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非织造布光老化性能的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耐候聚丙烯老化性能研究

耐候聚丙烯老化性能研究
试样制备
将聚丙烯树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老化剂、催化剂等辅助试剂,经熔融、混炼、 挤出等工艺制备成标准试样。
老化处理
将制备好的试样分别置于热老化试验箱和紫外老化试验箱中进行老化处理,设 定不同的老化时间和温度,模拟自然环境下材料的老化过程。
03
耐候聚丙烯老化性能表征
外观变化观察
01
02
03
颜色变化
观察试样在老化过程中颜 色的变化情况,记录色差 值。
热氧老化过程分析
热氧化反应
高温条件下,聚丙烯分子链与氧气发生热氧化反应,生成羰基、羟 基等含氧基团,导致分子链断裂和交联。
热稳定性
聚丙烯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较差,易发生热分解反应,导致材料性 能下降。
物理性能变化
热氧老化使聚丙烯材料变硬、变脆,失去韧性,力学性能显著下降 。
湿氧老化过程分析
水解反应
湿度
水分渗透进聚丙烯内部,引起其溶胀、开裂 等现象。
温度
高温加速聚丙烯氧化反应,导致其性能下降 。
氧气
氧气参与聚丙烯的氧化反应,加速其老化过 程。
改进措施提出
添加抗老化剂
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延缓聚丙烯 老化。
优化配方设计
调整聚丙烯的分子结构,提高其耐候性能。
改善加工工艺
如采用共混、填充等技术,提高聚丙烯的耐 老化性能。
研究生物降解聚丙烯、循环利用聚丙烯等环保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评
价方法,推动聚丙烯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THANKS
感谢观看
耐候性能重要性
耐候性能
01
指材料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长时间暴露后的性能保持能
力。
影响因素
02 光照、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对聚丙烯材料的性能产

可光催化降解的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的研究

可光催化降解的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的研究
王 晓梅 , 李孙辉
( 五邑大学 纺织服装系 , 广东 江 门 5 9 2 ) 2 0 0

要: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一 凝胶法制备 了TO 溶胶 , i: 并采用浸轧 的方法对聚丙烯 纺粘非织造 布进行 了

整理. 试样整理前后强力的 变化表 明 :i: TO 溶胶 整理后 的聚丙烯 纺粘非织造布 光氧化 降解速度加 快,并且
4%以上 的强 力 . 0 可见 普 通 聚丙 烯 的光 老 化 降解 也 不
是处理聚丙烯废弃物的有效措施 . 因此 , 大量用作环
保 购 物袋 以及 一 次 性 卫 生 和 医疗 等 用 即弃 产 品的 聚 丙 烯 纺粘 非 织 造 材 料 的 废 弃 物 给 环 境保 护 带 来 了 巨 大 的压 力 . 为此 ,聚丙 烯 纺粘 非织 造 材料 废 弃物 的 可
原 料 用 于纺 粘 非 织 造 材料 的生 产 具 有 很 大 的 技 术 经
样, 仍属线性 的饱和碳氢化合物 , 其废弃后若焚烧
将产生有害气体 , 若掩埋难 以发生微生物降解. 研究l 3 _ 发现 , 聚丙烯织物掩埋在地下 40 后 , 5 d 未观察到强度 下降 的现象 ;自然条件 下经 1 个 月 的曝 晒仍 具有 2
p l rp l e n n oeswt eta i sl h t er efs r a dte1 : vlm aoo i0 4 94 o po y n s ow vn i t ina o p o d g d at , n 0 1 o ert f ( CH ) y e hh t o a e h u i T
当钛酸丁酯与水 的体积比为 1 1 , 0: 时 所得 TO 溶胶 对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的光氧化 降解效果最好. i: 关键词 : 光催化 降解; 聚丙烯 ; 纺粘非织造布; 二氧化钛溶胶 ; 后整理 中图分类号 : S 7 . T 14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10 4 ( 0 0 o — 0 6 0 17 - 2 X 2 1 ) 10 3 — 3

