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常用公式

人力资源常用公式人力资源常用公式1.人力资源规划公式1.1 人力需求量计算公式人力需求量 = (预计销售额/人均销售额)(1-员工离职率)1.2 人力供给量计算公式人力供给量 = 在岗员工数 + 新招聘员工数●预计离职员工数1.3 缺口量计算公式缺口量 = 人力需求量●人力供给量2.招聘公式2.1 招聘效率计算公式招聘效率 = 招聘人数 / 招聘花费2.2 招聘渗透率计算公式招聘渗透率 = 已招聘的员工数 / 需求的员工数3.培训公式3.1 培训投入回报率计算公式培训投入回报率 = (培训带来的增长收入●培训成本)/ 培训成本3.2 培训效果评估公式培训效果评估 = (员工实际能力●培训前能力)/ 培训前能力4.绩效管理公式4.1 绩效目标达成率计算公式绩效目标达成率 = 完成的目标数 / 设定的目标数4.2 绩效评价得分计算公式绩效评价得分 = 实际完成目标达成率目标权重5.考勤管理公式5.1 出勤率计算公式出勤率 = 实际出勤天数 / 应出勤天数5.2 迟到早退率计算公式迟到早退率 = 迟到早退次数 / 总出勤次数6.薪酬管理公式6.1 月薪计算公式月薪 = (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 + 加班费 + 奖金)●(请假扣款 + 缺勤扣款)6.2 年终奖计算公式年终奖 = 年终奖基数年终奖系数7.离职管理公式7.1 离职率计算公式离职率 = 离职员工数 / 平均在职员工数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招聘数据统计表格、培训投入回报率计算表格、绩效评价得分计算表格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人力需求量:组织所需人力资源的数量。
2.人力供给量:已有员工加上新招聘员工减去预计离职员工后的数量。
3.缺口量:人力需求量与人力供给量之间的差值,表示需要招聘的员工数量。
4.招聘效率:招聘过程中招聘人数与招聘花费之间的关系。
5.招聘渗透率:已招聘的员工数量与需求的员工总数之间的比率。
6.培训投入回报率:培训所带来的增长收入与培训成本之间的比率。
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人力资源十大计算公式

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人力资源十大计算公式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而管理者需要掌握一些计算公式来辅助他们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以下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人力资源十大计算公式。
1.人力资源成本占比:用于计算人力资源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人力资源成本占比=人力资源成本/总成本*100%2.人力资源流失率:用于评估组织中员工的离职情况。
计算公式如下:人力资源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员工数*100%3.员工流动率:用于衡量员工的流动情况,包括招聘、离职、异动等。
计算公式如下:员工流动率=(招聘人数+离职人数+异动人数)/平均员工数*100%4.平均工资成本:可用于比较不同岗位的薪资水平。
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工资成本=总工资成本/员工总数5. 人员产品ivity:用于衡量员工的生产力和绩效。
计算公式如下:人员Productivity = 产出量 / 花费的工时6.人均培训费用:用于评估组织对培训的投资。
计算公式如下:人均培训费用=培训费用/培训人数7.招聘费用比率:用于衡量招聘活动的效率。
计算公式如下:招聘费用比率=招聘费用/新员工人数8.员工满意度:用于评估员工对组织的满意程度。
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调查总人数*100%9.员工忠诚度:用于衡量员工的忠诚程度和留任意愿。
计算公式如下:员工忠诚度=继续工作的员工数/调查总人数*100%10.人力资本回报率:用于衡量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和投资回报。
计算公式如下:人力资本回报率=经济利润/人力资本投入管理者通过掌握以上这些人力资源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评估组织的人力资源情况,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优化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1.员工薪资计算公式:
-月薪计算:月薪=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加班费-社保费用-扣税金额
-日薪计算:日薪=月薪/30
-时薪计算:时薪=月薪/(每月工作小时数*工作天数)
-加班费计算:加班费=加班时数*加班小时薪资
2.绩效评估计算公式:
-个人得分计算:个人得分=目标达成度*权重+行为表现得分*权重
-团队得分计算:团队得分=各成员个人得分之和/成员人数
-绩效得分计算:绩效得分=个人得分*个人权重+团队得分*团队权重3.招聘效率计算公式:
-招聘时效率计算:招聘时效率=招聘人数/招聘周期
-成本效率计算:成本效率=招聘费用/招聘人数
-质量效率计算:质量效率=面试通过人数/面试总人数
4.培训效果评估计算公式:
-培训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人数/参与人数)*100%
-增值效果:增值效果=(培训后绩效表现-培训前绩效表现)/培训前绩效表现*100%
5.离职率计算公式:
-离职率:离职率=(离职员工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6.加班率计算公式:
-加班率:加班率=(加班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7.高绩效人员占比计算公式:
-高绩效人员占比:高绩效人员占比=(高绩效人员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8.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
-员工流失成本:员工流失成本=平均员工流失率*平均员工流失成本
9.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获得的效益-投入的成本)/投入的成本*100%
以上列举了人力资源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供人力资源部门参考和应用。
不同企业和部门可能会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应用。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人力资源是至关重要的资源之一。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准确评估人力成本和绩效,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以及了解相关的法令法规是必不可少的。
一、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1、员工离职率员工离职率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情况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员工离职率=(离职人数 ÷(期初员工人数+期末员工人数)÷2 )× 100%例如,某公司年初有员工 100 人,年末有员工 120 人,全年离职人数为 20 人。
则离职率=(20 ÷(100 + 120)÷ 2 )× 100% ≈ 1818%2、员工出勤率员工出勤率反映了员工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
计算公式为:员工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 ÷应出勤天数)× 100%假设某员工应出勤 22 天,实际出勤 20 天,出勤率=(20 ÷ 22)×100% ≈ 9091%3、人均产值人均产值用于衡量企业员工的生产效率。
公式为:人均产值=总产值 ÷员工总数如果某企业全年总产值为 1000 万元,员工总数为 100 人,人均产值= 1000 ÷ 100 = 10 万元/人4、招聘完成率招聘完成率体现了招聘工作的成效。
计算方式为:招聘完成率=(实际招聘人数 ÷计划招聘人数)× 100%比如计划招聘 50 人,实际招聘 40 人,招聘完成率=(40 ÷ 50)×100% = 80%5、培训覆盖率培训覆盖率用于评估企业培训工作的普及程度。
