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学案-7 大自然的启示-粤教版(2017)

合集下载

【新教材】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目录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三单元能量及其转换1丹顶鹤生活在哪里17各种各样的能量2生物生存的环境18来自太阳的能量3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9设计与制作:简易太阳灶4隐藏在环境中20声音的能量5生物间的食物关系21风的能量6相互联系的食物网22 神奇的电磁铁7专题探究:生态瓶的秘密23探究技能:控制变量8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24电能的转换第二单元我是小小设计师第四单元守护家园9设计师怎样工作25保护空气10不一样的饮水瓶26保护水资源11功能的组合27珍惜土地资源12材料的选择28合理利用矿产资源13雨伞的改进29合理开发海洋资源14大自然的启示30网络课堂:保护生物多样性15巧改废弃物31变废为宝16技术进步与设计创新32绿色生活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珍稀禽类过程与方法:知道丹顶鹤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在一个书房里,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延年》图,四个小朋友正围在一起讨论画中的丹顶鹤,他们产生了疑问——丹顶鹤生活在松树林里吗?它是吃松子的吗?今天这一课,就让我们一起帮助这四位小朋友,探索书本第1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二、新授课探究活动1:丹顶鹤的家在哪里1、教师:提出质疑(丹顶鹤究竟适合生活在松树林还是沼泽地?),导入学生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各自特点。

2、学生小组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了解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完成探究活动记录单(教师随堂巡视并给学生相应的引导)。

3、学生进行探究成果汇报。

探究活动2: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1、教师:丹顶鹤有怎样的身体特征?它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双是怎样?2、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了解丹顶鹤的身体特征,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

《大自然的启示》优秀教案(通用6篇)

《大自然的启示》优秀教案(通用6篇)

《大自然的启示》优秀教案《大自然的启示》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自然的启示》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自然的启示》优秀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是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

人类只要科学地认识地球上生物一些运行规律,就能有所发明创造。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3、帮助学生认识大自然能给人类警示和启发,激发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步骤:(一)导入:请同学们回忆《蝙蝠与雷达》一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人们从蝙蝠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在自然的启示》中的两个故事中蕴含了什么道理,读后我们将受到哪些启发呢?(二)按问题自学讨论,整体认识课文(问题用PPT显示)1、按学习小组分组,自读并讨论;①《“打扫”森林》的故事内容。

林务官“好心”办成了坏事,为什么这样说?②《人类的老师》的故事内容,科学家从蜻蜓、鲸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2、全班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说。

(三)重点探讨,认识一些自然规律(问题用PPT显示)1、朗读课文,并以读书回答。

2、探讨:①林务官“异想天开”给森林带来哪些灾难?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灾难?②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请举例说明。

③我们国家提出“和谐社会”建设,其中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相互补充、修正,以形成正确认识。

(四)整合课文,深化认识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2、指名一至二生朗读本文。

3、读人与物的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①“林务官”的例子从反面讲……“蜻蜓、鲸”的例子从正面讲……综合看是:认识自然规律,懂得生态利用……②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仿生学”“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故事”(三至五生简单说)(五)把自己听到或从书中看到认识和利用自然的例子写下来(课后完成)。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示粤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示粤教版

3.在热熔胶凝固前,用镊子 夹住尼龙倒钩快速地、竖直 插入熔胶上。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 示粤教 版
4.热熔胶冷却后,尼龙倒钩即可 固定在塑料片上。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 示粤教 版
测试与改进 将模拟动物皮毛的绒面与模拟苍耳的倒钩面接
触,测试其粘连效果。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 示粤教 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 示粤教 版
阅读资料 说说乔治·德·梅斯特拉尔是怎样发明尼龙搭扣的?
他模仿了牛蒡 粘在动物皮毛和衣 服上的原理发明了 尼龙搭扣。
他也经历了: 发现现象→揭开原理 →模仿设计和制作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 示粤教 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 示粤教 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 示粤教 版
观察活动 苍耳为什么能反复粘在衣服或动物的皮毛上?
1. 分别用放大镜观察苍耳、毛巾的表面结构; 2. 将苍耳和毛巾粘在一起,观察两者通过什么方式粘在一起; 3. 反复粘连、解开苍耳和毛巾,观察在解开过程中苍耳表面的 结构有什么变化。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 示粤教 版
资料分享
你知道哪些物品的发明也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 交流我们查阅到的资料,了解更多模仿生物的设计。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 示粤教 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 示粤教 版
你知道锯子的发明是从哪种生物身上得到的 启示?模仿了什么原理?
茅草叶缘上的锯齿结构,能整齐而省力地切割物体。
苍耳还能粘在什么物体上?
你的裤子上粘了好 多苍耳。
为什么苍耳会粘住 我的裤子呢?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7课大自然的启 示粤教 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7课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7课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第 7 课《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一、教科书分析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的第 7 课。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旨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模仿生物进行设计的体验活动,以及查阅资料的方法,初步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方法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深远影响,体会到自然界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

