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配筋
关于地下外墙计算及配筋建议

关于地下外墙计算及配问题规定《建筑结构设计常遇问题及对策》434关于地下室外墙的配筋设计问题(SATWE 程序¾地下室外墙的平面外验算、配筋,程序按如下方式进行:¾1。
按单向板计算墙板上中下的弯矩,计算时取上下嵌固、和上端简支下端嵌固两种模型,取平均值设计;¾2。
按纯弯板设计、和压弯薄柱设计,两者配筋取大。
¾3。
按人防要求,验算延性比。
验算弯矩——白线按纯弯板配筋弯矩取上中下的大值按压弯配筋弯矩取上中下的大值,轴力取设计值地下外墙设计建议如下:1、如果有条件,地下外墙采用具有计算面外荷载的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这种模型可以考虑地下外墙四周的边界支承情况,配筋量会比传统计算减少25%左右;2、如果没有条件,也要针对不同的地下外墙支承情况人工调整。
3、关于最小配筋率问题,要区分地下外墙受力情况,区别对待;情况一:如果地下外墙本身受力情况就是竖向单向板。
那么竖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不小于0.20%及45f t /f y 中的较大值,水平分布筋单面最小配筋率应不小于0.15%,间距不宜大于150mm;注意此时水平钢筋应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
情况二:如果地下外墙本身受力情况就是双向板。
那么竖向和水平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不小于0.20%及45f t /f y 中的较大值,间距不宜大于150mm;4、水平钢筋宜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5、地下外墙与基础连接必须注明见11G101‐3 P58 (三)地下外墙筋在基础中的锚固或搭接交流沟通分享439图集注明:当图集有多种做法时,设计应写明在那页选用哪个具体节点。
当未指明时,则为设计人员自动授权施工人员可以按任意节点施工。
2014.12.10。
地下室外墙配筋规范要求

地下室外墙配筋规范要求篇一:地下室外墙规定地下室外墙设计为了满足抗渗要求,地下室外墙(以下简称外墙)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常用C20~C30。
1.荷载:竖向荷载有上部及各层地下室顶板传来的荷载和外墙自重;水平荷载有室外地坪活荷载、侧向土压力、地下水压力、人防等效静荷载。
(1)室外地坪活荷载:一般民用建筑的室外地面(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活荷载可取5kN/m2。
有特殊较重荷载时,按实际情况确定。
(京院技措2.0.6)地面活荷载对外墙产生的压力为沿墙高度方向的均布荷载Px, Px=qx.Ka= qx/3, qx为地面活荷载(2)水压力:水位高度可按最近3~5年的最高水位确定,不包括上层滞水。
(京院技措3.1.8)(3)土压力: a. 当地下室采用大开挖方式,无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承受的土压力宜取静止土压力,土压力系数K0,对一般固结土可取K0=1-sinφ(φ为土的有效内摩擦角),一般情况可取0.5。
(京院技措2.0.16) b. 当地下室施工采用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土压力计算中可以考虑基坑支护与地下室外墙的共同作用,或按静止土压力乘以折减系数0.66近似计算,Ka=0.5x0.66=0.33,相当于主动土压力。
(京院技措2.0.16) c. 地下水位以下土的容重,可近似取11kn/m2。
(京院技措2.0.5)实际上,风荷载和地震区地面运动使土压力超过静态土压力而有所增加,但其对外墙平面外产生的内力较小,可以不予考虑。
2.荷载设计值:以前的算法地面活荷载取1.4外,其他包括水压力均取1.2。
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当活荷载占总荷载之比值不大于20%时,γG=1.35, γQ=1.40,ΨC=0.7,综合分析后外墙各项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30。
3.计算简图:(1)地下室无横墙或横墙间距大于层高2倍时,其底部与刚度很大的基础底板或基础梁相连,可认为是嵌固端;顶部的支座条件应视主体结构形式而定。
004-地下室外墙配置四排指定位置的配筋处理

地下室外墙配置四排指定位置的配筋处理下图是新干线的网友提问的截图,此图我测试了好几种办法,最终使用自定义线和剪力墙进行组合才实现了设计要求的钢筋设置首选看上图800厚的剪力墙,钢筋要求布置四排,且18要求深度墙皮,而12的只要伸到墙中,广联达只能设置伸到对边弯折或者直接锚固,没有那个节点和设置可以实现把中间两排伸到墙中折断的。
我们按照常规思维,习惯的定义方法,按照下面的截图定义构件并按照图元前进方向的左侧为外墙外墙进行画图。
对图元进行汇总计算,在三维状态下查看,发现问题一,中间两排钢筋也伸到端头弯折了,没有按照设计要求伸到中心折断,问题二,直径18的钢筋不是不在两边,而是不在外侧连续两排,内侧两排是直径12的,明显不是设计要的设计意图,从受力的角度出发,应该设计直径18放两边,直径12的放中间两排。
下图是汇总计算以后的三维状态。
从汇总以后的节点看,钢筋全部伸到对边弯折了,两边弯折10d,中间弯折10d,我通过测试,使用剪力墙和自定义线进行组合,软件不但可以重复画图,也可以正常计算,还符合设计的意图,下图左边就是定义剪力墙时,截面按照设计的截面定义,钢筋仅输入两边的直径18的钢筋,中间的12直径的不输入,右侧截图是根据截面宽度放四排钢筋平分三个,取宽度300和剪力墙同高定义自定义线条,编辑直径12钢筋在自定义线条里,由于自定义构件不发生任何扣减,也不提示与任何构件重复,钢筋图元画到哪里就计算到哪里,钢筋形状是编辑什么形式就计算什么形式。
