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层地下室外墙计算【连续梁】

合集下载

地下室外墙计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
为了满足抗渗要求,地下室外墙(以下简称外墙)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常用C20~C30。
1. 荷载:竖向荷载有上部及各层地下室顶板传来的荷载和外墙自重;水平荷载有室外地坪活荷载、侧向土压力、地下水压力、人防等效静荷载。
(1) 室外地坪活荷载:一般民用建筑的室外地面(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活荷载可取5kN/m2。有特殊较重荷载时,按实际情况确定。(京院技措2.0.6)
a》 水平筋:外墙按连续梁计算时,水平筋为构造。但当外墙较长时,考虑到混凝土硬化过程及温度影响产生收缩裂缝的现象极为普遍,水平筋配筋率宜适当加大,宜采用变形钢筋,直径宜小间距宜密,最大间距不宜大于200mm。
b》 外墙根部节点:一般外墙厚度远小于基础底板,底板计算时在外墙端常按铰支座考虑,外墙计算时在底板端常按固端考虑,所以底板上下钢筋伸至外墙外侧即可,端头不必设弯钩。外墙外侧竖向钢筋在底板底部弯后直段长度满足与底板下筋搭接要求,即可形成对外墙的嵌固。
地面活荷载对外墙产生的压力为沿墙高度方向的均布荷载Px,
Px=qx.Ka= qx/3, qx为地面活荷载
(2)水压力:水位高度可按最近3~5年的最高水位确定,不包括上层滞水。(京院技措3.1.8)
(3)土压力:a. 当地下室采用大开挖方式,无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承受的土压力宜取静止土压力,土压力系数K0,对一般固结土可取K0=1-sinφ(φ为土的有效内摩擦角),一般情况可取0.5。(京院技措2.0.16)
6. 外墙保护层厚度: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50108-2001-4.1.6条,“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为强制性条文。但实际操作有困难之处。一方面外墙截面有效厚度损失较大,另一方面外墙一般较厚,且拆模早,养护困难。施工单位为了避免开裂,在50mm厚保护层内附加Φ8@200构造筋,与外墙受力筋间距很小,垂直浇捣混凝土困难。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02,外墙外侧环境类别为“二b”,内侧“二a”,据此,外侧保护层厚度25mm,内侧20mm。也是强制性条文。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执行。

【精品】地下室外墙的计算书(理正工具箱,连续梁)

【精品】地下室外墙的计算书(理正工具箱,连续梁)

