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大学试题(文学)比较文学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答案附后面)

大学试题(文学)-比较文学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答案附后面)卷一:1.下面作家中,可以进行影响研究的是OA、鲁迅和果戈理Bs易卜生和曹禺C、托尔斯泰和罗星・罗兰D、拜伦和莱蒙托夫E、拜伦与普希金2.简述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3.什么是“期待视野”?4.关于哈罗德•布鲁姆,描述不恰当的是()。
A、他是“耶鲁学派”批评家B、他是美国著名文学教授C、他认为文本分析非常重要D、他提倡历史的、阶级的文学研究5.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
A、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B、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C、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D、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6.下列学者哪个不属于心理分析学派OA、弗洛伊德B、荣格C、钟敬文7.阐发研究作为一种研窕方法,是由法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8.我国文学史上将诗歌和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天问》的作者是(〔A、屈原B、李白C、苏轼9.1979年,O的《管锥编》出版标志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
10.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OA、倭寇B、小日本C、鹰钩鼻11.关于“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口,合理的做人”,正确的是()。
A、此语出自宗白华B、提出的问题与教育有关C、此语出自《美学散步》D、其思想与《弟子规》相似12.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窕有何关系13.为什么要在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明的视野?14.美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
A、基亚B、韦勒克C、雷马克D、韦斯坦15.比较文学就是要突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打通”整个文化领域,使文学研究进入了()性研究的新阶段。
16.属于美国学派代表人物的有O.A、列文B、基亚C、卡雷D、韦勒克E、雷马克17.信息本身最根本的性质是()βA、独立性B、完整性C、不确定性D、确定性18.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一文中说哪篇文章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OA、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B、钱钟书的《通感》C、钱钟书的《诗可以怨》D、朱光潜的《诗论》19.下列作家研究中可以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的是OA、鲁迅与果戈理B、托尔斯泰与罗型•罗兰C、歌德与席勒D、拜伦与雪莱E、拜伦与普希金20.《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叶》的比较研究属于OA、影响研究B、平行研究C、阐发研究D、接受研究2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22.比较文学要求在研究中国文学时,应以()为背景,以()为参照系统,认识和评价H己。
比较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比较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比较文学一、选择题1、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A)A 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
B 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
C 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
D 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
2、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B )A xx学派重视xx文学的比较研究。
B 法国学派重视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
C 法国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 法国学派最早倡导了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3、下面哪一项,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没有关系(C )A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不亚于欧洲。
B 在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名为“新批评”。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 美国学派不满意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4、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学研究的问题(C )A 《西游记》在个别情节上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
B xx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在叙述方式和体裁形式上的不同。
D 《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变异问题。
5、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 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 媒介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6、形象学十分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下面对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A 形象学十分注重对主观性进行分析,因此,形象学就没有什么客观依据可言。
B 在形象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把握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
C 一个国家之所以对某一个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象,它的文化传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 在形象学的研究中,一定要兼顾对历史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形象学的“主观性”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回忆版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2010—2014)

[近几年都考大综合.重点看10年以后的.]2010年文学综合真题一、填空(1*15)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出自2、十四行诗的首创者是意大利诗人3、中世纪英国民族史诗代表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5、香菱柳湘莲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6、美国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德莱赛的代表作7、《一地鸡毛》的作者是8、曹禺的成名作9、“美文”是谁提出的10、杜丽娘出自11、《莺莺传》的作者12、与创作社齐名的文学社团13、果戈理的代表作14、50年代政治抒情诗人除了贺敬之,还有15、高乃依的代表作二、名词解释(7*5)1、古文运动2、意境3、模仿说4、革命样板戏5、浪漫主义三、简答(15*2)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特点2、谈谈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四、论述(三选二,30*2)1、结合作品,论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文学创作与时代精神3、茅盾作品对现代长篇小说体式的贡献2010年语言学基础试题一、解释加点字(1*20)都是书上的,简单的且经典的二、简答1、七大方言区及其特点(15’)2、给出几个词,指出构词类型(12个,15’)冰凉马匹狂热开关火红司令轻视3、指出几个词的词性(1)我推了他一把。
(2)他白了我一眼。
(3)我把衣服洗白了。
三、分析1、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音和义的关系3、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双语现象越来越普遍,指出其对汉语的发展。
四、古文翻译,《许行》(书上有)2011年文学基础真题一、填空题,共15个,2分—个.1、冯至40年代的代表诗集是。
2、莱辛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3、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品《安德洛玛克》的作者是。
4、“以意逆志”的文学理论提出者是。
5、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海勒的代表作品是。
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作者是。
7、周立波的《》和赵树理的《》和柳青的《创业史》是五六十年代表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三部重要长篇小说。
8、1920年7月由郁达夫、张资平等创建的文学社是。
(NEW)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填空题(15空,1空1分)1.美文是_____提出的。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_____。
3.金钏、柳湘莲、晴雯出自_____。
4.杜丽娘出自_____。
5.《莺莺传》的作者_____。
6.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文学社团是_____和创造社。
7.第一个创作十四行诗的是_____。
8._____是现存古英文文学中最伟大之作,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
9.果戈理的代表作_____。
10.曹禺的成名作是_____。
11.《一地鸡毛》的作者_____。
12.5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_____。
13.高乃依的代表作_____;德莱赛的代表作_____。
1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出自_____的《饮酒》。
二、名词解释题(共5个,每题7分)1.古文运动2.模仿说3.意境4.浪漫主义5.革命样板戏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2题)1.简述“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
2.谈谈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考研经验,复试真题

