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金色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教案及反思

《金色的秋天》最新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知道秋天常见的景物和活动。
2. 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秋天的季节特点2. 秋天常见的景物和活动3. 秋天的文化习俗4. 秋天的环保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知道秋天常见的景物和活动。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感受秋天的特点。
2. 体验法:让学生参与秋天的活动,体验秋天的快乐。
3.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秋天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观察秋天的景物,参与秋天的活动。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特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秋天的季节特点,让学生了解秋天的气候变化。
2. 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了解秋天常见的景物和活动。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秋天的特点和活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秋天的季节特点和常见景物、活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记录下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
2. 学生参与秋天的活动,感受秋天的快乐。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了解了秋天的季节特点和常见景物、活动。
在课堂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课后作业环节,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参与秋天的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课堂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中班社会活动金色的秋天

中班社会活动金色的秋天金色的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之一。
在这个季节里,大自然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宜人。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中班的小朋友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活动——“金色的秋天”。
1.1 活动的由来这个活动的由来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中班的小朋友们在课余时间里观察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气息。
于是,我们决定组织一场以“金色的秋天”为主题的社会活动,让大家更好地欣赏和感受这个美丽的季节。
1.2 活动的过程活动开始前,我们小朋友们都非常兴奋,早早地来到了活动现场。
我们的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很多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我们在玩耍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秋天的美好。
我们进行了一场“寻找秋天美景”的比赛。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寻找一种秋天的美景。
有的小组找到了金黄的稻田,有的同学发现了红彤彤的枫叶,还有的同学发现了满地的落叶。
每个小组都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找到的美景,大家都为他们的发现而感到惊讶和欣喜。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场“秋天手工制作”的活动。
在老师的示范下,我们学会了如何用树叶、果实等秋天的元素制作各种手工艺品。
我们用五彩斑斓的树叶制作了美丽的画作,用甜美的果实制作了可爱的小动物。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然后,我们进行了一场“秋天知识竞赛”。
在比赛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秋天的知识,如秋天的气候特点、秋天的植物和动物等。
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展现出了我们对秋天的热爱和了解。
我们进行了一场“秋天歌曲演唱”的活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唱一些与秋天相关的歌曲,如《秋日私语》、《秋天的故事》等。
我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也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2.1 活动的收获通过这次“金色的秋天”社会活动,我们小朋友们不仅欣赏到了秋天的美景,还学到了很多关于秋天的知识。
我们更加热爱这个美丽的季节,也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幼儿园小班教案主题金色的秋天范稿10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主题金色的秋天范稿10篇幼儿园小班教案主题金色的秋天范稿篇1活动目标:1、在游戏的过程中尝试分辨sou 和mi的音高。
2、喜欢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的准备:幼儿会唱歌曲《秋天》并能出不表演。
2、物质准备:PPT 音乐、树叶、两个大树。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
价值取向:幼儿能应动作和好听的歌声表现歌曲。
过渡语:我们学过一首关于《秋天》的歌,一起唱唱吧。
1、幼儿围在老师身边唱歌。
2、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
3、完整的边做动作边唱歌。
二、树叶找妈妈。
价值取向:在听听看看做做中幼儿分辨sou 与 mi的音高。
1、你们觉得是什么颜色的树叶从大树妈妈身上飞下来?小结:秋天到了。
红色的和黄色的树叶把秋天打扮的真美丽。
2、红色和黄色的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呢?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小结:原来红色的树叶听着3的音落下来,黄色的树叶是听着5的音落下来。
