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考题及解答大全

合集下载

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法的主体主要包括: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所有以上2.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的基本权利?A. 自卫权B. 独立权C. 领土完整权D. 立法权3. 国际法中的“不干涉原则”主要指:A. 不干涉他国内政B. 不干涉他国战争C. 不干涉他国经济D. 不干涉他国文化4.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其主要职能不包括:A. 解释国际条约B. 解决国家间的争端C. 审判国家领导人D. 提供咨询意见5. 以下哪个条约不是国际法的来源之一?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法的一般原则D. 国家法...(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法中的“国家责任”概念。

2. 阐述国际法中“自决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3. 描述国际法中“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案例:某国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单方面对另一国采取军事行动。

请分析该国行为是否违反国际法,并说明理由。

2. 案例:两个国家因边界问题产生争端,一方国家拒绝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而是采取了武装冲突。

请分析这种情形下,国际社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国际法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A4. C5. 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答案)二、简答题1. 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在其行为违反国际法义务时,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这包括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

2. 自决权是指民族或人民有权自由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权利。

它是国际法中保障人权和民族平等的重要原则。

3. 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是指国家在发生国际争端时,应通过和平手段,如谈判、调解、仲裁或司法解决等方式,而非武力来解决争端。

三、案例分析题1. 该国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

根据联合国宪章,使用武力必须得到安理会的授权,除非是出于自卫。

国际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法的主体主要包括哪些?A. 个人B. 国家C. 国际组织D. 所有以上答案:D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 不干涉内政原则C. 强制仲裁原则D.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答案:C3. 下列哪个条约不是国际条约?A. 联合国宪章B. 巴黎和约C. 南北战争条约D. 凡尔赛条约答案:C4.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什么?A. 在国际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必须先在国内法院提起诉讼B. 在国内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必须先在国际法院提起诉讼C. 国内法院和国际法院可以同时提起诉讼D. 国内法院和国际法院之间没有先后顺序答案:A5.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是指什么?A. 国家在遭受武装攻击时,有权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B. 国家在遭受经济制裁时,有权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C. 国家在遭受外交压力时,有权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D. 国家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有权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法的渊源。

答案: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法、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以及国际法学者的学说等。

2. 阐述国家豁免原则的含义及其限制。

答案:国家豁免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外国法院中享有司法豁免权,即外国法院不能对一个主权国家提起诉讼。

然而,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发展,这一原则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商业活动、侵权行为等特定情况下,国家可能不享有豁免权。

3. 解释什么是“国际人道法”并简述其主要内容。

答案:国际人道法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支,主要涉及武装冲突中保护平民、伤员、战俘以及非战斗人员的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区分原则、比例原则、必要性原则和人道原则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国际法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答案:国际法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提供了一套规则和程序,帮助国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国际法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法的主体主要包括: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主权平等B. 不干涉内政C. 强制仲裁D. 和平解决争端答案:C3.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个行为不构成对国家主权的侵犯:A. 军事侵略B. 经济制裁C. 政治干预D. 自然灾害答案:D4. 国际法中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主要适用于:A. 国际争端B. 国内争端C. 个人权利保护D. 国际组织内部纠纷答案:C5.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主要禁止:A. 国家间的贸易往来B. 国家对其他国家内政的干预C. 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军事援助D. 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答案: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法律的制定主体、适用范围、法律效力来源以及实施机制。

国际法由国家间通过条约或习惯法形成,适用于国家间的关系,其法律效力来源于国家间的共识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

而国内法则由国家内部立法机构制定,适用于国家内部的个人和组织,其法律效力来源于国家的主权和法律体系。

7. 阐述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

答案:国家主权是国际法上国家的基本权利,包括内政自主权、领土完整权、平等权和自卫权。

内政自主权指国家有权自主决定其国内事务,不受外来干涉;领土完整权指国家有权保护其领土不受侵犯;平等权指所有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平等;自卫权指国家有权采取必要措施保卫自己的安全。

8. 解释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

答案:不干涉原则是国际法上的一个基本原则,要求国家在其国际关系中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这包括不通过武力、经济手段或其他方式干预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

不干涉原则旨在维护国际秩序和各国的独立与尊严。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A国和B国因边界问题发生争端,A国单方面宣布对争议地区拥有主权,并派遣军队进入该地区。

