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宣传问答题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震中是指地震的发生地点,震源是指地震的能量释放点。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正确?- A. 震中和震源是同一个概念- B. 震中是地震的能量释放点,震源是地震的发生地点- C. 震中和震源都是指地震的能量释放点- D. 震中和震源都是指地震的发生地点答案:B2. 以下哪种地震波是最先到达地表的?- A. P波- B. S波- C. L波- D. R波答案:A3. 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采用几度制。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正确?- A. 地震烈度越高,地震破坏越严重- B. 地震烈度越低,地震破坏越严重- C. 地震烈度和地震破坏程度没有直接关系- D. 地震烈度只用于描述地震的震源能量大小答案:A4. 下列哪种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A. 钢结构- B. 砖木结构- C. 混凝土结构- D. 轻钢结构答案:A5. 预防地震灾害的常用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A. 地震监测预警- B. 建筑物抗震设防- C. 安全疏散演练- D.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 E. 应急救援准备答案:A、B、C、D、E二、判断题1. 地震是由地球自身的运动引起的,与人类活动无关。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名称不同。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3. 倒塌的建筑物通常是因为地震震源的直接作用造成的。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4. 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预警信号。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5. 地震发生后,人们应该立即躲进大型家具或桌子下方保护自己。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的区别。
答: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采用几度制。
地震烈度与地震的破坏情况有直接关系,烈度值越高,地震破坏越严重。
地震震级是用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采用地震矩震级或里氏震级。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 地震是由什么引起的?A. 风力B. 电力C. 地球运动D. 水力答案:C. 地球运动2. 以下哪个不是减少地震危害的措施?A. 建造抗震建筑B. 加固老旧建筑C. 提高地震预警系统能力D. 加大地震发生频率答案:D. 加大地震发生频率3. 震中是指什么地方?A. 发生地震的地方B. 地震波传播最快的地方C. 地震波幅度最大的地方D. 距离地震中心最近的地方答案:A. 发生地震的地方4. 以下哪个不是地震前的预兆?A. 岩石变形B. 地表地貌变化C. 动物异常行为D. 雨水增加答案:D. 雨水增加5. 震源深度越浅,地震对地表产生的破坏力越大。
A. 对B. 错答案:A. 对二、填空题1. 地震的强度通常使用哪个指标来表示?答案:里氏震级2. 地震波传播最慢的波是什么波?答案:S波3.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对地表破坏程度进行评定的,常用的评定标准是什么?答案:中国地震烈度表4. 地震的发生是随机的,无法预测。
答案:对5. 地震后,我们应该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避免继续受到伤害。
答案:对三、简答题1. 简述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答案: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是在地震发生前,提前预警可能受到地震影响的区域,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采取逃生或防护措施。
该系统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利用地震台网的观测数据来进行地震预警。
当地震波从震源传播到某个地震台网的观测点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可以预测地震波到达其他地区所需的时间,从而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2. 简述抗震建筑的设计原则。
答案:抗震建筑的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结构合理:建筑结构应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和强度设计,使其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 刚性足够: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刚性,能够抵抗地震引起的变形和振动,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 疏散通道畅通: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撤离。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题目一震中与震源有何区别?答案一:震中是指地震波在地表上最先到达的点,一般是地震的发生地点;而震源是指地震发生的具体位置,即地震的起源位置。
题目二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判断地震烈度?答案二: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对地表造成破坏程度的指标。
判断地震烈度可以通过观察地震对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物和设施造成的破坏程度,以及人们感受到的地面晃动情况来进行评估。
题目三什么是地震预警系统?它如何工作?答案三: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能够提前发现地震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的系统。
它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强度的变化来判断地震的规模和位置,然后将预警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受影响地区的人们,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题目四震中距离越远,地震烈度会越大吗?答案四:不一定。
地震烈度与震中距离并不直接相关。
地震烈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地震的规模、震源深度、岩石性质等。
因此,即使距离震中较远,如果地震规模较大或者震源较浅,地震烈度仍然可能很高。
题目五地震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紧急避险措施?答案五:地震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紧急避险措施:- 在室内,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靠近坚固结构的角落,保护头部和颈部;- 远离窗户、玻璃、吊灯等易碎物品,以免受伤;- 尽量不要使用电梯,选择安全的楼梯下楼;- 在室外,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危险区域;- 避免靠近山体、河岸等可能发生滑坡或泥石流的地方。
以上就是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希望能增加大家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试题一1.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上地壳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2.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应力积累和释放。
3. 什么是震源?- 震源是地震能量释放的地点,通常位于地壳深处。
4. 什么是震中?- 震中是震源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点,也是地震发生的地点。
5. 地震的强度如何衡量?- 地震的强度可以通过震级来衡量,常用的震级标准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