本课包括情境导入、活动 1“神奇的倒钩”、活动 2“能粘连的搭扣”、活动 3“模仿生物的设计”等 4 个教学环节。

情境导入环节以波波在郊游时衣裤粘了苍耳的有趣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其原理的兴趣。

活动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苍耳的结构,了解苍耳能反复粘连在动物皮毛的原因。

活动 2 引导学生模仿苍耳黏附动物皮毛的原理自制尼龙搭扣,初步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过程。

活动 3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模仿生物的产品设计,知道人类的许多伟大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体会自然界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

二、学情分析对苍耳黏附衣物的自然现象,六年级的学生觉得有趣且很好奇。

不少学生还可能有衣物被一些植物的种子或果实粘住的经历。

在四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学生也已经知道一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能通过表面的钩刺黏附在动物的皮毛上,随着动物的活动传播到远处去。

他们可能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到尼龙搭扣的发明与某种类似苍耳的植物有关。

这些经历会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苍耳能反复黏附动物皮毛或者衣物的原理。

但在认知上,不少学生认为苍耳能反复黏附衣物或动物皮毛只跟苍耳表面的结构有关,而忽略了衣物的表面结构等因素。

因此,在学生探究苍耳黏附衣物原理的过程中,还需教师对他们的观察活动进行引导:①不仅要观察苍耳表面钩刺的结构特点,还要观察衣物的表面结构特点;②把苍耳与衣物进行反复几次粘连,不仅要观察两者是怎样互相粘连的,还要观察在苍耳与衣物分离过程中倒钩的变化。

制作一个能反复粘连的搭扣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首先,这是一个比较精细的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其次,不少同学可能没有使用过热熔胶,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最新资料推荐------------------------------------------------------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东莞市东城岭南学校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科组科学班级六年级(1-5 班)执教蔡东海、胡蝶、郑冬莉、邹凤娇、汪琳课题元第二单元 9、设计师怎样工作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1)知道身边许多物品都有巧妙的设计。

(2)初步了解设计的基本流程:明确需求、初步构思、绘制设计图、制作样品、评价与改进。

2、科学探究推测设计物品的基本过程。

3、科学态度体验物品设计的巧妙。

重点了解设计的基本流程:明确需求、初步构思、绘制设计图、制作样品、评价与改进。

难点了解设计的基本流程:明确需求、初步构思、绘制设计图、制作样品、评价与改进。

教学准备生活中的日用品:拉链、回形针、指甲钳、牙刷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室里,孩子们正收拾书包放学回家,他们在收拾笔袋、收拾书包、穿外套他们使用的物品都有拉链。

提问:拉链大大帮助我们的日常生活,那拉链的开闭与它的结构有关吗?二、新授:活动一:1 / 16巧妙地拉链 1、让生找出自己身边周围的拉链的东西,并仔细观察,分析物品的功能与结构,材料的关系等。

2、老师出示日常生活用品为例,让生体验到巧妙的设计,从而对物品设计感兴趣。

活动二:设计师是怎样工作 1、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师工作流程。

2、出示设计师工作流程图,让生了解物品设计的基本流程,并让生以身边实物为例推测其物品的设计流程。

三、全课小结。

四、作业:复习本节课学过的知识。

板书:9、设计师怎样工作活动一:巧妙地拉链活动二:设计师是怎样工作课题 10、不一样的饮水瓶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知道设计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不同人群对同一种物品的需求不同。

