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实验内容精编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仪器与设备,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电阻箱、电容箱、电感箱、信号发生器等。
实验一,直流电路特性实验。
1. 实验原理。
直流电路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本实验旨在研究直流电路的基本特性,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2. 实验内容。
(1)利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观察直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2)利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压和电流,并验证欧姆定律;(3)通过串联和并联电阻的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3.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得出了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二,交流电路特性实验。
1. 实验原理。
交流电路是电流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变化的电路,本实验旨在研究交流电路的基本特性,包括交流电压的频率、幅值、相位等。
2. 实验内容。
(1)利用示波器观察正弦波和方波信号的波形;(2)利用示波器观察RC、RL、RCL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3)利用示波器观察LC谐振电路的共振现象。
3.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得出了交流电路中频率、幅值、相位之间的关系,并观察了RC、RL、RCL串联电路和LC谐振电路的特性。
实验三,半导体器件特性实验。
1. 实验原理。
半导体器件是电子工程中常用的器件,本实验旨在研究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的基本特性,包括正向特性、反向特性、放大特性等。
2. 实验内容。
(1)利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和反向电流,并绘制正向特性曲线;(2)利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观察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并测量其放大倍数。
3.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得出了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的基本特性,包括正向特性曲线和放大倍数。
实验四,数字电路特性实验。
1. 实验原理。
数字电路是由数字信号控制的电路,本实验旨在研究数字电路的基本特性,包括逻辑门的基本功能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电工电子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电工电子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工电子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焊接及电路组装等基本技能。
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2023年10月21日三、实习地点XX学院电工电子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学习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名称、外形、符号及主要参数。
(2)掌握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元器件的方法。
(3)学会识别电子元器件的真伪。
2. 电烙铁焊接技能训练(1)了解电烙铁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习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如焊接平台、助焊剂、焊锡丝等。
(3)掌握焊接技巧,包括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焊接顺序等。
(4)进行实际焊接操作,如焊接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3. 电路组装与调试(1)学习电路图的基本符号和原理。
(2)掌握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3)根据电路图组装电路,并调试各元件参数。
(4)测试电路性能,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五、实习过程及心得体会1. 实习过程(1)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各类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电烙铁的使用技巧,并成功焊接了多个电子元器件。
(3)在组装电路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逐步克服了困难,成功完成了电路组装。
(4)调试电路时,我们学会了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测量电路参数,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2. 心得体会(1)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2)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团队协作精神在本次实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我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实习让我对电工电子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实习总结本次电工电子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还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工电子行业。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一、实验仪器与设备。
1.数字示波器。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直流电源。
4.万用表。
5.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二、实验内容。
1.直流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
2.交流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
3.二极管的基本特性测量。
4.三极管的基本特性测量。
5.放大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
6.滤波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
7.振荡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
三、实验步骤。
1.直流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
(1)连接电路,调节直流电源输出电压,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
2.交流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
