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最常用的64个计算公式【最新】

合集下载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1.平均工资计算公式:总工资数/总员工数2.平均工时计算公式:总工时数/总员工数3.毛利润率计算公式:(销售收入-成本)/销售收入4.净利润率计算公式:(净利润/销售总额)*100%5.人员流失率计算公式:(员工离职数/平均总员工数)*100%6.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7.员工离职成本计算公式:平均员工离职成本=总员工离职成本/总员工离职数8.总用工成本率计算公式:(薪资+福利+税费+培训成本)/总成本9.平均福利费用计算公式:总福利费用/总员工数10.平均培训成本计算公式:总培训成本/总员工数11.总共享工作空间成本率计算公式:(办公室租金+水电费+清洁费+其他费用)/总成本12.平均每小时产值计算公式:总产值/总工时数13.平均每员产值计算公式:总产值/总员工数14.平均每小时营业额计算公式:总营业额/总工时数15.平均每员营业额计算公式:总营业额/总员工数16.职工平均离职时间计算公式:总员工离职时间/总员工数17.人力成本率计算公式:(薪资+福利+培训成本)/总成本18.平均员工级别计算公式:总员工级别数/总员工数19.平均员工绩效评分计算公式:总员工绩效评分/总员工数20.平均员工晋升速度计算公式:总员工晋升次数/总员工数21.平均员工激励方案参与率计算公式:(参与员工数/总员工数)*100%22.平均员工培训时长计算公式:总员工培训时长/总员工数23.平均员工培训费用计算公式:总员工培训费用/总员工数24.平均员工福利费用计算公式:总员工福利费用/总员工数25.平均招聘费用计算公式:总招聘费用/总招聘人数26.平均新员工培训时长计算公式:总新员工培训时长/总新员工数27.平均新员工培训费用计算公式:总新员工培训费用/总新员工数28.平均员工绩效提升率计算公式:(绩效提升员工数/总员工数)*100%29.平均员工加薪率计算公式:(加薪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0.平均员工晋升率计算公式:(晋升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1.平均员工福利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2.平均员工工作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3.平均员工绩效评分计算公式:总员工绩效评分/总员工数34.平均员工残留率计算公式:(残留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5.平均离职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6.平均员工晋升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7.平均员工职业发展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8.平均员工工作环境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9.平均员工薪资水平计算公式:总员工薪资水平/总员工数40.平均员工福利水平计算公式:总员工福利水平/总员工数41.平均员工绩效水平计算公式:总员工绩效水平/总员工数42.平均员工晋升频率计算公式:(晋升次数/总员工数)*100%43.平均员工激励方案参与频率计算公式:(参与频率/总员工数)*100%44.平均员工培训频率计算公式:(培训次数/总员工数)*100%45.平均员工福利提升率计算公式:(提升次数/总员工数)*100%46.平均员工绩效提升率计算公式:(提升次数/总员工数)*100%47.平均员工加薪频率计算公式:(加薪次数/总员工数)*100%48.平均员工薪资水平提升率计算公式:(水平提升次数/总员工数)*100%49.平均员工福利水平提升率计算公式:(水平提升次数/总员工数)*100%50.平均员工晋升频率计算公式:(晋升频率/总员工数)*100%以上是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HR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这些公式来衡量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更好地制定人力资源策略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1. 人力资源利用率(HR Utilization Rate):实际完成工作时间/有效完成工作所需的总时间*100%2. 平均劳动生产率(Average Labor Productivity):总产品量/总工作时间*100%3. 劳动力生产效率(Labor Production Efficiency):有效输出/运用的劳动力*100%4. 劳动成本比率(Labor Cost Ratio):人力成本/总费用*100%5. 平均缺勤率(Average Absenteeism):缺勤总时间/总工作时间*100%6. 离职率(Turnover Rate):本期离职人数/本期总人数*100%7. 留任率(Retention Rate):本期留任人数/本期总人数*100%8. 工资增长率(Wage Growth Rate):(本期工资总额-上期工资总额)/上期工资总额*100%10. 平均直接工资(Average Direct Wages):实际发放工资总额/实际工作人数11. 平均出勤率(Average Attendance):实际出勤总时间/应出勤总时间*100%12. 平均工作小时(Average Hours Worked):总工作时间/人数13. 平均每员工生产量(Average Output per Employee):总产品量/实际工作人数14. 技术劳动比率(Technology Labor Ratio):技术劳动人数/总人数*100%15. 平均培训时间(Average Training Time):培训总时间/参加培训人数16. 工作满意度指数(Job Satisfaction Index):工作满意度评定分数/最高满意度评定分数*100%17. 团队凝聚力(Team Cohesion):团队凝聚力评定分数/最高分数*100%。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汇总(工资、考勤、人力、设备等)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汇总(工资、考勤、人力、设备等)

