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险品种类
危险物品的分类

危险物品的分类危险物品是指一些物质、物品或设备,对人体、财产或环境具有严重威胁或潜在危险的物品。
危险物品的存在给我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因此,对危险物品进行分类,对于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置危险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危险物品的分类1. 爆炸品类爆炸品是指能在较短时间内释放巨大的能量,导致大面积损害的物品。
在这一类危险物品中,又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高级别爆炸品包含的剧毒、腐蚀、放射等物质极具毁灭性。
低级别的爆炸品虽然威力不够强大,但在日常生活中依然需要高度警惕。
2. 气体类气体可以是液化气、可燃气体等任何易燃易爆的化学物品。
其中最具威胁的是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甲醛污染等问题,因此要特别加以control.3. 液体类液体危险化学品一般指高速公路、酒店、储罐、石化等行业的腐蚀性strong acid, 如:硫酸、硝酸、盐酸等,易燃易爆液体等。
4. 固体类固体类包括了许多易燃易爆、腐蚀性固体,安全措施应该与固体类眼溶液法相似。
5. 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是一类光谱波段极其广泛,有强放射性的物质。
核燃料材料和封闭核部件都属于放射性物品。
这些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非常少,但其潜在危险不能低估。
二、危险物品的应对措施1. 安全储存应按规定分类摆放,标志明显,分类明确,与非危物分开,以防交叉污染或发生任何意外情况。
生产单位应对危险物品进行安全储存维护和检查。
2. 培训所有从事危险品物流的人员都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使其掌握危险物品的种类、特征、危害和应对方法等知识。
3. 物流管控应设立密闭监控、出入口安全检查、危险物品管理制度、车辆托运、发货措施,严格进行物流安全控制。
4. 应急处置对于发生意外事故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报告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于第一时间组织应急处置人员,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危害,防止事态扩大。
总之,危险物品的分类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及时对各种危险物品进行分类,划分等级,以便有序使用和妥善处置,从而确保各种危险物品的安全、有效和可控。
常见危险品种类

常见危险品种类我国按危险特性将危险品分为八大类:第1类:爆炸品爆炸品的概念:是指固定或液体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摩擦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制品;常见的爆炸品有:TNT炸药、黑火药、电雷管、火雷管、拉火管、导火索、硝酸铵、硝酸钾、氯酸钾、硝酸思、硝酸钠、烟花爆竹、气体打火机等;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储存于耐压容器中,在一定受热、撞击或剧烈震动的条件下,容器的内压力容易膨胀引起介质泄露,甚至使容器破裂爆炸,从而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界定值:在通常0-50度之间,容器内的压力超过0.25兆帕MPA的自然界的大气压为0.1兆帕,为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危险品;作简要说明:压力和钢壁厚之间的原理常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含氧的氧气瓶、各类灭火器、装气的液化气瓶、充气加压的钢瓶、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第3类:易燃液体易燃液体的概念:是指在闭杯实验条件下,其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常见的易燃液体有:汽油、酒精、二甲苯、煤油、油漆、磁漆、清漆、虫胶漆、胶黏剂、快干胶、香精、指甲油、洗甲水等;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概念:本类分为以下三类加以解释;第一类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常见的易燃固体有:红磷、碳粉、煤粉、羊毛、刨花、木屑、棉花、亚麻、黄麻、樟脑无色或白色半透明结晶或粉末状、赛璐珞、金属镁、金属钛、金属锰、金属锆、火柴、漆片、漆布等;第二类自然物品:指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常见的自然品有:黄磷、钙粉、铝粉、钛粉、三氯化钛、油布、油纸、漆布、棉籽、菜籽、未加抗氧剂的鱼粉等;第三类遇湿易燃物品:指鱼水火受潮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其特点是:遇水、酸、碱、潮湿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当热量达到可燃气体的自然点火接触外来火源时,会立即着火或爆炸;常见的遇湿易燃物品有:锂、钠、钾、钙、镁、铝、锌、锆粉、金属氢化物、电石、金属铁屑、硅铁等;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性物品的概念:是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分解温