3、教师与幼儿一起验证。
4、游戏:树叶找妈妈。
规则:幼儿做树叶唱秋天的.歌,音乐停,听到那听到什么音,就到那个大树妈妈的身边。
三、扫落叶。
价值取向:在扫落叶的游戏中,幼儿进一步分辨音高。
出示PPT:清洁工人在扫落叶,我们也来玩扫落叶的游戏。
第一编游戏:游戏规则:1、幼儿每人选择一片落叶,看清楚是什么颜色的。
2、幼儿随音乐自由飞,老师来扫落叶。
第二遍游戏:幼儿来做清洁工人。
延伸活动:树上的蓝色树叶从树上落下来了?猜猜他是听到什么落下来的呢?原来是la。
我们回去也和蓝色的树叶一起玩游戏吧。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源于主题活动中的一首歌《秋天》,但是在唱歌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音是把握不准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辨别音高的活动。
活动前期孩子们对于基本音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辨别音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活动中对于3与5的音赋予了颜色,孩子们更加直观的能说出是哪个音。
在PPT中我加入之前录好的声音,孩子们更加能仔细的听辨。
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孩子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使得目标能顺利的达成。
金色的秋天中班教案

金色的秋天中班教案【篇一:主题活动《金色的秋天》】大三班《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计划执教者:陈婷婷实施时间:2016年9月14日--10月26日共四次指导金秋时节,落叶纷飞,大地悄悄地披上了金色的时装你还没注意秋天已经来到。
秋天在大班孩子们的眼中是甜美的,喧闹的,同时又是多彩的好奇的。
该主题活动既可以把其当作一个独立的活动来完成,同时也起着与其他主题承上启下的作用。
活动来源于幼儿的需求作用于幼儿的实践中,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天生对自然有探索的欲望。
树上纷飞的落叶,路边盛开的菊花,餐桌上诱人的瓜果蔬菜等等,这一切在大人的眼中微不足道,但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是那么的有趣。
在数不清的为什么中,孩子们细细品,味慢慢探求。
游戏、构建、涂鸦、实验、讨论,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完美的描绘着美丽的秋天。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了解、认识秋天,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关于秋天的主题,你(请用绘画、剪贴画或文字的方式告诉大家吧!)1、你见过哪几种秋天的落叶?2、你知道秋天收获的粮食、水果和蔬菜有哪些?3、你知道哪些花是秋天开花的?4、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主题活动具体方案:一、活动目的:1、关注周围的事物在秋季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积极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乐意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2、会将感受到的秋天的特征、秋天的美反映在画画中。
3.学习用剪、切、拼、贴等技能,会使用自然材料进行创造的愉快情感,体验与同伴合作活动的乐趣。
4、知道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感受丰收的美景。
5、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知道珍惜粮食,不浪费。
二、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黑色记号笔,秋天粮食、蔬菜和水果的实物图若干,纸杯,秋天的落叶若干、蜡笔、照片、剪刀、画纸若干。
2、环境创设:(1)布置主题环境创设《金色的秋天》:(2)布置有关“金色的秋天”的区角环境创设等:3、家长社区资源的利用:(1)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欣赏秋天的景色并拍成相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征和秋天的美。
2024年中班音乐教案金色的秋天

2024年中班音乐教案金色的秋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音乐启蒙》教材第四章《秋天的歌》,详细内容围绕“金色的秋天”主题展开,包括学习秋天的儿歌、认识简单的乐理知识、体验秋天的音乐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秋天的儿歌,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 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乐理知识的掌握、音乐节奏的感知。
教学重点:秋天的儿歌学唱、音乐活动的参与和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音乐卡片、挂图。
学具:小鼓、沙锤、手摇铃、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金黄色的服装,佩戴金黄色的饰品,营造秋天的氛围。
邀请学生分享秋天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展示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学唱《金色的秋天》儿歌。
学习过程中,讲解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音乐活动,让学生用小鼓、沙锤、手摇铃等学具为儿歌伴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金色的秋天》2. 板书内容:(1)秋天的儿歌:《金色的秋天》(2)乐理知识:音符、节奏(3)音乐活动:分组伴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学唱《金色的秋天》儿歌,演唱给家长听。
(2)用画笔描绘秋天的景色,与家人分享。
2. 答案:(1)儿歌演唱:注意音准、节奏,表达出秋天的美好。
(2)画作:发挥创意,展现秋天的特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秋天的感知,了解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户外秋游活动,实地感受秋天的美好。