医用聚丙烯PP纺粘非织造布综合性能测试与分析

医用聚丙烯PP纺粘非织造布综合性能测试与分析

医用聚丙烯PP纺粘非织造布综合性能测试与分析赵博【摘要】结合生产实践,对几种纺粘非织造布的面密度、厚度、细度、克重、断裂强力、断裂伸长、顶破性能、撕裂性能、耐磨性、接触角、力学性能、硬挺度、热收缩性、冷水收缩性、透气性、透湿性、拒水性等进行了测试,并从外观和非织造布纤维形态结构等角度,分析了纺粘非织造布的性能和特点,同时分析比较了不同克重和厚度的试样.通过实验得出了不同克重的非织造布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较为稳定的结构,发现非织造布的克重、厚度和结构特征等对以上性能影响较大,并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得出纺粘非织造布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适合开发各类功能性产品,在医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18)003【总页数】12页(P8-19)【关键词】聚丙烯PP;纺粘非织造布;性能测试与分析【作者】赵博【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771 引言纺粘法非织造布工艺是非织造布工业一项较新的技术,它是利用化学纤维熔融纺丝成形原理,在聚合物纺丝过程中使连续长丝纤维铺置成网,形成的纤网经过机械、化学或自身粘合等方法加固形成非织造布。

常用的原料包括聚烯烃类(聚丙烯、聚乙烯等)、聚酯类、聚酰胺类等。

而使用聚丙烯为原料的纺粘非织造布占第一位。

目前,纺粘非织造布是全球非织造布行业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我国已成为年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由于其生产流程短、产品强力高、产品适应面广、透气性好等优良性能,因此市场对纺粘法非织造布的需求非常大。

随着技术的快速提高,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目前已应用在建筑结构材料、医疗卫生材料等方面 [1-4]。

本研究通过对聚丙烯纺粘非织造材料的纺粘非织造布性能测试和纤维结构观察,发现试样面密度和厚度和细度的不同,它们对非织造材料透气量、透湿量、厚度、接触角、力学性能、硬挺度等相关性能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对比了几种纺粘非织造布的性能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以便为企业提供产品质量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评估土工合成材料的抗紫外线及耐化学老化性能

评估土工合成材料的抗紫外线及耐化学老化性能


资 二 ‘ 卜 叫 架 囊 气 苏一 之
‘、 \、二二 二心、 Nhomakorabea了-
、 、一 分
挤尧  ̄吮 二:
, a ) 拉仲强度. c 6拉仲立变 1 ! 1 3 ' , ' m ' 二 5 0 : c 的沥出液条件下二工布K二工合成t f 抖P! 屯 仲作能变k
摘 要:月于改善耐气侯性的三工合成材料由使用炭黑做防紫外线剂的可重复利用的聚_ A , . 土工材料和聚丙烯土二 材料通过针刹法复合而成, 并对其物理性能、 杭紫外线性能 知化学稳定 性等进行了 评价 非织造的聚丙烯土工布基寡放五于紫外线条件下的 拉仲性能留 存比 率降 低了 大约7 0 %, 但土工合成材料基 本放工于萦外线条件下的 拉伸性能留 存比 率则 只比聚丙 仿和聚云土工织 物有轻 微的降低 聚命土工织 物含
‘ : 遥 . 胜 r . . J

‘ 1 '
( e ) 拉伸强度; ( b ) 拉伸应变
5 a ' 9 . f d } i
( 幻拉伸强度; ( 6 ) 位伸应变 的拉伸性能变化
物处理领域以取代白色聚丙烯非织造布。
2 试验
2 . 1 样品准备
1 0 9
不 添 加 抗 紫 外 线 稳 定 剂和 抗 氧 化 剂的 聚 丙 烯 非织造土 工 材料( 7 0 0 , 8 0 0 , 1 0 0 0 g / - 2 ) 和 含 上 述试 剂

的 可 重 复 利用 的 聚 醋非 织 造 土 工材 料( 珊、 3 图 舒 扩) 为 试 验 原材 料, 然后 通 过针刺 方法 加 工 成土 工合
日川 川日 州 钊 州 日到日 日曰 日 曰 州日 川 川 钊 利 利 川 别到 刘 引卜 别到 引别 引 妇卜 日 计计 日 什 “ J | 1| 歇 一

