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发展简史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目录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2)一.研制水平 (2)1.简介 (2)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 (2)3.由红旗到119机 (4)4.集成电路计算机150 (4)二.产业、市场和使用 (6)1.简介 (6)2.人才培养和市场 (6)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 (7)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一.研制水平1.简介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与计算机最邻近领域的数学和物理界的共和国泰斗: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教授,就十分关注这一新技术如何在国内发展。
从1951年起,他们先后聚集国内外相近领域人才加入到计算机事业的行列中(放在当时他们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物理所),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教授、工程师和博士,其中包括国际电路网络权威闵乃大教授、在美国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范新弼博士、在丹麦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吴几康工程师以及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夏培肃博士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蒋士騛博士,并且积极推动将发展计算机列入12年发展规划。
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
这次参会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
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
当时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应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
为了迅速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机和第一届计算数学训练班。
计算数学训练班的学生有幸听到了刚刚归国的国际控制论权威钱学森教授以及在美国有3~4年编程经验的董铁宝教授(他当时是国内唯一真正直接接触过计算机多年的学者)的讲课.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由七机部张梓昌高级工程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1958年交付使用。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作者:蔡凤
5.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系统软件 1>系统软件 功能:启动计算机,存储,加载和执行应用程 序,对文件惊醒排序,检索,将程序语言翻 译成机器语言等.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机算机软硬,软盘的程 序系统。是直接运行在计算机硬件上最基本的 系统软件,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方便使用计算 机,是用户和机算机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5大功能模块: 1>处理器管理.当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时,解决处 理器(cpu)时间的分配问题. 2>作业管理 3>存储器管理.为每个程序及其使用的数据分 配存储空间,并保证它们互不干扰. 4>文件管理 5>设备管理
1、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2 2 64 32 0 0 0 0 0
8
8 8
64
8 1 0
0 0 1
2
2 2
16
8 4
2
2
2
1 0
4、八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100(8)=1×82+0×81+0×80 =64(10)
0
1
3、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1000000(2)=1×26+0×25+0×24+0×23+0×22+0×21+0×20 =64(10)
DVD-ROM DVD-R/RW
应用软件 Word、Photoshop、3ds MAX…….
作者:蔡凤
3.计算机的五个基本部件
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物质输出 输入设备
作者:蔡凤
4.计算机的硬件及其功能
1)运算器的核心是加法器。 2)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由它指挥全机各 个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2)存储器:主要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应该 具备存数和取数功能。 3)输入设备是用来向计算机输入命令,程序、数据、 文本、图形、图像、等信息的。如:用键盘输入 数据,鼠标等。 4)输出设备: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各种内 部格式的信息转换为人们能识别的形式。如:将 内部用打印机, 绘图仪,显示器
linux系统

linux 系统 和linux 是同义词,已合并。
linux 桌面Linux 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码的类Unix 操作系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Linux 版本,但它们都使用了Linux 内核。
Linux 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
Linux 是一个领先的操作系统,世界上运算最快的10台超级计算机运行的都是Linux 操作系统。
严格来讲,Linux 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 内核,但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 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 内核,并且使用GNU 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操作系统。
Linux 得名于天才程序员林纳斯·托瓦兹。
外文名: Linux 类别: 操作系统 产生时间: 1991年的10月5日 创始人: 林纳斯·托瓦兹发行版本:D ebian 、RedHat 、Slackware 等 特点: 免费、可靠、安全、稳定、多平台编辑本段简介Linux 操作系统是UNIX 操作系统的一种克隆系统,它诞生于1991 年的10 月5 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时间)。
以后借助于Internet 网络,并通过全世界各地计算机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已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UNIX 类操作系统,并且使用人数还在迅猛增长。
