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资料——古代汉语试题

A相似关系 B因果关系 C动静关系 D时空关系(9)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中与其它各项不同的一组是( )A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B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
C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D壁有瑕,请指示王.(10)同义词“比/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范围广狭不同 B性状情态不同C程度轻重不同 D感情色彩不同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汉字是属于体系的文字。
(2)所谓古今词义的变化主要指同一个词表示的基本意义或理性意义和一些古今并不相同.(3)《左传》是一部体历史著作,相传其作者是。
(4)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到。
(5)同义词间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词的差异,二是的差异,三是情感色彩的差异.(6)《经传释词》是清王引之着,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特殊用法的著作。
(7)近人张相着,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词537个,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8)“匍匐、参差、萧条、狼藉"属于古代汉语复音词中的。
(9)“宋何罪之有?”这句话中的“之”的语法作用是。
(10)“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句式。
(11)“愬—诉、俛—俯、泪—涙,”三组字前字和后字属于关系.三、解释句中划线的词(每题1分,共20分)(1)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2)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3)愿无伐善,无施劳。
(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7)不义不昵,厚将崩。
(8)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9)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10)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1)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1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13)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14)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现代汉语_百度.

辽宁大学 2008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字、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试科目:现代汉语试题种类:A 卷考试时间:1月 20日上午(请将答案写在答案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解释术语(每小题 3分,计 24分1、音位2、会意字3、义素4、惯用语5、词语的锤炼6、复句7、文学语言8、语用分析二、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列成语注音, 列表分析音节结构, 并按四呼给其韵母分类。
(10分雍容华贵日新月异三、对下列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
(10分父亲、伯父、舅舅、姑姑、姨妈四、分析句子:是单句的, 划分句子成分; 是复句的, 划分层次, 并指出分句间的关系。
(16分1、你知不知道他在想什么?2、为了你,他才没走。
3、几千个春天的翠绿,几百代人们的梦境,无数的神话传说,都浓缩和消溶在这深深的湖里。
4、在延安,美的观念有更健康的内容,那就是整洁、朴素、自然。
五、语音四要素在普通话里有哪些作用?(10分六、举例说明转义产生的基础和途径。
(10分七、下列句子的补语语义指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10分1、我们打赢了球。
2、我们打破了球。
3、我们打完了球。
共(2页第(1页八、下列层次分析哪种正确,哪种不正确?为什么?(10分 1、很︱有学问 2、很有︱学问九、举例说明动态助词“的”和结构助词“的”的区别。
(10分十、举例说明形声字形旁的作用和局限。
(10分十一、现代汉语词汇能否构成系统?说明理由。
(15分十二、谈谈修辞和语法的关系。
(15分共(2页第(2页。
汉语言考研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中,属于象形字的是:A. 山B. 月C. 马D. 火答案:A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成语的意思是:A. 不冒险就不会有收获B. 不努力就不会成功C.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D. 不付出就不会有回报答案:A3. 在汉语中,“了”作为语气助词时,表示:A. 完成B. 过去C. 将来D. 可能答案:A4. 下列词语中,不是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是:A. 忘记B. 高兴C. 跳跃D. 奔跑答案:B5. “国泰民安”中的“泰”字意思是:A. 平安B. 泰山C. 泰国D. 泰然答案:A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倒装句的是:A.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B. 书,我已经还了。
C. 他正在吃饭。
D.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答案:B7. “一衣带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两地相隔遥远B. 两地相隔很近C. 两地关系紧张D. 两地有共同的利益答案:B8. “文不加点”中的“点”指的是:A. 标点符号B. 点评C. 点缀D. 污点答案:A9.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猎豹一样迅速。
B. 这个问题像一座大山一样挡在我们面前。
C. 她的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
D. 他是个诚实的人。
答案:D10.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寓意是:A. 多此一举B. 精益求精C. 适可而止D. 画龙点睛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__》。
答案:论语1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名句。
答案:王之涣13. 在汉语中,“不管……还是……”表示________关系。
答案:并列14. “一言既出,________”是形容一个人说话算数,信守承诺。
答案:驷马难追15. “________”是指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答案:拟人16. “________”是汉语中的一种句式,表示条件关系。
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

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
曲师大
一、填空2*30
1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世称“石刻之祖”。
2书法上,唐初四大家是指。
3《书谱》云,真以点画为,使转为。
4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并称元末。
5明“三宋”、“三沈”指。
6傅山四宁四勿是指。
7考据学亦称之为朴学,是包括
的学问。
8汉字的三种起源说。
9张芝字,世称圣。
二名词解释5*6
趋时贵书
吴门书派
甲骨文
三体石经
鸿都学
三.问答题10*2
1、欧阳修对字尚意书论的先导作用
2、简述清后期碑学盛行的主要原因
四.论述20*2
1、如何理解孙过庭“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2、试述王铎的书法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历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

