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安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招生简章
(整理)西安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目录说明1.2010年我校计划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550名,其中学术型研究生450名,包括计划内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100名。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的在职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已修完本科全部课程。
3.凡报考我校研究生的考生均需参加全国研究生的统一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分别为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值为100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满分值为150分。
凡在目录中标明“统考”字样的考试科目,均为国家统一命题,其余为我校自行命题。
4.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为10月10日-10月31日,网址为;现场报名时间11月10日-11月14日。
现场报名地点:外地考生携带本人身份证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确定的报名点报名;本市的考生携带本人身份证在我校研究生部招生办报名。
初试日期安排在春节前两周左右,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
考试地点:在外地报名的考生由报名点安排,在本校报名的考生在我校参加考试。
5.凡初试成绩符合教育部分数线的考生均可参加我校的复试。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课笔试、外语口语测试、外语听力测试和综合面试,专业课笔试科目可在本学科门类范围内的第四单元科目中选择,但不能是初试时所考课程。
6.资格审查将在复试时进行,凡不符合资格者一经查出取消复试资格。
7.同等学力者不允许跨学科报考,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专业基础课,加试科目可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中的第四单元的科目中选择两门课程,但不能是初试时所考课程。
电话:(029)83208113,83209398Email: xagdyzb@招生学科、专业目录邮政编码:710032 地址:西安市金花北路4号院校代码(国):10702 单位名称:西安工业大学电话:(029)83208113 83209398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导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1 光电学院光学工程(080300)01 薄膜与等离子体技术02微光与红外热成像技术03光学工艺技术及设备04光电信息获取、存储、显示与处理技术05光学设计与光电仪器杭凌侠教授弥谦教授徐均琪副教授潘永强副教授刘卫国教授高爱华教授刘宇研究员蔡长龙教授田爱玲教授杭凌侠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卢进军副教授徐均琪副教授韩军教授权贵秦教授倪晋平教授弥谦教授张亚妮副教授高明教授刘缠牢教授刘钧教授潘永强副教授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01 光电学院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1)01现代传感技术02微型机械电子系统与纳米技术03测控技术与智能仪器刘缠牢教授董威教授黄钉劲副教授国蓉副教授刘卫国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卢进军副教授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4精密仪器设计侯宏录教授倪晋平教授黄钉劲副教授杨子江高工高明教授田爱玲教授弥谦教授国蓉副教授001 光电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01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02智能仪器设计与信号处理03计算机辅助测试04工业检测技术倪晋平教授高爱华教授安莹副教授马卫红副教授王春平高工倪晋平教授田爱玲教授王小鹏研高工董威教授蔡荣立副教授苏俊宏教授侯宏录教授黄钉劲副教授宋玉贵副教授葛爱明副教授高明教授王春平高工刘缠牢教授于洵高工宋玉贵副教授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4物理光学或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27应用光学001 光电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01微电子薄膜技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刘卫国教授杨觉明教授惠增哲教授蔡长龙教授陈智利副教授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6物理化学001 光电学院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082601)01靶场测试技术02武器系统信息化03光电信息对抗技术04集成制造技术05目标探测与识别06计算机控制与系统安全技术07复杂机电系统设计08武器系统协同技术倪晋平教授陈化良高工安莹副教授宋玉贵副教授侯宏录教授宋玉贵副教授黄钉劲副教授高明教授于洵高工蔡荣立副教授国蓉副教授杨福援研究员崔完善高工马春茂研究员刘千里研究员倪晋平教授侯宏录教授韩军教授马卫红副教授陈桦教授白万民教授容晓峰副教授张君安教授刘波教授赫东锋副教授曹岩教授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6物理化学或807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或808操作系统或827应用光学001 光电学院光学工程(专业硕士430103)01薄膜技术02红外热成像技术杭凌侠教授弥谦教授苏俊宏教授徐均琪副教授潘永强副教授刘卫国教授高爱华教授刘宇研究员蔡长龙教授陈智利副教授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3光学工艺与检测技术04光电信息技术05光电仪器设计田爱玲教授杭凌侠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卢进军副教授徐均琪副教授韩军教授权贵秦教授倪晋平教授弥谦教授杨利红副教授高明教授刘缠牢教授刘钧教授潘永强副教授于洵副教授001 光电学院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430104)01光电传感器技术02精密测量与仪器03 光电仪器测试技术苏俊宏教授刘缠牢教授董威教授黄钉劲副教授国蓉副教授高明教授田爱玲教授弥谦教授蔡荣立副教授王伟副教授倪晋平教授高爱华教授刘钧教授安莹副教授马卫红副教授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01 光电学院兵器工程(专业硕士430126)01靶场测试技术02兵器系统信息化技术倪晋平教授董威教授王伟副教授安莹副教授宋玉贵副教授侯宏录教授刘缠牢教授宋玉贵副教授黄钉劲副教授杨利红副教授1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3信息对抗技术04 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高明教授弥谦教授于洵副教授蔡荣立副教授国蓉副教授倪晋平教授侯宏录教授韩军教授马卫红副教授黄钉劲副教授002 机电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01特种加工技术02精密测量理论与技术03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04数字化设计与制造05 CAD/CAM/CAPP06现代制造与信息化工程范植坚教授张文峰教授张长富副教授王建华教授李平教授劳奇成教授卢春霞副教授李福援教授马保吉教授宁生科教授陈桦教授曹岩教授白万民教授孙波教授贾培刚副教授赛云秀教授闫莉副教授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002 机电学院机械电子工程(080202)01计算机辅助测试02计算机数控技术王建华教授李平教授劳奇成教授王洪喜副教授卢春霞副教授王琨琦教授王芳副教授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03机电视觉与光电检测04检测技术与传感器05液压伺服与驱动技术06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张君安教授赫东锋副教授田军委副教授晋小莉教授来跃深副教授王洪喜副教授尚雅层教授马保吉教授宁生科教授002 