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计算公式汇总
常用人力资源数据公式

常用人力资源数据公式人力资源数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进行人才规划,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
以下是常用的人力资源数据公式:1. 人力资源总成本(Total Human Resources Cost):人力资源总成本是指用于雇佣和管理员工的所有费用之和。
它包括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培训成本、招聘费用、离职成本等。
人力资源总成本公式为:人力资源总成本=工资总额+福利待遇总额+培训成本+招聘费用+离职成本。
2.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Human Resources Investment):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是指企业因投入人力资源所获得的收益与投资成本之间的比率。
它可以衡量企业利用人力资源的效能。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公式为: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收益-成本)/成本×100%。
3. 人力资源流失率(Turnover Rate):人力资源流失率是指企业员工离职的比率,也称为员工流失率。
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员工的离职情况,了解员工留存情况。
人力资源流失率公式为:人力资源流失率=(离职人数/平均在职人数)×100%。
4. 人力资源效能指标(Human Resources Efficiency):人力资源效能指标可以评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衡量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上的效率。
人力资源效能指标公式为:人力资源效能指标=有效工作时间(人均工作时间-平均出勤率)/平均开支时间×100%。
5. 人员流动率(Staff Mobility):人员流动率是指员工在特定时间内离职并重新招聘新员工的比率。
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员工的留任情况及员工的安全感。
人员流动率公式为:人员流动率=(离职人数+新招聘人数)/平均员工数×100%。
6. 人均培训投入(Per Capita Training Investment):人均培训投入是指企业每位员工在培训方面的投入。
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人力资源十大计算公式

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人力资源十大计算公式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而管理者需要掌握一些计算公式来辅助他们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以下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人力资源十大计算公式。
1.人力资源成本占比:用于计算人力资源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人力资源成本占比=人力资源成本/总成本*100%2.人力资源流失率:用于评估组织中员工的离职情况。
计算公式如下:人力资源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员工数*100%3.员工流动率:用于衡量员工的流动情况,包括招聘、离职、异动等。
计算公式如下:员工流动率=(招聘人数+离职人数+异动人数)/平均员工数*100%4.平均工资成本:可用于比较不同岗位的薪资水平。
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工资成本=总工资成本/员工总数5. 人员产品ivity:用于衡量员工的生产力和绩效。
计算公式如下:人员Productivity = 产出量 / 花费的工时6.人均培训费用:用于评估组织对培训的投资。
计算公式如下:人均培训费用=培训费用/培训人数7.招聘费用比率:用于衡量招聘活动的效率。
计算公式如下:招聘费用比率=招聘费用/新员工人数8.员工满意度:用于评估员工对组织的满意程度。
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调查总人数*100%9.员工忠诚度:用于衡量员工的忠诚程度和留任意愿。
计算公式如下:员工忠诚度=继续工作的员工数/调查总人数*100%10.人力资本回报率:用于衡量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和投资回报。
计算公式如下:人力资本回报率=经济利润/人力资本投入管理者通过掌握以上这些人力资源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评估组织的人力资源情况,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优化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1.员工薪资计算公式:
-月薪计算:月薪=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加班费-社保费用-扣税金额
-日薪计算:日薪=月薪/30
-时薪计算:时薪=月薪/(每月工作小时数*工作天数)
-加班费计算:加班费=加班时数*加班小时薪资
2.绩效评估计算公式:
-个人得分计算:个人得分=目标达成度*权重+行为表现得分*权重
-团队得分计算:团队得分=各成员个人得分之和/成员人数
-绩效得分计算:绩效得分=个人得分*个人权重+团队得分*团队权重3.招聘效率计算公式:
-招聘时效率计算:招聘时效率=招聘人数/招聘周期
-成本效率计算:成本效率=招聘费用/招聘人数
-质量效率计算:质量效率=面试通过人数/面试总人数
4.培训效果评估计算公式:
-培训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人数/参与人数)*100%
-增值效果:增值效果=(培训后绩效表现-培训前绩效表现)/培训前绩效表现*100%
5.离职率计算公式:
-离职率:离职率=(离职员工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6.加班率计算公式:
-加班率:加班率=(加班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7.高绩效人员占比计算公式:
-高绩效人员占比:高绩效人员占比=(高绩效人员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8.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
-员工流失成本:员工流失成本=平均员工流失率*平均员工流失成本
9.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获得的效益-投入的成本)/投入的成本*100%
