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护理应急预案完稿
内镜中心应急预案完整版doc(一)2024

内镜中心应急预案完整版doc(一)引言概述:内镜中心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检查手段,需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理。
为了提高内镜中心的应急响应能力,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制定一套完整的内镜中心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将从设备检查、医务人员培训、应急队伍组建等方面着手,详细阐述内镜中心应急预案的内容。
一、设备检查1. 定期检查内镜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检查内镜设备的消毒和清洗流程,确保符合标准操作规程。
3. 检查内镜设备所需的耗材和备用部件的库存情况,及时补充缺失的物品。
4. 检查应急设备(如急救箱、氧气瓶等)的使用情况和有效期,保证设备可靠性。
5. 制定设备故障处理方案,明确各类设备故障的应对措施。
二、医务人员培训1. 培训医务人员掌握基本救护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培训医务人员熟悉内镜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确保安全使用设备。
3. 培训医务人员掌握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步骤。
4.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实战能力。
5. 建立医务人员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情况和成绩,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
三、应急队伍组建1. 组建内镜中心应急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联系方式。
2. 制定内镜中心应急小组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
3. 确定内镜中心应急小组的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应急响应的能力。
4. 计划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小组成员的协同配合能力。
5. 定期评估应急小组的工作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
四、紧急情况处理1. 设立紧急响应电话,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帮助。
2. 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应迅速评估患者病情,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3. 根据紧急情况的不同,进行内镜检查的紧急调度安排。
4. 处理紧急情况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做好后续处理工作。
5. 紧急情况处理结束后,进行事后评估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总结:内镜中心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医疗质量、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镜室应急预案(一)2024

内镜室应急预案(一)引言概述:内镜室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检查和治疗区域,需要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
本文将从设备准备、人员培训、危险品管理、突发状况处理和隔离措施五个大点来详细介绍内镜室的应急预案。
正文:一、设备准备:1. 确保内镜设备维护和保养良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2. 配备备用内镜设备,并随时保持其可用状态。
3. 配备紧急电源,以确保设备在停电情况下的正常使用。
4. 定期备份内镜图像和病历资料,以防止数据丢失。
二、人员培训:1. 对内镜室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熟悉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
2. 建立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 培训人员的灭火和急救技能,确保能够迅速处理因意外事故引起的火灾、溺水等情况。
三、危险品管理:1. 建立危险品管理制度,确保危险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符合安全标准。
2. 定期检查和替换危险品,确保其保质期和有效性。
3. 对危险品进行分类存储,并做好防火防爆措施,确保安全使用和管理。
四、突发状况处理:1. 建立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内镜室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及时沟通和协调。
2. 制定紧急情况处理流程和指南,如意外停电、设备故障等,使工作人员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3. 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以便在突发状况下进行急救处理。
4. 建立突发事件记录和报告机制,对每一起突发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今后改进应急预案。
五、隔离措施:1. 配备空气净化设备,确保内镜室的空气质量达标。
2. 制定传染病防控规范,确保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和防护工作落实到位。
3. 在内镜室设置隔离区域,对可能带有传染性的病例进行隔离。
4. 建立隔离控制措施的培训机制,确保工作人员熟悉并正确操作隔离措施。
总结:内镜室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设备准备、人员培训、危险品管理、突发状况处理和隔离措施的全面布局,可以有效应对内镜室突发情况,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内镜室应急预案

内镜室应急预案内镜室是医院中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的重要场所,由于内镜操作的特殊性和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内镜室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确保在突发状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影响。
(二)原则1、以人为本:始终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协同合作:内镜室医护人员与其他相关科室密切配合。
4、预防为主: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理措施(一)内镜检查中患者突发心脏骤停1、立即停止内镜检查操作,将内镜妥善固定。
