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六年级:解稍复杂的方程
六年级:解稍复杂的方程汇编

解稍复杂的方程【基础知识】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等式的两个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依然成立。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例一:解方程(1)3.08+9x=4.52 (2)3.7x÷0.3=1.48小试牛刀:(1)6.3x—4.8x=4.5 (2)x—(7.6—0.4)=5.4例二:解方程。
(1)3x+4=2x+8 (2)(8x+3x)÷2=33小试牛刀:(1)4x—3+3x=6x—2 (2)6(x—3.5)=17.8+2x例三:解方程。
(1)7(x+2)—4(x—1)+2(3x—1)=27 (2)x+3x+5x+7x+9x+……+99x=250小试牛刀:(1)(x+0.9)+(x+0.09)+(x+0.009)+(x+0.0009)+(x+0.00009)=5.99999(2)15(4x—8)—5(2x+10)=6(5x—20)回家作业: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a,最大的一个数是();若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a,那么最小的一个数是()。
2、用a和b的和去除它们的差,算式是()。
3、用方程解文字题:(1)甲数是乙数的3倍多2,它们的差是28.4,求甲、乙两数。
(2)32比一个数的1.6倍少8,求这个数。
(3)(4)某数减去5的差乘以4得80,求这个数。
(4)已知华氏温度和摄氏度之间关系为: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当华氏温度为80.6℉时,相当于多少度?4、应用题:(1)一桶油连桶重22.5千克,先倒出油的一半,再倒出余下油的一半,这时候连桶重还有7.5千克,求油和桶的重量分别是多少?(2)全班同学到公园去划船,如果一条船坐5人,就有3人没有上船;如果一条船坐6人,有一条船多出5个座位。
问:租了几条船,全班共有多少人?。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7、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_0100文档

2020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7、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_0100文档EDUCATION WORD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7、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_0100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7、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例5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四第1~4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已学会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能依据题中的关键句分析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来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解方程75%x―5=2.515+20%x=172、说出下列各句话中单位“1”的量并分析数量关系(1)松树棵数是柏树的78%(2)男生人数占女生的95%(3)跳高运动员人数的80%是跳远运动员人数(4)一等奖人数是参赛总人数的10%,二等奖人数是参赛总人数的15%,三等奖人数是参赛总人数的30%。
组织学生同桌两人之间先互相说说数量关系,然后请几位学生来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和小结。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5出示例5: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
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1)读题,理解题意。
问:读题后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知道吗?(2)引导学生画图。
2021年完整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7页)

2021年完整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7页)解方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将未知数从方程中求解出来的过程。
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解方程是重点内容之一。
本章节将详细讲解解方程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实例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技巧。
一、解方程的基本概念解方程就是找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使得方程两边相等。
在数学中,方程通常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组成,其中一个表达式包含未知数。
解方程的目标就是找出未知数的值,使得方程两边相等。
二、解方程的步骤1. 确定未知数:要确定方程中的未知数。
未知数通常用字母表示,如x、y、z等。
2. 简化方程:将方程中的同类项合并,并移项,使方程更加简洁。
3. 求解未知数:根据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未知数。
常用的方法有移项法、代入法、消元法等。
4. 检验解:将求得的解代入原方程,检验是否满足方程的要求。
三、解方程的方法1. 移项法:将方程中的项移到等号的另一侧,使得方程两边相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元一次方程。
2. 代入法:将方程中的未知数用另一个已知量的表达式代替,然后求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元方程。
3. 消元法:将方程中的两个或多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未知数,从而求解方程组。
四、实例分析例题:求解方程 2x + 3 = 7解答步骤:1. 确定未知数:未知数为x。
2. 简化方程:将方程中的项移到等号的另一侧,得到 2x = 7 3。
3. 求解未知数: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 x = 2。
4. 检验解:将x = 2代入原方程,检验是否满足方程的要求。
计算结果为 2 2 + 3 = 7,满足方程的要求。
2021年完整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7页)解方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将未知数从方程中求解出来的过程。
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解方程是重点内容之一。
本章节将详细讲解解方程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实例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技巧。
苏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7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word教案 (6)