《大自然的启示》优质教案

《大自然的启示》优质教案

《大自然的启示》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的探索》教材第七章第一节《大自然的启示》。

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规律和现象,通过观察大自然,了解自然规律,从而获得启示;学习大自然中的生物适应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探讨人类如何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大自然中的规律和现象,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大自然中的规律和现象,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如树叶、昆虫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的规律和现象,如四季变化、潮汐现象等。

(2)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自然环境,记录下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例子。

(2)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分享。

4.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解答过程。

5.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启示规律与现象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2. 观察与发现校园自然环境观察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人类如何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

(2)请举例说明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2. 答案:(1)人类可以从大自然中学习到很多智慧,如仿生学、可持续发展等。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大自然的启示》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七节《大自然的启示》,主要内容是介绍大自然的启示。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以及这些现象和规律对人类的启示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如日食、月食、地震等,并了解它们对人类的启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大自然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启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找到规律和启示。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大自然的知识,对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和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和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知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现象。

例如,可以使用一张日食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现象是什么?是否常见?学生可以观察到太阳被遮挡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第二环节:引入新课教师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意图,介绍日食、月食、地震等大自然现象,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它们的规律和启示。

例如,教师可以解释日食是由于月球遮挡住了太阳光造成的,月食是由于地球遮挡住了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造成的。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这些现象的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第三环节:展示实例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例,如日食、月食的图片或视频,并解释其中的规律和启示。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段关于地震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地震的破坏力和影响。

教师解释地震是地壳运动造成的,并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例如,地震提醒我们要关注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jacky】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14《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jacky】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14《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14《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物便粘在上面,经过 8年的研究,根据苍耳子的结 构,发明了简单实用的尼龙搭扣。

结构功能:窄口,苍蝇不易逃出;涂植物油,防止 苍蝇爬出;放鱼血,诱惑苍蝇进入。

三、活动3:模仿生物的设计1自古以来,人类通过观察周围生物,认识生物 的结构与功能,并进行模仿,发明了各种实用的物 品和工具,引导学生分析锯子、雷达、飞机、中国 国家歌剧院建筑的仿生原理。

教师总结归纳:魂源泉二、活动二:猪笼草的启示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猪笼草是怎样诱捕昆 虫的。

教师展示教材内容:猪笼草是一种能“捕虫”的奇特植物。

它的“笼子 是一种变态叶,由叶片的一部分发育而变成"”状 叶笼。

叶笼上有小盖,笼盖或笼口能分泌蜜腺,会 吸引昆虫前来觅食。

内壁有蜡腺,可分泌蜡质作为 润滑剂,能阻止笼里的昆虫逃出。

底部有消化腺, 能分泌弱酸性的消化液,从而消化笼里的昆虫,以 供猪笼草吸收营养物质。

2、教师提示:能不能把猪笼草的结构或功能移植 到我们的物品设计里来呢?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设计捕蝇瓶。

学生阅读回答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在小组内 合作完成设计了解猪笼草诱捕 昆虫原理,为下 一步仿生设计做 准备让学生根据需要 模仿生结构或功能进行产品设 计,体验仿生设 计的乐趣教师选出优秀的设计方案加以展示:我的设计设计者:XXX设计物品:自动捕蝇瓶。

的需求:消灭苍蝇设计目的:模仿猪笼草的叶笼,选择一个窄口的玻 璃瓶作为摘蝇瓶。

在瓶底放入苍蝇喜欢的食物(如鱼 血),在瓶内壁涂上植物油,防止苍蝇爬出瓶子。

设计图:学生交流回答了解并能说出典 型的模仿生物设 计产品玻璃瓶 植物油鱼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启示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苍耳的结构特点不仅有神奇的倒钩,而且具有弹性,能恢复原状。

2.动物皮毛或衣服表面特点是有环状结构。

3.尼龙搭扣是受牛蒡的启示发明的。

4.尼龙搭扣两个面的特点分别与牛蒡和动物的皮毛的结构类似。

5.从尼龙搭扣到飞机,都是人类模仿生物设计的产品。

科学探索目标
1.能模仿苍耳黏附动物皮毛的原理自制尼龙搭扣,初步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过程。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举例说出工程师模仿生物的科学原理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

