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目的:了解会宁县高中生(18岁组)的口腔疾患状况,为口腔健康教育及促进口腔卫生项目管理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

方法:对会宁县2009年进行高考体检的5886名高三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对几种常见口腔疾病进行口腔检查。

结果:总患龋率为39.95%,患者龋均为 1.20,患者的龈炎患病率、牙石检出率分别为89.67%、84.52%。

结论:我县青少年接受口腔健康教育知识缺乏,口腔健康行为差,龋病、牙周病发病率高,口腔预防保健措施差。

应加强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健康服务。

标签:青少年口腔健康调查资料与方法5886名学生均为在我院体检的会宁县2009年高中应届毕业生,年龄17~20岁,平均18.6岁,其中男3540人,女2346人,并随机抽取1055名进行填写口腔健康问卷调查。

以甘肃省高考体检表所涉及内容为主,采取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标准[1],对5886名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牙列状况:包括龋病、龋失牙、牙体充填治疗及义齿修复状况,错畸形;牙周状况:包括牙龈炎,牙结石;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包括刷牙时间、次数、方法、是否有牙龈出血;是否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是否接受过口腔健康服务等)。

调查方法:参考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

结果接受检查5886人中,共发现各类龋病牙数7069牙,患龋率为39.95%,龋均为1.20,因龋失牙数为285牙,进行各种充填治疗牙数为126牙,治疗率为1.78%,受检查中无1例进行窝沟封闭治疗。

受检查中5278人有不同程度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9.67%,牙结石检出率为84.52%,其中2017人伴有明显错畸形,发生率为34.27%。

口腔健康问卷统计结果为:所有被调查者均有刷牙史,85%的人表示每天坚持刷牙,其中早晨刷牙1次者占88.3%,晚上刷牙1次者占3.7%,早晚各刷牙1次者占8%,无1人坚持每日刷3次或3次以上牙,99.5%的人表示从未学习过正确的刷牙方式,其中89%的人采取横刷法,开始刷牙时间从5~13岁起不等,其中10岁以后开始刷牙者占57.3%,97.6%的人表示从未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过口腔健康教育,仅有不到0.1%的人到医院进行过口腔健康检查与治疗。

石家庄小学生牙周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石家庄小学生牙周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石家庄小学生牙周健康情况调查分析儿童龋病和牙龈炎患病率很高,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口腔卫生健康。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了龋齿对口腔健康的危害,“预防蛀牙,从儿童抓起”的宣传教育,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儿童龋齿就诊率很高,大多数能得到及时治疗;而同样危害口腔健康的牙周疾病却未被公众所认识,甚至于对牙周病知识还十分陌生。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及口腔卫生习惯关键时期,需要口腔医务工作者进行牙周健康的宣教,加大对该人群的牙龈健康的关注。

基于此,开展了这次石家庄市小学生的牙周健康调查,旨在探讨影响儿童牙周健康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儿童牙龈炎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了石家庄市四所小学6-12岁1024名学生,进行牙周检查,其中男生521名,女生503名。

在牙周检查之前2周未曾服用过抗生素。

1.2方法:主要采取口腔健康问卷及口腔牙周健康检查的方式,通过对学生的牙周健康检查发现感染者,并对感染者的感染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分析。

口腔健康问卷包括家庭一般情况、刷牙次数和时间、个人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

牙周健康检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1]中牙周检查标准,在自然光源下,使用平面口镜和牙周探针,采用视诊和探诊相结合的方法,对牙龈出血、牙石、牙龈炎进行调查,记录牙龈指数(GI)。

GI计分标准:0=牙龈健康;1=牙龈轻度炎症,牙龈颜色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牙龈中度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

1.3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一般情况采取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2.1牙龈炎在6-12岁小学生中发病情况见表1对1024名6-12岁的在校小学生进行了口腔牙周检查,牙周病以牙龈炎为主。

患病率为55.37%。

临床及教学研究。

表1显示在6-12岁小学生中男生牙龈炎的患病率为55.85%,女生患病率为54.87%,二者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儿童口腔科实习报告

儿童口腔科实习报告

儿童口腔科实习报告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在儿童口腔科进行实习。

这段时间让我深刻认识到,儿童口腔健康同样重要,而且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呵护。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儿童口腔医学的知识和技能,还体验到了与孩子们打交道带来的乐趣和挑战。