公式为:培训覆盖率=(参加培训人数 ÷员工总数)× 100%假设企业有员工 200 人,参加培训的有 150 人,培训覆盖率=(150 ÷ 200)× 100% = 75%6、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反映了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HR常用计算公式

HR常用计算公式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许多计算和评估,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1.人力资源计划公式:人力资源需求计算公式:HR需求=现有员工数量/员工离职率+预计公司增长率2.人力资源报酬公式:薪资水平=岗位市场薪资中位数x影响因素调整系数3.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公式:员工绩效得分=个人目标完成度x标准权重+团队贡献度x标准权重+其他因素x标准权重4.员工流失率公式:员工流失率=(员工离职人数/平均在职人数)x1005.员工满意度公式: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评分总和/员工数)x1006.员工价值公式:员工价值=员工绩效得分x平均薪资7.人力资本回报率公式:资本回报率=(利润/平均人力投入成本)x1008.招聘成本公式:招聘成本=招聘活动成本+员工培训成本+员工离职成本+新员工融入成本9.员工离职成本公式:员工离职成本=离职员工替代员工的招聘成本+离职员工培训成本+离职员工未完成任务的成本10.员工绩效激励公式:绩效激励金额=绩效考核得分x基本工资11.员工培训投资回报率公式:投资回报率=(员工培训带来的增值-培训成本)/培训成本x10012.员工流动率公式:员工流动率=(员工离职数/平均在职人数)x10013.员工流动成本公式:员工流动成本=新员工招聘成本+离职员工培训成本14.绩效差距分析公式:绩效差距率=(绩效评分较高档员工的人数/总员工数)x10015.福利成本率公式:福利成本率=(员工福利成本/总工资成本)x10016.员工参与度公式:员工参与度=(员工参与度评分总和/员工数)x100这些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特定的计算和评估要求。
人力资源的常用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的常用计算公式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许多与员工相关的数据和计算,如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员工流失率、员工满意度等,通过运用适当的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优化人力资源。
以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1.招聘成本计算公式:招聘成本=内部招聘成本+外部招聘成本内部招聘成本=工资+广告费用+面试费用+培训费用外部招聘成本=招聘费用+广告费用+面试费用+旅行费用+培训费用2.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员工流失率=(离职人数÷平均在职人数)×100%3.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4.员工年度薪酬计算公式:员工年度薪酬=基本工资+奖金+补贴+社会保险+公积金+其他福利5.培训成本计算公式:培训成本=培训费用+员工流失率×平均薪资×培训时间6.加班费用计算公式:加班费用=加班人数×每小时加班工资×加班小时数7.人力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人力投资回报率=(员工产出总值-人力投资成本)÷人力投资成本×100%8.人力投资效益计算公式:人力投资效益=(员工产出总值-人力投资成本)÷人力投资成本9.员工绩效计算公式:员工绩效=完成目标数量÷目标设定数量10.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员工流失成本=平均离职成本×员工流失率11.人均产值计算公式:人均产值=总产值÷总员工数12.员工满意度指数计算公式:员工满意度指数=满意度评分总和÷可评分总和×100%13.平均员工任职时间计算公式:平均员工任职时间=(员工A任职时间+员工B任职时间+...+员工N 任职时间)÷总员工数14.人力资源成本占比计算公式:人力资源成本占比=人力资源成本÷总成本×100%15.员工福利费用计算公式:员工福利费用=总员工数×平均福利费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力资源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和评估,从而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决策。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
基本工资 = 总收入非工作性收入
其中,总收入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 + 加班工资 + 奖金 + 补贴 + 其他津贴和补偿。
非工作性收入包括以下几项:生活费 + 餐费 + 住宿费 + 交通费 + 通信费 + 出差补贴 + 职业年金 + 社会保险、公积金等。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加班工资 = 单位时间工资×加班小时数×加班系数
其中,单位时间工资是指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小时工资;加班小时数是指员工加班的实际工作小时数;加班系数是根据法律和公司规定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平时加班的加班系数为1.5,休息日加班的加班系数为2。
年终奖计算公式
年终奖 = 年工资总额×年终奖系数
其中,年工资总额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 + 加班工资 + 奖金 + 补贴 + 其他津贴和补偿。
年终奖系数是根据公司规定和员工绩效评估来确定的。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比例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办法》,公司应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并由员工和公司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公积金。
目前,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比例为: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工伤保险0.5%,生育保险0.8%,公积金个人缴纳比例为12%,公司缴纳比例为8%。
劳动法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员工在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解除劳动合,有权获得劳动报酬、加班工资、年假工资、年终奖等。
,劳动法还规定了员工的工作时间、休假和福利待遇等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执行。
人力资源计算公式最全汇总

人力资源计算公式最全汇总1.人均生产力计算公式:人均生产力=总产出÷总员工数2.高绩效员工比例计算公式:高绩效员工比例=高绩效员工数÷总员工数3.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员工数4.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5.人员盈亏率计算公式:人员盈亏率=(期末员工数-期初员工数)÷期初员工数6.员工福利成本率计算公式:员工福利成本率=福利支出÷总工资支出7.员工培训投入比例计算公式:员工培训投入比例=培训费用÷总工资支出8.员工招聘效率计算公式:员工招聘效率=(成功招聘人数÷总面试人数)×100%9.员工绩效评估公式:员工绩效评估=(实际绩效得分÷理论最高绩效得分)×100%10.全职员工人均编制成本计算公式:全职员工人均编制成本=总人力成本÷全职员工数11.员工薪资调整幅度计算公式:员工薪资调整幅度=(调整后薪资-调整前薪资)÷调整前薪资12.雇佣成本计算公式:雇佣成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安置成本13.员工效益计算公式:员工效益=总产出÷员工人数14.人力投入计算公式:人力投入=年度员工人数×年度工作时间15.人均薪酬计算公式:人均薪酬=年度总薪酬÷年度员工人数以上是人力资源计算中常用的公式,通过对这些公式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决策。