课题运用等式的性质列方程解两步应用课时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 ax+_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重点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难点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谈话导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2.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启发:你能从中找出它们高度之间的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板书学生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 -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明确方法,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4.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5.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交流中明确: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2,教学过程使方程变形为“2x=?”,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求解要求学生接着例题呈现的第一步继续解出这个方程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解方程的完整过程,核对求出的解,并提示学生进行检验,最后让学生写出答句6.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学生列出方程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说说列方程的根据,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方程7.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引导学生关注:1)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等量关系,而且一般要找出最容易发现的等量关系;2)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3)解出方程后,要及时进行检验二、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读题,并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再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启发思考: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做练习一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要怎么做,依据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时,要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检验3.做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写出的每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怎样想到写这样的式子的4.做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的三、作业做练习一的第4、5题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课题运用等式的性质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课时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同时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难点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解方程4x+12=50 2.3x-1.02=0.3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尝试练习师:刚才的两道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这道题你们还能自己解决吗?试试看30x÷2=360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全班交流指名学生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是第一步需要做什么?这样做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三、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一第7题(1)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你能根据这个公式列出方程吗?指名列方程,全体独立解答,集体订正(2)学生自己列方程解答,全班交流订正2.练习一第8题引导学生把杨树与松树有关的信息分别列表整理,再结合列表找出数量关系教学过程3.练习一第9题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分析熟量关系,是结合学生回答画出线段图生独立解答,订正4.练习一第10题师学生简单介绍相关天文知识后,学生独立解答5.练习一第1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晓玲出生时的身高与体重6.练习一第12、13题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同桌同学互相检查,再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0x÷2=36030x =360×2 30x =720x =720÷30x =24。
六年级上册复杂方程求解

六年级上册复杂方程求解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复杂方程的求解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不少同学感到头疼的部分。
但别担心,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思路,复杂方程也能变得简单易懂。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方程。
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复杂方程通常是指未知数的个数较多、或者方程中包含的运算比较复杂的情况。
在求解复杂方程时,第一步是要仔细观察方程的结构。
看看方程中有没有可以先进行化简的部分。
比如说,如果方程两边都有相同的项,可以先将它们消去。
举个例子,方程 3x + 5 + 2x = 21 ,我们可以先把含有 x 的项合并,得到 5x + 5 = 21 。
接下来,就要运用等式的性质来求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有两条很关键:一是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二是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等式仍然成立。
比如在方程 5x + 5 = 21 中,我们可以先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 5 ,得到 5x = 16 ,然后再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5 ,就可以求出 x = 16÷5= 32 。
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方程, 2(x 3) = 10 。
这时候,我们要先把括号展开,得到 2x 6 = 10 。
然后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 6 ,得到2x = 16 ,最后再除以 2 ,得出 x = 8 。
还有一种常见的复杂方程是含有分数的方程。
比如(x + 1)/3 =5 。
这时候,我们可以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 3 ,得到 x + 1 = 15 ,然后再减去 1 ,算出 x = 14 。
另外,有些方程可能会同时包含小数和分数,这就需要我们先把小数化为分数,或者把分数化为小数,使得方程更加规整,便于求解。
除了掌握这些方法,多做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方法,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在做练习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题,把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找出来。
同时,要养成检验答案的好习惯,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等式是否成立。
六年级解复杂方程计算

