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药物学基础与实践》第五章
合集下载
《实用药物学基础与实践》第十章

第十章 ● 第一节 烷化剂 二、乙撑亚胺类
【不良反应】
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个 别有发热及皮疹等。
【剂型及规格】
针剂:每支10 mg(1 mL);20 mg(2 mL)。
第十章 ● 第一节 烷化剂 三、甲磺酸酯及多元醇类
白消安
【理化性质】
第十章 ● 第一节 烷化剂 一、氮芥类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主要为白细胞 减少;有恶心、呕吐及厌食等消化系统症状; 泌尿道症状主要来自化学性膀胱炎,如尿频、 尿急、膀胱尿感强烈、血尿,甚至排尿困难。
【剂型及规格】注射剂:每支100 mg;200 mg。片剂:每片50 mg。
第十章 ● 第一节 烷化剂 二、乙撑亚胺类
第十章 ● 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 二、嘌呤拮抗剂
【不良反应】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口腔溃疡。 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严重者可有全血象抑制。
片剂:每片25 mg;50 【剂型及规格】 mg;100 mg。
第十章 ● 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 三、叶酸拮抗剂
甲氨蝶呤
第十章 ● 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 三、叶酸拮抗剂
第十章 ● 第一节 烷化剂 三、甲磺酸酯及多元醇类
【剂型及规格】 片剂:每片0.5 mg;2 mg。
第十章 ● 第一节 烷化剂 四、亚硝基脲类
【理化性质】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或微 黄绿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无臭。在甲醇或乙醇中溶解, 在水中不溶。本品熔点为 30~32℃,熔融时同时分解。
卡莫司汀
第十章 抗肿瘤药
烷化剂 抗代谢药物
抗肿瘤抗生素与抗肿瘤 植物药有效成分
第一节 烷化剂
第十章 ● 第一节 烷化剂 一、氮芥类
《实用药物学基础与实践》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理化性质】本品为无色结晶粉末; 味苦。在水、甲醇、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易 溶。熔点196~197℃。本品对日光较敏感, 易被氧化,需避光保存。
【药理作用与用途】本品是临床上最 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能明显改善或消 除抑郁症状。
第二章 ● 第四节 抗抑郁药 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盐酸氟西汀
第二章 ● 第四节 抗抑郁药 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药理作用与用途】本品对大脑皮质运动区 有高度选择性抑制作用,可阻止病灶部位的 异常放电而治疗癫痫。对小发作无效,甚至 会加重病情的恶化。对外周神经和治疗强心 苷中毒所致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
第二章 ● 第二节 抗癫痫药
【不良反应】主要对胃肠道的刺激反应,神经系统 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过敏性皮疹反应,长期服用 会导致牙龈增生。妊娠早期用药可致胎儿畸形,故 孕妇禁用。久服骤停可致癫痫发作加剧,甚至诱发 癫痫持续状态。
【药理作用与用途】
作用中枢神经系统: (1)对行为和精神活动的影响;(2)镇吐作用;(3)对体温的 调节影响;(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5)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盐酸氯丙嗪对治疗精神失常效果明显,主要临床用途有:治疗精神 病、治疗神经官能症、止吐、止吐。
第二章 ●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不良反应】
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第二章 ●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盐酸氯丙嗪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晶体,熔点194~198℃。 微臭,味极苦,有引湿性。因为遇光渐变色,需 避光密闭保存。水溶液显弱酸性,5%的水溶液 pH为4~5。在水、乙醇、三氯甲烷中易溶,在乙 醚或苯中不溶。
第二章 ●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第二章 ● 第五节 镇痛药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药理作用与用途】本品是临床上最 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能明显改善或消 除抑郁症状。
第二章 ● 第四节 抗抑郁药 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盐酸氟西汀
第二章 ● 第四节 抗抑郁药 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药理作用与用途】本品对大脑皮质运动区 有高度选择性抑制作用,可阻止病灶部位的 异常放电而治疗癫痫。对小发作无效,甚至 会加重病情的恶化。对外周神经和治疗强心 苷中毒所致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
第二章 ● 第二节 抗癫痫药
【不良反应】主要对胃肠道的刺激反应,神经系统 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过敏性皮疹反应,长期服用 会导致牙龈增生。妊娠早期用药可致胎儿畸形,故 孕妇禁用。久服骤停可致癫痫发作加剧,甚至诱发 癫痫持续状态。
【药理作用与用途】
作用中枢神经系统: (1)对行为和精神活动的影响;(2)镇吐作用;(3)对体温的 调节影响;(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5)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盐酸氯丙嗪对治疗精神失常效果明显,主要临床用途有:治疗精神 病、治疗神经官能症、止吐、止吐。
第二章 ●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不良反应】
