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症状学经典
有关腹痛
伴有休克: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如胃穿 孔,肠穿孔);实质器官破裂(如肝、脾 破裂,宫外孕破裂);严重感染(如急性 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化脓性梗阻性胆管 炎);急性腹内器官绞窄(急性绞窄性肠 梗阻,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卵巢囊肿蒂 扭转);腹外脏器的病变(如右下叶大叶 肺炎,AMI等)
及时记录:片段记录很有价值,抢救记录非常 重要
胸襟豁达
急诊医疗责任事故与纠纷
有错与没错 强势与弱势
有形的错与无形的错
先决定再谈话与先谈话再决定 谈话主题:医学的有限性与风险共担 摒弃生命与可能纠纷间的犹豫 明哲保身=作茧自缚与珍视生命 纠纷分类:技术/经验制约;责任心;服务意
识与服务态度 责任感与自豪感 I am a DOCTOR!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一门医学专业
确定的医学领域和病源 有明确专业范围和独特专业知识基础 有自身特点的临床思维 有自身特点的诊疗措施 有自身特点的管理结构模式
独特的临床思维方式
传统专科
有病 什么脏器 什么病 严重度 危重期 生命威胁 处方
急诊科
学科定位
原为肺部疾病,宜CPR-气管插管-心 电监护-开放静脉
呼吸停止,仍有心跳,宜先有效捏皮球、
口对面罩人工呼吸,同时准备气管插管
有关心肺复苏
肾上腺素,碳酸氢钠应在有效胸外按压, 有效供氧,除颤后给药。剂量有争议
切忌只做胸外按压,不有效供氧 应选肘静脉,勿选手足背静脉
有关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指南1992/2000主要区别 勿需过度检查脉搏 无论单/双人,按压/人工呼吸=15:
干病变。病人自感憋气,无呼吸急促。重视主 诉,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气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诊治体会

急诊病例:中风
1
症状突然
可能出现面部、手臂或腿部的一侧麻木、
急性期处理
Hale Waihona Puke 2无力或运动困难。
开展快速脑部影像学检查,确诊中风类
型,并给予相应治疗。
3
康复阶段
进行康复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再次 发作的风险。
急诊病例:外伤处理
止血和包扎伤口
有效处理创伤,固定骨折,预防 感染。
影像学检查
使用X射线或其他影像学技术确 诊骨折或其他创伤。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诊治 体会
急诊医学的定义是一门专注于紧急情况下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学科。它的特点 包括快速决策、多学科合作和高压工作环境。
急诊病例:心脏病急症
严重胸痛
如同巨人踩在胸口,需要紧急处理以避免心肌损伤。
呼吸困难
突然的窒息感,可能是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迹象。
昏厥或晕倒
可能暗示心脏病造成的心律失常问题。
2 多学科协作
与其他医疗人员紧密合作,共同保障患者的最佳护理和治疗。
3 救助生命
将医疗知识和实践应用于实际情况中,挽救生命和缓解病痛。
结论和总结
急诊医学是一门关键的医学领域,要求医生快速做出决策、与多个学科合作, 并在压力环境下处理紧急情况。对于心脏病急症、中风以及外伤等常见病例, 急诊医生需要迅速诊断和治疗。然而,急诊治疗面临时间压力、信息不完整 和患者困扰等挑战。
急诊手术
在需要的情况下,紧急进行手术 以拯救生命或恢复功能。
急诊治疗的挑战
1 时间压力
迅速做出决策并快速采取 行动,以确保患者的最佳 疗效。
2 不完全信息
根据有限信息作出准确的 诊断并制定相应治疗计划 的挑战。
3 患者困扰
什么是急诊,该如何对病人进行护理?

什么是急诊,该如何对病人进行护理?急诊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前线,也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
急诊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对于评估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应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是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护理工作具有急、危、多学科等特点。
本文对急诊护理的工作要点进行介绍。
1.什么是急诊?急诊通常指医院的急诊科,具体指经济情况下的治疗,主要包括经济救治和抢救。
急诊的目的在于确保发生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专业、科学的救治。
急诊护理主要指各类致病因素导致的急危重症患者所实施的院前现场急救、途中转送、院内进一步救治、监测及护理的统称。
对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1)工作的随机性较大、时间性较强。
生命急救的时间性非常强,因此急诊护理十分注重工作速度和效率,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中毒、突发心脏骤停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需要医护人员能够在短时间迅速进行抢救。
急诊护理工作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时间较短,因此多需要现场急救人员及时做出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时间就是生命”是急诊护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2)急诊护理具有多学科的特点,工作要求较高,技术类型复杂。
急诊科收治患者较多,不同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不同,且患者之间的年龄差距较大,急诊护理工作涉及诸多病情风险,需要紧急救治的病种主要包括心跳骤停、休克、严重创伤、急性昏迷、急性呼吸衰竭等。
患者的病情复杂,护理难度系数较高,护理人员需要是通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且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体系与较强的病情观察能力,掌握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常规护理技术远远不够,还需要掌握急救和操作相关技术,如心肺复苏实施方法、人工气道建立、洗胃、生命体征监测等。
(3)各学科的协作性较强。
急诊就诊患者人数较多,疾病类型繁多且复杂,需要多专科人员的共同配合。
因此急诊护士不但要掌握基本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做好各科室的协调作用,具备全局观念,密切配合,提高护理效果。
急诊科工作特点

