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工程总投资:160亿元

工程期限:1993年——2008年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通航孔,采用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可通过35000吨级船舶。两座主塔高187米。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黄山,纵贯浙北地区14个县市。因水道曲折,形如反写的“之”字,故又称之江、浙江。蜿蜒迤逦的钱塘江在奔流500多公里后,最终经杭州湾汇入大海。杭州湾以壮观的钱塘海潮闻名天下,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来形容。不过苏学士绝然不会想到,在他身后一千年,会有一个更加壮丽的人造奇观,从杭州湾上跃海而出,这就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自2003年6月8日正式奠基,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北起嘉兴海盐市乍浦港以西6公里的郑家埭村,南至宁波市慈溪庵东镇水路湾,桥身整体呈S形,全长36公里,由327米长的南北引桥、1486米长的南北通航孔桥和34.187公里长的高架桥面组成,总长相当于21座武汉长江大桥,足以让世界百米冠军全速跑上一个小时!大桥总投资约114亿元,设计寿命100年以上,可以抵御12级台风和强烈海潮的冲击。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35米,设计时速100公里。两边设有3米宽的紧急停车带,车子发生故障后可以紧急靠边停泊。

大桥设有北、南两个通航孔,其中北通航孔采用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可通过35000吨级船舶,两座主塔高187米;南通航孔采用A型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可通过3000吨级船舶,一座主塔高202米。在大桥中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的海里,还建有一个万余平方米的海中平台,面积略大于足球场。该平台距大桥约150米左右,用匝道与大桥相连。在施工期间作为施工平台,大桥建成以后作为海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平台上有一个高高的观光塔,游客既可俯瞰波澜汹涌的大海,也可以一览大桥的雄姿。

大桥北岸连接线自西塘桥互通接入沪杭高速步云枢纽,总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大桥南岸连接线自慈溪庵东互通接入宁波绕城高速公路,总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60亿元,项目资本金主要由宁波与嘉兴地方政府及民间企业出资,其余65%来着银行贷款。根据审批,大桥收费年限为30年,收费标准为80元/辆,预计2009年通过大桥日车流量可达5.2万辆,2015年达8万辆,2027年达9.6万辆;用十五年的时间可收回全部的投资成本。

杭州湾跨海大桥技术复杂、工程浩大,创下多项世界纪录,在五年建设工期中,共消耗钢材76.9万吨,超过三峡工程的用钢量;消耗水泥129.1万吨,可装满400列火车。此外还有木材1.91万立方米,石油沥青1.16万吨,混凝土240万立方米。施工人员共在海中打下钢管桩5513根、钻孔桩3550根,其中最大的一根钢管桩直径1.6米、桩长约89.5米,重量超过74吨,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创下世界纪录。大桥沿线在管桩基础上,共浇筑承台1272座,每座面积相当于一个篮球场,高度超过两层楼;浇筑高架墩身1428座,为国内特大型桥梁之最。大桥水中引桥区共有540片70米×16米箱梁,单片重达2180吨,采用整孔制、运、架一体化方案,为此特别研制了世界最大的1600吨级架桥机和亚洲最大的3000吨级海上起吊船。

大桥北通航孔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还是一座“数字化大桥”。科研单位利用硬件及接口技术、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图像图形技术,建立了一套大桥管理养护系统,整座大桥设置中央监视系统,平均每1公里就有1对监视器。对整体桥梁部位进行的结构分解,形成22949个结构构件,并将采集数据的625张表与其相关联,提供一个完整的数据结构化检索方式;集成统一工程通讯及网络的组建,极大降低了基础网络建设成本;实现长距离的多点无线视频图像传输及回送。这样,不仅大桥可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而且大桥"身体"的健康状况也在实时掌握中。

杭州湾地区气候复杂多变,这里与巴西的亚马逊河河口、印度的恒河河口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每秒最大流速达6米;每天两次潮涨潮落,最高潮汛水位达7.2米,潮水落差4-6米,由此形成壮观的钱塘潮;这里也是强台风经常光顾的区域,平均每年夏季有台风2次以上。恶劣的施工条件使全年有效工作日不足180天,其工程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和建设奇迹。在这项世界级桥梁工程建成通车后,从宁波到上海的路程将缩短120多公里,时间只需2个小时,每年平均减少运费20多亿元。在不久的将来,环绕着杭州湾,将形成一个由上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组成的大型都市圈,大桥对于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前期筹备工作长达十年

宁波与上海密切关系,现在的上海人中,有三分之一祖籍来自宁波,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自古以来,宁波与上海的交通却受杭州湾天堑阻隔。两座城市的直线距离尽管只有100多公里,但如果从海上走,傍晚5点开船,第二天早上六七点才能到。选择陆路,就必须绕经杭州才能到上海,沿着杭州湾勾勒出一个大大的V字,全程超过350公里;坐火车得6个小时,即便是高速公路也得耗费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慈溪是宁波紧邻杭州湾的一个县级市,早在上世纪80年代,慈溪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它们大多与上海的大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频繁地往返于宁波和上海,使慈溪人深感交通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慈溪市人代会上,开始有代表提出建造杭州湾大桥的设想。1992年10月,中央决定加快上海浦东开发开放速度,尽快把上海打造成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如何解决杭州湾阻隔,打开浦东南大门,快捷沟通“上海—宁波”的通道问题,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1993年6月9日,宁波市计委有关人士起草了一份“建设杭州湾通道对接轨浦东和加快长江三角洲及东南沿海地区重要性”的内部材料。1994年2月17日,宁波市“两会”结束后,宁波成立了杭州湾大桥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并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项目论证工作。

能否在海上造桥,不是随便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要打开宁波的“北大门”,究竟是建桥?还是挖隧道?巨大的问号拦在众人面前。1994年4月,宁波市政府委托世界著名桥梁专家——林同炎院士和李国豪院士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并邀请国家计委、交通部、桥梁专家和当地有关部门参与,开设了关于杭州湾大桥对当地经济、交通、地质、水文等多项领域的课题研究。当时,林同炎和李国豪,尽管都已八十多岁,但两位老人仍坚持前往杭州湾,亲自乘坐气垫船进行考察。他们一致认为,在杭州湾建桥,技术上没有问

题。

在杭州湾大桥的选址问题上,曾有7个方案:南岸虽一直定在慈溪,却在70公里的北岸选址上摇摆不定。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及通航等综合因素,最终胜出的是乍浦方案。其实不仅在桥址选择上如此“难产”,在此之前,杭州湾大桥还差点“胎死腹中”。当1993年宁波市政府正式提议建桥时,浙江省内还有另外3个跨越杭州湾的通道方案也开始了论证,而宁波由于技术难度太大,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经过7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多方争取,直至2000年6月21日,浙江省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才作出了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决定,并且明确指出“杭州湾大通道位置选择确定为北接乍浦、南接慈溪庵东镇方案……通道建设以宁波为主”。杭州湾大桥选址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2001年2月20日,由浙江省计委、交通厅主持召开的“杭州湾通道预可补充报告(隧道方案)评审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大桥方案优于隧道方案,因为隧道造价是建桥的2倍,且技术难度更大。当年4月23日,交通部报国家计委的函中明确提出“同意建设杭州湾交通通道工程”,并首次提出将名称改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2001年年底,通过招标,确定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和交通部三航院联合承担杭州湾大桥的设计任务,总设计师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王仁贵。2002年4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大桥立项,其后开始前期准备工程。

2003年6月8日,工程举行奠基仪式,第一根钻孔灌注桩在南岸滩涂区开始施工,正式拉开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大幕。工程主要由中铁大桥局、中铁二局、中铁四局、广东长大、中港二航局等单位负责施工,施工人员数量近万人。

大桥会影响举世奇观钱塘潮吗?

在天下奇观钱塘潮上,建一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两大景观是相得益彰,还是此消彼长?这不仅牵动着普通百姓的心,也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在第一次研究大桥项目的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特别询问:跨海大桥会不会影响钱塘潮?