度较低,遇酸碱、潮湿、强热、摩擦、冲击或与易燃物、还原剂接触能发生分解反应,并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氧化性物品的危险性是由于其他物质作用或自身发生化学变化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其中有机过氧化物较其它氧化物品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所以,这类物品按其典型的分子结构分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两项;常见的氧化剂和机过氧化物有:氯酸铵、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化铅、硝酸锶、硝酸钡等;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一、毒害品的概念:是指进入人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打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常见的毒害品有:氰化钾、氰化钠、磷化铝农药、四氯化硒、四氯乙烯、苯酚、甲酚固态、液态、果虫磷、地虫磷、田乐磷、灭蚜磷、保棉丰乳剂、抗虫威、毒鼠磷、灭鼠磷、敌敌畏等;二、感染性物品概念:是指已知的或怀疑会使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各种微生物或其毒素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常见的感染性物品有:霍乱孤菌、鼠疫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脑膜炎双球菌、狂犬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第7类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概念:是指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原子核不稳定的物质,能够从其原子和内部自发地即不受外界温度、压力的影响——不断地向周围放出穿透力很强、而人的感觉器官觉察不到的射线,具有这种能放射射线的物质称为放射性物质;其特点:放射性物质放射出的射线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极大,可致病、致畸、致癌、甚至可致死;常见的放射性物品有:金属铀、镭的同位素等;第8类腐蚀品腐蚀品的概念: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甚至坏死,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其特性:呈固体或液体,具有剧烈腐蚀性,其酸性腐蚀品挥发的蒸气,能刺激眼睛、粘膜,吸入会中毒,大部分酸性腐蚀品受热或遇水会放出有毒的烟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接触可燃物、易燃物时,具有可燃和易燃性;常见的腐蚀品有:蓄电池内有氢氧化钾固体、硫酸、碱性溶液、消毒剂、染料、硝酸、硫酸、过氧酸、四氯化硫、磷酸、草酸、硫酸氢铵、硫酸氢钾、四氯化锆、乙酸酐、丙酸、硫化钡、氧化钾、氧化钠、氢氧化钾、马琳;。
常见危险品种类

常见危险品种类我国按危险特性将危险品分为八大类:第1类:爆炸品爆炸品的概念:是指固定或液体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摩擦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制品。
常见的爆炸品有:TNT炸药、黑火药、电雷管、火雷管、拉火管、导火索、硝酸铵、硝酸钾、氯酸钾、硝酸思、硝酸钠、烟花爆竹、气体打火机等。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储存于耐压容器中,在一定受热、撞击或剧烈震动的条件下,容器的内压力容易膨胀引起介质泄露,甚至使容器破裂爆炸,从而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界定值:在通常0-50度之间,容器内的压力超过0.25兆帕(MPA)的(自然界的大气压为0.1兆帕),为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危险品。
(作简要说明:压力和钢壁厚之间的原理)常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含氧的氧气瓶、各类灭火器、装气的液化气瓶、充气加压的钢瓶、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
第3类:易燃液体易燃液体的概念:是指在闭杯实验条件下,其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常见的易燃液体有:汽油、酒精、二甲苯、煤油、油漆、磁漆、清漆、虫胶漆、胶黏剂、快干胶、香精、指甲油、洗甲水等。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概念:本类分为以下三类加以解释。
第一类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常见的易燃固体有:红磷、碳粉、煤粉、羊毛、刨花、木屑、棉花、亚麻、黄麻、樟脑(无色或白色半透明结晶或粉末状)、赛璐珞、金属镁、金属钛、金属锰、金属锆、火柴、漆片、漆布等。
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

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危化品(Hazardous Chemicals)是指具有一定性质、含量和形态的物质,具有毒性、刺激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等危险特性,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