(2)邀请家长参与音乐活动,共同体验亲子音乐时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参与度5.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7. 课后反思的内容和拓展延伸的实施方案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乐理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解基础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幼儿园大班《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小结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幼儿园大班《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小结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小结一、教学内容本主题活动以《金色的秋天》为主题,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第七章节“四季的变化”。
本章节通过图片、故事和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如秋天的天气、植物的变化、丰收的季节等,培养幼儿对秋天的认知和喜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知道秋天天气、植物的变化和丰收的季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能够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秋天天气、植物的变化和丰收的季节。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能够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实物、绘画材料、手工材料等。
学具:绘画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让幼儿亲身感受秋天的特征。
2. 图片展示:展示秋天相关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季节特征。
3.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秋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秋天的植物变化和丰收的季节。
4. 实物展示:展示秋天的实物,如树叶、果实等,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变化。
5. 小组活动:让幼儿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金色的秋天板书设计:秋天天气植物丰收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秋天的实物,如树叶、果实等,观察它们的变化,并和家长分享秋天的知识。
2. 请幼儿回家后,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可以将作品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主题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秋天的喜爱。
但在观察秋天的植物变化方面,部分幼儿的观察力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大全

幼儿园大班《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大全第一篇:幼儿园大班《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大全幼儿园大班《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活动背景: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天气是晴朗明净,秋天的田野是金黄色的。
秋天的大地洒满了落叶片片。
根据本主题《金色的秋天》我们班计划了一次参观学校银杏树的活动,让幼儿和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
大自然是最宝贵的一本书,是知识的宝库,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美丽的景色的同时我们还捡回了许多绿色的和已经落下的金黄的银杏叶。
孩子们相讨论着,为什么有的叶子到了秋天还是是绿色的,为什么这片银杏叶会变成黄色的呢?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于是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1、观察叶子的特征和叶脉。
2、学会观察事物的细部特征。
3、知道有些叶子在秋天会变色。
4、认识枯叶和绿叶的分别。
活动准备:拼贴画范画多幅、图画纸、双面胶、水彩笔、彩色树叶、银杏叶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知道吗?”“秋天都有什么啊?”“老师还知道秋天里有一种植物特别的美丽……”二、活动过程:1、教师带幼儿认真观察银杏树,认识银杏树叶的形状、和颜色。
(1)、在美丽的音乐声中,老师将金黄的银杏树叶散落一地,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丽。
(2)、教师:“秋天到了,树叶宝宝离开了大树妈妈,还可怜啊,让我们和它一起做朋友好吗?”(3)、请孩子们捡银杏树叶,仔细观察其是什么颜色、形状。
(4)、幼儿自由捡银杏叶,观察并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请小朋友自己介绍自己捡到的树叶,并介绍。
2、请幼儿观察检查捡到的树叶叶脉,并说出叶脉的不同。
(1)、请幼儿拿起树叶,观察一下里面有什么?(里面有细细的线叫做叶脉)(2)、幼儿自觉探索,摸一摸。
感觉一下叶子的正反两面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摸上去比较光滑,颜色比较深的一面是正面,摸上去比较粗燥,颜色比较浅的是背面,背面的叶脉比较清楚。
(3)、请幼儿把叶子的背面展示出来,观察一下手里的叶子叶脉有什么不同,像什么?请幼儿讨论。
金色的秋天小班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主题:金色的秋天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体验秋天的快乐。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创造能力。
3. 增强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星期四)上午9:00-11:30四、活动地点: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五、活动对象:小班全体幼儿及教师六、活动流程:1. 开场(9:00-9:10)a. 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b. 教师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