试题二1. 什么是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指标,常用的烈度标准有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烈度表》。
2. 震中附近地震烈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什么样的地形?- 震中附近地震烈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软弱地基或受侵蚀的地层,如河床沖积层、湖底沉积物等。
3. 什么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
4. 什么是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较慢的特点,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前发出警报,以便采取防护措施。
5.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到哪些次生灾害?-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到次生灾害,如地震海啸、地震火灾、地震滑坡等。
试题三1.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如桌子底下、门窗旁边等,保护好头部和颈部。
2.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伤员?-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伤员救助,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治疗。
3. 什么是避震设防?- 避震设防是指在建筑物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4. 地震烈度越高,建筑物所受到的破坏程度越大,是否正确?- 正确。
5.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前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迹象预测地震?- 是的,地震前常会出现一些地震前兆,如地震云、地下水位变化、地磁异常等,可以用于地震预测。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试题一
1. 地震是由什么引起的?
- 答案:地震是由地壳内部的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
2. 地震的烈度是什么意思?
- 答案:地震的烈度是描述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指标。
3. 什么是地震的震级?
- 答案:地震的震级是描述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
4.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地震破坏性灾害。
- 答案:地震破坏性灾害包括房屋倒塌、地面崩塌、火灾、洪涝等。
5. 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 答案: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寻找避难点,避免靠近窗户、大型家具和易倒物品。
试题二
1. 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答案: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御为辅、综合治理。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防震减灾措施。
- 答案:常见的防震减灾措施包括加固建筑物、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地震演练等。
3. 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
- 答案: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所采用
的防震能力标准。
4. 请说明地震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 答案:地震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
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三防”是指什么?
- 答案: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三防”是指抗震防灾、防火防灾和防洪防灾。
以上是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希望通过这份文档,能够增加大家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防震抗灾知识问答题目及解答

防震抗灾知识问答题目及解答1.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上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球震动。
地震会导致地面摇晃、建筑物倒塌以及其他大规模破坏。
2. 为什么地震会造成灾害?地震造成灾害的原因包括地震本身的能量释放和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地震释放的能量会导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破坏,同时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洪水、火灾等次生灾害。
3. 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抗震设计和建筑材料- 加固建筑结构,如增加钢筋混凝土柱、墙等- 安装地震减震装置,如减震器和隔震系统-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4. 地震预警系统是什么?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来提前发出地震警报的系统。
它可以在地震波到达目标地区之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供警报,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安全措施。
5.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在地震发生时,应该采取以下行动:- 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惊慌- 迅速寻找避难场所,如桌子下、门框旁边等结构坚固的地方- 远离窗户、玻璃、壁橱等可能会破裂或倒塌的物体- 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选择使用楼梯下楼- 在地震结束后,小心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物品或破坏的建筑物6. 如何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了解地震的风险和可能的影响- 确定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安全区域和避难场所- 准备地震应急包,包括食物、水、急救用品等生活必需品- 制定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计划,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互相联系- 参与地震演和培训,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和反应速度7. 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包括哪些方面?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搜索和救援被困人员- 提供紧急医疗援助和急救服务- 提供食物、水和其他基本生活物资- 清理瓦砾和废墟,恢复基础设施- 提供心理支持和灾后重建指导8. 地震灾害应对中的心理健康支持很重要吗?是的,地震灾害应对中的心理健康支持非常重要。
关于地震的问答题

关于地震的问答题
1、地震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
答: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实在太可怕了。
2、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办?
答: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躲在活命三角区(就是发生地震时一定要找到可以构成三角区的空间去躲避。
首先,要迅速找一个大而坚实的物体,移动并靠近它的一侧,最后尽量蜷缩自己的身体。
)
3、什么时候开始往外跑?
答:当班级老师通知我们可以逃生了,大家就要有秩序、沿着墙根、猫着身子双手护头逃至安全地带。
4、万一遇上来不及逃到室外的情况时该怎么办?