危化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了解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一、危化品的分类按照国际上的习惯,危化品按照其危险特性被分为九大类。
分别是炸药、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传染性物质、腐蚀品、放射性物质和其他危险品。
1. 炸药:具有爆炸性能的物质,包括黑火药、炸药、雷管、发射火药、烟火等。
2. 气体:指在常温和压力下是气态的物质,包括可燃气体、非可燃气体和腐蚀性气体。
3. 易燃液体:指在常温下能自发燃烧或与空气产生可燃气体的液体,包括汽油、酒精、丙酮等。
4. 易燃固体:指在常温下容易燃烧或有燃烧的倾向的物质,包括硝化棉、火柴、木屑等。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能力从自身提供氧气或引发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包括过氧化氢、硝酸等。
6. 毒性物质和传染性物质:对人体有毒性或致病性的物质,包括毒药、杀虫剂、病原体等。
7. 腐蚀品:具有腐蚀性能的物质,可以损害人体组织、腐蚀设备和设施,包括盐酸、硫酸等。
8. 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包括铀、钚、拉登等。
9. 其他危险品:不属于上述八类的危险物质,例如有毒气体、氣溶胶、蓄电池、工矿固体废弃物等。
二、危化品的标识了解危化品的标识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危险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有多种国际标识和符号,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危险性标志、包装标签、等级标志和警示文字。
1. 危险性标志:危险性标志是指用图形符号表示危险品的性质和危险性的标识,包括爆炸物、气体、易燃物、氧化剂、毒性物质、腐蚀品等。
2. 包装标签:包装标签主要用于标识危险品的包装容器,以提醒人们识别和处理危险品。
标签上通常包括危险品的名称、危险性别、注意事项等。
危险品知识培训

3 包装类型代码
包装代码从左到右依次有下列符号组成: 3.1 一个表示包装种类,由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圆桶为1
一个或多个用于表示材料性质,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 一个表示包装归属种类内某一类型的阿拉伯数字。 3.2 对复合包装和感染性物质的包装,应在代码的第二个位置依次使用两个大写 拉丁字母,第一个字母表示内容器的材料,第二个表示外包装的材料; 3.3 在包装代码后可加上字母“T”“V”或“W”。 “T”表示救助包装,“V”表示特 殊包装;“W”表示等效包装。 3.4 表示包装种类的阿拉伯数字 1 圆桶 2 树脂琵琶桶 3 罐 4 箱 5 袋 6 复合包装 3.5 用于表示材料种类的大写字母 A 钢(各种类型和表面处理) B 铝 C 天然木材 D 胶合板 F 再生木 G 纤维板 H 塑料材料 L 纺织品 M 纸,多层的 N 金属(不包括钢和铝) P 玻璃、陶瓷和粗陶瓷
•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1kPa的压缩 或液化气体。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1.4℃时气体 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大 于274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 本类货物分为三项: 2..1 易燃气体 2.2 不燃气体 本项货物系指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2.3 有毒气体 • 本项货物的毒性指标与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
2 包装术语 按包装能够承受危险货物的危险程 度来划分: 包装类Ⅰ:适用于具有高度危险性 的物质 包装类Ⅱ:适用于具有中度危险性 的物质 包装类Ⅲ:适用于具有低度危险性 的物质 备注:第2、6.2、 7类危险货物除 外 第1类爆炸品、第4.1类中的自反应 物质,5.2类有机过氧化物应使用 包装类Ⅱ。 有效封口:不透液体的封口 气密封口:不透蒸气的封口 牢固封口:所装的干燥物质在正常 操作中不致漏出的封口(封口的最 低要求)。
1.2常见的危险品、违禁品

4 管制刀具
(4)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 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是指与以上刀具相类似的尖刀。常见的有牛角刀、大水果 刀、自制的有尖带刃的刀具等。特点:刀尖角度小于60°,刀身长度超过150 mm的各类单刃、 双刃和多刃刀具。
图1.35 其他类似单刃尖刀
4 管制刀具
(错 ) (2)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 百元以下罚款
( 对)
4 管制刀具
2.对涉及管制刀具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处理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 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 易燃易爆品
压力罐是指将原材料填充于特制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高压气体、超声振动或其他方法 将内容物释出。常见的压力罐有喷雾剂、化妆品喷雾、自动喷漆罐、泡沫清洗剂、杀虫剂等。
图1.18 化妆品喷雾
图1.19 自动喷漆罐
图1.20泡沫清洗剂
图1.21 杀虫剂
1 易燃易爆品
压力罐真的很危险!