在看看我们编辑的自定义钢筋计算结果上图正好满足中间箍筋伸到墙中,而剪力墙的钢筋正常伸到对边弯猫12d,两个图元组合在一起,完美的处理了,四排钢筋双向布置的设计指定结构要求。
结束语软件仅仅是一个算量工具,不要把软件看成是万能的,会用软件很快,去培训一下,甚至看看操作说明就可以了,但要用精,用活软件,那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没有诀窍,只有勤劳,多练习,多测试,用久了,就明白了。
地下室侧壁最小配筋率

地下室侧壁最小配筋率
地下室侧壁的最小配筋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地下室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地下水位、结构设计负荷、使用的混凝土和钢筋的品种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规范可能对此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最小配筋率是指为保证结构在各种负载作用下(包括地下水压力、土压力、使用荷载等)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性能,所需的最低钢筋量占混凝土横截面积的比例。
在许多情况下,地下室侧壁作为承重结构,需要满足一定的最小配筋率以防止裂缝、保证耐久性和结构完整性。
例如,根据美国混凝土协会(ACI)的规范,最小纵向配筋率通常不低于0.0018(即配筋面积与混凝土横截面积的比率),但这一值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设计和使用条件进行调整。
对于中国的情况,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也类似,但具体数值和适用条件可能有所不同,需要参考最新的国家或地区标准。
为了确定特定项目的地下室侧壁最小配筋率,建议:
1. 参考当地规范:查阅适用的国家或地区建筑规范,这些规范会提供具体的设计指导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2. 结构工程师的评估:结构工程师会基于地下室的具体设计需求、地质条件和规范要求,计算确定最小配筋率。
3. 耐久性和安全性要求:除了满足基本的结构安全性外,还应考虑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要求,这可能会对配筋率的确定产生影响。
在设计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确保地下室侧壁的配筋满足长期使用中的结构安全和功能需求。
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

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外墙承载力配筋计算姜学诗(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审图所 北京 100044)泥用量大,易产生收缩裂缝,但高层建筑不应低于C30,多层建筑不应低于C25。
当地下室有防水要求时,地下室外墙的抗渗等级应由最大水头与墙厚之比确定,但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低于0.6MPa。
1.2 确定作用于地下室外墙的荷载在实际工程中,地下室外墙的配筋主要由垂直于墙面的水平荷载(包括室外地面活荷载产生的侧压力、地基土的侧压力、地下水压力等)控制(见图1),近似按受弯构件设计。
地下室外墙在垂直于墙平面的地基土侧压力作用下,通常不会发生整体侧移,土压力类似于静止土压力,工程上一般取静止土压力系数K a =0.5来进行计算。
当地下室施工采用护坡桩时,静止土压力系数可以乘以折减系数0.66而取0.33。
1.3 确定地下室外墙的计算简图地下室外墙按支承条件可能是单向板,也可能是双向板,在实际工程中要对这些板块逐一进行计算是相当麻烦的,一般情况下也没必要这么做。
工程中常用做法是,视地下室楼板和基础底板为地下室外墙的支点,沿竖向取1m宽的外墙按单、双或多跨板(视地下室层数而定)来计算地下室外墙的弯矩配筋,计算简图见图2。
1.4 地下室外墙的配筋构造要求地下室外墙应双面双向配筋。
竖向配筋除满足计图1普通地下室外墙水平荷载 图2 地下室外墙计算简图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宜采用变形钢筋(HRB335级或HRB400级),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内外侧钢筋之间应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600mm呈梅花形布置的拉结筋。
2 人防地下室外墙的设计步骤人防地下室外墙的设计步骤与普通地下室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为三方面。
2.1 作用于地下室外墙的水平荷载不同,见表1。
水平荷载及分项系数的比较 表1 荷载分项系数室外地面活荷载土压力水压力武器爆炸产生的人防等效静荷载普通地下室外墙 1.4 1.21.2 -人防地下室外墙- 1.2 1.21.0(按《人防规范》)注:表中普通地下室外墙的荷载分项系数是指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的分项系数。
地下室墙体配筋计算书

地下室墙体配筋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的地下室,地下一层,层高 36m。
地下室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厚度为 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钢筋采用 HRB400 级。