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法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B. 国际组织C. 自然人D. 法人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A. 大会B. 安理会C. 国际法院D. 世界银行答案:D3.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不干涉内政原则D. 国际合作原则答案:B4. 下列哪项国际法规则属于强行法?A. 国际人权法B. 国际海洋法C. 国际刑法D. 国际贸易法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法上的条约?A. 联合国宪章B. 中美贸易协定C.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D. 国际奥委会章程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6. 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答案:正确7. 国际法仅适用于国家之间的争端解决。

()答案:错误8. 国际法规则对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

()答案:正确9. 国际法上的条约必须经过所有国家的批准才能生效。

()答案:错误10. 国际法上的习惯法规则无需书面文件即可成立。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在国际法上享有平等地位,不受其他国家的干涉。

(2)和平共处原则:国家之间应和平相处,避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

(3)不干涉内政原则: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

(4)国际合作原则: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国际法优先原则:国际法规则对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国家应遵守国际法。

12. 简述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能。

答案: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安理会负责调查和解决国际争端,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恢复和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2)制定国际法规则:安理会可就国际法问题提出建议,制定国际法规则。

(3)监督国际法执行:安理会监督国际法规则的执行,确保各国遵守国际法。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司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主权平等原则B. 国家豁免原则C. 强制性管辖原则D.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2. 根据国际法,哪个机构负责解决国际争端?A. 联合国大会B. 国际法院C. 安全理事会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3.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什么?A. 必须先在本国法院提起诉讼B. 必须先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C. 必须先向联合国提出申诉D. 必须先向国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 国际法中,国家主权的绝对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国家对内对外的独立自主B. 国家对内对外的平等地位C. 国家对内对外的相互尊重D. 国家对内对外的互不干涉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惯例C. 国家立法D. 国际法院的判决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包括哪些方面?7. 什么是“国家责任”?请列举几个导致国家责任的情形。

8. 阐述国际法中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及其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某国A与国B因领土问题发生争端,国A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

请分析国际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可能采取的程序和可能的判决结果。

10. 某国C的公民在国D境内遭受不公正对待,国C认为国D侵犯了其公民的人权。

请分析国C可能采取的国际法途径来保护其公民的权利。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B3. 答案:A4. 答案:A5. 答案:C二、简答题6. 国际法院的管辖权主要包括:- 国家同意提交的争端- 条约规定的争端- 国际法规定的争端- 国际法上的其他争端7. 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因违反国际义务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导致国家责任的情形包括:- 违反国际条约- 违反国际惯例- 违反国际法上的义务- 违反国际法上的一般原则8.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是指国家在解决国际争端时,应通过和平手段,如谈判、调解、仲裁或司法解决,而不应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

国际法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的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法的主体主要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和()。

A. 个人B. 地区C. 跨国公司D. 非政府组织答案:A2.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主权的体现?A. 领土完整B. 独立自主C. 内政不受干涉D. 强制管辖答案:D3. 国际法的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

A. 国际宣言B. 国际组织决议C. 一般法律原则D. 国际法典答案:C4. 国际法院的判决对()具有约束力。

A. 所有国家B. 联合国成员国C. 当事国D. 国际法院成员国答案:C5.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责任的形式?A. 赔偿B. 道歉C. 制裁D. 保证不再重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国家主权平等B. 不干涉内政C.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D. 禁止使用武力答案:ABCD2. 国际法的主体包括()。

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跨国公司答案:AB3.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国际不法行为?A. 侵略行为B. 违反国际义务C. 违反国际条约D. 违反国际习惯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国际法的效力高于国内法。

()答案:错误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国际法的基石。

()答案:正确3. 国际法只适用于国家之间,不适用于个人。

()答案:错误4.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

()答案:正确5. 国际法的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法的渊源有哪些?答案: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和权威学说。

2. 什么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答案: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指的是所有国家在国际法上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无论其大小、强弱、贫富。

3. 国际法院的职能是什么?答案:国际法院的职能包括解决国家之间的法律争端、提供咨询意见以及解释和执行国际条约。

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哪个国际法原则主张各国应平等对待并遵守共同的国际义务?A. 联合国宪章B. 国际人权公约C. 主权平等原则D. 国际刑事法庭公约答案:C2. 以下哪个国际法案例建立了国际判例制度?A. 核试验裁决案B. 常规国际判例法C. 航行问题裁决案D. 国际人权法案答案:A3. 核不扩散条约的目的是:A. 防止核武器扩散B. 确保各国能够自由发展核能C. 建立全球核武器裁军计划D. 保护核武器拥有国的权益答案:A二、问答题1. 解释国际法主权平等原则的含义。