历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04-2008年汉语言文字学真题200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业务课代码:714 (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用)业务课名称:古代汉语一、指出下面字的“六书”类型,说明字形结构表示的本义(20分)燕朱秉函厶元歸執斬誣二、用楷书写出下面小篆字体写的字(5分)蠢乘羞羅發收威疽話弛三、术语解释(25分)1.古今字 2.偏义复词 3.互文 4.古无轻唇音 5.义界四、简答(30分)1.举例说明什么是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2.举例说明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3.近体诗与古体诗在用韵方面有何不同。
4.中古四声与现代汉语四声的关系。
五、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所有内容都要翻译,包括小字部分)(60分)1.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当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史记?伯夷列传》)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归,如字,一作馈。
阳货,季氏家臣,名虎。
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
欲令孔子来见己,而孔子不往。
货以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故瞰孔子之亡而归之豚,欲令孔子来拜而见之也。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
云南大学汉语言考研题目及答案

云南大学汉语言考研题目及答案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题目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文言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的总称,以先秦时期的语言为基础,经过历代文人的加工和传承,形成了一种典雅、简练、含蓄的文体。
2. 韵书:记录汉字的音韵特点的书籍,如《切韵》、《广韵》等,是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的重要资料。
3. 赋:一种古代文学体裁,以铺陈事物、抒发情感为主,语言华丽,形式多样。
4. 骈文:一种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文体,常用于表达庄重、严肃的内容。
5.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著的一部汉字字典,对汉字的构造、意义进行了系统的解释。
二、简答题1. 请简述《诗经》的分类和特点。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诗歌,“颂”是祭祀用歌。
其特点是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2. 论述《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成就。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其文学成就表现在人物描写生动、叙事详实、语言优美等方面,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论述题1. 论述唐代诗歌的繁荣及其原因。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歌创作空前繁荣。
原因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等。
唐代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诗人众多,如李白、杜甫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2. 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人公,性格复杂多面,既有反叛传统的一面,也有追求真挚情感的一面。
他象征着封建社会中的异化和对自由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四、翻译题将以下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翻译: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起舞,非常快乐,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突然醒来,发现自己仍然是庄周。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一)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一)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A卷一、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在标音功能上有何异同?二、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语方言)的音节结构共有几种类型?三、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音位/k/和音位/a/各有几种不同的音位变体?四、目前学术界对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有何不同的意见?谈谈你的看法。
五、指出构词成分“学”在下列各个词中的语素义,并分析每个词的构造方式,再分别用上位词进行释义:大学、词汇学、同学、后学、家学六、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辨析下列词语:鼓励、激励、怂恿、教唆七、判断下列各词分属的词类,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相同、一致、统一、同样、一样、共同八、说明下列各句存在的歧义,并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未经允许购买的文具和外文杂志不予报销。
没有人不认识的看门人。
九、在现代汉语中,有哪些词类有重叠式?其形式(包括语音和重叠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何特点?十、“NP(大主语)+周遍性主语+VP”的格式有的可以变换为“周遍性主语+NP(小主语)+VP”的格式,有的则不能,如:这个人什么东西都吃→什么东西这个人都吃这个字什么人都认识→*什么人这个字都认识再找些例子,说明这种变换的条件。
十一、什么是“形式和意义相互验证”的原则?举例说明在现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如何运用这一原则。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B卷一、用六书理论分析下列字形,并据字形指出其本义,再各举出一个引申义的例子,并说明其词义演变规律:冠、墳、脈、角、比二、给下面一段古书注解加上标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声训”?在注释中哪一条用到了声训?(2)什么叫“本又作”?(3)在注释中用到了哪几种注音方式?古者公田籍而不税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美恶取于此不税民之所自治也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徹则所云古者谓殷时○藉在亦反税式赘反借子夜反市廛而不税廛市物邸舍税其舍不税其物○廛直连反邸丁礼反关讥而不征讥讥异服识异言征亦税也周礼国凶札则无门关之征犹讥也○讥居宜反征本又作正音同注下皆同札侧八反又音截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麓山足也○麓音鹿夫圭田无征夫犹治也征税也孟子曰卿以下必有圭田治圭田者不税所以厚贤也此则周礼之士田以任近郊之地税十一○圭音珪[疏]古者至无征○正义曰此一节论古者公田不税及关市圭田无征之事各随文解之○自古者以下至夫圭田无征并非周法故云古者其藉而不税正谓殷时市廛而不税以下或兼虞夏殷以言之○公田藉而不税者谓民田之外别作公田一井之中凡有九夫中央一夫以为公田藉之言借也惟借八家之力以治此公田美恶取于此而不税民之私田○市廛而不税者廛谓公家邸舍使商人停物于中直税其所舍之处价不税其在市所卖之物市内空地曰廛城内空地曰肆(《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王制》)三、你如何看待“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四、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f”在《切韵》中分属哪几个声母?简要叙述一下它从中古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南京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试卷10套