book or document..)共 10 个
1.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2.
The beginning of wisdom is the definition of terms.
-------- Socrates
3.
The limit of your language means the limit of your world.
4.
(原话不记得了,大概是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is cross-cultural.)
1
1/9
15.
II.Identify the people and describe briefly what they’ve done for the world.(10 个,20 分)
1.
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2.
Angela Dorothea Merkel
3.
Adam Smith
《简爱》
10. 我给忘了,,,只能想起这 9 个了。顺序可能不太对,但内容就这些。珍惜吧。
IV. What’s you understanding of these famous sayings? (5 个,分数忘了。)
1.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2003――2009年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文艺学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含马列文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俄国形式主义 2、滋味说 3、典型人物 4、审美价值 5、莎士比亚化
二、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1、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 2、 虚拟网络世界中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3、 文学作品形成的构成要素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 简述《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的伟大意义。 2、 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3、 黑格尔悲剧理论最根本的特征何在。 4、 斯达尔夫人划分“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的文化根据何在?
三、论述题(前 3 题选做 2 题,每题 25 分,第 4 题必须做,占 30 分,共 80 分) 1、 论述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叙事角度。 2、 以一部作品为例,说明你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3、 以一部作品为例,说明你对荒诞派喜剧的理解。
论述题(4 选 2) 简述文学活动与生活的关系。 试论陆游诗歌的艺术特征。 什么是社会方言?什么是地域方言?说说他们的区别。 《孟子》标点并翻译。
09 年现当代论述题 现代散文和诗歌对古典文学的借鉴与重释。 以《平凡的世界》为例,解释“路遥边缘化”背后的一些问题。
简答题 简述《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简述《武训传》批判的影响。
三、论述题(80 分) 结合我国的文艺实践谈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的民族性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科目:欧美文学史(含西方文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公 30 分) 1、 书信体小说 2、表现主义文学 3、逻各斯 4、雅典娜神殿 5、无意识 6、互文性
中国人民大学历年文学考研真题

1999年人大考研真题古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一、名词解释(4*5)1.九歌2.《董西厢》3.荆、刘、拜、杀4.《花间集》二、问答题(3*20)1.介绍五言诗兴起的原因和过程。
2.分析《红楼梦》围绕“金训之死”的种种描写。
3.汉赋的兴起、演变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将下列古文加以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1*20)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月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现代汉语单科:(完整版,100分)一、简答题(6*5):1.现代汉语有哪七大方言?这些方言分别以什么地方的话为代表?2.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哪些特点?3.什么是轻声?一个音节读作轻声时会发生哪些变化?4.怎样归纳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5.举例说明确定语素的方法?6.修辞学与语法学有何不同?二者有无关系?二、分析题(6*5)1.对下面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分析结果用矩阵图表示)二胡琵琶扬琴钢琴手风琴2.分析“调整”一词的分布特征,再提出你的归类意见并证明之。
3.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语句,并说明它们的结构类型(1)指望司机老王能来帮助我们(2)找个安静地方弯腰放下箱子(3)这些情况他过去没有告诉过我4.分析下列各语段产生歧义的原因:(1)车上睡不好(2)我们要修订计划(3)两个人的房间(4)小红最喜欢洋娃娃(5)连老王都不相信5.下面这段描述是杨朔《雪浪花》初稿中的一个片段,定稿时作者将文中的“半信半疑”改作“不禁惊疑”,为什么?“看样子你有六十了吧?”“哈哈!六十?这一辈于别再想那个时候了——这个年纪啦。
”说着老泰山捏起右手的三根指头。
我半信半疑说:“你有七十了吗?身板骨还是挺硬郎。
”6.阅读下面这首词,分析带下划线的词在状物抒情方面的作用。
山,刺破青天饿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7《比较文学》网上考试题库

答案:对 4、根据比较文学的观点,一个作家受到他国作家的影响就贬低该作家的地位和 成就。 答案:错 5、接受国的艺术传统越强大的,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就越容易。 答案:错 6、文献的渊源研究是一种从文学内部探讨作品之间关系的研究。 答案:错 7、在中国语境下西方文学中的意蕴、形象和概念,也常常会被误读。 答案:对
A、外在 B、相互 C、内在 D、相关 答案:C 6、“二妇争子”体现了( )。 A、中国文学中的外来渊源 B、外国文学中的中国渊源 C、渊源的国际性 循环 D、文学类型的共同性 答案:C 7、庞德的意象诗和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就是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学和戏曲的基础 上的( )。 A、创造性误读 B、艺术再创造 C、文化差异体现 D、想象创造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渊源学的类型包括( )。 A、中国文学中的外来渊源 B、外国文学中的中国渊源 C、渊源的国际性 循环 D、文学类型的共同性 E、国际间的文学互动 答案:ABC 2、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将渊源研究分为( ) A、笔述渊源 B、口传渊源 C、印象(旅行)渊源 D、直线渊源 E、集体渊源 答案:ABCDE 3、渊源研究分为( )几个方面。 A、作品的渊源研究 B、文本的渊源研究 C、文献的渊源研究 D、作家的 渊源研究 E、理论的渊源研究 答案:BC
第四章 流传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流传学根据放送者的位置可分为中国文学在国外、外国文学在中国和( )
三种类型。
A、各国文学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B、外国文学的扩散 C、中国对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