( 错)
2.酒精在常温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
( 对)
3.压力罐不能带上地铁的原因是?
• 属于非常压装置,在不稳定的状态下容易爆炸
• 无法判断瓶子内部装的液体是否无害
4.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绝大多数( 金属 )发生反应,
与水混合时,会放出大量( 热能 )。
常见的危险品、违禁品
1 易燃易爆品
1.易燃易爆品的种类 凡具有易燃易爆性质的液体、固体、气体及爆炸品等都称为易燃易爆危险品。
化学危险品分类详细列表

化学危险品分类详细列表本文档将提供化学危险品分类的详细列表。
化学危险品是指具有潜在危害并需要特殊处理和管理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特性和潜在危害程度,化学危险品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各个类别及其详细说明:1. 爆炸品爆炸品是指能够产生突然、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会引发爆炸、火灾或其他危险情况。
1.1 火药类爆炸品包括黑火药、无烟火药等。
1.2 炸药类爆炸品包括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等。
1.3 火工品包括烟花、鞭炮等。
2. 易燃物易燃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或起火的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较低的沸点和闪点,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2.1 液体易燃物包括汽油、乙醇等。
2.2 气体易燃物包括乙炔、丙烯等。
2.3 固体易燃物包括硝化纤维素、磷等。
3. 氧化剂氧化剂是指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并加剧火灾或爆炸的物质。
3.1 有机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硝酸等。
3.2 无机氧化剂包括高氯酸、高锰酸钾等。
4. 腐蚀品腐蚀品是指具有腐蚀性能力,能够腐蚀金属或破坏组织的物质。
4.1 有机腐蚀品包括硫酸、盐酸等。
4.2 无机腐蚀品包括氢氟酸、氢氧化钠等。
5. 毒害品毒害品指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毒性的物质。
5.1 农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等。
5.2 毒性化学品包括氰化物、酒精等。
6.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辐射性能力的物质,具有一定的辐射风险。
包括铀、钴-60等。
7. 其他危险品包括腐蚀性气体、易感染物等。
以上是化学危险品的详细分类列表。
根据危险品的种类和特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危险品的安全存储、运输和使用。
常见危险品种类08305128

常见危险品种类
1.爆炸品类:雷管、传爆助爆管、导爆管、导火线、点火帽。
引线、炸药、烟火制品(礼鞭花炮、摔炮、拉炮等),点火绳、发令纸》。
2.压缩炮体和液化气类:甲烷、乙烷(压缩、液化的)、烷、丁烷、打火机(可限量携带)、微型煤气炉储气罐、气体杀虫剂。
3.易燃液体类:汽油、酒精、去光水、引擎开导液、鸡眼水、染皮鞋水、环氧树脂、油漆、皮革光亮剂、显影液、印刷油墨、煤油、樟脑油、松节油、松香水、擦铜水、钮扣磨光剂、油画上光油、刹车油、防冻水、柴油。
4.易燃固体类:红磷、硫磺、火补胶。
5.自燃物品类:黄磷、油布。
6.湿易燃物品类:金属钠、镁铝粉。
7.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类:过氧化氢(双氧水)、硝酸铵、氯酸钾。
8.毒害品类:氰化物、坤、赛力散、灭鼠安(含各类鼠药)、敌百虫等杀虫剂,来草松等灭草剂。
9.放射性物品类:夜光粉、发光剂、放射性同位素。
10.腐蚀品类:硫酸、硝酸、盐酸、苛性钠(尸体)等。
11.管制刀具: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带自动的弹簧刀(跳刀)以及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凌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危险品种类
我国按危险特性将危险品分为八大类:
第1类:爆炸品
爆炸品的概念:是指固定或液体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摩擦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制品.