工程指挥部迅速委托浙江省水利水电河口海岸研究设计院就此作专门研究。研究人员根据最新的水文资料和海底地形图,完全按照杭州湾海床实际建造巨大模型,模型的上边界是上海市金山卫,下边界是萧山的老盐仓。与实际不同的是,大模型中已建起了长长的杭州湾公路大桥。科研人员可直观地看到大桥对潮水的影响:钱江潮还是在高阳山一带起潮,在八堡、新仓一带成为壮观的“交叉潮”,在盐官形成整齐的“一线潮”,在老盐仓出现“回头潮”。经9个多月的科学测量和计算后,结论为钱塘潮起潮地点在大桥上游

尚有30多公里。建桥前,盐官的潮头高度在2米至2.5米之间;建桥后,盐官的潮头高度的降低不会超过2厘米,肉眼完全看不出来。

浅海区桥墩施工,旁边是长达10公里的施工栈桥。

解决施工拦路虎

杭州湾大桥作为世界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解决了诸多棘手的技术问题。大桥建设者们获得了250多项技术革新,取得了以9大核心技术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成果,有6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向交通部申报17项大桥工程关键性科研立项项目,在国内桥梁界也是少见的。

杭州湾地区地质复杂,大桥南岸有长达10公里的滩涂区,施工设备、车辆、船只难以进入。而且在浅滩地表以下50-60米的区域里,零星分布着寿命1万年以上的浅层沼气。这些施工时从海底不断冒出的浅层沼气有井喷和燃烧的风险;厉害时,能从海底冲出海面二三十米,把施工船冲翻,严重影响大桥施工。指挥部组织的专题研究小组在深入研究后,决定在海底约5米厚的沙土层最高点打孔,然后把装有气压阀的小管道钻入天然气田来控制放气。放气还要掌握好节奏,不能太急太快,因为放得多会造成地面沉降。在滩涂区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通过增加泥浆的比重来平衡气压。这种施工工艺在世界同类地理条件中还是首创。针对滩涂区车辆难以进入的问题,中铁四局花费1.68亿元建造了10公里长的施工栈桥,解决了滩涂施工难题。

浅海打桩

在浅滩桥墩施工中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而杭州湾软土层厚度超过30米,下方岩石层又深达160多

米,为了确保大桥的安全牢固性,又避免高成本和高技术风险,大桥采用了打摩擦桩的方案,也就是利用泥土的包围摩擦来固定桩身桥体。打桩钻孔时为防止淤泥反复淤积,需要先打下直径3.1米、长52米的钢护筒,然后用直径20多厘米、长100米的钻杆带动钻头向下钻进,起钻后下钢筋笼,最后浇筑混凝土;五根直径2.5米的钻孔灌注桩才能组成一个桥墩。前所未遇的打桩难度使得施工队在动工之初仅仅打一个桩就要花费10至15天。而施工队伍熟悉了打桩工作之后,每3到4天就能钻成一个孔,之后用1天下钢筋笼、1天浇筑混凝土,做好一个桩的时间比最初减少了三分之二。在施工高峰期,南岸有多达34台钻机同时工作—中铁四局16台,中铁二局6台,中铁十九局12台。大桥的桥墩、承台就这样沿着滩涂一点点、一节节地向海里推进。

梁上架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滩涂区部分的桥身,使用的是50米跨度混凝土箱梁,每片重达1430吨。而早先修建的施工栈桥承重能力也只有500吨,根本无法将箱梁运进滩涂。为此,施工人员想到了“梁上架梁”的施工方法。就是在已经架好的梁上,用架梁机把新箱梁运送到前端,逐步推进架设。

梁上架梁是成熟技术,但是目前国内采用的梁上运梁技术的最大吨位仅为500吨,国际上的纪录也只有900吨,重达1430吨的50米箱梁已经远远超过现有设备的能力,为此需要研发大吨位的架桥机和运梁机。承包工程的中铁二局一方面联合国内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另一方面也在国际上寻找研制运架设备的合作伙伴。而第一家与他们签订合作合同的意大利公司却拖了5个月迟迟不履约。情况紧急,2004年8月,中铁二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林原顶着压力,与另一家意大利公司DEAL进行了一星期的艰难谈判,并在8月18日签署合作合同。此时,距离2005年7月28日的架梁节点工期仅仅剩下10个月,但这个标段工程还面临着设计、制造、运输、报关、拼装、调试等全部工作。

在意大利DEAL公司帮助下,中铁二局研制出专用于大桥工程的LGB1600型1600吨级架桥机,但按照DEAL公司在台湾组装900吨架桥机的经验,LGB1600架桥机的组装时间至少要100天,且要有工厂化的作业条件和4台70吨的吊车配合才能完成。杭州湾施工现场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当最后一批构件运抵工地,剩下的时间已不足60天。5月26日,DEAL公司总裁诺维拉和总经理拉扎里从意大利专程赶到杭州湾现场办公,中意双方在40度的高温下每日连续工作超过12个小时,努力之下,合作双方只用了短短39天就实现了LGB1600整机调试成功。意大利专家卡瓦奇惊叹道:“杭州湾创造了世界速度和奇迹!”

7月28日,两台50米高的HM800吨提梁机相互配合,将重1430吨的50米箱梁提起;放在拥有640只轮胎的TE1600吨运梁车上。然后运梁机驮负着箱梁缓缓走进架桥机的怀抱;LGB1600架桥机向前伸出

两条110米长的钢铁巨臂,稳稳架在前面滩涂中的桥墩上,然后将运梁机上的50米箱梁吊起,向前搬运,稳稳的放在两个桥墩之间。这一架突破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的关键节点,还创造了世界桥梁建设中“梁上架梁”的新重量纪录。在整个工程中,共需架设404片50米混凝土箱梁。

深海打桩

杭州湾中央的深海区水流湍急,不具备现场浇筑的条件,而如果采用海工作业的普遍桩型—混凝土预制桩,就要做到管径1.5至1.6米,长度近百米,重量超百吨,不仅预制拼接难度大,并且在流急浪高的杭州湾极易造成失稳,而国内目前也尚无这样的打桩设备。另外,在前期的地质勘探过程中发现,十米厚的“铁板沙”将阻拦桩基穿透,有可能出现混凝土预制桩被打裂仍不能到位而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专家组决定在深海区舍弃混凝土预制桩而采用钢管桩。

而杭州湾跨海大桥所需要的钢管桩总量5474根,最长的一根达到近90米,高度超过30层楼;直径1.6米的钢管桩比平常吃饭的圆桌还大,重量超过70吨,为世界之最;而且必须整体加工一次成型。为了制作这些庞然大物,承包厂商在多数次研究试验后,采用整桩螺旋焊卷工艺解决了这一难题。工人们把22mm厚的钢板卷成直径1.6米、长约90米的巨大管子。每根管子要进行内外两次弧焊,需耗时40分钟。埋入海底的钢桩还要解决腐蚀问题,国外的通常做法是加厚管壁。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实践,最后采用三层熔结环氧粉末涂装防腐技术,直接节约资金4.5亿元。

杭州湾海流湍急,为了解决海上打桩难题,负责深海区V标段工程的中港二航局投资1.7亿元,打造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力”号多功能全旋转打桩船。“海力”号不仅能做到360度全角度打桩,而且装有GPS定位系统,能够实现精确定位;重达28吨的液压锤也威力巨大,1天最多能打下15根钢管桩。2003

年11月14日下午1时30分,随着一阵阵轰鸣声,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的第一根钢管桩在北岸桥址南6公里处的海面打下。40分钟后,这根管径1.5米、长73米、重65吨的钢管桩仿若定海神针般直插海底。

打桩只是建造桥基的第一个阶段,在钢管桩的基础上还要用混凝土浇筑承台。混凝土通常多孔,海水会从混凝土的孔隙中钻进去侵蚀钢筋。咸水会使钢材生锈膨胀,从内部不断挤压混凝土。当压力日益增加,直到混凝土碎裂,桥桩就会从内部开始锈蚀。给成千上万吨钢筋上保护涂层的代价太昂贵,唯一的办法就是确保钢筋不会与咸水接触。因此工程师们研制出一种更坚固、气孔更少的混凝土配方。并对腐蚀严重的部位和特殊构件,采用了环氧涂层钢筋、外加电流阴极防护系统等诸多专用防腐措施,以保证大桥达到100年的使用寿命。

