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合集下载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农业有害生物是指对农作物、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环境具有破坏性、危害性的昆虫、真菌、细菌、病毒、杂草等生物。

农业有害生物的繁殖和传播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防控农业有害生物的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在保护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其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数量,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色防控农业有害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农药使用。

传统农业生产中,为了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数量,农民常常大量使用农药,这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导致农产品残留农药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生物、生态、综合等多种手段,如引入天敌、采用生物农药、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传统的农药防治技术虽然可以控制农业有害生物,但也会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伤害,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而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提高农田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加作物的抗性和免疫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采用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等绿色防控手段,也可以降低对农产品的污染,更加符合人们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需求。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和传播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传统的防治措施往往只是暂时有效,并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而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引入天敌、优化作物种植结构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有害生物数量,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传统的农药防治技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会污染土壤、水源,危害非靶标生物,破坏生物多样性。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它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病虫害问题,绿色防控技术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利用非化学手段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它不仅能够减少农药残留,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下面将从绿色防控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绿色防控技术的原理绿色防控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研究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非化学手段进行干预,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健康的农作物种植体系: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制度,增强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使用抗病虫害的品种或栽培技术: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或通过改良栽培技术,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生物农药的应用: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质来杀死或抑制病虫害,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4. 生物控制:利用天敌或寄生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5. 诱虫诱病技术:通过使用特定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来吸引病虫害,从而使其远离农作物,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3. 使用生物农药:选择天然物质制成的生物农药,如细菌、真菌、植物提取物等,用于防治病虫害。

生物农药具有速效、低毒、环境友好等特点。

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渔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畜牧养殖:在畜牧养殖中,可以采用生物控制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可以利用生物制剂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

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利用非化学手段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它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才能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我们应该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技术主讲:吴淼生绿色防控技术是以生态调控为基础,通过综合使用各项绿色植保技术,包括农业、生态、物理等非化学防控技术以及生物农药等应用技术,达到有效、经济、安全地防控农业病虫灾害,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粮食作物无污染。

一、为什么要提出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的问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壁垒被打破。

农产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突破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现阶段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我国农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这对植保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什么安全农产品安全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特点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安全农产品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

1、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食品是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

它解决蔬菜生产中的工业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是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而设立的一道基本安全线。

进入二十一世纪,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江西非常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2002年江西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产品有13个,2003年江西获得全国统一标志的首批无公害农产品有8个,如永丰的早辣椒、武宁的青鱼、草鱼、鳙鱼、金牛集团的生鲜牛奶等。

2006年乐安县优质大米、双孢磨菇和清水竹笋等三项农产品通过了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检测,成为无公害农产品。

2007年江西南昌确定了在5年内无公害农产品将达到200个。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采取的植保技术措施主要是:(1)、病虫发生前,综合动用农业、物理、生态和生物等方法,避免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避免或减少农药的使用。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业有害生物的侵害一直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减少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以达到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

一、生态调控生态调控是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基础。

通过优化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创造不利于有害生物滋生而有利于有益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从而实现对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

合理轮作是一种常见的生态调控措施。

不同的农作物对有害生物的敏感性不同,轮作可以打破有害生物的生存周期,减少其种群数量。

例如,将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轮作,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同时降低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发生。

种植诱集作物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果园周围种植一些对害虫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植物,如金盏花、波斯菊等,可以将害虫集中吸引到诱集作物上,便于集中防治,减少对果树的危害。

此外,加强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是生态调控的重要手段。

通过保留农田周边的植被、营造农田防护林等措施,可以为天敌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增强对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

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天敌昆虫的利用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赤眼蜂可以寄生在多种害虫的卵内,从而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瓢虫可以捕食蚜虫、介壳虫等害虫;草蛉则对蚜虫、粉虱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人工释放天敌昆虫的方法来控制害虫的发生。

微生物防治也是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产生对害虫有毒的蛋白质,从而杀死害虫;白僵菌可以寄生在害虫体内,导致害虫死亡。

此外,还有一些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可以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摘要】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绿色、环保的方法来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的技术。

本文从概念、特点、应用、作用、意义等方面探讨了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相关内容。

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植物保护制度在绿色防控行动中的发挥至关重要。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未来,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应朝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加强科研创新,推动农业绿色防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业产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生物防治、植物保护制度、可持续发展、未来发展、科研创新、农业生产。

