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诊疗指南
病毒性脑炎指南全篇

诊断思路 —重要的查体发现
➢ 检查气道是否通畅 ➢ 评价并记录患者意识水平 ➢ 迅速处理感染并发症 ➢ 对于轻度行为异常或定向力障碍的患者,要记录、描
述其行为 ➢ 通过常规医学查体发现可能导致患者昏迷的其他原因
➢ 皮疹 – 是否存在带状疱疹,有助于病因学检查; ➢ 注射针眼 – 提示静脉内用药; ➢ 皮肤Kaposi’s肉瘤 – 提示可能存在HIV感染 ➢ HIV患者口腔溃疡或中心凹陷性皮肤丘疹-
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可能
脑炎漏诊的原因:
➢ 错误地将患者的发热和意识障碍归因于缺乏有力证据 的泌尿系统感染和肺部感染;
➢ 仅仅因为患者入院时不发热,就忽视患者可能存在隐 含的热性疾病;
➢ 缺乏有力的证据而将患者的意识水平下降归因于药物 中毒或酒精中毒;
➢ 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忽略了他们是否存在发热和癫 痫发作;
脑干脑炎诊断线索
➢ 后组颅神经受累 ➢ 肌阵挛 ➢ 交感神经症状 ➢ 闭锁综合征 ➢ 脑干MRI改变,伴基底部脑膜强化
诊断思路 —初期检查
➢ 外周血细胞计数 – 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EB病毒感染可见非典型淋巴细胞,
➢ 低血钠 – 见于脑炎所致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 ➢ 血清淀粉酶增高 – 见于腮腺炎病毒感染 ➢ PCR ➢ 胸片 ➢ HIV抗体检查 – 尤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不明
➢ 阿昔洛韦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对于单纯疱疹病 毒及部分其他疱疹病毒敏感。
➢ 剂量:
10 mg/kg 每日3次,
可使致命性风险从70%降至20%以下。
➢ 由于存在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应保证足够的液 体入量并检测肾功能。个别患者出现骨髓抑制、 肝功能损伤
问题二:何时停止阿昔洛韦治疗
➢ 常规疗程14-21天,尤其对于疱疹病毒脑炎患 者,要注意10天后可能出现的病情反复;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该怎么办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该怎么办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一、西医治疗1.阿昔洛韦(无环鸟苷)(1)目前治疗HSV的首选药物,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本品血浓度的56%可通过血脑屏障。
脑炎及全身严重感染时每8h静脉点滴一次,每次10mg/kg.溶解于100mI溶液中,于1-2h内滴完,疗程10-14d。
(2)对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订的方案是:①首次发作者一般用本品口服,每日5次,每次200mg,疗程5一7d。
症状严重者静脉点滴,每8hl次,每次5mg/kg,共5一7d。
②反覆发作时,每日5次口服,每次200mg,共5d。
③为预防反复发作,可口服每日2一5次,每次200mg。
(3)由于阿昔洛韦通过抑制病毒DNA合成而起作用,因此仅对正在细胞内复制的病毒有作用,而对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无作用,停药后可复发。
阿昔洛韦局部应用于疱疹可减少病毒数量,但不能减轻症状,也不能加速病损愈合。
孕妇应用阿昔洛韦后的安全性尚未证实,不宜采用。
2.阿糖腺苷治疗全身感染也有效,脑炎及全身严重感染者的应用剂量为每日10-15mg/kg,静脉点滴,疗程10d。
3.眼部感染用药可用0.1%碘苷或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滴眼。
4.局部对症用药(1)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用于水疱或局部红肿明显者,湿敷至损害消退。
(2)1%-2%龙胆紫药液:用于溃破者,外涂患处,一日2次。
(3)3%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敷,一日数次。
(4)0.5%新霉素软膏:局部涂擦。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最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dcpzbdgrz/yyzl/。
单纯疱疹性脑炎

2、PCR技术 应用PCR技术对脑脊液标本进行HSV DNA的
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但应注意其特异性问题 & 3、脑脊液检查 1、由于脑组织病变的出血坏死性质;部分病例 脑脊液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可达50~500×106/L 甚至更多; 2、蛋白质轻至中度增高;糖含量正常或偏低; 3、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外观清亮、白细胞 数中度增高;多在0.4×109/L以下;以淋巴细胞 为主;但早期也可多为中性粒细胞&
4、免疫学检查 可见血清中和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滴度逐
渐增加到4倍以上;脑脊液的单纯疱疹病毒 抗体滴度>1∶80;早晚期双份标本抗体滴度 增加4倍以上& 5、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异常;两侧可不对称;以一侧大脑半球 明显;CT及MRI显示颞叶、额叶出血性坏 死灶;或呈脑组织弥漫性病变&
二、鉴别 1、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此病已日益受到重视;见于急性发疹性病毒传染病如麻
治疗
1、一般治疗 1应加强护理;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同时根据病情采取降温、抗痉、脱水等处 理& 2颅内高压危象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必要时可 作脑室引流、去骨瓣术等以紧急减压&
