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黄酮含量测定

附录A(标准的附录)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比色法)1 试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1.1无水乙醇;1.2硝酸铝溶液(100g/L):称取AL(NO3)3•9H2O 17.6g,加水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备用。
1.3 醋酸钾溶液(9.8g/L):称取KCOOH 9.814g,加水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备用。
1.4 芦丁标准溶液:1.4.1芦丁对照品储备液(1.0g/L):精密称取芦丁标准物质50.00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定容至50mL。
1.4.2 芦丁对照品工作溶液(0.2g/L):精密吸取芦丁对照品储备液(1.4.1)1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1.1)至刻度,摇匀备用。
2 仪器全波长光度计;分析天平(0.000g);容量瓶等玻璃仪器。
3 分析步骤3.1 标准曲线3.1.1精密吸取芦丁对照品工作液(1.4.2)1mL,2 mL,3mL,4mL,5mL,6mL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
3.1.2加无水乙醇(1.1)至15mL,然后依次加入硝酸铝溶液(1.2)1.0mL,醋酸钾溶液(1.3)1.0mL,摇匀,加水至刻度,摇匀,静止1hr。
3.1.3 用1cm比色杯于415nm处,以30%乙醇(V/V)溶液为空白,测定吸光度。
3.1.4 以50mL溶液中芦丁质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用线性回归法做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0mg ~1.2mg(以50mL计)。
3.2 空白对照精密吸取待测试样4.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14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静止1hr,用ø=0.22μ的过滤膜过滤,滤液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3.3样品测定3.3.1精密吸取待测样液4.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按3.1.2进行操作。
静止1hr,用ø=0.22μ的过滤膜过滤,滤液作为测定液。
黄酮含量测定

一、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1、样品的处理
取材料地上部分洗净,晾晒至表面无水分,置于干燥箱中,80℃下干燥至恒重,磨成粉末,过筛待用。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称取芦丁对照品2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体积分数70%乙醇溶解至刻度,摇匀得ml的对照品溶液。
然后,分别吸取0、、、、、、,分别置于7支试管中,加水补齐至,分别加入5%亚硝酸钠,摇匀,放置6min。
再加入10%硝酸铝溶液,摇匀,放置6min。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ml,然后分别加水,摇匀,放置15min。
以空白试剂为参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3、黄酮的提取(微波提取法)
准确称取干燥至横重的野生马齿苋粉末3份,每份1g,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喷洒适量蒸馏水润湿,用中高火微波处理90s。
加入一定量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于80℃恒温水浴加热提取,趁热过滤,洗涤残渣,用70%乙醇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摇匀,得黄酮提取液。
4、黄酮含量的计算
吸取分别黄酮提取液1ml,加蒸馏水,摇匀,加入5%亚硝酸钠,摇匀,放置6min。
再加10%硝酸铝溶液,摇匀,放置6min。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ml。
加入蒸馏水,摇匀放置15min。
以蒸馏水代替黄酮提取液的空白试剂为参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00nm波长出测定吸光度。
带入标准曲线中,计算黄酮含量。
总黄酮含量(mg/g)= c*v/m
式中:c为1ml样品中测得的黄酮含量(mg);
v为提取液总体积(ml);
m为叶片干重。
二、矿质元素的测定
每份需。
大豆黄酮检测方法