当然,实际使用中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和特点,也可以制定和应用适合自身的计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R常用计算公式
HR的日常工作中,经常要计算很多数据,如入职率、离职率、出勤率等。
每个数据的计算方式都不复杂,但如果类似的数据有几十个呢?是不是很容易混淆?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情境:假设公司月初员工为100人,本月招聘,前来应聘30人,成功录取5名。
本月离职员工3名。
1、【招聘入职率】:
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应聘30人,录取5人则5÷30×100%=入职率:16.6%)
2、【月平均人数】:
(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月初员工100人,月底员工102人,则(100+102)÷2,本月平均人数101人
3、【月员工离职率】:
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本月离职3人,月平均人数101人,则3÷101×100% 本月员工离职率为:2.9%
4、【月员工新进率】:
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本月新进员工5人,月平均人数101人,则5÷101×100% 本月员工新进率为:4.9%
5、【月员工留存率】:
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月底员工102人,月初员工100人,则:102÷100×100% 本月员工留存率为:102%
6、【月员工损失率】:
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本月离职员工3名,月初员工100名,则:3÷100×100% 本月员工损失率为:3%
7、【月员工进出比率】:
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本月入职员工5名,本月离职员工3名,则:5÷3×100% 本月员工进出比率为:166%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
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如:出勤20天,规定的月工作日为23天,则,20÷23×100% 个人出勤率为:86.9%
2、【加班强度比率】:
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当月加班6个小时,当月总工作时数为184小时(23天*8小时)则,8÷184×100% 加班强度比率:3.2%
3、【人员出勤率】:
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当天出勤员工98人,当天企业总人数102人,则:98÷102×100% 人员出勤率为:96%
4、【人员缺勤率】:
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当天缺勤人数4人,当天企业总人数102人,则:4÷102×100% 人员缺勤率为:3.9%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
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
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
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
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
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
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
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
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培训出勤率】:
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五、HR常用基础公式汇总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
12.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
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备注:
1.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2.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3.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4.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
5.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6.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7.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8.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9.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六、成本效用评估
1.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2. 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3. 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4. 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5.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七、数量评估
1.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3.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4. 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
5. 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6. 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附录:
劳社部发[2008]3号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八、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1.年工作日: 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九、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1.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2.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3.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十、社保计算方式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有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3.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4.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5.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6.平均缴费指数:你的缴费基数/当地社平工资,假设你选择社平工资的100%那个档次为你的基数,那该指数就是1,你选择60%,就是0.6
(注:以上公式可能会随着政策调整,或每个公司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异,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