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人物

合集下载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革命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革命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革命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革命英雄人物:
1、毛泽东:中国革命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奠基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

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发动并发展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推动中国从封建半殖民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
2、朱德:中国共产党著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雄模范。

1931年9月参加组织团体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建立了它在武装上的可靠力量;
3、陈毅:历史上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解放军将领,毛泽东根据地后勤英雄。

率领中国解放军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率军打败日本侵略军,参加和发挥了重要作用;
4、林彪: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雄模范,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会员,著名的“军中毛泽东”。

他用英勇善战的军事过硬,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局势大有改观;
5、邓小平: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伟大继承者,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倡导者和树立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的建立者。

优秀党史人物事迹

优秀党史人物事迹

优秀党员事迹(一)一、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一)人物事迹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1913-1916年,他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他满怀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

1921年3月,李大钊同志撰文号召全国的共产主义者“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要担负起“中国彻底的大改革”的责任。

随后,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2年至1924年,他受党的委托,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作出重大贡献。

他领导北方党组织配合五卅运动,配合北伐胜利进军,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大革命胜利推进作出卓越贡献。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

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守信仰、初心不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

4月28日,李大钊惨遭反动军阀绞杀,牺牲时年仅38岁。

(二)精神品质1.敢为人先。

李大钊同志不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做出了伟大创举,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方向。

2.鞠躬尽瘁。

李大钊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以及中国革命的进步胜利,殚精竭虑,来回奔波,不辞辛苦。

3.英勇不屈。

李大钊同志在面临反动军阀的严刑拷问和绞刑架时,面不改色,慷慨赴义。

二、刘胡兰——领袖两度题词的女英雄(一)人物事迹刘胡兰,山西文水人。

她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吃苦耐劳,性格很倔强。

中共史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

中共史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

中共史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在中共党史中,众多人物和事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的奋斗与付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共史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为读者展示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精神和他们所经历的重要事件。

一、毛泽东作为中共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毛泽东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毛泽东以其杰出的领导能力和思想理论,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他的主要贡献有以下方面:1.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形成了适合中国特点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2. 长征:长征是中共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对中国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转折点。

在长征中,毛泽东领导着部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增加了中共的声望和实力,为日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下了坚实基础。

3. 五五运动:五五运动是1925年中国大规模的学生运动,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重要事件之一。

毛泽东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组织和领导作用,通过这次运动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学生的阶级觉悟,为日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史上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他以其出色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以下是他的主要贡献:1. 抗日战争:周恩来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积极组织和领导了抗日军队,为中国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努力。

与其他抗日英雄一起,周恩来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2. 中苏友好:周恩来还在外交事务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通过多次访问苏联,增进了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为中国争取到了苏联的国际支持和援助。

三、南京军事协定南京军事协定是中共史上重要的一项事件。

这是中共与国民党就集中力量消灭张作霖的东北军达成的协议。

这一事件标志着国共两党在抵制外国压迫和建设中国强大军队方面的合作关系的形成,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史事迹人物故事

党史事迹人物故事

党史事迹人物故事党史中有很多著名的英雄人物事迹,一直激励着们。

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一些党史事迹人物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党史事迹人物故事:周恩来的故事1963年岁末,周恩来、陈毅一行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为期九天的访问。

经过了民间活动、官方活动,加上阿方举行的跨年晚会后,已经是除夕之夜的凌晨四点了。

的翻译范承祚在四楼的办公室里整理好一天的翻译文件资料后,已经是凌晨四点四十分。

他蹑手蹑脚地下楼,准备回到位于房间隔壁的他的卧室。

就在他尽可能放轻脚步怕吵着时,一声无比亲切熟悉的声音传来:“小范啊,怎么还不休息啊,明早还有事呢。

”定睛一看,只见身披旧尼大褂,站在走廊尽头和警卫员在谈什么事。

他不理解为什么说明早还有事,因为明天是大年初一,而且经他翻译的行程安排表上,明天上午是没有活动的。

但是小范也没敢多问就回房了,累得合衣躺下,领带都没有解开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朦朦亮时,的换班警卫就把小范叫醒了,“快起来,等你呢。

