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软件测试报告范例3篇

软件测试报告范例第一篇:软件测试报告范例一、背景我所在的公司开发了一款名为“XX路游”的APP,这是一款提供旅游路线推荐和酒店预订服务的应用。
本次测试的目的是针对APP软件功能进行测试,并发现其中的缺陷与需要的改进。
二、测试范围本次测试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1. 注册和登录功能的可用性和稳定性;2. 路线推荐功能的准确度和及时性;3. 酒店预订功能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三、测试结果经过一周的测试,我们共发现了10个缺陷,其中有5个是严重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以下是其中几个缺陷的详细描述:1. 注册时,系统未按照要求提示输入信息,导致用户不能成功注册;2. 部分用户在使用路线推荐功能时,出现了系统卡顿现象;3. 预订酒店时,系统提示错误信息,导致用户无法完成支付。
四、改进建议1. 在注册和登录功能上,建议增加错误信息提示的功能;2. 针对路线推荐功能,需要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提升用户体验;3. 酒店预订功能需要加强支付流程的错误判断,避免用户支付失败的情况。
五、结论经过此次测试,我们认为该软件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不断努力提升用户体验,提高软件稳定性和可用性。
第二篇:软件测试报告范例一、背景本次测试针对一款名为“XX地图”的软件进行,该软件是一款提供导航和地图查询服务的APP。
测试主要的目的是发现其中的缺陷与需要的改进。
二、测试范围本次测试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1. 地图查询功能的准确度和及时性;2. 导航功能的流畅性和稳定性;3. 软件性能和稳定性。
三、测试结果经过一周的测试,我们共发现了15个缺陷,其中有7个是严重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以下是其中几个缺陷的详细描述:1. 用户在使用地图查询功能时,出现了系统卡顿现象;2. 部分用户在导航过程中,系统自动关闭;3. 软件启动速度较慢,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四、改进建议1. 针对地图查询功能,需要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提升用户体验;2. 针对导航功能,需要加强系统稳定性和流畅性,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3. 针对软件性能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优化软件开发过程和测试体系,确保软件的质量。
三方测试报告 模板

XXX项目三方测试报告年月一、概况二、测试内容三、测试环境四、测试方法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六、结论附件:测试记录一、概况XXXXXXXX上述系统的软件开发、设计,设备的采购、集成、制造、试验、安装,相应基础、管道铺设、线缆安装铺设。
系统的整体联调、试运行,及培训、售后服务等工作。
二、测试内容1、硬件系统测试:包括安全保护测试、电源系统、系统功能、系统性能等测试。
安全保护测试:接地电阻、等电位、绝缘;电源系统:(1)无负载时负荷情况;(2)带负载时负荷情况;(3)外电停电时后备电源投入运行情况。
系统功能:(1)监控功能:远程监控、水文、工况实时采集;(2)管理功能:日常运行、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应用、运行决策;(3)视频显示功能:视频图像监视、语言广播;(4)网络通信功能:数据传输、网络带宽、网络IP、VLAN管理、网络安全。
系统性能:(1) 运动技术指标(2) 系统实时性指标(3) RTU实时性指标(4)主站实时性指标(5) 计算机的CPU负荷率(6) LAN负荷率(7)可维护性(8)安全性(9)可扩性2、软件系统测试: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库软件的界面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兼容性测试。
三、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在总控制中心控制室和机房常温环境下。
四、测试方法1、安全保护测试用接的电阻仪测试系统接地是否满足要求,用万用表测试机柜各接地点是否等电位,使用兆欧表测试对地端绝缘。
接地电阻、绝缘测试记录2、电源系统测试使用万用表、电流钳形表测试电源系统在无负荷和带负荷情况,电源运行状况,和市电供电和停电情况下后备电源投入运行情况。
电源系统测试记录3、系统性能测试测试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及实时响应时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系统功能测试测试系统监控、管理和数据库等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软件测试1)软件测试内容2)监控软件测试用例执行结果3)管理软件测试用例执行结果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六、结论通过对XXX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测试,各项设备性能达到产品技术指标要求,软件系统各项功能达到设计要求,系统运行稳定,测试合格。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带实例)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带实例)软件测试报告模板1. 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软件测试的结果,并提供一个模板供参考。
报告包括对软件测试过程的概述,测试目标和计划,测试环境,测试用例和结果等内容。
2. 测试概述在本节中,将概述软件测试的背景和目的。
说明测试的范围和所涵盖的功能。
还可提及测试的优先级和时间安排。
3. 测试目标和计划在本节中,列出测试的具体目标和计划。