深海架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除了浅海引桥区的404片50米混凝土箱梁,在深海区还有540片70米混凝土箱梁,每块重达2180吨,宽16米、高4米。为了确保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大海中屹立百年,每块箱梁需要将200吨的钢筋捆绑并焊接在一起,之后要浇筑830立方米的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开裂,四台泵必须同时进行一次性浇筑成功。负责箱梁标段的中铁大桥局在70米箱梁制造时运用了塑料波纹管真空辅助压浆技术,极大提高了孔道浆体的强度和密实度。但巨型箱梁造好后,运输、架设又是一个难题。

为此,中铁大桥局专门为工程定制了2500吨级“小天鹅”号架梁船,来完成从临时码头到施工现场的箱梁运送和架设任务。“小天鹅”号专用架梁起重船的起重能力为2500吨,能抵抗8级波浪,足以满足吊装2180吨重的70米箱梁的承重需要。但考虑到“小天鹅”号在航道桥高墩区难以满足架设高度需要,2005

年底,大桥局又投资1.5亿元研制了起重能力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一号”架梁船,负责高墩位处的箱梁架设。天一号长93米,排水量11000吨,拥有4800马力,负载能力达到3000吨,起重高度为53米。

2005年6月1日上午,小天鹅吊起第一片70米箱梁缓缓驶离临时码头,拉开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深海架梁的序幕。中午时分,小天鹅号抵达预定施工海域,等待架设的最佳潮位。下午6点20分,雷阵雨过后天空放晴,小天鹅号起重船两只巨大的吊臂举着2200吨重的箱梁缓缓下放,35分钟之后,首片70米箱梁准确无误地安放在墩顶。就在这时,天空两侧突然挂出两道彩虹,彩虹与第一片梁相映成趣,引起众人欢呼。

通航孔桥

大桥的建设从设计阶段就不断遇到难题,随着工程的进行,“冰山”的全貌开始显现;当大桥的雏形开始显现并逐渐增高,工程师又遇到了另一种强大自然力的挑战——台风。杭州湾地区要面对地球上最猛烈的风暴和台风。大桥在从2003年6月开工后的两年里,已经遭遇了11次台风的袭击。风速超过每小时170公里,会对沿途的一切造成巨大的损坏。然而为了让集装箱船只从杭州湾大桥下穿过,需要巨大的桥洞,一只桥洞的跨距达到了450米宽,45米高。桥洞的重量必须由上方的钢缆加以支撑,这样就很难抵御狂风。钢缆支撑的桥梁在刮大风时尤其脆弱,钢缆支撑的桥梁非常不稳定,当风刮过去的时候,它们就会像飞机机翼一样发生振荡。

经过广泛的风洞测试,工程师定出了最终方案,建造一个钢缆支撑系统,在大桥南端由一座202米高的A字型桥头堡支撑,在大桥北端由两座187米高的菱形桥头堡支撑。钢缆可以支撑巨大的跨距,而三角形构造,则增加了桥头堡在狂风中的稳定性。

安全护栏

彩色长虹

经过43个月的工程建设,2007年6月26日下午3点40分,杭州湾跨海大桥桥面上火花闪烁,十多名建筑工人用焊枪将最后一片钢箱梁连接了起来,至此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全线贯通。并进入路面设施铺装阶段。

为防止司机视觉疲劳,大桥两侧金属护栏被漆成7种颜色,差不多每5公里一种颜色,从南至北分别为赤、橙、黄、绿、青、蓝、紫,如果从远处的水面上看过来,整座大桥就仿佛一条卧在海上的“七彩长虹”。考虑到夜间行车安全,大桥安装有1844盏照明路灯和上千套景观灯光,以及先进的全路面视频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在监控室内可以通过监视探头,掌握桥面的一举一动。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设计中还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复杂的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确定了大桥总体布置原则。"长桥卧波"最终被确定为宁波杭州湾大桥的最终桥型。根据设计方案,大桥在海面上有4个转折点,从空中鸟瞰,平面上呈"S"形蜿蜒跨越杭州湾,线形优美,生动活泼。从立面上看,大桥也并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上下起伏,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使大桥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

2008年5月1日下午,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仪式在大桥海中平台附近举行,晚上23时58分试运营通车。通车首日恰逢五一黄金周,引来7万辆车辆争睹跨海大桥风采。开通百日共通过车辆193万辆,体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格局,这座桥也将成为连接中国大陆南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黄金走廊的一座“廊桥”。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六市,都将从中获益。在天气好的时候,乘坐飞机飞离上海的人在空中能够看到这座大桥。对于成千上万做飞机

来上海的人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很可能是他们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它也是中国的建筑奇观之一。

杭州湾跨海大桥大事记

1993年宁波市开始酝酿筹建杭州湾跨海通道。

2000年6月21日,浙江省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作出了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决定

2000年8月,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将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计委。

2002年4月30日,国务院第128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大桥立项。

2002年5月29日,国家计委正式下达立项批文。

2003年6月8日,大桥工程举行奠基仪式。

2003年11月14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打下第一根钢管桩。

2006年4月10日,海中平台沉放第一根钢管桩,

2007年1月10日,南航道桥架设第一段钢箱梁

2007年6月26日,大桥全线贯通

2008年5月1日,大桥顺利通车

大桥之最

1、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

2、杭州湾跨海大桥地处强腐蚀海洋环境,为确保大桥寿命,在国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设计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0年的耐久性要求。

3、杭州湾跨海大桥50米箱梁“梁上运架设”技术,架设运输重量从900吨提高到1430吨,刷新了目前世界上同类技术、同类地形地貌桥梁建设“梁上运架设”的新纪录。

4、杭州湾跨海大桥深海区上部结构采用70米预应力砼箱梁整体预制和海上运架技术,为解决大型砼箱梁早期开裂的工程难题,开创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二次张拉技术”,彻底解决了这一工程“顽疾”。

5、杭州湾跨海大桥钢管桩的最大直径1.6米,单桩最大长度89米,最大重量74吨,开创了国内外大直径超长整桩螺旋桥梁钢管桩之最。

6、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10公里滩涂底下蕴藏着大量的浅层沼气,对施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滩涂区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开创性地采用有控制放气的安全施工工艺,其施工工艺为世界同类似地理条件之首。

世界桥梁长度排名

世界最长桥梁——中国京沪高速铁路苏锡常特大铁路高架桥,全长164公里,预计2012年建成。

世界第二长桥梁——中国郑西客运专线渭河特大桥,全长79.732公里,预计2009年建成。

世界最长跨湖桥梁——美国庞恰特雷恩湖2号桥,全长38.422公里,1969年建成。

世界最长跨海桥梁——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

世界最长跨江桥梁——中国润扬长江大桥,全长35.66公里,2005年4月30日建成通车。

世界第二跨海桥梁——中国东海大桥,全长32.5公里,2005年底建成通车。

世界最长斜拉桥梁——中国苏通大桥,全长32.4公里,2008年5月25日建成通车。

世界最长跨河桥梁——美国Atchafalaya河桥,全长29.29公里,1973年建成通车。

世界第三跨海桥梁——沙特法赫德国王大桥,全长26公里,1986年建成通车。

世界最长轻轨桥梁——中国津滨轻轨一号桥,全长25.8公里,2005年建成通车。

庞恰特雷恩湖桥

庞恰特雷恩湖桥(Lake Pontchartrain Causeway)位于美国路易西安纳州庞恰特雷恩湖上,连接纽奥良和曼德韦尔(Mandeville),全长38.4公里。庞恰特雷恩湖桥由两座平行桥梁组成,其中1号桥1956年建成通车,2号桥1969年建成通车,2号桥比1号桥约长16米,为38,422米。桥在湖的正中央纵贯而过,其中有8英里只见水不见陆地。大桥原来双向收取通行费1.5美元,1999年5月为缓和交通堵塞,改为单向收取3美元通行费。2005年8月,在路易西安纳州遭到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大桥虽也受损,但损害几乎全在较老的1号桥,且大桥的基础仍然是完好的。由于飓风摧毁了I-10高速公路,庞恰特雷恩湖桥成为救援队伍进入纽奥良的主要通道。

