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痔的护理常规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一)术前护理:1、贫血体弱者,协助完成术前检查,防止排便或坐浴时晕倒受伤。

2、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脂类及粗纤维食物,避免饮酒。

3、内痔脱垂,不能复位并有水肿及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温开水坐浴,局部涂痔疮膏,用手法将其还纳,嘱其卧床休息。

4、术前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温开水(43-46℃,3000ml)坐浴,每次20分钟,2-3次/天,并清洁肛门及会阴部。

5、给予高蛋白饮食,术前3天流食,并口服肠道杀菌剂,预防感染,术前1天口服缓泻药物。

6、术前一天晚清洁灌肠,肛管应缓慢插入,以免引起痔出血。

7、准备手术区域皮肤,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女性已婚病人术前冲洗阴道。

(二)术后护理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禁食禁饮。

2、术后定时监测血压,心律,脉搏,呼吸的变化,如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心悸,脉细速等内出血的症状,立即通知医生,用消毒凡士林纱布堵塞肛门压迫出血,并做好输血的准备。

病情平稳,给予半卧位。

3、术后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尿潴留、排尿困难,经诱导无效时给予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

4、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在术后首次排便之前再给一次。

5、术后第一天进流质饮食,2-3天改为无渣或少渣饮食。

6、术后48小时口服阿片酊,减少肠蠕动,尽量不排便以保证手术切口的愈合。

7、术后每次排便或换药前均用1:5000高猛酸钾溶液坐浴,坐浴后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及再用纱垫盖好并固定。

8、观察病人有无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或大便失禁等肛门括约肌松驰现象。

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天内可用示指扩肛,每天1次。

鼓励病人有便意时,尽快排便,括约肌松驰者,指导其3天后进行肛门收缩,舒张远动。

(三)痔的健康指导1、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禁止饮酒及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痔的护理常规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静脉团(一)术前护理:1、贫血体弱者,协助完成术前检查,防止排便或坐浴时晕倒受伤。

2、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脂类及粗纤维食物,避免饮酒。

3、痔脱垂,不能复位并有水肿及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温开水坐浴,局部涂痔疮膏,用手法将其还纳,嘱其卧床休息。

4、术前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温开水(43-46℃,3000ml)坐浴,每次20分钟,2-3次/天,并清洁肛门及会阴部。

5、给予高蛋白饮食,术前3天流食,并口服肠道杀菌剂,预防感染,术前1天口服缓泻药物。

6、术前一天晚清洁灌肠,肛管应缓慢插入,以免引起痔出血。

7、准备手术区域皮肤,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女性已婚病人术前冲洗阴道。

(二)术后护理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禁食禁饮。

2、术后定时监测血压,心律,脉搏,呼吸的变化,如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心悸,脉细速等出血的症状,立即通知医生,用消毒凡士林纱布堵塞肛门压迫出血,并做好输血的准备。

病情平稳,给予半卧位。

3、术后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尿潴留、排尿困难,经诱导无效时给予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

4、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在术后首次排便之前再给一次。

5、术后第一天进流质饮食,2-3天改为无渣或少渣饮食。

6、术后48小时口服阿片酊,减少肠蠕动,尽量不排便以保证手术切口的愈合。

7、术后每次排便或换药前均用1:5000高猛酸钾溶液坐浴,坐浴后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及再用纱垫盖好并固定。

8、观察病人有无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或大便失禁等肛门括约肌松驰现象。

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天可用示指扩肛,每天1次。

鼓励病人有便意时,尽快排便,括约肌松驰者,指导其3天后进行肛门收缩,舒远动。

(三)痔的健康指导1、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禁止饮酒及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排便时间延长。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

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休息。

适时给患者(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请患者积极配合。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三、即刻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象、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记录。

并通知医生。

四、四、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

若体温37.5℃以上者改为每日4次,体温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一次。

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每日记录二便次数一次。

五、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六、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并测定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七、危、重及大手术的患者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记录,并床头交接班。

八、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需手术的患者,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及指导。

九、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体温、脉搏、呼吸、吉象、脉象、皮肤、出汗、排便规律及其性状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十、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

十一、按医嘱准确给药,解释和观察服药后的效果与反应。

十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十三、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肛肠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协助做好胸透、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必要的检查。

3、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等,如高血压、糖尿病、肛管皮肤破溃、感染、严重湿疹,女性患者是否月经来潮等,及时向医师反应。

需输血者做好输血准备。

4、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消除顾虑和对手术的恐惧感,取得患者的合作。

5、术前嘱患者洗澡、更换衣裤。

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

6、术前8小时禁食。

7、备皮:前起会阴、后至尾骨、两侧达坐骨结节,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开水坐浴。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

