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传归纳

合集下载

《六一居士传》解析

《六一居士传》解析
【提示】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客人的问 语正是读者想知道的,吸引读者读下去。居士的回答体现了居 士高雅的生活情趣。
所谓“六一”即一万卷藏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 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一老翁——作者自己,凑足了“六个一”。 诙谐的语言中隐隐透着作者的自傲。
3.这让我们想起哪一位隐逸者?
胜道:说得尽。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方:当……时。 其:指自己。(状语后置)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 大战于涿鹿之原 虽:即使。 阅:观看。(状语后置)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
众也。极:动词,尽情享受。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者……也(判断句式) 译: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 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也(判断句)
累于彼者已劳矣……累于此者既佚矣
彼者:指那官场。 此者:指这些物品。 于:被动用法。 累:形容词作动,拖累。
吾其何择哉?(宾语前置)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置之:停止辩论。【置辩:进行辩解、申辩。】 区区:(1)私情,“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数量少,不重要。
2.作者说明“六一”自号时运用了什么形式?有何作 用?“六一”包括哪些?
第二段重点文言词句积累: 何谓也? “谓何也?”(宾语前置句)译:讲的是什么呢? 是为五一尔,奈何? 为:只是。(表判断)
尔:通“耳”,罢了。奈何:怎么说?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
以:把,介词。 (状语后置句)
固:本来。 聊以(之)志吾之乐尔。聊:副词,姑
且。以:介,用。志:表明。译:姑且用它表明我的乐趣罢了。
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他一生写了五百余 篇散文,成就斐然,著有《五代史伶 官传序》、《朋党论》、《醉翁亭 记》、《秋声赋》等。其词婉丽,承袭南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原文及译文赏析《六一居士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自传性散文。

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

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初谪滁山1,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2,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3以来金石遗文4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5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6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7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8;虽响九奏9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10,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11劳12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13于朝者三年矣,一日14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15,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16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17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18,区区19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20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21矣,而讫无称22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23,宜去三也。

吾负24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注释初谪滁山: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年四十岁。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六一居士传讲义+精练含解析粤教版唐宋散文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六一居士传讲义+精练含解析粤教版唐宋散文

第6课 六一居士传1.通假字(1)聊以志吾之乐尔.同“耳”,罢了。

(2)累于此者既佚.矣 同“逸”,安逸。

2.一词多义(1)以⎩⎪⎨⎪⎧ 以.吾一翁:把,介词乃以.难彊之筋骸:凭、用,介词聊以.志吾之乐尔:用来,表目的连词(2)之⎩⎪⎨⎪⎧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的,结构助词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无实义,定语后置的标志一日天子恻然哀之.:代“我”,第一人称代词3.词类活用(1)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使动用法,使……劳累。

(2)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名词作动词,生病。

(3)累.于彼者已劳矣:形容词作动词,被拖累。

4.文言句式 (1)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应为“六一,谓何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也,判断句。

(3)方其得意于五物也:状语后置句,“于五物”应在“得意”前。

(4)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状语后置句,“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奏”之前。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定语后置句,应为“为吾累者之世事”。

(6)此吾之所以志也:……也,判断句。

5.翻译下列句子(1)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译文: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译文: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给我拖累的世事太多了。

(3)吾其何择哉?译文: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一、结构图解六一居士传⎩⎪⎨⎪⎧ 更名原因: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六一之乐:五问五答 感慨无限退隐理由:三宜归去 闲适安逸二、中心主旨欧阳修这篇自传文,通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的陈述,对理想中“六一”之乐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应该归老的分析,表现了自己为官场世务所累的苦闷和对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

1.课文为何要引用《庄子·渔父》中的典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既为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亦为引出居士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非矫情的表现,仅仅是“聊以志吾之乐尔”。

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六一居士传》最终版课件(59张ppt)

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六一居士传》最终版课件(59张ppt)
❖ 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有 《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 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 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他所讲的道,主要 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取韩愈 “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 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 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 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 一居士。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被欧一动阳居句修 士自 ”命 之名 前为有“别六的
名号吗?
状语后置句
翻译: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
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 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 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 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qì)无称焉,宜去二也。壮 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 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 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初谪(zhé)滁山 颍(yǐng)水
欧阳修: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现如今,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一居士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自传性散文。

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

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初谪滁山1,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2,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3以来金石遗文4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5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6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7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8;虽响九奏9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10,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11劳12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13于朝者三年矣,一日14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15,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16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17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18,区区19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20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六一居士传1概要