法赫德国王大桥

法赫德国王大桥(King Fahd Causeway)位于波斯湾中的巴林湾,是连接巴林和沙特间的跨海公路大桥,也是巴林与外界沟通的唯一一条陆路通道。大桥自巴林岛西部的贾斯拉(Jasra)起至沙特的阿齐兹(Al-Azizia),全长26公里(沙、巴各占一半),其中填海造堤部分10公里,架桥部分15公里,由5座桥梁相连而成,中间的3号桥位于主航道上,留一个高28米跨度为150米的巨大船孔,供船舶通过。桥面由沥青和混凝土铺设而成,有4条车道,两侧有人行道,每日可通行车辆3万辆,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包括连接公路等辅助项目,整个工程耗资达12亿美元,资金全部由沙特方面提供。在巴林和沙特水域的相交处,建造了两座人工岛。每座岛上分别设立了两国的海关和边防站,设有办理移民、护照、卫生、检疫、海岸警卫、行政管理等各种业务的办公大楼。岛上还建造了高塔饭店。提供旅游观光服务。

大桥1981年开工,历时4年多,于1986年11月25日建成通车,从巴林首都麦纳麦通过大桥到沙特的胡拜尔市只要20分钟的车程,而过去乘轮渡则需要2小时。2004年,通过该座大桥抵达巴林王国的人数约

为1200万,而经由巴林国际机场到达的人数则仅为200万左右,由此可见该座大桥的重要性,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沙特游客对于巴林旅游业的重大作用。

杭州湾大桥及连接高速公路行车示意图

海区承台架梁施工

浅海区桥墩、承台施工。

北通航孔桥施工

大桥中段服务区人工岛

海中人工岛及观光塔模型

海上人工岛施工

大桥按照双向六车道设计

两台800吨级提梁机,合力将重达1430吨的50米混凝土箱梁提起。

梁上架梁技术,架梁机先将自己的前臂架到前面的桥墩上,然后再将巨型箱梁搬运过去。

这是架梁机在架设首片50米混凝土箱梁

2500吨级起吊船——小天鹅号,正在起吊重达1430吨的50米混凝土箱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结报告

杭州湾跨海大桥 调 查 总 结 报 告 调查组:茅以升班第8组 2011年11月11日

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小组负责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贯通,启用日期是2008年5月1日。现在我们向各位老师和工作组作简要汇报: 1.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总投资约107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北通航孔桥为主跨44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其中北连接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南岸接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40亿元,实际建设工期43个月。 资金来源: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

股份。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投资方分别是:宁波市交通投资开发公司45%;杭州宋城集团有限公司17.3%;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12.83%;慈溪天一投资有限公司9.26%;慈溪兴桥投资有限公司7.41%;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余姚市杭州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3.7%;嘉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0%。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 建设单位: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 质监单位::交通部质监总站。 设计单位:参与设计的单位有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测设计院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3家单位。 监理单位:厦门市路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工程监理部等9家单位。 施工单位:中国中铁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主力军,下属的中铁二局、中铁四局和中铁大桥局三家单位承担了大部分工程的施工。 2.建筑结构设计概况 大桥的结构为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建设期限5年。建成后,宁波杭州湾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桥。 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为3.5万吨级轮船;南航道桥为主跨318米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为3000吨级轮

港珠澳大桥你必须知道的10件事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24日正式通车运营!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正所谓“腾空跃起一巨龙,三地从此无西东”。 毫无疑问,这项“世纪工程”将会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港珠澳大桥 英文名: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全长:55公里 设计寿命:120年 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 开工时间:2009年12月15日 通车时间:2018年10月24日 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 港珠澳大桥你必须知道的10件事 1、为什么要建港珠澳大桥?有何意义? 港珠澳大桥,首次实现了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连接,极大地缩短了三地间的距离。 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这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特别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三地成功创立的完整的大桥工程决策体系,对未来大湾区整体基础设施建设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2、港珠澳大桥有何特别之处?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 其中,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的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由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和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两个人工岛隔海相对,中间海浪翻飞,气势壮阔。 3、为什么要建海底隧道,一桥到底不行吗? 港珠澳大桥的路线经过了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限定使得该区域无法实现大跨径、高塔结构物。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作者:————————————————————————————————日期:

杭州湾跨海大桥 现在我们登上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它北起嘉兴市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止于宁波市慈溪,全长36公里,超过了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40亿元,也有人说是118亿,不管它用了140亿还是118亿,反正如果把这些钱铺在桥面上估计还铺不完。虽然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只有36公里长,但它建成后,直接缩短了宁波至上海、嘉兴、江苏的陆地行驶距离120公里,这两岸的交往就不用往杭州绕一圈了。 有人说,对大桥的命名宁波人和嘉兴人最不服气了,明明是宁波和嘉兴人出的钱(杭州湾跨海大桥由宁波、嘉兴两地以9:1的比例出资兴建),却叫杭州湾跨海大桥,听起来像是杭州的大桥,应该叫“甬嘉大桥”才对啊! 上杭州湾大桥有四看:一是看技术;二看前途;三是看桥景;四是看灯光。 第一看技术。 它共获得2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9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是一座桥最长、工程量最大、景观优美、科技含量高、施工环境非常复杂的世界级大桥。。 为什么有那么多世界第一呢?那是杭州湾给的。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与杭州湾并称世界三大强潮湾的还有亚马逊河口、恒河河口。强潮湾的施工条件非常恶劣,一是“风大”,还经常产生卷风;二是“流快”,平均流速是2.39米/秒,实测最大流速5米/秒以上;三是“潮乱”,天下第一潮钱江潮看是好看,可对于建桥来说却是很要命的。因此,一年有效施工工作日不足200天。 我已经听到了,下面有人在叫“哇”、“啊”!以后大家会发现,上大桥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字,游客都为杭州大桥巨大的工程所惊叹,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大桥了。也许大家还记得毛泽东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赞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你看人家那才叫文化、叫水平。而被毛泽东赞叹的南京长江大桥的正桥长度其实只有1.6公里,而我们脚下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他老人家如果在世的话不知会怎么样赞叹,但有一点是可以相信的,伟人肯定不会用“哇”、“啊”来赞叹大桥。 我也不会写诗,但可以告诉大家一些关于大桥的数据。建桥用了多少水泥?240多万立方米。大桥有几个桩呢?各类桩基7500多根。用了多少钢材呢?约60多万吨。单片梁最重的是多少呢?2200吨。 第二看前途。 杭州湾大桥有前途,也有钱途,这是肯定的,不然为什么要在杭州湾上扔它个140亿啊。经济效益不用说了,“要从此桥过、留下买路钱”地球人都知道,关键是要看社会效益。 据统计,杭州湾南北往来自然车交通量达23000辆/日,其中上海及苏南地区往返宁波及浙江东南沿海之间的车辆已达万辆,且大部分需绕行杭州,沪杭甬高速公路交通量日趋饱和,大桥的建成使宁波至上海、嘉兴、江苏陆路距离缩短了120多公里。23000辆车一日多跑120公里,一年要磨损多少轮胎,一年要浪费多少汽油呢?有人算了一下,大桥建成后每用5年,交通费用和交通事故减少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就可以再建这样一座大桥了。同时它还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和节省旅客在途中的时间,同时可使沪杭甬高速公路交通量分布更为合理,缓解其交通压力,促进长三角经济的持续发展。 省钱还不是最重要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据世界经济权威人士预测,继巴黎、伦敦、纽约、东京、芝加哥之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将成为“第六个国际级都市圈”。而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后,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距离将大大缩短,上海和宁波的陆上距离