痔的护理常规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一)术前护理:1、贫血体弱者,协助完成术前检查,防止排便或坐浴时晕倒受伤。

2、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脂类及粗纤维食物,避免饮酒。

3、内痔脱垂,不能复位并有水肿及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温开水坐浴,局部涂痔疮膏,用手法将其还纳,嘱其卧床休息。

4、术前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温开水(43-46℃,3000ml)坐浴,每次20分钟,2-3次/天,并清洁肛门及会阴部。

5、给予高蛋白饮食,术前3天流食,并口服肠道杀菌剂,预防感染,术前1天口服缓泻药物。

6、术前一天晚清洁灌肠,肛管应缓慢插入,以免引起痔出血。

7、准备手术区域皮肤,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女性已婚病人术前冲洗阴道。

(二)术后护理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禁食禁饮。

-1-2、术后定时监测血压,心律,脉搏,呼吸的变化,如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心悸,脉细速等内出血的症状,立即通知医生,用消毒凡士林纱布堵塞肛门压迫出血,并做好输血的准备。

病情平稳,给予半卧位。

3、术后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尿潴留、排尿困难,经诱导无效时给予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

4、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在术后首次排便之前再给一次。

5、术后第一天进流质饮食,2-3天改为无渣或少渣饮食。

6、术后48小时口服阿片酊,减少肠蠕动,尽量不排便以保证手术切口的愈合。

7、术后每次排便或换药前均用1:5000高猛酸钾溶液坐浴,坐浴后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及再用纱垫盖好并固定。

8、观察病人有无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或大便失禁等肛门括约肌松驰现象。

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天内可用示指扩肛,每天1次。

鼓励病人有便意时,尽快排便,括约肌松驰者,指导其3天后进行肛门收缩,舒张远动。

(三)痔的健康指导1、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禁止饮酒及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排便时间延长。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

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休息。

适时给患者(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请患者积极配合。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三、即刻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象、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记录。

并通知医生。

四、四、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

若体温37.5℃以上者改为每日4次,体温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一次。

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每日记录二便次数一次。

五、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六、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并测定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七、危、重及大手术的患者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记录,并床头交接班。

八、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需手术的患者,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及指导。

九、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体温、脉搏、呼吸、吉象、脉象、皮肤、出汗、排便规律及其性状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十、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

十一、按医嘱准确给药,解释和观察服药后的效果与反应。

十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十三、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肛肠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协助做好胸透、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必要的检查。

3、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等,如高血压、糖尿病、肛管皮肤破溃、感染、严重湿疹,女性患者是否月经来潮等,及时向医师反应。

需输血者做好输血准备。

4、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消除顾虑和对手术的恐惧感,取得患者的合作。

5、术前嘱患者洗澡、更换衣裤。

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

6、术前8小时禁食。

7、备皮:前起会阴、后至尾骨、两侧达坐骨结节,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开水坐浴。

肛肠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肛肠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肛肠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评估要点】(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①饮食习惯,是否常吃辛辣刺激食物或饮酒;②有无长期站立,坐位或腹内压增高等因素;③治疗史;④有无其他伴随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2、身体状况①局部症状,直肠肛管周围红肿,热痛情况,有无脓肿形成;②排便情况,有无排便困难、便血、排便时剧痛;③检查结果,肛门镜检查及有关手术耐药性指标的检查结果。

3、心理状况:病人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的认识,对手术前配合,手术后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术后评估1、康复状况:术后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2、术后不适:疼痛及尿潴留发生情况3、并发症:有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或感染等。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调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避免饮酒;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大便习惯。

有便秘者可用缓泻剂,如蓖麻油,液体石蜡等;3、热水坐浴:可用15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温度43-46°C,每日2-3次,包括便后坐浴,每次20-30分钟,坐便盆应大而深,能放3000毫升溶液;4、纠正贫轿:因痔而长期反复便血,会导致贫血,严重贫血,需输血,病人排便时或坐浴时应有人陪伴,以免发生跌倒;5、肠道准备:术前三日进少量饮食,并口服缓泻剂或肠道杀菌剂,以防感染,术前一日进流食,术前清洁灌肠。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术后由于创面容易渗血或用结扎线脱落造成出血,需定时观察血压,脉博,呼吸及伤口渗血情况,警惕内出血的发生;2、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的肌痉挛或肛管内填塞药料等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用止痛剂,必要时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3、尿潴留处理,肛管手术后,局部因手术、麻醉刺激,疼痛和肛管内填塞敷料的原因,可造成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针刺或导尿等处理;4、饮食管理:术后2-3日内进流质饮食,然后放无渣或少渣饮食;5、控制排便:术后48小时内服用阿片酊可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昼避免术后3天内排便,有利于作品愈合,若有便秘,可用缓泻剂,但禁灌肠;6、温水坐浴:术后每天或便后可温水坐浴(术后48小时后);7、预防并发症: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1次,手术后3日可做提肛运动。