答:就找大床、桌子、沙发,最好躲在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问题详解

东湖路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地震是地球( D)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3.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B )A、向教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C、蹲在地上D、涌向楼梯间4.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5.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D )。
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6.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B )发明的。
A、祖冲之B、张衡C、毕升 D、蔡伦7.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8.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B )。
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9.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C )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C.张大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10.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你应当怎样避免下列哪种危险的避震方法( A )A.靠近桥梁、河岸等空旷地带B.不在狭窄的胡同、走廊、楼梯上停留C.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管道D.不在电线杆、高压线、大型广告牌下行走11.每年( B)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A、9月11日B、5月12日C、4月22日D、6月5日12.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A )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13.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C )A、最近的建筑物内B、立交桥C、空旷地蹲下D、建筑物旁边14.地震发生时,在平房人员迅速保护头部向室外跑,来不及可以( C )A、依靠鱼缸B、依靠书柜C、躲在床下或桌下D、站在房中央15.狗,猪,猫,鱼,鼠,羊等动物对地震异常反应中最明显的是( B )A. 狗.B. 猪.C. 鱼 D 猫16.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地质灾害?( D )A、山崩、滑坡和泥石流B、水土流失和地石沉降C、土地沙漠化D、喷沙冒水和河流决堤17.最为抗震的房屋结构是( E )A. 土坯墙B. 砖石结构C.砖混结构D.剪子墙结构E.框架结构18.如遇到起火或有毒气体泄露,躲避要选择( A )A.在下风向没水的地方B. 在上风向有水的地方.19.谚语:“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跑;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乱叫;冰天雪地蛇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这些征兆说明下面哪一种现象就要发生?( C)A.日本鬼子进村扫荡B.预示附近要发大水了C.地震前的先兆D.古老的乡村赶庙会20.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 A)层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21.几级地震为有感地震( B)A、2级B、3级C、4级D、5级2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上课,应如何避震( B )A、向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暂时躲在自己的课桌下,等地震震后迅速撤到大操场上C、涌向楼梯23.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达:(A )A、抗震设防要求B、设防标准C、抗震设防设计D、设防规范24.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坍塌砸伤人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D、火灾25.地震时一种自然现象,它是( A )的一种表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知识宣传问答题
1.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那么每天平均大约发生多少次地震?
答案:1万多次。
2. 地震波主要分为哪几种波?
答案:纵波、横波、面波。
3. 地震三要素分别是指什么?
答案: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和震级。
4. 什么是震中和震中距?
答案:震中指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震中距是指震中到指定点的距离。
5. 什么是震源深度?
答案: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
6. 地震震级由什么决定?
答案: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决定。
7. 地震烈度的概念是什么?
答案: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称为地震烈度。
8. 不同地区发生相同震级地震,其烈度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
9. 天然地震包括哪三类地震?
答案: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10. 震源深度50km的地震是属于浅源地震还是深源地震?
答案:浅源地震。
11. 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哪三个?
答案: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大洋海岭地震带。
12. 潮汕地区处于我国哪个地震区的哪条地震带上?
答案:华南地震区东南沿海地震带东段的泉汕地震带上。
13. 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哪一天发生的?今年是几周年?
答案:2008年5月12日;5周年。
14. 广东省历史上两次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哪里?
答案:南澳—南澎一带。
15. 地震的有哪些宏观前兆?
答案:地声、地光、动植物异常、地下水异常等。
16. 震灾预防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答案:工程性预防和非工程性预防。
17. 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是否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答案:是。
18. 地震预警系统一般几秒内能发出预警信息?
答案:10秒内。
19. 当地震来临时,个人避震时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伏而待定、因地制宜、就近避震”。
20. 地震到来时,处在室内的人应迅速关闭什么?
答案:电源、液化气、自来水开关。
21. 地震发生时,能否跑去阳台和走廊避震?
答案:不能。
22. 驾驶员在行驶车辆时遇到地震应该怎么办?
答案:减低车速,靠边停放。
23. 在室外的人遇到地震时应该迅速离开桥面、地下道、高架桥?
答案:是。
24. 避震时,为防止粉尘呛入窒息,应该怎么做?
答案:最好采取蹲下或俯卧,用柔软物件保护头部或用毛巾衣物捂住鼻口。
25. 在地震中被压埋应该如何处理?
