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5 草船借箭》课时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5 草船借箭》课时练习含答案
一、阅读理解
1.何为草船子
2.关于借箭的事情
3.孔明的计谋
4.周瑜担心的问题
5.结果如何
二、选择题
1.孔明用了何种方法来借箭?
A. 派人去吴将军处借箭;
B. 制造鱼雷穿孔;
C. 用藤箭射铁链
2.《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3.韩当为什么瞧不起刘备?
A. 觉得刘备太矮;
B. 觉得刘备无能;
C. 觉得刘备过于谨慎
三、综合题
1.描绘一下草船的场景,你觉得草船的设计有何特别之处?
2.孔明为什么选择借箭这种方法来制敌,你认为这种方法的优势和风险
是什么?
四、词语解释
1.草船:用草搭成的船只,可隐蔽
2.匠人:工匠,技艺高超的人
3.计谋:谋略,策略
五、答案
1.韩将军的妻子告诉孔明要去找吴将军孙权借箭,并给出了借箭之策。
2. A. 《三国演义》
3. C. 觉得刘备过于谨慎
六、思考题
1.如果你是孔明,你会如何处理这次向周瑜借箭的情况?你认为还有其
他更好的方法吗?
结语
通过本篇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草船借箭》这篇故事,掌握关键情节和人物,同时培养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léi ɡǔ() nà hǎn()shuǐ zhài() chénɡ fá() sī zì()二、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周瑜.(yù yú)弓弩.(nú nǔ)都.督(dōu dū)调.度(tiáo diào)三、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不要轻易出动B. 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船行驶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风向一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C.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管理并安排)D.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动作或说话的声音)四、填空。
1. 《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小说,作者是__________。
主要写了魏、蜀、____三国的故事。
其中“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火烧赤壁”“_________________”等故事广为流传。
2. 本文从诸葛亮“识人心、知天象、晓地利”三方面落笔,表现他的“神机妙算”。
“识人心”是指他清楚鲁肃忠厚守信、周瑜嫉贤妒能,更知曹操__________________;“知天象”是指他__________________;“晓地利”主要指他“借箭”回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诸葛亮为什么会答应去做?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草船借箭 》课后同步作业 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 dū du( )tuī què( ) shuǐ zhài( )nà hǎn( ) zhī yuán( )léi ɡǔ( ) zhē dǎng()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léi lèi擂( )鼓擂( )台自吹自擂( ) 打擂( )ɡēnɡɡènɡ更( )正三更( )更( )加更( )改三、请用“然”字组词,填入下面句子中。
1.诸葛亮说:“(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
四、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1.支援. ( )①引,牵;②帮助,救助;③引用。
2.定罪. ( )①犯罪的行为;②刑法;③苦难,痛苦。
3.虚.实 ( )①空;②不真实的;③衰弱。
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yuèlè),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diào tiáo)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读音画掉。
2.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第5课《草船借箭》(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幔.(mèn)子妒忌.(yǐjì)丞.(chéng )相B.都(dū)督.擂鼓(lèi)瑕不掩瑜.(yù)..C.水寨.(zhài)弓弩.(nǔ)手惩.罚(chéng )D.翎.毛(líng)擂.台(lèi)调.(tiáo )度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B.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C.夏天的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
D.他喊他出去玩。
3.下列哪些选项看不出诸葛亮“神机妙算”?()A.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诸葛亮能算,因为他是神仙。
二、书写4.看拼音,写词语。
zhōu yúdùjìshāng yìdūdu chéng fálíng máo jiāo qīyíhuòzhīyuán jièjiàn三、填空题5.比一比,再组词诸(_____)虚(_____)妙(_____)雷(_____)都(_____)虑(_____)沙(_____)擂(_____)6.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草船借(____)②大雾(____)天③船(____)水(____)④神机妙(____)(1)词语①,原为历史故事,现在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知道的历史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②描写的是天气,我知道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部编)版语文5年级下册 第2单元 课内阅读题(一)(含答案)

五年级(下)第二单元课内阅读题(一)草船借箭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喻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
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
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算好天气: 算好收箭方法: 算好鲁肃:算好周瑜: 算好曹操:2.画线的句子是文章最后一句话,它与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3.这个故事表面的结果是,实际上是A.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自叹不如B.诸葛亮如期交箭景阳冈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月荅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进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草船借箭》习题(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草船借箭》习题(4)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与“箭”意思相近的是– A. 枪 B. 刀 C. 弓 D. 弹2.“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得人心者得天下 B. 只有竞争才能进步– C. 不进则退是成功之道 D. 即使倒退也要继续3.以下词语中,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 厚A.肉厚的意思)\t– B. 钢(A.金属名称)\t– C. 竹(A.蛇类动物)\t– D. 秤砣(A.种类繁多)4.下列词语中,词语含义相同的是– A. 射竹板 B. 扒竹板 C. 拔竹板 D. 搂竹板二、判断正误1.荆州之行,还是走水路进城的。
( )2.周郎的计策就是“草船借箭”。
( )3.周瑜对夷陵并不了解。
)4.周瑜和诸葛亮是同名人物。
( )三、填空题1.荆州即现在的__江苏_川2.周瑜利用查,通过划电小说,向江中投入了人形脑。