急诊科工作特点急诊科是医院中负责急诊医疗救治的科室,其工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紧急性:急诊科的工作特点之一就是工作的高度紧急性。
急诊科面对的是各种急性疾病、突发状况和重症患者,需要迅速做出诊断和处理,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生和护士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高风险性:急诊科工作中面临的病情复杂多变,疾病种类繁多,处理的患者也常常是危重病人。
因此,急诊科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快速反应和处理各种急诊情况。
3. 多学科协作:急诊科工作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医生和护士需要与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密切合作,进行病情评估、诊断和治疗。
例如,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急诊科的医生需要与心内科、心外科等专科医生紧密合作,进行心肺复苏和手术治疗等。
4. 时间压力:急诊科工作通常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医生和护士需要随时待命,处理突发病情。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良好的工作调度能力,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确保医疗过程中不出现差错。
5. 知识更新和学习:急诊科的工作与新技术、新治疗手段和新药物的应用密切相关。
医生和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急诊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他们需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培训班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急诊科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医生和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他们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随时准备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他们需要善于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同时,急诊科的工作也需要医院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资源支持,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医生在急诊科中的工作特点与挑战

医生在急诊科中的工作特点与挑战急诊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处理急病、伤病的重责大任。
在这个高压环境下,医生们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医疗技术,还要应对各种挑战,提供高效且安全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探讨医生在急诊科中的工作特点与挑战。
一、工作特点1. 时间紧迫急诊科是医院中的“生死关口”,患者的病情可能随时改变,需要医生迅速做出判断和处理。
医生们要能够迅速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及时的治疗方案,以尽快挽救患者的生命。
2. 病情复杂多样急诊科接收各种疾病和伤病患者,涉及各个科室的专业知识。
医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各类病情进行判断和处理,需要具备全面且深入的医学知识。
3. 团队协作急诊科是一个高度协作的团队,医生与护士、技术人员、后勤人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医生们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和及时的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照顾。
4. 心理压力大急诊科是一个高压环境,医生们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冷静和稳定。
面对病情紧急的患者,医生们需要迅速做出决策,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安抚。
二、挑战1. 高强度的工作负荷急诊科是医院最忙碌的科室之一,医生们需要应对连续不断的患者流动,处理复杂病情,同时保证工作的高效和质量。
长时间的工作加班可能会导致医生们的体力和精神压力过大。
2. 缺乏专业化人才急诊科需要医生具备多学科的医学知识,但目前医学教育还存在单一专业培养的倾向,导致部分医生在其他学科知识不够完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院需要加大对急诊科医生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 高风险的医疗问题急诊科所面对的疾病和伤病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医生们需要迅速作出正确的诊断与处理,避免延误治疗。
同时,医生们还需要面对一些危重病人,需要施行高风险的救治措施,这对医生的技术与经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4. 环境复杂多变急诊科环境特殊,可能会有暴力事件、突发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医生们需要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急诊医学的特点与趋势

第二章 急诊诊断方法
第一节 急诊诊断思维的特殊性 一、思维特点 1、时间的紧迫性 2、资料的不完备性 3、诊断的不完整性
二、过程要点
1、把生命体征放在首位 2、注重4条性 5、检查的顺序要合理 6、对高危疾病要有敏锐的诊断意识 7、诊断要动态化
5、急性中毒 特点:随机、各异
6、创伤救治 特点:专业、多科
第二节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院前急救 院内急救 加强急救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一、院前急救
(一)现场急救 1、自救
2、被救
3、专业急救
措施
1、维护三大重要功能:心、肺、脑 2、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3、止痛、止吐、止喘 4、急性中毒现场处理
(二)途中救护
在救护车内实施
成功的关键:救护人员的素质 仪器设备的完善
二、医院急诊科
1、模式 国内国外差异巨大 2、设备 由医院级别决定 3、任务
三、重症监护病房
要求
现代化的医疗设备 专业化的急救队伍
急诊科EICU的必要性
学科的发展基石;人才培养的战场;队伍 稳定的条件
急诊科EICU收治对象
三、急诊诊断排列顺序 能反映危及病人生命的病理生理状态 能指导即时开始的有效救治 顺序可以适时修正和删减与增加
第二节 提高急诊诊断 思维能力的方法
1、要有责任感 2、要勤于实践 3、要勤于多思 4、要重视客观变化
急诊医学的特点 与趋势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李小刚
第一节 急诊医学的范畴
定义
急诊医学是以评估、处理、治疗和预 防不可预测疾病与突然发生的创伤为主要 任务的医学专业。
急诊医学的主要内容
如何看急诊