抗老化聚丙烯无纺布的应用研究进展

抗老化聚丙烯无纺布的应用研究进展

抗老化聚丙烯无纺布的应用研究进展王飞;王浩江;雷祖碧;马玫;刘煜;杨育农【摘要】综述了抗老化聚丙烯(PP)无纺布的应用领域、主要老化机理及环境因素(如热、光和氧等)对其老化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抗老化PP无纺布老化试验方法、分析研究方法和相关检测标准,并展望了其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The applications,dominant aging mechanism and influence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heat,light and oxygen on the aging performance of aging-resistant polypropylene non woven fabric have been reviewed.The aging test methods,analytical methods and related testing standards of aging-resistant polypropylene nonwoven fabric have been introduced,an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s were simultaneously prospected.【期刊名称】《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年(卷),期】2017(046)003【总页数】8页(P96-103)【关键词】聚丙烯;老化;耐候;抗氧剂;光稳定剂【作者】王飞;王浩江;雷祖碧;马玫;刘煜;杨育农【作者单位】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5;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5;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5;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5;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5;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1+4无纺布(Non woven fabric),又称非织造布或不织布,是由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粘合等不同方法组合而结合而成的,为柔软、质轻、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结构产品,还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产品品种丰富和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新兴产业。

聚丙烯抗热氧老化评价新方法研究

聚丙烯抗热氧老化评价新方法研究
2 结 果与讨 论
分 解 的一种 间接 方法 , 但该 方 法 受 到 的影 响 因素 较
多, 因此用其 诱导 时 问 来 表征 长 期 热 氧 老化 性 能 需
要 商榷 。鉴 于 P P的分解 是 伴 随着 大 分 子链 骨 架 断 链 而形 成链 长较 短 的分 子 链 , 而 使 材料 的流 动 性 从
发现 , 抗氧 剂含量及接触 面积对材料的热氧老化具有显著 的影响 , 转矩 变化 的时 间与 长期 热氧老化有 一定对应 关 且
系。这种测试转矩 变化 的方法, 简单 易行 , 准确 可靠, 能准确反 映材料 的热氧老化性 能, 转矩 变化能作 为抗老化性 能
的 初 步 测 定 的 通 用 方 法
A O~ 5均为市 售 。 Fra bibliotek杨燕 , : 等 聚丙烯抗热氧老化评价新方法研究
6 7
的抗 氧性 能基 本 一 致 , 是 A 但 O一1较 差 , 5 i 在 5rn a
时 , 矩 急剧 下降 , 转 这与 前 面 图 2中添加 0 2 的三 .% 个 抗 氧剂体 系 的抗 老化 分解 能力 实验 一致 。与 含质 量 分 数 0 2 的抗 氧 体 系 相 比 , O一1转矩 变 化 的 .% A 时间发 生 了延后 , 可 能是 由于抗 氧剂 含量 的增 加 , 这
公 司。
1 3 转 矩 测 试 .
按 比例称量 物 料 , 混合 均 匀 , 用转矩 流变 仪在 利

P P的热氧化 过 程 是 通 过 典 型 的 自由基 引 发链
断 机理进 行 的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 过氧 化 物 是 氧化 氢
定 温度 和转速 下 测量转 矩 的变化 。此项 试验 主要

聚丙烯光老化性能变化研究综述

聚丙烯光老化性能变化研究综述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0 4 6 0( 2 0 1 7)1 2 - 2 6 0 6 - 0 4
老化机理及其光老化前后 性能变化相关 内容进行 了研究 ,并对相关 问题提 出了可行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 :T Q 3 2 5
S t ud y o n t he Cha n g e o f Pr o pe r t i e s o f Po l y pr o py l e ne Af t e r Li g ht Ag i n g Y UHu i - j i e , Y A NG S h o u - f a , W A NG M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i n t e r i o r ma t e r i a l s ,t h e l i g h t a g i n g me c h a n i s m o f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ma t e r i a l s wa s s t u d i e d a s we l l a s t h e c h a n g e o f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a f t e r l i g h t a g i n g , a n d s o me f e a s i b l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we r e p u t f o r wa r d .
l l
¨ 一

l 聚丙 烯 光 老 化 发 生 机 理
1 . 1 光老 化 2 0
0H n
塑料 、橡胶 、纤维、涂料等类型的聚合物化学 材料 ,暴露 在 日光或 强荧光 条件 下 ,外 观 和物理 机 械 陛能受到 影 响 ,具 体表 现有变 色 、失 去光 泽 、出 现银 纹 、侵 蚀 、龟裂 以及拉 伸强 度 、冲击 强度 、伸 长性和电性能严重下降等 ,我们把这种现象 叫做光 老化 口 。图 1 为P P材料 改性 流程 图 :