地下室墙体主要承受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地下室内部的使用荷载。
二、荷载计算1、土压力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下室外墙所受土的重度为 18kN/m³,内摩擦角为 20°,粘聚力为 10kPa。
地下水位在地下室底板以下 15m 处。
主动土压力系数:Ka = tan²(45° 20°/2) = 049静止土压力系数:K0 = 1 sin20°= 084地下室外墙顶部的土压力为 0,底部的土压力为:q1 =K0 × γ × h = 084 × 18 × 36 = 5443kN/m²考虑地下水的影响,水压力为:q2 =γw × hw = 10 × 15 = 15kN/m²2、地下室内部使用荷载地下室内部使用荷载按 5kN/m²考虑。
三、内力计算1、计算简图将地下室墙体视为下端固定、上端铰支的竖向悬臂构件。
2、弯矩计算根据荷载分布情况,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墙体的弯矩。
最大弯矩位于墙体底部,其值为:Mmax = 1/2 × q1 × h²+ 1/2 × q2 × h²+ 1/2 × 5 × h²= 1/2 × 5443 × 36²+ 1/2 × 15 × 36²+ 1/2 × 5 × 36²= 35167kN·m3、剪力计算墙体底部的剪力为:V = q1 × h + q2 × h + 5 × h= 5443 × 36 + 15 × 36 + 5 × 36= 25275kN四、配筋计算1、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x/h0,其中 x 为受压区高度,h0 为有效高度。
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

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地下室外墙计算(WM-1)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HRBF400; R - HRBF500-----------------------------------------------------------------------1 基本资料地下室层数1地下室顶标高(m)-1.20墙宽L(m)1.000外地坪标高(m)-0.15层高表层层高(m)外墙厚(mm) -1层7.250400板边支撑条件表板边顶边底边侧边简支固定自由支承方式土压力计算方法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系数0.500水土侧压计算水土分算地下水埋深(m)0.550土天然容重18.00(kN/m3)土饱和容重(kN/m3)20.00上部恒载-平时(kN/m)0.00上部活载-平时(kN/m)0.00上部恒载-战时(kN/m)---地面活载-平时(kPa)0.00砼强度等级C35配筋调整系数1.0钢筋级别HRB400竖向配筋方法按压弯外纵筋保护层(mm)50竖向配筋方式对称内纵筋保护层(mm)15裂缝限值(mm)0.20泊松比0.20裂缝控制配筋√考虑p-δ效应ㄨ1.4 计算选项信息竖向弯矩计算方法连续梁板计算类型·平时弹性板组合0.0支座弯矩调幅幅度(%)塑性板β---活载准永久值系数0.502 计算(1)荷载计算(2)内力计算(3)配筋计算(4)裂缝验算荷载说明: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上部恒载-平时,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活载,上部活载-平时平时组合:平时荷载基本组合战时组合:战时荷载基本组合准永久组合:平时荷载准永久组合(用于裂缝计算)2.1 荷载计算2.1.1 墙上竖向压力平时组合(kN/m ):1.200×0.000+1.400×0.000=0.000准永久组合(kN/m ):0.000+0.500×0.000=0.0002.1.2 侧压荷载计算(1) 土压力标准值(kPa)水土分算,土侧压按静止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 = 0.500地下室顶面,标高-1.200, 总埋深1.050,地下水位以上0.550, 地下水位以下0.500土压力起算位置,标高-0.150-1层底,标高-8.450,总埋深8.300,地下水位以上0.550,地下水位以下7.750式中:p --------土压力(kN/m 2)p w --------水压力(kN/m 2)k --------土压力系数r --------土的天然容重(kN/m 3) =+=+=p k h 1k ()-sat w h 2⨯⨯0.5180.55⨯⨯0.5()-20100.57.45===p w w h ⨯100.55=p 0=p w 0=+=+=p k h 1k ()-sat w h 2⨯⨯0.5180.55⨯⨯0.5()-20107.7543.7===p w w h ⨯107.7577.5r sat--------土的饱和容重(kN/m3)r w--------水的重度(kN/m3)h1--------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厚度(m)h2--------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厚度(m) (2)地面上活载等效土压力(标准值,kPa):p=kG k=0.500×0.000=0.000组合土压力水压力平时地面活载上部恒载上部活载平时组合1.20 1.40 1.40 1.20 