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调查报告
石家庄小学生牙周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石家庄小学生牙周健康情况调查分析儿童龋病和牙龈炎患病率很高,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口腔卫生健康。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了龋齿对口腔健康的危害,“预防蛀牙,从儿童抓起”的宣传教育,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儿童龋齿就诊率很高,大多数能得到及时治疗;而同样危害口腔健康的牙周疾病却未被公众所认识,甚至于对牙周病知识还十分陌生。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及口腔卫生习惯关键时期,需要口腔医务工作者进行牙周健康的宣教,加大对该人群的牙龈健康的关注。
基于此,开展了这次石家庄市小学生的牙周健康调查,旨在探讨影响儿童牙周健康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儿童牙龈炎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了石家庄市四所小学6-12岁1024名学生,进行牙周检查,其中男生521名,女生503名。
在牙周检查之前2周未曾服用过抗生素。
1.2方法:主要采取口腔健康问卷及口腔牙周健康检查的方式,通过对学生的牙周健康检查发现感染者,并对感染者的感染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分析。
口腔健康问卷包括家庭一般情况、刷牙次数和时间、个人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
牙周健康检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1]中牙周检查标准,在自然光源下,使用平面口镜和牙周探针,采用视诊和探诊相结合的方法,对牙龈出血、牙石、牙龈炎进行调查,记录牙龈指数(GI)。
GI计分标准:0=牙龈健康;1=牙龈轻度炎症,牙龈颜色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牙龈中度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
1.3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一般情况采取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2.1牙龈炎在6-12岁小学生中发病情况见表1对1024名6-12岁的在校小学生进行了口腔牙周检查,牙周病以牙龈炎为主。
患病率为55.37%。
临床及教学研究。
表1显示在6-12岁小学生中男生牙龈炎的患病率为55.85%,女生患病率为54.87%,二者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儿童口腔保健的干预效果观察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儿童口腔保健的干预效果观察傅乐;童锦发【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儿童口腔保健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杭州市中医院口腔科口腔门诊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口腔保健综合健康教育将所有体检儿童分为未行口腔保健综合健康教育的对照组与行口腔保健综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比两组儿童健康教育前后刷牙行为、进甜食行为、不良口腔干预效果及龋齿、牙龈炎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较健康教育前相比每日刷牙≥2次比例升高,每日1次、很少或从不刷牙比例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3、6.23、6.11,均P<0.05),且观察组儿童行健康教育后,小儿每日刷牙≥2次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x2=4.87,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较健康教育前相比,经常主动进食甜食及偶尔主动进食甜食比例降低,从不主动进食甜食比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89、5.12、5.82,均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较对照组相比经常主动进食甜食及偶尔主动进食甜食比例均明显偏低(x2值分别为5.32、6.11,均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较健康教育前相比睡前含奶嘴、舔唇、咬手指降低,无不良习惯比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50、5.71、5.39、5.24,均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较对照组相比睡前含奶嘴、舔唇、咬手指降低,无不良习惯比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3、4.81、5.38、5.92,均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后牙龈炎及龋齿的发病率较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11、6.43,均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儿童及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度,提升口腔教育行为,所采取的健康教育模式应以学校及家庭为单位,结合多种教育方法开展,以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6(027)012【总页数】4页(P1520-1522,1536)【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口腔;保健【作者】傅乐;童锦发【作者单位】杭州市中医院口腔科,浙江杭州310007;杭州市中医院口腔科,浙江杭州3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4儿童作为每个人均需经历的早期成长阶段,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不同地区儿童口腔疾病发生率高达30%至70%,原因是儿童年龄较低,牙齿结构及功能正处于成长阶段,同时由于颌弓的发育使得牙列齿间的结构较为疏松,为食物的镶嵌与堆积提供了空间,增加口腔细菌的存活率[1]。
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儿童口腔护理实践案例分享

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儿童口腔护理实践案例共享在幼儿园阶段,口腔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仅可以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还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需要共同合作,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下面将通过几个实践案例来共享儿童口腔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口腔健康教育。