(1)连接交流电路,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和幅值,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
3.二极管的基本特性测量。
(1)连接二极管电路,调节直流电源输出电压,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和反向电压。
(2)记录实验数据,绘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和反向特性曲线。
4.三极管的基本特性测量。
(1)连接三极管电路,调节直流电源输出电压,测量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
(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和工作状态。
5.放大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
(1)连接放大电路,输入信号,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值和相位。
(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6.滤波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
(1)连接滤波电路,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值和相位。
(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滤波电路的频率特性和相位特性。
7.振荡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
(1)连接振荡电路,调节电路参数,观察振荡波形。
(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振荡电路的频率和幅值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二极管、三极管、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的基本参数,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深化了对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电工电子实验报告实验题目:电阻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2. 熟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1. 电阻的测量方法:电阻是电流通过时的阻碍电流流动的物体,通常用欧姆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比值,可计算出电阻的大小。
电阻的测量方法一般有两种:串联法和并联法。
串联法: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在一起,再接到电源电路中。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将总电流按比例分配给每一个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并联法: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在一起,再接到电源电路中。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所有电阻上的电压相同,通过从已知电阻中流过的电流和已知电阻的阻值,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2. 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阻串联,指多个电阻一个接一个相连,顺序排列在一条电路中,电流依次流过每个电阻。
并联:电阻并联,指多个电阻两端接在一起,电阻之间没有相互连接,电流同时通过每个电阻。
三、实验仪器与器材:1. 万用表2. 视频演示3. 模拟电源4. 电阻箱5. 连线电缆四、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仪器与器材。
2. 打开电源,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流适中。
3. 将万用表拨至电阻档,选择合适的量程。
4. 进行串联法测量电阻的实验:(1)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使之适当;(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阻,记录测得的数值;(3)再将待测电阻与电阻箱的电阻相连,测量电阻的数值,记录测得的数值。
5. 进行并联法测量电阻的实验:(1)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使之适当;(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阻,记录测得的数值;(3)将待测电阻与电阻箱的电阻并联,测量电阻的数值,记录测得的数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串联法测量电阻的结果:(1)总电阻:10Ω(2)待测电阻:6Ω(3)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测量值为:4Ω2. 并联法测量电阻的结果:(1)总电阻:10Ω(2)已知电阻:6Ω(3)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测量值为:15Ω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掌握了串联法和并联法测量电阻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电工电子学及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电工电子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内容及器材1. 实验内容:-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试- 基本电路搭建与调试-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与测试- 单管交流放大器设计与测试- 波形产生器设计与测试- 数字电路基础实验2. 实验器材:- 电工电子实验箱- 万用表- 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 电烙铁- 焊锡丝-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实验线路板三、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1.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试:- 通过观察元器件的外观、颜色、形状等特征,识别常用电子元器件。
-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的参数,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2. 基本电路搭建与调试:- 根据实验指导书,搭建简单的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和数字电路。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3.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与测试:- 设计并搭建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稳压等环节。
- 使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电流等参数,验证电路的性能。
4. 单管交流放大器设计与测试:- 设计并搭建单管交流放大器电路,包括输入、输出、反馈等环节。
-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特性。
5. 波形产生器设计与测试:- 设计并搭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波形产生器电路。