大豆黄酮含量测定方法【鉴别】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大豆黄酮2mg)。
加无水乙醇2ml,置水中温热;使大豆黄酮溶解,加0.5%三氯化铁试液2~3滴,摇匀,在加0.5%铁氰化钠试液2~3滴,渐显蓝绿色。
2、取含量测定下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二部附录IV A)测定,供试品溶解液在230~350nm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应与对照品溶液一致。
【检查】溶出度取本品,找溶出度测定方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二部附录X C第一法),以水10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50转,依法操作。
经45分钟时,取出溶液适量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ml加水稀释至10 ml,摇匀。
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IV A)测定,在249nm波长测定吸收度,另取大豆黄酮对照品约12mg,精密称定。
置5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同法测定吸收度,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70%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二部附录I A)。
【含量测定】方法一:高效液相1、仪器及试剂仪器:液相色谱仪(附紫外检测器)色谱柱:C18,25cm×3.9mm, 5μm流动相:CH3CN+H2O=65+35(V/V)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49nm柱温:35℃进样量:10μL2、样品溶液制备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样品至0.1mg/ml的溶液。
3、计算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
方法二:紫外分光光度法:取待测品适量,精密称定(约12.5mg)。
置10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80ml 超声处理5分钟后在置60℃水浴中加热5分钟,放冷至室温,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ml,置5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IV A),在249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另精密称取黄豆苷元对照品适量,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 约含5ug的溶液,同法测定;计算,即得。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总黄酮是一类化合物的总和,常用的测定方法有色谱法、光谱法和比色法等。
1.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测定化合物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等。
其中,HPLC是最常用的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它可以将样品中的黄酮分离开,并通过检测器测量它们的浓度。
2. 光谱法: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特性进行测定的方法。
常用的光谱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和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或荧光强度来确定总黄酮含量。
3. 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溶液的颜色差异来测定样品中的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通常使用染色剂与样品中的黄酮发生反应,形成有色产物,并通过比色仪或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进而计算总黄酮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定方法可能对不同类型的总黄酮有不同的适用性和灵敏度。
因此,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的特性和实验室的仪器条件,确保能够准确测定总黄酮的含量。
总黄酮测定含量

1 各批次药材含量测定使用已经确定的总黄酮含量检测方法分别进行5个批次原料含量的测定总黄酮含量测定:分别精密称取药材粗粉0.5g,置100ml锥形瓶中,加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60分钟,放冷,称定,加入70%乙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过滤,弃去粗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0.0ml上聚酰胺树脂,待充分吸附后,用乙醇进行洗脱,至流出液基本无色,以洗脱液定容至25ml量瓶中,备用。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5ml,置10ml比色管中,加 5%亚硝酸钠溶液0.4ml,使混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0.4ml,摇匀,放置6 分钟,加2mol/L氢氧化钠溶液3ml,再加30%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Ⅴ B),在504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表1 不同批次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批号含量(%)1 2 3 X±S20140516 0.16350.16480.17010.1661±0.003520140516紫外扫描色谱图2 药材总黄酮转移率研究2.1 单个药材转移率研究2.1.1 单个药材的转移率测定同一批次的各药材,分别按照产品生产工艺提取得单个药材的总黄酮浓缩液样品,进行总黄酮含量检测,与“1”项下同批药材的总黄酮含量相比得出单个药材的转移率(如下式),分别进行5批次药材测定。
黄芪、桑叶、黄精、山茱萸:分别取黄芪、桑叶、黄精、山茱萸各100g,加水煎煮两次(回流),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0h,过滤;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1.0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00ml,备用。
黄芪不同浓缩程度的考查:取黄芪100g,加水煎煮两次(回流),第一次加水20倍量,煎煮2.5h,过滤;第二次加水20倍量,煎煮2.0h,过滤,合并滤液,重复试验三次,分别浓缩至50ml、100ml、200ml,备用。
精密量取上述溶液5ml,加乙醇15ml,摇匀,过滤,弃去粗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0.0ml上聚酰胺树脂,待充分吸附后,用乙醇进行洗脱,至流出液基本无色,以洗脱液定容至25ml量瓶中,备用。
中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中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中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酸碱比色法:先将中药样品提取,然后加入酸性试剂,使黄酮化合物转化为黄色络合物,再通过比色法测定黄色染色的强度,从而计算出黄酮的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药样品经过适当溶剂提取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黄酮进行分离和检测,通过峰面积或峰高与标准品进行比较计算黄酮的含量。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根据黄酮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在一定波长范围内测定样品的吸光度,通过比较吸光度与标准曲线计算黄酮的含量。
4. 荧光法:将黄酮溶液与适当溶剂混合后,在特定波长下激发,并测定荧光强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黄酮的含量。
以上方法可根据实际研究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案进行测定。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中药样品可能有不同的成分和浓度,因此在具体测定过程中需根据样品特点进行方法优化和验证。
山楂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山楂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山楂黄酮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例如降脂、保护心脏、抗氧化等。
准确测定山楂黄酮的含量对研究其药理作用和开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山楂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从中挑选最适合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山楂黄酮的含量测定。
二、常用的测定方法1.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分离和测定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溶液均匀涂在薄层色谱板上,放入含有适量溶剂的瓶中,让溶剂沿着色谱板向上移动,通过观察刻线上的斑点来确定山楂黄酮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缺点是分离效果较差,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限。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精确测定山楂黄酮含量的常用方法。
基本原理是将样品溶液注射到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通过不同溶剂的流动和固定相的作用,分离出山楂黄酮与其他成分,最后通过检测器对山楂黄酮进行定量。
这种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准确性高等优点,但需要专用设备和较长的分析时间。
3.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测定山楂黄酮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山楂黄酮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定量。
具体操作时,将山楂黄酮溶液和试剂混合后,根据试剂与山楂黄酮的反应产生的色素的吸光度变化来确定山楂黄酮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但需要选取合适的试剂和波长,并且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比较高。
三、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探讨根据上述介绍,山楂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以选择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
考虑到测定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我们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深入探讨。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山楂黄酮含量测定方法之一。
其优势在于分离效果好、准确性高,并且可以同时测定多个成分,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使得该方法更加便捷和可行。
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黄酮含量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柱和固定相,优化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并确定适当的检测波长。
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

