQC退货报告》交相关部门办理退货。此类货品由IQC统计加工工时,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2.1.3通过过程检验,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甚至可能装在最终的产品上,以致造成不合格品出厂。
2.2首件检验
2.2.1定义及目的
首件检验是在生产开始时(上班或换班)或工序因素调整后(换人、换料、换活、换工装、调整设备等)对制造的第1件(大件产品)或前3件(非大件)产品进行的检验。目的是为了尽早发现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系统因素,防止产品成批报废。
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免检方式
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抽样检验方式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检验作业指导书
1.进料检验
1.1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检测要项
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全检作业指导书

全检作业指导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4.滑轨不可有脏污、喷油残留物; 25.五金件不可有少孔和多孔; 以下请新增! 注意:在全检前先签一个OK板进行对照,全检人员要清楚自己检的产品是什 么状态,什么型号!
全检作业指导
1.外观不可变形,主推板平面度 2.铆压螺柱不可有脱落及变形,不可有少螺柱的现象 3.抽牙孔是否有攻牙 4.铆钉是否铆紧,不可有脱落的现象, 5.弹簧是否刮板,不可有弹簧翘起现象 6.滑动时是否有沙沙声 7.滑轨外露区域是否有刮伤 8.滑动时手感是否顺畅 9.焊接位是否有脱焊现象,焊片是否变形 10.头尾部间隙是否均匀,不可有断差 11.镭雕位置图案是否正确 12.保护膜是否贴整齐、平整 13.推板排线处绝缘胶位置是否正确,是否能粘牢 14.装配高度是否正确 15.限位钉不可有变形、翻起现象,限位胶圈不可有裂纹 16.注塑处不可有毛刺、不可有缺胶 17.注塑位两侧须涂黑 18.主板、推板、焊片组装后滑动不可有刮板现象 19.滑动时限位是否能限位 20.滑轨须倒角处是否有漏倒角现象 21.喷油外露面有尘点的判定(同色20MM内有一颗直径0.2的尘点可接受, 异色20mm内有一颗直径0.1的尘点可接受) 22.产品不可有混料 23.滑轨左右上下间隙是否合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及QC组长对全检反馈的问题,及时跟进确认。
5. 作业内容:
准备工作:
5.1.1根据相关生产安排,提前把全检台面整理干净与工作区域“5S”及相关记录,如《成品全检日报记录表》。
5.1.2工作前全检员应熟悉产品的品名、规格、品质标准及检验作业手法。
操作步骤:
5.2.1生产线组长把需全检的胶袋,搬运至全检放置区,并且每一款都需有明显的产品标识,并每扎都有扎好,不会产生混料的情况;
1 目的
规范包装前的全检作业,对产品的功能性缺陷,如封口不良进行有效的品质控制,杜绝不良品流出,确保产品品质能RMD系列产品包装前封口不良的全检检验控制。
3. 定义:
无。
4. 职责:
全检员负责对RMD成品包装前对产品实施外观全检作业,对上工序流出不良进行剔除,以保证出货为良品。
注意事项:
5.3.1全检人员要保证检验区台面干净及工作区域标识明显;
5.3.2全检人员需确认每扎数量的无误,保证每扎抽取的不良得到及时的补足。
6.相关记录
《成品全检日报记录表》
5.2.7全检员在每款检查完成后,记录相关数据在《成品全检日报记录表》上,内容包括:产品的名称,规格,料号,生产数量,检查数量,检查良品数,检查不良品数,生产机台,生产人员工号信息,并与每日下班前交至生产主管;
5.2.6全检员在产品检查时,台面上只能保证只有一款产品,不能有相似的两款产品在同一台面上进行全检;有两款相似的产品,需在检查完成前一款后,对台面及时的清理干净,并把上款的不良品也进行报废处理,避免产生混料的可能。
5.2.4每扎的不良品放在不良品框,在每扎全检完成后,对不良品进行全数点数,再点相同的良品数补足此扎的数量;
5.2.5检查完成后,按5000PCS/包或3000PCS/包用胶纸进行整齐的包装,包装完成后,贴上产品的标识,放入成品待确认区,并通知QC员进行确认;
5.2.6QC员接到全检员的通知,及时对产品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盖成品PASS章,进行仓库入库;如抽检不合格,由全检员进行再全检,并由QC重新确认;
5.2.2全检员依全检指令单,先检查产品是否有产品标识,产品是否摆放整齐,产品的数量是否符合定单数量,所有确认合格后,开始每扎搬上台面准备检查;
5.2.3全检员检查前先对封口线基本的封口情况进行检查,如明显的开口或封口烂边的产品,直接进行剔除;之后,按<可靠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用手拉封底的两边封口边,拉力大小以胶袋不变形为限度,以此拉力检测封口不开裂为合格;如封边开口则判为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