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复旦大学现代西方哲学课件(全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课件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课件
通过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 观,并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新的思路。
康德
德国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 判》等重要著作。
霍布斯
英国哲学家,著有《利维坦》等 重要著作。
主要的西方哲学思想家 (续)
尼采
德国哲学家,著有《查拉图斯特 拉如此说道》等重要著作。
萨特
法国哲学家,著有《存在主义是 人类主义》等重要著作。
德希达
法国哲学家,著有《论文化的轨 迹》等重要著作。
总结与展望
从古希腊哲学到当代哲学的演变过程。
重要的西方哲学派别
古希腊哲学
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 多德等
文艺复兴时期 哲学
荷马和笛卡尔等哲学 家的思想
启蒙运动哲学
康德和休谟等的思想
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哲学
从康德开始的哲学思潮
主要的西方哲学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
笛卡尔
古希腊哲学家,著有《形而上学》 等重要著作。
法国哲学家,著有《第一哲学沉 思》等重要著作。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会带你深入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精髓和重要思想家,让你全面 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探索西方哲学的起源、影响和意义。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解和批判思维能 力。
西方哲学简介
1 哲学的定义
思考存在、知识、价值和道德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2 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

编现代西方哲学复旦大学精品课程(1)

编现代西方哲学复旦大学精品课程(1)
第三章 新康德主义

本章概述

新康德主义继承和发展康德的“哥白尼变更”学说,旨在超越以二
元分立和理性独断为特征的近代哲学的形而上学。他们或用生理学的新
发展来证明康德的“哥白尼变更”理论;或把客体当做主要对象,从对
数学的自科学的研究中发挥康德的先验逻辑学说,致力于发现各门科
学的一般的逻辑结构或形式,强调纯粹思维对知识的形式和内容的创造;
后的费西特、谢林、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都有一个根本的错误:把意识本身当做纯存在或绝对原则,由此
出发建立整个世界。

朗格认为当康德宣布不是人的概念适应事物、而是事物适应人的概念时,康德所强调的是主客体的相互作
用,其中主观的作用占主导地位,但主观并不能凭空派生出世界来,它必须受到客观的东西的作用。康德不是
新康德主义一直以德国为中心,但其他西方国家也有流传。在法国,雷诺维叶的所谓新批判主义 就与康德主义极为相似,在奥地利和俄国,新康德主义通过第二国际的一些理论家以及与他们密切 相关的一些西方哲学家的宣扬,发生过重要的影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新康德主义开始衰落。一战后新康德主义的许多代表纷纷转向了新黑格 尔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从而使新康德主义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流派存在的 意义。二战后,西方各国又出现了回到康德的新可编动辑向p,pt 但这已不同于原来的新康德主义。 2
会政治活动。他经常扮演工人领袖的角色,发表过一些维护工人利益的言论。他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过不少交
往,但他的改良主义立场与他们的立场有着原则的区别,因而受到了他们的批评。

他的主要著作有《论工人问题》和《唯物主义史》,后者不是一般哲学史著作,而是表述朗格哲学观点的代
表作。它最早对新康德主义这种哲学思潮的基本观点作了较为明确而系统的阐述,对以后新康德主义哲学思潮

《现代西方哲学》课件

《现代西方哲学》课件
文本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解释学
总结词
解释学关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论和实践,探 究文本、文化和世界的意义。
详细描述
解释学探究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论和实践,关 注如何理解和解释文本、文化和世界的意义 。它主张通过理解和解释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和意义,并强调解释者的主观性和历史背景 对理解的影响。解释学还关注解释的有效性 和可靠性问题。
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和意义
引领思想潮流
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将对人类未来的思想潮流产生重要影 响,为人类思考世界和自身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推动社会进步
现代西方哲学对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关注将 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哲学智慧和指导,推动人类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
提高人类精神境界
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引导 人们追求更高的理想和价值,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03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问题
语言与哲学的关系
总结词
语言与哲学的关系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议 题之一,涉及到语言的意义、指称和交流等 方面。
详细描述
哲学家们探讨语言如何表达现实世界,如何 描述和理解人类经验,以及语言如何影响我 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解释。他们关注语言的精 确性和清晰性,以及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和
要点一
总结词
真理与知识的问题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关键议题之一,涉及 到知识的获取、确证和真理的本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哲学家们探讨知识的来源、确证和可靠性,以及真理的本 质和标准。他们关注人类如何认识和理解世界,以及我们 的认识和理解是否准确、可靠和有意义。
道德与伦理的问题
总结词
道德与伦理的问题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议题之一,涉 及到道德原则、道德价值、道德责任和道德行为等方面 。