1.40位置标高土压力水压力地面活载等效平时组合准永久组合-1层顶-1.27.455.000.0015.949.95-1层底-8.4543.777.50.00160.9482.45平时组合准永久组合地下室层号均布荷载三角荷载均布荷载三角荷载-115.940145.009.95072.500注:表中所列三角荷载值是对应于各层底的荷载值(最大)2.2 内力计算按连续梁计算竖向弯矩按连续梁模型计算,水平向弯矩仍按板块模型计算调幅前(kN.m/m)层部位平时组合准永久组合水平向-1层左边0.000.00跨中0.000.00右边0.000.00竖向-1层顶边0.000.00跨中284.38149.35底边-612.83-319.43结果不进行调幅平时组合弯矩图准永久组合弯矩图2.3 配筋及配筋成果表2.3.1 配筋说明:(1)配筋方法水平按纯弯配筋,竖向按压弯配筋(2)单位说明:以下各表格中单位除说明外,配筋面积单位:mm2/m,裂缝宽度单位:mm,弯矩单位kN.m/m,轴力单位kN/m,配筋率:%2.3.2 平时组合计算配筋表部位M(kN.m/m)N(kN/m)As(mm2/m)配筋率%-1层水平向左边-内侧0.00-----8000.20左边-外侧0.00-----8000.20跨中-内侧0.00-----8000.20跨中-外侧0.00-----8000.20右边-内侧0.00-----8000.20右边-外侧0.00-----8000.20竖向顶边-内侧0.000.08000.20顶边-外侧0.000.08000.20跨中-内侧284.380.022520.56跨中-外侧284.380.08000.20底边-内-612.80.08000.20侧3底边-外侧-612.830.06242 1.56层部位计算As 选筋实配As实配筋率控制组合-1层水平向左边-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左边-外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跨中-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跨中-外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右边-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右边-800E148100.20平时外侧@19组合竖向顶边-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顶边-外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跨中-内侧2252E16@8025130.63平时组合跨中-外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底边-内侧800E14@198100.20平时组合底边-外侧6242E25@7070121.75平时组合注:表中"计算As"取平时组合与战时组合计算配筋的较大值2.4 裂缝验算按实际配筋,及相应于准永久组合的弹性内力进行计算裂缝宽度限值:0.200mm层部位M q N q选筋实裂缝结配As(mm)论-1层水平向左边-内侧0.0-----E14@198100.000满足左边-外侧0.0-----E14@198100.000满足跨中-内侧0.0-----E14@198100.000满足跨中-外侧0.0-----E14@198100.000满足右边-内侧0.0-----E14@198100.000满足右边-外侧0.0-----E14@198100.000满足竖向顶边-内侧0.00.0E14@198100.000满足顶边-外侧0.00.0E14@198100.000满足跨中-内侧149.30.0E16@8025130.115满足跨中-外侧149.30.0E14@198100.000满足底边-内侧-319.40.0E14@198100.000满足底边-外侧-319.40.0E25@7070120.186满足最大裂缝宽度:0.186<=0.200,满足要求。
地下室外墙配筋(第二版)(二)2024

地下室外墙配筋(第二版)(二)引言:地下室外墙配筋是地下室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增强地下室墙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的总结,地下室外墙配筋的设计与施工已经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本文将从设计与施工的角度出发,对地下室外墙配筋进行详细的阐述和介绍。
正文:1. 配筋设计:1.1 确定设计参数:- 根据结构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 计算地下室墙体的受力情况,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等。
- 根据地下室墙体的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配筋形式和布置方式。
1.2 计算配筋数量和间距:- 根据设计参数和地下室墙体的尺寸,计算出所需的配筋数量。
- 根据设计参数和墙体的受力情况,计算出配筋的间距。
1.3 优化配筋布置:- 结合实际情况,对配筋进行优化布置,使得墙体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最佳化。
1.4 绘制配筋图:- 根据设计参数和计算结果,绘制出详细的配筋图纸,以供施工使用。
2. 配筋材料选用:2.1 钢筋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钢筋型号和规格。
2.2 锚固件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锚固件类型和规格,确保钢筋与混凝土的良好连接。
2.3 防腐措施:- 对于暴露在地下环境的地下室外墙配筋,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