”一看表,才早晨五点多,他想起凌晨说的“有事”,就敢忙爬起。

来到大厅,看到已经穿戴整齐的周,神采奕奕,风度翩翩地从行宫的汉白玉台阶上拾级而下,完全看不出他已经连续参加了几天的活动,而且很可能昨晚又是一夜没合眼。

金碧辉煌的大厅经早起的工作人员清扫收拾,已经又焕然一新,想象不出两个小时前这里刚办过一场盛大的狂欢。

此时大厅几乎没有任何人,显得很安静。

可就在刚走到了大厅里,大厅的门竟突然打开了,涌进来几十号阿尔巴尼亚行宫的工作人员。

他们在一大清早做完打扫后,没想到来自中国的也这么早就起来了。

于是他们惊喜万分地涌到的身边,都想一睹周的风采。

而似乎并不吃惊,他一个个地与这些清洁员、厨师、接待员、仓库保管员等握手问好,给他们拜年。

有拿着簸箕的清洁女工局促地站在墙角,不好意思上前,也一并地上前握手,表示感谢。

这时,小范才明白说的“有事”原来是这么回事。

特意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在没有任何事先安排的情况下,来给阿方的工作人员拜年。

党史英烈人物功勋事迹材料

党史英烈人物功勋事迹材料

党史英烈人物功勋事迹材料
《党史英烈人物功勋事迹材料》
在革命斗争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党史英烈人物,他们的事迹和功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以下是一些党史英烈人物的材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伟大事迹。

1. 朱德: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人之一。

在长征中,朱德带领红军艰苦跋涉,经历了艰难险阻。

他的坚韧和不屈精神,是中国人民的楷模。

2. 刘少奇: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他在党的组织建设和革命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

3. 王若飞:中国人民志愿军飞行员,曾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他在战斗中英勇无畏,为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4. 方志敏: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在革命斗争中不畏强暴,坚定信仰,英勇斗争,最终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生命。

以上这些党史英烈人物的事迹,都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他们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激励我们坚定信仰,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而不懈奋斗。

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些英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中共史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

中共史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

中共史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中国共产党(中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政党之一,其发展和壮大的历程中涌现了许多重要的人物与事件。

这些人物和事件不仅对中共自身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中国革命和历史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共史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和事件,展示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一、陈独秀——中共的奠基人之一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共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早年留学日本,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回国后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立了早期的共产主义组织,为中共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陈独秀主张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改变中国社会的命运。

他积极组织工人和农民,并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为中共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毛泽东——中共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是中共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中共的主要领导人。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共和中国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影响。

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和实践,为中国农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并在土地改革、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共党的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共党的建设是中共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党的建设是政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中共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自身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党的建设之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中共党的建设的里程碑事件。

这一思想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一思想的提出推动了中共党的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四、中国抗日战争——中共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共史中的一项重要事件。

这场战争对中国和东亚地区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共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和指挥了广泛的抗日武装斗争,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共的军事力量、组织实力以及政治影响力在抗战中得到了明显提升,为中共后来执政打下了坚实基础。

红色革命故事人物事迹

红色革命故事人物事迹

红色革命故事人物事迹
红色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英勇的人民群众和共
产党员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目标而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下面是几
位红色革命事迹的人物介绍:
1. 王明: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曾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

他在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肃清社会民主党人和敌人分子等方面做
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项英: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曾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参谋长,是朝鲜战争中最杰出的指挥官之一。

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
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军队的民族英雄。

3. 罗荣桓: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曾担任过中央军委副主席和
国防部长。

他在解放战争中多次率军猛攻敌阵,取得了许多重要胜利,是中国军队的领袖之一。

4. 林彪: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曾担任过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国
防部长。

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是
中国军队的杰出代表之一。

5.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
的奠基人。

他曾多次为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和建设,对中国共产党的
初步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在红色革命中标志着中共革命胜利的重要一笔,他们
的精神、奉献将永载于历史。

党史人物

党史人物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他领导了以156个建设项目为 中心的工业建设,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954年他提出建设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化目 标,组织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推动了 国家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 1961~1965年为纠正“大跃进”带来的失误,扭转经济困难局面 ,他和刘少奇、邓小平领导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使国民经 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强调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 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中国的 实际出发,积极稳妥,综合平衡。他特别关注水利建设和国防 科技事业发展,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社会主义时期的 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文化工作和人民军队的现代化 建设也给予特殊的关注,指导这些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
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党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 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规划。 1972年患病以后,一直坚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主要著作编为《周恩来选集》。

• • • •
事迹记录
北伐长征
周恩来1924年秋回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 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两次参加讨伐军阀 陈炯明的东征,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 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 北洋军阀部队。同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 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他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史人物牛化东(1906—1995) 曾用名牛殿英,字光远,宁夏军区副司令员,少将,陕西省定边县人。

1925年7月,在家乡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革命,1926年转人中国共产党,受党组织委派入国民党兰州第2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期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获释。

1928年,受中共陕北特委委派到西北军从事兵运工作。

曾任排长、连长、新编第11旅参谋、副官、军械官、副团长,国民政府新编第11旅副团长等职。

此间,又第二次被捕,但始终没有暴露共产党员身份。

在极其艰险环境中,组织领导新编第11旅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最终使新编第11旅于1945年10月举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