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第二章 ●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盐酸氯丙嗪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晶体,熔点194~198℃。 微臭,味极苦,有引湿性。因为遇光渐变色,需 避光密闭保存。水溶液显弱酸性,5%的水溶液 pH为4~5。在水、乙醇、三氯甲烷中易溶,在乙 醚或苯中不溶。
第二章 ●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第二章 ● 第五节 镇痛药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实用药物学基础与实践》第八章

第八章 ●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二、头孢菌素类 ● (二)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克洛
第八章 ●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二、头孢菌素类 ● (二)第二代头孢菌素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水溶液在 pH 2.5~4.5时较稳定。无臭,有引湿 性;在水中易溶,在甲醇中略溶,在乙 醇中极微溶解,在丙酮和乙酸乙酯中不 溶。
一、天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链霉素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非结核分枝杆菌对本品大多 耐药。链霉素对许多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 属、肠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布鲁菌属、巴斯德杆菌属等也具抗 菌作用;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亦对本品敏感。链霉素对葡萄球菌属 及其他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差。各组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对本 品耐药。本品临床主要用于抗结核,对尿道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等也 有效,与青霉素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第八章 ●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二、头孢菌素类 ● (三)第三代头孢菌素
【不良反应】
多见皮疹。少数患者可发生 腹泻、腹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
【剂型及规格】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每瓶 0.5 g;1.0 g;2.0 g。
第八章 ●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二、头孢菌素类 ● (四)第四代头孢菌素
耐酸青霉素 青霉素V钾
第八章 ●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 ● (二)半合成青霉素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本品为青霉素类抗生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同。对多数革兰阳性 菌、革兰阴性球菌,个别革兰阴性杆菌(如嗜血杆菌属)、螺旋体和 放线菌均有抗菌活性,但多数葡萄球菌菌株(>90%)包括金黄色葡 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可产生β-内酰胺酶使该品水解而失活。 该品对大多数敏感菌株的活性较青霉素弱2~5倍。对产青霉素酶的菌 株无抗菌作用。
《实用药物学基础与实践》第十五章 工作中的药物学综合知识与实践

三、药理性配伍变化
指同时配合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后产生药效或互相对抗。 如:① 如金属解毒剂依地酸钙钠、盐酸半胱氨酸、二巯基丙醇 等能与某些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而起解毒作用;亚甲蓝利用氧 化还原反应起解毒作用等。② 硝酸酯类药物与巯醇类物质或药 物发生相互作用,如同时给予可保护体内巯醇类的化合物1,4二巯基-2,3-丁二醇,就可降低因过度消耗体内巯醇而产生的药 物耐受性。
二、药物的还原性
(一)具有还原性药物的类型 醛类 醇类 酚和烯醇类 硫醇及硫化物 肼类及胺类 含共轭双键体系的药物 其他类
第十五章 ● 第一节 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二、药物的还原性
(二)
药物氧化的类型
药物的氧化一般可分为自动氧化和化学氧化两类。自动氧化是 由空气中的氧引起的自由基链式自氧化过程,如维生素C及肾 上腺素的自动氧化。化学氧化多为化学氧化剂引起的离子型反 应,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钠等氧化剂氧化某些药物,用于定性 鉴别及含量测定等。
我一定要活下去,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
第二节 药物的配伍变化
第十五章 ● 第二节 药物的配伍变化 一、物理性配伍变化
01 沉淀或分层 02 潮解、液化和结块 03 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 04 由于溶剂的改变发生沉淀 05 盐析作用
第十五章 ● 第二节 药物的配伍变化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
第十五章 ● 第二节 药物的配伍变化
给药途径
意义 静脉滴注
外用 眼用 耳用 婴儿用 鼻用
第十五章 ● 第三节 处方认识及分析 三、处方中常用拉丁文概述
缩写 gtt g.(gm) μg. IU U
剂量单位
意义 滴 克 微克 国际单位 单位
第十五章 ● 第三节 处方认识及分析 三、处方中常用拉丁文概述
指同时配合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后产生药效或互相对抗。 如:① 如金属解毒剂依地酸钙钠、盐酸半胱氨酸、二巯基丙醇 等能与某些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而起解毒作用;亚甲蓝利用氧 化还原反应起解毒作用等。② 硝酸酯类药物与巯醇类物质或药 物发生相互作用,如同时给予可保护体内巯醇类的化合物1,4二巯基-2,3-丁二醇,就可降低因过度消耗体内巯醇而产生的药 物耐受性。
二、药物的还原性
(一)具有还原性药物的类型 醛类 醇类 酚和烯醇类 硫醇及硫化物 肼类及胺类 含共轭双键体系的药物 其他类
第十五章 ● 第一节 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二、药物的还原性