-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6. 数字电路基础实验:- 设计并搭建逻辑门电路、计数器、译码器等数字电路。
-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信号,验证电路的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试:- 成功识别了常用电子元器件,并掌握了测量参数的方法。
-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表明实验操作正确。
2. 基本电路搭建与调试:- 成功搭建了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和数字电路,并进行了调试。
电工电子实习内容

第三部分电工电子实训指导实训一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设计实训一——天塔之光一、实验目的1.加深学生对各种指令功能及其特点的理解,初步掌握利用PLC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2.用PLC构成闪光灯系统。
二、实验设备1L8亮,21S图3-1-1天塔之光实验板四、实训报告1.按以上要求写出实训报告。
2.写出实训过程,并分析实训过程中发生和解决的问题。
3. 收获、体会及其他。
实训二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设计实训二——交通信号灯控制一、实验目的1.通过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各种指令功能及其特点的理解,掌握编程方法,提高编程技巧,培养学生利用PLC技术设计和开发控制装置的综合运用能力。
2.用PLC构成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二、实验设备三、实验内容4S后闪2S灭;黄灯亮2S灭;红灯亮8S;绿灯亮……循环,对应东西绿黄灯亮时南北红灯亮8S,接着绿灯亮4S后闪2S灭,黄灯亮2S后,红灯又亮…….循环。
2.I/O分配输入输出X0—自动开关Y0—东西红灯Y1—东西黄灯Y2—东西绿灯Y3—南北红灯Y4—南北黄灯Y5—南北绿灯3.根据I/O分配,设计硬件接线图并搭接硬件电路,编写梯形图并输入程序4.调试运行程序,完成交通灯控制实验。
提示:编程时可使用“R901C”1S时钟脉冲继电器。
四、实训报告1.按以上要求写出实训报告;2.写出实训过程,并分析实训过程中发生和解决的问题。
3. 收获、体会及其他。
实训三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设计实训三——多种液体自动混合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种指令功能及其特点的理解,提高编程技巧。
2.用PLC构成多种液体自动混合系统。
二、实验设备三、实验内容1.两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1) 控制要求①初始状态容器是空的,Y1、Y2、Y3、Y4电磁阀和搅拌机均为OFF,液面传感器L1、L2、L3均为OFF。
②启动操作按下启动按钮,开始下列操作:Ⅰ.电磁阀Y1闭合(Y1为ON),开始注入液体A,至液面高度为L2(此时L2和L3均为ON)时,停止注入(Y1为OFF)同时开启液体B电磁阀Y2(Y2为ON)注入液体B,当液面升至L1(L1为ON)时,停止注入(Y2为OFF)。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这次实验,主要目的有:1.了解电路中常用元器件的基本参数和特性。
2.熟悉电路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
3.掌握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实现电路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熟悉仪器的使用。
包括示波器、电压表、电流表等主要电路测量仪器。
2.测量电路中各种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和阻值。
通过实际操作测量不同元器件的参数,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3.搭建简单电路并进行测量。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不同类型的电路,并通过测量仪器获取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参数。
4.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仿真。
使用MATLAB等电路仿真软件,搭建电路并进行仿真,获取仿真结果并进行分析。
三、实验步骤和结果1.熟悉仪器的使用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指导书,详细阅读并熟悉示波器、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
操作仪器并进行简单的测量。
2.测量元器件的参数依次测量不同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和阻值。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利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记录测量结果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3.搭建简单电路并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搭建特定的电路,并通过测量仪器获取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参数。
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4.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利用电路仿真软件,搭建特定的电路并进行仿真。
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四、实验总结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电路中常用元器件的了解,熟悉了电路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了电路仿真软件的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仿真软件的使用,要熟悉其基本操作,才能进行电路搭建和仿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值有一定的偏差。
这可能是由于元器件的实际工作条件与理论假设有所不同,以及测量仪器本身的误差等原因。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电工电子学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模板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模板在电工电子专业中,实验课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课程来深入了解电路原理、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而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报告的编写,制定一个电工电子实验报告模板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部分主要需要包括两个方面:实验目的与预备知识。
实验目的需要简明扼要地概述本次实验的目标,而预备知识则需要列出本次实验的前置条件,比如需要预先了解哪些电路原理或器件的知识。
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部分则可以重点介绍本次实验所涉及到的电路原理或者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
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简明扼要地介绍相关原理,不要包含过多的无关信息。