包括测试涉及的功能和模块,测试的顺序和优先级等。
4. 测试环境在本节中,列出测试所用的环境和工具。
包括操作系统,硬件配置,软件版本等。
5. 测试用例在本节中,列出测试用例的详细信息。
包括用例编号,测试对象,输入和预期输出等。
可以使用表格来展示测试用例的信息。
6. 测试执行和结果在本节中,记录测试的执行情况和结果。
可以列出每个测试用例的执行情况和结果,以及整体测试的总结和评估。
7. 测试问题和建议在本节中,记录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包括修复的 bug,测试环境的问题,测试过程中的挑战等。
8. 结论在本节中,总结整个软件测试过程的结果和收获。
提供反馈给开发团队和其他相关人员。
附录在本节中,提供补充信息和支持文档,如:测试脚本,测试数据等。
以上为软件测试报告的模板,供参考使用。
示例1. 引言本报告总结了软件ABC的测试结果。
该软件旨在提供用户管理功能和报表功能。
2. 测试概述本次测试的范围包括用户管理和报表功能的测试。
其中,用户管理的优先级较高,时间安排为两周。
报表功能的优先级较低,时间安排为一周。
3. 测试目标和计划用户管理的测试目标是验证用户注册,登录和信息修改的功能。
报表功能的测试目标是验证报表生成和导出功能。
4. 测试环境测试使用的环境为Windows 10操作系统,8GB内存,软件版本为ABC软件 v1.05. 测试用例下表是用户管理功能的测试用例:6. 测试执行和结果测试执行情况如下:- 用例1执行结果:注册成功- 用例2执行结果:登录成功- 用例3执行结果:信息修改成功- 用例4执行结果:删除成功整体测试结果为测试通过,用户管理功能正常运行。
软件报告模板(5篇)

软件报告模板篇1
XXX系统系统主要对没有被验证的输入进行如下测试:
数据类型(字符串、整形、实数等)允许的字符集、最小和最大的长度、是否允许空输入、参数是否为必须、是否允许重复、数值范围、特定的值(枚举型)特定的模式(正则表达式)等;
软件报告模板篇2
1)本次测试覆盖全面,测试数据基础合理,测试有效。
2) SQL注入测试,已执行测试用例,问题回归后测试通过。
3)跨站点脚本测试,测试发现已对相关特殊字符进行转义,测试通过。
4)权限测试,已严格对相关角色进行权限控制,测试通过。
综合以上结论得出本次安全测试通过。
软件报告模板篇3
本次安全测试,主要使用了账号安全管理、权限管理、安全日志、访问控制安全、输入安全、缓冲区溢出、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安全测试方案。
针对以上提供的测试方案进行对应测试用例以及测试脚本编写,并使用APPScan作为安全测试工具。
软件报告模板篇4
例:一个验证用户登录的页面
如果使用的sql语句为:
Select * from A where username=’ ’ + username+’ ’ and password……
SQL输入or 1=1——
就可以不输入任何password进行攻击,或者是半角状态下的用户名与密码均为:‘or’‘=’。
软件报告模板篇5
没有加密关键数据:
例:view-source:http地址可以查看源代码
在页面输入密码,页面显示为加密字符****,右键鼠标,查看源文件就可以看到刚刚输入的密码。
第三方测试报告模板

第三方测试报告模板概述第三方测试是指由独立的、非与开发公司或团队有任何利益关系的测试机构或组织来进行开发产品的测试服务。
由于第三方测试机构具有专业性和独立性,因此第三方测试报告具有高度可信性,在企业的决策和产品的质量保证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第三方测试报告的模板。
报告结构第三方测试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1. 产品信息产品信息应包括产品名称、版本、测试时间以及测试环境等。
2. 测试摘要测试摘要是第三方测试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应当准确反映测试结果。
测试摘要应包括如下内容:•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是什么?•测试方法:测试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测试的范围是什么?•测试结果:测试出的问题有多少个?其中有多少个是严重问题?测试数据应如何分析、加以说明?•测试建议:基于测试结果,第三方测试机构对产品提出哪些改进建议?3. 测试覆盖率测试覆盖率是指测试在哪些方面对产品进行了覆盖,可以准确反映出测试的全面性。
测试覆盖率应包括如下内容:•功能测试覆盖率:测试对产品功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测试?•性能测试覆盖率:测试对产品性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测试?•安全测试覆盖率:测试对产品安全性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测试?•其他测试覆盖率:如兼容性测试、易用性测试、可靠性测试等4.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测试报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测试用例应明确反映测试对产品的覆盖范围。
测试用例应包括如下内容:•测试编号:单独为每个测试用例编号•测试名称:测试用例名称,需要尽可能的标准化和一致性•测试步骤:测试用例的具体测试步骤和操作•期望结果:期望的测试结果•实际结果:实际测试结果•测试结论: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结论5. 问题分类与等级问题分类与等级是指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判定其等级的过程。
问题分类与等级应包括如下内容:•问题分类:问题核心原因可以根据问题表现的不同进行分类•问题等级:问题的重要程度,是一种分类标准6. 问题列表问题列表是对出现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和说明,以便后续整改和交付。
第三方应用兼容性测试报告模板20131015

应用来源: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Fail Pass Pass Pass Pass Fail Pass Fail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Fail