机电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01流体润滑理论与技术02多学科设计与优化03包装工艺与设备04机械动力学与振动控制技术05流体传动及控制06产品设计过程管理张君安教授刘波教授赫东锋副教授曹岩教授王玉林教授赵美宁教授王洪喜副教授朱育权副教授陈桦教授孙波教授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002 机电学院车辆工程(080204)01 车辆检测与试验02 特种车辆设计与制造晋小莉教授来跃深副教授刘波教授李平教授劳奇成教授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002 机电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硕士430102)01先进制造技术范植坚教授李福援教授宁生科教授张长富副教授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02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03数字化设计与制造04 精密机械设计及理论05机械动力学与振动控制技术王建华教授李平教授劳奇成教授王琨琦教授尚雅层教授晋小莉教授来跃深教授陈桦教授曹岩教授孙波教授张君安教授刘波教授马保吉教授王玉林教授赵美宁教授朱育权教授赫东锋副教授王建华教授王洪喜副教授003材化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01凝固理论与光电材料物理02复合材料界面物理化学行为03特种钢的物理化学行为04高分子物理化学坚增运教授严文教授范新会教授惠增哲教授顾林喻教授陈建副教授李建平教授杨觉明教授赵玉厚教授董晟全教授郭永春副教授杨忠副教授刘江南教授王正品教授程巨强教授高巍副教授陈宏书高工郑建龙高工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6物理化学或801电子技术(非电)82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石玉副教授陈卫星副教授李金龙高工张飞龙高工003材化学院材料学(080502)01钢铁材料成分、组织和性能02 有色合金及其复合材料03高分子成分、组织和性能04陶瓷材料05模具设计与制造刘江南教授严文教授王正品教授程巨强教授顾林喻教授上官晓峰教授高巍副教授李建平教授杨觉明教授赵玉厚教授董晟全教授坚增运教授范新会教授常芳娥教授彭渝丽教授刘志学副教授郭永春副教授杨忠副教授陈宏书高工郑建龙高工石玉副教授陈卫星副教授李金龙高工张飞龙高工李永飞副教授杨觉明教授李建平教授惠增哲教授孙波教授宁生科教授白万民教授贾培刚副教授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2机械原理或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6物理化学或801电子技术(非电)82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03材化学院材料加工工程(080503)01有色合金的精密成型工艺02 凝固与晶体生长技术03 钢铁材料的组织性能控制工艺04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05模具设计与制造李建平教授杨觉明教授董晟全教授赵玉厚教授坚增运教授范新会教授梁民宪研究员常芳娥教授彭渝丽教授郭永春副教授刘志学副教授杨忠副教授坚增运教授范新会教授惠增哲教授严文教授顾林喻教授陈建副教授刘江南教授王正品教授程巨强教授束国刚研究员冯小明教授上官晓峰教授高巍副教授常芳娥教授陈宏书高工郑建龙高工石玉副教授李金龙高工张飞龙高工白万民教授曹岩教授宁生科教授常芳娥教授贾培刚副教授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2机械原理或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6物理化学或801电子技术(非电)82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03材化材料工程(专业硕士430105)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学院01有色材料工程02钢铁材料工程0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4高分子材料工程李建平教授赵玉厚教授董晟全教授杨觉明教授杨通教授刘江南教授王正品教授程巨强教授顾林喻教授上官晓峰教授坚增运教授范新会教授惠增哲教授严文教授常芳娥教授石玉副教授陈卫星副教授陈宏书高工郑建龙高工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6物理化学或801电子技术(非电)82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04 电信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01网络化测控技术02多媒体信息传输与处理03无线通信与网络化测试04无线通信与电磁兼容雷志勇教授雷斌副教授张海宁副教授雷斌副教授雷鸣副教授孙钊副教授孙发鱼教授张志文教授张海宁副教授齐华教授程光伟副教授杨永侠副教授雷鸣副教授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 数学一(统考)④809 电子技术(电类)或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 信号与系统004 电信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01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张志文教授高嵩教授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 数学一(统考)02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03现代信号处理04生物信息技术王健教授肖秦琨副教授雷志勇教授张学智教授齐华教授程光伟副教授张学智教授李强研究员尚宇副教授路青起副教授倪原教授王健教授刘继勇副教授赵建华副教授④809 电子技术(电类)或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 信号与系统004 电信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01 计算机控制系统02 智能控制与应用03嵌入式控制系统04动态测控技术05智能机器与模式识别06运动控制及故障诊断谭宝成教授樊文侠教授高丽教授陈中孝副教授高嵩教授孙明轩教授胡皓教授张荷芳副教授张志文教授樊文侠教授王大明副教授秦刚副教授雷志勇教授倪原教授雷鸣副教授肖秦琨副教授陈阳泉教授谭宝成教授高嵩教授肖秦琨副教授李静副教授吴宏岐教授谭宝成教授秦刚副教授师公社高工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 数学一(统考)④809 电子技术(电类)或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 信号与系统004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电信学院(081102)01智能传感与信息融合02网络化仪表与传感技术03计算机测控技术04检测技术与智能化仪表05现代检测技术及装置雷志勇教授高嵩教授倪原教授李静副教授肖秦琨副教授谭宝成教授高丽教授陈中孝副教授刘继勇副教授高嵩教授张志文教授王健教授秦刚副教授樊文侠教授张志文教授张荷芳副教授韦宏利副教授倪原教授王大明副教授郑长风副教授周芸副教授(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 数学一(统考)④809 电子技术(电类)或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 信号与系统004 电信学院控制工程(专业硕士430111)01计算机测控技术02综合自动化03工业过程控制与管理雷志勇教授高嵩教授张志文教授谭宝成教授樊文侠教授秦刚副教授陈桦教授张荷芳教授肖秦琨副教授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9 电子技术(电类)或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 信号与系统005 经管学院区域经济学(020202)01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02生态经济研究03城市经济与管理研究04 西部企业创新战略研究05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石英研究员张弘副教授裴成荣研究员张建利副教授陈健副教授杨尚勤教授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3数学三(统考)④812西方经济学或816政治经济学本学科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招生06人口变动与城镇化07 人口与环境经济研究08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研究09国际贸易问题研究10 区域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研究11西部经济协调发展计量分析12艺术经济与收藏投资研究王长寿研究员宋元梁教授赵跃进高级统计师江波研究员刘玲琪副研究员牛昉副研究员韩秀华副教授李健教授雷亚萍教授郭蓓副教授侯剑平副教授王芹副教授于唯德教授宋元梁教授常栓怀副教授刘天琪副教授陈根远副研究员005 经管学院企业管理(120202)01人力资源管理02关系营销及其决策技术03公司理财04成本管理05会计信息披露与信息质量刘建勋教授郭承运教授钟定国教授石宝丽教授李纯青教授张群教授张晓军教授黄越教授李薇副教授黄越教授张大联副教授王培华高级会计师赵亚莉教授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3数学三(统考)④ 812西方经济学或815管理学本学科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招生。