2、迅速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协助,同时将患者平卧,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3、立即准备除颤仪,如患者出现室颤,及时进行除颤。
4、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等。
5、通知急诊科和心内科医生前来会诊,协助抢救。
(二)患者在内镜检查中出现呼吸骤停1、迅速拔出内镜,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2、给予人工呼吸和面罩吸氧,同时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协助。
3、立即准备急救设备,如呼吸球囊、气管插管等。
4、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相关药物治疗。
5、通知麻醉科医生前来协助处理。
(三)内镜检查中患者出现大出血1、立即停止内镜操作,尽量吸净患者胃内或肠内的积血,保持视野清晰。
2、快速评估出血量和出血部位,采取局部止血措施,如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止血、血管夹夹闭等。
3、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
4、通知血库紧急备血,通知外科医生做好手术准备。
5、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四)内镜检查中患者出现穿孔1、立即停止内镜操作,避免进一步损伤。
2、禁食、禁水,胃肠减压。
3、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腹痛、腹胀、发热等。
内镜中心应急预案完整版doc(二)2024

内镜中心应急预案完整版doc(二)引言概述:本文档为内镜中心应急预案完整版的续篇,旨在进一步完善内镜中心的应急管理体系。
本文档将以五个大点为结构,详细阐述内镜中心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包括应急演练、危机管理、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和社会责任。
通过本文档的实施,内镜中心将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正文:一、应急演练1. 开展定期的应急演练活动2. 设立演练目标和场景3. 规划应急演练的步骤和流程4. 指定演练负责人和团队5. 分析演练结果并进行总结与改进二、危机管理1.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2. 制定内部危机发生时的处置流程3. 掌握舆情应对技巧和策略4. 与相关机构建立紧急联系渠道5. 建立危机事件档案和反馈机制三、设备维护1. 制定设备巡检和维护计划2.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保养3. 建立设备故障报修和更换机制4. 维护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5. 培训内镜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四、人员培训1. 制定岗位职责和技能培训计划2. 开展内镜操作技能培训3. 提供急救培训和危机处理能力培训4. 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知识5. 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和提升个人能力五、社会责任1. 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并积极参与2. 定期组织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3. 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与合作4. 推动绿色医疗环保措施5. 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总结:通过完善内镜中心的应急预案,实施定期的应急演练和建立危机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并将损失降到最低。
设备维护和组织人员培训能够提高内镜中心的运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与社区合作,能够提升内镜中心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
内镜中心将致力于成为一家安全、高效、负责任的医疗机构,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内镜应急预案(两篇)

引言概述内镜应急预案是医疗机构内镜中心必备的管理工具,用于应对内镜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内镜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
首先,我们将介绍内镜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目的。
其次,我们将分五个大点详细阐述内镜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人员组织、设备准备、紧急处理、事后处理和演练培训。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建议。
正文内容1. 人员组织1. 内镜中心的人员配置:包括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等。
2. 内镜中心的责任分工:明确每个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3. 内镜中心的通讯机制:建立起内部和与其他部门、外部机构的有效沟通渠道。
4. 内镜中心的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内镜应急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 设备准备1. 内镜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内镜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应急设备的准备:包括紧急呼叫设备、急救药品、呼吸道管理设备等。
3. 内镜材料和消毒准备:确保内镜材料及消毒设备的充足备货。
4. 库存管理和供应保障: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和供应保障机制。
3. 紧急处理1. 紧急情况的分级处理:根据紧急程度和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 心肺复苏措施和呼吸道管理: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措施。
3. 出血控制和止血技术:应用内镜技术或其他方法进行出血控制和止血。
4. 紧急手术与介入治疗:根据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或介入治疗。
5. 紧急事件的报告和记录:及时报告上级机构,做好紧急事件的记录和分析。
4. 事后处理1. 紧急情况的评估与总结:对紧急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找出问题和改进措施。
2. 对患者的后续处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后续治疗和护理。
3. 与家属的沟通和解释: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解释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4. 内部的学术讨论和培训:组织内部学术讨论和培训,提高内镜中心的整体水平。
