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爆炸品简易版

合集下载

易爆物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易爆物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易爆物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易爆物品的定义与分类1.1 易爆物品的定义易爆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受到撞击、摩擦、火花、高温等,能引起爆炸的物质。

1.2 易爆物品的分类易爆物品可分为以下几类:(1)爆炸性气体:如氢气、乙炔、甲烷等;(2)爆炸性固体:如硝化棉、火药、炸药等;(3)爆炸性液体:如汽油、柴油、苯等;(4)爆炸性粉尘:如面粉、煤粉、糖粉等。

二、易爆物品消防安全的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我国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方针。

要加强对易爆物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监管,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2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消防安全职责,确保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2.3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对易爆物品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三、易爆物品消防安全措施3.1 储存环节(1)储存易爆物品的仓库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具备相应的消防设施;(2)易爆物品应按照性质分类、分堆存放,严禁混储;(3)仓库内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易爆物品挥发、积聚;(4)仓库应设置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消防安全。

3.2 运输环节(1)运输易爆物品的车辆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具备相应的消防设施;(2)运输过程中,要确保易爆物品的包装完好,防止摩擦、撞击;(3)严禁在易爆物品运输过程中吸烟、使用明火;(4)运输车辆应遵守交通法规,避免疲劳驾驶、超速等行为。

3.3 使用环节(1)在使用易爆物品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2)使用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等;(3)使用易爆物品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4)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杜绝火源、电源等安全隐患。

四、易爆物品消防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4.1 事故报警发现易爆物品消防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通知消防部门和相关人员。

4.2 事故处置(1)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2)根据事故性质,采取相应的灭火、泄压、隔离等措施;(3)配合消防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常识

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常识

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常识易燃易爆品是指那些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如氧化剂、可燃气体、液体和固体等。

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的常识。

一、易燃易爆品的分类易燃易爆品根据其性质和危险等级的不同,可以分为几个类别,如下所示:1. 氧化剂类:这类物质能够增加燃烧速度或支持燃烧过程,如硝酸、高锰酸钾等。

2. 可燃气体类:这类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能够燃烧或爆炸,如乙炔、丙烷等。

3. 易燃液体类:这类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蒸发成易燃气体,并且在空气中能够燃烧或爆炸,如汽油、酒精等。

4. 易燃固体类:这类物质具有较低的点火温度和快速燃烧的特点,如火柴、硝酸盐等。

二、易燃易爆品的存储易燃易爆品的存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不正确的存储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以下是一些易燃易爆品的存储要求:1. 储存区域:应选择通风良好、干燥、无明火和无电火花的地方作为储存区域。

同时应确保储存区域与其他危险物品相隔一定的距离,以避免交叉感染。

2. 储存容器:应选择耐火、防爆的容器进行储存,如防爆柜、金属储罐等。

同时,容器的密封性也非常重要,以防止物质的挥发和泄露。

3. 标识和分类:易燃易爆品必须进行明确的标识和分类,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标识应包括易燃易爆品的名称、危险性质和防护措施等信息。

三、易燃易爆品的运输易燃易爆品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以下是一些易燃易爆品运输的常识:1. 运输工具:应选择专门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如防爆车辆和防爆罐车等。

运输工具应具备防护措施和安全设备,以保证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泄露或事故。

2. 包装和装载:易燃易爆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以保证物品的安全性。

在装载过程中,应注意物品的稳固和禁止与其他危险品混装混载。

3. 路线选择:在运输过程中应选择安全、无明火和无爆炸源的路线,以减少事故的风险。

同时,还需要提前了解沿途的危险品存放点和紧急救援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荟萃知识)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荟萃知识)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1、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怎样分类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分为九类:第一类是爆炸品;第二类是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是易燃液体;第四类是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是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第六类是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七类是放射性物品;第八类是腐蚀性物品;第九类是杂类。