2. 观察秋天的景色(9:10-9:30)a.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场地,观察秋天的景色。
b. 引导幼儿观察树叶、果实、花草等变化。
3. 创作活动(9:30-10:30)a. 教师分发画纸、颜料、画笔等材料。
b.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秋天的画作。
c.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4. 作品展示与分享(10:30-10:50)a.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b. 鼓励幼儿相互欣赏、评价作品。
c. 教师总结本次创作活动,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
5. 秋天的游戏(10:50-11:10)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与秋天相关的游戏,如“树叶接龙”、“果实接力”等。
b. 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与反思(11:10-11:30)a.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内容。
b.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总结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c.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七、活动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准备相关材料,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创造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活动效果,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参考。
第2篇活动内容:1. 主题教学:围绕“金色的秋天”这一主题,开展相关的故事、歌曲、手工、绘画等活动。
- 故事时间:讲述与秋天相关的童话故事,如《秋天的田野》、《小猪过冬》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三班《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计划
执教者:陈婷婷实施时间:2016年9月14日--10月26日共四次指导
一、主题来源:
金秋时节,落叶纷飞,大地悄悄地披上了金色的时装你还没注意秋天已经来到。
秋天在大班孩子们的眼中是甜美的,喧闹的,同时又是多彩的好奇的。
该主题活动既可以把其当作一个独立的活动来完成,同时也起着与其他主题承上启下的作用。
活动来源于幼儿的需求作用于幼儿的实践中,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天生对自然有探索的欲望。
树上纷飞的落叶,路边盛开的菊花,餐桌上诱人的瓜果蔬菜等等,这一切在大人的眼中微不足道,但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是那么的有趣。
在数不清的为什么中,孩子们细细品,味慢慢探求。
游戏、构建、涂鸦、实验、讨论,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完美的描绘着美丽的秋天。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了解、认识秋天,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关于秋天的主题,你们对秋天的了解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做这张调查表吧!(请用绘画、剪贴画或文字的方式告诉大家吧!)
1、你见过哪几种秋天的落叶?
2、你知道秋天收获的粮食、水果和蔬
菜有哪些?
3、你知道哪些花是秋天开花的?
4、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主题活动具体方案:
一、活动目的:
1、关注周围的事物在秋季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积极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乐意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2、会将感受到的秋天的特征、秋天的美反映在画画中。
3.学习用剪、切、拼、贴等技能,会使用自然材料进行创造的愉快情感,体验与同伴合作活动的乐趣。
4、知道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感受丰收的美景。
5、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知道珍惜粮食,不浪费。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黑色记号笔,秋天粮食、蔬菜和水果的实物图若干,纸杯,秋天的落叶若干、蜡笔、照片、剪刀、画纸若干。
2、环境创设:
(1)布置主题环境创设《金色的秋天》:
(2)布置有关“金色的秋天”的区角环境创设等:
3、家长社区资源的利用:
(1)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欣赏秋天的景色并拍成相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征和秋天的美。
(2)请家长带幼儿收集不同类型的落叶。
三、活动过程:
活动方案一:《落叶贴画》(一) 2016年9月14日星期三上午
一、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落叶
2、尝试用落叶进行创意组合、黏贴作画。
3、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画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
2、幼儿认识并和家长收集的各种不同的树的叶子。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欣赏各种树叶,知道它们有大有小、形状不一,可以组合成各种图形。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2)、教师:〔出示树叶〕,美丽的秋天到了,小朋友在路上拾到了很多的树叶,别看这些小小的树叶,它们的作用可大了。
现在,老师要变一个魔术,看,把这树叶剪成不同的图形拼放在一起,你们看象什么?
(3)、教师变化树叶的形状,问:"换一个形状呢?看看它又像什么?
小结:树叶形状有桃形、扇形、柳叶形、圆形、……他们大小不同,形状不一。
每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就会有不同的图形。
2、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
(1)、教师:那小朋友们现在看看你面前的材料,试着拼摆一下,看看自己可以摆出什么?