三、实验内容实验内容部分则需要详细地列出本次实验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需要尽可能清晰明了地说明每个任务的要求,以及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四、实验步骤实验步骤部分则需要分别列出每个任务的具体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需要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并配合图片或图表进行辅助说明。
五、实验记录实验记录部分则需要对每个任务的具体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需要注重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并尽量简洁明了地说明实验结果。
同时,需要将实验数据以图表或其他方式进行展示,以便于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实验结果。
六、实验分析实验分析部分则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需要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尽量简单明了地解释实验结果所蕴含的信息。
七、结论结论部分则需要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并简单概括本次实验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和实验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结论部分需要简明扼要地概述实验结果,不要再进行冗长低效的阐述。
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部分则需要按照规范的格式列出参考文献,以便于读者能够更好地对相关文献进行参考或深入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参考文献需要注明作者、出版物、出版时间等信息,并与实验记录进行良好的衔接。
以上就是电工电子实验报告模板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实验内容精编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实验要求一、实验课的重要性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课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发展。
通过电路实验课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培养学生用实验来观察和研究基本电磁现象和规律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巩固和扩展学到的知识。
2.进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如正确使用常规的电工仪器仪表,了解基本的测试技术和实验方法,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并培养学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编写实验报告等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课要求1.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准备工作(1)明确实验的目的、任务、方法和步骤,完成必要的计算。
(2)研究或拟定实验线路,清楚各元件、仪表、设备的作用,应有的量程。
如果未给出线路图,请自行设计,并列出所用设备及规格。
(3)知道观察什么现象,测哪些数据,设计好相应的记录表格,初估实验结果,曲线变化趋势。
(4)初步了解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明确注意事项。
(5)写好预习报告,包括实验名称、目的、任务、步骤、线路、记录表格等。
2.实验操作过程(1)接线前应核对并了解本组仪器的类型、规格及使用方法,合理选用仪表及量程。
(2)实验中要用的仪器、仪表、实验板等应根据连线清晰、调节顺手、读数方便的原则合理布局。
(3)正确连接线路,接线可按先串联后并联的原则,接线时应将所有电源断开,并调节设备于安全位置(调压器及直流电源等可调至设备的起始位置。
若无数字表明,一般反时针旋到底)。
接线时应防止短路,导线间尽量少交叉。
接好线路经教师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
(4)观察并读取数据,数据记录应包括物理量名称、单位、数值及实验条件。
(5)实验结束后,先拉断电源,再根据实验要求核对实验数据,经教师审核后再拆线并作好整理工作。
3.编写实验报告(1)实验报告是对实验的总结。
主要内容应包括:目的、任务、线路图、设备、数据整理和计算结果、曲线和图表、分析、讨论和结论。
(2)报告要求文理通顺,简明扼要,字迹清楚。
(3)数据整理和计算结果,尽量以表格列出,物理量要写出单位,表格后面要有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
(4)曲线用坐标纸画,先选好坐标,标上物理量及单位,曲线要求光滑,线条粗细均匀,写上曲线名称。
(5)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结论。
分析、讨论的内容可以包括实验结果的分析、误差原因的分析、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实验的收获、心得体会、对实验的建议等,并回答思考题。
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实验二、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实验三、戴维宁等效电路参数的研究实验四、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实验五、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六、三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七、三相功率测量实验八、考试后面为电子部分实验请与实验老师联系相关实验内容实验一、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阻元件的识、读、测;2. 掌握万用表、直流电表及稳压电源的使用。
3. 掌握电压、电流的测量及故障分析。
二、实验原理在电路中,当给定的电源电压高于负载的额定电压时,需要采用分压电路降压来满足负载的要求,如图所示。
R1、R2构成分压电路,其中R2为可调电阻,用于改变输出电压,R1为保护电阻,防止当调至最下端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到负载两端。
图三、仪器设备1. 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稳压电源2. 实验挂件四、实验内容1.电阻的测量用万用表测量表给定电阻阻值,并用色环法直接读取其阻值和误差。
表标称200300500值测量值色环法2.直流电压、电流的测量按图接线。
取U s = 10V,R1 = 500Ω,R2 = 2kΩ,R L = 2kΩ,测量各电流和电压值,数据填入表中。
表3. 故障分析(按实测分析)①若R1断开,则U R1 = ,U L= ;②若R1短路,则U R1 = ,U L= ;③若R2断开,则U R1 = ,U L= ;④若R2短路,则U R1 = ,U L= 。
3. 观察电路的变化(增加、减小或不变)。
①若R1改变为200Ω, U L 将会;②若R1改变为800Ω, U L 将会;③若R2改变为1kΩ, U L 将会;④若R2改变为3kΩ, U L 将会;⑤若R L改变为500Ω, U L 将会。
五、预习内容阅读各项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完成表1中计算要求。
六、报告要求2. 根据实验3的结果,说明电路发生短路或断开时会对电路产生何种影响阐述用欧姆表检查电路连线的方法。
思考题:1. 正在通电运行的某电阻R能否用万用表Ω挡直接测得R的阻值为什么2. 为什么电流表不能与电路并联为什么电压表不能与电路串联相反情况会产生什么后果电阻器基础知识与检测方法电阻器是电路元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电子设备中约占元件总数的30%以上,其质量的好坏对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