【学习重点】
模仿苍耳粘住动物皮毛的原理自制尼龙搭扣,初步简单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过程。

【学习难点】
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尼龙搭扣。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南
(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苍耳果实能够牢牢地粘在动物的______上。

2._______是一种常见的黏合工具,广泛应用于生活、医疗以及航空等领域。

3.尼龙搭扣的特点与_____、_____果实粘住动物皮毛的特点类似。

4.瑞士工程师受到牛蒡果实的启发,设计并发明了_____。

5._____就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

6.从尼龙搭扣到飞机,都是人类模仿_____设计的产品。

(二)问题银行存折
序号存入问题存入时间提取时间
1
为什么苍耳会粘住裤子呢?
2
3
4
5
6 ……
二、搜集资料与思考探究
(一)活动设计
设计你的专属“观测记录表”(以下记录表仅供参考)。

生物启示
身边生物的有趣现象(可贴照片)启示
(二)理解与应用。

怎样固定尼龙倒钩?请根据图片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举例说出工程师模仿生物的科学原理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能模仿苍耳黏附动物皮毛的原理自制尼龙搭扣,初步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过程。

从而知道从古到今许多模仿生物的设计对人类的生活、生产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精炼反馈】
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在漫长的进化中,大自然已经成为伟大设计师。

()
2.从苍耳到飞机,都是人类模仿生物设计的产品。

()
3.飞机是模仿鸟类的结构原理设计出来的。

()
4.猪笼草的“缶”状叶笼是一种变态叶。

()
5.雷达、飞机、锯子、机器人等都是模仿生物设计产品。

()6.牛蒡和苍耳具有类似的结构特点。

()
二、取出珍宝(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爬墙清洁机器人是模仿()制作的。

A.壁虎B.青蛙C.苍蝇
2.苍耳可以反复粘贴在衣服上的原因是()
A.苍耳的再生能力超强
B.苍耳的钩具有弹性
C.苍耳的倒钩数量极多
3.猪笼草防止昆虫逃出,内壁分泌()
A.蜡腺B.消化腺C.蜜腺
4.中国国家歌剧院是模仿生物的()原理。

A.运动系统B.结构C.功能
5.自制尼龙搭扣离不开的工具是()
A.热胶枪B.胶水C.胶带
6.热熔胶凝固时间(),小组合作时动作要()。

A.短快B.长慢C.短慢
按特长评语
1. 优秀的成绩,娟秀的书法,逼真的绘画,优美的舞姿,娓娓动听的播音,落落大方的小小主持人,博得师生的好评,是我们学校的骄傲。

这都是你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愿你获得新成绩。

2. 你是个受老师与同学们喜欢的好班长,也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上课时你聚精会神的听讲,下课时你的眼睛总是关注着班集体。

同学们遇到困难都找你,你总是乐意帮助解决。

每次评选三好学生时,你总是全班同学全体举手通过。

你的上进心很强,我曾经说你要是字再写的好一些就好了,你就暗下功夫练字很快就大有进步了。

要是你发言讲话,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3. 如果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是夜空的繁星,那么你就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

看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推举你当班长;看着你俨然一位小老师,热心地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看着你犹如一匹活泼的小马驹,奔驰在操场上……我真为你而感到高兴,但老师要提醒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谦虚谨慎永远是成功的法宝。

4. 你是个文静的女孩。

默默地学习,作业本上那工整的字迹,是你文静开出的花朵。

课间活动,体育场上,你文静有余而活动不足。

愿你多一些活泼,多一些微笑。

5.你是个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的女孩,每天都可以看到你为净化校园弯腰扫地的身影。

桌椅歪了,你主动摆好,字纸篓满了,你主动到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你不怕困难,勤奋学习,你也能把学习搞好。

6.你是一个聪明漂亮、文静可爱的小姑娘。

你能坚持培养自己健康的兴趣爱好,学画画能吃苦,多次为班为校争光;你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表现堪为同学表率,作为班干部你能积极主动搞好本职工作,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支持,本学期被光荣地评为武昌区优秀少先队员。

望你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