如何看急诊什么是急诊呢?什么患者需要第一时间送去急诊呢?急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采用心肺复苏等方式及时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果不及时送急诊,很可能威胁到生命。
有时候患者出现突发性疾病,这时候就需要看急诊。
首先我们要了解急诊科分区情况,从而可以第一时间将患者送到正确的区域进行诊治,防止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看急诊的内容、急诊科就诊的分区情况、急诊科的工作特点以及看急诊的准备工作。
1.看急诊的内容秉承“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准则,看急诊的内容也相较于正常看病情况有些许不同。
一般送来急诊室的患者生命都即将受到威胁或者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需要紧急采取措施进行救治。
常见的情况是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保护大脑不受损伤、止吐止咳喘、保障血压、血糖等指标处于正常状态。
除此之外,还有出现急性中毒、出血量大、以及血流不止等情况及时包扎止血以及地震、海啸、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受到的伤害都是看急诊的主要内容。
2.急诊科就诊的分区情况在临床中,特别忌讳病急乱投医的现象。
了解急诊科就诊的分区情况,也可以使患者快速得到治疗,不会浪费时间,从而影响治疗的进程。
急诊科可以简单分为A区、B区和C区。
A区是用来抢救病人的地方,一般是处理生命垂危的患者。
B区是危重患者的就诊区域,主要是治疗难以搬动的患者,可以就地进行检查和诊治,有效减少了中途运输病人的时间,提高了治病的效率,这个区域是可以保障患者一直从确诊到治愈出院的。
C区则是一般患者看病的地方,主要是一些像突发高血压、哮喘病的患者,这类患者可以马上送到该地区进行治疗。
熟悉这些基础知识,也可以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救治,使得病人早日康复。
3.急诊科的工作特点由于急诊科的特殊的工作性质,就要求急诊科人员全体必须随时待命,等待召唤。
一旦患者有需求,必须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对突发情况进行正确合理的处理,还要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保证患者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急诊科涉及到的疾病也比较广泛,这就要求急诊科的工作人员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可以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并且对每一种不同的疾病都想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急诊医学特点