1. 引言1.1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农业有害生物是指对农作物、果树、蔬菜等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造成危害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杂草等。

为了减少农业生产中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手段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的技术。

其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减少对农产品的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安全生产问题,还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研发和推广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加强科研创新,不断推动农业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绿色防控技术的概念和特点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利用环境友好、不污染、不危害人类健康的方法和手段,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技术体系。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近年来,农业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越来越大,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也对人们生活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

传统的有害生物防控方法存在不足,如对人体无害性的防治药品数量较少、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药品的价格较高等等。

因此各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开始研究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并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增强作物抗性、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定向防治等多种方法。

其中,增强作物抗性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作物的自身免疫力,从而降低病害、虫害的发生率。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如利用昆虫天敌控制害虫,利用微生物控制病害。

生态防治是利用自然环境进行防治,如利用植物间作和轮作来滋养土壤和改进生态环境,进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定向防治是针对特定的病虫害,通过采用靶向控制技术来减少非目标害虫的死亡率,进而达到减少有害生物危害的目的。

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有以下几点意义:首先,绿色防控技术利用自然方法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威胁。

使用绿色技术来防控害虫病害,可以大量减少化学残留,从而储存的食品更加安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

其次,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节约防治成本。

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往往会因残留度高、洗涤不彻底等原因导致食品的口感、营养、安全等各个方面的下降,而绿色防控技术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防治成本。

最后,绿色防控技术与生态保护理念相符合,有助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原性,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从而推出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农业模式,这有助于实现生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是当前防治有害生物的首选方案。

未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必将朝着更加绿色、环保、安全的方向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更加安全、稳定且具有可持续性。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以生物、生态、物理及化学手段为主的综合防控方法,旨在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农作物的损害。

其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农产品污染。

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虽然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但长期过度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而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

其次,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传统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学农药会对土壤微生物、微生物链和土壤动物产生不良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而绿色防控技术强调生物多样性的利用,通过引入天敌、益生菌等自然敌害,促进自然循环,有益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还可以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降低生产成本。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节约劳动力和物力资源。

同时,绿色农产品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除此之外,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还有助于保障农产品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传统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而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生产的农产品更加安全可靠,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感和生活质量。

因此,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促进健康农业和农民增收致富。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应该进一步强调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大对相关技术的支持和推动力度,推动我国农业由传统到绿色、优质、可持续的转变。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措施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农作物品质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需要采取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措施。

一、绿色防控措施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自然生物调控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引进和培育天敌和有益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例如,利用田间天敌(如田螺、草蛉、桦蚜等)控制病虫害;培育有益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等)制作生物农药,可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植物抗病虫害育种植物抗病虫害育种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繁育选育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新品种。

新品种具有病虫害抗性和传染性低的优点,可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改善土地质量和减少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轮作能够减少单一作物连续种植所导致的土壤酸碱度、养分摄取失衡和病虫害滋生的问题。