地下车库外墙WQ1计算书============================================一.配筋计算1 计算简图:2 计算条件:荷载条件:均布恒载标准值: 0.00kN/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均布活载标准值: 0.00kN/m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100.0%梁容重 : 25.00kN/m3计算时考虑梁自重: 不考虑恒载分项系数: 1.35 活载分项系数 : 1.40配筋条件:抗震等级 : 非抗震纵筋级别 : HRB400混凝土等级 : C30 箍筋级别 : HRB400配筋调整系数: 1.0 上部保护层厚度 : 40mm面积归并率 : 0.0% 下部保护层厚度 : 25mm最大裂缝限值: 0.000mm 挠度控制系数C : 200截面配筋方式: 双筋3 计算结果:单位说明:弯矩:kN.m 剪力:kN纵筋面积:mm2箍筋面积:mm2/m裂缝:mm 挠度:mm----------------------------------------------------------------------- 梁号 1: 跨长 = 4100 B×H = 1000 × 300左中右弯矩(-) : 0.000 0.000 -97.487弯矩(+) : 0.000 47.163 0.000剪力: 48.639 -14.322 -134.016上部as: 50 50 50下部as: 35 35 35上部纵筋: 600 600 1184下部纵筋: 600 608 600箍筋Asv: 953 953 953----------------------------------------------------------------------- 4 所有简图:二.裂缝验算1 计算简图:2 计算条件:荷载条件:均布恒载标准值: 0.00kN/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均布活载标准值: 0.00kN/m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100.0%梁容重 : 25.00kN/m3计算时考虑梁自重: 不考虑恒载分项系数: 1.35 活载分项系数 : 1.40配筋条件:抗震等级 : 非抗震纵筋级别 : HRB400混凝土等级 : C30 箍筋级别 : HRB400配筋调整系数: 1.0 上部保护层厚度 : 40mm面积归并率 : 0.0% 下部保护层厚度 : 25mm最大裂缝限值: 0.200mm 挠度控制系数C : 200截面配筋方式: 双筋按裂缝控制配筋计算3 计算结果:单位说明:弯矩:kN.m 剪力:kN纵筋面积:mm2箍筋面积:mm2/m裂缝:mm 挠度:mm----------------------------------------------------------------------- 梁号 1: 跨长 = 4100 B×H = 1000 × 300左中右弯矩(-) : 0.000 0.000 -81.886弯矩(+) : 0.000 41.136 0.000剪力: 45.526 -13.976 -109.455上部as: 50 50 50下部as: 35 35 35上部纵筋: 600 600 1002下部纵筋: 600 600 600箍筋Asv: 953 953 953上纵实配: 6E12(679) 6E12(679) 12E12(1357)下纵实配: 6E12(679) 6E12(679) 6E12(679)箍筋实配: 4E12@200(2262) 4E12@200(2262) 4E12@200(2262)腰筋实配: ----(0) ----(0) ----(0) 上实配筋率: 0.23% 0.23% 0.45%下实配筋率: 0.23% 0.23% 0.23%箍筋配筋率: 0.23% 0.23% 0.23% 裂缝: 0.000 0.126 0.172挠度: 0.000 3.615 0.000最大裂缝:0.172mm<0.200mm最大挠度:3.615mm<20.500mm(4100/200)----------------------------------------------------------------------- 4 所有简图:汽车坡道挡土墙计算书一、PDQ1/PWQ3计算书============================================1 计算简图:2 计算条件:荷载条件:均布恒载标准值: 0.00kN/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均布活载标准值: 0.00kN/m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100.0%梁容重 : 25.00kN/m3计算时考虑梁自重: 不考虑恒载分项系数: 1.35 活载分项系数 : 1.40配筋条件:抗震等级 : 非抗震纵筋级别 : HRB400混凝土等级 : C30 箍筋级别 : HRB400配筋调整系数: 1.0 上部保护层厚度 : 40mm面积归并率 : 0.0% 下部保护层厚度 : 25mm最大裂缝限值: 0.200mm 挠度控制系数C : 200截面配筋方式: 双筋按裂缝控制配筋计算3 计算结果:单位说明:弯矩:kN.m 剪力:kN纵筋面积:mm2箍筋面积:mm2/m裂缝:mm 挠度:mm----------------------------------------------------------------------- 梁号 1: 跨长 = 2800 B×H = 1000 × 250左中右弯矩(-) : 0.000 0.000 -19.757弯矩(+) : 0.000 8.823 0.000剪力: 10.584 -2.646 -42.336上部as: 50 50 50下部as: 35 35 35上部纵筋: 500 500 500下部纵筋: 500 500 500箍筋Asv: 953 953 953上纵实配: 5E12(565) 5E12(565) 5E12(565)下纵实配: 5E12(565) 5E12(565) 5E12(565) 上实配筋率: 0.23% 0.23% 0.23%下实配筋率: 0.23% 0.23% 0.23%箍筋配筋率: 0.23% 0.23% 0.23% 裂缝: 0.000 0.019 0.060挠度: 0.000 0.672 