案例一:用故事传递知识在幼儿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时,一位老师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来传递知识。
她讲述了一个小朋友因为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龋齿和牙痛的故事。
通过故事的情节和小朋友的亲身经历,其他孩子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老师还结合故事情节和实际操作,教孩子们正确的刷牙姿势和方法,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口腔护理技巧。
案例二:视觉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另外一位老师在口腔健康教育中采用了视觉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她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和图片展示,向孩子们展示牙齿和牙龈的结构以及不同食物对牙齿的影响。
随后,她组织孩子们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在小型模型牙齿上模拟刷牙和使用牙线的过程,引导他们在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
这些实践案例充分展示了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仅能保护儿童的牙齿健康,还能培养他们终身的口腔护理意识。
幼儿园老师在口腔健康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口腔健康知识,还要懂得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
另外,家长在幼儿口腔健康教育中也需要发挥积极作用。
他们不仅应该在家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问题,以及及时发现和解决口腔卫生方面的问题。
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是一个综合而又重要的话题。
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合作,为孩子们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家校合作,可以为儿童打下良好的口腔健康基础,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拥有健康美丽的笑容。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工作总结 (2)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工作总结1. 活动背景儿童口腔健康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普遍存在口腔健康问题,如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病率上升。
为了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意识,促进口腔健康习惯的形成,我们组织了一次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2. 活动目标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口腔健康教育,使儿童了解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并提高他们的口腔健康意识,从而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3.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口腔健康知识讲座首先,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口腔医生给孩子们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口腔健康知识讲座。
口腔医生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正确认识龋齿、预防龋齿的方法以及正确使用牙刷、牙膏等产品的技巧。
通过讲座的方式,我们向孩子们传递了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口腔保健意识。
3.2 口腔健康宣传展示在讲座之后,我们设置了一个小型的口腔健康宣传展示区域。
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一些关于口腔健康的图片、海报和模型,其中包括正确刷牙的步骤、龋齿的病因等内容。
孩子们可以通过观看展示内容,更加直观地了解口腔健康知识。
3.3 刷牙实践活动为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正确的刷牙方法,我们设置了一个刷牙实践活动。
在活动现场,我们发放了牙刷和牙膏给孩子们,并由口腔医生亲自指导孩子们正确刷牙的方法。
通过实践,孩子们全面掌握了正确刷牙的技巧,并对刷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4 游戏互动环节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与口腔健康相关的游戏,包括口腔知识问答、刷牙大赛等。
通过游戏互动,孩子们不仅巩固了口腔健康知识,还培养了集体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活动效果评估本次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我们对活动效果进行了评估。
4.1 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活动后95%的孩子们对口腔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88%的孩子们表示能正确使用牙刷和牙膏,并形成了刷牙习惯。
4.2 促进口腔健康习惯的形成活动后,86%的孩子们表示每天早晚坚持刷牙,75%的孩子们开始注意饮食习惯,如减少糖分的摄入。
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和反思

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和反思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和反思一、活动总结1.1 活动内容及场景在幼儿园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儿童时期的口腔保健习惯对日后的口腔健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这次口腔健康教育活动中,我们特别设计了互动游戏、口腔保健小常识讲解、口腔卫生用具的展示等内容,并选择了寓教于乐的场景,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
1.2 教育效果这次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更好地接受了口腔保健小常识,同时也在活动中形成了正确的刷牙和清洁口腔的习惯。
