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结报告

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调查组:茅以升班第8组2011年11月1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小组负责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
杭州湾跨海大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贯通,启用日期是2008年5月1日。
现在我们向各位老师和工作组作简要汇报:1.工程概况1.总体概况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
总投资约107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
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
北通航孔桥为主跨44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
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
其中北连接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南岸接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
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40亿元,实际建设工期43个月。
资金来源: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
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股份。
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
投资方分别是:宁波市交通投资开发公司45%;杭州宋城集团有限公司17.3%;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12.83%;慈溪天一投资有限公司9.26%;慈溪兴桥投资有限公司7.41%;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余姚市杭州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3.7%;嘉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0%。
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
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简介与分析

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王亚洲10244025工程管理摘要本文从要求的各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施工、影响、特点等诸多方面。
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项目是比较新鲜的,也是比较有建设意义的,它的影响也是可观的。
在受力分析方面的介绍有所匮乏,主要关注的是它的影响以及特点方面,分析跨海大桥的建筑工艺,结合课上所学的诸多因素去分析大桥。
总之,从这篇论文里,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整体面貌,以及它的一些缺陷。
关键词跨海距离;经济圈;工程难点;成就正文该项工程的概况及其成就总的评价: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杭州湾大桥建筑上所克服的难点,以及设计上所做出的突破在中国建筑史上是浓墨重笔的。
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的标志性建筑,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牢记。
这也是其为何而声名远播的原因之一。
数字特征:杭州湾跨海大桥缩短了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40亿元。
2003年11月14日开工,经过43个月的工程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计划于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桥面铺装,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晚11时58分正式通车。
2008奥运火炬传递中穿越了杭州湾跨海大桥。
这无疑是中国人民的一大创举,令国人心潮振奋。
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
杭州湾跨海大桥详解

人力资源计划表
人数
时间
2003
以中引桥为例(2003.01—2007.01)
生
钢筋工
450
516
516
421
6
其 他
模板工
341
552
672
502
8
产
起重吊装 工
708
792
792
642
12
主 要
测量工
276
288
288
270
12
工
试验工
120
120
120
120
10
电工(含
资
铆、锻车 336
336
336
316
6
源 使
工)
人 施工船员 1328
1164
888
740
7
混凝土工
92
五、项目管理责任分配
❖ 建立“谁管理谁负责,谁操作谁保证”的质 量管理原则。
❖ 将质量管理职能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 岗位。项目经理部执行局的质量方针,满足 业主提出的质量目标要求,建立以项目经理 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管理职责及职权体系, 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
❖ 责任分配矩阵
六、人力与资源使用计划
杭 州 湾 跨 海 大 桥 地 图
一.项目目标描述
❖ 成果:建成一座全长36公里双向六车道的 跨海大桥
❖ 工期要求:开工时间2003年11月14日,贯 通日期2007年6月26日,总工期5年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案例分析PPT课件

桥址区域地质条件良好,但存 在软土层和砂土液化问题。
工程规模和投资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 其中桥长35.678公里,双向六 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100
公里。
大桥主通航孔桥为主跨448米的 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工程总投资约118亿元人民币。
03
设计和施工方案
设计理念和原则
环保理念
海上作业安全措施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海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 运行。
科技创新和亮点
大桥监测系统
建立完善的大桥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大桥的结构状况,为大桥的 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新型材料应用
采用新型高强度材料,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施工自动化和智能化
引进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案例 分析
• 引言 • 工程概况 • 设计和施工方案 • 建设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总结和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 工程案例的重要性和 研究意义。
阐述本案例分析的目 的、研究方法和组织 结构。
分析该案例在国内外 桥梁工程领域的地位 和影响。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加强了宁波、舟山与上海、江苏等地的经济联系,推动了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大桥的建成通车促进了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和升级,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提高了 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06
总结和展望
案例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01
创新技术的应用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创新技术,如深海基
杭州湾跨海大桥介绍

