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醛和酮课件鲁科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第1课时醇课件鲁科版选修5

二、醇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
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断裂不同的化学键,如
(1)与钠反应 分子中 a 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 (2)消去反应 分子中 b、d 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浓―1―7H―02―S℃―O―4→CH2==CH2↑+H2O 。
第2章 第2节 醇和酚
醇 第1课时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HEXINSUYANGFAZHANMUBIAO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通过认识羟基的结构,了解醇类的结 构特点,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醇进行命名,并从化学键、 官能团的角度理解醇类消去反应、催化氧化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乙醇性质的学习,能利用反应类 型的规律判断、说明和预测醇类物质的性质。
解析 B为CH3COOCH2CH3,可以由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
浓硫酸 △
CH3COOCH2CH3+H2O。
123456
0
课时对点练
3
对点训练 DUIDIANXUNLIAN
题组一 醇的结构、分类及命名 1.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且都属于醇类的是 A.乙二醇和丙三醇
碳编号 —从距离 羟基 最近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同样近时看侧链
标位置 —醇的名称前面要用阿拉伯数字标出羟基的位置;羟基的个数用 “二”“三”等表示
②实例: CH3CH2CH2OH 1-丙醇;
2-丙醇 ;
1,2,3-丙三醇 。
③注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醇,确定最长碳链时不能把—OH看作链端,只能 看作取代基,但选择的最长碳链必须连有—OH。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第3节 醛和酮 糖类 第1课时 醛和酮课件 鲁科版选修5

K12课件
1
1.醛和酮分子中都含有羰基即
,醛分子中羰基一端必须和
氢原子相连,酮分子中羰基两端与烃基相连。
2.饱和一元醛、酮的通式均为 CnH2nO,同碳原子数的醛、酮互为 同分异构体。
3.醛、酮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
4.醛基具有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Ag(NH3)2]OH、新制氢氧化铜 悬浊液氧化,生成羧基,醛基也可被其他强氧化剂氧化为羧基。
的有机物共有( )
A.4 种
B.5 种
C.6 种
D.7 种
解析:分子式为 C5H10O 满足饱和一元醛、酮的通式 CnH2nO,
且结构中含有 ,故可以从醛类、酮类两方面考虑。
醛类:可写为 C4H9—CHO,因 C4H9—有 4 种结构,故醛有 4
种形式。酮类:可写为
,因—C3H7 有 2
种结构,故此种形式有 2 种,分别为
K12课件
2
常见的醛和酮
1.醛和酮的概述 (1)概念
①醛是指 羰基碳原子分别与 氢 原子和 烃基(或 氢 原子)相
连的化合物。
②酮是羰基碳原子与两个 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2)饱和一元醛和一元酮的通式皆为 CnH2nO ,分子中碳原 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K12课件
3
(3)命名
_气___
刺激性
易溶于水
酚醛树脂 福尔马林
液 _刺__激__性_ 易溶于水
—
苯甲 醛
液
____
杏仁味
_难__溶__
染料、香 料中间体
丙酮
有机溶剂、
_液__
特殊
与水以任 有机合成 意比互溶 原料
[特别提醒] 醛基可以写成—CHO,而不能写成—COH。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3节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醛和酮课件鲁科版选修5

类别的物质,故甲醛与丙酮不是同系物,C项错误;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通式
均为C nH2nO(n≥1),D项正确。
【答案】 D
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主链选择错误,应为2,4-二甲基-1-己醇;B项取代基在主链上 的位次错误,应为4-溴-2-丁醇;D项主链碳编号错误,应为3-甲基-2-戊酮。
题组2 醛、酮的同分异构现象 6.在催化剂存在下,1-丙醇被氧化成有机物X,则与X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 合物是( ) A.CH3CHOHCH3 B.CH3OCH3 C.C2H5CHO D.CH3COCH3 【解析】 1-丙醇被氧化后生成的应是丙醛CH3CH2CHO,此题实际上是判断 丙醛的同分异构体,故应为D。 【答案】 D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37%
B.24%
C.15%
D.无法计算
【解析】 甲醛的分子式为CH2O,乙醛的分子式为C2H4O,丙烯的分子式为
C3H6,混合物的通式为(CH2)nOx,又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则氢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54%×122=9%,故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4%-9%=37%。 【答案】 A
【答案】 C
3.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乙酸、四氯化碳 B.乙醇、乙醛、丙酮 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 D.溴苯、乙醇、甘油
【导学号:04290037】
【解析】 乙醛的官能团为
。乙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乙醇互溶;苯难溶于水、比水密度小;四氯化碳、
【解析】 (1)C5H10O可写成C4H9—CHO,找出C4H9—的碳链异构体数目,即 为C5H10O分子醛类异构体的数目,因C4H9—的碳链异构体数目有四种,故C5H10O 分子醛类异构体的数目就有四种。
高中化学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三节醛和酮糖类(第2课时)醛酮的化学性质教案鲁科版选修5