现代西方哲学――绪论概要PPT课件

现代西方哲学――绪论概要PPT课件
6
(3)陷入二元论
7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形成
8
(一)关于现代哲学的分期
现代(mordern)的多意性 1、
中世纪之后 现代=近代(16世纪末-19世纪) 当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2、 • 黑格尔之后(philosophy)
9
• Modern philosophy •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 Philosophy after Hegel
起问题
19
• 四个阶段:
(1)19世纪30年代 :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实证主义哲学。 (2)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初 :马赫主义。 (3)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逻辑实证主义。 (4)20世纪70年代以后 :历史主义或科学哲学。
20
• 人本主义(humanism): 也叫“人道主义”、“人文主义”,其理论特 征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人是目的,主张人性的 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反对任何对人性的压抑。
33
(一)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哲学的批判 • 1.批判黑格尔以理性压制非理性。 • 2.批判黑格尔以必然性压制可能性。 • 3.批判黑格尔以普遍性压制个性。
其次,关注和重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对非理性因素 在认识中的意义提出了某些有价值的思想,但又夸大了非理 性因素的作用而走向非理性主义。
再次,重视概括现代科学成果,力图使哲学和科学,特别 是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
最后,重视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当代资本主义 的现实的理论,揭露了当代西方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然 而,对其矛盾和弊端的产生根源缺乏深刻的认识,也没有找 到克服矛盾消除弊端的途径。
17
(四)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势态:思潮与流派
科学主义(理性主义) 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 宗教和思辨唯心主义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课件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课件
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关注文本和符号的意义,而存在主 义关注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两者在文本解释上有一定 的联系。
03
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的核心思想
语言分析
分析哲学的核心是对语言的精确
分析,旨在澄清概念、消除歧义
和解决哲学问题。
01
逻辑实证主义
02 强调只有通过逻辑和经验实证才
能确定知识的真伪,传统形而上
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数学 家,主张逻辑原子主义和分析 哲学。
03 维特根斯坦
奥地利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对 语言的意义和游戏的规则进行 了深入探讨。
0 奥斯汀 4英国哲学家,主张日常语言学
派,强调对日常语言的精确分 析。
分析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
与传统形而上学的
关系
分析哲学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本 体论和认识论,认为传统形而上 学的问题是无意义的。
机遇
全球化也为现代西方哲学提供了更广 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资源,为哲学的 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想相互碰撞、融合,形 成了一种多元共生的局面。
跨学科性
现代西方哲学越来越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等,这种 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注人的处境和命运
存在主义认为人处于一个充满困境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需要面对 自己的处境和命运,寻找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
法国哲学家萨特
他认为人的存在是孤独的、无意义的 ,人们需要寻找自己的信仰和意义。
他认为人的存在是自由的、无意义的 ,人们需要自己创造自己的意义和价 值。
实证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课件

《现代西方哲学》课件

现代西方哲学:形而上学
存在的本质
研究宇宙的结构和存在的本伦理学
1
行为准则和道德体系
研究人类行为的准则和道德体系。
2
代表人物
休谟、康德、尼采、海德格尔
现代西方哲学:政治哲学
政治的本性和功能
研究政治的本性、组织和功能。
代表人物
卢梭、黑格尔、马克思、韦伯、海德格尔
《现代西方哲学》PPT课 件
现代西方哲学探索了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领域,对人类 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西方哲学:前言
背景与意义
探讨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背景和对人类思维的重要意义。
现代西方哲学:认识论
1
批判哲学理论
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行批判,提出新的认识论观点。
2
代表人物
康德、黑格尔、胡梅尔、海德格尔
现代西方哲学:总结
1 发展趋势
2 影响与意义
总结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影 响。
探讨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 响和持久意义。
现代西方哲学:参考文献
1 经典著作
列举现代西方哲学的经典著作。
2 研究资料
介绍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