3、介绍树叶粘贴画的方法,
(1)、教师:小朋友拼的画都很棒,这么漂亮的树叶拼的图画我们要想保留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把树叶粘在画纸上。
)
(2)、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么我们拼的时候需要注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图形,拼的时候要想好每个图形的位置,要有疏有密,这样才好看。
图形拼好后,在一片片的树叶后面粘上胶布,贴在画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
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树叶上,要突出树叶拼图的特点。
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结束贴画,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
活动方案二:《秋收忙》 2016年9月28日星期三上午
一、活动目标
1、大胆表现自己见到过的粮食丰收的景象。
2、知道秋天是粮食成熟的季节,初步认识水稻、番薯等农作物。
3、知道秋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画纸、蜡笔2、表现丰收的照片若干。
经验准备:1、幼儿对秋天收获的水果、蔬菜和粮食有一定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
1、回忆与欣赏。
(1)、师启发幼儿回忆粮食丰收、果蔬丰收的景象。
“我请几位幼儿来说说你了解的景象。
”
(2)、教师出示田野里粮食丰收和果蔬丰收的照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2、讨论交流。
(1)、师:“我们已经看到过粮食丰收和果蔬丰收的景象,也看到过粮食和果蔬丰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让你来画,你觉得画什么可以表现丰收的情景?(丰收的田野、运粮忙、收割稻子……)
3、自由创作绘画。
(1)、幼儿自由创作画画。
(2)、教师启发幼儿:远的景物要画的小一点,近的景物要画的大一点,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各种颜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4、相互评价。
(1)、师请幼儿相互看看画面是不是体现了丰收。
(2)、对于敢大胆创作,体现个性化的幼儿进行表扬。
5、活动结束。
活动方案三:《秋天菊花开》 2016年10月12日星期三上午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菊花的多种颜色和姿态,知道菊花是多种多样的。
2、使幼儿知道菊花是秋天里美化环境的花,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护花卉的情感。
3、将通过观察、发现的排序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制作过程中,初步创造美。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纸杯、蜡笔、剪刀2、各种各样菊花的照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1)、让幼儿说说秋天什么花开,引入菊花的课题。
2、幼儿通过观看菊花的图片,认真观察菊花的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1)、提供各种菊花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菊花的颜色、花瓣形状等外形特征。
3、集中、交流、讨论:
(1)、请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观察的感受,说说菊花美在哪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菊花的美,并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句子说出来。
4、制作纸杯菊花。
(1)、教师演示并制作。
先给纸杯涂上颜色,把一次性纸杯用剪刀沿杯子边缘向杯底剪成均匀的小条,全部剪完。
把剪完的纸杯的小条当做菊花的花瓣,把有的小条用铅笔卷一卷,整理成菊花的形状。
(2)幼儿分组制作纸杯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5、作品欣赏。
把幼儿制作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
活动方案四:《秋天的足迹》 2016年10月26日星期三上午
一、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从自身及周围环境等的变化中,感受秋天的到来,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
2、引导幼儿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寻找秋天的足迹”,表达自己所找到的关于秋的信息。
3、激发幼儿关注周围现象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课前爸爸妈妈带孩子去寻找秋天的足迹,并与秋天相关的景物拍照物质准备:1、照片2、秋天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现在的天气是什么季节?为什么?(明确秋天的天气特征是凉爽的、舒适的)
2、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1)、请幼儿大胆地介绍我知道的秋天
(2)、秋天已经来到了,你能找到吗?去哪儿找呢?
3、欣赏照片,引导幼儿谈论我发现的“秋天的足迹”。
(1)、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朋友们带来的照片,看看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在哪里找到了秋天(田野里、果园里、花园里……)
(2)、请幼儿说说你找到的秋天它是什么样子的?
4 、除了照片的形式来表示,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告诉大家呢?(师幼共同归纳不同方法,例如:绘画、唱歌、舞蹈、讲故事,种植等)。
5、交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