全球最令人震惊的大桥

1.米约高架大桥法国塔恩河谷 被称为“世界第一桥”的法国米约高架大桥(Millau Bridge)可以说是人类的建筑奇迹,跨越塔恩河谷,全长达2.46公里,却只用7个桥墩支撑,其中2、3号桥墩分别高达245米和22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两个桥墩。大桥最高点达到343米,超过埃菲尔铁塔23米。2004年大桥正式对外开放使用,超越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皇家峡谷大桥,成为目前世界第一高的交通大桥。每当清晨的云雾从山中升起,白色的米约大桥宛如一座巨大的竖琴,车辆在其上仿佛是穿梭在云间,享受一派云海美景。当地居民也称其为“天空之桥”。

2.费马恩大桥波罗的海 2007年6月29日,丹麦与德国合作修建跨波罗的海(Baltic Sea)的费马恩大桥(Fehmarn Belt Bridge)。该项目总投资高达58亿欧元,跨海大桥总长18公里,连接德国的费马恩岛和丹麦的洛兰岛。此项目将于2011年开始,预计在2018年结束。不过当地有部分民众反对此项目的立项,除了担心大桥建成后会使原来繁忙的航运业丧失就业岗位,环保人士还担心野生动物将受到影响。

3.盖茨黑德千禧大桥英国盖茨黑德 盖茨黑德千禧桥(Gateshead Millennium Bridge)跨越泰恩(Tyne)河,步行桥长126米,规模不算大,但是造桥花费却用了将近3000万英镑!独特的外形引人注目:它不是一般的直桥,而是弯成弧形,索塔也不是直立的,而是倾斜状的,通过几十组钢索将桥面固定,还可以将主桥向上拉起50米,这种创新的开闭设计能让大型船只从下面通航而过,升到顶部时索塔和主桥宛若一只蝴蝶。

4.白令海峡大桥北极海白令海峡 目前还只是处于提案阶段的白令海峡大桥(Bering Straits Bridge)一旦建成将成为一座宏伟的跨洲连接通道,将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统统连接起来。该桥的建址目前已经有了多种提议,比如威尔士王子角、楚科奇海港、得兹涅夫角都有很可能。

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简介与分析

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 王亚洲 10244025 工程管理

摘要 本文从要求的各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施工、影响、特点等诸多方面。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项目是比较新鲜的,也是比较有建设意义的,它的影响也是可观的。在受力分析方面的介绍有所匮乏,主要关注的是它的影响以及特点方面,分析跨海大桥的建筑工艺,结合课上所学的诸多因素去分析大桥。总之,从这篇论文里,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整体面貌,以及它的一些缺陷。 关键词 跨海距离;经济圈;工程难点;成就 正文 该项工程的概况及其成就 总的评价: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杭州湾大桥建筑上所克服的难点,以及设计上所做出的突破在中国建筑史上是浓墨重笔的。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的标志性建筑,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牢记。这也是其为何而声名远播的原因之一。 数字特征:杭州湾跨海大桥缩短了 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是 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 捷通道。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 计,设计时速100公里/h,设计使用年

限100年,总投资约140亿元。2003年11月14日开工,经过43个月的工程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计划于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桥面铺装,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晚11时58分正式通车。2008奥运火炬传递中穿越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无疑是中国人民的一大创举,令国人心潮振奋。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大桥共需要钢材76.7万吨,水泥129.1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土240万立方米,各类桩基7000余根,为国内特大型桥梁之最。南滩涂5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预制,大型平板车梁上运梁的工艺,开创了国内外重型梁运架的新纪录。水中区引桥7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制、运、架一体化方案,单片梁重达2180吨,为国内第一。水中区引桥打入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80米,总数超过4000根,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全国建桥史上第一。 大桥所获得的成就:这个由我国自行投资、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建造的特大型国家基础建设项目的一组组天文数字背后,是一条条艰难的创新之路。 1.投融资体制创新——民营资本首度进入“国字号”工程。 2.科技创新——9大自主核心技术,诸多“中国创造”跃然海上 3.管理创新——36公里长海工地“数据化”一目了然。如此庞大的施工现 场,靠人力无法完成施工管理,指挥部决定创出一条信息化、数字化管 理之路。 4.杭州湾跨海大桥“智能”灯光照明既美观又节能 5.世界十二大奇迹桥梁之一 6.获2010—2011年度建筑工程“鲁班奖”,以及“詹天佑”奖。 随着时间的推进,杭州湾大桥将发挥它各方面的公用,也将被更多的人熟知。或许有一天我们还可以亲身去体会一下杭州湾大桥的气魄,相信那必然是很令人难忘的事情。

世界上20座著名大桥

世界上20座着名大桥 时间:2012-10-10 | | 1. 塔桥(英国伦敦) 塔桥是伦敦最着名的风景之一,也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好的桥之一。 2. 金门大桥(美国旧金山) 1937年完工,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悬挂桥,总长约2719米。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桥之

一。位于美国旧金山,那时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3. 悉尼海港大桥(澳大利亚悉尼) 悉尼海港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全长1149米。 4. 维琪奥桥(意大利佛罗伦萨) 维琪奥桥是欧洲最古老的石头半拱桥。 5. 英国盖茨黑德千僖桥(英国盖茨黑德市)

盖茨黑德千僖桥横跨泰恩河,建立于2000年,是世界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摆式大桥。桥长126米,宽8米,规模不算大,但是造桥花费昂贵,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造型和较强的施工难度。 盖茨黑德千僖桥为弧形桥,索塔也不是直立的,而是倾斜状的。 6. 埃拉斯穆斯大桥(荷兰鹿特丹) 这座引人注目的埃拉斯穆斯(Erasmus)桥梁自1997年起就成为世人赞美的目标。年轻的阿姆斯特丹建筑师Ben van Berkel突破了单纯功能建筑的想法,用这座桥梁创造出了建筑史上的艺术品。这座斜拉索桥连接着鹿特丹城市的北部和南部的Kop van Zuid,以美妙的姿态跨越了2,600英尺的距离。钢索悬挂在塔门上,弯曲着抵抗拉力,支持着桥身。这座建筑物拥有许多别名,其中一个就是“天鹅桥”,因为它横跨水面的姿态十分优雅。天鹅桥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索桥,也是荷兰最高的桥。其造价仅为1.65亿欧元。埃拉斯穆斯大桥超越了传统桥梁建筑的概念,甚至成为鹿特丹的官方标志。

7. 西敏寺大桥(英国伦敦) 泰晤士河上的西敏寺桥位于伦敦市中心,附近有英国的议会大厦、大本钟和伦敦的市政厅。在桥后面每天有游船公司协办的泰晤士河游,行程近1小时,船费约8英镑。 8. 米约高架大桥(法国塔恩河谷) 米约大桥(Millau bridge)因坐落在法国西南的米约市而得名,它是斜拉索式的长桥。它是目前世界上第二高的大桥,(目前最高的大桥是中国湖北的沪蓉西四渡河特大桥,桥面与峡谷谷底高差达560米)桥面与地面最底处垂直距离达270米。 9. 费马恩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导游词

杭州湾跨海大桥导游词 现在我们登上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它北起嘉兴市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止于宁波市慈溪,全长36公里,超过了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而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40亿元,也有人说是118亿,不管它用了亿,反正如果把这些钱铺在桥面上估计还铺不完。 虽然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只有36公里长,但它建成后,将直接缩短宁波至上海、嘉兴、江苏的陆路距离120公里,以后这两岸的交往再不用往杭州绕一圈了。所以有人说,对大桥的命名宁波人和嘉兴人最不服气了,明明是宁波和嘉兴人出钱(杭州湾大桥由宁波、嘉兴两地以9:1的比例出资兴建)却叫杭州湾大桥,听起来却象是杭州的大桥,应该叫“甬嘉大桥”才对啊!上杭州湾大桥有四看:一是看技术;二看前途;三是看桥景;四是看灯光。 一、看技术 它共获得2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9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是一座桥最长、工程量最大、景观优美、科技含量高、施工环境非常复杂的世界级大桥,比如世界第一架、中华梁王、