5. 演练培训1. 应急演练的频率与方式:定期进行内镜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效能。
2. 演练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包括模拟紧急情况的演练和技能培训等。
内镜室应急预案(共1)docx(一)2024

内镜室应急预案(共1)docx(一)内镜室应急预案引言概述内镜室是医疗机构中进行内窥镜检查和治疗的重要场所,但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内镜室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内镜室应急预案的五个大点出发,分别阐述其内容和实施方法。
正文一、内镜室应急预案的制定1. 审查和了解内镜室设备和环境情况2. 确定内镜室应急预案的编写团队和责任人3. 收集内镜室应急处理过程中的相关法规和规范4. 设定内镜室应急预案的实施标准和要求5. 组织内镜室应急预案的编写和修订二、内镜室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制定内镜室应急预案培训计划2. 开展内镜室应急预案培训活动3. 进行模拟演练,检验内镜室应急预案的可行性4. 根据演练结果优化内镜室应急预案5. 定期进行内镜室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活动三、内镜室应急预案的设备和物资储备1. 确定内镜室应急设备和物资的种类和数量2. 购置内镜室应急设备和物资,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3. 确保内镜室应急设备和物资的灵活调配和使用4. 制定内镜室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的管理制度5. 更新内镜室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的相关信息四、内镜室应急预案的实施和处置1. 发生突发情况时,及时启动内镜室应急预案2. 分析和评估突发情况的特点和危害程度3. 根据内镜室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4. 协调内镜室各相关人员的配合和行动5. 确定内镜室应急处置结果,做好后续工作及记录五、内镜室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1. 定期对内镜室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2. 收集和分析内镜室应急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3. 提出内镜室应急预案的改进方案4. 组织内镜室应急预案改进的实施和跟踪5. 定期总结和分享内镜室应急预案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内镜室应急预案是确保内镜室正常运转和处理突发情况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制定、培训、设备储备、实施处置和评估改进五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提高内镜室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事故和风险的风险程度,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内镜的应急预案

一、概述内镜检查作为一种微创性诊断和治疗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内镜操作的特殊性,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如出血、窒息、感染等。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内镜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 小组成员包括:内镜室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等。
三、应急处理流程1. 突发情况发现(1)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告知其他医护人员。
(2)护士迅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出血、窒息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通知内镜室主任和麻醉师。
2. 紧急处理(1)出血处理1)根据出血部位和出血量,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如压迫止血、药物止血等。
2)如出血量较大,应立即通知手术室护士准备输血。
3)如出血持续不止,应考虑行急诊手术止血。
(2)窒息处理1)立即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2)如患者意识丧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如窒息原因明确,如误吸、支气管痉挛等,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3)感染处理1)立即对感染部位进行清洁消毒。
2)根据感染情况,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3)加强患者病情观察,防止感染扩散。
3. 通知相关科室(1)如患者病情危急,应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如手术室、ICU等。
(2)如患者病情稳定,但需进一步观察,应告知患者家属。
4. 记录与总结(1)详细记录突发事件的发生、处理过程及结果。
(2)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查找原因,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内镜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出血、窒息、感染等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五、宣传教育1. 加强内镜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2.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内镜检查的认识,减少突发状况的发生。
内镜中心应急预案doc(两篇)

引言概述:内镜中心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为患者提供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和治疗服务。
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内镜检查不仅对医生和患者具有巨大的益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内镜检查的安全和有效性,内镜中心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本文将详细阐述内镜中心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包括组织体系、预案内容、应急设备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内镜中心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1. 分工明确的领导机构:内镜中心应设立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明确各个职责和权责。