\\10.9.3.18\pub\departments\QA部门\01 系统测试\第三方应用TOP100
运动加加 欢乐赛跑 杰克梦游奇境 捕鱼达人2 PPTV网络电视 快乐豆豆 本地播放_beta 离子竞速 人人网 精灵总动员TV 怪物英语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NA NA
Pass Pass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街机天堂
腾讯QQ音乐 怪兽求包养2 一枪弄死它 小鸡快跑 青蛙跳 宝石矿工2 机器人科迪 等分达人 科迪2 自由跨栏 数独 棋类大师 搜狐视频 找你妹 球球进门 边锋欢乐斗地主 江湖谋生记 百米冲刺 拳击 PPS影音 杭州麻将 兔兔快跑 黑白棋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Pass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首先,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应包括对软件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全面测试。
在功能测试中,需要验证软件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逻辑错误或者功能缺陷。
性能测试则需要评估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并发性能等指标。
此外,安全性测试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需要检查软件在各种攻击下的表现,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应包括详细的测试结果和分析。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记录下每一项测试的具体结果,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了解软件的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同时,测试报告还应包括对软件整体质量的评估,以及对软件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另外,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还应包括对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的描述。
在测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数据的准备、测试工具的选择等。
在测试报告中,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案的记录对于今后的测试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还应包括对测试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在测试工作结束后,需要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总结,包括测试工作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对测试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通过对测试工作的总结和展望,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改进软件开发和测试过程,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开发者发现和解决软件中的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编写一份全面、准确的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对于软件开发过程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对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的编写和分析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系统测试报告(三方确认版)(仅用于学习的参考模板)

系统测试报告一、概述1.1编写目的编写本文档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大数据平台软件的评价;为纠正软件缺陷提供依据;分析测试过程,评估测试执行情况,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分析测试结果,评估大数据平台软件质量状况,为软件的发布和完善提供参考。
测试报告参考文档提供给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人员。
1.2名词解释测试时间: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并发线程数:测试时同时访问被测系统的线程数。
注意,由于测试过程中,每个线程都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请求,与实际用户的使用有极大差别,所以,此数据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并发用户数。
每次时间间隔:测试线程发出一个请求,并得到被测系统的响应后,间隔多少时间发出下一次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预期平均响应时间:由用户提出的,希望系统在多长时间内响应。
注意,这个值并不是某一次访问的时间,而是一段时间多次访问后的平均值。
最大并发用户数:在给定的预期平均响应时间下,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个并发用户。
这个数据就是实际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
二、测试环境说明2.1硬件配置2.2软件配置三、测试策略3.1测试场景本次测试严格按照测试计划中的功能模块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确保了功能覆盖率达到100%以上,并对所有缺陷进行回归测试,确保产品质量。