20世纪初
急诊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医学领域开始 发展。
21世纪
急诊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不断进步, 提高了急诊医学的效率和质量。
急诊医学的特点和重要性
1 即时性
急诊医学需要迅速做出准确诊断和采取紧急措施,以拯救患者的生命。
2 全科性
急诊医学涵盖了各个医学专科的知识,处理多样化的急性病例。
3 关注整体
立即固定骨折和止血,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并尽快手术。
急诊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远程医疗
通过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将成为急诊医学的新趋 势,提供更广泛和便捷的紧急医疗服务。
智能诊断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急诊医学的准确性和 效率,帮助医生作出更好的诊断和决策。
急诊医学依赖于医生、护士、技 术人员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之间 紧密的协作和协调。
分工明确
在急诊科室,不同的医疗专业人 员有着不同的职责和分工,以提 供高效和综合性的护理。
急诊医学中常见的疾病和处理方法
心肌梗死 中风 外伤
快速诊断、静脉溶栓、支持病人,并尽早行冠状 动脉介入治疗。
快速评估卒中类型,如果是血栓性中风,可以给 予溶栓治疗。
以证据为导向
急诊医学通过临床实践和最 新研究获取可靠的证据,指 导医生做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科团队合 作,以提供高效和综合性的 紧急医疗护理。
急诊科室的组织和人员分工
划分区域
多学科协作
急诊科室通常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如急救区、待诊区和观察室,以 便更好地管理患者流和协调工作。
急诊医学特点
急诊医学是一门专注于处理急性和危重症的医学领域。它的发展历程和重要 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在接下来的幻灯片中展示。
急诊医学的定义和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危重病情判断
• 上消大出血 呕大量鲜血或混有血块 • 大咯血 严防窒息,头低位,保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
此前尽量将血块吸干净,插管后可用纤支镜吸血块 • 抽搐 如不能控制可致死。常见于癫痫,脑血管病,尿毒症,肺
心病,中暑,颅内感染等 • 紫绀 表示严重缺氧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急诊医学特点
•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边缘临床医学学科 • 与临床各科有密切关系,是临床各科危重急症诊治的第一环节 • 临床各科急危重症的快速诊断、有效抢救与合理转归 • 不已系统器官定界而是以病情急缓和程度界定临床活动范围 • 急诊医学科医生应具有特殊的临床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临床技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呼吸困难
• 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病情极危重,提示病变广泛或ARDS? • 肺炎+老年人 • 肺炎+DM,易发生低氧血症 • 呼吸肌麻痹,如:低钾血症,格林-巴利,脑干病变。病人自感
憋气,无呼吸急促。重视主诉,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气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呼吸困难
• 尿毒症+呼吸困难,多为肺水肿,尿毒症肺部改变等 • 贫血+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常很低,常为左心衰竭,可致死 • 休克早期 • 腹痛+呼吸困难应考虑坏死性胰腺炎,严重腹腔感染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呼吸困难
• 端坐呼吸:急性左心衰,支气管哮喘,自发气胸 • 最危急是气道阻塞,鼾声表示阻塞在咽部,重症脑血管病深度
昏迷;喉喘鸣音表示阻塞在喉头,常伴声嘶和三凹征,抢救价 值大 • 首先除外机械因素所致,如气胸、胸水、心包填塞。满罐胸水 的搬动 • 最常见于心肺病变,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一门医学专业
• 确定的医学领域和病源 • 有明确专业范围和独特专业知识基础 • 有自身特点的临床思维 • 有自身特点的诊疗措施 • 有自身特点的管理结构模式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独特的临床思维方式
传统专科
有病 什么脏器 什么病 严重度 危重期 生命威胁 处方
急诊医学特点
• 急诊临床工作是时间依赖性的,强调第一时间的诊断正确率与抢 救成功率
• 临床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综合利用各种临床信息得出结论并能正 确处置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 医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与各级医院间、与院内各科室间、与 家属之间等的协调合作能力的培养均是必须的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急诊工作内容 识别病情-危重病情判断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Emergency Physician
• Emergency Medicine Residency Program • 具有相当的临床诊治能力、洞察能力、调解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
幅钢筋铁骨 • 以系统、整体、平衡、动态的观念对待急诊患者 • 全面发展与专业特长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是急诊科医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只有经过训练才能达到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危重病情判断
• 即死的/非即死的
• 下颌呼吸,BP 0/0,瞳孔不等大
• 致死的/非致死的
• 大面积AMI/胸膜炎
• 器质性的/功能性的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昏迷或意识障碍
• 昏迷:病情危重 • 意识变化(轻微意识障碍,躁动不安,谵望,精神症状):病情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腹胀
• 肠道积气:肠麻痹(肠休克,MODS),治疗困难。早期重视肠 鸣音减弱,尤其老年人
• 腹腔积液:急诊多见于坏死性胰腺炎,宫外孕,继发或原发性腹 膜炎,多发性浆膜炎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血液病危象
• Hb<3G,急性左心衰 • WBC<1000,败血症 • BPC<10万+皮肤粘膜严重出血倾向:大片淤斑,针周淤斑,提示
能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WHAT IS • Medical prAofeMssioEnDwIhCicAh pLraSctPiceEsCwIitAhiLnItTheYs?cope of a particular
field of medicine, it traditionally utilizes a unique core of knowledge, specific diagnostic and evaluative methods, manage modalities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休克
• 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少尿,酸中毒 • 除常见病因外,低血容量可见于:老衰进食差,家人照顾不周
者;呕吐腹泻;腹腔疾病(胃穿孔,肠梗阻,坏死性胰腺炎); AMI,尤其累计右心者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休克
• 休克的病因诊断线索
• 喉头水肿,哮鸣音,提示过敏性休克 • 腹痛、腹胀提示低血容量性休克 • 右心衰竭提示右室梗塞,肺栓塞,心包填塞 • 色素沉着提示肾上腺功能不全 • 毛发稀疏,产后大出血,垂体切除后提示垂体功能不全 • 四肢瘫痪提示神经源性休克
危重 • 发生精神症状的原发病:胰性脑病,酒精戒断,肝性脑病,尿毒
症,脑梗塞,垂体功能低下,严重感染,药物 • 出血倾向+意识障碍:颅内出血,TTP,流脑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昏迷或意识障碍
• 脑血管病
• 老年人居多 • 应排除DM昏迷,安眠药过量,CO中毒,感染
• 非脑血管病
• 一般有先驱症状,如发热,上消出血等 • 老年人肺部感染易发生意识障碍,但呈波动性 • 年轻人,昏迷+发热,多为感染 • 安眠药过量,可有四肢不自主运动,打哈欠
急诊科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学科定位
• 流动的通道,KEEP MOVING • 医院的大分诊台 • 复苏并维持生命体征 •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 控制生命第一时段,为后方科室序贯治疗提供可能性并创造最佳
条件
急诊医学特点与急诊工作方法
学科定位
• 改善微循环,稳定内环境,保护脏器功能 • 重视营养支持 • 院内感染的防治 • 呼吸机操作科学化,气道管理规范化 • 医疗诊治的整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