在实习初期,我对儿童口腔科的认识只限于表面,知道它主要关注儿童牙齿的健康问题。

然而,通过实习,我逐渐了解到儿童口腔科不仅涉及牙齿本身,还包括口腔黏膜、舌头、唇颊等部位。

儿童时期是口腔健康的关键时期,不良的口腔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口腔健康。

因此,早期教育和预防至关重要。

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参与了多次诊疗活动,观察了儿童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我发现,儿童口腔科的治疗方法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例如,在为孩子们进行口腔检查时,医生需要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使他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检查。

此外,针对不同的口腔问题,医生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尽量减少孩子的痛苦。

实习期间,我还学会了如何为儿童提供口腔健康教育。

孩子们往往对口腔健康知识感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口腔保健知识。

例如,通过展示牙齿模型、播放动画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以及如何保护牙齿。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儿童口腔科面临的挑战。

首先,许多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换牙,不必过于关注。

这种观念导致了许多儿童口腔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影响了牙齿的正常发育。

其次,部分家长对口腔治疗存在恐惧心理,担心孩子承受不住痛苦。

因此,医生需要耐心地向家长解释治疗方法,消除他们的顾虑。

回顾这段时间,我深刻认识到儿童口腔科的重要性,以及作为一名口腔医生肩负的责任。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儿童口腔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关注儿童口腔健康,积极向他们提供口腔保健知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

小学生龋齿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小学生龋齿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小学生龋齿状况调查报告范文小学生龋齿状况调查报告范文小学生龋齿状况调查报告范文1 摘要:目的了解当前小学生龋齿状况,探讨导致小学生龋齿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为指导小学生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提高小学生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

方法对幼幼小学的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410名小学生,其中患有龋齿人数81人,患龋率为19.76%。

14.63%的小学生经常会在睡前吃零食。

坚持早晚刷牙的学生有56.34%,坚持每天都刷牙的学生有86.83%。

关键词:小学生;龋齿;患龋率;调查前言有资料表明,乳牙龋齿患病率在幼儿园年龄最高,其次是小学、再次是中学;恒牙龋齿患病率则正好相反;混合龋齿患病率高峰都是在小学,这是因为在小学生年龄阶段乳龋、恒龋同时并存,并且龋齿患病率都不低。

因此,特别要在小学生中预防龋齿的发生。

所以我们组最终决定调查小学生的龋齿状况。

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天心区幼幼小学的410名6~13岁小学生,其中男生201名,女生209名。

1.2调查方法和内容:组内成员在见习的三天(20xx年11月9号至11号)中将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各自遇到的小学生。

问卷的内容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次数)、牙齿状况(龋齿数)等。

2、结果结果1:2.1幼幼小学龋齿状况调查统计表:2.2龋患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小学生总患龋率为19.76%,患病率较高。

男女生总患龋率没有显著差别,男生患龋率略低于女生。

从年龄上来看,患龋率的高峰在6~7岁。

而且,把男女生分开来看,患龋率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2.3饮食行为: 60人(14.63%)的小学生经常会在睡前吃零食。

252人(61.46%)的小学生偶尔会在睡前吃零食。

98人(23.90%)的小学生不会在睡前吃零食。

2.4口腔健康行为:坚持早晚刷牙的学生有231人(56.34%),只在早上或晚上刷牙的学生有160人(39.02%),坚持每天都刷牙的学生有356人(86.83%)。

儿童口腔可行性研究报告

儿童口腔可行性研究报告

儿童口腔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口腔健康对儿童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儿童口腔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成长发育。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儿童口腔健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改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二、研究内容1. 调查儿童口腔健康现状及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口腔检查等方式,了解儿童口腔健康的现状,包括龋齿、牙周疾病、儿童牙齿拥挤等问题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

2. 探讨解决方案结合口腔保健知识、儿童生理特点等方面问题,探讨改善儿童口腔健康的可行解决方案,包括口腔保健教育、儿童口腔保健用品等。

3. 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从经济、社会、法律、政策等多个角度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其实施的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口腔检查等方式,收集儿童口腔健康相关数据。

2.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问题的发生率、影响因素等。

3. 方案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理论知识,设计解决儿童口腔健康问题的可行方案。

4. 可行性分析从经济、社会、法律、政策等多个角度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四、研究结果1. 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发现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其中龋齿、牙周疾病是主要问题,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口腔保健知识不足等。

2. 可行解决方案通过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口腔保健教育、免费口腔检查、提供儿童口腔保健用品等可行解决方案。