(二)
药物氧化的类型
药物的氧化一般可分为自动氧化和化学氧化两类。自动氧化是 由空气中的氧引起的自由基链式自氧化过程,如维生素C及肾 上腺素的自动氧化。化学氧化多为化学氧化剂引起的离子型反 应,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钠等氧化剂氧化某些药物,用于定性 鉴别及含量测定等。
我一定要活下去,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
第二节 药物的配伍变化
第十五章 ● 第二节 药物的配伍变化 一、物理性配伍变化
01 沉淀或分层 02 潮解、液化和结块 03 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 04 由于溶剂的改变发生沉淀 05 盐析作用
第十五章 ● 第二节 药物的配伍变化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
第十五章 ● 第二节 药物的配伍变化
给药途径
意义 静脉滴注
外用 眼用 耳用 婴儿用 鼻用
第十五章 ● 第三节 处方认识及分析 三、处方中常用拉丁文概述
缩写 gtt g.(gm) μg. IU U
剂量单位
意义 滴 克 微克 国际单位 单位
第十五章 ● 第三节 处方认识及分析 三、处方中常用拉丁文概述
《实用药物学基础与实践》第一章

第一章 ●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三、血浆药物浓度的变化
肌内注射、单次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一章 ●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药物的化学结构 1
药物剂量 2
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 3
反复用药 4
药物的相互作用 5
第一章 ●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药物的商品名是制药企业为保护自己所开发产品的生产权和 市场占有权而使用的名称。
第一章 ● 第一节 药物基本知识 三、药物的质量和质量标准
评价一个药物的质量,疗效和毒副作用是最重要的 指标。有效治疗疾病是药物的基本属性,但是药物的 毒副作用直接关系药物的安全性,也是影响药物疗效 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质量好的药物应该是疗效 确切、毒副作用小,体现出药品质量高效、低毒内涵。
第一章 ●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的作用
(一)药物基本作用和方式 基本作用可分为两类:使机体原有的生理、 生化功能增强的作用,称为兴奋作用;使机体原 有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 药物作用的方式可分为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第一章 ●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的作用
(二)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纯度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
第一章 ● 第一节 药物基本知识
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是一种药品分类管理的界定,是国际通行的 药品管理模式。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征、剂量、给药途径等 差异,将药品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 处方药是必须凭借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
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药物代 谢主要在肝脏内进行,部分也可在肠、肾、肺和血浆中完成。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中药学,实用药物学基础,中药化学技术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中药学,实用药物学基础,中药化学技
术
无机化学:
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它是化学中最古老的分支学科。
无机物质包括所有化学元素,不含碳元素的纯净物和其他几种的简单的碳化合物(除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二硫化碳、碳酸盐、KSCN等简单的碳化合物仍属无机物质外,其余均属于有机物质。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的学科。
结构的研究包括通过光谱、化学计算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研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特征。
性质研究包括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性的预测。
有机反应的研究包括各种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天然产物、药物和聚合物的化学合成策略等等。
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药材的概念,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与方法;中药药性的
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用药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等内容。
实用药物学基础:
《实用药物学基础》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丁丰。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构建教材体系,组建教材内容。
中药化学技术:
重点突出中药化学提取、分离和检识的技能,把操作技能以实训任务的形式穿插在各章节中,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把光谱结构鉴定改为实用的光谱检识,降低了难度,但是更为实用;为方便教学,本教材附有教学大纲。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五章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

⑤通过改变体液和电解质平衡:排钾利尿药\钙剂+强心苷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拮抗作用(antagonism)