PP-老化性能分析

PP-老化性能分析
这表明一种材料在 150℃烘箱中仅耐 50h,如果这种材料不是长期曝露在阳 光下,就足够保证 1650×50=82500h 的寿命,大约为 10 年。通用级 Moplen(配 方 30G)150℃时的耐用期大大超过这个界限(400h),因此即便在大量热通风的 条件下也能使用。
如制件处于热空气快速运动(例吸气机)或强制热风下,30 和 50(1400h) 配 方的允许使用时间将减少 1/3,60(2600h)配方减少 1/2。
温度 最小寿命 温度 最小寿命
(℃) (×Dr) (℃) (×Dr)
140
2.15
90
100
130
3
80
275
120
7
70
800
110
16
6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400
100
40
50
7900
30 100,000
在受热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计算寿命 当部件受到热变化时,这个变化可通过占总时间分数来计算。最终耐用期是
把各温度 T℃时的耐用期累计近似计算出来如下:
人工老化降雨(喷水)不用自来水,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快速老化外推法计算聚丙烯制品耐用年限
试样必须取自薄片或制品的碎片,厚度不少于 1mm,表面积至少为 10cm2。
试样必须是自由曝露在自然热空气对流的烘箱中,如果需要采用强制空气
流,试样不要与导致降解的金属接触,如铜及其合金。
从 150℃时 Dr 值推算到低温下的变换系数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国际上降雨(喷水)周期[降雨(喷水)时间/不降雨(喷水)时间]多选 18min/102mm 或 12min/48mm,也有选 3min/17mm 及 5min/25mm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非织造布光老化性能的评价方法王向钦漆东岳杨欣卉聚丙烯非织造布按耐用性能分为耐久性非织造布(如服饰用、土木建筑用)和环保可降解性非织造布(如环保型购物袋、农用非织造布地膜等)[1,2]。

聚丙烯非织造布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老化主要由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所引起,对聚丙烯非织造布光老化性能的宏观评价方法有自然老化试验法和人工模拟老化实验法,微观分析方法有特性粘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法等,本文将对聚丙烯非织造布光老化的反应机理及其宏观和微观评价方法进行讨论。

1聚丙烯光老化反应机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众多学者对聚丙烯的耐老化性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聚丙烯的老化主要与大分子链上大量存在的叔碳原子有关[3,4],由于叔碳原子具有较强的失电子能力,在有氧的情况下仅需很小的能量就可以使C—H键断裂,形成活泼的叔碳自由基,在受到与聚丙烯中化学键键能相对应的紫外光能量的作用后[5],引起分子链各种反应发生,如链增长、链断裂等[4],最后表现为聚丙烯材料的变色、强度下降、表面龟裂等老化现象。

太阳光中部分波长的紫外光能量与聚丙烯分子中某些化学键键能十分接近,所以聚丙烯中的相应化学键可以吸收紫外线能量,导致化学键的断裂,从而引发光老化[3,6]。

部分太阳光紫外线能量与聚丙烯中典型化学键键能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Gardette等对聚丙烯光老化的反应机理作了总结[4],其反应机理为:活泼的叔碳原子在吸收了紫外光能量后,与空气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然后继续在紫外光能量的作用下进一步发生链增长、链断裂、链终止以及形成支链等反应,最后表现为宏观上的老化行为;不论聚丙烯光老化向什么方向进行,其最终产物中均有羰基的存在,所以很多研究人员采用羰基指数来表征聚丙烯光老化程度[2,7,8]。

这些研究成果为如何评价与衡量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光老化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通过各种手段分析光老化过程中的微观变化评价其光老化性能,现代化的分析仪器可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数据,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2聚丙烯非织造布光老化性能的宏观评价方法聚丙烯非织造布光老化性能的现有宏观测试评价方法和标准主要分为自然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两种方式。

2.1自然老化自然老化评价方法是把样品在室外自然条件下暴露规定的时间,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日光、昼夜温差、雨水以及空气等对其进行老化试验,评价其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及其他相关性能的变化。

自然老化试验接近于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获得的耐候性能比较可靠。

上世纪美国、苏联、日本以及欧洲发达国家都先后建立了高分子材料曝晒场,我国也在上世纪60年代初于广州和海南岛等地建立了曝晒场,用于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能试验[6,9]。

目前,我国聚丙烯非织造布的自然老化性能测试标准主要采用GB/T3681—2011《塑料自然日光气候老化、玻璃过滤后日光气候老化和菲涅耳镜加速日光气候老化的暴露试验方法》[10],标准中有三种环境条件,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选择实验条件,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具有太多的不稳定因素,如气候变化、地理位置差异等,且时间较长。