答:主权平等原则是指各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应相互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根据这一原则,没有国家能够对其他国家进行干涉或施加不平等的压力。

同时,主权平等原则也意味着各国有权利与其他国家建立平等和和平的外交关系,以及平等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

2. 解释国际人权法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答:国际人权法是指通过国际公约、宣言和其他国际文件确立的人权保护准则和机制。

它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并促进全人类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但不限于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平等权利、禁止酷刑等。

国际人权法不仅为个人提供了法律保护,也对国家的政策和行为提出了规范和约束。

它的实施和推广对于推动全球人权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论述题国际法的发展与应用国际法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体系,在国际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规范和调整各国之间的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促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国际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的国际习惯法,到后来的国际公约和条约,再到如今的国际法庭和判例制度的建立。

这些发展不仅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法治的追求,也为国际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国际法的应用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国际人权法、国际人道法、国际刑事法等。

国际人权法通过确立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促进人类的尊严和平等。

国际法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国际法,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独立性B. 平等性C. 永久中立D. 不干涉内政答案:C2. 国际法上的“领土完整”原则意味着什么?A. 国家领土不可侵犯B. 国家领土不可分割C. 国家领土不可转让D. 国家领土不可侵犯和不可分割答案:D3. 国际法中,以下哪项不是国家的基本权利?A. 自卫权B. 管辖权C. 征税权D. 战争权答案:D4. 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的主要宗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B.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C. 促进国际合作解决国际问题D. 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答案:D5. 国际法中,以下哪项不是国家的基本义务?A. 不侵犯他国领土完整B. 不干涉他国内政C. 遵守国际条约D. 保护外国公民的财产权答案:D6.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指的是什么?A. 国家不得干预他国内政B. 国家不得干预他国的司法事务C. 国家不得干预他国的立法事务D. 国家不得干预他国的行政事务答案:A7.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院的职能?A. 解决国家间的法律争端B. 发布咨询意见C. 制定国际法规则D. 执行判决答案:C8. 国际法中的“普遍管辖权”原则允许国家对以下哪些行为行使管辖权?A. 战争罪B. 种族灭绝罪C. 反人类罪D. 所有上述行为答案:D9. 国际法上,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一般法律原则D. 国内法答案:D10.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A. 国家平等原则B.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C. 不使用武力原则D. 国家主权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国际法的渊源包括以下哪些?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一般法律原则D. 国内法答案:ABC2.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可以基于以下哪些行为?A. 违反国际义务B. 违反国内法C. 违反国际法D. 违反国际条约答案:ACD3. 国际法院的职能包括以下哪些?A. 解决国家间的法律争端B. 发布咨询意见C. 制定国际法规则D. 执行判决答案:ABD4.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禁止国家进行以下哪些行为?A. 干预他国内政B. 干预他国司法事务C. 干预他国立法事务D. 干预他国行政事务答案:ABCD5.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对国家主权的侵犯?A. 军事侵略B. 经济制裁C. 政治干涉D. 文化渗透答案:A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的含义和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法考试复习资料1.国际法的主体概念:具有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与义务能力的集合体。

三个必备要素:(1)有独立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的能力;(2)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的能力;(3)有直接享受国际法上的权利的能力构成要素:基本主体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民族解放运动组织(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个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国际法的渊源概念:从国际法看,指有效的国际法规范产生或者形成的过程、程序,或者这些规范表现的形式。

主要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构成要素:物质因素、心理因素)其他渊源: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国际法学说3.国际法效力根据与学派效力依据:国际法依据什么对国家具有拘束力,约束力的来源。

主要学派:(1)自然法学派:国际法是人类理性和良知的产物,是自然法的产物,因而有效。

代表人物:维多利亚、凯尔森。

(2)实在法学派:认为法律是作为主权者的人创造的,是以制裁或惩罚加以实施的强制命令;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现实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志。

代表人物:奥斯丁、奥本海。

(3)格劳秀斯学派:这个学派介于自然法学派和实在法学派之间;它一方面认为自然法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另一方面又承认国家同意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我国:国际法的约束力来源于“各国意志之间的协调”。