2、防火防爆的原理是什么?一是排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物质条件,即控制可燃物,防止形成爆炸介质;二是控制和消除一切点火源;三是控制火势蔓延途径;四是限制爆炸波的冲击、扩散。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分哪几类?按性质分为三类:一类是易燃气体(此类气体燃烧性极强,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乙炔气、液化石油气等);二类是助燃气体(此类气体本身并不燃烧,但其氧化性很强,能加剧可燃物的燃烧性能及爆炸性能,如氧气、一氧化二氮、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物等);三类是可燃的毒性气体(此类气体不仅有毒而且易燃,如煤气、液氨、氯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等)。

4、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物理性爆炸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贮存于钢瓶内压力较高的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受热膨胀后,压力升高,当超过钢瓶的耐压强度时,即会发生钢瓶爆炸。

特别是液化气体,这种气体在钢瓶内是以液态、气液两态的形式存在,在运输、使用或贮存过程中,一旦受热或撞击或外力作用,瓶内低临界温度液化气体就会全部气化;高临界温度液化气体除了瓶内气体的饱和蒸气压增大以外,瓶内的液体体积也要膨胀,从而使钢瓶内压力急剧增高,导致钢瓶爆炸。

5、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易爆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在《化学危险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所列入的81种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易燃气体约占75%。

由于气体燃烧,无须物态的变化,且可燃物与氧化物接触面积大,因此具有比液体和固体更易燃烧且燃烧速度更快等特点。

当扩散到空气中的易燃气体浓度达到一定量即达到爆炸极限,如当空气中含4.0-75.0%(体积比)的氢气,或12.5-74.0%的一氧化碳时,遇明火即会发生急剧的化学反应,而产生具有极大破坏性的爆炸。

易燃易爆 消防安全知识

易燃易爆 消防安全知识

易燃易爆消防安全知识易燃易爆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燃、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这类物质具有很高的热值、爆炸性能以及引燃性,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对人身安全和社会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

消防安全对于易燃易爆物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易燃易爆物的分类、危害、防护措施以及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易燃易爆物的分类及特点1.1 国际易燃易爆物的分类方法国际上对于易燃易爆物的分类采用了GHS(全球协调制度)进行分类,将其分为三类: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易燃气体。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热能,产生高温和大量的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1.2 易燃易爆物的特点易燃易爆物具有以下特点:燃烧速度快、热量释放巨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引燃性强、存储和使用限制较多。

因此,对于易燃易爆物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以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易燃易爆物的危害及影响2.1 火灾的危害易燃易爆物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有毒气体和高温,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同时,火灾会造成建筑物和设备的破坏,给个人和社会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2.2 爆炸的危害易燃易爆物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爆炸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和压力波,造成破坏范围广,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

爆炸还会引发火灾和次生灾害,对环境和周围设施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第三章:易燃易爆物的防护措施3.1 设备和容器的防护对于易燃易爆物的储存和使用容器,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和设计,保证其密闭性和承压性能。

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容器,防止泄露和损坏的发生。

3.2 通风和排除静电在易燃易爆物存放和使用的区域,需要确保良好的通风,并采取静电消除措施,防止静电火花引发火灾或爆炸。

3.3 防火和防爆设施对于易燃易爆物的储存和使用场所,需要配备相应的防火和防爆设施,如消防器材、灭火系统和防爆电器设备等,以便及时控制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易燃易爆物的应急措施4.1 灭火应急措施当易燃易爆物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使用化学易燃物品人员消防常识应知应会范本

使用化学易燃物品人员消防常识应知应会范本

使用化学易燃物品人员消防常识应知应会范本1. 易燃物品的定义和分类易燃物品是指在常温下能燃烧并具有一定燃烧性能的物质。

根据其闪点和燃点的高低,易燃物品可以分为两类:低闪点易燃物品和高闪点易燃物品。

低闪点易燃物品的闪点低于37.8℃,高闪点易燃物品的闪点大于37.8℃。

2. 易燃物品的危害和安全措施易燃物品具有易燃、易爆和毒性的特点,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安全,使用易燃物品的人员应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确保易燃物品存放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的地方,并避免存放过量。

- 禁止在易燃物品附近吸烟、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的设备。

- 使用易燃物品时,应佩戴防护用品,如防爆眼镜、防护服和防酸碱手套。

- 在使用易燃物品时,应保持容器密封,避免泄漏和蒸气扩散。

- 在易燃物品泄漏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迅速清除泄漏物、进行通风并切勿使用明火。