人事、HR工作常用公式汇总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x100%。

2、月平均人数: (月初人数+月底人数) +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x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x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x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x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x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勒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x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x 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x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x100%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x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x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x1.5倍x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x2倍x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 21.75天+8小时x3倍x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x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x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金额x100%9,小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 - -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x 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 - -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x100%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1.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x100%五、HR常用基础公式汇总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 =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离职率=离职人数/( (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5.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x 100%6.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7.人事费用率= (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 /同期销售收入总额8.招聘达成率= (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 (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9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10.人员流动率= (员工进入率+离职率) /211.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14.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15.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16.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17.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六、成本效用评估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七、数量评估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2招聘完或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6.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7.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八、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1.年工作日: 365天-104天(休息日) -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季工作日: 250天+4季=62.5天/季/3.月工作日: 250天+12月= 20.83天/月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5.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6.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x8小时)。

HR常用的计算公式

HR常用的计算公式

HR常用公式的汇总:1.新进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 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1、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 21.75天2、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3、当月应工作天数= 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4、当月有效工作日= 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5、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 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1、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成本效用评估: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数量评估: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5、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6、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社会保险与公积金五险一金内容:1、养老保险:单位:22%、个人8%2、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3、生育保险:全由单位负担(0.5%)4、工伤保险:全由单位负担(0.5%)5、医疗保险:单位:12%、个人2%6、公积金:单位:7%、个人7%社会保险办理流程:各类企业(含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企业化管理(职工工资及退休待遇按企业标准执行)的事业单位,均应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到纳税地(非纳税单位按单位地址区域)所管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登记手续。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1.员工薪资计算公式:
-月薪计算:月薪=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加班费-社保费用-扣税金额
-日薪计算:日薪=月薪/30
-时薪计算:时薪=月薪/(每月工作小时数*工作天数)
-加班费计算:加班费=加班时数*加班小时薪资
2.绩效评估计算公式:
-个人得分计算:个人得分=目标达成度*权重+行为表现得分*权重
-团队得分计算:团队得分=各成员个人得分之和/成员人数
-绩效得分计算:绩效得分=个人得分*个人权重+团队得分*团队权重3.招聘效率计算公式:
-招聘时效率计算:招聘时效率=招聘人数/招聘周期
-成本效率计算:成本效率=招聘费用/招聘人数
-质量效率计算:质量效率=面试通过人数/面试总人数
4.培训效果评估计算公式:
-培训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人数/参与人数)*100%
-增值效果:增值效果=(培训后绩效表现-培训前绩效表现)/培训前绩效表现*100%
5.离职率计算公式:
-离职率:离职率=(离职员工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6.加班率计算公式:
-加班率:加班率=(加班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7.高绩效人员占比计算公式:
-高绩效人员占比:高绩效人员占比=(高绩效人员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8.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
-员工流失成本:员工流失成本=平均员工流失率*平均员工流失成本
9.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获得的效益-投入的成本)/投入的成本*100%
以上列举了人力资源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供人力资源部门参考和应用。