4.国际与国内法的关系(一)一元论(主从论):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

主从关系,两派学说:(1)国内法优先说(2)国际法优先说(二)二元论(平行论): 国际法与国内法分属两种对立、不相隶属的法律体系。

国内法的效力来自国家意志,国际法的效力来自各国的“共同意志”。

(三)现代法学派——“对立统一”理论我国学者: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不同的社会体系,但制定者都是国家,而且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彼此交叉,彼此不是互相对立而是互相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补充的。

5.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1)国际习惯规则:若不与现行国内法抵触,可作为国内法的一部分来适用,不需经纳入程序,英、法、德、美、日等大部分国家。

(2)国际条约规则: 应由国内法来加以补充规定。

可分两大类:①转化。

通过立法机关,将国际法有关具体规则变成国内法体系,用国内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基本不承认国际法在国内的效力)②并入。

一般地承认国际法为国内法的一部分。

冲突解决:“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我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我国法律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但适用国际惯例不得违背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对我国有效的条约在原则上是直接适用于国内的,且优于国内法;国际惯例可作为国内法的一部分,但效力却低于条约和国内法。

6.国际法的基本原则(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核心)(2)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4)不干涉内政原则(5)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6)国际合作原则(7)民族平等与自决原则7.国际强行法概念: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则是指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益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始得更改之规则。

举例:禁止使用武力,反人类犯罪;灭种;种族歧视;奴隶制和奴隶贸易;海盗;在国外的恐怖行为;空中劫持;诉诸战争,自卫除外;武力干涉;武装侵略;细菌战;改变气候环境等。

8.国家的四个构成要素国家是定居在特定的领土之上并结合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权力之下的人的集合体。

(1)定居的居民;依法具有其国籍或国民资格的人,通常长期定居。

(2)确定的领土;领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主权活动的空间。

(3)政府;政权采取何种形式不会影响国家的存在,它是一个内政问题。

(4)主权;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

9.国家的类型(1)单一国和复合国单一国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和一个中央政府,并有一个统一的宪法和国籍。

复合国,是两个以上国家的联合体。

(有过身合国和政合国但已绝迹),分为:联邦。

两个以上的联邦成员国(州)组成。

邦联: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特定目的根据国际条约组成国家联合。

(2)附属国:由于压力处于从属地位,只享受部分主权。

已不存在。

(3)永久中立国(瑞士,奥地利,土库曼斯坦)根据国际条约,在对外关系中承担永久中立义务。

(4)天主教-梵蒂冈市国10.国家的四大基本管辖权(重点)(1)属地管辖权。

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享受豁免权者除外)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

优先于属人。

(2)属人管辖权。

国家对一切在国内和国外本国人有权行使管辖。

(具有本国国籍的法人、航空器、船舶、外空发射物及其所载人员)(3)保护性管辖。

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的国家和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使管辖。

管辖的适用范围一般都是各国所公认的犯罪行为。

(4)普遍管辖。

对普遍地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某些特定国际犯罪行为,各国均有权管辖,而不问犯罪行为发生地点和犯罪嫌疑人国籍。

如海盗罪、战争罪、反人道罪、灭种罪、种族隔离罪等。

11.国家的管辖豁免与执行豁免的关系,放弃豁免的形式(重点)管辖豁免:一国法院非经外国国家同意,不得受理以该国国家为被告的诉讼。

执行豁免:一国即使放弃管辖豁免,在未经该国国家同意时,法院也不得强制执行不利于该国的判决。

关系:放弃管辖豁免并不放弃执行豁免,需另行明示作出。

豁免的放弃:(1)明示放弃:事先事后通过条约、合同或声明放弃某种行为或事项的豁免;(2)默示放弃:通过在外国法院与特定诉讼直接有关的积极行为,表示放弃豁免而接受管辖:原告在外国法院提起诉讼、正式出庭应诉、提起反诉、或作为诉讼利害关系人介入特定诉讼。