[1]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 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 和UNIX 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 的操作系统。
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 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
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
Linux 继承了Unix 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 的计算机上。
这个系统是由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
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 兼容产品。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 右窗口:文件列表窗口 显示浏览栏中选择的驱动器或文件夹所包 含的所有文件或文件夹。 可以按“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 料”等方式显示清单,显示方式的设置可以通 过“查看”菜单中的相应菜单命令设置;也可 以按“名称、大小、类型、日期”方式排列清 单(图标)。
3-3-3
• 格式化软盘
格式化软/硬盘
通过“我的电脑”,我们还可以查看更多的信息,比 如计算机中安装了哪些操作系统、什么类型的声卡和显卡、 什么类型的光驱、CPU的类型和品牌、内存的大小等。 查看这些配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1)右击“我的电脑”,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 (2)单击“属性”后,弹出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分别按下 各个标签就可以查看计算机硬件的各项配置和性能。 (3)查看。
3-3-1 利用“我的电脑”查看和管 理计算机的资源配置
• 盘符 为了便于管理,系统对所配置的外部存储器都赋予了一个 标志符(即盘符) c: d: e: • 磁盘驱动器 磁盘驱动器表明计算机上配置的驱动器情况。 • 光盘驱动器 如果的计算机配置了CD-ROM,就会出现光盘驱 动器图标。 •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是一个系统文件夹,用于对计算机的系 统进行设置并控制Windows的一些系统操作。 • 打印机 打印机是一个系统文件夹,使用它可以安装本地或网 络打印机,也可以对现有打印机的设置进行更改或删除。
1-3计算机的基本硬件设备 主板是主机的整体框架,它上面除了一些重要的
芯片和电路外,还有很多插槽、接口、总线等,用 来接插CPU、内存、显卡、声卡,并连接其他所有部件。
CPU中央处理器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关键部件,
可以说是计算机的心脏。CPU的功能可以分为 三部分,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RAM 随机存储器,可读可写
计算机课件

CLA C ADD D STD M CLA A ADD B DIV M STD X
精选ppt课件2021
17
2.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过程: 第四代 非过程化语言
SELECT NAME , AGE 面向对象(what to do ?) FROM EMP 忽略问题的解法和处理过W程HERE AGE > 50 指明条件、数据格式, 即可获取结果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过程: 第二代 汇编语言
MOV AL 5
•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 •利用助记符来表示每一条机器指令 •语句功能不强 •仍依赖于计算机硬件 •需安装翻译程序
精选ppt课件2021
16
2.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过程: 第三代 高级语言、算法语言
X=(A+B)/(C+D)
•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 •更接近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 •语句可读性强、编程方便 •不依赖于某个计算机 •需安装编译或解释程序
精选ppt课件2021
24
2.5 计算机应用与社会的信息化
计算机应用概述 ( P42 )
1、数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人工智能 4、自动控制 5.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精选ppt课件2021
25
2.6 计算机文化与道德
1、计算机犯罪 2、保护知识产权(反盗版) 3.计算机病毒
精选ppt课件2021
管理程序以半自动化方式控制计算机, 它除了协 助操作员操纵计算机外, 还负责管理计算机内部资 源的分配。
精选ppt课件2021
22
2.4 计算机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操作系统阶段
批处理方式: 用户通过提交“作业”实现操作。 多道程序系统和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内存中同 时存放多 道程序,交替运行。
1.2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上一页
下一页
⑷ 智能化(或处理智能化)
智能化就是要求计算机能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也是第五代计算机要实现的目标。智能化的研究领域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领域是专家系统和机器人。目前已研制出的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从事危险环境的劳动,运算速度为每秒约十亿次的“深蓝”计算机在1997年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⑵ 微型化(或体积微型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芯片连续更新换代,微型计算机连年降价,加上丰富的软件和外部设备,操作简单,使微型计算机很快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并走进了千家万户。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型计算机将发展得更加迅速,其中笔记本型、掌上型等微型计算机必将以更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欢迎。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早期的计算工具
⑴ 东方的创造:算筹、算盘
人类最初用手指计算。人有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习惯于运用十进制记数法。用手指头计算固然方便,但不能存储计算结果,于是人们用石头、木棒、刻痕或结绳来延长自己的记忆能力。后来国家形成,贸易日盛,石头、木棒等已不敷使用。公元前七七○年左右,我国祖先发明算筹。公元八世纪,又发明了算盘,如下图所示。
存储器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来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很快。