不同企业和部门可能会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应用。

HR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HR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HR常用计算公式大全1.离职率计算公式:离职率=(离职员工人数/平均在职员工人数)×100%2.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人数/平均在职员工人数+新员工人数)×100%3.平均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平均员工满意度=(所有员工满意度得分总和/员工人数)×100%4.员工绩效评估计算公式:员工绩效得分=(个人绩效评分/部门平均绩效评分)×100%5.员工薪酬增长率计算公式:员工薪酬增长率=(当前年度平均薪酬总和-上一年度平均薪酬总和)/上一年度平均薪酬总和×100%6.人力成本率计算公式:人力成本率=(总人力成本/营业收入)×100%7.培训投入产出比计算公式:培训投入产出比=(培训效益/培训成本)×100%8.绩效提升率计算公式:绩效提升率=(绩效改善员工数/总员工数)×100%9.工时生产效率计算公式:工时生产效率=(总产量/总工时)×100%10.人均工资计算公式:人均工资=总工资成本/总员工数11.人均产值计算公式:人均产值=总产值/总员工数12.员工周转率计算公式:员工周转率=(离职员工人数/平均在职员工人数)×100%13.录用成功率计算公式:录用成功率=(成功录用人数/总求职人数)×100%14.员工倦怠成本计算公式:员工倦怠成本=平均员工倦怠度得分×总员工工资成本15.总薪酬支出计算公式:总薪酬支出=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津贴+其他津贴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人力资源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评估和分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并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
一、员工薪资相关公式:
1.员工月薪计算公式:
员工月薪=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金+加班费+补贴-扣款2.员工年薪计算公式:
员工年薪=员工月薪×12
3.实际薪资计算公式:
实际薪资=员工月薪-社会保险费-公积金-税费
4.薪资增长率计算公式:
薪资增长率=(当前薪资-上一年薪资)/上一年薪资*100%
二、绩效考核相关公式:
1.绩效得分计算公式:
绩效得分=目标达成率×绩效权重+完成任务质量得分
2.绩效奖金计算公式:
绩效奖金=绩效得分×奖金基数
三、社会保险和福利相关公式:
1.社会保险费计算公式:
社会保险费=员工月薪×社会保险费率
2.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月薪-5000)×税率-速算扣除数
3.公积金计算公式:
公积金=员工月薪×公积金缴纳比例
4.年终奖计算公式:
年终奖=基本工资×绩效得分×年终奖比例
以上是人事HR工作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其中计算公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配。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人事HR人员更好地进行员工薪资核算、绩效考核以及社会保险和福利费用的计算,确保员工的薪资福利符合公司政策,并帮助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汇总一、工资计算公式:1.周工作小时数计算:周工作小时数=一天工作小时数×一周工作天数2.日工作小时数计算:日工作小时数=总工作小时数÷总工作天数3.基本工资计算: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率×日工作小时数4.加班工资计算: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率×加班工时数5.总工资计算:总工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二、考勤计算公式:1.出勤率计算: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100%2.迟到率计算:迟到率=(迟到次数÷应出勤天数)×100%3.早退率计算:早退率=(早退次数÷应出勤天数)×100%4.旷工率计算:旷工率=(旷工次数÷应出勤天数)×100%5.加班率计算:加班率=(加班时长÷总工作小时数)×100%三、人力计算公式:1.人员流失率计算:人员流失率=(流失人数÷平均编制人数)×100%2.缺编率计算:缺编率=(缺编人数÷平均编制人数)×100%3.培训覆盖率计算:培训覆盖率=(参加培训人数÷总人数)×100%4.员工满意度计算:员工满意度=(满意度总分÷满意度题目数量)×100%5.员工绩效计算:员工绩效=(个人绩效得分÷总绩效得分)×100%四、设备计算公式:1.设备利用率计算:设备利用率=(设备运行时长÷设备可用时长)×100%2.设备故障率计算: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次数÷设备总运行时长)×100%3.设备维修率计算:设备维修率=(设备维修次数÷设备总运行时长)×100%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实际工作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人事和HR工作中的计算公式多样化,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数据,可以灵活应用适合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R最常用的64个计算公式
HR经常需要和数据打交道,如入职率、离职率、加班费计算等。

虽然日常工作中,单个数据的计算并不麻烦,但几十上百个累计在一起,确实很容易混淆,甚至计算失误。

不过大橙子急HR之所急,整理了常用的64个人力资源计算公式,HR可以添加至收藏夹随时使用,也可以打印出来贴在电脑旁边随时查询。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1.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五、HR常用基础公式汇总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5.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
6.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7.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8.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9.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10.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11.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
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14.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15.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16.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17.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
六、成本效用评估
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七、数量评估
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
6.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7.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八、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5.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6.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7.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九、社保计算方式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3.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4.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5.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你的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你自己都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