毛泽东称赞这次起义说:“你们是火车头”,《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11旅是反对蒋介石打内战起义的火车头。

后起义部队被改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11旅,牛化东任副旅长兼三边军分区副司令员。

随部先后参加固守定边城、智斗清乡团、攻占安边城等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宁夏(省)军区第一任参谋长,不久,兼任剿匪指挥部副总指挥,率部在宁夏南部山区剿匪。

在他和其他几位领导指挥下,经过一年多艰苦奋战,至1951年4月底,终于击毙匪首马绍武,活捉张海禄,生擒李成富,彻底清除了匪患,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作出重要贡献。

1954年6月,宁夏(省)军区撤销,牛化东调任新组建的甘肃银川军分区司令员,他没有任何怨言,依然勤奋工作,精心组织机关和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和后勤工作。

1958年2月,被任命为宁夏军区副司令员,后兼任宁夏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届、第三届政协副主席。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966年2月离职休养。

后被批准享受正军职待遇,1982年提高为享受副兵团职待遇。

1988年9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牛化东是陕甘宁边区国民党新编第11旅起义的总指挥,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11旅和三边军分区的创始人、主要领导人之一。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身经大小战斗多次,长期在国民党军队中做地下工作,被誉为“神秘将军”。

为陕甘宁边区特别是三边军分区的根据地建设和宁夏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宁夏解放后,他积极参与宁夏(省)军区的组建,并率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与兄弟部队一起,在宁夏南部山区进行剿匪作战,为巩固新生的宁夏人民政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任宁夏军区副司令员期间,分管民兵工作,经常深入工厂、农村,调查蹲点,指导解决民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先进典型,为宁夏民兵预备役建设凝聚了全部心血,做出了重大贡献。

牛化东喜爱书法与诗词,曾先后有近百首诗词在报刊上发表。

离休后严于律己,保持晚节,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曾被兰州军区和总政治部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1995年11月2日在银川病逝。

朱敏(1912-1981) 三边军分区创始人之一、宁夏(省)军区政治委员,陕西省榆林市人。

192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共北平工委组织部长,中共河北省石家庄冀东特委组织部长、天津市委组织部长,为开展兵运、工运、农运和学生运动做了大量工作。

曾为“平定兵变”和红24军的创立作出了贡献。

1933年和1935年先后两次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受尽酷刑,造成左腿终生残疾。

1937年到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

1938年6月,调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合水县委书记,1941年后,历任陇东特委统战部副部长、特委常委,陇东分区专署副专员、地委常委,陇东地委组织部长、副书记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中共甘肃省工委书记、三边地委书记,中共宁绥工委书记等职。

为三边地区的军事斗争和宁夏人民的翻身解放做出重要贡献。

1949年10月,时任中共三边地委书记兼三边军分区政治委员,带领一批三边干部赴宁夏,建立宁夏新政权,担任宁夏省委副书记兼中国人民解放军银川市军管会副主任,与杨得志、潘自力、马鸿宾、曹又参等组织领导宁夏省的接管、剿匪和恢复生产工作,并亲自指挥贺兰山剿匪部队对郭栓子、张绪绪等股匪进行大规模清剿,他还领导宁夏全省人民进行抗美援朝工作。

1951年10月,任中共宁夏省委书记兼宁夏(省)军区政治委员、宁夏省第一届协商委员会副主席。

1953年8月调离宁夏省,历任西北局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畜牧局局长、党组书记。

1954年冬,调农业部,历任畜牧总局局长、部长助理等职。

“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在秦城监狱关押达7年之久。

1976年10月后平反,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顾问。

1981年11月6日在北京病逝。

朱声达(1914—1985) 宁夏军区司令员,少将。

湖北省江陵县人。

因家境贫寒,幼时即给地主家打短工牧牛。

1931年,在家乡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红3军第9师25团当勤务员、特务员,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8月,任红3军团第6师18团副连长、连长。

后到红军大学4分校(驻湖南桑梓)学习,于1936年毕业,任红1军团4师10团连长。

曾参加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红2、6军团.(后合编为红二方面军)长征。

在湘鄂西苏区错误肃反中,时任段德昌警卫员,因受株连被打为“改组派”,幸遇贺龙获救。

1936年8月,随部进入甘肃,参加甘南战役和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120师警卫营营长,358旅716团营长,晋绥军区特务团营长、参谋长、副团长、团长。

此间参加晋察冀边区齐会、宋村、陈庄、甄家庄、田家会、黄土岭、百团大战、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3旅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独立第5旅旅长,第一野战军3军9师师长,参加绥包、晋中、运城,荔北、太原、扶眉、兰州等重大战役。