2、抗病毒治疗 一般来说;抗病毒治疗 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法;
可是用抗病毒治疗往往时期过晚;因为;只是只 有病毒仅在细胞内复制的末期才导致典型症状 出现&而且最理想的抗病毒治疗应该是能选择 性地抑制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而完全不 影响宿主细胞&可是这是目前不能实现的;都或 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应该慎重对 待抗病毒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有下列 几种:
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

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概述】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有多种病毒感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包括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乙脑病毒、巨细胞病毒、HIV 等。
病毒感染主要累及脑实质,若同时累及脑膜,且脑膜炎的表现较为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感染中毒症状一般不严重,病程相对自限,以不同程度的发热、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惊厥、瘫痪、弥漫性或局灶性神经体征为主要表现。
重症可留下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史要点】1.流行病学询问当地有无水痘、腮腺炎、麻疹、乙脑、手足口病等流行,有无相关疫苗预防接种史。
2.前驱感染如单纯疱疹感染时,有无口周疱疹的前驱感染征象。
3.临床表现询问起病缓急,体温高低及热型,意识障碍出现的时间、特点、程度及变化。
头痛、呕吐、惊厥的发生时间,发作情况,与热程的关系。
病程中有无肢体瘫痪或精神行为异常。
【体检要点】1、周全的神经系统检查,判别意识障碍程度,检查脑膜刺激征,病理征,及颅内高压征(婴幼儿前囟饱满及紧张度)存在与否,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反射等减弱、消失或亢进变化,四肢肌力、肌张力变化,眼球活动与瞳孔变化。
呼吸节律变化。
球结膜是否水肿。
2、一般体检中注意体温、呼吸、心率,有无皮疹、腮腺肿大、耳、鼻、咽、肺和其它部位有无熏染灶。
【辅助检查】1、血常规病毒熏染时外周血象WBC常正常或下降,以淋巴细胞为主,但乙脑病毒熏染时血象白细胞总数可达(10~20)×XXX或更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数十成百增高,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HSV脑炎早期及乙脑早期常以多核细胞为主,HSV感染时脑脊液可有出血性改变。
3、脑电图背景常为弥漫性中高幅慢波活动,或局灶性慢波活动增多;部分患儿可见痫性放电波。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性脑炎不可忽视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性脑炎不可忽视由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脑炎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即由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神经溶解释放抗原引起。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有着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它和早期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相似度极高,很容易混淆,从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进一步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等后果。
在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发现与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是有助于诊断的,由此可见免疫治疗是有效果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一些相关知识,发病原理、主要症状、预防措施以及应该怎么治疗。
1引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原因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脑炎,导致神经系统功能恶化。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元崩溃并释放自身抗原,破坏中枢免疫耐受。
患者在没有临床症状的表现之外,检测到这些自身抗体存在,进一步说明了自身免疫反应被激活,并同时表明长寿浆母细胞或与预后相关也可能长期存在于血液之中。
(2)分子模拟。
这就意味着外源性病原体的抗原结构与宿主自身的抗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宿主相应抗原与外源性抗原产生的效应性细胞或者特异性抗体产生交叉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损伤。
然而,在对脑脊液的分析中未发现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发生“分子模拟”的直接依据。
(3)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之后,身体会迅速做出反应,即自身炎性反应。
感染单纯疱疹病毒之后,T细胞和B细胞被激活,然后释放大量炎性细胞因子,这些炎性细胞因子或可穿过脑脊液的屏障触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从而识别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抗原。