通过将作物轮换,可以保持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是通过施肥调整,调节土壤养分平衡,降低肥料浪费,减少不合理施肥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使用有机肥和化学肥,可改善土壤肥力和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例如,使用有机肥料能够调节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防范措施防范措施主要是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例如,清除病虫害的栖息地和繁殖地,及时拔除病虫害感染的植株,加强灌溉、通风等管理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二、统防统治措施统防统治是综合利用各种措施,对病虫害实行全过程和综合防控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措施:1.监测预警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如传感器、气象站、卫星等)对作物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旦发现病虫害,可以通过电脑技术制定防治方案,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治。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病虫害防控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要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
1990年小麦条锈病全国大流行,发病面积600多万公顷,损失小麦265万吨;1991年水稻褐飞虱在我国稻区特大发生,面积达2320万公顷,损失稻谷250万吨;1992年棉铃虫特大暴发,发生危害面积400万公顷,全国损失棉花3 000万担,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1993年南方稻区稻瘟病流行,面积约600万公顷,损失稻谷110万吨;1995年棉花黄萎病流行成灾,导致皮棉损失300万担;1997年吉林省玉米螟大发生,损失粮食100万吨以上;1998年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全国大面积流行,发病面积1500多万公顷,等等。在全国大面积开展防治的情况下,每年仍因各种病虫草鼠害损失粮食1 600多万吨,棉花600万担,油料140万吨以上,几乎是1亿人的年口粮。
第二节:绿色植保
一、基本概念
绿色植保是指植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是“绿色”的,许多专家把绿色植保又称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方法。根据全国植保会议定义:绿色植保就是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界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这一定义的核心是强调植保措施要与自然界和谐友好。因此,可以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来讲,绿色植保就是采取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友好的植保方法或措施(手段)。因为植保措施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友好了,就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就能保障农业生产及其产品质量安全。
有害生物危害是最为严重的自然危害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从危害频率及损失量比较,有害生物的危害超过气候危害,位居自然灾害之首。防治有害生物危害就是与自然界打交道。以往的防治,由于过度地依赖化学农药,特别是大量使用高毒农药,造成人畜中毒、农产品残留超标、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的严重后果,不仅由于高毒农药大量杀死自然天敌或害虫产生抗药性,导致有害生物再猖獗,形成了加大农药用量、加大自然生态破坏、有害生物再猖獗的恶性循环,而且对人类生存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许多农药可破坏人体免疫力而致癌致畸)。这种人与自然界的不和谐现象,是每一个地球人都不愿看到的,许多植保专家对这种以牺牲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的植保方法称为黑色植保。今天,我国人民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建设和谐社会,我们植保工作者的具体任务是建设和谐植保,和谐植保包括植保工作社会系统的和谐,也包括植保措施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因此,必须大力倡导绿色植保方法,杜绝和克服黑色植保现象。关于黑色植保的恶果,大家可阅读《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这是由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RachelCarson)编著的,这位被称之为“自然生态保护之母”的女科学家,针对美国4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使用DDT防治有害生物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后果进行了四年的实地调查,并进行了科学的联想,描述了河流是死亡之河,树林里再也听不见鸟儿的歌唱,农作物花而不实、人类因患上了许多怪病在痛苦中挣扎的悲惨局面,从此唤醒了人们在高毒农药使用中的迷茫,奠定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里程碑。
进入新的21世纪,世界性的农业科技革命及我国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遇,如何进一步做好灾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如何增强社会综合减灾能力,是亟待正确认识和早日付诸实施的。我们认为,其基本途径应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综合治理”的防灾减灾总方针,以加强基础研究、开发应用高新技术为前提,以革新关键防御技术、提高社会综合减灾能力为目标,全面开展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生物灾害的研究与防治工作。
(三)、引起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原因农作物有害生物此起彼伏,防不胜防,再加之21世纪我国将进入新的一轮生物灾害频发期,故届时对我国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将构成很大威胁。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重大有害生物种型不断变异,导致主栽生产品种不断丧失抗性,失去继续种用的价值;农作物生物灾害预警能力差,减灾手段落后,难以摆脱被动应付的局面;化学农药投放量过大,环境污染、人畜中毒和农作物药害日趋严重,有害生物抗药性不断产生,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出口创汇;农业科研投入低(我国仅为国家年度财政预算总金额的0.17~0.27%,世界平均1%,发达国家超过5%),对一些重大生物灾害的成灾机理和灾变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薄弱,缺少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致使关键防御技术革新后劲不足;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少地方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现象,农民素质比较低,防灾减灾水平不高、意识不强,导致农业科技推广乏力,成果转化率低(我国不足30%,发达国家在60%左右),许多植保科研成果尚未在农业生物灾害的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述问题是我国植保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不仅要正视,而且必须着手全力研究解决。
第一节:公共植保
一、概念:公共植保就是把植保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实施公共植保,将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制定防控应急预案,增强公共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形成有效的应急工作体系。
二、重要性:
(一)、有害生物种类多
农作物生物灾害包括虫害、病害、草害和鼠害,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我国常见的农业有害生物有1 648种,其中,害虫838种、病害742种、杂草64种、害鼠22种,而且分布广、突发性强、成灾频率高,每年都有几种重大病虫草鼠害暴发和流行,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和失收,品质严重下降。
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 作者:
—————————————————————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有害生物的防控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是每一个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政府)所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农业部在2006年专门召开了全国植保植检工作会议,具体研究全国的植保植检工作。这次会上,农业部提出了二个重要理念,那就是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
二、绿色植保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