2020年西安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2020年西安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全日制)学术型专业型会计(Mpacc)学院代码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导师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6 兵器科学与技术学院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00)(全日制)01信息感知与控制技术02兵器材料与制造技术刘卫国教授任海鹏教授齐华教授王春阳教授韩军教授高明教授王长元教授梁海锋教授于洵教授王建国教授华翔教授王鹏教授郭全民教授刘星研高王伟教授吴慎将教授喻钧教授刘智平副教授刘欢副教授吴杰副教授马龙副教授陈桦教授坚增运教授惠增哲教授李建平教授马保吉教授董晟全教授郭永春教授2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8操作系统或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信号与系统或819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或827应用光学或860普通物理03兵器试验与数字化系统04装备效能评估评测杨忠教授戴中华教授王萍教授王建利教授唐霖副教授周顺副教授惠迎雪副教授白亚平副教授郭巧琴副教授马爱洁副教授杨巍副教授马志军副教授高培虎副教授倪晋平教授雷志勇教授肖秦琨教授李翰山教授傅妍芳教授蔡长龙教授李静教授肖锋教授刘白林副教授高武奇副教授卢莉萍副教授雷斌副教授宋玉贵副教授田会副教授闫谦时副教授刘军强副教授李军宁副教授曹子建副教授张守华研高苏俊宏教授田爱玲教授陈卫星教授容晓峰教授丁锋教授田军委教授梁向阳教授易华辉副教授徐飞副教授016 兵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全日制)(专业硕士085500)01 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02 兵器材料与成型技术刘卫国教授齐华教授韩军教授高明教授梁海锋教授于洵教授王鹏教授郭全民教授刘星研高王伟教授吴慎将教授喻钧教授刘智平副教授刘欢副教授吴杰副教授马龙副教授坚增运教授惠增哲教授李建平教授马保吉教授董晟全教授郭永春教授杨忠教授戴中华教授王萍教授王建利教授唐霖副教授惠迎雪副教授白亚平副教授郭巧琴副教授马爱洁副教授杨巍副教授马志军副教授高培虎副教授2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8操作系统或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信号与系统或819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或827应用光学或860普通物理03 兵器试验与测试技术04 智能无人系统张守华研高倪晋平教授雷志勇教授李翰山教授傅妍芳教授蔡长龙教授李静教授肖锋教授刘白林副教授高武奇副教授卢莉萍副教授田会副教授闫谦时副教授刘军强副教授李军宁副教授曹子建副教授陈桦教授任海鹏教授苏俊宏教授王春阳教授田爱玲教授王长元教授肖秦琨教授王建国教授华翔教授陈卫星教授容晓峰教授丁锋教授田军委教授梁向阳教授易华辉副教授周顺副教授雷斌副教授宋玉贵副教授徐飞副教授001 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080300)(全日制)01 薄膜与等离子体技术02现代光学制造与检测技术03光学设计理论与应用刘卫国教授弥谦教授蔡长龙教授徐均琪教授潘永强教授吴振森教授梁海锋教授戴中华教授惠迎雪副教授周顺副教授吴春芳副教授纪红芬博士刘卫国教授郑刚教授苏俊宏教授弥谦教授田爱玲教授于洵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张锦研究员蒋世磊教授徐均琪教授潘永强教授杨利红教授梁海锋教授李宏研究员陈智利教授李浩教授王炜教授周顺副教授惠迎雪副教授王红军副教授巩蕾副教授李世杰博士高明教授刘钧教授吴振森教授葛爱明教授陈智利教授3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4微光与红外成像技术05光电信息与处理技术06现代光电测试与仪器刘卫国教授高明教授刘钧教授韩军教授高爱华教授蔡长龙教授石峰研究员庞利霞副教授刘欢副教授邓立儿副教授林大斌博士侯宏录教授高明教授韩军教授高爱华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张锦研究员王小鹏研究员刘列教授于洵教授国蓉教授杨利红教授马卫红教授李宏研究员陈智利教授王炜教授段存丽副教授刘王云副教授庞利霞副教授王红军副教授胡小英副教授吕宏副教授郭荣礼副教授陈海滨副教授王凡博士苏俊宏教授刘缠牢教授高明教授蔡长龙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田爱玲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刘钧教授韩军教授高爱华教授蒋世磊教授于洵教授国蓉教授杨利红教授杨朋利研究员李宏研究员陈智利教授谢会开教授吴慎将教授汪建国教授王红军副教授段存丽副教授聂亮副教授吴玲玲副教授李党娟副教授胡小英副教授吕宏副教授尚小燕副教授刘蓉副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01 光电工程学院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1)(全日制)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全日制)01光电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刘卫国教授郑刚教授倪晋平教授苏俊宏教授弥谦教授刘缠牢教授高明教授田爱玲教授韩军教授潘永强教授高爱华教授刘钧教授1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2光学系统与光电仪器设计03智能仪器设计与信号处理蒋世磊教授于洵教授国蓉教授徐均琪教授杨利红教授马卫红教授汪建国教授陈化良研究员陈俊彪研究员杨朋利研究员李宏研究员聂亮副教授吴玲玲副教授张维光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杜玉军副教授蔡荣立副教授高芬副教授董涛副教授冯斌副教授武志超副教授倪晋平教授刘钧教授高明教授郭忠达研究员蒋世磊教授于洵教授杨利红教授梁海锋教授李宏研究员王伟教授吴玲玲副教授高芬副教授董涛副教授倪晋平教授侯宏录教授高爱华教授国蓉教授黄钉劲教授王伟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4动态测试技术05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李浩教授宋玉贵副教授聂亮副教授王可宁副教授张维光副教授田会副教授杜玉军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郭子龙高级工程师倪晋平教授苏俊宏教授蒋世磊教授王伟教授景建斌研究员李宗贤研究员陈化良研究员宋玉贵副教授马卫红教授蔡荣立副教授田会副教授王可宁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冯斌副教授武志超副教授郭子龙高级工程师刘卫国教授郑刚教授倪晋平教授高明教授蔡长龙教授弥谦教授刘缠牢教授侯宏录教授田爱玲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张锦研究员王伟教授王小鹏研究员李宗贤研究员国蓉教授黄钉劲教授王可宁副教授田会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郭子龙高级工程师001 