后率师向河西走廊进军,于1949年9月25日解放甘肃酒泉,兼任酒泉城防司令员,后兼任酒泉军分区司令员。

1950年8月,调任3军8师师长。

在剿灭国民党军队残余势力,维护社会治安,建立革命政权,支援人民解放军进疆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作战勇敢,指挥机智果断,战斗作风英勇顽强,战绩卓著,3次负伤致残。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军7师副师长。

1952年,任甘肃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1月,入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

11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毕业,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参与组织领导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委员会和军区的筹建工作。

9月,被任命为司令员。

他不顾工作辛苦,亲自抓宁夏军区大院的规划和办公大楼、礼堂、通信站的建设及营区绿化,为宁夏军区部队和民兵建设呕心沥血,成绩卓著,深受宁夏军区广大官兵赞扬。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被强加给多种莫须有罪名,使其身心遭受严重摧残,家属子女也蒙受株连。

他正气凛然地同康生等人进行了坚决斗争,表现了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

1968年9月被免去宁夏军区司令员职务,下放劳动达4年之久。

1972年12月,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

1978年,任甘肃省军区顾问组组长、甘肃省政协副主席。

1979年,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和兰州军区党委为其彻底平反。

1983年,按副兵团职待遇离休,后又提高为为正兵团职待遇,并撤销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的任命。

1985年1月21日在兰州病逝。

刘格平(1904-1992) 回族,宁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人。

1919年在南京参加“五四”运动。

1921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

曾任河南新乡四旅上尉副官。

次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任中共津南特委书记、沧州地区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4年春,因发动山东庆云县万人暴动,在北平(今北京市)被捕入狱。

在狱中坚贞不屈,拒不自首,直到1944年10月出狱。

后历任中共天津工委书记,山东省回民协会主任,华东局民运部副部长,渤海区委副书记兼渤海军区副政治委员、组织部长,华东革命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等职。

从1957年11月起,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委委员、书记处书记,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自治区第一届人民委员会(政府)主席。

是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

1959年3月起,兼任宁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在1960年5至7月间,宁夏反地方民族主义”运动中,被打成“以刘格平为首的地方民族主义反党集团”头子,受到批判被撤职。

后任山西省副省长、山西省革委会主任。

是中共第八、九届中央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2年3月11日病逝。

孙殿才(1909—1975) 又名赵忠国,宁夏人民解放军(回汉支队)司令员。

宁夏中宁县人。

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曾化名孙树德任中共北平城西区委宣传委员,以学生身份从事学生运动。

后从事工人运动,在北平工人中建立组织,进行罢工斗争。

1932年6月,化名王文清,任中共天津纱厂总支书记,组织反日大罢工。

次年春,任察哈尔总工会、张家口总工会组织部长,组建平绥铁路工会,开展斗争。

同年秋,调张家口抗日同盟军军部和抗日军第1师工作。

1934年1月,到唐山任中共五登特委书记,与吴德等领导了唐山、开滦矿工和洋灰厂工人罢工。

后化名陈光华,任上海工人联合会书记,组织领导上海纱厂工人抗日罢工斗争。

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参与发动组织工人对日作战,任浙沪工人抗日别动第五支队特支书记。

1937年冬,调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1938年秋,任安徽省动员委员会干训队大队长。

不久任中共舒抚地委副书记。

1941年3月,经刘少奇介绍,到中共临时党校学习。

1943年10月,化名赵忠国,调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三边地委统战部部长。

与在国民党新编第11旅的中共地下党员负责人牛化东等联系,促成该旅起义。

1946年11月,任中共宁绥工委副书记、三边工委书记等职。

先后参加组织建立回民支队和回汉支队等地方人民武装。

1947年3月,回汉支队改编为宁夏人民解放军,任司令员。

5月,率领宁夏人民解放军随主力部队北上作战。

7月,宁夏人民解放军复称回汉支队,他率部在盐池县南部山区坚持内线作战。

1948年夏,中共宁绥工委改为中共宁夏工委,孙殿才任书记,为回汉支队等地方人民武装和宁夏的解放做出重要贡献。

1949年9月宁夏解放后,恢复本名孙殿才。

10月,任中共宁夏省委常委,宁夏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为巩固和建设新生的宁夏人民政权做了大量工作。

1954年9月,宁夏省与甘肃省合并,调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

是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大、八大代表和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8年4月,他与甘肃省副省长陈成义、银川地委书记梁大均被错误地打成“孙、梁、陈右派反党集团”,受到错误批判和处理,被下放到甘肃引洮工程指挥部任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