六年级解复杂分数方程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利用去括号,移项,合并等方法来解方程。
本讲我们继续来研究怎样解较复杂的方程,来为利用方程解应用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题解析:例1、解方程:(1)554231-=+x x (2)5141)8(54+=-x x 分析与解:在这两个方程中都出现了分数,我们在解方程时可以利用等式性质(2)把分数的分母去掉,然后再逐步去解方程,在去掉分母时,要注意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注意:别漏乘。
解:方法1: 方法1:解:(1)554231-=+x x (2)5141)8(54+=-x x x x 315452-=+ 51414.654+=-x x x 1577= 2.04.64154+=-x x 15=x 12=x方法2: 方法2:(1)554231-=+x x (2) 5141)8(54+=-x x 7512305-=+x x 45)8(16+=-x xx x 5123075-=+ 12=xx 7105=15=x例2、解方程:)]10(60[72)10(41--=-x x 例3、解方程:5321423+=--x x课堂练习一、去括号移项解下列方程:(1)6x ﹣7=4x ﹣5 (2)3(x ﹣4)﹣(2x +4)=1 (3)4(x -8)=3x ﹣1(4)(5)5x ﹣6=3x ﹣4 (6)+=1(7))27(95275032-=+-x x (8))58(7352x x -= (9)3x +5=5x +(2+x );(10)2x +19=7x +6 (11)2.5y +7.5y =5﹣16y (12)5(x ﹣1)=10(13)(1﹣2x )=(3x -1) (14)4﹣4(x ﹣3)=2(9﹣x )(15)4x﹣3(20﹣x)=3 (16)(17)(x﹣1)+3(x-2)=2x+1 (18)2x+6=3(x﹣3);(19)2x﹣2=(20)3(0.5x﹣1)=5﹣3(x+2)(21)4x﹣3(20﹣x)+4=0 (22)3(2x﹣1)=5﹣2(x+2)(23)2(x+1)+3(x﹣2)=4+x(24)2x+5=5x﹣7(25)3x﹣5(x﹣2)=2;(26)3x+7=32﹣2x;(27)2(x﹣2)=3(4x﹣1)-9 (28)4x﹣3(20﹣x)+4=0;(29)3(x﹣2)=2﹣5(x-2)(30)x﹣2(x﹣4)=3(1﹣x)二、去分母解方程(1)(2)=1 (3)+=2(4)621243x x -+=- (5)﹣1 (6)(7)x x 5.12)73(72-=+ (8)y y 535.244.2=-- (9)(9)x ﹣=1(10)45132+=+-x x (11)82.364-=-x x (12) 1)6(31)3(21+-=-x x(13)5.0824612--=+x x (14)x x x 291)91(312-=-- (15)246231x x x -=+--三、用先去括号,再去分母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2)432(213=-+x x (2)2]2)14(32[23=+--x x(3)x (4)=1﹣;(5)﹣=2﹣.(6) )9(91)]18(31[31-=---x x x x。
六年级解方程题较难的(共7页)

六年级解方程题较难的[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国学经典第一篇:(最经典的练习题)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解方程及解比例练习题第二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专题—解方程我是小乐老师,只分享有用的,让孩子的学习更加有趣1、等式的性质:(1)等号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号的左右两边仍相等;用字母表示为:若a=b,c 为任意一个数,则有a+c=b+c(a-c=b-c);(2)等号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等号的左右两边仍相等;用字母表示为: ;(3)等号的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号的左右两边仍相等. 用字母表示为: ;2、方程(1)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的解:满足方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移项法则:我们把一个数从等号的左边移到右边的过程,叫做移项,注意把一个数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时,原来是加的变成减,原来是减的变成加号。
例一、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3x -4=5x +5=7解:x +5-5=7-5 x =7-5x =2 解:3x -4+4=5+43x =5+43x =9x =9÷3x =3练习2x -5=5 25%x -51=⨯7 63例二、典型的例子及解方程的一般步骤7-3x =17÷x =14(3x +5) ÷(2x -3) =2解:7=1+3x 解:7=14x 解:3x +5=2(2x -3) 1+3x =7 14x =7 3x +5=4x -6 3x =7-1x =7÷145+6=4x -3x 3x =6x =0. 5x =11x =2“移项”的作用:“移项”使方程中含x 的项归到方程的同一边(左边),不含x 的项即常数项归到方程的另一边(右边),这样就可以通过“合并”把方程转化为x=a形式。
在解方程时,要弄清什么时候要移项,移哪些项,目的是什么。
经典练习题(一)一、填空.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2.被减数=差○减数,除数=()○().3.求()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小明买5支钢笔,每支a 元;买4支铅笔,每支b 元.一共付出()元.二、判断.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2.4x+5 、6x=8 都是方程.()3.18x=6 的解是x =3.() 4.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三、选择.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①25x ②15-3=12 ③6x+1=6 ④4x+7<92.方程-x =的解是().①x=9.+5 ②x=19 ③x=03.x =是下面方程()的解.①6x +9=15 ②3x =③÷x =4四、解方程.12 1.52- x =15 2. 91÷= 3. X+= 4. 15x =3 25五、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并求出方程的解.1. x 的3倍等于. 2. 7除x 等于. 3. x 减的差是.(二)一、解方程.1. 9x ÷=9 2. 5×6+4x =36 3. 25-3x =19111 4. 4(x -9)=4 5. x -18+4=8 6. x= x -18 454 二、列方程并求解.1.一个数的4倍减去8,差是10, 2.一个数的6倍加上4乘的求这个数?积,和是,求这个数?三、计算.1.当x 等于什么数时,4x -6的值等于18? 2.当x 等于什么数时,4x -6的值大于18?四、思考题.如果3x -8=16,那么4x +3=().答案一1、等式 2、+ ,被除数/除数 3、方程的解 4、5a+4b二、╳╳╳√三、3 3 3四、1、x=74; 2、x=20;3、x=6 4、x=五、1、3x= x= ; 2、x/7= x= 3、= x=46(二)一、 1、x= 2、x= 3、 x=2 4、x=10 5、x=88 6、 x=360二、1、4x-8=10 x= 2、1、4x-8=10 x= 2、642、642、642、64+4*= x=三、4x-6=18 x=6 4x-6>18 x>6四、35第三篇:六年级方程解应用题5.粮店运来大米,面粉共3700千克,已知运来的面粉比大米的2倍多100千克,运来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6.一队少先队员乘船过河,如果每船坐15人,还剩9人,如果每船坐18人,则剩余1只船,求有多少只船?7.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80画幅蜡笔画。
六年级解方程100道难题(六年级解方程100道难题奥数)