《现代西方哲学》第一章 意志主义 PPT

《现代西方哲学》第一章  意志主义  PPT
尼采是西方思想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海德格尔称其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 施特劳斯称其为“现代性第三次浪潮”的奠基人, 哈贝马斯称其为“后现代的鼻祖”。
12
尼采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权力意志。 首先,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以权力意志为本体的世界;
其次,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意志的本能, 权力意志就是生命的本能。
意志主义与 生存哲学
思考题:
1. 意志主义是如何解释世界的? 2. 阐述生存意志的基本特征。 3. 阐述尼采的价值重估理论。 4. 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的基本内 容是什么? 5. 如何评价克尔凯郭尔的主观性真理?
32
Facebook Likes
叔本华提出了以生存意志89为K 原FCaocmebm则oeonkts的意志主义。
一、意志与本体
叔本华的意志主义以追问“世界是什么?”为宗旨。 在他看来,哲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对于世界的本质进行考察。 首先划分出现象世界与本质世界,另一方面将世界的本质 从理性变成了意志。
生存意志是一种明明白白地求生存和求发展的盲目冲动。 他认为,只有生存意志才是自在之物,才是世界的本质规定。 现象世界就如同反映着生存意志的镜面。 最典型的客体化意志就是身体的具体活动。
现代西方哲学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ical trends
第一章 意志主义
Voluntarism
第一节 叔本华的 意志主义
阿图尔·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
代表作品: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自然界中的意志》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76》5K
Chief Executive
在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中,永恒轮回思想 占据了一个核心的位置,因为对永恒轮回 的世界的认同和回归,是权力意志能够自 我肯定和自我克服的本体论条件。

编现代西方哲学(复旦大学精品课程)(2)

编现代西方哲学(复旦大学精品课程)(2)

常适应当时很多人的虚无主义和从痛苦中求重生的情绪。不过,当纳粹正式上台,法西斯狂热笼
罩德国大地时,具有悲观主义色彩的存在主义就不再行时了。而这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又较流行,
但存在主义的中心由德国移到了法国。在法国出现了萨特、加谬等一批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
存在主义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有不少信徒。20世纪50年代以来,存在主义在美国也逐渐风行起来,
恢复人达到个性和尊严,一直被存在主义者当做其哲学的中心问题。存在主义也正以此而在有着
这种异化感的各个社会阶层中找到自己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三、存在主义的流传 存在主义哲学流派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正式形成的。海德
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理论很快成了德国哲学中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存在主义理论似乎非
可编辑ppt
2
第一节(续1)

二、存在主义的根源 存在主义要求以超越主客、心物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以这种二分为
根本特征的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这正是西方哲学发展由近代向现代转型的一种突出表现。

从理论上说,以超越主客二分来显示和思考存在这个基本观念在西方哲学中早已存在,它可
以追溯到古代西伯莱和希腊文化。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已把存在当做正在涌现达到、思有统一
莱堡大学校长,10个月后被迫辞职,1951年后,海德格尔被允许重新在大学讲课,50年代后期完
全退休,长期隐居,1976年逝于弗莱堡。主要著作有:《论根据的本质》(1919)、《存在与时
间》(1927)、《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1936)、《论真理的
本质》(1943)、《论人道主义》(1947)、《林中路》(1949)、《形而上学导论》(1953)、
《什么是思》(1954)、《通向语言之路》(1959)、《诗、语言、思》(1971)等等。海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的世界。主客、心物、灵肉的分裂使人要么沦落为一架没有血肉、更
没有灵魂的机器,要么成为形而上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文艺复兴所倡
导的人的自由、尊严和全面发展消失不见了,近代西方哲学转到了它过 去所反对的东西方面。