2. 应急预案编写与修订工作组:由内镜中心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3. 理顺指挥关系:明确内镜中心应急预案的指挥关系,确保在危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
二、内镜中心应急预案的内容1. 应急准备工作:包括内镜设备及器械的检查和维护、应急药品及物资的储备、应急通信和报警设备的运行检测等。
2. 应急处置程序:详细描述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医疗救治、人员疏散、事故报告等。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内镜中心常见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如火灾、停电、医疗设备故障等。
4. 应急演练计划:制定定期的应急演练计划,提前模拟各类突发事件,评估内镜中心的应急响应能力,及时进行修订和改进。
5. 信息收集与信息发布:建立内镜中心的信息收集和发布机制,确保内部人员和外部患者及时获得准确的应急信息。
三、内镜中心应急设备的配置与维护1. 灭火器与灭火系统:内镜中心需要配备适当的灭火器和灭火系统,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进行灭火。
2. 应急通信设备:包括无线对讲机、手机、电话等通信设备的配备与维护,以保障内镜中心人员之间的紧急通讯。
3. 应急救护设备:包括急救箱、自动体外除颤仪等常见急救设备的配备与维护,确保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及时救护。
4. 应急电源设备:建立备用电源系统,保证内镜检查过程中的供电稳定,避免因电力故障造成的检查中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室护理应急预案完稿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内镜室护理应急预案目录1.上消化道大出血应急预案2.误吸应急预案3.坠床/摔伤应急预4.麻醉意外应急预案5.麻醉药物(丙泊酚)外渗应急预案6封存患者病历应急预案1.上消化道大出血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食管、胃底朴脉曲张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病变所致的出血。
(二)目的: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尽快止血,防止或减轻并发症(三)抢救步骤:1.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或进用大号针头,必要时建立两条及两条以上静脉通路。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或建立人工气道。
3.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药、新鲜血或706代血浆。
静脉应用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素,遵医嘱严格控制滴速,防止速度过快而引起心悸、头晕、胸闷、呕吐等不良反应。
4.如患者继续出血、出血量>1000ml,心率>120次/分钟,血压<80/50mmHg,且神志恍惚、四肢厥冷,说明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应加快补液速度,立即合血,加压输血等。
5.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如静脉曲张套扎环、三腔二囊管、负压吸引器等。
如为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配合医生应用静脉曲张套扎环或三腔管压迫止血,同时准备冰盐水协助洗胃。
6.遵医嘱进行冰盐水洗胃、生理盐水维持在4℃、一次灌注250ml 然后吸出,反复多次,直至吸出液清澈为止;对于采用冰盐水洗胃仍出血不止者,可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 100ml冰盐水内加8mg去甲肾上腺素), 30分钟后抽出,每小时1次,逐渐减少频度,直到出血停止。
7.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大出血期间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一次,病情稳定后遵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血压监护。
8.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的性质、量、颜色,同时准确记录出入量。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口唇、甲床颇色及肠鸣音情况,警惕再次出血。
9.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肤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
保持室内安静。
注意为患者保暖,避免受凉。
10.患者大出血期问,应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可遵医嘱给予温冷流食,逐渐过度到高糖、低蛋白、无刺激的少渣食物,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
1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大出血时陪伴患者,使其有安全感,听取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以减轻其恐惧和焦虑心情。
12.实时做好抢救记录,重点交接班。
2.误吸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适用于胃镜检查中发生误吸的患者-(二)目的:尽快吸出呼吸道异物,恢复正常呼吸。
(三)抢救步骤:1.当发现患者发生误吸时,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胃镜检查。
2.立即进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鼻及呼吸道内异物.3.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紧急处理当患者神志清楚时,护士可一手抱住患者上腹部、另一手叩拍背部;当息者处于昏迷状态时,可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医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也可让患者处于俯位,叩拍背部,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5.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
如患者出现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深度异常,立即采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同时急请麻醉科插管吸引或气借镜吸引。
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等心肺脑复苏抢救措施,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6.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神志、瞳孔及呼吸频率与节律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对症处理.7.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及时清洁患者口腔,整理床单位,安慰患者家属,做好心理护理。