以上列举了人力资源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供人力资源部门参考和应用。
不同企业和部门可能会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应用。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人力资源是至关重要的资源之一。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准确评估人力成本和绩效,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以及了解相关的法令法规是必不可少的。
一、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1、员工离职率员工离职率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情况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员工离职率=(离职人数 ÷(期初员工人数+期末员工人数)÷2 )× 100%例如,某公司年初有员工 100 人,年末有员工 120 人,全年离职人数为 20 人。
则离职率=(20 ÷(100 + 120)÷ 2 )× 100% ≈ 1818%2、员工出勤率员工出勤率反映了员工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
计算公式为:员工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 ÷应出勤天数)× 100%假设某员工应出勤 22 天,实际出勤 20 天,出勤率=(20 ÷ 22)×100% ≈ 9091%3、人均产值人均产值用于衡量企业员工的生产效率。
公式为:人均产值=总产值 ÷员工总数如果某企业全年总产值为 1000 万元,员工总数为 100 人,人均产值= 1000 ÷ 100 = 10 万元/人4、招聘完成率招聘完成率体现了招聘工作的成效。
计算方式为:招聘完成率=(实际招聘人数 ÷计划招聘人数)× 100%比如计划招聘 50 人,实际招聘 40 人,招聘完成率=(40 ÷ 50)×100% = 80%5、培训覆盖率培训覆盖率用于评估企业培训工作的普及程度。
公式为:培训覆盖率=(参加培训人数 ÷员工总数)× 100%假设企业有员工 200 人,参加培训的有 150 人,培训覆盖率=(150 ÷ 200)× 100% = 75%6、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反映了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管理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以组织为基础,通过各种策略和方法,合理地获取、开发、使用和管理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下面是人力资源管理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
一、人力资源规划1.工作力需求量=人均工作时间x工作量2.人均工作时间=总工作时间÷全员人数3.全员人数=预计离职人数+预计入职人数4.预计离职人数=离职率x全员人数5.预计入职人数=招聘渠道数x每渠道平均招聘人数二、绩效管理6.绩效得分=实际完成指标÷目标指标x100%7.绩效排名=(完成排序总人数-完成排序)÷完成排序总人数x100%8.绩效奖金=绩效得分x基础工资x奖金系数9.平均绩效得分=绩效总得分÷绩效人数10.绩效增长率=(后一年度总工资-当前年度总工资)÷当前年度总工资x100%三、薪酬管理11.薪资水平=薪资总额÷全员人数12.平均薪资增长率=(后一年度薪资总额-当前年度薪资总额)÷当前年度薪资总额x100%13.工资总额=应发工资+奖金+补贴+加班费14.年终奖=年度基本工资x年终奖系数15.加班费=每小时基本工资x加班时数四、培训与发展16.培训投资回报率=(培训带来的效益-培训成本)÷培训成本x100%17.平均培训满意度=培训满意度总分÷参训人数18.绩效与培训前后差异=培训后绩效评价得分-培训前绩效评价得分五、员工福利19.社会保险费用=员工工资总额x社会保险费用比例20.员工福利成本=员工工资总额x员工福利费用比例21.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员工工资总额x基本养老保险费用比例22.医疗保险费用=员工工资总额x医疗保险费用比例23.失业保险费用=员工工资总额x失业保险费用比例六、员工流失与留存24.员工流失率=离职人数÷全员人数x100%25.留存率=1-员工流失率26.平均离职率=(前一年度离职率+后一年度离职率)÷227.离开成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离职前绩效低下期间的损失七、员工满意度28.员工满意度得分=所有满意度评分总和÷评分人数29.平均员工满意度=评分总和÷评分人数30.满意度改善率=(后一次调查满意度总分-当前调查满意度总分)÷当前调查满意度总分x100%八、招聘与录用31.招聘效率=录用人数÷招聘渠道投入人力资源数量32.招聘成本=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离职损失九、劳动力成本控制33.劳动力成本率=总劳动力成本÷总工资总额x100%34.人均劳动力成本=总劳动力成本÷全员人数35.直接劳动力成本率=直接劳动力成本÷总工资总额x100%36.间接劳动力成本率=间接劳动力成本÷总工资总额x100%十、工时管理37.全员人均工时=总工时÷全员人数38.加班工资总额=加班时数x每小时加班工资39.真实工时率=实际工时÷应工作工时x100%十一、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40.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组织效益-组织成本)÷组织人力资源成本x100%41.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费用42.组织成本=组织管理费用+组织运营费用十二、人力资源效能评价43.人力资源效能=人力资源总效益÷人力资源总成本44.人力资源总效益=绩效提高效益+激励效益+创新效益+发展效益+薪酬效益45.人力资源总成本=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费用十三、员工激励46.绩效奖金占工资总额比例=绩效奖金总额÷工资总额x100%47.固定工资占工资总额比例=固定工资总额÷工资总额x100%48.绩效奖金总额=绩效奖金比例x工资总额49.年度奖金=年度基本工资x年度奖金比例50.长期激励股权=公司市值x股权比例以上是人力资源管理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发展、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工作,提高组织的效益和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数据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管理数据计算公式1.员工流失率: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在职员工数)×100%2.离职率:离职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在职员工数)×100%3.