近代西方哲学之走向终结既是一种根本性的变更,又是一种自然的发
展。从笛卡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前到文艺复兴)到黑格尔的近代西
目录
• 第十三章 哲学人类学和人类文化哲学 • 第一节 哲学人类学概况 • 第二节 舍勒和哲学人类学的创立 • 第三节 哲学人类学的几种新形态 • 第四节 卡西尔的人类文化哲学
目录
• 第十四章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 第一节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概况 • 第二节 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模式 • 第三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社会理论 • 第四节 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 • 第五节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 • 第六节 发生学结构主义 • 第七节 巴尔特结构消融论与本文批判论 • 第八节 德里达的结构主义 • 第九节 福柯的后结构主义
目录
• 第十八章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 • 第一节 波普尔的朴素否证论 • 第二节 拉卡托斯的精致否证主义 • 第三节 历史主义学派的兴起 • 第四节 费耶阿本德的多元方法论和相对主义 • 第五节 劳丹与历史主义尾声 • 第六节 科学实在论 • 第七节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目录
• 第十九章 现代西方宗教哲学 • 第一节 现代西方宗教哲学概况 • 第二节 马利坦与新托马斯主义 • 第三节 鲍恩与美国人格主义 • 第四节 穆尼埃与法国人格主义 • 第五节 蒂利希与新正统主义神学 • 第十二章 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与后现代主义 • 第一节 当前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倾向 • 第二节 当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基本倾向 • 第三节 利奥塔对“后现代状况”的描述 • 第四节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与后现代文化 • 第五节 当代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继承和超越 • 第六节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哲学的走向
绪论(续1)

但由于对理性的不正确理解、以及主客分离的理论前提,近代西方哲
学却又走向了独断论、思辨的形而上学和二元论。人的理性成了与人的
活生生的现实或工具理性(表现在经验论者和实验自然科学家那里)。人和世界都被 狭隘化了。人的存在被抽象化为理性的化身,世界成了由人的理性所构

绪论
• 本书所论及的现代西方哲学泛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各国产 生和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一 、 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
• 西方哲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转折:从 古希腊哲学转向中世纪哲学;从中世纪转向近代西方哲学;从近 代西方哲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 从“文艺复兴”到黑格尔这一近 代欧洲哲学的人文精神突出地表现为理想主义精神,上帝的万能 被代之以理性的万能。哲学家们大都自觉地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 与作为其对象的(客体)的世界区分开来,即把心灵和肉体、精 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区分开来,并由此来探讨主体如何认识和 作用于客体、客体如何作用和呈现于主体。哲学基本问题非常明 确地表现为主客、灵肉、心物、思有关系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个 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理性反思,因此,这个由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 哲学的新时代被称为理性(或反思)的时代。
方哲学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思有等二元分立出发
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已完成了它的发展历程,在某些方
面成了哲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现在需要从整体上对它重新加以反思甚
复旦大学现代西方哲学课件 (全)
目录
• 序言 • 绪论 • 第一章 实证主义 • 第一节 实证主义概况 • 第二节 孔德的实证主义 • 第三节 穆勒的归纳主义 • 第四节 斯宾塞的综合哲学
目录
• 第九章 分析哲学(上) • 第一节 分析哲学概况 • 第二节 分析哲学之父――弗雷格 • 第三节 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 • 第四节 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 • 第五节 逻辑经验主义 • 第十章 分析哲学(下) •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 • 第二节 日常语言哲学 • 第三节 蒯因的逻辑实用主义 • 第四节 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 • 第五节 分析哲学的最新发展--戴维森与达米特
序言
• 本书是在《现代西方哲学》1981年初版、特别是 1990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再次修订而成的,可以看作是 该书的第三版。《新编》与初版及修订本当然有连续 性,但又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和目标。它除了进一步探 讨如何使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评价更加符合实际外, 更着力于探讨如何促使我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进入 一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新阶段。三 个版本的历程可概括为: 一 、从无到有,重建学科; 二、 循序渐进,突破旧的哲学思维和评价模式; 三 迈 向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新阶段。
目录
• 第十一章 现象学 • 第一节 现象学的概况和胡塞尔的哲学活动 • 第二节 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 第三节 意向性理论 • 第四节 现象学的方法 • 第五节 生活世界和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 • 第六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关系 • 第十二章 存在主义 • 第一节 存在主义概况 •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 第三节 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 • 第四节 萨特的存在主义
目录
• 第十五章 弗洛伊德主义 • 第一节 弗洛伊德主义概况 • 第二节 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 • 第三节 两大“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广泛应用 • 第四节 阿德勒和荣格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改造和发展 • 第五节 新弗洛伊德主义 • 第六节 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目录
• 第十六章 法兰克福学派 •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概况 • 第二节 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 • 第三节 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理论 •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 • 第十七章 哲学释义学 • 第一节 哲学释义学概况 • 第二节 哲学释义学的历史渊源 •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哲学释义学 • 第四节 伽达默尔的哲学释义学 • 第五节 利科的哲学释义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