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全日制)(专业硕士085400)01薄膜与等离子体技术02现代光学制造与检测技术刘卫国教授弥谦教授蔡长龙教授徐均琪教授潘永强教授吴振森教授梁海锋教授戴中华教授惠迎雪副教授周顺副教授吴春芳副教授纪红芬博士刘卫国教授郑刚教授苏俊宏教授弥谦教授田爱玲教授于洵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张锦研究员蒋世磊教授徐均琪教授潘永强教授杨利红教授梁海锋教授李宏研究员陈智利教授李浩教授王炜教授周顺副教授惠迎雪副教授王红军副教授5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3光学设计理论与应用04微光与红外成像技术05光电信息与处理技术巩蕾副教授李世杰博士高明教授刘钧教授吴振森教授葛爱明教授陈智利教授刘卫国教授高明教授刘钧教授高爱华教授蔡长龙教授韩军教授石峰研究员庞利霞副教授刘欢副教授邓立儿副教授林大斌博士侯宏录教授高明教授韩军教授高爱华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张锦研究员于洵教授国蓉教授杨利红教授马卫红教授李宏研究员陈智利教授吴慎将教授王炜教授段存丽副教授王小鹏研究员刘列教授刘王云副教授庞利霞副教授王红军副教授胡小英副教授吕宏副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6现代光电测试与仪器07光电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郭荣礼副教授陈海滨副教授王凡博士苏俊宏教授郑刚教授刘缠牢教授高明教授蔡长龙教授田爱玲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刘钧教授高爱华教授蒋世磊教授韩军教授于洵教授国蓉教授杨利红教授杨朋利研究员李宏研究员陈智利教授谢会开教授吴慎将教授汪建国教授王红军副教授聂亮副教授吴玲玲副教授段存丽副教授李党娟副教授胡小英副教授吕宏副教授尚小燕副教授刘蓉副教授刘卫国教授郑刚教授倪晋平教授苏俊宏教授08光学系统与光电仪器设计刘缠牢教授高明教授田爱玲教授韩军教授潘永强教授高爱华教授刘钧教授蒋世磊教授马卫红教授于洵教授国蓉教授徐均琪教授杨利红教授陈化良研究员陈俊彪研究员杨朋利研究员李宏研究员吴慎将教授汪建国教授聂亮副教授吴玲玲副教授张维光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杜玉军副教授蔡荣立副教授高芬副教授董涛副教授冯斌副教授武志超副教授倪晋平教授刘钧教授高明教授郭忠达研究员蒋世磊教授于洵教授杨利红教授梁海锋教授李宏研究员王伟教授吴玲玲副教授09智能仪器设计与信号处理10动态测试技术11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董涛副教授倪晋平教授侯宏录教授高爱华教授黄钉劲教授国蓉教授王伟教授李浩教授宋玉贵副教授聂亮副教授王可宁副教授张维光副教授田会副教授杜玉军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郭子龙高级工程师倪晋平教授苏俊宏教授蒋世磊教授王伟教授景建斌研究员李宗贤研究员陈化良研究员宋玉贵副教授马卫红教授蔡荣立副教授田会副教授王可宁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冯斌副教授武志超副教授郭子龙高级工程师刘卫国教授郑刚教授倪晋平教授弥谦教授蔡长龙教授刘缠牢教授侯宏录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张锦研究员王伟教授王小鹏研究员李宗贤研究员田爱玲教授国蓉教授黄钉劲教授王可宁副教授田会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郭子龙高级工程师002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全日制)01特种加工技术02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马保吉教授肖强教授高佳宏教授张长富副教授贾培刚副教授范庆明副教授贾建利副教授唐霖副教授高红红副教授闫正虎讲师郁红陶副教授刘波教授劳奇成教授朱育权教授肖强教授任泰安教授万宏强副教授贾建军副教授汪庆华副教授王东副教授2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2机械原理03数字化集成制造技术04先进制造技术与工艺05特种机器人设计及控制闫正虎讲师郁红陶副教授陈桦教授曹岩教授闫莉教授丁锋教授宋文学教授房亚东副教授刘峥副教授白瑀副教授姚慧副教授杜彦炜副教授杜江副教授乔虎讲师袁艳副教授千学明副教授贾培刚副教授吴伏家教授刘军强副教授田军委教授002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080202)(全日制)01计算机辅助精密测量02计算机数控技术03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04智能传感器系统王建华教授王洪喜教授尚雅层教授赫东锋副教授卢春霞副教授祝强副教授王亚晓副教授王晓丽副教授劳奇成教授尚雅层教授来跃深教授陈晓东副教授王洪喜教授1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2机械原理05智能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06电磁环境效应测试与评估技术李少康副教授杜虎兵副教授赵剑教授田军委教授郭恩全研究员002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全日制)01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02流体润滑理论与技术03机械振动与故障诊断04武器装备目标毁伤效果评估陈桦教授曹岩教授朱育权教授彭润玲副教授沈云波教授千学明副教授张君安教授刘波教授卢志伟副教授李军宁副教授董皓副教授丁锋教授田建辉副教授曹蔚副教授樊亚军副教授陈桦教授曹岩教授房亚东教授易华辉副教授郁红陶副教授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2机械原理002 机电工程学院车辆工程(080204)(全日制)01 特种车辆02车辆性能检测与试验03 车辆电子技术张君安教授来跃深教授赵剑教授程文冬副教授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2机械原理002 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0802Z1)(全日制)01工业设计理论及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曹岩教授白瑀副教授周宪副教授 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2机械原理002 机电工程学院包装工程(0802Z2)(全日制)01 包装工艺及装备袁艳副教授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02机械原理002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全日制)(专业硕士085500)01先进制造技术与工程02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03数字化、智能化设计与制造陈桦教授肖强教授任泰安教授吴伏家教授张长富副教授万宏强副教授贾建军副教授刘军强副教授贾建利副教授姚慧副教授唐霖副教授闫正虎讲师郁红陶副教授王建华教授劳奇成教授尚雅层教授来跃深教授田军委教授卢春霞教授王海文研高工高党国高工金朝鲜高工赫东锋副教授李少康副教授王晓丽副教授王亚晓副教授陈晓东副教授杜虎兵副教授高红红副教授曹岩教授丁锋教授宋文学教授林育阳高工左鹏军高工白瑀副教授刘峥副教授祝强副教授田建辉副教授5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2机械原理04精密机械设计技术与产品开发05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06 武器装备目标毁伤效果评估范庆明副教授熊礼龙副教授杜显锋副教授程文冬副教授乔虎讲师袁艳副教授马保吉教授张君安教授刘波教授王洪喜教授王碧德研高工沈云波教授卢志伟副教授曹蔚副教授苟向民高工董革平高工徐宏杰高工李军宁副教授董皓副教授樊亚军副教授彭润玲副教授郭恩全研究员陈桦教授曹岩教授房亚东教授易华辉副教授郁红陶副教授002 机电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全日制)(专业硕士125603)01精益生产与效率工程02智能制造管理与服务闫莉教授房亚东教授杜彦炜副教授房亚东教授闫莉教授杜彦炜副教授5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统考)003 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全日制)01凝固理论与光电材料物理02复合材料界面03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04非晶及高熵合金坚增运教授惠增哲教授刘峰教授许岗副教授朱满副教授许军锋副教授靳长清副教授徐大鹏副教授李建平教授赵玉厚教授董晟全教授郭永春教授杨忠教授王萍教授杨巍副教授白亚平副教授高培虎副教授马志军副教授王建利教授刘江南教授王正品教授程巨强教授陈建教授高巍副教授刘志学副教授要玉宏副教授王萍教授王建利教授高培虎副教授徐大鹏副教授范新会教授雷亚萍教授陈建教授彭渝丽教授李炳副教授周春生教授马志军副教授1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7物理化学或82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5光电高分子材料王建利教授雷亚萍教授陈卫星教授王奇观教授周宏伟教授王素敏副教授马爱洁副教授牛小玲副教授罗春燕副教授张文治副教授王岩副教授003 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学(080502)(全日制)01能源新材料刘江南教授王正品教授陈建教授陈卫星教授周宏伟教授王奇观教授周春生教授要玉宏副教授张文治副教授吴新明副教授颜海燕副教授张改副教授金洗郎副教授王岩副教授靳长清副教授2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7物理化学或82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2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03功能玻璃材料04兵器新材料微结构05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李建平教授董晟全教授赵玉厚教授郭永春教授杨忠教授王建利教授王萍教授梁艳峰副教授坚增运教授常芳娥教授许岗副教授朱满副教授刘翠霞副教授许军锋副教授范新会教授陈建教授彭渝丽教授王萍教授要玉宏副教授李炳副教授惠增哲教授范新会教授于灵敏教授王萍教授许岗副教授郑德山副教授张改副教授李晓娟副教授方频阳副教授靳长清副教授003 