3. 可行性分析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发现在经济、社会、法律、政策等方面具备实施条件。

五、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和可行性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并且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2. 可行解决方案包括口腔保健教育、免费口腔检查、提供儿童口腔保健用品等。

3.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在经济、社会、法律、政策等方面具备实施条件。

4. 改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的可行性方案将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健康教育预防儿童口腔问题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预防儿童口腔问题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预防儿童口腔问题的重要性健康的口腔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得儿童口腔问题日益普遍。

因此,对于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预防口腔问题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儿童口腔问题的现状,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

一、儿童口腔问题的现状近年来,儿童口腔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数据显示,儿童龋齿发病率不断上升,而且出现年龄趋低化的趋势。

这一现象与儿童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口腔卫生习惯的不良有关。

儿童喜好高糖、高脂的食物,常常忽视口腔清洁,容易导致龋齿的发生。

此外,儿童口腔问题还包括牙齿畸形、牙周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

二、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防止口腔问题的发生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预防儿童口腔问题的发生。

通过教育儿童正确的刷牙方式和口腔清洁习惯,加强对高糖饮食的教育,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降低龋齿和其他口腔问题的发病率。

此外,口腔健康教育还可以提高儿童对口腔卫生的认知,增强他们保护口腔健康的意识。

2.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口腔健康是儿童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全身的健康密切相关。

儿童如果患有口腔问题,如龋齿、牙齿畸形等,不仅会引发疼痛、营养不良等身体健康问题,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听说能力、咀嚼功能和面部外貌。

口腔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儿童了解口腔问题对全面健康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关注口腔健康的积极性。

三、有效的口腔问题预防策略1.营养均衡饮食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高糖、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纯牛奶等,保证营养均衡,增强口腔抵抗力。

2.正确刷牙方法教育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少量牙膏,早晚各刷牙两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注意刷到每一颗牙齿的每个面。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刷牙,培养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

3.定期口腔检查建议儿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

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

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1为进一步普及少年儿童口腔健康知识,促进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科学意识,注重培养卫生好习惯,营造健康有益的成长环境,积极响应学校所开展的校园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我们五(1)中队从20xx年9月15日到20xx年10月15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总结如下:1、利用爱牙护齿海报、宣传画报、发放学习资料等方式向学生宣传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由于海报、画报都比较儿童化,学生能轻松接受这种宣传方式,极大地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经常能看到在海报前一群群的学生在仔细阅读并讨论。

2、观看了学校绿之梦电视台制作“四个护齿好习惯,32颗好牙齿”的宣传动画片。

通过卡通人物、卡通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爱牙护齿的重要性及方法,动画片生动,富有童趣,很受学生的喜欢,收看时注意力集中,看完后学生课间讨论的话题又多了一个。

3、举行了爱牙护齿手抄报比赛。

同学们制作的手抄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非常的引人注目。

在上交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作品真的是太好了,每一处都存在着他们的想象,孩子们的习惯养成了,能力得到了提高。

4、组织开展以“口腔健康教育”为主题的队会活动,以此来增强保护牙齿的意识;队会的开展丰富多彩,在队会中还展示了同学们制作的手抄报,通过活动,一种口腔健康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理念渐渐形成。

这次校园口腔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加深了对口腔健康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从实践上运用了正确的护齿方法、体验了一次当护齿小宣传员。

这次活动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今后,我们要将此类型的活动长期有计划的开展下去,让学生养成护齿的好习惯,让学生知道爱牙护齿不再是一个口号。

不同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对学龄儿童口腔知识行为效果评估

不同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对学龄儿童口腔知识行为效果评估

不同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对学龄儿童口腔知识行为效果评估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目的与问题 (3)3. 研究范围与限制 (4)二、文献综述 (4)1. 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6)2. 不同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概述 (7)3. 口腔知识行为的影响因素 (8)三、研究方法 (9)1. 研究设计 (11)2. 研究对象与样本 (11)3. 研究工具与方法 (12)4. 数据收集与分析 (13)四、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对学龄儿童口腔知识影响的评估 (14)1. 各类口腔健康教育方式介绍 (15)2. 口腔知识测试结果比较 (16)3. 影响因素分析 (17)五、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对学龄儿童口腔行为影响的效果评估 (18)1. 各类口腔健康教育方式介绍 (19)2. 口腔行为观察结果比较 (20)3. 影响因素分析 (21)六、讨论 (22)1. 研究结果总结 (24)2. 结果讨论 (25)3. 对未来口腔健康教育的建议 (26)七、结论 (27)1. 研究主要发现 (28)2. 实践意义与推广价值 (29)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30)一、内容概括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概述:介绍所采用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其特点、实施方式以及针对不同学龄儿童的适应性调整。