0.000最大裂缝:0.060mm<0.200mm最大挠度:0.672mm<14.000mm(2800/200)----------------------------------------------------------------------- 4 所有简图:二、PDQ2计算书============================================1 计算简图:2 计算条件:荷载条件:均布恒载标准值: 0.00kN/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均布活载标准值: 0.00kN/m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100.0%梁容重 : 25.00kN/m3计算时考虑梁自重: 不考虑恒载分项系数: 1.35 活载分项系数 : 1.40配筋条件:抗震等级 : 非抗震纵筋级别 : HRB400混凝土等级 : C30 箍筋级别 : HRB400配筋调整系数: 1.0 上部保护层厚度 : 40mm面积归并率 : 0.0% 下部保护层厚度 : 25mm最大裂缝限值: 0.200mm 挠度控制系数C : 200截面配筋方式: 双筋按裂缝控制配筋计算3 计算结果:单位说明:弯矩:kN.m 剪力:kN纵筋面积:mm2箍筋面积:mm2/m裂缝:mm 挠度:mm----------------------------------------------------------------------- 梁号 1: 跨长 = 1300 B×H = 1000 × 250左中右弯矩(-) : -0.000 -3.051 -6.101弯矩(+) : 0.000 0.000 0.000剪力: -4.693 -4.693 -4.693上部as: 50 50 50下部as: 35 35 35上部纵筋: 500 500 500下部纵筋: 500 500 500箍筋Asv: 953 953 953上纵实配: 5E12(565) 5E12(565) 5E12(565)下纵实配: 5E12(565) 5E12(565) 5E12(565)箍筋实配: 4E12@200(2262) 4E12@200(2262) 4E12@200(2262)腰筋实配: ----(0) ----(0) ----(0) 上实配筋率: 0.23% 0.23% 0.23%下实配筋率: 0.23% 0.23% 0.23%箍筋配筋率: 0.23% 0.23% 0.23% 裂缝: 0.000 0.008 0.017挠度: 0.000 -0.088 0.000最大裂缝:0.017mm<0.200mm最大挠度:0.000mm<6.500mm(1300/200)----------------------------------------------------------------------- 梁号 2: 跨长 = 2800 B×H = 1000 × 250左中右弯矩(-) : -6.101 0.000 -16.706弯矩(+) : 0.000 7.118 0.000剪力: 13.853 0.623 -39.068上部as: 50 50 50下部as: 35 35 35上部纵筋: 500 500 500下部纵筋: 500 500 500箍筋Asv: 953 953 953上纵实配: 5E12(565) 5E12(565) 5E12(565)下纵实配: 5E12(565) 5E12(565) 5E12(565)箍筋实配: 4E12@200(2262) 4E12@200(2262) 4E12@200(2262)腰筋实配: ----(0) ----(0) ----(0) 上实配筋率: 0.23% 0.23% 0.23%下实配筋率: 0.23% 0.23% 0.23%箍筋配筋率: 0.23% 0.23% 0.23% 裂缝: 0.017 0.015 0.045挠度: 0.000 0.491 0.000最大裂缝:0.045mm<0.200mm最大挠度:0.491mm<14.000mm(2800/200)----------------------------------------------------------------------- 4 所有简图:三、PDQ4计算书============================================1 计算简图:2 计算条件:荷载条件:均布恒载标准值: 0.00kN/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均布活载标准值: 0.00kN/m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100.0%梁容重 : 25.00kN/m3计算时考虑梁自重: 不考虑恒载分项系数: 1.35 活载分项系数 : 1.40配筋条件:抗震等级 : 非抗震纵筋级别 : HRB400混凝土等级 : C30 箍筋级别 : HRB400配筋调整系数: 1.0 上部保护层厚度 : 40mm面积归并率 : 0.0% 下部保护层厚度 : 25mm最大裂缝限值: 0.200mm 挠度控制系数C : 200截面配筋方式: 双筋按裂缝控制配筋计算3 计算结果:单位说明:弯矩:kN.m 剪力:kN纵筋面积:mm2箍筋面积:mm2/m裂缝:mm 挠度:mm----------------------------------------------------------------------- 梁号 1: 跨长 = 1100 B×H = 1000 × 250左中右弯矩(-) : 0.000 0.000 -1.198弯矩(+) : 0.000 0.535 0.000剪力: 1.634 -0.408 -6.534上部as: 50 50 50下部as: 35 35 35上部纵筋: 500 500 500下部纵筋: 500 500 500箍筋Asv: 953 953 953上纵实配: 5E12(565) 5E12(565) 5E12(565)下纵实配: 5E12(565) 5E12(565) 5E12(565)箍筋实配: 4E12@200(2262) 4E12@200(2262) 4E12@200(2262)腰筋实配: ----(0) ----(0) ----(0) 上实配筋率: 0.23% 0.23% 0.23%下实配筋率: 0.23% 0.23% 0.23%箍筋配筋率: 0.23% 0.23% 0.23% 裂缝: 0.000 0.001 0.003挠度: 0.000 0.006 0.000最大裂缝:0.003mm<0.200mm最大挠度:0.006mm<5.500mm(1100/200)----------------------------------------------------------------------- 4 所有简图:。