常见的爆炸品有:TNT炸药、黑火药、电雷管、火雷管、拉火管、导火索、硝酸铵、硝酸钾、氯酸钾、硝酸思、硝酸钠、烟花爆竹、气体打火机等。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储存于耐压容器中,在一定受热、撞击或剧烈震动的条件下,容器的内压力容易膨胀引起介质泄露,甚至使容器破裂爆炸,从而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界定值:在通常0-50度之间,容器内的压力超过0.25兆帕(MPA)的(自然界的大气压为0.1兆帕),为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危险品.(作简要说明:压力和钢壁厚之间的原理)
常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含氧的氧气瓶、各类灭火器、装气的液化气瓶、充气加压的钢瓶、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
第3类: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的概念:是指在闭杯实验条件下,其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常见的易燃液体有:汽油、酒精、二甲苯、煤油、油漆、磁漆、清漆、虫胶漆、胶黏剂、快干胶、香精、指甲油、洗甲水等.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概念:本类分为以下三类加以解释.
第一类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常见的易燃固体有:红磷、碳粉、煤粉、羊毛、刨花、木屑、棉花、亚麻、黄麻、樟脑(无色或白色半透明结晶或粉末状)、赛璐珞、金属镁、金属钛、金属锰、金属锆、火柴、漆片、漆布等。
第二类自然物品:指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
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常见的自然品有:黄磷、钙粉、铝粉、钛粉、三氯化钛、油布、油纸、漆布、棉籽、菜籽、未加抗氧剂的鱼粉等。
第三类遇湿易燃物品:指鱼水火受潮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其特点是:遇水、酸、碱、潮湿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
当热量达到可燃气体的自然点火接触外来火源时,会立即着火或爆炸。
常见的遇湿易燃物品有:锂、钠、钾、钙、镁、铝、锌、锆粉、金属氢化物、电石、金属铁屑、硅铁等。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性物品的概念:是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分解温度较低,遇酸碱、潮湿、强热、摩擦、冲击或与易燃物、还原剂接触能发生分解反应,并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
氧化性物品的危险性是由于其他物质作用或自身发生化学变化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其中有机过氧化物较其它氧化物品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所以,这类物品按其典型的分子结构分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
化物两项。
常见的氧化剂和机过氧化物有:氯酸铵、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化铅、硝酸锶、硝酸钡等.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一、毒害品的概念:是指进入人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打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常见的毒害品有:氰化钾、氰化钠、磷化铝农药、四氯化硒、四氯乙烯、苯酚、甲酚(固态、液态)、果虫磷、地虫磷、田乐磷、灭蚜磷、保棉丰乳剂、抗虫威、毒鼠磷、灭鼠磷、敌敌畏等。
二、感染性物品概念:是指已知的或怀疑会使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各种微生物或其毒素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
常见的感染性物品有:霍乱孤菌、鼠疫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脑膜炎双球菌、狂犬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
第7类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概念:是指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原子核不稳定的物质,能够从其原子和内部自发地(即不受外界温度、压力的影响——不断地向周围放出穿透力很强、而人的感觉器官觉察不到的射线,具有这种能放射射线的物质称为放射性物质.其特点:放射性物质放射出的射线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极大,可致病、致畸、致癌、甚至可致死。
常见的放射性物品有:金属铀、镭的同位素等。
第8类腐蚀品
腐蚀品的概念: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甚至坏死,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其特性:呈固体或液体,具有剧烈腐蚀性,其酸性腐蚀品挥发的蒸气,能刺激眼睛、粘膜,吸入会中毒,大部分酸性腐蚀品受热或遇水会放出有毒的烟雾。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接触可燃物、易燃物时,具有可燃和易燃性。
常见的腐蚀品有:蓄电池(内有氢氧化钾固体、硫酸、碱性溶液)、消毒剂、染料、硝酸、硫酸、过氧酸、四氯化硫、磷酸、草酸、硫酸氢铵、硫酸氢钾、四氯化锆、乙酸酐、丙酸、硫化钡、氧化钾、氧化钠、氢氧化钾、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