定海神针、精确架设等等都是值得一提的。 为什么有哪么多世界第一呢?那是杭州湾给的。杭州湾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与杭州湾并称世界三大强潮湾的还有亚马逊河口、恒河河口。强潮湾的施工条件非常恶劣,一是“风大”,还经常产生卷风;二是“流快”,平均流速是2.39米/秒,实测最大流速5米/秒以上;三是“潮乱”,天下第一潮钱江潮看是好看,可对建桥来说却是很要命的。因此,一年有效施工工作日不足200天。 我已经听到了,下面有人在叫“哇”、“啊”!以后大家会发现,上大桥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字,游客都为杭州湾大桥巨大的工程所惊叹,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大桥了。也许大家还记得毛泽东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赞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你看人家那才叫文化、叫水平。而被毛泽赞叹的南京长江大桥的正桥长度其实只有1.6公里,而我们脚下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如果他老人家如果在世的话不知会怎么样赞叹,但有一点是可以相信的,伟人肯定不会用“哇”、“啊”来赞叹大桥。 我也不会写诗,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些关于大桥的数据。建桥用了多水泥?240多万立方米;大桥有几个桩呢?各类桩基7500多根;用了多少钢材呢?约60多万吨。单片梁最重的是多少呢?2200吨。 这样介绍大家可能不太专业,下面我引用一下专家们对杭州湾大桥技术的介绍。 世界第一架——杭州湾南岸滩涂长达10公里,车不能开,船不能行,“梁上运架梁”是最好的选择。大桥建设者研发了运梁机等5大设备,

杭州湾跨海大桥,嘉善大桥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杭州湾跨海大桥,嘉善大桥建成对周边地区 的影响 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嘉善大桥概况 杭州湾跨海大桥概况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主要投资来自浙江 省地方政府和浙江民营企业,没有依靠 国家投资,展现了浙江的实力。也成为 了目前浙江的地标。大桥总投资超过 161亿元人民币。其中大桥部分长36公 里,耗资118亿元;北岸连接线部分长 29.1公里,投资17亿元;南岸连接线部 分长55.3公里,投资34亿元。来自民 间的资本占了总资本的一半。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直接缩短了 宁波至上海、嘉兴、江苏的陆路距离120 公里,以后这两岸的交往不必再经过杭 州,可实现直接交流。 嘉善大桥概况 嘉绍大桥是继杭州湾跨海大桥后,又 一座横跨杭州湾的大桥,加上今年一月 开工的钱江隧道,钱江喇叭口将呈现出“一湾三桥”的格局,终端均北指上海。整个嘉绍跨江大桥和接线高速公路,总造价为139亿元,大桥部分投资达63.5亿,将于2012年建成通车。这是绍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是浙江省继杭州湾跨海大桥后又一座世界级桥梁。嘉绍跨江工程完成后,绍兴到上海的车程将由现在的3小时至少缩短一半。 嘉绍跨江工程北起嘉兴海宁,南接绍兴上虞,由三部分组成:嘉兴地界43公里的高速连接线,连接沪杭和乍嘉苏高速公路交叉口处;在绍兴地界有13公里的高速公路,与杭甬和上三高速公路交汇;中间跨江部分就是嘉绍大桥。 嘉绍大桥 杭州湾 跨海大桥

世界第一跨海大桥

世界第一跨海大桥”创意策划 发布者:黑衣骑士发布时间:2009-8-14 阅读:832次 梦,是灵的。梦,往往是创意的!创意村策划大师陈放老师是一个爱做梦的人,甚至有时候能做连环梦、马拉松梦…….这里讲一个陈放教师的又一个梦。 一、十几年前的一个梦 十几年前,惯于战略策划的陈放老师在浙江某部编报及随后在写作《智能原子弹》一书,写到特大工程一章时,面对即将兴起的长三角向浙江省有关部门很早提出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一龙两金边”或“龙头两翼”战略。 在上海市有近200多万宁波人,阿拉上海与阿拉宁波几乎是那样的接近。因此,为了加强上海——宁波——台州——温州等联系,缩短沪——甬——温的交通联系(那时上海到宁波几乎要跑4~5个小时,杭——甬线几乎天天堵车,相反,从上海——苏州——南京的交通早已是高速,交通条件要好十倍),不自觉或无意识地提出了“右翼金桥——跨海大桥的创意构想”(有《智能原子弹》一书为证),并且在创意想象中提出,建议宁——沪跨海大桥的首长们能否像白居易、苏东坡设计西湖大堤一样,留下钱塘江湾的苏堤、白堤……。 我们可以设想,沪——甬一旦架起跨海大桥,甚或是以高速公路一直往北→盐城→连云港→日照→青岛→烟台→长岛→大连……→东北乌苏里江,往南从上海→宁波→温州→福安→泉州→厦门→汕头→深圳,就能形成非常壮观的沿海黄金通道,大大促进沿海经济的发展。小范围内亦能加强沪浙东、沪甬之间的经济联系,使浙东、浙南进一步融入大上海,……其意义无可限量。 二、有了梦想说不定就会实现 人类失去梦想,世界将会怎样?多少年前要是有人说从福建平潭→台湾架一座跨海大桥,除了别的因素外,同样的是考虑到融资问题。沪——甬大桥也一样。陈放先生提出“先无形后有形,有股份后融资”的创意,资金将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三、惊人的巧合 2006年5月~6月,宁波市有关方面向创意村陈放先生发出关于跨海大桥策划的邀请。可以说曾参加过三峡工程、神州五号、上海磁悬浮列车、北京申奥等大项目策划的陈放先生马上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工程总投资:160亿元 工程期限:1993年——2008年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通航孔,采用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可通过35000吨级船舶。两座主塔高187米。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黄山,纵贯浙北地区14个县市。因水道曲折,形如反写的“之”字,故又称之江、浙江。蜿蜒迤逦的钱塘江在奔流500多公里后,最终经杭州湾汇入大海。杭州湾以壮观的钱塘海潮闻名天下,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来形容。不过苏学士绝然不会想到,在他身后一千年,会有一个更加壮丽的人造奇观,从杭州湾上跃海而出,这就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自2003年6月8日正式奠基,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北起嘉兴海盐市乍浦港以西6公里的郑家埭村,南至宁波市慈溪庵东镇水路湾,桥身整体呈S形,全长36公里,由327米长的南北引桥、1486米长的南北通航孔桥和34.187公里长的高架桥面组成,总长相当于21座武汉长江大桥,足以让世界百米冠军全速跑上一个小时!大桥总投资约114亿元,设计寿命100年以上,可以抵御12级台风和强烈海潮的冲击。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35米,设计时速100公里。两边设有3米宽的紧急停车带,车子发生故障后可以紧急靠边停泊。

大桥设有北、南两个通航孔,其中北通航孔采用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可通过35000吨级船舶,两座主塔高187米;南通航孔采用A型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可通过3000吨级船舶,一座主塔高202米。在大桥中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的海里,还建有一个万余平方米的海中平台,面积略大于足球场。该平台距大桥约150米左右,用匝道与大桥相连。在施工期间作为施工平台,大桥建成以后作为海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平台上有一个高高的观光塔,游客既可俯瞰波澜汹涌的大海,也可以一览大桥的雄姿。 大桥北岸连接线自西塘桥互通接入沪杭高速步云枢纽,总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大桥南岸连接线自慈溪庵东互通接入宁波绕城高速公路,总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60亿元,项目资本金主要由宁波与嘉兴地方政府及民间企业出资,其余65%来着银行贷款。根据审批,大桥收费年限为30年,收费标准为80元/辆,预计2009年通过大桥日车流量可达5.2万辆,2015年达8万辆,2027年达9.6万辆;用十五年的时间可收回全部的投资成本。 杭州湾跨海大桥技术复杂、工程浩大,创下多项世界纪录,在五年建设工期中,共消耗钢材76.9万吨,超过三峡工程的用钢量;消耗水泥129.1万吨,可装满400列火车。此外还有木材1.91万立方米,石油沥青1.16万吨,混凝土240万立方米。施工人员共在海中打下钢管桩5513根、钻孔桩3550根,其中最大的一根钢管桩直径1.6米、桩长约89.5米,重量超过74吨,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创下世界纪录。大桥沿线在管桩基础上,共浇筑承台1272座,每座面积相当于一个篮球场,高度超过两层楼;浇筑高架墩身1428座,为国内特大型桥梁之最。大桥水中引桥区共有540片70米×16米箱梁,单片重达2180吨,采用整孔制、运、架一体化方案,为此特别研制了世界最大的1600吨级架桥机和亚洲最大的3000吨级海上起吊船。

