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详解

合集下载

杭州湾跨海大桥攻略

杭州湾跨海大桥攻略

杭州湾跨海大桥攻略概述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连接浙江省宁波市和舟山市的一座重要的大桥工程。

该大桥横跨杭州湾,总长约36.48公里,是中国目前最长的海上大桥之一。

这座大桥不仅是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一座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游览攻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规划您的旅行。

交通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连接宁波和舟山两地,因此您可以选择多种交通方式前往。

以下是常用的交通方式:飞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离宁波市区约30公里,距离杭州湾跨海大桥入口较近。

国内外有多条航线,方便前往。

舟山普陀山机场离舟山市区约40公里,机场提供多个国内航线,方便前往。

高铁/火车您可以乘坐高铁或火车到达宁波或舟山,然后在当地转乘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杭州湾跨海大桥。

自驾车如果您自驾车前往,可以通过S4杭州绕城高速公路、S2宁波绕城高速公路或S32宁台高速公路到达杭州湾跨海大桥。

游览路线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桥头景区该景区位于大桥北侧,是游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最佳起点。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大桥的壮丽景象,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大桥建设的信息。

大桥主体景区大桥主体景区是游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核心区域,您可以步行或乘坐观光车沿桥面欣赏风景。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大桥的宏伟和壮丽,同时还可以远眺杭州湾的美景。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桥头景区该景区位于大桥南侧,是游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终点站。

在这里,您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大桥的终点,同时还可以参观当地的旅游景点和购物区。

注意事项•在游览时请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

•请尊重自然环境,不 littering,保持景区的整洁。

•在旅行前请查询天气预报,带上合适的衣物和雨具。

•如果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旅行。

结语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既具有交通意义又拥有风景优美的大桥。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对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游览攻略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在您的旅行中,祝您玩得开心,留下美好的回忆!。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Km/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

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

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在离南岸约14公里处,设计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交通服务救援海上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旅游休闲观光平台。

杭州湾跨海大桥创造了6个第一:
1、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

2、杭州湾跨海大桥地处强腐蚀海洋环境,为确保大桥寿命,在国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设计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0年的耐久性要求。

3、杭州湾跨海大桥50米箱梁“梁上运架设”技术,架设运输重量从900吨提高到1430吨,刷新了目前世界上同类技术、同类地形地貌桥梁建设“梁上运架设”的新纪录。

4、杭州湾跨海大桥深海区上部结构采用70米预应力砼箱梁整体预制和海上运架技术,为解决大型砼箱梁早期开裂的工程难题,开创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二次张拉技术”,彻底解决了这一工程“顽疾”。

5、杭州湾跨海大桥钢管桩的最大直径1.6米,单桩最大长度89米,最大重量74吨,开创了国内外大直径超长整桩螺旋桥梁钢管桩之最。

6、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10公里滩涂底下蕴藏着大量的浅层沼气,对施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滩涂区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开创性地采用有控制放气的安全施工工艺,其施工工艺为世界同类似地理条件之首。