(4)继发性免疫缺陷。
根据研究显示,有HIV感染后的两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了少见的单纯疱疹病毒在中枢不断引起炎性反应的原因是脑脊液逃逸综合征,在第四阶段之中,免疫功能部分恢复是因为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应用,B细胞被激活进一步可能提高自身抗体的产生率。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治疗(附25例临床报告)

收 集 自20 0 5年 9 型 二 种 I 测 。 准 为 : 份 脑 脊 液 抗 严 重 . 转 缓 慢 , 查 脑 电 图 异 常 仍 较 明 g检 标 双 好 复
月一 2 0 O 7年 2月 H E患 者 2 S 5例 。诊 断 体 有 增 高 趋势 , 度 1 0以上 : 份 脑 脊 显 的 , 用 4 谪 : 8 双 应 0天 。2 患 者 应 用抗 病 毒 4例 倍 标准参照 < 神经病学》 第 5 )1 ( 版 “ 。男 1 液 抗 体 4 以上 升 高 ;血 与脑 脊 液 抗 体 药 物 的 同 时 进 行 激 素 冲 击 治疗 :一 例 患 6 例 ,女 9例 ,年 龄 1— 3岁 ,平 均 年 龄 的 比值< 0 0例 患 者 有 阳 性 结果 , 为 者 由 于 血糖 高 , 给予 应 用 。 基 强 的松 66 4 。2 都 未 甲 (1 1 ) 。 4  ̄4 岁 1 临床表现 。 2 2 5例 患 者 1 2例 为 H V I 抗体 。 S— 型 龙 50- 0 0 g 静 脉 滴 注 , 日 一 次 , 0- 0 m , -1 每
摘 要 目 的
2 30 2 2 0;
20 3 ) 0 4 3
探 讨 单 纯 疱 疹 病 毒 性 脑 炎 ( S ) 临床 特 点 和 诊 断 治 疗 方 法 。 方 法 回 顾 性 分 析 2 H E的 5例 H E S HS E患 者 以发 热 、 痛 、 神症 状 为 主 , 多 数 患 者 有 脑 脊 液 、 电 头 精 大 脑
维普资讯
< 南 医学>o 7年第 l 海 2o 8卷第 8 期
文章 编 号 :0 3 6 5 {0 7 0 一 o 0 0 10  ̄ 3 0 2 0 )8 7 — 3
临床 研 究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播;成人大多数由HSV-I引起,主要与口唇感染有关,所 以更容易接近和侵入脑部。
病毒先引起2-3周的口腔和呼吸道原发感染,然后沿三叉 神经各分支经轴索逆行至三叉神经节,并在此潜伏。
数年后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非特异性刺激可诱发病毒激 活,故约70%HSE起因于内源性病毒的活化,仅约25% 的病例是由原发感染所致,病毒经嗅球和嗅束直接侵入脑 叶,或口腔感染后病毒经三叉神经人脑而引起脑炎。
辅助检波,以颞、额区明显,甚 至可出现颞区尖波与棘波。
脑脊液
压力升高;有核细胞数增多为(50~100) ×106/L ,淋巴 细胞为主,蛋白质呈轻、中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少数患者脑脊液检查可正常。
病原学检查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急性期与恢 复期CSF抗体滴度比较
临床分期
(1)前驱期(<2周):表现为头晕、全身痛,随后可有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可达38~40摄氏度,仅部分 病例出现皮肤疱疹。
(2)神经精神症状期: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常以精神 症状为突出表现,包括人格改变、行为异常、答非所 问、定向力障碍、幻觉、妄想、失忆、失语等,可能 是病毒经三叉神经及嗅球早期侵犯颞叶、额叶、边缘 系统所致。 随着疾病进展,脑组织出现坏死灶,患者表现意思障 碍,脑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盲,瞳孔不等大等;伴颅内 高压表现,患者颈项强直、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 性;
脑活检 金标准
辅助检查
脑CT检查:颞叶内侧、额叶下部及岛叶受累 呈现低密度灶,且常受累及两侧,但一侧较重, 另一侧较轻。若在低密度灶中出现高密度灶, 提示有出血。加强扫描显示强化。
脑MRI :早期即可显示异常,优于CT。即在 上述部位T1及T2加权像均呈长信号,在FLAIR 相上更为明显。
单纯疱疹病毒怎么治疗?科学方法是这样做的

单纯疱疹病毒怎么治疗?科学方法是这样做的单纯疱疹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不过现如今有专业的治疗方法了,医学上通常会对症治疗,另外也可以根据病情采用抗病毒治疗,患者还要在生活中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一、对症治疗主要是一般和对症治疗。
原则:抗病毒、减少疼痛、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
①神经痛:可给止痛剂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等。
疱疹后神经痛需止痛剂和镇静剂合用,如多虑平25mg,日3次口服;甲氰咪胍0.2g,地塞米松1.5mg,赛庚啶2mg,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100微克每日一次肌注,共用10天。
②局部皮肤护理治疗;酞丁胺擦剂或炉甘石洗剂外搽,1日3-5次。
糜烂者涂2%龙胆紫溶液或涂新霉素糠馏油糊剂。
或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激光照射(氦-氖或二氧化碳扩束照射),TDP频谱照射等。
③眼部带状疱疹:可用疱疹净或无环鸟苷液滴眼,为防止角膜粘连用阿托品扩瞳;★二、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或无环鸟苷。
口服高效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万乃洛韦等(临床提示:阿昔洛韦对治疗后遗神经痛无效)外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涂患处。
可口服抗菌药或外用红霉素软膏涂患处。
如果水泡破裂,可用2.5%龙胆紫溶液涂患处。
皮质类固醇激素:短期应用,千万要慎重!★三、预防由于HSV有致癌可能性,减毒活疫苗和死疫苗不宜用于人体。