六年级解方程100道难题(六年级解方程100道难题奥数)
要计算题不要应用题哥哥当年的年龄与弟弟现在的年龄相同,哥哥与弟弟现在的年龄和为30岁,问哥哥、弟弟现在多少岁?解:设哥哥现在的年龄为x,则方程两边同乘以3,得6x-90=90-3x-x6x+4x=90+9010x=180x=18代入30-
x=30-18=12。
六年级解方程100道带百分号
162.5%-x=15/16 x+70%x=340 2x/3+75%x=1/6 70%X + 20%X = 3.6
100道解方程题带答案
100道解方程题带答案东西两镇的距离是30千米。
3、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年龄的3倍,哥哥当年的年龄与弟弟现在的年龄相同,哥哥与弟弟现在的年龄和为30岁,问哥哥、弟弟现在多少岁?解:设哥哥现在的年龄为x,则方程两边同乘以3,得6x-。
六年级解方程练习题带答案的
六年级解方程练习题3 姓名成绩一、简单的类型 x-x= 2x + = 70%x+ 20%x = 3.6 x×=20× 25% + 10x = x -15%x =68 x+x=121 5x-3×=x÷=12 6x+5 =13.4 。
小学六年级解方程题(难的)
6.列方程解答下面各题.(1)电影院原有座位32排,平均每排坐38人,扩建后增加到40排,可以多坐704人,扩建后平均每排坐多少人?(2)一块三角形的地,面积是90平方米,量得它的底边长12米.它的高是多少米?(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稍复杂的方程
【基础知识】
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等式的两个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依然成立。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例一:解方程
(1)3.08+9x=4.52 (2)3.7x÷0.3=1.48
小试牛刀:(1)6.3x—4.8x=4.5 (2)x—(7.6—0.4)=5.4
例二:解方程。
(1)3x+4=2x+8 (2)(8x+3x)÷2=33
小试牛刀:
(1)4x—3+3x=6x—2 (2)6(x—3.5)=17.8+2x
例三:解方程。
(1)7(x+2)—4(x—1)+2(3x—1)=27 (2)x+3x+5x+7x+9x+……+99x=250
小试牛刀:
(1)(x+0.9)+(x+0.09)+(x+0.009)+(x+0.0009)+(x+0.00009)=5.99999
(2)15(4x—8)—5(2x+10)=6(5x—20)
回家作业:
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a,最大的一个数是();若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a,那么最
小的一个数是()。
2、用a和b的和去除它们的差,算式是()。
3、用方程解文字题:
(1)甲数是乙数的3倍多2,它们的差是28.4,求甲、乙两数。
(2)32比一个数的1.6倍少8,求这个数。
(3)某数减去5的差乘以4得80,求这个数。
(4)已知华氏温度和摄氏度之间关系为: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
当华氏温度为80.6℉时,相当于多少度?
4、应用题:
(1)一桶油连桶重22.5千克,先倒出油的一半,再倒出余下油的一半,这时候
连桶重还有7.5千克,求油和桶的重量分别是多少?
(2)全班同学到公园去划船,如果一条船坐5人,就有3人没有上船;如果一条
船坐6人,有一条船多出5个座位。
问:租了几条船,全班共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