《杭州湾跨海大桥》课件

《杭州湾跨海大桥》课件

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
建立气象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天气变 化,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优化施工组织与资源调配
通过科学规划施工进度、合理调配资 源,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大型预制桥梁段拼装技术
为解决水流和气象条件影响,研发大型预制 桥梁段拼装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
智能监控系统
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过程和设 备状态,提高施工安全和效率。
当时世界之最。
功能性
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桥梁的实用性 ,确保桥梁能够承受超强台风、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同时满
足通航、防洪等需求。
环保性
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采用了生 态保护的设计理念,确保桥梁建 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桥型结构
01
02
03
主桥结构
主桥采用双塔斜拉桥设计 ,主跨长度达448米,边 跨长度为236米。
工程规模巨大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工程规模庞大, 对施工组织和资源调配提出较高要求。
解决方案
采用预制桥梁段拼装
为应对水流和气象条件影响,采用预 制桥梁段在岸上拼装完成后再进行浮 运和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实施软基处理
针对地质条件不稳定问题,采用桩基 、扩基等软基处理技术,确保桥墩基 础的稳定。
扩建与改造的可能性
扩建
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杭州湾跨海大桥可能面临交通拥堵的问题。扩建工程可以增加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
改造
为了提高大桥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可能需要对桥面、桥墩等部分进行改造维修。改造工程将采用先进的检测和维 修技术,确保大桥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杭州湾跨海大桥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 和材料,提高大桥的性能和安全性。例如,采用新型防腐材 料延长桥梁使用寿命,运用智能传感器监测桥梁状态等。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风险管理
• 一1.技术风险:是否有建设如此跨度的跨 海大桥的能力,材料抗海水腐蚀能力等。 2.自然风险:抗台风等自然灾害风险。 3.经营风险:也称市场风险,如果途径车 辆认为过路费高而改道,可造成投资回收 期延长,使投资无法按期收回,或投资回 报远远低于预期。 4.财务风险:融资不到位等等。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背景
• 杭州湾气象复杂多变,台风、龙卷风、雷暴及突 发性小范围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杭州湾自然条 件有以下特点:
• (1)海域宽阔,台风多、潮差大、流速急,具有典 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有效工作日少;
• (2)软土层厚、持力层深,给海上基础设计和施工 带来一系列问题;
• 四 恶劣的建筑条件,大风多,潮差大, 潮流急,冲刷深,腐蚀强,滩涂长,浅层 气。四无艰难环境,技术无规范,设计无 蓝本,施工无装备,管理无经验
• 五大桥工程规模宏大,备受世人瞩目。建设之 初,宁波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大桥工程要按照 “三个一流目标”的标准来实施。面对复杂的 建设环境,充满挑战的工程,组织和管理好大 桥工程是摆在指挥部面前的巨大挑战。因工程 施工作业点多、战线长,存在同步作业、交叉 作业工序,施工组织难度大,工程质量、进度、 安全及资金控制难度大。台风、大风、大潮、 巨浪、急流、暴雨、大雾及雷电等气象水文条 件,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工程控制与运行管理 措施是工程管理上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杭州湾跨海大桥费用管理
• 杭州湾大桥融资采取BOT模式,其创新之处在于引 入了民资进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BOT的意思是 “基础设施特许权”。它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 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 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 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以基础设施 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政 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 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 机会,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 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 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

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质量简介

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质量简介

三、工程质量情况
质量是杭州跨海大桥建设的根本,针对大桥工程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施工作业面分散、 自然条件差、有效作业天数少、海上施工风险大等特点,我们在建设之初,确立了“优良工程、国 家优质工程鲁班奖”的质量总目标,使大桥质量创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依靠科技创新、 管理创新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精细管理,精细施工,各施工单位抽调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组成 了强有力的项目班子,投入了设施先进的打桩船、运架一体船等,研发了当今独一无二的1600吨梁 上运梁成套设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先后攻克了大吨位50m预应力混凝土 箱梁整体预制和梁上运架技术,大吨位7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体预制和强潮海域海上运输架设技术, 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沉桩成套技术、高性能海工耐久混凝土性能研究,大体积混 凝土构件裂缝防治技术,大直径超长钻孔桩施工技术,急弯大纵坡钢桥面沥青面层铺装等施工技术 难题。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制定了各种详细的施工预案,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加强施工现场全 过程的安全管理,经受了强潮、台风、紊流、深冲、富淤、浅层气等各种不利自然条件的考验,创 造了建设施工无重伤及以上事故的奇迹。
6、跨海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 杭州湾跨海大桥跨海面宽约32公里,大多数施工区域远离海岸,中间没有岛屿可以 利用,海上影响测量成果的外界因素复杂,为解决跨海长桥特有的施工测量控制问题, 建立了连续运行的GPS工程参考站系统,实现了实时平面定位精度3~5cm,实时高程定位 精度5~10cm,满足了海上钢管桩和钢护筒施工实时定位的精度要求,不仅解决了本桥海 上的施工测量控制问题,而且对于跨海长桥具有普遍意义。同时对于几十千米乃至更宽 阔范围的海上精密工程测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除南 北航道外,全部采用70米预应 力混凝土箱梁整体预制、海上 运输和架设的方案,箱梁共540 片,架设分布长度达18.27km, 最高架设高度达53米。

杭州湾跨海大桥doc

杭州湾跨海大桥doc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跨海大桥。

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杭州湾海域,至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千米。

作为国道主干线——沈海高速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大桥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千米。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

全长36千米,其中桥梁长35.673千米,引线长327米。

桥孔达643个。

其规模超过美国的切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

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千米,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概算总投资约118亿元。

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于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

整座大桥由通航孔、非通航孔及引线三部分组成。

北通航孔靠乍浦港,设计单向通航能力为3.5万吨,桥型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桥塔采用当前流行的钻石型塔。

南通航孔位于大桥中间位置,设计通航能力为3000吨,桥型为主跨318米的钢箱梁主塔结构,索塔造形为英文字母“A”字。

杭州湾跨海大桥高速出入口、服务区、里程数及风景点

杭州湾跨海大桥高速出入口、服务区、里程数及风景点

杭州湾跨海大桥高速公路分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连接线三段,其中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连接线同属G15沈海高速和G92杭州湾环线高速的一部分,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编号为S7,与G92杭州湾环线高速并线使用。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于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成为继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跨海大桥及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之后世界第三长的跨海大桥。