现研究中的各种疫苗如囊膜蛋白(提纯的gG、gD)亚单位疫苗,gB、gD基因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多肽疫苗,在动物试验中显示良好效果,有应用前景。
孕妇产道HSV-2感染,分娩后可给新生儿注射丙种球蛋白作紧急预防。
★四、注意事项对正在用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或代谢拮抗剂的患者,因易产生病毒扩散,应尽量减低剂量或停用。
可配合清热解毒中药和针刺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诊疗指南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有两种血清型﹕HSV-1和HSV-2.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由HSV-1引起,HSV-2则引起生殖器疱疹和新生儿疱疹。
HSV-1经呼吸道或唾液接触传染。
人群中HSV-1感染很普遍,15岁人群中大约有百分之50有HSV-1型病毒抗体,百分之50~90百分之成年人也可检测到抗体。
病人和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
初次感染通常发生在儿童或青春期,机体可产生特异性抗体,但不能彻底清除病毒,病毒可长期潜伏在患者体内,主要在三叉神经节。
人体受到某种非特异的刺激可使潜伏的病毒激活,病毒在体内扩散而致病。
一部分患者在原发性感染时也可发生HSV-1病毒脑炎在临床上亦称为出血坏死性脑炎或急性包涵性脑炎,是最凶险的病毒性脑炎之一。
【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10岁以下儿童和20~30岁青年最常见。
2.发病季节散发,没有季节性。
3.症状急性起病,常见的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抽搐,部分患者出现局灶型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等。
精神异常包括意识模糊,人格改变,定向力障碍,记忆减退,幻觉和失语等。
症状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进行性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和昏迷。
严重可致死亡。
少数患者亚急性或慢性起
病,症状持续数月不等。
4.神经系统体征患者除发热外,可见意识障碍,失语,自主神经功能失常,共济失调,偏瘫,颅神经功能障碍及视乳头水肿等。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轻中度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可升高,细胞数增加,感染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则淋巴细胞占优。
蛋白含量升高,糖多为正常,偶可见降低,氯化物正常。
少数患者在疾病的初期脑脊液检查正常。
LgG可升高。
3.免疫学检查发病后1周脑脊液中疱疹病毒抗体滴度升高。
脑脊液中疱疹病毒抗体升高有重要诊断价值,但脑脊液中疱疹病毒抗体升高有重要诊断价值,但脑脊液中疱疹病毒抗体阳性可持续较长时间,对指导疾病治疗作用有限。
血清中疱疹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具有回顾性诊断价值。
4.脑电图表现为弥漫性慢波,或额颞区局灶性Q波、O波,或高度弥漫的高波幅Q﹑0波,伴阵发性发放,偶见同步节律或三相波。
5.影像学检查头CT可见脑内低密度病灶,有占位效应,部分病例可显示点状出血灶。
造影剂检查可见病灶增
强,但在疾病早期,头CT检查可正常。
头颅MRI检查优于CT,常表现为一侧颞叶底面、内侧面等部位长T1长T2信号,伴明显的占位效应,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呈弥漫性或脑回状增强。
HSV-1病毒脑炎病灶以颞叶分布最常见,其次为额叶,偶见于枕叶,病变部位多不对称或病变程度轻重不一。
6.病理检查某些患者诊断需要行脑活检来明确。
脑活检是诊断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最可靠的方法。
【诊断】
根据急性起病的病史,青状年发病,出现抽搐、偏瘫、失语、幻觉和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体征,脑脊液细胞数增多,脑电图呈弥漫性异常和头颅CT、MRI上病灶较特征的分布,结合免疫学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脑活检有助于确诊。
【鉴别诊断】
1.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出现高热、抽搐和意识障碍等表现,但其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头颅CT、MRI上病灶无特征性分部,血清和脑脊液乙型脑炎病毒抗体阳性有助于鉴别。
2.其他疱疹病毒脑炎借助血清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和病原学分离技术可鉴别不同的疱疹病毒性脑炎。
3.急性炎性脱髓鞘性脑病临床上也可出现发热、偏瘫、意识障碍等,但脑脊液细胞学多正常,血、脑脊液中病
毒抗体阴性,影像学上正常或散在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治疗】
1.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500mg或10mg/kg,静滴q8h,10~14天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较小。
偶见意识障碍、幻觉、震颤和共济失调等,大剂量使用时可造成可逆行肾功能损害。
2.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10~20mg/d,氢化考的松100~300/d,对减轻脑水肿有帮助。
3.甘露醇颅内压增高时,可予甘露醇脱水。
250ml,每日三至四次。
注意监测肾功能。
4.抗癫痫治疗癫痫发作时可选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5.对症治疗高热时予降温支持治疗。
重症患者收入监护病房。
注意避免长期卧床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可根据病情进行物理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