连续梁计算

连续梁计算

连续梁计算一、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构件编号: LL-1混凝土: C25 主筋: HRB335 箍筋: HPB235保护层厚度as(mm): 25.00 指定主筋强度:无跨中弯矩调整系数: 1.00 支座弯矩调整系数: 1.00(说明:弯矩调整系数只影响配筋)自动计算梁自重:是恒载系数: 1.20 活载系数: 1.40二、荷载数据荷载工况1 (恒载):三、内力及配筋1. 弯矩图2. 剪力图3. 截面内力及配筋0支座: 正弯矩 0.00 kN*m,负弯矩 0.00 kN*m,剪力 0.00 kN,上钢筋: 2D12, 实际面积: 226.19 mm2, 计算面积: 150.00 mm2下钢筋: 2D12, 实际面积: 226.19 mm2, 计算面积: 150.00 mm21跨中: 正弯矩 0.00 kN*m,负弯矩 15.48 kN*m,剪力-70.03 kN,挠度1.13mm(↓),位置:左端裂缝 0.00mm上钢筋: 2D12, 实际面积: 226.19 mm2, 计算面积: 150.00 mm2下钢筋: 2D12, 实际面积: 226.19 mm2, 计算面积: 150.00 mm2箍筋: d6@180, 实际面积: 314.16 mm2/m, 计算面积: 283.33 mm2/m 1支座: 正弯矩 0.00 kN*m, 位置: 0.00m负弯矩 35.02 kN*m, 位置: 0.00m剪力左 -70.03 kN, 位置: 1.00m剪力右 211.09 kN, 位置: 0.00m上钢筋: 3D12, 实际面积: 339.29 mm2, 计算面积: 300.00 mm2下钢筋: 3D12, 实际面积: 339.29 mm2, 计算面积: 300.00 mm22跨中: 正弯矩 272.01 kN*m, 位置: 2.91m负弯矩 0.00 kN*m, 位置: 0.00m剪力-333.13 kN, 位置: 7.50m挠度6.65mm(↓),位置:跨中裂缝 0.31mm上钢筋: 4D14, 实际面积: 615.75 mm2, 计算面积: 567.04 mm2下钢筋: 5D22, 实际面积: 1900.66 mm2, 计算面积: 1890.13 mm2箍筋: d6@30, 实际面积: 1884.96 mm2/m, 计算面积: 1452.83 mm2/m 2支座: 正弯矩 0.00 kN*m,负弯矩 492.70 kN*m,剪力左 -333.13 kN,剪力右 333.13 kN,上钢筋: 3D40, 实际面积: 3769.91 mm2, 计算面积: 3727.31 mm2下钢筋: 5D18, 实际面积: 1272.35 mm2, 计算面积: 1118.19 mm23跨中: 正弯矩 272.01 kN*m,负弯矩 0.00 kN*m,剪力333.13 kN,挠度6.65mm(↓),位置:跨中裂缝 0.31mm上钢筋: 4D14, 实际面积: 615.75 mm2, 计算面积: 567.04 mm2下钢筋: 5D22, 实际面积: 1900.66 mm2, 计算面积: 1890.13 mm2箍筋: d6@30, 实际面积: 1884.96 mm2/m, 计算面积: 1452.83 mm2/m 3支座: 正弯矩 0.00 kN*m, 位置: 0.00m负弯矩 35.02 kN*m, 位置: 0.00m剪力左 -211.09 kN, 位置: 7.50m剪力右 70.03 kN, 位置: 0.00m上钢筋: 2D18, 实际面积: 508.94 mm2, 计算面积: 463.89 mm2下钢筋: 2D12, 实际面积: 226.19 mm2, 计算面积: 150.00 mm24跨中: 正弯矩 0.00 kN*m, 位置: 0.00m负弯矩 15.56 kN*m, 位置: 0.33m剪力70.03 kN, 位置: 0.00m挠度1.12mm(↓),位置:右端裂缝 0.00mm上钢筋: 2D12, 实际面积: 226.19 mm2, 计算面积: 150.00 mm2下钢筋: 2D12, 实际面积: 226.19 mm2, 计算面积: 150.00 mm2箍筋: d6@180, 实际面积: 314.16 mm2/m, 计算面积: 283.33 mm2/m 4支座: 正弯矩 0.00 kN*m,负弯矩 0.00 kN*m,剪力 0.00 kN,上钢筋: 2D12, 实际面积: 226.19 mm2, 计算面积: 150.00 mm2下钢筋: 2D12, 实际面积: 226.19 mm2, 计算面积: 150.00 mm2。

地下室外墙计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地下室外墙的计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地下室外墙不仅要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还要承受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地面活荷载等水平荷载的作用。

因此,准确地计算地下室外墙的内力和变形,对于保证地下室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室外墙所承受的荷载主要包括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通常包括地下室顶板传来的恒载和活载,以及外墙自身的自重。

水平荷载则主要包括土压力、水压力和地面活荷载。

土压力的计算是地下室外墙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与土体的性质、墙体的位移模式以及地下水位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土压力可以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三种。

在地下室外墙的计算中,通常采用静止土压力进行计算。

静止土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或理论公式来确定。

水压力的计算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如果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外墙将受到水压力的作用。

水压力的大小等于水的重度乘以水头高度。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防水措施的有效性等因素。

地面活荷载通常按照规范规定的取值进行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荷载的分布和作用方向。

在计算地下室外墙的内力时,需要根据墙体的支撑条件和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悬臂式、单跨简支式和多跨连续式等。

悬臂式地下室外墙通常用于地下室较浅且周边没有可靠支撑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外墙可以看作是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悬臂梁,其内力可以通过材料力学的方法进行计算。

单跨简支式地下室外墙适用于外墙两端有可靠支撑的情况。

此时,外墙可以看作是单跨简支梁,通过结构力学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其内力。

多跨连续式地下室外墙在实际工程中较为常见。

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相邻跨之间的内力传递和变形协调,通常采用结构力学中的弯矩分配法或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

除了内力计算,地下室外墙的裂缝控制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在较大的拉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缝。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1. 引言地下室外墙是建造结构中重要的承重构件,承担着保护建造物免受地下水侵蚀和提供结构稳定性等重要功能。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地下室外墙计算书模板,以供参考和使用。

2. 基本信息在开始进行地下室外墙计算之前,需要先了解以下基本信息:- 建造物的总重和地下室外墙所需承受的荷载- 地下室墙的材料性质和尺寸- 相关地质勘察数据和地下水位信息3. 水压力计算地下室外墙面临的主要荷载是来自地下水的水压力。