14
梁上架梁
▪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滩涂区部分的桥身,使
用的是50米跨度混凝土箱梁,每片重达 1430吨。而最先修建的施工栈桥承重能力 也只有500吨,根本无法将箱梁运进滩涂。 为此,施工人员想到了“梁上架梁”的施 工方法。就是在已经架好的梁上,用架梁 机把新箱梁运送到前端,逐步推进架设。
15
16
17
深海架梁
▪ 杭州跨海大桥除了浅海引桥区的404片50米混凝
土箱梁,在深海区还有540片70米混凝土箱梁, 每块重达2180吨。为此,中铁大桥局专门为工程 定制了2500吨级“小天鹅”号架梁船,来完成从 临时码头到施工现场的箱梁运送和架设任务。但 考虑到“小天鹅”号在航道桥高墩区难以满足架 设高度需要,2005年底,大桥局又投资1.5亿元 研制了起重能力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一号” 架梁船,负责高顿未出的箱梁架设。
架设技术
▪ 大吨位50米预应力箱梁整体预制和梁上运输架设技术 ▪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 跨海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关健技术研究 ▪ 杭州湾跨海大桥河工模型与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 灾害天气对跨海长桥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及对策 ▪ 跨海长桥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
▪ 以上科技创新已有5项通过交通部和交通厅的鉴定,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 国内同类桥梁的建设提供借鉴。
120公里,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 道;
▪ 大桥的建设有利于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推动长江三
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提高浙江省特别是宁波市和嘉兴市 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 有利于完善长江三角洲区域公路网布局及国道主干线,缓
解沪、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压力;
▪ 有利于改变宁波市交通末端的状况,从而变成交通枢纽,
跨海大桥简介

本设计弥补了现行规范没有涵盖跨海桥梁设计的内容,指导了 跨海桥梁的设计与施工。
本工程提高了我国超大跨海桥梁的建设水平,对我国之后规划 建设的一大批超大跨海桥梁工程建设起到了示范与推动作用。
主通航孔斜拉桥
跨径布置为73+132+420+132+73m 双塔单索面钢箱—混凝土结合梁斜拉桥 倒Y形塔,塔高150m,桥面以上塔高106m
➢ 改善交通运输效率,对解决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 带动周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 ➢ 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和平与发展(夏金跨海大桥)
2.桥渡设计关键技术
➢ 桥位选择 不仅取决于两岸接线及路网规划等方面,还要受到港口、通航及所跨海域
地形条件等多方面制约 桥址应选择在航道顺直、海床稳定、水深充裕 、水流良好的航段上 应远离弯道、滩险、汇流口 、港口作业区和锚地,其距离应保证船舶航行
北航道桥-双塔斜拉桥
桥跨布置为70+160+418+160+70m
引桥效果图
70m等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主梁采用整孔预制、架设施工方案
青岛海湾大桥
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 全长36.48公里 投资额近100亿 2011 年6月30日通车
大桥总体布置
黄岛
收费站
青岛
收费站
李村河互通
胶州湾
大沽河航道 红岛航道
承台
非通航孔
a)混凝土套箱
b)钢套箱
为了加快施工的进度,宜采用高桩承台,套箱法施工
主通航孔
4.预制构件运输安装
预制构件运输安装
➢ 陆上运输 ➢ 落驳 ➢ 海上运输 ➢ 架设安装
➢预制的意义 尽量减少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用量,对于能够预制的部分尽量采用预制的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总投资:160亿元工程期限:1993年——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北通航孔,采用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可通过35000吨级船舶。
两座主塔高187米。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黄山,纵贯浙北地区14个县市。
因水道曲折,形如反写的“之”字,故又称之江、浙江。
蜿蜒迤逦的钱塘江在奔流500多公里后,最终经杭州湾汇入大海。
杭州湾以壮观的钱塘海潮闻名天下,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来形容。
不过苏学士绝然不会想到,在他身后一千年,会有一个更加壮丽的人造奇观,从杭州湾上跃海而出,这就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自2003年6月8日正式奠基,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大桥北起嘉兴海盐市乍浦港以西6公里的郑家埭村,南至宁波市慈溪庵东镇水路湾,桥身整体呈S形,全长36公里,由327米长的南北引桥、1486米长的南北通航孔桥和34.187公里长的高架桥面组成,总长相当于21座武汉长江大桥,足以让世界百米冠军全速跑上一个小时!大桥总投资约114亿元,设计寿命100年以上,可以抵御12级台风和强烈海潮的冲击。
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35米,设计时速100公里。
两边设有3米宽的紧急停车带,车子发生故障后可以紧急靠边停泊。
大桥设有北、南两个通航孔,其中北通航孔采用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可通过35000吨级船舶,两座主塔高187米;南通航孔采用A型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可通过3000吨级船舶,一座主塔高202米。
在大桥中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的海里,还建有一个万余平方米的海中平台,面积略大于足球场。
该平台距大桥约150米左右,用匝道与大桥相连。
在施工期间作为施工平台,大桥建成以后作为海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
平台上有一个高高的观光塔,游客既可俯瞰波澜汹涌的大海,也可以一览大桥的雄姿。
大桥北岸连接线自西塘桥互通接入沪杭高速步云枢纽,总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
杭州湾跨海大桥桥梁美学赏析