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加工工程(080503)(全日制)01复合材料精密成型李建平教授董晟全教授赵玉厚教授彭渝丽教授802凝固与晶体生长技术03特种钢的加工与成型04塑性成形原理与技术05自组装功能材料06模具设计与制造郭永春教授杨忠教授王建利教授王萍教授郭巧琴副教授夏峰副教授高培虎副教授坚增运教授范新会教授惠增哲教授彭渝丽教授谢辉教授许岗副教授朱满副教授许军锋副教授刘江南教授王正品教授程巨强教授上官晓峰教授刘志学副教授要玉宏副教授高巍副教授陈建教授彭渝丽教授要玉宏副教授雷亚萍教授陈卫星教授周宏伟教授李永飞副教授王素敏副教授张文治副教授常芳娥教授郭永春教授刘志学副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7物理化学或82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03 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全日制)(专业硕士085600)01有色材料工程02钢铁材料工程0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李建平教授董晟全教授赵玉厚教授坚增运教授范新会教授常芳娥教授彭渝丽教授陈建教授郭永春教授杨忠教授王建利教授王萍教授刘志学副教授朱满副教授杨巍副教授李炳副教授郭巧琴副教授高培虎副教授刘江南教授王正品教授程巨强教授上官晓峰教授陈建教授谢辉教授刘志学副教授高巍副教授要玉宏副教授马志军副教授范新会教授惠增哲教授坚增运教授常芳娥教授于灵敏教授郑德山副教授张改副教授李晓娟副教授方频阳副教授刘翠霞副教授许军锋副教授4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7物理化学或82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4高分子材料工程徐大鹏副教授靳长清副教授雷亚萍教授陈卫星教授常芳娥教授王奇观教授周宏伟教授李永飞副教授王素敏副教授马爱洁副教授牛小玲副教授罗春燕副教授张文治副教授谢瑞广高工颜海燕副教授王岩副教授00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全日制)01信息传输与处理02智能信息处理肖秦琨教授齐华教授张海宁教授尚宇教授华翔教授张峰教授雷鸣教授赵黎教授雷斌副教授朱婷婷副教授高嵩教授肖秦琨教授王鹏教授陈超波教授华翔教授张峰教授赵黎教授景达教授1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信号与系统03网络化测控技术04远程通信与遥测技术05传感器网络与自组织网络06生物信号处理与嵌入式系统朱婷婷副教授雷志勇教授李翰山教授刘星研高张海宁教授李静教授雷鸣教授王泽民教授雷斌副教授高俊钗副教授齐华教授王鹏教授张海宁教授雷鸣教授雷斌副教授任安虎副教授任海鹏教授齐华教授杨永侠教授雷鸣教授赵黎教授雷斌副教授任安虎副教授赵晨副教授齐华教授秦刚教授尚宇教授周芸教授景达教授贾光锋副教授张艳玲副教授07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王鹏教授张海宁教授杨永侠教授尚宇教授华翔教授雷斌副教授任安虎副教授张艳玲副教授00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全日制)01智能控制02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高嵩教授秦刚教授王鹏教授李长红研高陈超波教授王晨研高工张立广副教授王鹏副教授宋晓茹副教授郎宝华副教授吕志刚副教授王坤副教授任海鹏教授王景成教授高嵩教授钱富才教授肖秦琨教授吴杰副教授宋晓茹副教授王鹏副教授张立广副教授杨恒占副教授王坤副教授2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1英语一(统考)③301数学一(统考)④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 信号与系统03分布式计算机控制04嵌入式控制系统05自适应与学习控制秦刚教授陈忠孝教授陈超波教授辛大欣副教授吕志刚副教授张立广副教授毕雪芹副教授苗荣霞副教授王琪副教授陈超波教授秦刚教授陈忠孝教授王鹏教授郭全民教授王晨研高工辛大欣副教授吴杰副教授郎宝华副教授吕志刚副教授张立广副教授陈阳泉教授高嵩教授陈超波教授钱富才教授陈忠孝教授李长红研高王鹏副教授郎宝华副教授吴杰副教授杨恒占副教授00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全日制)01智能传感与物联网任海鹏教授高嵩教授王景成教授秦刚教授王鹏教授王晨研高工廖福元副教授2。
区域国别学招生简章

区域国别学招生简章范本2024年XX大学区域国别学研究生招生简章(范本)一、学校与项目简介XX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人文社科底蕴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区域国别学专业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从事跨文化沟通、区域与国别问题研究与决策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与报名条件1. 招生对象:符合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具有本科学历及相应学位的社会人员。
2. 报名条件:-考生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外语水平达到全国外语统一考试要求或其他认可的语言能力证明;-对于申请者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优先考虑。
三、招生计划与专业方向2024年度拟招收全日制区域国别学硕士研究生X名,涵盖以下研究方向:-国际关系与区域安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发展-文化交流与区域文明-其他相关研究领域四、报名方式与时间安排1. 网上报名:考生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选择报考专业。
2. 报名时间:一般为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具体日期以教育部和XX大学当年发布的通知为准。
五、选拔程序1. 初试: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包括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等科目。
2. 复试:初试合格的考生需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综合面试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六、录取原则根据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七、学费与奖助学金政策学费标准按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执行,并设有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供符合条件的学生申请。
重要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招生简章请以XX大学研究生院官方发布的2024年区域国别学专业招生简章为准。
敬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XX大学研究生院官网获取最新招生信息和公告。
在职硕士 招生简章

在职硕士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
本校面向企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校应届毕业生招收在职硕士研究生。
二、招生专业
1.工商管理类
2.教育学类
3.工程管理类
4.法律硕士
5.文化产业管理类
三、招生条件
1.申请者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
2.申请者应已经从事本学科相关的工作;
3.考生必须在招生专业范围内具备一定的基础,须符合各专业研究生招生要求。
四、招生计划
各专业均设有招生计划,具体以招生网站公布为准。
五、招生流程
1.网上提交申请材料;
2.通过初审的考生参加笔试、面试;
3.发布考生招生名单,并进行体检、审核等后续工作。
六、申请材料
1.个人简历;
2.学习、工作经历证明材料;
3.身份证明复印件;
4.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
5.个人近期照片。
注:提交申请材料前,请认真阅读招生简章,并按要求如实提供
相关信息。
对于材料不真实、不完整或者不符合要求的,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七、注意事项
1.申请者须全程通过网上申请系统提交申请材料。
2.未经本校批准,未经校方替代考试机构认可的任何形式的培训课程、面试辅导、试题解析等行为,均属于违反纪律的行为。
3.招生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招生办公室。
在职研究生研究生招生简章

在职研究生研究生招生简章