水压力的计算可基于以下公式:P = γ × H × K × B其中,P为水压力,γ为水的单位分量,H为有效水深,K为地下室墙面的系数,B为墙面宽度。

4. 土压力计算除了水压力外,地下室外墙还需要承受土压力。

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墙体几何形状,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进行土压力计算,如库楔法、摩尔—库伦法等。

5. 配筋设计地下室外墙普通需要配置钢筋以增加其抗压和抗弯强度。

钢筋的选择和布置需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并根据地下室外墙所需的抗风、抗震等能力进行合理设计。

6. 梁柱设计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的梁柱连接处需要设计合理的结构来传递荷载和提供稳定性。

梁柱设计需要考虑弯矩、剪力等力学特性,并通过合适的尺寸和材料选择来满足设计要求。

7. 施工要求地下室外墙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 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要满足相关标准- 钢筋的质量和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中需考虑防水和防渗的措施- 墙体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处需进行合理的处理8. 安全考虑在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人员需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施工现场需要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栏,确保周边人员的安全- 进行必要的施工质量监控和检测,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建造物总重和地下室外墙荷载计算表- 地下室外墙水压力计算表和图示- 土压力计算表和图示- 配筋设计图纸和计算表- 梁柱设计图纸和计算表- 地下室外墙施工要求和检验记录表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造结构设计规范:国家建造标准,包括建造物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相关规范- 土木工程:用于解决土地和水的工程技术,包括建造物、桥梁、隧道等的设计和建造- 结构稳定性:结构反抗荷载时保持原有形状和性能的能力,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弯矩:产生于物体上的一个力对剪切力产生垂直的扭转力矩。

关于地下室外墙应如何计算

关于地下室外墙应如何计算

关于地下室外墙应如何计算地下室外墙的计算是建筑设计的重要部分之一,关系到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性和建筑的安全性。

计算地下室外墙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地下室外墙的承重、抗水、保温和防潮性能。

首先,地下室外墙的计算要考虑到承重的要求。

地下室外墙的承重主要是指地下室的重力荷载和外部荷载对其的作用。

地下室的重力荷载包括地面压力、建筑物本身的重量、地下水压力等。

而外部荷载主要包括土压力、地震力、风力等。

地下室外墙的承重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区的设计规范进行。

其次,地下室外墙的计算要考虑到抗水的要求。

地下室外墙需要具备良好的抗水性能,以避免地下室内水浸和漏水等问题。

抗水性能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层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

常用的地下室外墙防水层材料包括防水涂料、挡水板、防水胶等。

计算防水层的厚度和材料的使用量需要根据规范和实际工程情况来确定。

再次,地下室外墙的计算要考虑到保温的要求。

地下室外墙的保温主要是指对地下室内外的温度差异进行调节,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保温性能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地下室外墙的保温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常用的地下室外墙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聚氨酯泡沫板、岩棉板等。

计算保温材料的使用量和施工方法需要根据规范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最后,地下室外墙的计算要考虑到防潮的要求。

地下室外墙需要具备良好的防潮性能,以避免地下室内湿度过高和潮气渗入等问题。

防潮性能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地下室外墙的防潮层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

常用的地下室外墙防潮材料包括防潮膜、防潮涂料等。

计算防潮层的厚度和材料的使用量需要根据规范和实际工程情况来确定。

综上所述,地下室外墙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承重、抗水、保温和防潮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够确保地下室外墙具备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建筑安全性。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还需要根据规范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以确保地下室外墙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工程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地下室外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1 计算方法1、1计算简图①根据墙板长边与短边支承长度的比例关系,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窗井外墙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

②对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外墙,当基础底板厚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底边固结于基础、顶边铰接于地下室顶板的单跨或连续板计算。

当基础底板厚度小于墙厚时,底边按铰接计算。

窗井外墙顶边按自由计算。

墙板两侧根据实际情况按固结或铰接考虑。

③墙板的支承条件应符合实际受力状态,作为墙板支座的基础与内墙(或扶壁柱),其内力与变形应满足设计要求。

1、2计算荷载图一地下室外墙压力分布地下室外墙承受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包括地下室外墙自重、上部建筑(结构构件与围护构件)竖向荷载、地下室各层楼板传递的竖向荷载。

水平荷载包括土压力(地下水位以下为土水混合压力)、地下水压力、室外地面活荷载引起的侧压力、人防外墙等效静荷载。

2计算中需注意的问题2.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1]第5、8、11条与《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2005版)[2]第2、1、6条对室外地面活荷载,建议取5kN/m2(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

该规定适用于有上部结构的地下室外墙,且当考虑消防车时消防车重不超过30吨。

其出发点就是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总就是有一定距离的,即一般情况下汽车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行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对室外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有明确规定),消防车更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进行消防扑救(因消防云梯车在工作时受云梯高度与仰角的制约必须与建筑物外墙保持一定距离)。