长桥卧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桥梁美学分析通过桥梁美学的学习,让我对于桥梁有了一定认识。
桥梁是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
因为它自身的实用性,巨大性,艺术性而极大地影响人类的生活。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桥梁美学对于城市的景观美化与提升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桥梁美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不仅希望所建设的桥梁能达到实用的功能,还希望它给予人美的享受。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大桥工程全长36公里,海上段长度达32公里。
全桥总计混凝土245万立方,各类钢材82万吨,钢管桩5513根,承台1272个,墩身1428个,工程规模浩大。
是世界上最大,工程规模最巨大的一座桥梁,其中北航道布孔为908m,为钻石形双塔双索刚面箱梁斜拉桥;南航道布孔为578m,为A形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水区引桥采用70m跨径整孔预制吊装的连续箱梁结构,滩涂区引桥采用50m跨径整孔预制吊装的连续箱梁结构。
在景观设计上,杭州湾跨海大桥考虑了刚柔相济,色彩富寓变换与协调,空间结构的连续性和引桥桥墩艺术造型四个方面。
(1)刚柔相济: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确定了大桥刚柔相济原则。
整座大桥平面为S形曲线,总体上看线形优美、生动活泼。
从侧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柔化了桥塔的刚性。
(2)色彩富寓变换与协调:大桥的护栏为彩虹7色,每种颜色覆盖5公里,自慈溪到嘉兴海盐分别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司机的视觉疲劳,给予了他们美的享受;与此同时,在杭州湾地区,由于海洋和天空的色彩变化较少,单色的配色让人感觉较好,故南北航道都整体采用浅灰色,与环境相协调。
而在海中平台采用宝石蓝和白色为主色调。
白色使观光塔显得简洁,轻巧,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浅灰色相协调。
蓝色则使海中平台与大海显得更加和谐,表现了跨海大桥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桥亮点之二
据初步核定,大桥共需要钢材76.7万吨,水泥129.1 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 土240万立方米,各类桩基7000余根,为国内特大型 桥梁之最。南滩涂5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预制, 大型平板车梁上运梁工艺开创了国内外重型梁运架 的新纪录。水中区引桥7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制、 运、架一体化方案,单片梁重达2180吨,为国内第 一。水中区引桥打入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80 米,总数超过4000根,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全国建桥史上 第一。
大桥亮点之一
• 大桥36公里的长度,使之超过了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 而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或在建中的最长的跨海大桥。
• 大桥在设计中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 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 心理因素,确定了大桥总体布置原则。整座大桥平面为S形曲线,总体上看线 形优美、生动活泼。从侧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具有 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
制定总体设计方案难度很大
设计要求新,其中水中区引桥(18.27公里)和南岸滩涂区引桥 (10.1公里),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结构防腐问题十分突出,且无 规范可遵循;大桥运行期间,桥面行车环境受大风、浓雾、暴雨
及驾驶员视觉疲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采取合理有效的设计对策
是保障桥面行车安全的关键;设计方案涉及新材料、新工艺、新 技术的应用以及多项大型专用设备的研制。
3、大吨位70米预应力箱梁整体预制和强潮海域海上运输、架设技术