家长们也反馈说,他们的孩子在活动后对口腔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回家后也更加主动地进行口腔卫生保健。
1.3 存在的问题在这次口腔健康教育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孩子对口腔保健小常识接受程度不够高,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讲解方式还不够生动,并且家长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1.4 总结与展望这次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是成功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未来我们会继续改进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接受口腔保健教育,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合作,让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活动反思2.1 活动策划在活动策划阶段,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场景的设计和互动游戏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更好地接受知识。
也要考虑孩子们的芳龄特点和口腔健康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活动方案。
2.2 教育方式在口腔健康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更加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比如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让孩子们更加愉快地学习口腔保健知识。
也要重视口腔保健小常识的讲解方式,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3 家长合作在口腔健康教育活动中,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能够更好地协助孩子进行口腔卫生保健,增强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2.4 教育效果评估在活动后,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教育效果的评估,收集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反馈意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让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能够不断提升。
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实践总结9篇

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实践总结9篇第1篇示例: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口腔健康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个人形象和社交能力。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忽略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导致口腔问题频发。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认知和实践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实践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数据并进行总结分析,以下是总结的内容。
一、调查问卷设计我们设计的口腔健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人基本信息、口腔健康知识、口腔健康问题、口腔卫生习惯等。
在设计问卷时,我们尽可能的避免了专业术语和复杂的问题,使得大众可以轻松理解并填写问卷。
二、问卷调查实践我们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地点开展了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实践活动,向群众发放问卷,并为不懂得填写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解释。
在活动中,我们通过口头交流和宣传展板的形式向大众传授口腔健康知识,提醒他们重视口腔健康。
三、数据分析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实践,我们共收集到了1000份有效问卷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受访者对口腔健康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只有30%的人知道牙齿龋齿是口腔最常见的问题;2. 受访者中有近70%的人存在口腔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如不定期刷牙、不注意饮食习惯等;3. 受访者在口腔健康问题上存在较多的困惑,如口臭、牙龈出血等问题;4. 受访者普遍认为口腔健康问题与整体健康有关,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进行口腔保健。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人们在口腔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宣传。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2. 鼓励人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定期刷牙、使用牙线等;3. 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4. 注意饮食健康,减少对牙齿的伤害。
通过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认知和实践情况,也为进一步开展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措施

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措施【摘要】目的: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为防治口腔疾病提供干预措施与依据。
方法:抽取某某市城乡地区学龄前儿童1250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1250名被调查的学龄前儿童中,存在口腔不良习惯的儿童有700人,男女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过存在口腔不良习惯的儿童患病的有350例,其发病率明显高于有良好口腔习惯的儿童,差异有其显著性差异(P0.05)。
不过存在口腔不良习惯的儿童患病的有350例,其发病率明显高于有良好口腔习惯的儿童,差异有其显著性差异(P<0.01)。
