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强化训练
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突破训练

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突破训练1. 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______②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______③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
______④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______2. 填写描写方法。
①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______②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______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______④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______3. 照样子写句子(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里弹琴。
(写拟人句)(2)魏格纳在静谧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写比喻句)(3)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用“即使……也……”造句4. 按要求完成句子。
(1)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雷雨推开了______的门,______推开了秋天的门,______推开了______的门。
(续写句子)(2)上课时,小红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
(用修改符号改病句)(3)母亲闲不住,在窗外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种上了草莓。
以上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5.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信的结尾应该按照先写信人,再写信日期的顺序写。
(2)“花生吃完了,但父亲的教诲却深深镌刻在我心里。
”镌刻用在这句话中是合适的。
(3)《伯牙绝弦》和《月光曲》这两篇故事都与知音有关。
(4)“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有人为了过节,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这句话是比喻句。
6. 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能不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呢?改为陈述句:______(2)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改为比喻句:______7. 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海关伸开雄健的臂膀,一手揽住大海,一手牵着高原,顶天立地,雄伟壮观。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综合练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综合练习1. 判断下列句子表达是否正确(1)“门咯吱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
”是比喻句。
(2)“大家通过并讨论了暑假活动计划。
”这个句子表达上没有毛病。
(3)亚洲、中国、省、市、县、区,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4)“这次考了100分,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句话有毛病。
2.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得生动、具体例:战士们冲向敌人的阵地。
战士们像猛虎似的冲向敌人的阵地。
(1)小刚跑了过来。
小刚像______跑了过来。
(2)他敏捷地爬上大树。
他像______敏捷地爬上大树。
(3)小刚跑了过来。
小刚像跑了过来。
(4)他敏捷地爬上大树。
他像敏捷地爬上大树。
3. 填空,并写出一个你对“书”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高尔基说:“书是______。
”莎士比亚说:“书是______。
”我说:“书是______。
”4. 按要求写句子。
①小红对妈妈说:“我忘不了转学的同桌。
”(改为转述句)②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改为肯定句)③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为陈述句)5. 按要求写句子(1)熊猫把友情送到了世界各地中国人民的(连词成句)(2)雪花飘落在大地上。
(扩句)(3)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缩句)(4)他很急。
(改为比喻句)(5)修改病句。
①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②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6. 判断题(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这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2)“呼风唤雨”的意思是人类可以随意支配自然,随心所欲。
(3)《电脑住宅》一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
(4)“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这句话与“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意思一样。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课文中是形容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1. 按要求写句子(1)熊猫把友情送到了世界各地中国人民的(连词成句)(2)雪花飘落在大地上。
(扩句)(3)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缩句)(4)他很急。
(改为比喻句)(5)修改病句。
①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②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 修辞手法我知道。
A.反问 B.比喻 C.拟人 D.夸张①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______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______③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______④弹指一挥间,匆匆已十年。
______3. 划线词语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些基因是每种植物或动物的“大管家”。
4. 按要求改写句子:(1)模仿例句的修辞方法改写下面的句子。
例:那票据好像黄叶跳着优美的舞蹈轻轻地落到地上。
春风中一群小鸟在树上叫个不停。
(2)修改病句:全国人民无时无刻在关心着地震灾区的人们。
(3)用上关联词吧两个句子合为一句。
他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
他把自己的走法忘了。
(4)改为不用引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唐僧无奈地说:“悟空,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
”(5)下面是一副对联,从备选字中找出合适的组成下联。
备选字:心理事益更莫无精为做身神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下联:5. 按要求写句子。
例:天上的白云雪白雪白的,像一群小绵羊。
(仿写比喻句)①田野葱绿葱绿的,像______。
②枫树长得又高又大,像______。
例:我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补充句子)③种______睡觉。
④邓小平爷爷______植树。
6. 填空,并写出一个你对“书”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高尔基说:“书是______。
”莎士比亚说:“书是______。
”我说:“书是______。
”7. 按要求完成句子。
(1)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雷雨推开了______的门,______推开了秋天的门,______推开了______的门。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强化训练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强化训练1. 下列句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将字母写在括号里A打比方 B 举例子 C 作比较 D 列数字 E 下定义(1)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2)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又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3)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4)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了。
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5)鲸鱼,哺乳动物,生活在海洋中,胎生,外形如大鱼,体长最多可达到30米,是现在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用肺呼吸。
2. 下列有语病的一句是()A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B .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
C .他经常回想起过去的事。
D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3. 按要求写句子。
①小红对妈妈说:“我忘不了转学的同桌。
”(改为转述句)②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改为肯定句)③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为陈述句)4. 按要求写句子(1)二十万支箭,三天怎么能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2)武松英勇过人。
(改成感叹句)(3)石猴带众猴进入水帘洞中。
(改成“把”字句)(4)《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改成疑问句)(5)花儿开放了。
(改成拟人句)(6)造句。
情谊:迫不及待:5. 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①缩写句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祖国一座大花园。
______②改成第三人称叙述。
小红对妈妈说:“我要吃饭。
” ______③修改病句我正做完功课,李青就来叫我了。
______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水流抚摸着我们。
______6. 我能读句子,按要求填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强化训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强化训练1. 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中的“东”“西”都是名词用作状语,“朝东”、“向西”的意思。
(2)“家祭无忘告乃翁”与“当春乃发生”中的“乃”意思相同。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是对汉朝防守边疆的大将李广的美称,诗中借来称英勇机智的统帅。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只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 下列属于语言描写的一项是()A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B .武松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C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D .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3.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任选一种写一句话。
①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原来是孩子们欢快的麦哨。
②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③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一呼一应的麦哨声。
4.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2)王依依长得像她妈妈。
(3)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4)天空的星星仿佛在快活地眨着眼睛。
5. 按要求改写句子。
(1)衬着巨大的蓝天高耸的雪峰(连词成句)(2)教室里真静啊,静得______。
(补充完整)(3)吹着口哨的孩子迅速地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
(缩句)(4)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
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5)树叶在哗啦啦地响。
(改成拟人句)6. 按要求写句子。
(1)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桑娜感到心惊肉跳。
(改为反问句)(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突破训练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突破训练1. 下列句子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难道我们应该抄袭别人的作业?(2)我们少年儿童就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3)高粱笑弯了腰,稻子笑破了衣。