它的主要用途是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其次还作为分流器分压器和负载使用。
一、分类电阻器种类繁多,按材料可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和绕线电阻等。
按结构分可以分为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和敏感电阻器。
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绕线电阻可变电阻器二、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一般用数字标印在电阻器上,通常一些但体积很小得电阻器,其阻值和误差常用色环来表示。
1、直标法2、色标法色标法是指用不同颜色表示元件不同参数的方法。
在靠近电阻器的一端画有四道或五道(精密电阻)色环。
其中,第一道色环、第二道色环、及精密电阻的第三道色环都表示其相应位数的数字。
其后的一道色环则表示前面数字再乘以10的n次幂,最后一道色环表示阻值的允许误差。
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见表4。
色 别 第一色环 最大一位数字 第二色环第二位数字第三色环应乘的数 第四色环 误 差棕 1 1 10 红 2 2 100 橙 3 3 1000 黄 4 4 绿 5 5 100000 蓝 6 6 1000000紫 7 7±% 灰 8 8 0 白 9 9 00 黑 0 01 金±5% 银±10% 无色±20%三、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指长时间工作允许的最大功率。
通常有1/8W 、1/4W 、1/2W 、1W 、2W 、5W 、10W 。
实验二 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红色(第一位数)紫色(第二位数) 橙色(倍率) 金色(允许误差) 电阻阻值为27000Ω±5%红色(第一位数)紫色(第二位数) 黑色(第三位数) 棕色(允许误差) 电阻阻值为27000Ω±1%红色(倍率)1.验证叠加原理;2.了解叠加原理的应用场合;3.理解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
二.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具体方法是: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的电源必须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在求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时,当电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共同作用时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符号取正,否则取负。
在图中:图111I I I ''-'= 222I I I ''+'-= 333I I I ''+'= U U U ''+'= 叠加原理反映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如电源作用)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 倍。
叠加性和齐次性都只适用于求解线性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对于非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都不适用。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 2.恒压源(双路0~30V 可调)3.NEEL -11下组件或EEL -53组件或MEEL —06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图中:Ω===510431R R R ,Ω=k 12R ,Ω=3305R ,图中的电源U S1=+12V ,U S2=+6V (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开关S 3 投向R 3侧。
1.U S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S1投向U S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参考图(b),画出电路图,标明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用直流数字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电流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电流表的黑(负)接线端,测量各支路电流,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然后根据电路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将数据记入表中。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测量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电压表的红(正)接线端应插入被测电阻元件电压参考方向的正端,电压表的黑(负)接线端插入电阻元件的另一端(电阻元件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一致),测量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中。
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 S1(V)U S2(V)I1(mA)I2(mA)I3(mA)U AB(V)U CD(V)U AD(V)U DE(V)U FA(V)U S1单独作用120 U S2单独作用06 U S1, U S2共同作用126 U S2单独作用0122.U S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U S2侧),参考图(c),画出电路图,标明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重复步骤1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录记入表格2.1中。
3.U S1和U S2共同作用时(开关S1和S2分别投向U S1和U S2侧),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见图。
完成上述电流、电压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录记入表格2.1中。
4.将U S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第2步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5.将开关S3投向二极管VD侧,即电阻R3换成一只二极管1N4007,重复步骤1~4的测量过程,并将数据记入表中。
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 S1(V)U S2(V)I1(mA)I2(mA)I3(mA)U AB(V)U CD(V)U AD(V)U DE(V)U FA(V)U S1单独作用120U S2单独作用06U S1, U S2共同作用126U S2单独作用0126.将图中U s1换成电流源I s1,取值I s1=10mA,U s2不变,验证叠加原理。
将数据记录入表中。
测量项目实验内容I S1(mA)U S2(V)I1(mA)I2(mA)I3(mA)U IS(V)U AB(V)U CD(V)U AD(V)U DE(V)U FA(V)I S1单独作用100U S2单独作06用I S1, U S2共106同作用五.实验注意事项1.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及数据表格中“+、-”号的记录;2.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3.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去掉另一个电源,只能在实验板上用开关S1或S2操作,而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