50 年前,计算机只能被高素质的专家使用,今天,计算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甚至没有上学的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40 年前,文件不能方便地在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换,甚至在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交换也很困难,今天,网络在两个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无损的文件传输;30 年前,多个应用程序不能方便地共享相同的数据,今天,数据库技术使得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可以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进化过程,对理解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一代软件(1946-1953)第一代软件是用机器语言编写的,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由0和1组成。
例如计算2+6 在某种计算机上的机器语言指令如下:10110000 00000110 00000100 00000010 10100010 01010000第一条指令表示将“6送”到寄存器AL 中,第二条指令表示将“2与”寄存器AL 中的内容相加,结果仍在寄存器AL中,第三条指令表示将AL 中的内容送到地址为5 的单元中。
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机器语言,程序员必须记住每条及其语言指令的二进制数字组合,因此,只有少数专业人员能够为计算机编写程序,这就大大限制了计算机的推广和使用。
用机器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不仅枯燥费时,而且容易出错。
想一想如何在一页全是0 和1 的纸上找一个打错的字符!在这个时代的末期出现了汇编语言,它使用助记符(一种辅助记忆方法,采用字母的缩写来表示指令)表示每条机器语言指令,例如ADD 表示加,SUB 表示减,MOV 表示移动数据。
相对于机器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就容易多了。
例如计算2+6 的汇编语言指令如下:MOV AL,6ADD AL,2MOV #5 ,AL由于程序最终在计算机上执行时采用的都是机器语言,所以需要用一种称为汇编器的翻译程序,把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发展史早期 1854年-1890年 1890年-20世纪早期 20世纪中期 20世纪晚期-现在计算机发展史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类科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许许多多热衷于此并呕心沥血的科学家门的探索,正是这一代代的积累才构筑了今天的“信息大厦”。
下面这个按时间顺序展现的计算机发展简史,虽然不是很详细的描述这一辉煌历程,但我们同样可以从中感受到科技发展的艰辛及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力。
一、机械计算机时代的拓荒者在西欧,由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大大促进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长期被神权压抑的创造力得到空前释放。
其中制造一台能帮助人进行计算的机器,就是最耀眼的思想火花之一。
从那时起,一个又一个科学家为把这一思想火花变成引导人类进入自由王国的火炬而不懈努力。
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总体水平,大都失败了,这就是拓荒者的共同命运:往往见不到丰硕的果实。
后人在享用这甜美的时候,应该能从中品出一些汗水与泪水的滋味……1614: 苏格兰人John Napier (1550-1617)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提到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计算四则运算和方根运算的精巧装置。
1623: Wilhelm Schickard (1592-1635)制作了一个能进行六位以内数加减法,并能通过铃声输出答案的"计算钟"。
通过转动齿轮来进行操作。
1625: William Oughtred (1575-1660) 发明计算尺 1642: 法国数学家Pascal 在WILLIAM Oughtred计算尺的基础上将计算尺加以改进,能进行八位计算。
并且还卖出了许多,成为一种时髦的商品。
在此插入〈PASCAL像〉1668: 英国人Samuel Morl和 (1625-1695)制作了一个非十进制的加法装置,适宜计算钱币。
1671: 德国数学家Gottfried Leibniz设计了一架可以进行乘法,最终答案可以最大达到16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发展简史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一个平台,没有它,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正常运行。
在个人电脑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操作系统,目前多数人知晓的主要有四种:DOS、Windows、Linux、Unix,当然,还有各类用于小型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游戏机)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种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功能特点。
一、DOS操作系统
这种操作系统我们现在已经很少用了,它就是我们以前用的那种看起来黑底白字的字符界面,现在已经被Windows操作系统所取代,同时,它也成为了Windows系统的一部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命令提示符或DOS窗口)。
如今DOS操作系统只在某些特殊场合才有用到,如故障维修。
从1981年问世至今,DOS经历了7次大的版本升级,从1.0版到现在的7.0版,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但是,DOS系统的单用户(注:只能由一个用户登陆使用)、单任务(注:只能同时运行一个程序)、字符界面(注:即黑底白字的屏幕显示,而非我们常见的图形化界面)、和16位的大格局没有变化,因此它对于内存的管理也局限在640KB的范围内。
DOS最初是为IBM-PC开发的操作系统,因此它对硬件平台的要求很低,即使对于DOS6.0这样的高版本DOS,在640KB内存、40MB硬盘、80286处理器(注:即我们所说的286电脑)的环境下也可正常运行,因此DOS系统既适合于高档微机使用,又适合于低档微机使用。
常用的DOS有三种不同的品牌,它们是Microsoft(微软)公司的MS-DOS、IBM公司的PC-DOS以及Novell公司的DR DOS,这三种DOS都是兼容的,但仍有一些区别,三种DOS中使用最多的是MS-DOS。
DOS系统一个最大的优势是它支持众多的通用软件,如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
而且围绕DOS开发了很多应用软件系统,如财务、人事、统计、交通、医院等各种管理系统。
鉴于这个原因,尽管DOS已经不能适应32位机的硬件系统,但是仍在某些领域有其用武之地。
二、windows系统
它是现在个人电脑中用的最多的操作系统,虽然许多人对它总是持抱怨态度,并且骂声不断,但它始终是我们最常用、最易用的操作系统。