醛酮的化学性质(2)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是依据鲁科版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三节《醛和酮糖类》进行编排的,本节课为该节的第二课时,是一节新授理论课,本节内容是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延续,是前一课时醛、酮结构的运用,也是后续学习糖类和有机合成的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把醇和羧酸等烃的衍生物衔接起来;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充分运用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方法,用醛、酮的结构来预测它们的主要化学性质。
22CH
2CH 物是
2.人造象牙是一种高聚物分子,其结构可表示为2,它是由一种化合
A.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
B.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C.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的分子式是
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前一课时醛、酮结构,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会比较顺利。
对利用结构推断性质来说,醛、酮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具有培养学生由结构推断性质的重要功能,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分析结构,启发他们结合已有的性质和反应类型的知识打开思路,推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反应、所需的试剂、对应的产物。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结合使用表2-3-1。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写出的推测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及时给予鼓励,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羟醛缩合反应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可让学生将此反应与烯烃的自身加成反应做对比。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法和迁移学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学习;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课时2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

3.物理性质 . 低级的饱和一元醇为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气味和辛辣味道。甲醇、 低级的饱和一元醇为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气味和辛辣味道。甲醇、乙 的醇为油状液体, 醇、丙醇可与水任意比混溶;含4至11个C的醇为油状液体,可以部分地溶 丙醇可与水任意比混溶; 至 个 的醇为油状液体 于水; 12个C以上的醇为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 不溶于水。与烷烃类似, 以上的醇为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 于水;含12个C以上的醇为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不溶于水。与烷烃类似, 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醇的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醇的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c.实际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 .实际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 (2)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 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 臭氧层被破坏,会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面,会危害地球上的人类、 臭氧层被破坏,会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面,会危害地球上的人类、动物 和植物,造成全球性的气温变化。 和植物,造成全球性的气温变化。
1.酚的概念 . 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称为酚。 称为酚。 2.苯酚的分子式 . 苯酚的分子式为C 苯酚的分子式为 6H6O,结构简式为 , 3.苯酚的物理性质 苯酚的物理性质 (1)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呈粉红色。 纯 晶体, 气味,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呈粉红色。 (2)苯酚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高于 ℃时与水互溶,苯酚易溶于酒 苯酚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高于65℃时与水互溶, 精。 (3)苯酚有毒,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 酒精 苯酚有毒,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苯酚有毒 洗涤。 洗涤。 或 C6H5OH 。
3.乙醛的结构、性质 .乙醛的结构、 (1)结构:分子式 C2H4O ,结构简式 CH3—CHO 官能团为醛基 结构: 结构 ,官能团为醛基(—CHO)。 。 (2)物理性质:乙醛是一种无色 、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密度比水小 ,易挥发 , 物理性质:乙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 物理性质 易燃烧,易溶于水及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易燃烧,易溶于水及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A.加成反应:醛基中的羰基 .加成反应:醛基中的羰基( CH3CHO+H2 + CH3CH2OH )可与 2、HCN等加成,但不与 2加成。 可与H 等加成, 可与 等加成 但不与Br 加成。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1课时醛和酮教案鲁科版选修5