结果:药物作用↓(疗效↓ 、不良反应↓) 按拮抗结果分类:
(1)相减作用:1 + 1<1,如部分激动药与完全激动药 (2)抵消作用:1 + 1=0,如受体激动药与拮抗药 (3)脱敏作用 (4)翻转作用 机制:
(4)对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对氨基水杨酸、新霉素可 损害肠粘膜,影响肠吸收功能。
(5)肠道菌群的改变
地高辛可被肠道菌群代谢,若同服红霉素则可 使地高辛血浓度增加1倍。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药物相互作用分类
(二)按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造成的影响不大,无需改 变治疗方案。
2、中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造成的不良后果确切,但 仍可在密切观察下使用。如异烟肼+利福平
3、重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会造成严重的毒性反应, 需要重新选药,或改变剂量和给药方案。 如:肌松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协同作用(synergism)
➢ 机制:
①两种药物作用于相同靶点\受体, 且作用性质相似;--相加 ②两种药物作用于不药使组织\受体对另一种药物敏感性增高; ④通过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 ⑤通过改变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拮抗作用(antagonism)
结果:药物作用↓(疗效↓ 、不良反应↓) 按拮抗结果分类:
(1)相减作用:1 + 1<1,如部分激动药与完全激动药 (2)抵消作用:1 + 1=0,如受体激动药与拮抗药 (3)脱敏作用 (4)翻转作用 机制:
(4)对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对氨基水杨酸、新霉素可 损害肠粘膜,影响肠吸收功能。
(5)肠道菌群的改变
地高辛可被肠道菌群代谢,若同服红霉素则可 使地高辛血浓度增加1倍。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药物相互作用分类
(二)按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造成的影响不大,无需改 变治疗方案。
2、中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造成的不良后果确切,但 仍可在密切观察下使用。如异烟肼+利福平
3、重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会造成严重的毒性反应, 需要重新选药,或改变剂量和给药方案。 如:肌松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协同作用(synergism)
➢ 机制:
①两种药物作用于相同靶点\受体, 且作用性质相似;--相加 ②两种药物作用于不药使组织\受体对另一种药物敏感性增高; ④通过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 ⑤通过改变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实用药物学基础与实践》第三章

盐酸麻黄碱
第三章 ●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或者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水中 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熔点217~220℃;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本品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呈现出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 缩血管、兴奋心脏等作用。用于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低血压及 鼻黏膜出血、肿胀引起的鼻塞等的治疗。收缩血管可减轻充血、肿 胀,治疗鼻塞,也可用于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所致的低血压等。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本品静脉注射后,即被血液和肝中的丁酰胆碱酯酶(假性胆碱 酯酶)水解,先分解成琥珀酰胆碱,再缓缓分解为琥珀酸和胆碱, 成为无肌松作用的代谢物,只有10%~15%的药量到达作用部位。
本品起效快,持续时间短,易于控制。临床作为全身麻醉的辅 助药。
第三章 ● 第三节 抗胆碱药 二、N受体阻断药
苯磺酸阿曲库铵
第三章 ● 第三节 抗胆碱药 二、N受体阻断药
泮库溴铵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第三章 ●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
第三章 ●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
性粉末;无臭,味苦;熔点206~212℃;在水 中极微溶解,在乙醇、三氯甲烷、乙醚、脂肪 油或挥发油中不溶。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肾上腺素通过激动β1受体,
增强心脏心肌兴奋度,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心率传导增 快,常与利多卡因、阿托品组成循环三联,治疗各种原因 导致的心跳骤停;通过激动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通过激动α受体,使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减轻充血水肿,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可作为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第二节 拟胆碱药
第三章 ● 第二节 拟胆碱药 一、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