学龄儿童口腔知识现状分析:描述参与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前,学龄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现状,包括认知水平、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不同教育方式的实施效果评估:分析不同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实施后,学龄儿童在口腔健康知识方面的提升程度,以及行为改变的具体表现。

评估结果对比分析:对比不同教育方式的效果,分析各种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针对不同学龄儿童的适用性。

长期效果评估: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学龄儿童口腔健康的长期影响,包括知识的保持程度、行为的持续性等方面。

结论与建议:总结评估结果,提出针对学龄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策略建议,以提高口腔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促进学龄儿童的口腔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调查报告
发表时间:2012-04-17T14:37:48.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刘凤仙1 刘秀玲2
[导读] 乳牙滞留造成牙齿错位萌出、反颌,将六龄牙误以为是要换的牙齿,未及时治疗。

刘凤仙1 刘秀玲2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妇幼保健院 015000;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医院 015000)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273-01
口腔健康教育是促进口腔预防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了解我市儿童及其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我们从2008年8月至12月,调查门诊口腔科病儿及家长500人,将他们对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录后加以归纳。

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广大群众对刷牙时间、刷牙方法、齿预防手段如窝沟封闭都缺乏全面的了解。

一、调查对象
门诊口腔就诊患儿及其家长,年龄0-14岁。

二、调查内容和项目
1、开始刷牙时间。

儿童是几岁开始刷牙的,家长认为什么时间刷牙合适。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孩子3岁以后开始刷牙,有少部分5岁以后才开始刷牙,甚至部分儿童不愿刷牙,原因是刷牙时牙膏和牙刷刺激引起恶心,呕吐。

有的孩子不能坚持刷牙是怕麻烦,这部分家长错误的认为牙齿要换,可以不认真刷牙。

只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出乳牙后就十分重视口腔卫生。

2、刷牙方法。

在回答你是怎样刷牙这个问题时,对刷牙方法了解不够全面,大部分孩子简单回答为“横刷”或“竖刷”,仍有部分人回答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刷牙方法。

由此可见正确的刷牙方法还需要宣传,刷好牙才能降低患龋率。

3、刷牙次数。

早晚都刷牙的占大多数,部分儿童只刷一次,笔者认为晚上刷牙更重要。

4、怎样发现龋齿。

大部分儿童及家长不知道怎样发现龋齿,无定期到口腔科检查的习惯,只有少数家长了解发现龋齿的知识,自己主动检查孩子的口腔,了解牙齿有无损坏。

5、是否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口腔。

大部分人不定期到口腔科检查,笔者认为原因在于重视不够,无预防意识。

另一方面是看病难的客观原因,孩子的学习负担重,到医院挂号难。

笔者认为要预防儿童龋齿,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口腔医师应该走出医院大门,在学校、幼儿园建立门诊定期为孩子们检查治疗。

6、目前首推的预防龋齿的方法。

大多数家长不了解预防龋齿的方法,听了介绍表示愿意接受窝沟封闭治疗,少部分家长对预防龋齿未表示积极的态度。

7、对牙膏、牙刷的选择。

大部分家长根据广告宣传来选择牙膏和牙刷,不知道挑选牙膏和牙刷的主要依据是氟、是牙刷刷毛的柔软度、刷毛磨头。

少部分家长让孩子用大人的牙膏。

8、家长是否检查刷干净没有。

大部分家长从不检查孩子刷牙是否干净,但普遍反映孩子刷牙马虎,较小孩子的家长想帮他们的孩子刷牙,常被拒绝,原因是家长们掌握不了轻重,而孩子也怕刷痛他们的牙床,笔者认为除了家长应该督促孩子认真刷牙外,学校和幼儿园包括口腔科医生都需要经常教育儿童怎样刷好牙,
9、儿童换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几乎百分之百的家长回答不知道。

乳牙滞留造成牙齿错位萌出、反颌,将六龄牙误以为是要换的牙齿,未及时治疗。

三、讨论
从500位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答卷中,看到我国口腔卫生知识普及教育还存在差距,全民口腔保护意识还需加强,为此我们应该从学校、家庭、社会及医院四方努力,积极宣传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