世界上有名的大桥_(图)

1、悉尼海港桥(澳大利亚) 悉尼海港桥(Sydney Harbour Bridge)是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港的钢拱桥,建成于1932年。主桥为单跨503m的中承钢桁两铰拱公铁两用桥。 该拱在下弦是铰支承,上下弦杆由竖杆和下斜杆连接,特别是该桥紧挨着别致的悉尼歌剧院,以其优美环境而闻名于世。现仍为该类结构中规模最大者。

2、金门桥(美国) 金门大桥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宽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历时4年和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由史特劳斯设计。

3、塔桥(英国) 伦敦塔桥是一座吊桥,如今是座拥有6条车道的水泥结构桥。伦敦塔桥下面的桥可

以打开,河中的两座桥基高7.6米,相距76米,桥基上建有两座高耸的方形主塔,为花岗岩和钢铁结构的方形五层塔,高43.455米,两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仿佛两顶王冠。两塔之间的跨度为60多米,塔基和两岸用钢缆吊桥相连。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桥面高于高潮水位约42米)为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两侧装有玻璃窗,行人从桥上通过,可以饱览泰晤士河两岸的美丽风光;下层可供车辆通行。当泰晤士河上有万吨船只通过时,主塔内机器启动,桥身慢慢分开,向上折起,船只过后,桥身慢慢落下,恢复车辆通行。两块活动桥面,各自重达1000吨。从远处观望塔桥,双塔高耸,极为壮丽。桥塔内设楼梯上下,内设博物馆、展览厅、商店、酒吧等。登塔远眺,可尽情欣赏泰晤士河上下游十里风光。假若遇上薄雾锁桥,景观更为一绝,雾锁塔桥是伦敦胜景之一。

4、程阳永济桥(中国) 里处的赵八村西北口,南北横跨磁水。该桥为全石结构,桥长70米,宽6.3米,高6.86米,分五个拱券。桥面两侧有石栏板、望柱,桥头两侧有旋鼓石,造型别致,气势壮观。

跨海大桥

跨海大桥临展区大纲 一海湾大桥 1 概况 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岛/url到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41.58千米,投资100亿,历时4年,全长超过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与美国切萨皮克跨海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是我国建桥者自行设计、施工、建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特大跨海大桥。中国与世界建桥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2 建筑结构 a大沽河航道桥

整个海湾大桥工程包括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黄岛两岸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工程,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以及青岛、红岛和黄岛三个主线收费站及管理设施。 大沽河航道桥的主塔为独塔,高达149米,是海湾大桥上的最高塔。航道桥建成后,主塔将成为大沽河航道桥的主要标志物,而大沽河航道桥也会因此成为海湾大桥的标志性建筑物。 据测算,大沽河航道桥箱梁由22种55个钢箱梁装焊组成,每个标准梁段长12米、宽47米、高3.6米,其中最大梁段重达1000余吨,这在国内跨海大桥 上是首次采用。

b自锚式悬索桥 悬索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现代悬索桥的悬索一般均支承在两个塔柱上。塔顶设有支承悬索的鞍形支座。承受很大拉力的悬索的端部通过锚碇固定在地基中,个别也有固定在刚性梁的端部者,称为自锚式悬索桥。 c大桥2010年底建成2011年通车 沿线设立三座主通航孔桥建成后可节省时间20分钟 2011年6月30日整个大桥工程全线贯通。一座气势磅礴、壮丽雄伟的现代化标志性桥梁屹立于美丽的胶州湾上。 海湾大桥建成后将给省内济南青岛两大城市间的交通带来更为密切便捷的联系。由于济青南线的北端起点与建设中的海湾大桥相连,大桥建成后车辆沿济

当今世界上最长的桥排行榜

当今世界上最长的桥排行榜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当今世界上最长的桥排行榜》的内容,具体内容:说到世界上最长的桥其实还真不好说,这种人工建筑的纪录总是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的被刷新着,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前十名是哪些有名的大桥吧。当然这里面肯定少不了中国的。世界上最长的桥第... 说到世界上最长的桥其实还真不好说,这种人工建筑的纪录总是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的被刷新着,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前十名是哪些有名的大桥吧。当然这里面肯定少不了中国的。 世界上最长的桥第一名:世界最长铁路桥丹昆特大桥长度:164851米 丹昆特大桥(丹阳至昆山特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桥梁。它是京沪高速铁路江苏段一座长达164.851千米的高架桥,东起苏州昆山市,西到镇江丹阳市。 丹昆特大桥位于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之间。由于江苏南部处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之中,地理特征为低洼软土广布,运河、湖泊水网密集。同时由于此地区经济发达,土地资源较为紧缺。因此使用高架桥可以减少沉降,并节约土地,并避免与横穿铁路的行人、车辆可能发生的相撞事故。这座桥的大致走向与长江平行,在它的南方5到10千米处(苏州段距离较远)。其中苏州市境内有一段长9千米的部分跨越阳澄湖。为避免对阳澄湖水质产生破坏,此处建桥采用采用泥浆外运的方法。 此桥于2008年4月7日灌注第一根桩,2009年5月24日完成桥梁架设,

2010年11月6日完成铺轨工作,并于2011年6月30日随京沪高铁投入使用。丹昆特大桥的建设雇佣了大约10000人,持续长达四年,并耗费了大约85亿美元(约合540亿元人民币)。截止2012年7月,丹昆特大桥仍然保持着世界最长桥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世界上最长的桥第二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中国的青岛海湾大桥长度:42.5公里 青岛胶州湾大桥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为跨越胶州湾、衔接青兰高速公路的一座公路跨海大桥,全长41.58千米,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跨海大桥,比前任"冠军"杭州湾跨海大桥长了5.58千米。工程总投资95.4亿元,连接青岛、黄岛、红岛"三极",后期计划增建胶州联络线。 大桥主桥设双向8车道,连接线东起青岛东部城区海尔路,越过胶州湾,西至黄岛红石崖,主桥中部建设互通立交桥与红岛相连,青岛、黄岛和红岛由此实现"品"形连接。 海上钻孔灌注桩数量为5127根,居世界第一。大桥的红岛立交桥是中国首座海上互通立交桥。 意义 此前,青岛东西海岸被胶州湾天然隔断,轮渡常因大风和大雾停航;陆路需绕行高速公路,行车需1.5小时且经常拥堵。此大桥建成通车后,将使东西两岸路程缩短约30千米。胶州湾隧道则使两地互通只需10分钟左右。 历程 2000年12月,青岛胶州湾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计委。2005

港珠澳大桥 我国走向桥梁强国里程碑

港珠澳大桥我国走向桥梁强国里程碑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港珠澳大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打破和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1.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集桥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全长55公里,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打破了世界上同类型桥梁的“百年惯例”。建成通车后,港珠澳三地车程由原来的三个多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2.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海底隧道全长5664米,由33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这是迄今世界最长、埋入海底最深、单个沉管体量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也是中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堪称港珠澳大桥“最难啃的骨头”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3.世界上最大断面的公路隧道。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核心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是世界上最大断面的公路

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全长2741米,由海域人工岛明挖段、口岸暗挖段以及陆域明挖段三种不同结构的隧道连接而成。在暗挖段采用国内首创、全球罕见的“曲线管幕+冻结法”施工,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创造了“零误差”的曲线管幕施工纪录。 4.世界上最大的沉管超级工厂。2012年2月,世界最大的现代化沉管预制厂在珠海牛头岛上落成。在这个无水无电的荒岛上,建设者们仅用了14个月,就建起了一座占地56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每节沉管重8万吨,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沉管隧道浮在水中的时候,每一节的排水量约7.5万吨,而辽宁号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也只有6.75万吨。 5.世界上最大的八向震锤。为了完成人工岛的建造,港珠澳大桥工程团队启用了世界上最大的八向震锤,这个超级武器能够轻易吊起1600吨的重物。除此之外,施工中承建方还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使用了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6.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为了确保最终接头的成功安装,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起重船“振华30”前来助阵。最终接头的重量为6000吨,而“振华30”拥有世界第一的单臂架1.2万吨的吊重能力和7000吨360度全回转的吊重能力。 7.世界上最大橡胶隔震支座。针对港珠澳大桥跨度大、地势复杂的特殊工况,建设团队采用了自主研制的长宽各1.77米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