第三章 ●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或者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水中 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熔点217~220℃;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本品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呈现出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 缩血管、兴奋心脏等作用。用于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低血压及 鼻黏膜出血、肿胀引起的鼻塞等的治疗。收缩血管可减轻充血、肿 胀,治疗鼻塞,也可用于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所致的低血压等。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本品静脉注射后,即被血液和肝中的丁酰胆碱酯酶(假性胆碱 酯酶)水解,先分解成琥珀酰胆碱,再缓缓分解为琥珀酸和胆碱, 成为无肌松作用的代谢物,只有10%~15%的药量到达作用部位。
本品起效快,持续时间短,易于控制。临床作为全身麻醉的辅 助药。
第三章 ● 第三节 抗胆碱药 二、N受体阻断药
苯磺酸阿曲库铵
第三章 ● 第三节 抗胆碱药 二、N受体阻断药
泮库溴铵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第三章 ●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
第三章 ●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
性粉末;无臭,味苦;熔点206~212℃;在水 中极微溶解,在乙醇、三氯甲烷、乙醚、脂肪 油或挥发油中不溶。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肾上腺素通过激动β1受体,
增强心脏心肌兴奋度,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心率传导增 快,常与利多卡因、阿托品组成循环三联,治疗各种原因 导致的心跳骤停;通过激动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通过激动α受体,使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减轻充血水肿,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可作为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第二节 拟胆碱药
第三章 ● 第二节 拟胆碱药 一、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倦怠嗜睡、
头晕。月经紊乱、溢乳和男性乳房发育偶有所 见。此外还有便秘、腹泻、皮疹、乳腺肿痛、 恶心、睡眠障碍、眩晕、严重口渴、头痛、容 易激动等。
【剂型及规格】片剂:5 mg;10 mg。注射
剂:10 mg(1 mL);10 mg(2 mL)。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临床主要用于各种与胃酸相关的疾患,如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 胃—食管反流症、高酸性胃炎、应激性溃疡、急性胃黏膜出血、胃泌素瘤 等。对胆碱型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的胃酸分泌过多更为适用。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四)胆碱受体阻断剂
【不良反应】
与剂量有关。常见不良反应有 轻度口干、眼睛干燥及视力调节障 碍等,但较轻微,停药后症状即消 失。偶有便秘、腹泻、头痛、精神 错乱,一般较轻,有2%需停药。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一)H2受体阻断剂
【理化性质】 常用其盐酸盐,本品为类白
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有异臭, 味微苦带涩;极易潮解,吸潮后 颜色变深。在水或甲醇中易溶, 在乙醇中略溶,在丙酮中几乎不 溶。熔点137~143℃。
雷尼替丁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兰索拉唑
泮托拉唑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二)质子泵抑制剂
雷贝拉唑
埃索美拉唑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三)胃泌素受体阻断剂
丙谷胺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略苦;在 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易溶,在水中极微溶解, 在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熔点148.5~ 152℃。
【理化性质】
【药理作用与临床 应用】
昂丹司琼为强效、高度选择性的五羟色胺3 (5-HT3)受体拮抗药,能有效地抑制或缓解 由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和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由化疗和放疗引起的恶心呕 吐,特别对抗癌药顺铂引起的呕吐效果显著, 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手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二)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质子泵抑制剂,本品易浓集于酸性环 境中,选择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处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 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由于 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本品抑酸能力强大, 起效迅速,可强而持久地抑制基础胃酸及食物、五肽胃泌素所致的胃 酸分泌。它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促胃液素、组胺、胆碱及食物,刺激 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H2受体阻断剂 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对H2受体阻断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 腺苷酸(DcAMP)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 枸橼酸铋钾和胶体果胶铋均能与溃疡底膜坏死组织中的蛋 白或氨基酸结合,形成蛋白质—铋复合物,覆盖于溃疡表 面,还有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甲氧氯普胺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味苦。本品在氯仿中溶解,在乙醇或丙 酮中略溶,在乙醚中极微溶解,在水中几乎不 溶;在酸性溶液中溶解。本品的熔点为147~ 151℃。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二)质子泵抑制剂