第1课时醛和酮目标与素养:1.了解常见的醛、酮(存在、结构、物理性质)。
(宏观辨识)2.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和二者的异同。
(微观探析)一、常见的醛、酮1.醛、酮(1)结构特点(2)通式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通式为C n H2n O(n≥1);饱和一元脂肪酮的分子通式为C n H2n O(n≥3)。
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脂肪醛、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微点拨:书写醛的结构简式时,醛基中C、H、O三原子的排列顺序一定是CHO。
2.醛、酮的命名:醛、酮的命名和醇的命名相似。
请写出下面的两种物质的名称:3.常见的醛和酮二、醛和酮的化学性质1.羰基的加成反应(1)加成原理(2)加成反应①加成试剂有HCN、NH3、醇等。
②典型加成反应:乙醛与HCN :2.氧化反应 (1)催化氧化乙醛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 3CHO +O 2――→催化剂2CH 3COOH 。
(2)被弱氧化剂氧化 ①银镜反应:CH 3CHO +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3NH 3+H 2O 。
②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CH 3CHO +2Cu(OH)2――→△CH 3COOH +Cu 2O↓+2H 2O 。
微点拨:银镜反应口诀:银镜反应很简单,生成醋酸铵,还有一水二银三个氨。
3.还原反应(1)还原产物:加H 2之后得到,产物属于醇类。
(2)与氢气加成的通式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属于酮。
( )(2) 的名称为2甲基1丁醛。
( ) (3)醛、酮都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 ) (4)醛和酮都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 ) (5)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
( )[提示] (1)× (2)× (3)√ (4)× (5)√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 B .醛的官能团是—COH C .甲醛和丙酮互为同系物D .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 n H 2n O(n ≥1)D [甲醛的结构式为,是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成的,醛的官能团为“—CHO”并非“—COH”,故A 、B 两项错误;甲醛和丙酮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故甲醛与丙酮不是同系物,C 项错误;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通式均为C n H 2n O(n ≥1),D 项正确。
高三化学选择性必修3 有机化学基础(鲁科版)

02
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 生物
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醇和酚 醛和酮糖类和核酸 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质 微项目 探秘神奇的医用胶—— 有热化学反应的创造性应用
03
第3章 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合成高分子 化合物
第3章 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合成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微项目 改进手机电池中的离子导 体材料——有机合成在新型材料 研发中的应用
感谢聆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三化学选择性必修3 有机化学基 础(鲁科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
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 质烃
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第3章 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合成 高分子化合物
01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 质烃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学案鲁科版选修520170622216

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答案:不饱和键两端的原子烯烃炔烃苯及苯的同系物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脱去小分子物质双键或叁键卤代醇氧原子氢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烷烃烯烃NaOH水溶液NaOH的醇溶液1.加成反应(1)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两端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饱和的或比较饱和的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乙烯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谈重点发生加成反应的结构特点加成反应要求有机物分子中必须含有不饱和键,如等。
(2)加成反应的规律双键或叁键两端带部分正电荷的原子与试剂中带部分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结合;双键或叁键两端带部分负电荷的原子与试剂中带部分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反应产物。
①一般规律:②参与加成反应的某些试剂反应部位化学键的电荷分布:例如:乙醛分子中碳氧双键的碳原子上带有部分正电荷,氧原子上带有部分负电荷,因此与HCN的反应中,—CN加在带有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上,—H加在带有部分负电荷的氧原子上。
析规律化学键的电荷分布规律化学键的电荷分布与元素的电负性即元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关。
一般来说,在元素周期表右上方的元素电负性大。
常见的共价键的电荷分布:(3)加成反应的应用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应用。
如:工业上利用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制备乙醇:CH 2===CH 2+H 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 2H 5OH 【例1】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②CH 3—CH===CH 2+H —OH ――→催化剂解析:根据加成反应的规律和加成试剂的电荷分布来书写化学方程式。
如:①中,带正电荷的H 原子应该加到丙烯中带负电荷的1号碳原子上,带负电荷的Cl 原子应该加到2号碳原子上。
答案:①②CH 3—CH===CH 2+H —OH ――→催化剂析规律 烯烃的加成规律(以丙烯为例)CH 33—CH 2===CH 21在上述丙烯与氯化氢、水的加成反应中,由于丙烯分子中甲基的推电子作用,使得2号碳上带部分正电荷,1号碳带部分负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