覆盖的功能列表如下:四、测试结果4.1版本兼容性测试结果测试目标主要是对各大主流的浏览器、不同版本的浏览器进行兼容性测试测试范围浏览器技术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分析,错误猜测方法开始标准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后完成标准所有测试用例都被执行并通过;所有发现的缺陷都被修正并回归测试过;功能要求符合标准程序是否符合外部规格说明测试重点和优先级测试结果测试通过4.2.1测试结果统计4.2.1.1缺陷密度分布4.2.1.2缺陷等级分布从需求上看:系统实现了所有所需的功能,并以最合理的方式表达实现,用户体验满意度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暂定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作为该系统测试的测试标准,内容关系到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1.2.系统概述
略
2. 测试描述
2.1.测试范围与内容
我方(北京圆规创新公司对XX公司“XX”项目进行测试,保证使用方的功能正确,保证系统核心模块的稳定和安全,为项目的验收提供参考。
以此,本计划列出了在此次功能测试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案及测试资源的安排,作为测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本次测试的对象为XX公司“XX”项目,测试范围为:略。
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功能测试(含容错测试、易用性测试。
2.2.测试依据
本次测试所依据的文档包含开发方提供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维护手册》,《设计文档》等相关开发文档。
并依据IT行业项目的通用标准,包括功能测试标准、缺陷标准、易用性标准。
对于项目的易用性标准,原则上由测试方提出易用性问题修改的建议,由开发方对测试方提交的问题进行确认。
3. 测试解决方案
我公司针对用户方提出的测试要求,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经验,撰写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包含了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类型,并分别介绍不同测试类型的内容和相关标准。
3.1.系统功能测试
实施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对被测系统的功能确认。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将功能点转换为功能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保证所有功能点必须被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用例的编写采用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编写原则,便于以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测试。
用例设计上兼顾正常业务逻辑和异常业务逻辑。
测试数据的选取可采用GUI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比较测试等测试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数据的组合,一般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为主。
3.1.1.系统功能项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测试(列表;
3.1.2.系统业务流程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典型业务流程进行测试(列表;
3.1.3.系统功能测试标准
可测试的功能点100%作为测试需求(如未作为测试需求,必须在测试计划中标注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
测试需求100%被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用例100%被实施(如未实施,在测试报告中标注未测试的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
含有一类缺陷的系统不建议上线发布(缺陷严重等级见附录,需确认;
含有二类缺陷的系统不建议上线发布(缺陷严重等级见附录,需确认;
含有三类缺陷10个以上不建议上线发布(缺陷严重等级见附录,需确认; 权限矩阵测试覆盖率100%。
3.2.易用性测试
本系统的易用性测试不是本次测试的重点。
我方的原则是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完全不符合IT行业习惯的操作、完成一次业务过多操作步骤和弹出窗口、界面颜色严重影响阅读、提示信息过于复杂或者简单、业务逻辑完全不符合思维逻辑的情况下,我方测试人员会提出易用性类型的缺陷,此类缺陷由用户方最终确认。
易用性测试的内容包括:
软件的用户界面是否友好,是否出现中英文混杂的界面;
软件中的提示信息是否清楚、易理解,是否存在原始的英文提示;
软件中各个模块的界面风格是否一致;
软件中的查询结果的输出方式是否比较直观、合理。
3.3.容错测试
本系统的容错测试不是本次测试的重点。
我方的原则是在测试的过程中检查对系统对非常规操作或业务流程的容错性处理,是否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否给与用户明确的提示信息等,此类缺陷由用户方最终确认。
容错测试的检查内容包括:
软件对用户常见的误操作是否能进行提示;
软件对用户的的操作错误和软件错误,是否有准确、清晰的提示;
软件对重要数据的删除是否有警告和确认提示;
软件是否能判断数据的有效性,屏蔽用户的错误输入,识别非法值,并
有相应的错误提示。
3.4.安全性测试