【不良反应】本品耐受性良好, 常见不良反应是头痛、腹泻、 便秘、腹痛、恶心、呕吐、腹 胀等。
【剂型及规格】片剂:10 mg; 20 mg。胶囊剂:10 mg;20 mg。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二)质子泵抑制剂
多潘立酮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理化性质】
本品为结晶性白色固体粉末,熔点242.5℃,微溶于甲醇和 乙醇,极微溶于丙酮,几乎不溶于水。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可选择性阻断外周多巴胺受体而止吐,还能阻断胃肠D2受体, 促进胃肠运动,促进胃排空,增加食管括约肌张力,防止食管反流, 增强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幽门的收缩。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三、胃黏膜保护药
【不良反应】
偶见轻度腹部痉挛、口干、皮疹、头痛、腹泻、神经过敏、 倦怠、嗜睡、头晕等。
【剂型及规格】
片剂:10 mg。栓剂:10 mg;30 mg;60 mg。注射剂:10 mg(2 mL)。滴剂:10 mg(1 mL)。混悬液:1 mg(1 mL)。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不良反应】偶见瞬时性腹部痉挛、腹 鸣和腹泻,可减半剂量。偶有过敏、头痛、 头晕、男性乳房女性化和乳溢等。
【剂型及规格】片剂:5 mg;10 mg。 混悬液:1 mg(1 mL)。
第三节 止吐药
第五章 ● 第三节 止吐药
昂丹司 琼
第五章 ● 第三节 止吐药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味苦;在甲醇中易溶,在水中略溶,在丙酮中 微溶,在0.1 mL/L盐酸溶液中略溶。熔点为 175~180℃,熔融时同时分解。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一)H2受体阻断剂
法莫替丁
罗沙替丁醋酸酯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二)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理化性质】本品为脂溶性弱 碱性药物,白色或类白色结晶 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氯仿、 二甲基甲酰胺,溶于甲醇,难 溶于水。熔点156℃。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抗酸药
(二)非吸收性抗酸药 。
非吸收性抗酸药中含有难以吸收的阳离子,口服后只 能中和胃酸而不能被胃肠道吸收。有中和胃酸、保护溃疡 面、局部止血作用,效力缓慢而持久,如氢氧化铝(片剂 或凝胶)、氢氧化镁、三硅酸镁、碳酸钙等。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一)H2受体阻断剂
【不良反应】
较西咪替丁小,可见恶心、皮疹、便秘、乏力、 头痛、头晕;偶见静注后出现心动过缓;少见轻度 肝功能损伤。长期服用可持续降低胃液酸度,利于 胃内细菌繁殖。
【剂型及规格】
片剂:150 mg;300 mg。胶囊剂:150 mg。注射剂:50 mg(2 mL);50 mg(5 mL);150 mg(2 mL);300 mg(2 mL)。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抗酸药
(二)非吸收性抗酸药
三硅酸镁抗酸作用较弱而慢,但持久。在与胃 酸反应中生成胶状二氧化硅,可以覆盖在胃、 十二指肠溃疡的表面,除机械保护作用外还能 吸附游离酸。但长期服用本品,少量二氧化硅 被吸收并经尿道排泄,可能发生肾硅酸盐结石。
碳酸钙作用快且维持时间长,但长期大量使用 会引起腹胀、高钙血症、肾结石、便秘及胃酸 反跳现象等。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西沙必 利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固 体,无臭;在冰醋酸中易溶,溶于丙酮、 二氯甲烷,微溶于甲醇,几乎不溶于水。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本品为全胃肠道动力药, 可增强食道蠕动和下食道括约肌张力,防止胃内容物 反流入食道,改善食道的清除率;增加胃和十二指肠 收缩性与胃窦、十二指肠的协调性;改善胃和十二指 肠的排空,加强肠的运动并促进小肠和大肠的转运。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三、胃黏膜保护药
• 传统的抗酸药硫糖铝,除中和胃酸外,还具有黏膜保护作 用,,适用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 前列腺素类似物米索前列醇,具有增强黏膜抗损伤能力和 加速溃疡愈合的作用,它可促进黏液和分泌,增强黏膜屏 障作用,抑制基础胃酸、组胺、胃泌素、食物刺激胃酸和 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胃黏膜细胞的 增殖和修复。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三)胃泌素受体阻断剂
【不良反应】 本品无明显副作用,偶有口干、便秘、
瘙痒、失眠、腹胀、下肢酸胀等不良反应,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剂型及规格】 片剂:0.2 g。胶囊剂:0.2 g。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四)胆碱受体阻断剂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本品是第一代胃动力药,
为多巴胺2(D2)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 (CTZ)中多巴胺受体而提高CTZ的阈值,发挥强大的中枢 性镇吐作用,还可阻断胃肠多巴胺受体,促进胃及上部肠 段的运动;提高静息状态胃肠道括约肌的张力,增加下食 管括约肌的张力和收缩的幅度。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三)胃泌素受体阻断剂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丙谷胺化学结构与胃泌素相似,可竞争性阻断胃 泌素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对胃黏膜具有保护和促进 愈合的作用,能改善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促使溃疡愈 合。因其抑酸作用较H2受体阻断剂弱,临床已不再单 独用于治疗溃疡病,但近来其利胆作用较受重视。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