在浙江省高速公路规划中,杭州湾跨海大桥又被定名为“杭州湾宁波通道”,为未来浙江省高速公路网“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中的“三通道”之一。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连接线起自大桥南岸引线终点,经过庵东、观海卫、掌起、慈城,终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宁波北枢纽,长58.7公里,2007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

北岸连接线一期起自沪杭高速公路步云枢纽,经过杭浦高速公路海盐枢纽,连接跨海大桥北部引桥,长29.1公里,2008年1月28日通车。

北岸连接线二期起于步云枢纽北端(距沪杭高速1200m 处的孙家浜),终于常熟董浜南枢纽,与江苏省苏通大桥南岸连接线相接。

在离南岸约14公里处,设计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交通服务救援海上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旅游休闲观光平台。

海盐枢纽号称亚洲最大高速公路互通枢纽。

※如出入口名称有“主付”标志,表明该出入口双向分离,即出口和入口不同。

※风景点对应的出口为从温州出发最近或最佳出口,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高速公路里程数的标注规则为:如里程数为四位,则取后三位。

本文内里程数为高速路牌标注数字,其实际里程数应为1000+里程数,如海盐枢纽(374)的实际里程数为1000+374=1374公里,即沈海高速1374公里。

★★出行宝鉴大宝奉献★★名称 标示牌(KM) 著名风景点·连接高速公路步云枢纽 步云枢纽(26) G60沪昆高速(沪杭)服务区 南湖服务区(29)平湖互通·平湖(37)海盐枢纽 海盐枢纽(374)G15 沈海高速(杭浦)G92杭州湾环线高速北线(杭浦)S11乍嘉苏高速嘉兴港区 ·嘉兴港区·海盐互通(377)服务区北岸服务区(378)收费站观景平台(395) 海天一洲服务区南岸服务区(413)庵东互通庵东·周巷(416) 大桥生态农庄,天元古旧家具,杭州湾湿地公园杭州湾新区东·滨海度假区,上林湖,越窑遗址慈溪互通慈溪·新浦(430)观海卫互通观海卫·附海(445)掌起互通·掌起·龙山(451) 鸣鹤-上林湖,达蓬山景区,五磊山-杜白湖服务区慈城服务区(464)慈城互通·慈城·余姚(466) 慈城古县城,绿野山庄,保国寺G1501宁波绕城高速宁波北枢纽宁波北·江北(473) ArrayG9211甬舟高速。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案例分析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案例分析

Page
9
大桥集成创新方法的启示
2 ) 钢管桩材料 大桥深海区采用的是超大超长钢管桩, 如何防腐?国际上一般做法是加厚 管壁, 如美国重修旧金山大桥时所用的钢管桩厚度为7. 5厘米。据测算,钢 管桩在海水中每年的腐蚀厚度是0 . 2毫米, 按百年寿命设计, 需要加厚管 壁2厘米。这不但大大提高了工程成本, 也将给施工带来巨大困难, 国内也还 没有将如此厚的钢板制成钢管的能力。工程技术人员又经过无数次试验, 最后 采用了2 . 3厘米厚度的钢管桩。同时, 技术人员还在钢管桩上集成了涂层 保护和阴极保护的防腐技术, 对钢管桩涂装三层熔融环氧粉末, 给每根钢管桩 焊一块可以定期更换的阳极板以吸收海水中的阴离子。防腐技术的集成应 用, 既保证了工程质量, 又大大降低了成本。
Page
2
工程建设总貌
这项世界级的伟大工程从酝酿筹建到完成建设历时15年, 大致可以 分为前期工作10年和正式建设5年两个时期。该工程于1993年开始筹建, 2003年6月8日正式动工。经过中铁大桥局、中铁二局、 中铁四局、 广 东长大、 中港二航局等单位近万施工大军5年奋战,2007年6月26日大 桥贯通,2008年5月1日北奥运会前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杭州湾跨 海大桥对推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桥打 通了江浙沪两省一市沿海地区的大通道, 连成了长三角区域的综合交 通运输体系,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 各类人才、 各项技术 流动更为便捷,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贸易、 航运中心的功能得到更好 发挥, 浙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宁波 - 舟山港地位得到提升, 有 力地支撑了世界第六大经济群的崛起。大桥成为我国桥梁从江河走向海 洋的代表作,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LOGO杭ຫໍສະໝຸດ 湾跨海大桥大型工程集成创新案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