其创新点是:对海工耐久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研究;70米箱梁局部结构分析;真空 辅助压浆技术;研制了大跨度、高平整度桥面施工振动桥设备;首次采用了早期 张拉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行设计制造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2400吨液压 悬挂轮轨式70米箱梁纵移台车。
现快速、高效测量施工是一个制约全桥工期的核心技术问题。
建设目标要求高,施工组织与运行管理难度大
大桥工程规模宏大,备受世人瞩目。建设之初,宁波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大桥工程要按照“三个一流目标” 的标准来实施。面对复杂的建设环境,充满挑战的工 程,组织和管理好大桥工程是摆在指挥部面前的巨大 挑战。因工程施工作业点多、战线长,存在同步作业、 交叉作业工序,施工组织难度大,工程质量、进度、 安全及资金控制难度大。台风、大风、大潮、巨浪、 急流、暴雨、大雾及雷电等气象水文条件,如何采取 切实有效的工程控制与运行管理措施是工程管理上需 要面对的新课题。
技术创新
1、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建设条件十分恶劣,为保证海上施工的安全和 质量,必须将设计与施工综合考虑。经过国内外多次调研和专家咨询,制定 了施工决定设计的总体原则,尽量减少海上作业时间,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 工,采用工厂化、大型化、机械化的设计和施工原则。
2、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施工成套技术
施工技术方面,面临着海上激流区高墩区大吨位箱梁的整体
预制、运输及架设,宽滩涂区大吨位箱梁的长距离梁上运梁及架
设,超长螺旋钢管桩的设计、防腐与沉桩施工等诸多施工关键技
术的挑战;在测量控制方面,因桥梁长度超长,地球曲面效应引
起的结构测量变形问题十分突出,受海洋环境制约,传统测量手
段已无法满足施工精度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如何借助GPS技术实
预应力混凝土
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 出现,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 混凝土,设法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承 受使用荷载前,预先对受拉区的混凝 土施加压力后的混凝土就是预应力混 凝土。
工程建设难点
• 工程规模大、海上工程量大 • 自然环境恶劣 • 制定总体设计方案难度很大 • 建设目标要求高,施工组织与运难度大
杭州湾大桥简介
•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 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 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成为继美国的庞恰 特雷恩湖桥后世界第二长的桥梁。
• 开工时间:2003年11月14日 • 贯通时间:2006年6月26日 • 启用时间:2008年5月1日 • 载有:双向六车道 • 跨越:杭州湾 • 地点:嘉兴市海盐和宁波市慈溪 • 设计结构:跨海大桥 • 最长跨度:325米 • 总长度:36公里每小时(等于36千米每小时) • 桥下净空:47米 • 设计时速:100公里(等于100千米) • 总投资约:118亿
大桥钢管桩基础具有桩长、大直径、数量巨大的特点。桩长达89米,桩径为1.5米和 1.6 米总计5474根。通过近一年多钢管桩基础施工,进度快,质量好,证明这一选择是 正确的。
其创新点是:超长整桩预制;内外螺旋焊接;三层熔融环氧粉末涂装;埋弧自动 焊工艺;大直径不等壁厚焊接;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技术创新
工程规模大、海上工程量大
大桥工程全长36公里,海上段长度达32公里。 全桥总计混凝土245万立方,各类钢材82万吨, 钢管桩5513根,钻孔桩3550根,承台1272个, 墩身1428个,工程规模浩大。
自然环境恶劣
潮差大、流速急、流向乱、波浪高、冲刷深、 软弱地层厚,部分区段浅层气富集。其中,南 岸10公里滩涂区干湿交替,海上工程大部分为 远岸作业,施工条件很差。受水文和气象影响, 有效工作日少,据现场施工统计,海上施工作 业年有效天数不足180天,滩涂区约250天。
大桥概况
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
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钢箱梁, 又叫钢板箱形梁,是大跨径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斜 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 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 航标准3000吨。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 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箱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