杭州湾跨海大桥之行

杭洲湾跨海大桥之行杭洲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洲湾海域的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南至宁波慈溪水路 湾。全长36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 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侯选世界纪录。大桥工 程规模浩大且难度极大——大桥海上段长度 达32公里但潮差大,流速急,流向乱,波浪 高,软弱地层厚,浅层冲刷深气富集,施工条 件很差……可建桥工人们凭着勇敢与毅力在 短时间内将此桥建成了! 站在观赏台上向下看,淡蓝色的桥向前方无限延伸,似乎无边无际。每隔一段路程会有一个三角形物体,上面系着多根铁索,像一只只手牢牢地将大桥hold住,海与天已没有了界线,只有一片淡蓝的灰蒙蒙的景象,真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啊!大桥的宏伟壮观,海天的融为一体,车辆的络绎不绝,城市的繁荣,自然的绝妙……实在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驾车从桥上驶过时,经历了我至今为止见识过的最奇特的一场雨。一分钟前还是万里无云,一分钟后随着一阵强风吹过,一大片乌云缓缓向我们逼近。最终停在我们的正前,突然,眼前白光一闪——我第一次如此清晰且近距离地看到了闪电——金色的边缘还有一丝蓝光!之后,这金中带蓝的闪电便不停地在这团乌黑的云中闪动着。雷声也随之而

来,声音十分响,仿佛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发生了大爆炸。一切都近在眼前十分惊心动魄,紧接着,一阵大雨倾泻而下,车顶被雨点打得“咚咚”直响,仿佛车顶都要被穿出一个洞来。车前的玻璃被雨水覆盖,阻碍了我们的视线,扫雨器不停地摆动,才让我们看清了前面的路。说也奇怪直到我们离开了这团乌云,雨才停,“噩梦”才终结! 杭洲湾跨海大桥的波涛汹涌,无边无际,繁华昌盛,大雨滂沱让我回味无穷! 陆雅雯

浅谈杭州湾跨海大桥

浅谈杭州湾跨海大桥 摘要:本文从桥梁工程入手,概述了桥梁工程对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具体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施工、影响、特点等诸多方面。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项目是比较有建设意义的,它的影响也是可观的。 关键词: 杭州湾跨海大桥;经济圈;工程难点;桥梁施工;技术分析;成就;技术创新 1.杭州湾大桥对两岸经济的影响及建设的必要性 杭州湾特殊的喇叭口地形,在带给大家壮丽的钱江潮的同时,也给了杭州湾两岸甚至整个浙东北地区交通条件的劣势尤其导致了较差的通达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杭州湾两岸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浙江是以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为主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有的通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杭州湾跨海大桥就应运而生。杭州湾位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具活力、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对于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重大的战略意义。 1.1 直接促进宁波、嘉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杭州、绍兴、台州、舟山、温州等地的发展,并对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它对于促进沪苏浙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和一体化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有利于发挥以上海为龙头的集聚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浙江省的综合竞争力。大桥的建设,将大大缩短浙东南沿海与上海之间的时空距离,使浙江省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以更优越的地理优势,融入国际大都市经济圈。 1.3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大桥建设将进一步密切嘉兴、宁波、绍兴、台州等城市的联系,促进浙江省杭州湾城市连绵带和沿海对外开放扇面的形成,从而将这一区域提升为以上海为龙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群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1.4 作为我国沿海大通道中的第一座跨海大桥,突破了杭州湾的瓶

世界桥梁长度排名

世界桥梁长度排名/世界大桥排名 名称长度米跨距米(英尺) 建成 年份 国家/地 区 京沪高速铁路苏锡常特大桥 (最长待建铁路桥) 164,000 (532,000) 2012年中国 郑西客运专线渭河特大桥 (最长在建铁路桥) 79,732 (259,000) 2009年中国 庞恰特雷恩湖桥38,422 (126,024) 45.7 (150) 1969年美国 杭州湾跨海大桥 (最长跨海大桥) 36,000 (118,110) 2007年中国 镇扬大桥 (万里长江第一桥) 35,660 2004年中国 东海大桥32,500 (106,627) 400 2005年中国 Atchafalaya Basin bridge of I-1029,290 (96,095) 1973年美国 法赫德国王大桥26,000 (85,300) 1986年沙特 / 巴林 津滨轻轨一号桥 (光华路–八堡村) 25,800 (84,645) 2005年中国 切萨皮克湾桥及隧道24,140 (79,200) 1964年美国 槟威第二大桥22,000 (72,160) 2011年马来西亚 Bonnet CarréSpillway bridge of I-1017,702 (58,077) 1960s 美国 华士古达伽马大桥17,185 (56,381) 450 (1,476) 1998年葡萄牙 槟威大桥13,500 (44,291) 225 (738) 1985年马来西亚 锦上路-屯门高架桥(九广西铁一部分) 13,400 (43,963) 2004年中国香港 里约-尼泰罗伊桥13,290 (43,591) 1974年巴西 联邦大桥12,900 (42,300) 250 (820) (43个主要跨 距) 1997年加拿大 圣马刁-海沃德大桥11,265 1967年美国

我国跨海大桥建设情况

F EATURE专题报道 我国跨海大桥总体建设情况跨海大桥是指跨越海湾和海域的桥梁。跨海大桥具有以下特点:① 跨度大。大多数跨海大桥的跨度都在5公里以上,有的在20或30公里以上,这是一般内河大桥无法比拟的; ② 水动力状况复杂。这里是江流、海流的交汇处,风急、浪高、水深、潮大,喇叭口地段还容易形成涌潮;③ 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由于上述两个特点,决定了跨海大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施工周期长;④ 投资总量大。建造一座跨海大桥,少则上亿元,多则上百亿元。因此,一个国家跨海大桥的建 设水平往往代表着该国桥梁建设技术的 最高水准。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及 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作为 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跨海大桥建设如 火如荼。2008年,当时世界最长的跨 海大桥——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 大桥贯通;2011年,随着全长36.5公 里青岛胶州湾大桥通车,世界最长跨 海大桥纪录再次在中国刷新,这些重 要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由世界桥 梁大国迈向强国。 从1991年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建成 至今,我国拟在建及建成的跨海大桥共有 72座,均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其中西 南沿海10座,东南沿海11座,珠江三角 洲地区12座,长江三角洲地区26座,环 渤海地区13座。从建设进展阶段看,已 建成35座,在建20座,拟建17座。 从省份分布来看, 72座跨海大桥分 布于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 浙江、上海、福建、海南、广东、广 西等11个沿海省份,其中浙江省为22 座,占比达31%;广东省12座,占比达 17%;福建省11座,占比达15%,这3 个省份的跨海大桥数量总和达45座,占 总量的62。5%。 在邻近我国的四个海域中,东海 岛屿个数最多,约占全国海岛总数的 2/3,仅浙江沿海就有3000多个,而且 分布比较集中。大岛、群岛也较多,并 沿近海分布。而要将浙江省大陆和海洋 的优势资源有效地对接起来,建设跨海 大桥是最好的方式,因此未来浙江省将 以22座跨海大桥的数量,成为全国拥有 跨海大桥最多的省份。 我国跨海大桥建成情况 从1991年至2012年,我国共投资 814.8亿元,建成35座跨海大桥,其中 投资额度最大的为舟山跨海大桥,该工 程共包括5座大桥;单体投资额度最大 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具体项目请参考 表1。 这35座跨海大桥分别坐落于山 东、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广西、 福建、海南等省市自治区,即在全国沿 海11个省区市中,除天津、河北、辽宁 我国跨海大桥建设情况分析 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蓝 兰图1 我国拟在建及已建跨海大桥地区分布 TRANSPOWORLD 2012No.19(Oct)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