3.讨论当前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及身体素质的也不断提高,降低人民的牙齿患病率成为目前人民口腔保健的一项重要工作 [1] 。
其中学龄前儿童是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群体,且作为全球监控龋病的年龄,用于比较和监控各国口腔疾病趋势 [1] 。
我们认为,儿童的口腔健康不仅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而且对于颌面部及全身的正常发育也很重要 [2] 。
本文中笔者发现某某市儿童各种口腔问题与口腔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卫生习惯相关性较大,各年龄段的儿童口腔问题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且与其口腔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卫生习惯呈负相关性,即口腔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卫生习惯越低及越差,口腔问题发生率越高,但是当口腔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卫生习惯得到改善那么口腔问题发生率就会得到控制,不会再呈现继续升高的态势,故儿童各种口腔问题与口腔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卫生习惯相关性非常大,应着重引起注意 [3] 。
同时学龄前儿童城乡因素对恒牙患龋情况影响不大,而这两项指标女性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发育较早,女性恒牙接触口腔环境的时间及受龋病侵蚀的可能均早于男性有关 [4] ,龋齿充填率城市高于农村,这与城市居民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口腔保健意识相对较高,同时城市地区口腔卫生机构相对完善有关,表明在今后的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中,农村仍是考虑的重点,提高农村人群的口腔保健意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系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57名学龄期儿童口腔健康教育防治龋病的效果研究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
2 5 7 名学龄期儿童 口腔健康教育 防治龋病 的效果研究
王 礼 文
( 上海 市闵行 区颛桥社 区卫 生服务 中心 上 海 2 0 1 1 0 8 )
摘 要 目的 : 探 索 学龄 期 儿 童 口腔 健 康教 育 防 治 龋 病 的 效 果 。 方 法 : 将2 5 7名 小 学 生 随机 分 为 两组 , 实验 组 1 2 8
i n t e ve r n t i o n .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c a r i e s w a s mu c h l o w e r i n e x p e i f me n ml g r o u p( 4 3 . 7 5 %)t h a n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7 9 . 0 7 %) . T h e c a r i e s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1 5 3 3( 2 0 1 3) 2 2 — 0 0 4 7 — 0 3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8 1 . 1
Re s e a r c h o f t he e f f e c t o f o r a l he a l t h e duc a t i o n o n t h e pr e ve nt i o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调查报告
口腔健康教育是促进口腔预防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了解我市儿童及其家长对口腔
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我们从2008年8月至12月,调查门诊口腔科病儿及家长500人,将
他们对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录后加以归纳。
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广大群众对刷
牙时间、刷牙方法、齿预防手段如窝沟封闭都缺乏全面的了解。
一、调查对象
门诊口腔就诊患儿及其家长,年龄0-14岁。
二、调查内容和项目
1、开始刷牙时间。
儿童是几岁开始刷牙的,家长认为什么时间刷牙合适。
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孩子3岁以后开始刷牙,有少部分5岁以后才开始刷牙,甚至部分儿童不愿刷牙,原
因是刷牙时牙膏和牙刷刺激引起恶心,呕吐。
有的孩子不能坚持刷牙是怕麻烦,这部分家长
错误的认为牙齿要换,可以不认真刷牙。
只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出乳牙后就十分重视口腔卫生。
2、刷牙方法。
在回答你是怎样刷牙这个问题时,对刷牙方法了解不够全面,大部分孩子简
单回答为“横刷”或“竖刷”,仍有部分人回答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刷牙方法。
由此可见正确的
刷牙方法还需要宣传,刷好牙才能降低患龋率。
3、刷牙次数。
早晚都刷牙的占大多数,部分儿童只刷一次,笔者认为晚上刷牙更重要。
4、怎样发现龋齿。
大部分儿童及家长不知道怎样发现龋齿,无定期到口腔科检查的习惯,
只有少数家长了解发现龋齿的知识,自己主动检查孩子的口腔,了解牙齿有无损坏。
5、是否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口腔。
大部分人不定期到口腔科检查,笔者认为原因在于重
视不够,无预防意识。
另一方面是看病难的客观原因,孩子的学习负担重,到医院挂号难。
笔者认为要预防儿童龋齿,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口腔医师应该走出医院大门,在学校、幼儿园建立门诊定期为孩子们检查治疗。
6、目前首推的预防龋齿的方法。
大多数家长不了解预防龋齿的方法,听了介绍表示愿意接
受窝沟封闭治疗,少部分家长对预防龋齿未表示积极的态度。
7、对牙膏、牙刷的选择。
大部分家长根据广告宣传来选择牙膏和牙刷,不知道挑选牙膏和
牙刷的主要依据是氟、是牙刷刷毛的柔软度、刷毛磨头。
少部分家长让孩子用大人的牙膏。
8、家长是否检查刷干净没有。
大部分家长从不检查孩子刷牙是否干净,但普遍反映孩子刷
牙马虎,较小孩子的家长想帮他们的孩子刷牙,常被拒绝,原因是家长们掌握不了轻重,而
孩子也怕刷痛他们的牙床,笔者认为除了家长应该督促孩子认真刷牙外,学校和幼儿园包括
口腔科医生都需要经常教育儿童怎样刷好牙,
9、儿童换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几乎百分之百的家长回答不知道。
乳牙滞留造成牙齿错位
萌出、反颌,将六龄牙误以为是要换的牙齿,未及时治疗。
三、讨论
从500位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答卷中,看到我国口腔卫生知识普及教育还存在差距,全民口腔
保护意识还需加强,为此我们应该从学校、家庭、社会及医院四方努力,积极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