各位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职人员:
欢迎您申请我校在职研究生研究生专业!我校在职研究生研究生专业面向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开放,卓越的学术师资、紧密的联系企业与实践、灵活的授课方式、完善的教学体系,将为您的学术与职业发展提供无尽的动力。
我校在职研究生研究生专业拥有多个专业方向,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法学、教育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专业课程通晓专业基础知识,结合实战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实用性强的专业技能。
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我校学位授予权力由教育部授权,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力相同。
毕业后,本科生可直接升读在职博士研究生,为您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广的发展空间。
招生范围及要求请以我校官方网站公告为准。
报考者须遵守我校在职研究生研究生专业的有关规定,无法保证所有人均能录取。
如您有任何问题,请与我校招生办联系。
感谢您关注我校在职研究生研究生专业!我们期待您的加入,共同成长。
2020年西安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2020年西安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非全日制)学院代码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导师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6 兵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500)05 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06 兵器材料与成型技术刘卫国教授齐华教授韩军教授高明教授梁海锋教授于洵教授王鹏教授郭全民教授刘星研高王伟教授吴慎将教授喻钧教授刘智平副教授刘欢副教授吴杰副教授马龙副教授坚增运教授惠增哲教授李建平教授马保吉教授董晟全教授郭永春教授杨忠教授戴中华教授王萍教授王建利教授唐霖副教授惠迎雪副教授白亚平副教授郭巧琴副教授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8操作系统或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信号与系统或819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或827应用光学或860普通物理07 兵器试验与测试技术08 智能无人系统马爱洁副教授杨巍副教授马志军副教授高培虎副教授张守华研高倪晋平教授雷志勇教授李翰山教授傅妍芳教授蔡长龙教授李静教授肖锋教授刘白林副教授高武奇副教授卢莉萍副教授田会副教授闫谦时副教授刘军强副教授李军宁副教授曹子建副教授陈桦教授任海鹏教授苏俊宏教授王春阳教授田爱玲教授王长元教授肖秦琨教授王建国教授华翔教授陈卫星教授容晓峰教授丁锋教授田军委教授梁向阳教授易华辉副教授周顺副教授雷斌副教授宋玉贵副教授徐飞副教授001 电子信息(非全日制)1光电工程学院(专业硕士085400)12薄膜与等离子体技术13现代光学制造与检测技术14光学设计理论与应用刘卫国教授弥谦教授蔡长龙教授徐均琪教授潘永强教授吴振森教授梁海锋教授戴中华教授惠迎雪副教授周顺副教授吴春芳副教授纪红芬博士刘卫国教授郑刚教授苏俊宏教授弥谦教授田爱玲教授于洵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张锦研究员蒋世磊教授徐均琪教授潘永强教授杨利红教授梁海锋教授李宏研究员陈智利教授李浩教授王炜教授周顺副教授惠迎雪副教授王红军副教授巩蕾副教授李世杰博士高明教授刘钧教授吴振森教授葛爱明教授陈智利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01 光电工程学院15微光与红外成像技术16光电信息与处理技术17现代光电测试与仪器刘卫国教授高明教授刘钧教授高爱华教授蔡长龙教授韩军教授石峰研究员庞利霞副教授刘欢副教授邓立儿副教授林大斌博士侯宏录教授高明教授韩军教授高爱华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张锦研究员于洵教授国蓉教授杨利红教授马卫红教授李宏研究员陈智利教授吴慎将教授王炜教授段存丽副教授王小鹏研究员刘列教授刘王云副教授庞利霞副教授王红军副教授胡小英副教授吕宏副教授郭荣礼副教授陈海滨副教授王凡博士苏俊宏教授郑刚教授刘缠牢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01光电工程学院18光电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高明教授蔡长龙教授田爱玲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刘钧教授高爱华教授蒋世磊教授韩军教授于洵教授国蓉教授杨利红教授杨朋利研究员李宏研究员陈智利教授谢会开教授吴慎将教授汪建国教授王红军副教授聂亮副教授吴玲玲副教授段存丽副教授李党娟副教授胡小英副教授吕宏副教授尚小燕副教授刘蓉副教授刘卫国教授郑刚教授倪晋平教授苏俊宏教授弥谦教授刘缠牢教授高明教授田爱玲教授韩军教授潘永强教授高爱华教授刘钧教授蒋世磊教授马卫红教授于洵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01光电工程学院19光学系统与光电仪器设计20智能仪器设计与信号处理国蓉教授徐均琪教授杨利红教授汪建国教授陈化良研究员陈俊彪研究员杨朋利研究员李宏研究员吴慎将教授聂亮副教授吴玲玲副教授张维光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杜玉军副教授蔡荣立副教授高芬副教授董涛副教授冯斌副教授武志超副教授倪晋平教授刘钧教授高明教授郭忠达研究员蒋世磊教授于洵教授杨利红教授梁海锋教授李宏研究员王伟教授吴玲玲副教授高芬副教授董涛副教授倪晋平教授侯宏录教授高爱华教授黄钉劲教授国蓉教授王伟教授李浩教授宋玉贵副教授聂亮副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001光电工程学院21动态测试技术22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王可宁副教授张维光副教授田会副教授杜玉军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郭子龙高级工程师倪晋平教授苏俊宏教授蒋世磊教授景建斌研究员李宗贤研究员陈化良研究员王伟教授宋玉贵副教授马卫红副教授蔡荣立副教授田会副教授王可宁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冯斌副教授武志超副教授郭子龙高级工程师刘卫国教授郑刚教授倪晋平教授弥谦教授蔡长龙教授刘缠牢教授侯宏录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张锦研究员王小鹏研究员李宗贤研究员田爱玲教授国蓉教授黄钉劲教授王伟教授王可宁副教授田会副教授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王国珲副教授郭子龙高级工程师002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500)07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08数字化、智能化设计与制造09精密机械制造与测试技术王建华教授劳奇成教授尚雅层教授来跃深教授田军委教授卢春霞教授王海文研高工高党国高工金朝鲜高工赫东锋副教授李少康副教授王晓丽副教授王亚晓副教授陈晓东副教授杜虎兵副教授高红红副教授曹岩教授丁锋教授宋文学教授林育阳高工左鹏军高工白瑀副教授刘峥副教授祝强副教授田建辉副教授范庆明副教授熊礼龙副教授杜显锋副教授程文冬副教授乔虎博士马保吉教授张君安教授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2机械原理王洪喜教授王碧德研高工沈云波教授卢志伟副教授曹蔚副教授苟向民高工董革平高工徐宏杰高工李军宁副教授董皓副教授樊亚军副教授003 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与化工(非全日制)(代码085600)05有色材料工程06钢铁材料工程李建平教授董晟全教授赵玉厚教授坚增运教授范新会教授常芳娥教授彭渝丽教授陈建教授郭永春教授杨忠教授朱满教授刘志学副教授杨巍副教授王建利副教授王萍副教授李炳副教授郭巧琴副教授刘江南教授王正品教授程巨强教授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7物理化学或82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8高分子材料工程陈建教授谢辉教授刘志学副教授高巍副教授要玉宏副教授范新会教授惠增哲教授坚增运教授常芳娥教授于灵敏教授许岗副教授郑德山副教授张改副教授李晓娟副教授方频阳副教授刘翠霞副教授许军锋副教授雷亚萍教授陈卫星教授常芳娥教授王奇观教授周宏伟教授李永飞副教授王素敏副教授马爱洁副教授牛小玲副教授罗春燕副教授张文治副教授颜海燕副教授谢瑞广高工005 