新员工到岗时间:新员工到岗时间=(新员工的入职日期-招聘日期)÷新员工数4.培训投入比例:培训投入比例=培训费用÷总人工成本×100%5.平均每人培训时间:平均每人培训时间=总培训时间÷总培训人数6.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营业收入)×100%7.平均员工福利成本:平均员工福利成本=总福利费用÷平均员工数8.每雇员平均福利成本:每雇员平均福利成本=总福利费用÷总雇员数9.平均员工效能:平均员工效能=总产出÷平均员工数10.HR投资回报率:HR投资回报率=(员工绩效提升引起的增长收益-HR投资成本)÷HR 投资成本×100%11.人员得扣率:人员得扣率=不良人员数÷员工数×100%12.员工流动指数:员工流动指数=(招聘人数+离职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数×100%13.人力资本报酬率(ROHC):ROHC=(总人工报酬+社会保险福利费)÷年末员工数14.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15.平均员工绩效:平均员工绩效=总绩效评分÷总绩效人数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数据收集、计算和分析,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决策。
人力资源的常用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的常用计算公式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许多与员工相关的数据和计算,如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员工流失率、员工满意度等,通过运用适当的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优化人力资源。
以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1.招聘成本计算公式:招聘成本=内部招聘成本+外部招聘成本内部招聘成本=工资+广告费用+面试费用+培训费用外部招聘成本=招聘费用+广告费用+面试费用+旅行费用+培训费用2.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员工流失率=(离职人数÷平均在职人数)×100%3.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4.员工年度薪酬计算公式:员工年度薪酬=基本工资+奖金+补贴+社会保险+公积金+其他福利5.培训成本计算公式:培训成本=培训费用+员工流失率×平均薪资×培训时间6.加班费用计算公式:加班费用=加班人数×每小时加班工资×加班小时数7.人力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人力投资回报率=(员工产出总值-人力投资成本)÷人力投资成本×100%8.人力投资效益计算公式:人力投资效益=(员工产出总值-人力投资成本)÷人力投资成本9.员工绩效计算公式:员工绩效=完成目标数量÷目标设定数量10.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员工流失成本=平均离职成本×员工流失率11.人均产值计算公式:人均产值=总产值÷总员工数12.员工满意度指数计算公式:员工满意度指数=满意度评分总和÷可评分总和×100%13.平均员工任职时间计算公式:平均员工任职时间=(员工A任职时间+员工B任职时间+...+员工N 任职时间)÷总员工数14.人力资源成本占比计算公式:人力资源成本占比=人力资源成本÷总成本×100%15.员工福利费用计算公式:员工福利费用=总员工数×平均福利费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力资源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和评估,从而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决策。
人力资源计算公式最全汇总

人力资源计算公式最全汇总1.人均生产力计算公式:人均生产力=总产出÷总员工数2.高绩效员工比例计算公式:高绩效员工比例=高绩效员工数÷总员工数3.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员工数4.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5.人员盈亏率计算公式:人员盈亏率=(期末员工数-期初员工数)÷期初员工数6.员工福利成本率计算公式:员工福利成本率=福利支出÷总工资支出7.员工培训投入比例计算公式:员工培训投入比例=培训费用÷总工资支出8.员工招聘效率计算公式:员工招聘效率=(成功招聘人数÷总面试人数)×100%9.员工绩效评估公式:员工绩效评估=(实际绩效得分÷理论最高绩效得分)×100%10.全职员工人均编制成本计算公式:全职员工人均编制成本=总人力成本÷全职员工数11.员工薪资调整幅度计算公式:员工薪资调整幅度=(调整后薪资-调整前薪资)÷调整前薪资12.雇佣成本计算公式:雇佣成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安置成本13.员工效益计算公式:员工效益=总产出÷员工人数14.人力投入计算公式:人力投入=年度员工人数×年度工作时间15.人均薪酬计算公式:人均薪酬=年度总薪酬÷年度员工人数以上是人力资源计算中常用的公式,通过对这些公式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决策。
当然,实际使用中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和特点,也可以制定和应用适合自身的计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计算公式最全汇总
01
净人力资源流动率
净人力资源流动率就是补充人数除以工资册平均人数。
所谓补充人数就是指为补充离职人员所雇佣的人数。
用公式表示:
净流动率=(补充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02
人力资源离职率
人力资源离职率就是以某一单位时间(如以月为单位)的离职人数,除以工资册的月初月末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
以公式表示:
离职率=(离职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离职率=期间内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100%
离职率=期间内离职人数/预算员工人数×100%
离职率=期间内离职人数/期初人数×100%
离职人数包括辞职、免职、解职人数,工资册上的平均人数就是指月初人数加月末人数然后除以2。
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
之所以离职率常以月为单位,
乃就是由于如果以年度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因素。
03
人力资源新进率
人力资源新进率就是新进人员除以工资册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
用公式表示:
新进率=(新进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04
员工数量指标的统计
1、期末人数。
就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
如月、季、年末人数。
2、平均人数。
就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
计算公式为:月平均人数=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与÷报告期月日数或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与)÷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与)÷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与)÷4
05
员工人数变动指标的统计
1、企业员工人数平衡关系: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
2、员工变动指标:员工变动指标(%)=(报告期员工人数÷基期员工人数)×100%
06
招聘成本的考核数值
1、年人均招聘成本:年招聘总投入/录用总人数(含试用期后未留用人员)
2、年人均有效招聘成本:年招聘总投入/签约人数(不含试用期后未留用人员)
其中“年招聘总投入”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1)招聘会、广告、网络信息发布等用来传播招聘信息的媒体、场所使用费;
(2)图片、文字等信息制作费;
(3)付给猎头公司的中介费
07
员工素质指标的统计
员工文化素质统计:
∑(实际培训时间×参加培训人数)除以平均文化程度指标= 参加培训累计人数(人次)之与
08
劳动时间利用指标的统计
劳动时间就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持续的时间,就是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在统计中通常以"工日"、"工时"等单位表示。
为了准确计算劳动时间,用图剖析劳动时间的构成:
企业劳动时间剖析图:
1、出勤率:出勤率反映企业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程度。
计算公式为: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
2、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企业员工出勤时间内从事与生产有关活动时间的比重。
计算公式: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出勤工日(工时)数×100%
3、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制度工作时间实际用于生产的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
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制度工日(工时)数×100%
4、加班加点比重指标与强度指标
(1)加班加点比重指标(%)= 加班加点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 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09
劳动生产率指标的统计
劳动生产率就是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效率,就是劳动消耗量与生产成果之间对比关系的经济指标,就是衡量与评价企业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
劳动生产率有二种基本表现形式:
劳动生产率(正指标)= 产品产量/劳动消耗量;
劳动生产率(逆指标)= 劳动消耗量/产品产量;
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消耗量与产品产量的对比。
产量可用实物量(或标准实物产量)、劳动产量(定额工时产量)、价值量(总产量、增加值勤)等表示:
劳动量可用人数时间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1、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工业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2、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灵敏
3、员劳动生产率(元/人)=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万元)÷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或:报告期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10
劳动报酬指标的统计
劳动报酬就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基础。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称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包括:职工工资总额与本企业其她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
其中主要就是职工工资总额。
A、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就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主要应由五个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
指按计时资标准与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2、计件工资。
指对己做的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可分:标准计件工资与计件超额工资。
3、奖金。
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报酬与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津贴与补贴。
指为了补偿或额外的劳动消耗与因其她特殊原因支付的劳动报酬。
5、加班加点工资。
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与加点工资。
B、平均工资统计。
平均工资就是指全部职工在一定时期同每人平均的工资收入。
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工资(元/人)= 工资总额(元)÷职工平均人数(人)
备注:平均工资的统计,可以按企业不同的职工范围(全部职工、管理人员、营销人员、部门主管人员、工程技术待分类统计)计算,也可以按不同的时间范围(月、季、年)计算。
采取何种方法进行统计,应视企业内部核算与管理要求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