3. 配筋施工工艺:3.1 配筋材料加工:- 对于钢筋,进行必要的切割、弯曲等加工,以满足设计要求。
3.2 配筋安装:- 依据配筋图纸,将钢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保证配筋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3.3 锚固件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将锚固件安装到墙体内,以提供钢筋与混凝土的连接。
3.4 防腐处理:- 对于地下室外墙配筋,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以保护钢筋不受腐蚀。
4. 质量控制措施:4.1 规范执行:- 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配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4.2 定期检查:- 施工过程中,定期对配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施工质量。
4.3 质量记录:- 记录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情况,以备查验和追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页码版本
项目
东莞
图纸设计日期
构件
检查
地下(
结构
r 0=)地下=1层(1~3层)计算
室内H 1
=m m 地下H 2
=
m m 土的 g s =
k N /地下 g w =k N /土有 φ'=度地面
q 0=
k N /土的
g 0
=k N /静止K o
=
=混凝
则f c =
N /m f tk =N /m f t =
N /m 钢
筋
则f y =N /
m f y '
E s =
N /
m
(1
外墙各荷:
水压,
土压
,
地面
则有
p 0=
r 0q 0K
o
=
1.2×=
k N /p 1=p 0+r 0 g s H 2
K o
=
18
+1
=k N /p 2=p 1+
r 0
g 0(L 1-r 0 g w (L 1-=18+1=k N /p 3=p 1+
r 0 g 0(L 1-r 0
g w (L 1-=18+1=k N /p 4=p 1+
r 0
g 0(L 1-
r 0
g w (L 1-
=18+1
=
k N /
外墙
+M =k N ,+M =k N ,+M =k N -M =k N ,-M =k N ,-M =k N V
ma
=
k N
,
V
ma
=
k N
,
V
ma
=
k N
荷载
+M =k N ,+
M =k N ,+
M =k N -M
=k N
,
-M
=k N
,
-M
=k N
Pr
og P ag 1
D es
Pr int
Ti m
(
2
外墙b =m
m
)
a )地下(d 1=
m ,
a
1
=)
①相对=假设h 0=
(
-)=
m
m 单筋M max
==k N
>
较大
故不②计算混凝c =m m
,a s =a s '=c
+=m m
则截h 0=d 1-=m
m
代入
x =h 0-√=-√×-2×
98=
m <
x b h 0
=
m
满
足
③
计算A s ===m
m 初
选
f 16-(A s =m m )④
验
算
=0.
45==%<,取=%
=x
b
a
==%===%>=
=
=%<
配
筋
⑤
计算=
==m
m 单边f 12-(
2A s =
m m
)配
筋⑥抗剪0.7b
=0.7×=
k N
>
k N
抗剪
⑦
外墙
外
墙
=m m 抗
裂f 18-(A s =m m )
则截h 0=d 1--=m m 荷载M k =
k N ρte ==1
69=>0.01,取ρte =σsk ==×()=N /m ψ= 1.1-= 1.
1-=≥≤取ψ=则最σsk d e
q E s ρte = 1.9×=m m ≤=m m 裂缝
Pr og P
ag 2
D es
Pr int
Ti m
267.267
146.72
00
ρmax
0.267
0.267ρmin 0.50281.95
( 取墙宽1000ρmin 1341/(1000×267)
1.2
h 02
-2M /a 1f c b
8001.2146.72
-8:30 PM
020********.32.01360
2022/2/18
200000
1.43C30
0.5层高(mm )外墙厚(mm )
3800
1 - sin φ'18.00018.00086.400HRB400100 WCL
WQ1外侧配筋计算300
层号11.0广龙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2
1.2 1.213Z-04
2333
86.400
1.2 1.21.2 1.2
1.2
1.2
18-Feb-22
86.400240098.34000.5470.2
a 1f c bh 02
x b (1-0.5x b )316.16
612
00150
169725266
90.4470.20%25
A s /0.5bh 0.011313ρA s /bh 0
600 1.00.011313
81.950.87×
266×1697208.67381.95106
/0.2ρ1A s /bh 1341/(1000×300)A sh ρmin bh
0.2%×1000×300
370ρmax 0.518×1×14.3/360 2.058ρmin 0.45×1.43/3600.17918-Feb-22
8:30 PM
1.9c +0.08)
0.20033
0.027
150
1341a 1f c bx /f y 1×
14.3×1000×27/36010730.138
ωmax = 1.
9ψ0.3
1.000.518
30060M k /0.87h 0A s 0.65f tk /ρte σsk 267
0.547
(0.190ωlim 0.2
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