经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与管理(非全日制)(专业硕士125604)03智能物流与运输管理04物流供应链仿真苏兵教授闫莉教授徐阳副教授房亚东教授姬浩副教授陈光会副教授郭清娥副教授李刚副教授3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统考)005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非全日制)(MBA)(125100)01数字化营销与战略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宋熊熊教授谢立仁教授张群教授田敏教授马军平教授曹丽副教授吕美副教授陈艺妮副教授刘建勋教授雷亚萍教授钟定国教授杨倩教授行金玲教授18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统考)03综合管理万涛教授张冬敏副教授冉霞副教授董广茂教授黄越教授张明亲教授宋元梁教授陈健教授张弘教授王育晓教授侯剑平副教授张晓棠副教授段小存高级会计师005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非全日制)(专业硕士)(125300)03会计理论与实务04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向海燕教授田敏教授黄越教授赵亚莉教授李薇副教授张晓军副教授张根龙副教授张建利副教授王育晓教授段小存高级会计师王培华高级会计师党江艳高级会计师向海燕教授张弘教授宋元梁教授陈健教授国亮教授逯颖副教授史璇副教授汤小莉副教授侯剑平副教授17③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④204英语二(统考)石春娜副教授焦源副教授闫文娟讲师(博士)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400)08 新型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09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技术10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技术11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容晓峰教授梁向阳教授傅妍芳教授刘宝龙教授赵宇峰副教授孙喁喁副教授卢颖副教授曹子建副教授唐俊勇副教授李晋惠教授雷聚超教授范会敏教授徐淑萍教授王长元教授罗钧旻教授刘白林副教授耿朝阳副教授卢颖副教授刘萍萍副教授马龙副教授王建国教授白万民教授于帆教授徐淑萍教授刘智平副教授杨盛泉副教授苏小会副教授马龙副教授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19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或808操作系统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12软件复用与组件技术13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14图形图像处理与多媒体应用王建国教授罗钧旻教授傅妍芳教授赵宇峰副教授苏小会副教授荆心副教授雷聚超教授范会敏教授徐淑萍教授王中生教授张林教授刘白林副教授刘萍萍副教授白小军副教授姜虹副教授曹子建副教授王长元教授赵莉教授徐淑萍教授喻钧教授苏小会副教授徐飞副教授马龙副教授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19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或808操作系统007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非全日制)(085900)06岩土工程与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何晖教授韩永强教授赵敏教授邓祥辉教授李宝平副教授刘新龙副教授刘百来副教授张玉副教授王建智教高工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 814土力学或818材料力学或820结构力学或830工程地质学或833城乡规划原理或823流体力学07结构体系优化设计及建造管理技术08市政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王振华教高工杨鹏高工姜思柯高工卢晓岚高工刘慧萍教授赛云秀教授郭庆军教授周雪峰教授韩永强教授李志军教授曾凡奎教授马爱民副教授王海荣副教授郑爱武副教授田英侠副教授齐峰副教授李成华副教授李三庆副教授王斌副教授刘百来副教授王霞副教授易华辉教授王琦高工薛山高工卢晓岚高工杜辉高工郑延东高工周英杰高工刘丽萍副教授田英侠副教授杜顺成副教授乔文靖副教授于根社教高工赵平歌副教授张治宏副教授刘金涛副教授吴小宁副教授王珏教高工09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技术10城乡规划与设计韩永强教授何晖教授刘慧萍教授周雪峰教授马爱民副教授李三庆副教授王斌副教授王海荣副教授张玉副教授王亚楠讲师席保军高工008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55200)04新媒体传播实务05文化传播06广告与品牌传播于孟晨编审李红岩教授曹岩教授王中生教授薛龙副教授敬晓庆副教授陈红副教授徐光明副教授邰科祥教授吴妍妍教授刘磊副教授雷晓青副教授金博副教授李金玉副教授师爽副教授冯希哲教授刘磊副教授敬晓庆副教授薛龙副教授陈红副教授徐光明副教授师爽副教授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 英语二(统考)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013 体育学院体育硕士(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45200)045201 体育教学045204社会体育指导陈亚麟教授文安教授谷崎教授项丽静教授孙萌教授赵权副教授谢新涛副教授王兵副教授贾光锋副教授陆文总副教授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46体育综合(含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运动生理学)015中国书法学院美术(非全日制)(专业硕士135107)02书法创作研究于唯德教授刘天琪教授傅如明副教授吴媛副教授1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 204英语二(统考)③ 617中国书法史④ 862艺术概论1)本专业外语要求只限于英语.2)凡同等学力报考本专业,必须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面试时提供原件)或经由两名副高以上的高校教师推荐。
西北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西北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北工大)是一所高等学府,其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也是众所周知的。
西北工大拥有一流的研究生院,可以满足不同学术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
本文将就其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西北工大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要求申请者具有一定的学术背景。
申请者必须持有大专以上学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在一般学术水平、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有相当的素质。
其次,申请者的年龄须在22-50周岁之间,拥有正常的身体健康状况,工作稳定。
此外,申请者还必须有一定的能力和经历,具备进入西北工大研究生院学习和深造的条件。
其次,西北工大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也要求申请者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完成研究生学业,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提供财政支持。
申请者还需要通过雅思或托福,熟悉教育专业英语,以及满足学院相关的入学申请材料要求。
此外,西北工大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还要求提交相关的学习申请,制定学习计划,且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的学习思想。
此外,申请者还要提交有关职称证书或工作证明材料,以及一份研究计划书,申请入学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西北工大可以安排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地点。
西北工大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的设定,旨在保证学生质量的高标准,以及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健康、有质量的学习环境,实现学习的最
大价值。