抗消化性溃疡药 胃动力药 止吐药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抗酸药
(一)吸收性抗酸药 吸收性抗酸药口服后除中和胃酸外,还可以被肠道吸收进
入血液和尿液,因此还可以用来治疗酸中毒和碱化尿液。常用 的是弱碱碳酸氢钠(小苏打),口服后能迅速中和胃中过多的 胃酸,其抗酸作用强而短暂。可引起嗳气、继发性胃酸分泌增 加,还会使胃肠充气,造成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甚至可导致 溃疡穿孔或新的溃疡。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一)H2受体阻断剂
【不良反应】
常见头痛、疲倦、口干、 腹泻、腹胀、皮肤潮红等, 亦可引起头晕、嗜睡和精神 障碍等现象,但一般不影响 继续用药。
【剂型及规格】
片剂:0.1 g;0.2 g; 0.4 g;0.8 g。胶囊剂:0.2 g。注射剂:0.2 g(50 mL);0.2 g(100 mL); 0.4 g(100 mL)。
头晕。月经紊乱、溢乳和男性乳房发育偶有所 见。此外还有便秘、腹泻、皮疹、乳腺肿痛、 恶心、睡眠障碍、眩晕、严重口渴、头痛、容 易激动等。
【剂型及规格】片剂:5 mg;10 mg。注射
剂:10 mg(1 mL);10 mg(2 mL)。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临床主要用于各种与胃酸相关的疾患,如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 胃—食管反流症、高酸性胃炎、应激性溃疡、急性胃黏膜出血、胃泌素瘤 等。对胆碱型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的胃酸分泌过多更为适用。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四)胆碱受体阻断剂
【不良反应】
与剂量有关。常见不良反应有 轻度口干、眼睛干燥及视力调节障 碍等,但较轻微,停药后症状即消 失。偶有便秘、腹泻、头痛、精神 错乱,一般较轻,有2%需停药。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一)H2受体阻断剂
【理化性质】 常用其盐酸盐,本品为类白
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有异臭, 味微苦带涩;极易潮解,吸潮后 颜色变深。在水或甲醇中易溶, 在乙醇中略溶,在丙酮中几乎不 溶。熔点137~143℃。
雷尼替丁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兰索拉唑
泮托拉唑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二)质子泵抑制剂
雷贝拉唑
埃索美拉唑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三)胃泌素受体阻断剂
丙谷胺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略苦;在 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易溶,在水中极微溶解, 在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熔点148.5~ 152℃。
【理化性质】
【药理作用与临床 应用】
昂丹司琼为强效、高度选择性的五羟色胺3 (5-HT3)受体拮抗药,能有效地抑制或缓解 由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和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由化疗和放疗引起的恶心呕 吐,特别对抗癌药顺铂引起的呕吐效果显著, 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手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二)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质子泵抑制剂,本品易浓集于酸性环 境中,选择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处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 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由于 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本品抑酸能力强大, 起效迅速,可强而持久地抑制基础胃酸及食物、五肽胃泌素所致的胃 酸分泌。它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促胃液素、组胺、胆碱及食物,刺激 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H2受体阻断剂 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对H2受体阻断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 腺苷酸(DcAMP)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 枸橼酸铋钾和胶体果胶铋均能与溃疡底膜坏死组织中的蛋 白或氨基酸结合,形成蛋白质—铋复合物,覆盖于溃疡表 面,还有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甲氧氯普胺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味苦。本品在氯仿中溶解,在乙醇或丙 酮中略溶,在乙醚中极微溶解,在水中几乎不 溶;在酸性溶液中溶解。本品的熔点为147~ 151℃。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二)质子泵抑制剂
【不良反应】本品耐受性良好, 常见不良反应是头痛、腹泻、 便秘、腹痛、恶心、呕吐、腹 胀等。
【剂型及规格】片剂:10 mg; 20 mg。胶囊剂:10 mg;20 mg。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二)质子泵抑制剂
多潘立酮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理化性质】
本品为结晶性白色固体粉末,熔点242.5℃,微溶于甲醇和 乙醇,极微溶于丙酮,几乎不溶于水。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可选择性阻断外周多巴胺受体而止吐,还能阻断胃肠D2受体, 促进胃肠运动,促进胃排空,增加食管括约肌张力,防止食管反流, 增强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幽门的收缩。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三、胃黏膜保护药