但就是,对于没有上部结构的纯地下车库,或处于上部结构范围之外的地下室外墙,以及消防车重超过30吨的,笼统地按5kN/m2计算就是有问题的,应当根据车道与地下室外墙的位置关系、地下室顶板覆盖层厚度及其应力扩散角、车辆轮压按实际情况计算。

2.2文[1]第5、8、5条计算水压力时,当勘察报告提供了地下室外墙水压力分布时,按勘察报告计算;当勘察报告未提供时,可取历史最高水位与近3~5年的最高水位的平均值(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水压力按静止压力直线分布计算。

(整理)玉---地下室外墙计算

(整理)玉---地下室外墙计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1 基本资料2 计算(1)荷载计算(2)内力计算(3)配筋计算(4)裂缝验算荷载说明: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上部恒载-平时,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活载,上部活载-平时平时组合:平时荷载基本组合战时组合:战时荷载基本组合准永久组合:平时荷载咱•组合(用于裂缝计算)2.1 荷载计算2.1.1 墙上竖向压力平时组合(kN/m):1.200×50.000+1.400×50.000=130.000 准永久组合(kN/m):50.000+0.500×50.000=75.0002.1.2 侧压荷载计算(1) 土压力标准值(kPa)水土分算,土侧压按静止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 = 0.500 地下室顶面,标高0.000,在地面(-0.300)以上 =p 0=p w 0土压力起算位置,标高-0.300 =p 0=p w 0-1层底,标高-3.320,总埋深3.020,地下水位以上0.500,地下水位以下2.520=+=+=p k h 1k ( )-s a t w h 2⨯⨯0.5180.5⨯⨯0.5( )-2010 2.52 17.1 ===p w w h ⨯10 2.52 25.2-2层底,标高-6.320,总埋深6.020,地下水位以上0.500,地下水位以下5.520=+=+=p k h 1k ( )-s a t w h 2⨯⨯0.5180.5⨯⨯0.5( )-2010 5.52 32.1 ===p w w h ⨯10 5.52 55.2 地下水位处, 标高-0.800,埋深0.500===p kh ⨯⨯0.5180.5 4.5 =p w 0 式中:p --------土压力(kN/m 2) p w --------水压力(kN/m 2) k --------土压力系数r --------土的天然容重(kN/m 3) r sat --------土的饱和容重(kN/m 3) r w --------水的重度(kN/m 3)h 1 --------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厚度(m) h 2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厚度(m)(2)地面上活载等效土压力(标准值,kPa ): p=kG k =0.500×20.000=10.000-1层顶高出外地坪面,为了简化内力计算,使用插值法修正了顶面处的侧压荷载值2.2 内力计算按连续梁计算竖向弯矩按连续梁模型计算,水平向弯矩仍按板块模型计算结果不进行调幅平时组合弯矩图准永久组合弯矩图2.3 配筋及配筋成果表2.3.1 配筋说明:(1)配筋方法水平按纯弯配筋,竖向取压弯与纯弯配筋的大值(2)单位说明:以下各表格中单位除说明外,配筋面积单位:mm2/m,裂缝宽度单位:mm,弯矩单位kN.m/m,轴力单位kN/m,配筋率:%2.4 裂缝验算按实际配筋,及相应于准永久组合的弹性内力进行计算实际配筋简图-----------------------------------------------------------------------【理正结构设计工具箱软件 6.5】计算日期: 2012-05-17 15:49:51地下室外墙计算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1 基本资料2 计算(1)荷载计算 (2)内力计算 (3)配筋计算 (4)裂缝验算荷载说明: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上部恒载-平时,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活载,上部活载-平时 平时组合:平时荷载基本组合 战时组合:战时荷载基本组合准永久组合:平时荷载咱•组合(用于裂缝计算)2.1 荷载计算2.1.1 墙上竖向压力平时组合(kN/m ):1.200×50.000+1.400×50.000=130.000 准永久组合(kN/m ):50.000+0.500×50.000=75.000 2.1.2 侧压荷载计算 (1) 土压力标准值(kPa)水土分算,土侧压按静止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 = 0.500 地下室顶面,标高0.000,在地面(-0.300)以上 =p 0=p w 0土压力起算位置,标高-0.300 =p 0=p w 0-1层底,标高-3.320,总埋深3.020,地下水位以上0.500,地下水位以下2.520=+=+=p k h 1k ( )-s a t w h 2⨯⨯0.5180.5⨯⨯0.5( )-2010 2.52 17.1 ===p w w h ⨯10 2.52 25.2-2层底,标高-6.320,总埋深6.020,地下水位以上0.500,地下水位以下5.520=+=+=p k h 1k ( )-s a t w h 