六一居士传1概要

4、聊以志吾之乐尔
聊:姑且
以:用,用来
志:记述,标明。 尔:通“耳”,罢了。
18
翻译:客人笑着说:“您是一个想躲避名声 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自己的名号。这正像 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可怕影子却在阳光中奔驰 的人;我将会观察您〔像那个人一样,〕快 速奔驰,大口喘气,干渴而死,但是名声不 能逃脱。”居士说:“我原来就知道名声不 行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脱;我取这 个名号,姑且用来记述我的乐趣罢了。”
已:已经
悴:憔悴
13、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 之
乞:恳求
一日:某一天
14、庶几偿其夙愿焉
庶几:表可能、期望 夙愿:平素的愿望
15、此吾之所以志也
所以 古:……的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6、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子:您
累:使……劳累
其:自己的
4、居士以官场为累,“五物”亦是外物, 为何他不以为累?
皇帝同意告老退休
而讫无称焉
〔 yì 〕
〔 qì 〕 11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谪:贬官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古:辞退官职
退休
今:职工因年老或残废而离开工作岗位 3、既老而衰且病
既、而、且:连词,又 。 表并列。 12
1、“六一”指的是什么?
13
1、是为五一尔 尔:通“耳”,罢了。
2、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间 以:连词,由于,由于。 老:终老,年轻。
其次题 命题意图: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
追求和精神寄予,树立乐观、乐观的人 生态度。
参考答案:两者不同:前者乐观进取, 投身社会,为国效力,实现自己的人生 价值。后者意志消沉,寄情于物,独善 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 身”。

高考语文导学粤教唐宋散文选读 文本助读:第二单元 第6课 六一居士传 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语文导学粤教唐宋散文选读 文本助读:第二单元 第6课 六一居士传 Word版含解析

第6课 六一居士传梦回两宋,月光如歌女之白练,拂过百姓的熙熙攘攘、士大夫的醉生梦死和宋王朝的靡靡之音,诉说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浮躁奢靡。

透过历史的尘沙,我看到了宛如月之清辉的你——欧阳修。

你心素志简,那案牍之劳、名利之累、富贵之倦与你何干?你寄情山水,与清风朗月、孤松磐石为伴。

大江东去,淘尽了千古风流、王侯将相;唯独你,独居时光一隅,千年来以不变的姿态潇洒人间!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等。

他状物写景及记事的散文《醉翁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这方面的佳作。

欧阳修的《秋声赋》也极具特色。

欧阳修又是个博通古今的大学者。

他与宋祁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著有《欧阳文忠集》等。

二、背景资料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任蔡州,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

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作者的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其思想中的主导。

所以作者在文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之情。

文白对照六一居士初 谪 滁山, 自号醉翁。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山时,自号醉翁。

错误! ⎦⎥⎥⎤历六年(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年四十岁。

谪:贬官降职。

既老而衰且病,年老体弱,又多病, 将退休 于颍水之上, 则又更 号六一居士。

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既:已,已经。

而:表并列关系。

且:又。

于:往,去。

颍水:淮河支流。

则:便。

客有 问曰:“六一,何谓 也?”居士曰:“吾家藏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书一万卷,⎣⎢⎢⎡⎦⎥⎥⎤何:什么。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传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以道养身” •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鹧鸪天》 • “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中歌” ——陆游《小园》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3.而 *既老而衰且病 / 而常臵酒一壶 *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太山在前而不见 / 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 而先衰 *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 乎 /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夫士少而仕,老而休 *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六、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庄子· 渔父》
愚人欲自逃其影的故事?
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
对居士来说呢? 引而不发,言而未尽,耐人寻味
•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儒制世”
• 立德、立功、立言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欧阳修
• 24岁应试及第,“勤官慎职,不作穷愁文字” • 30岁,谪夷陵,“益慎职” • 40岁,谪滁州,号“醉翁”(与民同乐) • 55岁,任参知政事,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 • 64岁,作《六一居士传》 • 65岁,获准致仕。 • 同年病逝于颍州
成绩斐然的文学大家——欧阳修
•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
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七、文中第一段谈到,作者曾自号为“醉翁”, 后又更号为“六一居士”,这反映了什么呢? 作者从初贬夷陵时自戒“无饶河,益慎 职”,到谪滁时号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再到知蔡州时更号六一居士, 陶醉于五物之中,这反映了他的官场经历和心路 历程。由早年在政治舞台上的充满朝气、奋力拼 搏到中年被贬后安于职守、与民同乐,再到晚年 时的急流勇退、修身养性。这种历程在封建士大 夫中非常典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一居士传》归纳 一、重点实词 1.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2.子欲逃名者.乎 3.而屡易.其号 4.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5.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6.聊.以志.吾之乐尔 聊: 志: 7.吾之乐可胜.道哉 8.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方: 其: 9.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10.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11.尚何暇.于五物哉 12.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13.庶几偿其夙.愿焉 庶几: 夙: 14.此吾之所以志也 15.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置: 区区: 16..已而叹曰 17.夫士少.而仕. 少: 仕: 18.而讫.无称焉 19.乃以难疆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20.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是: 其: 21.吾负.三宜去
五、特殊句式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3.六一,何谓也? 4.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 5.老于此五物之间 6.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7.聊以志吾之乐尔 8.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9.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10.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11.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 12.累于彼者已劳矣 13.吾其何择哉? 14.吾尝用于时矣 15.复何道哉!
六、句子翻译 1.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2.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3.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4.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 衰 5.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较: 素:
二、通假字
1.是为五一尔 2.太山在前而不见 3.累于此者既佚矣 4.乃以难疆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三、古今异义
1.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3.乃以难疆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4.为其得意于五物也 得意:浸沉┉之中 四、词类活用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2.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3.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4.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5.累.于彼者已劳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