答案:首先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头部、身上的物体,捂住鼻孔防止烟尘窒息。
进而扩大和保护生存空间,用砖、木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26. 在地震中被压埋可否大声呼救?
答案:不可,可用砖块敲击物体、水管等与外界联系。
27. 如自救活动费时过长、费力过大或不安全时,应立即停止?
答案:是,保存体力。
28. 地震发生后的互救要领是什么?
答案: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集中后分散、先精干后残弱。
29. 救人过程包括哪五个环节?
答案:定位、扒挖、施救、护理、运送。
30. 救人时一时难以挖掘出来的要如何处理?
答案:不能强拉硬拽,应给予通风、递送食物、树立标志。
31. 防震应急包应该配备那些东西?
答:身份信息卡、压缩饼干、饮用水手、电筒、绳子、收音机、口哨、小型工具以及药品等物品。
32. 地震来了,是躲还是跑?
答:如果你所处的建筑物是结实可靠的,抗震性能好,则就近躲避比较好;如果是质量很差的平房,室内就有危险,能及时跑出去的,还是跑出去为好。
33. 处在室内的人,遇到地震如何避免火灾等次生灾害?
答:处在室内的人,应迅速关闭电源、液化气、自来水开关,避免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
34. 在室内如何正确避震?
答:在牢固的家具边、内墙根、内墙角、柱子周围等安全三角空间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跨度房间暂避。
不要去阳台、走廊、外墙边或窗边避震,不要乘电梯,更不要跳楼。
35. 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答:在公共场所的人千万不要慌乱,要避开人流,寻找安全角落,如坚固大件物体、排椅、桌凳、墙角、柱边等就地避险、伏而待定。
待震动过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36. 在工作车间作业的人如何避震?
答:在工作车间作业的人,应迅速关闭电源、机器、和其它有毒气体、有害气体、火源开关,在机床边、大型设备和办公家具周围暂避。
37. 户外避震时应采用什么样的姿势?
答:最好是采取蹲下或俯卧,用柔软物件保护头部或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防止粉尘呛入窒息。
38. 户外避震应选择怎样的地方比较好?
答:要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39.在户外要避开哪些危险?
答:避开楼房、高架桥、高烟囱等高大建筑物;避开电线杆、变压站、玻璃幕墙、路灯、广告牌等危险物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所。
迅速远离海边,以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
40. 行驶中的车辆应如何正确避震?
答:行驶中的车辆要迅速停驶,并注意躲开立交桥、陡崖等危险地段。
旅客应抓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
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41. 在地震中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等现象应怎么办?
答: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42. 在操场或室外的学生应怎样避震?
答:在操场或室外的学生,可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注意不可轻易返回教室。
43. 办公室如何避震?
答:如果在办公室:要马上躲在坚固的办公桌旁,或蹲在三角空间的墙根、墙角处,或立即转移到开间小的卫生间,注意保护头部;关闭
电源。
震后迅速撤离,切切不可乘坐电梯。
44. 地震后的如何自救,有什么要领?
答:四个要领:改善环境、发出信号、保存体力、维持生命。
45. 如何正确发出信号?
答:要不时地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可用砖块敲击物体、水管等来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
46. 如何判断废墟下边有人?
答:⒈注意寻找倒塌房屋的“安全三角区”;⒉细听遇险者轻微敲击的声音;⒊向邻居询问被压埋者可能所在的方位;⒋用“生命探测器”等设备,确定是否有人活着。
47. 地震时,处在平房或楼房底层的人,要如何应对?
答:在来得及或跑得动的情况下,可选择跑出屋外。
48.芦山地震震级是几级?是中强地震还是强烈地震?
答:震级7.0级,是强烈地震。
49.我们潮汕地区历史上最大地震多大?发生在哪一年哪个地方?答:最大震级7.3级,是1918年发生在南澳。
50.《防震减灾法》规定全国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
答:每年5月12日。
51.避震时,身体采用哪种姿势好?
答:蹲、坐或俯卧,蜷曲身体,尽量降低重心。
52.避震时有哪些保护措施?
答:用软垫、、枕头、脸盆等保护好头、颈部,掩住口、鼻。
53.新修订《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时候开始施行?
答:2012年11月29日通过,2013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