(4)天堂是什么?天堂就是能让人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地方。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2)王依依长得像她妈妈。
(3)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4)天空的星星仿佛在快活地眨着眼睛。
3. 找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______②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______③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窜,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______4.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
王熙凤上下细细地打量了她一回。
(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句意不变)②你对一个陌生人不能单凭他的穿着来判断他的身份。
(换成反问句)③小嘎子要扳倒小胖墩儿,是那么容易的事?(改成陈述句)5. 按要求完成句子。
(1)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雷雨推开了______的门,______推开了秋天的门,______推开了______的门。
(续写句子)(2)上课时,小红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
(用修改符号改病句)(3)母亲闲不住,在窗外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种上了草莓。
以上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6. 按要求写句子。
(1)节日的北京,人多花多。
(改成比喻句)(2)小姑娘善良美丽。
小姑娘心灵手巧。
(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7. 按要求写句子(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
(改为比喻句)(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4)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五年级上册语文 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夸张)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拟人)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比喻)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排比)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反问)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拟人)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比喻)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比喻)三、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水)比喻成(翡翠)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老师)比喻成(火炬)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缝纫鸟的窝)比喻成(工艺品)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玉兰花灯柱)比喻成(仪仗队)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队旗)比喻成(火焰)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雪)比喻成(玉屑)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
五年级语文修辞方法专练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修辞方法专练及答案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排比)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反问)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强化训练1. 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阙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2)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3)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4)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
2.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①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______)
②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______)
③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______)
④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______)
⑤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______)
3.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首诗通篇采用了______手法表现了深刻的道理。
4. 句子练习。
(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修改病句)
(2)吹着口哨的孩子迅速地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
(缩句)
(3)人们很高兴。
(改为夸张句)
(4)纪昌勤学苦练。
纪昌成了有名的射箭能手。
(用上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 下面的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 .教室像一只只蜂巢。
B .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
C .下课了,校园像一个鸟岛。
D .落花会变成大树的营养。
6. 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反问设问拟人排比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______
②老师真的走了吗?不,并没有走。
______
③老虎怎能禁得起武松的拳打脚踢呢?______
④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他微笑。
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
______
⑤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______
7. 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①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______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______
③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______
④科学家们提出来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______
8. 下面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方法,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C.神态描写D.心理描写
①他气得面红耳赤,浑身直打哆嗦。
______
②这时候的科罗西已失去了理智,抄起一个墨水瓶狠狠朝弗朗蒂的脑袋上砸过去。
______
③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紧跳动。
______
④“可爱的马丁,”尼尔斯俯向他说,“喝一口水吧!你可以看到,你立刻会振作起来的。
”他气得面红耳赤,浑身直打哆嗦。
______
9. 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中的“东”“西”都是名词用作状语,“朝东”、“向西”的意思。
(2)“家祭无忘告乃翁”与“当春乃发生”中的“乃”意思相同。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是对汉朝防守边疆的大将李广的美称,诗中借来称英勇机智的统帅。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只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0.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
(2)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3)鱼啊!快些来吧!()
(4)桥窄!()
11.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 .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的微笑。
B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C .真是奇怪,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D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2. 句子对对碰
(1)大鲈鱼消失在湖水中。
(扩句)
(2)一条条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通往城市广场。
(缩句)
(3)花生的外表不好看。
花生的用处很多。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4)小鸟站在树枝上。
(改成拟人句)
13.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①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______,像______。
②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紫色给了葡萄,______。
③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秋天的雨,带给______。
④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______一边______,一边______。
(2)鸟儿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仿写拟人句)
(3)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仿写比喻句)
(4)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不一样______,有不一样______;不一样______,有不一样______。
(5)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仿写句子)
(6)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①校园里开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②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14. 按要求写句子。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②裤子没有毛病。
裤子非常合您的身。
(合并成一句话。
)
③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
(缩句)
④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
(改病句)
15. 按要求写句子。
(7分)
(1)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
(2)少年头上的那一摞碗剧烈地晃动起来。
(改为拟人句)
______
(3)时间一去不复返。
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
(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
(4)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______
(5)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修改病句)
______
(6)仿写。
(2分)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16. 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回望望江楼,难忘故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______
②风雨咆哮,给勇士们高唱赞歌;山上的青松挺立,向英雄敬礼。
______
③桥的这头,总能看到很多红领巾帮助三轮车师傅把满车的货物运送到那头。
______
17. 按要求改写句子。
(1)衬着巨大的蓝天高耸的雪峰(连词成句)
(2)教室里真静啊,静得______。
(补充完整)
(3)吹着口哨的孩子迅速地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
(缩句)
(4)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
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5)树叶在哗啦啦地响。
(改成拟人句)
18.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
B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如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C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