Windows,中文名称“视窗”,是Microsoft(微软)公司在1985年11月发布的第一代窗口式多任务系统,它使PC机开始进入了所谓的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时代。
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每一种应用软件(即由windows支持的软件)都用一个图标(Icon)表示,用户只需把鼠标移到某图标上,双击即可运行该软件,这种界面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把计算机的使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Windows系统同样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包括Windows1.X/2.X/3.X(X代表不同版本号)、Windows9X(即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ME)、WindowsNT、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2003以及即将于2007年初上市的WindowsVista等(注:这些操作系统基本上按推出年份进行了排序)。
它们主要用于桌面系统(即个人电脑)和服务器。
其中Windows9X、Windows2000专业版、WindowsXP家用版和专业版以及Vista都用于桌面电脑。
而WindowsNT、Windows2000/Xp服务器版及Windows2003则用于服务器,相比之下它们更加的稳定。
windows1.X版是一个具有多窗口及多任务功能的版本,但由于当时的硬件平台为PC/XT,速度很慢,所以windows1.X版本并未十分流行。
1987年底Microsoft公司又推出了MS-windows2.X 版,它具有窗口重叠功能,窗口大小也可以调整,并可把扩展内存和扩充内存作为磁盘高速缓存,从而提高了整台计算机的性能,此外它还提供了众多的应用程序:文本编辑Write、记事本Notepad、计算器Calculator、日历Calendar……等。
随后在88年、89年又先后推出了MS-windows/286-V2.1和MS-windows/386 V2.1这两个版本。
1990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3.0,它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具有强大的内存管理,且提供了数量相当多的windows应用软件,因此成为386、486微机新的操作系统标准。
随后,windows发表3.1版,而且推出了相应的中文版。
3.1版较之3.0版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受到了用户欢迎,是当时最流行的windows版本。
1995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也称为Chicago或windows4.0)。
在此之前的windows都是由DOS引导的,也就是说它们还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而windows95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并在很多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改进,还集成了网络功能和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功能,是一个全新的32位操作系统。
1998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的改进版windows98(即人们戏称的瘟酒吧),windows98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把微软的Internet浏览器技术整合到了windows95里面,使得访问Internet资源就像访问本地硬盘一样方便,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访问Internet资源的需要。
windows98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着PC操作系统的霸主地位,直到后来才逐渐被Microsoft公司的纯32位操作系统windows2000以及windowsXP所取代。
2000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基于NT核心的windows2000(又称windows NT5.0,由于它采用纯32位内核,因此它的稳定性较之windows98(16位与32位混用操作系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不会再频繁的出现蓝屏现象。
在安全性上也达到了C2级别(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制定的安全标准中的一个级别)。
同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面向家庭娱乐的windows ME,但由于它相对于windows98并没有过多的技术创新,而且之后不久该公司又推出了windows XP,所以它并没有大幅度流行。
20001年底,Microsoft公司隆重推出了崭新的windows XP,它同样是32位,而且加入了许多新特性,对操作界面也作了较大改进,因此它是同时适合于个人和企业用户的新一代操作系统。
如今,大多数PC都在使用WindowsXP系统,相比之前的操作系统,它更加的稳定、
可靠,同时它的下一代WindowsVista也即将于2007年初推出,届时将给我们带来更多崭新的体验。
三、Linux系统
Linux是当今电脑界一个耀眼的名字,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自由免费软件,其本身是一个功能可与Unix和windows相媲美的操作系统,具有完备的网络功能。
Linux最初由芬兰人Linus Torvalds开发,其源程序在Internet网上公开发布,由此,引发了全球电脑爱好者的开发热情,许多人下载该源程序并按自己的意愿完善某一方面的功能,再发回网上,Linux也因此被雕琢成为一个全球最稳定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操作系统。
曾经有人戏言:要是比尔·盖茨把windows的源代码也作同样处理,现在windows中残留的许多BUG(错误)早已不复存在,因为全世界的电脑爱好者都会成为windows的义务测试和编程人员。
Linux操作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它是一个免费软件,您可以自由安装并任意修改软件的源代码。
2.Linux操作系统与主流的UNIX系统兼容,这使得它一出现就有了一个很好的用户群。
3.支持几乎所有的硬件平台,包括Intel系列,680x0系列,Alpha系列,MIPS系列等,并广泛支持各种周边设备。
目前,Linux正在全球各地迅速普及推广,各大软件商如Oracle、Sybase、Novell、IBM 等均发布了Linux版的产品,许多硬件厂商也推出了预装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产品,当然,PC用户也可使用Linux。
另外,还有不少公司或组织有计划地收集有关Linux的软件,组合成一套完整的Linux发行版本上市,比较著名的有RedHat(即红帽子)、红旗等公司。
凭借较好的稳定性、灵活性和易用性,Linux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个人点评:尽管许多人给了它大力的赞扬、支持,但我使用它的经历却不怎么愉快。
在三台电脑上用过它的不同版本,可使用的实在不爽,一个极其简单的操作居然都能让它彻底的“死”掉,学微软的可视界面,却始终没有别人的强,让人感觉用的真不是滋味!
四、Unix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