第一节汉字的特点及其产生、发展简况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1、甲骨文2、小篆3、隶书二、判断题:①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
()②实物记事同文字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
()③程邈是隶书真正的创始者。
()④汉字结构的发展,经历了表形、表义和音义结合三个阶段。
()⑤形声字的形旁并不表示形声字本身的含义。
()⑥音义结合的造字方法的能产性最强。
()⑦甲骨文是一种相当原始的文字,仅具文字雏型。
()⑧从小篆到隶书,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的分水岭。
()三、填充题:1、汉字是一种______体系的文字,每个字都是___、___、____三者的统一体。
2、______是象形文字的直接萌芽,是象形文字产生的基础。
3、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总称为_______;隶书、楷书总称为______。
4、甲骨文又叫____、_____、_____;金文又叫_____;大篆又叫_____;小篆又叫_____。
5、形声字的_____只表示形声字含义所属的意义范畴,也即形声字所属的义类;形声字的声旁所表示的音是形声字______之时的读音。
四、选择题:1、“黑”字是个( )。
①象形字②会意字③形声字④指事字2、汉字产生至今已有( )的历史了。
①一万年②两万年③五、六千年④两千年3、甲骨文最初出土于( )。
①河南安阳小屯②陕西周原③河南洛阳④山东溜博4、隶书到了( )就取代了小篆的地位,成为全国通行的主流字形。
①西周②秦代③汉代④春秋战国五、问答题:1、象形文字和记事图画有什么区别?2、简述汉字结构的发展情况。
六、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抢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也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氏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玉焉遂命曰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2、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曲其突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突者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刘向《说苑》)试卷一一、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10%)1、蠻()2、竅()3、態()4、殲()5、遞()6、憲()7、遷()8、鑰()9、叢()10、膚()二、根據六書分析下列字形,如是形聲字,請再指出意符和聲符(20%)1、亦2、顧3、穎4、突5、瓜6、徒7、鳴8、荊9、舟10、暴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或通假字,并寫出與之相應的今字或本字(16%)其中第9题2.5分1、神所馮依,將在德矣2、彼秦者,弃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3、誰習計會,能爲文收責於薛者乎?4、公懼,隊於車,傷足,喪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真题汉语言文字学
引言
汉语言文字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汉字和汉语言的起源、演变和规律。
它是对汉字和汉语语言进行全面分析和理论归纳的学科体系,对于汉字和汉语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研真题中的汉语言文字学部分,是考生在准备考研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一部分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和分析考研真题中的汉语言文字学内容。
一、汉语言文字学的起源和发展
汉语言文字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具有独立声形和意义的文字系统,其起源和演变一直是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考研真题中常涉及的有关汉字起源的问题,要求考生对汉字的起源进行分析和论述。
二、汉字的组成和结构
汉字是由若干个基本的笔画构成的。
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构造和结构特点,对于汉字的认识和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
考研真题中常出现有关汉字发展演变的问题,要求考生对汉字的构造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汉字的字义和字形变化
汉字的字义和字形变化是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研真题中常涉及有关汉字字义和字形变化的问题,要求考生对汉字演变和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和解答。
四、汉字的造字原理和规律
汉字的造字原理和规律是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探讨了汉字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含义和用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研真题中常出现有关汉字的造字原理和规律的问题,要求考生对汉字的形成和演变进行理论归纳和实际应用。
五、汉语言的音韵和语法规律
汉语言的音韵和语法规律是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探讨了汉语中的音韵规律和语法结构,并对汉语的音韵演变和语
法规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考研真题中常涉及有关汉语音韵和语法
规律的问题,要求考生对汉语的音韵和语法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
六、汉语言文字学的应用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学的应用与发展是考研真题中经常出现的课题。
它
探讨了汉语言文字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并对汉语言文字学的
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和分析。
考研真题中常要求考生对汉语言文字
学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探讨和总结。
结论
考研真题中的汉语言文字学部分,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关
注和深入研究的一部分内容。
通过对考研真题中的汉语言文字学问
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和汉语言
的起源、演变和规律。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汉语言文字
学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对考研真题中汉语言文字学问题的解答
能力和水平,以便更好地应对考研中的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