由于自然老化试验中的自然环境条件是不可控的,试验的重现性和一致性很难保证,所以这种方法多用在特殊用途的特定产品上,且通常在其对应的实际使用地点附近进行测试,如大型工程项目使用的耐久性土工布、特定环境使用的可降解型非织造布等。

2.2人工加速老化人工加速老化评价方法是采用实验室光源(氙弧灯、荧光紫外灯或开放式碳弧灯模拟材料使用条件,使样品在可控的温湿度条件下暴露规定时间后,评价其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及其他相关性能的变化。

现在我国聚丙烯非织造布的人工加速老化性能测试标准主要有GB/T164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系列标准[11-14]即等同采用ISO4892《Plastics--Methods of exposure to laboratory light sources》[15]系列标准。

标准以“加速”和“强化”为特点,标准总则中明确说明试验的结果仅能够用于某一环境下暴露材料相对耐久性的比较,不能用于判定相同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相对耐久性,故测试其光老化性能时通常根据产品使用者的要求设定实验条件与试验周期,并采用与对照样品的性能进行对比的方式对产品性能进行衡量。

GB/T16422系列标准中包括了氙弧灯、荧光紫外灯以及开放式碳弧灯加速老化三种试验方法,可以模拟多种使用条件下的光照条件,且条件可控、时间更短、重现性和一致性更为可靠,适用于大多数产品。

自然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自然老化试验更加接近实际使用情况,对于特定用途的产品光老化性能评价较为可靠;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条件可控,可以实现在不同时间对多种产品的光老化性能进行对比,结果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再现性。

由于试验条件不同,对同一样品的自然老化结果和人工加速老化结果不具有可比性。

3聚丙烯非织造布光老化性能的微观评价方法非织造布光老化性能的宏观变化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如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和新官能团的产生,都会最终表现为其物理性能的变化,光老化的微观结构变化可通过特性粘度、差式扫描量热(DSC)曲线、红外光谱等方式来评价。

3.1特性粘度特性粘度与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存在定量关系,可以作为相对分子质量的量度,与非织造布的强度等物理性质线性相关,可以用于表征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光老化程度。

杨旭东[16]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在自然老化还是人工加速老化条件下,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力和特性粘度均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杨旭东等人还采用特性粘度保持率作为光老化程度的指标,建立了基于累积紫外辐射能的寿命预测方程。

采用特性粘度来表征聚丙烯材料的光老化性能,可以减少因测试聚丙烯非织造材料宏观性能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

3.2差示扫描量热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可以分析出高聚物的熔点和结晶情况,熔点的高低反应了材料熔融的难易程度,与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而相同条件下得出的DSC结晶曲线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结晶情况的变化,这些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聚丙烯非织造布光老化的程度。

解昊[17]采用DSC研究了聚丙烯非织造布在自然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过程中熔融温度和结晶情况的变化,发现自然老化时随时间变化,熔融温度几乎不变,结晶度和结晶速率逐渐提高;而人工老化过程中熔融温度不断降低,结晶度温度也不断下降。

差示扫描量热法可用于分析光老化过程材料的结晶情况、相对分子质量等微观性能的变化,对于分析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光老化机理十分重要。

3.3红外光谱法聚丙烯高分子材料在光老化过程中必然会形成新的基团,而红外光谱可以分析出新生成的基团以及分子结构变化等,由于不论聚丙烯光老化向什么方向进行均有羰基产生,可以通过计算羰基指数来表征聚丙烯光老化程度,同时根据所产生羰基吸收峰的不同还可以研究聚丙烯的光老化机理,现在红外光谱分析已经成为研究聚丙烯材料光老化过程与机理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张晓东[18]等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几种耐候性聚丙烯的耐候性能,发现用羰基基团生成量的方法可以比较不同产品间的耐候性能;李宁等[2]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对比了两种不同PP材料光老化进程的不同。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采用更为直接的羰基指数来表征聚丙烯光老化的程度。

王华全等[19]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聚丙烯材料光老化的诱导期,发现在光老化开始后的一阶段内,材料本身已经发生老化生成了新的基团,但宏观性能没有变化,这表明宏观性能具有一定的迟滞性,不适合用于机理研究。

杨旭东等[7,16]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在辐照强度不同、辐照量相同的情况下,聚丙烯光老化的产物是不同的,他的研究表明人工加速老化过程中并非辐照强度越大越好,应将辐照强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光老化过程更接近自然老化,得出的测试结果才更接近真实。