2⨯⨯0.5180.5⨯⨯0.5( )-2010 5.52 32.1 ===p ww h ⨯10 5.52 55.2 地下水位处, 标高-0.800,埋深0.500===p kh ⨯⨯0.5180.5 4.5 =p w 0 式中:p --------土压力(kN/m 2) p w --------水压力(kN/m 2) k --------土压力系数r --------土的天然容重(kN/m 3) r sat --------土的饱和容重(kN/m 3) r w --------水的重度(kN/m 3)h 1 --------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厚度(m) h 2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厚度(m)(2)地面上活载等效土压力(标准值,kPa ): p=kG k =0.500×20.000=10.000-1层顶高出外地坪面,为了简化内力计算,使用插值法修正了顶面处的侧压荷载值2.2 内力计算平时组合:按弹性板计算准永久组合:按弹性板计算2.2.1 竖向压力(设计值,kN/m)平时组合:130.000准永久组合:75.0002.2.2 弯矩(1) 弯矩正负号规定内侧受拉为正,外侧受拉为负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外墙计算(DXWM-2)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1 基本资料1.1 几何信息地下室层数2地下室顶标高(m)-1.500墙宽 L(m) 1.000外地坪标高(m)-0.300层高表层层高(m)外墙厚(mm)-1层 4.000300-2层 3.900300板边支撑条件表板边顶边底边侧边支承方式简支固定自由1.2 荷载信息土压力计算方法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系数0.500水土侧压计算水土分算地下水压是否调整ㄨ地下水埋深(m)0.000土天然容重(kN/m3)18.00土饱和容重(kN/m3)20.00上部恒载-平时(kN/m)0.00上部活载-平时(kN/m)0.00上部恒载-战时(kN/m)---地面活载-平时(kPa)10.001.3 配筋信息砼强度等级C40配筋调整系数 1.0钢筋级别HRB400竖向配筋方法纯弯压弯取大外纵筋保护层(mm)40竖向配筋方式对称内纵筋保护层(mm)20裂缝限值(mm)0.20泊松比0.20裂缝控制配筋√考虑p-δ效应ㄨ1.4 计算选项信息竖向弯矩计算方法连续梁板计算类型·平时组合弹性板支座弯矩调幅幅度(%)0.0塑性板β---活载准永久值系数0.50水压准永久值系数0.50活载调整系数 1.002 计算(1)荷载计算(2)内力计算(3)配筋计算(4)裂缝验算荷载说明: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上部恒载-平时,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活载,上部活载-平时平时组合:平时荷载基本组合战时组合:战时荷载基本组合准永久组合:平时荷载准永久组合(用于裂缝计算)2.1 荷载计算2.1.1 墙上竖向压力平时组合(kN/m ):1.200×0.000+1.400×0.000=0.000准永久组合(kN/m ):0.000+0.500×0.000=0.0002.1.2 侧压荷载计算(1) 土压力标准值(kPa)水土分算,土侧压按静止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 = 0.500地下室顶面,标高-1.500, 总埋深1.200,地下水位以上0.000, 地下水位以下1.200=+=+=p k γh 1k ()-γsa t γw h 2⨯⨯0.5180⨯⨯0.5()-2010 1.26 ===p w γw h ⨯10 1.212土压力起算位置,标高-0.300=p 0=p w 0-1层底,标高-5.500,总埋深5.200,地下水位以上0.000,地下水位以下5.200=+=+=p k γh 1k ()-γsa t γw h 2⨯⨯0.5180⨯⨯0.5()-2010 5.226 ===p w γw h ⨯10 5.252-2层底,标高-9.400,总埋深9.100,地下水位以上0.000,地下水位以下9.100=+=+=p k γh 1k()-γsa t γw h 2⨯⨯0.5180⨯⨯0.5()-20109.145.5 ===p w γw h ⨯109.191式中:p --------土压力(kN/m 2)p w --------水压力(kN/m 2)k --------土压力系数r --------土的天然容重(kN/m 3)r sat --------土的饱和容重(kN/m 3)r w --------水的重度(kN/m 3)h 1 --------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厚度(m)h 2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厚度(m)(2)地面上活载等效土压力(标准值,kPa ):p=kG k =0.500×10.000=5.000(3) 荷载组合系数表组合 土压力 水压力 平时地面活载 上部恒载 上部活载平时组合 1.20 1.40 1.40 1.20 1.40(4) 侧压力荷载组合计算(kPa):位置标高土压力水压力地面活载等效平时组合准永久组合-1层顶-1.50 6.0012.00 5.0031.0014.50-1层底-5.5026.0052.00 5.00111.0054.50-2层顶-5.5026.0052.00 5.00111.0054.50-2层底-9.4045.5091.00 5.00189.0093.50(5) 