8. 实时做好监护及抢教记录,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情况。
3.坠床/摔伤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行无痛内镜检查的患者发生坠床/摔伤时的应急处理。
(二)目的:降低无痛内镜检查患者发生坠床/摔伤的不良后果。
(三)枪救步骤:1.当者突然坠床、摔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摔伤情况,并通知医生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
全身状况等,初步判断摔伤原因。
2.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评估患者后,应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训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线检查及其他治疗。
4.受伤程度较轻者,可嘱卧床休息。
安慰患者,并测量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5.对于皮肤出现癖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清洗伤口、消毒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者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
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6.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时做好监护记录,认真交班。
7.了解坠床、摔倒的经过,分析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落意识,改进护理措施和设施设备,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4.麻醉意外应急预案一、局麻毒药性反应(1)停止应用局麻药,立即报告医师和主任(2)面罩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以保证氧供。
(3)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如安定、咪唑安定等,或硫喷妥钠及肌肉松弛药以控制惊厥。
(4)应用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支持循环功能(5)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脑复苏处理。
二、与全身麻醉有关的意外并发症麻醉期间要集中精神、坚守岗位,密切观察病情,随时记录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有意外征兆立即处理。
术中出现麻醉意外应立即停止操作,成立抢救小组,由麻醉师、手术医师、护士协同配合抢救,同时通知主任、护士长指导抢救。
1.与气管插管操作有关的各种损伤1)有些损伤不需处理如口唇损伤、粘膜损伤出血,如出血不上则可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用含肾上腺素的棉球或小纱布压迫。
2)如操作中牙齿脱落,应立即取出、应防止滑入气管或食道。
3)如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可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
2.呼吸暂停1)立即经面罩人工呼吸,有上呼吸道梗阻者可置入口咽通气道。
2)如无效,可插入喉罩,施行人工呼吸。
3)必要时可在肌松药辅助下插入气管导管人工呼吸。
3.上呼吸道梗阻1)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适用于舌下坠而引起上呼吸道梗阻2)置口咽或鼻咽同气道3)如插喉罩无效,必要时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
4)如因喉痉挛引起上呼吸道梗阻,或反流物引起。
应正即用肌肉松弛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4.误吸综合征综合1)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充分吸出口咽部胃液和食物残渣2)气管插管后立即行气管内吸引。
3)遵医嘱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4)遵医嘱应用大剂量抗生素。
5)呼吸支持5.心跳停止1)对出现意外呼吸减弱或停止者立即行辅助呼吸系统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保障供氧,防止缺氧造成脑死亡等意外,按心肺复苏进行处理。
2)对出现血压降低、心跳停止等循环系统意外时,立即行心胸按压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保证重要脏器供血、供氧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按心肺脑复苏进行处理。
三、以上术中以外的发生所有情况和急救处理过程,均应专人如实记录,并整理好麻醉记录单,抢救记录经过等病历文书后归档保存。
5.麻醉药物(丙泊酚)外渗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无痛苦内镜检查时出现的局部麻醉(丙泊酚)外渗产生的不良反应。
(二)目的:在发生麻醉药物(丙泊酚)出现外渗时最大程度的降低反应程度及不良后果(三)抢救步骤:麻醉药物(丙泊酚)外渗的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麻醉药物的输注,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物,然后拔除针头。
2.仔细评估患者药物外渗的部位、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性质等,详细记录在监护记录中。
3.发生麻醉药物外渗后要及时通知麻醉医生及护士长。
4.外渗24小时内可用热水袋局部湿热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烫伤。
5.也可用50%硫酸镁湿敷、具有消炎消肿、镇痛、收敛的作用。
6.密切观察局部变化,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6.封存患者病历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出现纠纷和医疗事故争议,患者本人及其代理人要求封存病历。
(二)目的:保证医疗又书的完整性。
(三)步骤:1.患者及家属要求封存病历2.病房要保管好病历,以免丢失。
3.向科室负责人及医务部报告4.及时准确将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记录。
5.备齐所有有关患者的病历资料。
6.医务部与患者或近亲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患者的主观病历(主观病历为: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疑难病历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
7.封存的病历由医务部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院总值班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医务部。
8.如为抢救患者,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