整个的注意是____自己兵力。
3.句子填空:__逆__水行舟,不进则退。
四、简答题1.描述一下“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你觉得周瑜通过“草船借箭”这个计策解决了什么问题?他的这个计策有何特点?五、作答题阅读下面课文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使孙权心悦诚服”,他怎么做到的?六、连线题根据题目中的名称,连接合适的内容。
1.周瑜2.诸葛亮3.孙权4.诸葛亮5.周瑜A. 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B. 东吴的主要城市C.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D. 三国时期的东吴武将E. 诸葛亮和周瑜,他们是同一名人物总结通过以上的习题,我们对《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朎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把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课内阅读强化训练题(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5?草船借箭?课内阅读强化训练题文章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比自己高出一筹,便心怀嫉妒,甚至一心想将诸葛亮置于死地而后快.他以军中缺箭为名,心生一计,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忌妒心强,而且又非常阴险狡猾.然而,独具慧眼的诸葛亮却满口容许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向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早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阴谋彻底失败.草船借箭〔节选一〕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情,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如今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辞。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快乐,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用“√〞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既然(jí jì) 惩罚(chéng chěng)2.在语段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处分( ) 商量( )招呼( ) 嫉妒( )3.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4.结合语段内容,答复以下问题。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句话是周瑜在____________。
〔2〕“如今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辞。
〞周瑜这样说的目的是。
〔3〕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这说明什么?草船借箭〔节选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精编 新】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草船借箭》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43分)1.我能写词语dù jìchéng xiàng zhī yuán léi gǔchí yán shuǐ zhài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三更________(gēng gèng)丞________相(chéng chèng)推却________(quèqùe)调________度(diào tiáo)得________好(děi de)翎________毛(lìng yǔ)3.我会组词缓________ 妒________ 幔________ 呐________援________ 炉________ 慢________ 纳________4.查字典填空。
(1)“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5.词语释义。
①连日措办军务:________。
②子敬不肯为我隐讳:________。
③比及号令到来:________。
④将这一件风流罪过:________。
6.按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________》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
课文写________由于嫉妒________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________支箭,以此来________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________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________,表现了诸葛亮________,才智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练习题
《草船借箭》练习题
一.概括各段段意。
第一段(l、2自然段):
第二段(3—5自然段):
第三段(6—9自然段):
第四段(第10自然段):
二.根据课文填空。
1.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准备是(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
2.文章结尾的句子( )照应了开头的句子( )。
我们学过的首尾照应的课文还有( )。
三.本文从诸葛亮“识人心、知天象、晓地利”三方面落笔,表现他的“神机妙算”。
试分析下面句子各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特点。
(1)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 )
(2)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
(3)鲁肃答应了……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 )
(4)……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 )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 )
(6)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 )
四.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五.读同学习作,完成练习。
劝爸爸戒烟
青岛碱厂子弟小学五(2)班高俊
我爸爸很爱吸烟,可以说是吸烟成瘾,一天要抽两包多。
家里常常乌烟瘴气的,呛得我和妈妈直咳嗽。
爸爸早上起来也要咳嗽一阵。
我们劝他戒烟。
可他说吸烟解乏,消除疲劳。
我知道那是根本没有科学道理的。
每天晚上,我在爸爸的喷烟吐雾中完成作业;每天早晨,我又在烟雾中起床。
我想:这样下去可不行,爸爸的身体吃不消,我和妈妈也会生病的。
我要想一个巧妙的办法使爸爸戒烟。
我想了又想,最后我想出来一个好办法。
我对爸爸说:“爸爸你把空了的烟盒给我好吗?我要收集烟盒!”爸爸说:“这件事我帮定了。
”他并没问我要干什么,可能觉得我要搞什么有益的队活动吧。
爸爸每天晚上回家都把烟盒交给我。
我就放在抽屉里,一个、两个……一个月下来,我的抽屉里装得满满的都是烟盒。
我数了数一共有73个。
那一个星期天,我对爸爸妈妈说:“我要发布一个新闻。
”爸爸说:“什么新闻,赶快宣布!”我把抽屉里的烟盒倒出来。
对爸爸说:“爸爸,这就是你一个月抽的烟,一共73盒。
折合人币150多元。
”爸爸惊异地说:“不可能这么多吧!”他一边说着,一边翻着看,发现品牌一点没错,全是他抽的烟,就有点难为情了。
我对爸爸说:“抽烟危害身体健康浪费钱。
要是把这些钱省下来,可以存进银行支援国家建设,
也可以买食品衣服,也可以买学习用品,也可以捐给希望工程的失学儿童,那该多好啊!”爸爸听了我的话说:“我一定戒烟!”“话算数吗?咱们拉钩!”我伸出的手指。
“爸爸这一回一定戒烟,放心吧。
”他也伸出了手指。
从此,爸爸果然戒烟了。
1. 小作者为什么要劝爸爸戒烟?
2. 小作者是怎样劝爸爸戒烟的?这个方法好在哪里?
3.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从哪里看出来的?
六.习作。
写一件事,表现出人物的品质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