3. 易燃物品的储存和运输易燃物品的储存和运输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储存和运输易燃物品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易燃物品应存放在专用储存室或储存柜中,远离有机溶剂、有毒物品和其他火源。

- 储存区域必须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检查。

- 储存易燃物品的容器应符合相关标准,密封性良好且标有正确的标识。

- 运输易燃物品时,应确保车辆符合相关法规,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碰撞和摩擦。

4. 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灭火器是处理易燃物品火灾的常用工具,正确选择和使用灭火器可以迅速扑灭初期火灾。

在使用灭火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根据易燃物品的种类和场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灭火器,并确保其功能正常。

- 使用灭火器时,先确定安全距离,站在风向上,向火源瞄准,使用距离一般为2-3米。

- 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注意均匀喷洒,不要连续喷射时间过长。

5. 事故应急处理和报告当发生易燃物品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保护人员安全,减轻事故损失。

同时,及时向相关单位报告,协助救援工作。

在事故应急处理和报告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确定事故范围,并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使用化学易燃物品人员消防常识应知应会

使用化学易燃物品人员消防常识应知应会

使用化学易燃物品人员消防常识应知应会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易燃物品,特别是化学易燃物品。

为了确保我们的人身安全以及预防火灾事故,了解和掌握一些消防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关于使用化学易燃物品人员应该知道和掌握的一些消防常识。

一、了解易燃物品及其危险性1. 易燃物品的定义:易燃物品是指在常温下即可被火源点燃并能自行燃烧的物质,如油漆、汽油、酒精、溶剂等。

2. 易燃物品的分类:- 可能燃烧的气体,如乙炔、丙烷等;- 可能燃烧的液体,如汽油、酒精等;- 可能燃烧的固体,如硝化棉、磷等。

3. 易燃物品的危险性:易燃物品具有燃烧速度快、燃烧温度高、火势难以控制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引起爆炸、火势蔓延迅速等严重后果。

二、了解和掌握防火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1. 灭火器的常见种类:-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A、B、C类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B、C类火灾;- 水基灭火器:适用于扑灭A类火灾。

2.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P.A.S.S原则:P(拉开安全销)、A(瞄准火焰)、S(按下扳机)、S(左右晃动)。

3. 灭火器的放置和保养:- 灭火器应放置在易燃物品存放的场所附近,并避免暴晒和受潮;- 定期检查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并保持灭火器清洁。

三、掌握逃生和自救方法1. 发生火灾时,应迅速触动火灾报警器,通知消防部门,并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

2. 逃生时,应尽量躲避浓烟和火源,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烟雾的吸入。

3. 逃生时,如果发现楼梯间有浓烟,应选择窗户或阳台等靠近室外的位置等待救援。

4. 自救时,可以湿毛巾捂住门缝,以阻止烟雾进入房间,并拨打应急电话报警。

四、掌握易燃物品的安全储存和使用方法1. 易燃物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远离热源和火源的专用柜子或容器内。

2. 易燃物品的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环境干燥,避免溅落到火源或静电火花引起事故;- 使用后应及时关闭容器,防止蒸发和泄漏;- 禁止在易燃物品周围吸烟或使用明火。

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常识范本(2篇)

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常识范本(2篇)

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常识范本易燃易爆品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具有极高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必须加强对易燃易爆品的安全管理。

下面就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的常识做一个详细介绍。

一、易燃易爆品的定义和分类易燃易爆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行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按照我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的规定,易燃液体闪点在60℃以下,易燃固体具有燃点,易燃气体指的是燃烧极限浓度在25%~100%之间。

易爆物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行爆炸。

根据易燃易爆品的特性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类别。

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易燃液体包括汽油、丙酮等;易燃固体包括火柴、刘明石、黄磷等;易燃气体包括丙烷、乙炔等;易爆物包括雷酸铵、6号柴油等。

二、易燃易爆品的危害性易燃易爆品具有极高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爆炸:易燃易爆品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火灾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爆炸则会造成更大的破坏和影响范围。