如用户方有明确的安全测试需求,可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进行安全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的检查内容包括:
软件中的密钥是否以密文方式存储;
软件是否有留痕功能, 即是否保存有用户的操作日志;
软件中各种用户的权限分配是否合理;
3.5.性能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明确的软件性能进行测试。
测试的准则是要满足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性能指标(需明确说明。
3.6.适应性测试
参照用户的软、硬件使用环境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规定,列出开发的软件需要满足的软、硬件环境(包括服务器环境、客户端环境。
对部署环境进行测试(需明确说明。
3.7.文档测试
用户文档包括: 安装手册、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需明确说明。
对用户文
档测试的内容包括:
操作、维护文档是否齐全、是否包含产品使用所需的信息和所有的功能
模块;
用户文档描述的信息是否正确, 是否没有歧义和错误的表达;
用户文档是否容易理解, 是否通过使用适当的术语、图形表示、详细的
解释来表达;
用户文档对主要功能和关键操作是否提供应用实例;
用户文档是否有详细的目录表和索引表;
文档描述与程序当前版本符合
3.8.用户有特别要求的测试
用户对于系统是否有特别的要求(需明确说明
4. 预期提交文档
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提交的文档包括《测试需求》、《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
其中测试计划、报告等根据测试回归次数而产生多份。
4.1.测试需求文档
首先完成测试需求的整理,阅读项目功能性说明的相关文档,挑选出可以测试的功能点,完成测试需求的整理。
4.2.测试用例文档
测试需求作为今后测试活动的指导和目标,且为测试工作量的估算提供可计算的依据。
我方制定测试需求后将测试需求提交相关人员进行审查。
通过之后,
将根据测试需求完成功能性测试用例的编写。
4.3. 测试日志文档测试用例设计完成之后,我方将测试用例提交给相关各方评审。
评审通过后测试人员按照测试用例实施测试。
测试人员在实施测试的时候,将每日填写测试日志。
4.4. 测试报告完成一次完整的功能测试之后,我方将汇总缺陷,完成测试报告。
5. 测试工作流程 5.1. 测试启动开发方提供项目相关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用户手册》等相关文档;开发方搭建测试环境,提供必要的软、硬件;开发方进行系统讲解,完成对测试方的培训;测试方阅读相关文档并学习使用被测系统;测试方对依据的文档中的不足提出意见,由开发方补充完善文档。
5.2. 测试准备测试方制定必要的标准,提交开发方和用户方审阅;测试方整理测试需求,提交开发方和用户方审阅;测试方书写测试计划,提交开发方和用户方审阅;测试方编写测试用例,开发测试脚本,可提交开发方和用户方审阅;
5.3. 测试实施测试方按照测试计划,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实施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问题。
测试方每日完成测试日志,并将测试日志提交开发方和用户方。
5.4. 测试总结测试方对每次回归测试提交缺陷列表,编写测试报告。
6. 三方职责分工测试过程中需要开发方精悍有素的人员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并且为测试方提供现场技术支持。
开发方有义务配合测试方完成本次的系统测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工作。
由于测试阶段的根本目标是尽可能多发现并排除软件中潜藏的错误,最终把一个高质量的软件系统交给用户使用,因此用户方在测试阶段的直接参与、指正和确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发方需要有专人负责本次系统测试工作,组织测试现场和相关硬件设备,沟通和协调各方关系。
测试方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理论进行测试,提供专业测试人员和必要的测试工具,并以用户方的根本利益为工作原则指导。
7. 附录 7.1. 软件错误的严重性等级 7.1.1. Critical:1 级错误这一级别的错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没有实现或错误地实现重要的功能;业务流程存在重大隐患;软件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软件自身的原因自动退出系统或出现死机的情况;软件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软件自身的原因对系统或数据造成破坏;在现有的软、硬建设环境下不能实现应有的功能;
特殊软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危及系统和人身安全等。
7.1.2. Major:2 级错误这一级别的错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没有实现基本功能,并且不存在替代办法;没有实现重要功能中的部分功能,并且不存在替代办法;业务流程衔接错误;用户的权限分配不合理;不可继续使用的异常错误;系统不明原因资源占用增大,导致性能不断下降;界面与需求不符; 7.1.3. Averagte:3 级错误这一级别的错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没有实现基本功能,但存在替代办法;
没有实现重要功能中的部分功能,但存在替代办法;可继续使用的异常错误;提示信息存在错误 7.1.4. Minor:4 级错误这一级别的错误通常为易用性方面的错误:界面不友好、前后风格不一;中英文混杂;查询结果输出不
直观;错别字,提示信息轻微错误;界面控件缺陷;快捷键错误; 7.1.5. Enhancement:5 级错误通常为不影响正常使用下的用户方提出的改进性建议,或者文档方面的错误。
界面调整功能改进调整建议颜色,字体,图像等不合适基本操作过于复杂使用手册与功能不符(功能使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