4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寿命预测研究由于自然老化试验周期较长,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人工加速老化和自然老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来预测聚丙烯非织造布在自然使用条件下的寿命,几十年来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广泛应用的预测模式。

虽然目前的标准中明确说明不推荐使用“加速因子”,但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停滞。

最初的研究采用时间为表征指标[9],即自然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某一性能达到一定预设值时所需的时间之比;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日照时间变换系数的方法,即在某一性能达到一定预设值时,日照小时数(除去夜间)与人工加速老化的光照小时数之比;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引起聚丙烯材料光老化的是阳光中290~400nm波段的紫外线[5],于是出现了“能量等值”原理,即认为当吸收的紫外辐射能量相等时,聚丙烯的光老化程度是一致的[20]。

这些方法都基于一种思想: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生都与吸收的能量有关,当吸收的能量相同时,发生的变化也应该是一致的。

这种思想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占据了主流,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能量的强度过大时光老化反应可能发生改变。

随着研究的深入,“能量等值”原理开始受到质疑:Philippart[21]发现紫外辐射强对聚丙烯的光老化过程会产生影响,杨旭东等[7,16]采用UVA-351F40紫外荧光灯进行试验,发现当辐照强度不超过一定值(162.58W/m2)时,聚丙烯非织造布人工加速老化与自然老化产物的羰基特征峰位置几乎一致,而超过后则有明显区别;解昊[17]的研究则表明,自然老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羟基(—OH),而人工老化没有,并认为这是水分的作用。

这些研究均表明,人工加速老化不应单纯从“加速”和“强化”考虑,也不应仅考虑聚丙烯非织造布宏观性能的变化是否相同,应该尽量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使人工加速老化的微观过程更接近自然老化,这样“能量等值”原理才能真正适用。

5结论随着可降解型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出现,如何对其光老化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价变得十分重要,而目前的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从聚丙烯光老化的机理入手,更为全面地模拟自然老化过程,使老化过程中微观性能的变化更接近自然老化,研发出可快速有效预测产品寿命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将成为未来的方向。

参考文献[1]金鹏,夏志政,王道航,等.环保可降解聚丙烯纤维及制品[J].现代纺织技术,2007(2):43-44.[2]李宁,袁志磊,陆维民,等.短周期非织造材料光降解性能及评价方法[J].上海纺织科技,2014(7): 53-56.[3]刘法谦,刘保成,李荣勋,等.耐候聚丙烯老化性能的研究[J].中国塑料,2002(5):49-53.[4]Gardette J,Sinturel C,Lemaire J.Photooxidation of Fire Retarded Polypropylene[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1999,64(3):411-417.[5]吴茂英.塑料降解与稳定化(Ⅳ):光降解与光稳定(上)[J].塑料助剂,2010(6):51-55.[6]周大纲,谢鸽成.塑料老化与防老化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7]杨旭东,邱文灿,丁辛,等.紫外线辐射强度对聚丙烯长丝光氧老化的影响[J].纺织学报,2009(8): 8-12.[8]胡行俊.聚丙烯的光氧老化研究[J].塑料助剂,2002(6):27-29.[9]化学工业部合成材料老化研究所编.高分子材料老化与防老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79.[10]GB/T3681.塑料自然日光气候老化、玻璃过滤后日光气候老化和菲涅耳镜加速日光气候老化的暴露试验方法[S].中国: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11]GB/T1642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S].中国: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4.[12]GB/T16422.1.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S].中国: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13]GB T16422.4.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S].中国: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4.[14]GB/T16422.3.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S].中国: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4.[15]ISO4892.Plastics-Methods of exposure to laboratory light sources[S].Switzerland:ISO, 2007.[16]杨旭东.聚丙烯土工织物的使用寿命预测[D].上海:东华大学,2005.[17]解昊.聚丙烯无纺布的光老化与降解[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18]张晓东,王俊,江鲁,等.耐候聚丙烯老化行为的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2(12):9-11,17.[19]王全华,付中玉,朱金唐.紫外光对聚丙烯纤维结构和拉伸强度的影响[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 2006(1):12-19.[20]李旭祥,王宏明.高分子材料老化预测新方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94(2):11-13.[21]Philippart J,Sinturel C,Arnaud R,et al.Influence of the Exposure Parameters on the Mechanism of Photooxidation of Polypropylene[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1999, 64(2):213-225.来源:《产业用纺织品》声明: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不慎侵害您的相关权益请留言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