但国家为主张豁免权而出庭阐述立场并不构成默示放弃。

12.国家的绝对豁免原则以及相对豁免原则绝对豁免原则:凡是国家主权行为和国家财产,不能在外国法院对其起诉的,称之为“绝对豁免原则”。

相对豁免原则:20世纪后,国家普遍从事商业活动,一些法院把国家行为分为“主权性行为”和“非主权性行为”,前者可享受豁免,后者不能。

13.国际法上的“不承认主义”是指各国对严重违背国际法的行为造成的情势,有权利也有义务不予承认。

如不承认满洲国傀儡政府“史汀生主义”。

14.国家继承中的“白板规则”是指新独立国家对原宗主国一切条约都可不继承。

15.国家债务继承一般原则A、地方债务不继承原则。

“地方债”:地方当局所借并用于地方的债务。

“国家债”:以国家名义举债并用于整个国家的债务。

“地方化债”:以国家名义举债用于地方的债务。

B、恶债不继承原则。

恶债:国家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所举之债务,例如征服债务和战争债务。

16.国家条约继承一般原则A政治、人身条约一般不继承原则B经贸条约酌情继承原则C非人身条约一般继承原则17.中国对政府继承内容的进一步丰富(条约财产债务)(1)条约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旧中国签订的条约和协定所采取的原则是:根据条约的内容和性质,逐一审查,区别对待。

(2)财产继承。

解放前在外国财产享有合法继承权。

(3)债务继承。

根据旧中国所负外债性质和情况,分别处理。

“恶性债务”,不在继承范围之内。

合法的债务,在友好协商基础上进行清理,公平合理解决。

18.国籍的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的成因、后果、解决方式(一)双重国籍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式(积极)1. 同时具有两个以上国家国籍。

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出生。

(2)婚姻。

(3)收养。

(4)入籍。

2.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方式(1)国内立法。

(2)签订双边条约。

(3)签订国际公约。

(二)无国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消极)无国籍是指一个人不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

产生原因:(1)出生(2)婚姻(3)收养(4)剥夺。

解决无国籍问题,通过国内立法减少和消除无国藉现象。

通过订立国际公约;19.《中国国籍法》五大原则,不承认双重国籍原则内容A、民族平等原则B、不承认双重国籍原则(1)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2)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C、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原则D、男女平等原则E、自愿与审批相结合原则20.外交保护的前提条件A本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所在国的国际不法行为而受到侵害。

B受害人自受害之日到抗议或求偿结束之日须持续地具有本国国籍,而且一般不能具有所在国国籍。

C受害人须已用尽当地救济,且未能获得合理补偿。

21.引渡与庇护引渡:指一国应外国之请求,根据条约或互惠原则,将处在其境内的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人,移交给请求国,以便处罚或判刑的司法协助行为。

庇护:指国家对于外国政治犯准予入境居留,并给予保护,且拒绝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

22.难民的条件(1)客观条件,即该人留在其本国或经常居住地国之外,且不能或不愿受其本国保护或返回其经常居住地国。

(2)主观条件,该人有正当理由畏惧因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等原因而受到迫害。

23.外国人在国际法上的几种待遇A、国民待遇:又称平等待遇,是指所在国应给予外国人以内国公民享有的同等的民事权利地位。

B、最惠国待遇: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C、互惠待遇:指缔约国双方相互给予对方国民以某种对等待遇或权利。

D、差别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外国不同于本国人的待遇,或给予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不同的待遇。

24.限制领土主权的几种情况(一)一般国际法对领土主权的普遍限制(二)国际条约对领土主权的限制出现过的方式:(1)共管。

依据条约对某块土地拥有共同的领土主权。

(2)租借。

指一国根据条约将部分领土租借给它国。

(3)势力范围。

根据条约将另一国领土划为其势力范围,限制该国的权力。

(4)国际地役。

指一国根据条约允许他国使用其领土,或限制其领土主权的行为。

(三)国际惯例对领土主权的限制:(1)利用边界河流、多国河流、边境土地时,不应损害邻国利益。

(2)开发和利用海域资源时,应考虑他国传统权利。

(3)国家领海、群岛国群岛水域无害通过。

25.传统国际法中以及现代国际法中取得领土主权的几种方式传统:(1)先占(不是战时占领)。

国家占领一块“无主地”,建立“有效占领”,就在法律上取得该地主权。

(2)时效。

指占有他国某块土地后,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受干扰地占有而取得该土地的主权。

(3)割让。

指根据条约把部分领土主权转移给另一国。

(4)征服。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把战败国灭亡而兼并其领土的行为。

(5)添附。

指领土因自然状态变化或人工力量而增添的新部分。

现代(变更方式):1.交换领土;2.全民投票;3.收复失地26.南极扇形原则以及南极条约的主要规定扇形原则:是对两极地区的领土要求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