【不良反应】
偶见轻度腹部痉挛、口干、皮疹、头痛、腹泻、神经过敏、 倦怠、嗜睡、头晕等。
【剂型及规格】
片剂:10 mg。栓剂:10 mg;30 mg;60 mg。注射剂:10 mg(2 mL)。滴剂:10 mg(1 mL)。混悬液:1 mg(1 mL)。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不良反应】偶见瞬时性腹部痉挛、腹 鸣和腹泻,可减半剂量。偶有过敏、头痛、 头晕、男性乳房女性化和乳溢等。
【剂型及规格】片剂:5 mg;10 mg。 混悬液:1 mg(1 mL)。
第三节 止吐药
第五章 ● 第三节 止吐药
昂丹司 琼
第五章 ● 第三节 止吐药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味苦;在甲醇中易溶,在水中略溶,在丙酮中 微溶,在0.1 mL/L盐酸溶液中略溶。熔点为 175~180℃,熔融时同时分解。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一)H2受体阻断剂
法莫替丁
罗沙替丁醋酸酯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二)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理化性质】本品为脂溶性弱 碱性药物,白色或类白色结晶 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氯仿、 二甲基甲酰胺,溶于甲醇,难 溶于水。熔点156℃。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抗酸药
(二)非吸收性抗酸药 。
非吸收性抗酸药中含有难以吸收的阳离子,口服后只 能中和胃酸而不能被胃肠道吸收。有中和胃酸、保护溃疡 面、局部止血作用,效力缓慢而持久,如氢氧化铝(片剂 或凝胶)、氢氧化镁、三硅酸镁、碳酸钙等。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一)H2受体阻断剂
【不良反应】
较西咪替丁小,可见恶心、皮疹、便秘、乏力、 头痛、头晕;偶见静注后出现心动过缓;少见轻度 肝功能损伤。长期服用可持续降低胃液酸度,利于 胃内细菌繁殖。
【剂型及规格】
片剂:150 mg;300 mg。胶囊剂:150 mg。注射剂:50 mg(2 mL);50 mg(5 mL);150 mg(2 mL);300 mg(2 mL)。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抗酸药
(二)非吸收性抗酸药
三硅酸镁抗酸作用较弱而慢,但持久。在与胃 酸反应中生成胶状二氧化硅,可以覆盖在胃、 十二指肠溃疡的表面,除机械保护作用外还能 吸附游离酸。但长期服用本品,少量二氧化硅 被吸收并经尿道排泄,可能发生肾硅酸盐结石。
碳酸钙作用快且维持时间长,但长期大量使用 会引起腹胀、高钙血症、肾结石、便秘及胃酸 反跳现象等。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西沙必 利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固 体,无臭;在冰醋酸中易溶,溶于丙酮、 二氯甲烷,微溶于甲醇,几乎不溶于水。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本品为全胃肠道动力药, 可增强食道蠕动和下食道括约肌张力,防止胃内容物 反流入食道,改善食道的清除率;增加胃和十二指肠 收缩性与胃窦、十二指肠的协调性;改善胃和十二指 肠的排空,加强肠的运动并促进小肠和大肠的转运。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三、胃黏膜保护药
• 传统的抗酸药硫糖铝,除中和胃酸外,还具有黏膜保护作 用,,适用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 前列腺素类似物米索前列醇,具有增强黏膜抗损伤能力和 加速溃疡愈合的作用,它可促进黏液和分泌,增强黏膜屏 障作用,抑制基础胃酸、组胺、胃泌素、食物刺激胃酸和 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胃黏膜细胞的 增殖和修复。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三)胃泌素受体阻断剂
【不良反应】 本品无明显副作用,偶有口干、便秘、
瘙痒、失眠、腹胀、下肢酸胀等不良反应,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剂型及规格】 片剂:0.2 g。胶囊剂:0.2 g。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四)胆碱受体阻断剂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本品是第一代胃动力药,
为多巴胺2(D2)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 (CTZ)中多巴胺受体而提高CTZ的阈值,发挥强大的中枢 性镇吐作用,还可阻断胃肠多巴胺受体,促进胃及上部肠 段的运动;提高静息状态胃肠道括约肌的张力,增加下食 管括约肌的张力和收缩的幅度。
第五章 ●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三)胃泌素受体阻断剂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丙谷胺化学结构与胃泌素相似,可竞争性阻断胃 泌素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对胃黏膜具有保护和促进 愈合的作用,能改善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促使溃疡愈 合。因其抑酸作用较H2受体阻断剂弱,临床已不再单 独用于治疗溃疡病,但近来其利胆作用较受重视。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
抗消化性溃疡药 胃动力药 止吐药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抗酸药
(一)吸收性抗酸药 吸收性抗酸药口服后除中和胃酸外,还可以被肠道吸收进
入血液和尿液,因此还可以用来治疗酸中毒和碱化尿液。常用 的是弱碱碳酸氢钠(小苏打),口服后能迅速中和胃中过多的 胃酸,其抗酸作用强而短暂。可引起嗳气、继发性胃酸分泌增 加,还会使胃肠充气,造成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甚至可导致 溃疡穿孔或新的溃疡。
第五章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抑酸药 ● (一)H2受体阻断剂
【不良反应】
常见头痛、疲倦、口干、 腹泻、腹胀、皮肤潮红等, 亦可引起头晕、嗜睡和精神 障碍等现象,但一般不影响 继续用药。
【剂型及规格】
片剂:0.1 g;0.2 g; 0.4 g;0.8 g。胶囊剂:0.2 g。注射剂:0.2 g(50 mL);0.2 g(100 mL); 0.4 g(10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