侧压荷载分解结果表(kPa):平时组合准永久组合地下室层号均布荷载三角荷载均布荷载三角荷载-131.00080.00014.50040.000-2111.00078.00054.50039.000注:表中所列三角荷载值是对应于各层底的荷载值(最大)2.2 内力计算按连续梁计算竖向弯矩按连续梁模型计算,水平向弯矩仍按板块模型计算调幅前(kN.m/m)层部位平时组合准永久组合水平向-1层左边0.000.00跨中0.000.00右边0.000.00-2层左边0.000.00跨中0.000.00右边0.000.00竖向-1层顶边0.000.00跨中66.7132.11底边-161.23-78.93-2层顶边-161.23-78.93跨中99.8149.38底边-209.51-103.70结果不进行调幅平时组合弯矩图准永久组合弯矩图2.3 配筋及配筋成果表2.3.1 配筋说明:(1)配筋方法水平按纯弯配筋,竖向取压弯与纯弯配筋的大值(2)单位说明:以下各表格中单位除说明外,配筋面积单位:mm2/m,裂缝宽度单位:mm,弯矩单位kN.m/m,轴力单位kN/m,配筋率:%2.3.2 平时组合计算配筋表部位M(kN.m/m)N(kN/m)As(mm2/m)配筋率% -1层左边-内侧0.00-----6410.21水平向左边-外侧0.00-----6000.20跨中-内侧0.00-----6410.21跨中-外侧0.00-----6000.20右边-内侧0.00-----6410.21右边-外侧0.00-----6000.20竖向顶边-内侧0.000.06410.21顶边-外侧0.000.06000.20跨中-内侧66.710.07040.23跨中-外侧66.710.06000.20底边-内侧-161.230.06000.20底边-外侧-161.230.019320.64-2层左边-内侧0.00-----6410.21水平向左边-外侧0.00-----6000.20跨中-内侧0.00-----6410.21跨中-外侧0.00-----6000.20右边-内侧0.00-----6410.21右边-外侧0.00-----6000.20竖向顶边-内侧-161.230.06000.20顶边-外侧-161.230.019320.64跨中-内侧99.810.010670.36跨中-外侧99.810.06000.20底边-内侧-209.510.06000.20底边-外侧-209.510.025790.862.3.3 控制情况计算配筋表层部位计算As选筋实配As实配筋率控制组合-1层左边-内侧641E14@2406410.21平时组合水平向左边-外侧600E14@2506160.21平时组合跨中-内侧641E14@2406410.21平时组合跨中-外侧600E14@2506160.21平时组合右边-内侧641E14@2406410.21平时组合右边-外侧600E14@2506160.21平时组合竖向顶边-内侧641E14@2406410.21平时组合顶边-外侧600E14@2506160.21平时组合跨中-内侧704E14@2107330.24平时组合跨中-外侧600E14@2506160.21平时组合底边-内侧600E14@2506160.21平时组合底边-外侧1932E14@7021990.73平时组合-2层左边-内侧641E14@2406410.21平时组合水平向左边-外侧600E14@2506160.21平时组合跨中-内侧641E14@2406410.21平时组合跨中-外侧600E14@2506160.21平时组合右边-内侧641E14@2406410.21平时组合右边-外侧600E14@2506160.21平时组合竖向顶边-内侧600E14@2506160.21平时组合顶边-外侧1932E14@7021990.73平时组合跨中-内侧1067E14@14011000.37平时组合跨中-外侧600E14@2506160.21平时组合底边-内侧600E14@2506160.21平时组合底边-外侧2579E16@7028720.96平时组合注:表中"计算As"取平时组合与战时组合计算配筋的较大值2.4 裂缝验算按实际配筋,及相应于准永久组合的弹性内力进行计算裂缝宽度限值:0.200mm结论层部位M q N q选筋实配As裂缝(mm)-1层左边-内侧0.0-----E14@2406410.000满足水平向左边-外侧0.0-----E14@2506160.000满足跨中-内侧0.0-----E14@2406410.000满足跨中-外侧0.0-----E14@2506160.000满足右边-内侧0.0-----E14@2406410.000满足右边-外侧0.0-----E14@2506160.000满足竖向顶边-内侧0.00.0E14@2406410.000满足顶边-外侧0.00.0E14@2506160.000满足跨中-内侧32.10.0E14@2107330.071满足跨中-外侧32.10.0E14@2506160.000满足底边-内侧-78.90.0E14@2506160.000满足底边-外侧-78.90.0E14@7021990.109满足-2层左边-内侧0.0-----E14@2406410.000满足水平向左边-外侧0.0-----E14@2506160.000满足跨中-内侧0.0-----E14@2406410.000满足跨中-外侧0.0-----E14@2506160.000满足右边-内侧0.0-----E14@2406410.000满足右边-外侧0.0-----E14@2506160.000满足竖向顶边-内侧-78.90.0E14@2506160.000满足顶边-外侧-78.90.0E14@7021990.109满足跨中-内侧49.40.0E14@14011000.078满足跨中-外侧49.40.0E14@2506160.000满足底边-内侧-103.70.0E14@2506160.000满足底边-外侧-103.70.0E16@7028720.138满足最大裂缝宽度:0.138<=0.200,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