届时,学生们将能够成为西北工大的精英人才,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西北工大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在报考前都要充分准备,勤奋学习,努力争取加入西北工大大家庭,实现未来伟业。
工商管理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分析——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

882020 年 第 5 期从表1可以看出,人才培养质”和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两个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本文从学科评估整体情况、一级指标刚刚入围,但师资队伍与资源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差距二级指标与有关数据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西安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表现,找出了其差距与不足,并从学科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方向发展的均衡性以及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四个方面,提出了西安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未来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国务院表1 工商管理学科整体水平档次和一级指标位次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 2.2 二级指标分析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二级指标能够更为准确地揭示西安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科评估。
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已完成四轮,第五轮按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该学科在二级指标上的表现见表2。
[1]划将于2020年启动。
1 工商管理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参评情况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65所,本次参评63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240所,170所入围9档评估结果,占比70%。
陕西共有12所高校参评,评估结果入围前9档的有5所,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A),西北工业大学(B-)与西安理工大学(B-),西安财经学院(C+)和表2 工商管理学科各二级指标位次长安大学(C),其余包括西安工业大学在内的7所高校未能入从表2中可以看出,培养过程质量甚至进到了B档,在校生围前9档。
为了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谋求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质量、毕业生质量、科研项目、社会服务、学科声誉等6个二级本文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指标的位次优于学科整体水平,而师资队伍、科研成果、科研[2]果,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深获奖等3个二级指标的位次凸显了本学科三个短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西安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招生简章
西安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6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很多人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的骨干力量。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国务院批准的MBA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
学院拥有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名牌专业,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建设基地,在关系营销与决策、知识创新与管理方面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同时在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学科方面也有着深厚的积淀。
西安工业大学拥有一支从事MBA教育的高水平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聘请了多位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国内一流商学院知名教授;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大型企业高管;国外具有终身教职资格的高水平教师。
西安工业大学MBA教育不仅强调学员管理、经济、金融、财务、法律相关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更注重学员分析与判断、
指挥与决策、领导与沟通等能力的综合训练与提升。
采用课堂讲授、名师讲座、企业课堂、海内外交流等多种丰富形式,以实际介入诊断案例、研讨、启发等方式替代传统的听课形式,以灵活的授课与学习方式,为学员提供一个思维创新、实践参与、资源共享、能力提升的广阔平台。
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报考西安工业大学MBA!
一、招生对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培养目标
西安工业大学MBA教育坚持西安工业大学“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将市场定位为“培养具有高职业素养的中高层
管理人才”。
注重打造学员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职业素养,提升学员的综合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做到精益求精、博才多艺。
西安工业大学MBA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立足西部,培养具备积极心态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具有良好领导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发展潜力的工商管理人才”。
三、培养方向
1、企业发展战略
2、营销管理
3、财务与金融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5、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6、知识管理与创新
7、公司治理与评价
8、项目管理
四、计划招生
计划招生总人数55名。
五、学习方式
学员可采用在职不脱产(周五晚、周六、周日),短期到校集中(每学期集中一次,每次集中一个月左右)方式学习。
学制一般为2-3年。
六、获得证书
MBA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取得相应的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按照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双证)。
七、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MBA联考生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一般为10月,具体见教育部通知),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进行网上报名。
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成功提交报名费。
未通过网报系统提交报名费和提交未成功的,视为报名无效。
现场确认:在指定时间携带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网报号码,到西安工业大学研招办(一般为11月,具体见教育部通知)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审查和电子照片采集,并核对本人报考信息。
未进行电子照片采集的报名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