2. 毒性:一些易燃易爆品会产生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例如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等有毒气体,一旦人体吸入,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3. 高温高压:火灾和爆炸现场,易燃易爆品往往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容易引发二次事故,造成火势蔓延和爆炸升级,增加救援难度。

三、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的原则为了保障易燃易爆品的安全,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出产:在易燃易爆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做到安全出产。

2. 安全储存:易燃易爆品的储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要保持储存环境的整洁和通风,分类存储,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3. 安全运输:易燃易爆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例如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遵守运输规定、进行必要的防火防爆处理等。

4. 安全使用:在使用易燃易爆品时,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严禁擅自改动工艺、操作设备和配方,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消防知识课件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消防知识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全设施和应急设备。
02
CATALOGUE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
燃烧特性与爆炸类型
燃烧特性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具有高度易燃性,一旦遇到火源或高温,极易发生燃烧, 释放出大量热量和有毒烟雾。
爆炸类型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两种 类型。物理爆炸是由于压力升高引起的,而化学爆炸则是由于化学反应释放大 量能量所导致。
培训形式可以采取讲座、案例分析、 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对消 防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宣传教育形式与内容
宣传教育形式可以采用海报、宣传册、视频等多种形式,内容应包括易燃易爆危 险化学品的危害、应急处理措施及消防安全知识等。
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演练等活动,提高员工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 力,加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05
CATALOGUE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01
员工应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 的特性、危害及应急处理措施, 提高对消防安全的认识。
02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消防安全培训 ,加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 的分类、特性、危害及应急处理措施 等,以及消防器材的使用和保养。
消防设施与器材配置
根据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特 性和危险程度,合理配置消防 设施和器材,包括灭火器、消 防栓、水幕墙等。
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的质量合 格,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 ,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储存和 使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 标识和消防安全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爆炸品简易版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爆
炸品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爆炸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
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
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
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一、爆炸品的分类
爆炸品实际上是火药、炸药和爆炸性药品
及其制品的总称。

爆炸品按其爆炸危险性的大
小分为以下五项:
(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整
体爆炸,是指瞬间影响到几乎全部装入量的爆
炸)。

如:爆破用的电雷管、非电雷管、弹药
用雷管、叠氮铅、雷汞等起爆药,梯恩梯、硝铵炸药、浆状炸药、无烟火药、硝化棉、硝化淀粉、硝化甘油、黑火药及其制品等均属此项。

(2)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带有炸药或抛射药的火箭、火箭弹头、装有炸药的炸弹、弹丸、穿甲弹、非水活化的带有或不带有爆炸管、抛射药或发射药的照明弹、燃烧弹、烟幕弹、催泪弹、以及摄影闪光弹、闪光粉、地面或空中照明弹、不带雷管的民用炸药装药、民用火箭等均属此项。

(3)具有着火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速燃导火索、点火管、点火引信,
二硝基苯、苦味酸钠、苦味酸锆、含乙醇≥25%或增塑剂≥18%的硝化纤维素、油井药包、礼花弹等均属此项。

(4)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该项爆炸品的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如:导火索、手持信号弹、响墩、爆炸铆灯、火炬信号、烟花爆竹,鞭炮等均属此项。

(5)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

该项爆炸品性质比较稳定,在燃烧实验中不会爆炸。

如:铵油炸药,铵沥蜡炸药等。

二、爆炸品的火灾危险性
主要表现于其受到摩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它能量激发后,就能产生剧烈的化学反
应,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而发生爆炸性燃烧。

其主要危险性是:
(1)爆炸性。

爆炸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上升和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

(2)敏感度。

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

不同的炸药所需的起爆能也不同。

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

不同形式的炸药对不同形式的外界作用,其敏感度是不同的。

影响爆炸品敏感度的因素很多,而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是决定敏感度的内在因素。

另外,影响炸药敏感度的外来因素还由温度、
杂质、结晶、密度等。

(3)殉爆。

殉爆是指炸药主爆药爆炸后,能够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炸药从爆炸药爆炸,这种现象叫做炸药的殉爆。

该位置可填写公司名或者个人品牌名
Company name or personal brand name can be filled in this posi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