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
黄酮是一类天然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癌等作用。
因此,测定黄酮含量是对植物提取物、草药或食物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研究和评价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包括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1. 色谱法:色谱法常用的分离技术有薄层色谱法(TLC)和气相色谱法(GC)。
其中TLC常用于初步筛选和分离样品中的黄酮类化合物,GC常用于定量分析。
2.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黄酮类化合物吸收特定波长处的紫外光来间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但对样品的成分和色素的影响较大。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是目前最常用的分析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柱型、流动相和检测波长,可以实现对不同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定量。
此外,还可以结合质谱(MS)等技术,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的测定方法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因此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到样品中的主要成分和相关性质。
同时,还应注意样品的前处理、提取和色谱条件等因素,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1、对照法
1)
①对照品制备: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20.8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70%乙
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②样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样品0.50g,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重量,即得。
③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ml,分别置于25ml比色管中,加70%乙醇10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mol/L 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70%乙醇置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
各取10ml 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
在510nm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2)
①样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确称取80℃恒温干燥的样品用50%甲醇回流提取,料液比1:15,提取两次,每次30min,将两次提取液合并浓缩至一定体积,用30%甲醇定容至50ml 容量瓶中。
从其中取出12ml溶液放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再从100ml 容量瓶中取出1.5ml溶液,放至10ml容量瓶中,定容,为待测样品液Ⅰa和Ⅱa。
②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分别作样品液Ⅰa、Ⅱa及芦丁标准品的吸收曲线,均在350 nm 处有一强吸收,因此选择350 nm为测定波长。
③标准曲线的制定:
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10.3mg,用少量30%乙醇溶解后,转移至50ml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分别精密量取2ml、3ml、4ml、5ml、6ml芦丁溶液置于100ml 容量瓶中,于35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值,以芦丁空白为参比,以芦丁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提示在4.12~12.36mg/103ml浓度之间,吸光度值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④含量测定结果:
分别吸取2.2.1中Ⅰa和Ⅱa待测样品液各适量于石英比色池中,按标准芦丁一吸光度测定法,以样液空白参比,于3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值,计算各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
计算公式为:样品总黄酮含量(%)=0.03692(A+0.1644)/W。
注:上式为通过回归方程转化而来,式中A为测得样品液的吸光度值,W为称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