肛肠疾病护理规程

肛肠疾病护理规程

肠科护理规程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人入院后送至指定床位,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及有关制度。

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通知有关医师。

2.嘱病人注意休息。

病室内经常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流通。

根据病情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3.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连续三日。

体温37.5度以上者,每日测量4次;体温在39度以上,每4小时测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日后,改为每日测1~2次,每日问大小便一次。

需要写护理病历时,应在48小时内完成。

4.按医嘱进行分级护理。

5.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标本送检,并查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6.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情况,做好相应护理。

7.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舌象、皮肤、出汗、二便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并立即报告医师。

8.观察病人排便规律及其性状。

有无腹泻、。

肛肠科护理常规(全本)

肛肠科护理常规(全本)

肛肠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评估要点】(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①饮食习惯,就是否常吃辛辣刺激食物或饮酒;②有无长期站立,坐位或腹内压增高等因素;③治疗史;④有无其她伴随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2、身体状况①局部症状,直肠肛管周围红肿,热痛情况,有无脓肿形成;②排便情况,有无排便困难、便血、排便时剧痛;③检查结果,肛门镜检查及有关手术耐药性指标得检查结果。

3、心理状况:病人对疾病及治疗方法得认识,对手术前配合,手术后康复知识得了解程度。

(二)术后评估1、康复状况:术后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2、术后不适:疼痛及尿潴留发生情况3、并发症:有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或感染等。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调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避免饮酒;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大便习惯。

有便秘者可用缓泻剂,如蓖麻油,液体石蜡等;3、热水坐浴:可用1:5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温度43-46℃,每日2-3次,包括便后坐浴,每次20-30分钟,坐便盆应大而深,能放3000毫升溶液;4、纠正贫轿:因痔而长期反复便血,会导致贫血,严重贫血,需输血,病人排便时或坐浴时应有人陪伴,以免发生跌倒;5、肠道准备:术前三日进少量饮食,并口服缓泻剂或肠道杀菌剂,以防感染,术前一日进流食,术前清洁灌肠。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术后由于创面容易渗血或用结扎线脱落造成出血,需定时观察血压,脉博,呼吸及伤口渗血情况,警惕内出血得发生;2、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得肌痉挛或肛管内填塞药料等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用止痛剂,必要时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3、尿潴留处理,肛管手术后,局部因手术、麻醉刺激,疼痛与肛管内填塞敷料得原因,可造成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针刺或导尿等处理;4、饮食管理:术后2-3日内进流质饮食,然后放无渣或少渣饮食;5、控制排便:术后48小时内服用阿片酊可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昼避免术后3天内排便,有利于作品愈合,若有便秘,可用缓泻剂,但禁灌肠;6、温水坐浴:术后每天或便后可温水坐浴(术后48小时后);7、预防并发症: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1次,手术后3日可做提肛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肛痈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或肺、脾、肾亏虚,湿热之邪乘虚下注所致。

以肛门周围红肿、疼痛、有波动感,伴恶寒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可参照本病护理。

1护理评估
1.1 患者的饮食、排便习惯及诱发因素。

1.2 肛周症状及伴随症。

1.3 直肠检查结果。

1.4 心理社会状况。

1.5 辨证:火毒蕴结证、热毒炽盛证、阴虚毒恋证。

2护理要点
2.1 一般护理
2.1.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1.2避免坐位,高热及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取侧卧位。

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2.1观察局部皮肤红肿范围、温度、疼痛程度、有无波动感,观察体温变化及全身情况。

2.2.2对切开排脓术后,应观察伤口情况及引流物的色、质、量,有无出血或渗血,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3 给药护理
2.3.1大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

2.3.2火毒蕴结、热毒炽盛者,中药应饭后偏凉服。

2.3.3阴虚毒恋者遵医嘱用中药泡水代茶饮。

2.4 饮食护理
2.4.1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2.4.2急性期给予少渣半流质。

2.5 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解除害羞及因惧痛而害怕排便、担心预后等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6 临证(症)施护
2.6.1体温超过39℃,按高热护理常规进行。

2.6.2局部疼痛难忍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3健康指导
3.1 忌油腻辛辣之品,戒烟酒。

3.2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治便秘,便后清洗肛门或坐浴。

3.3 发现肛门局部异常,及时就诊治疗。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肛裂因阴津不足或脏腑热结、肠燥便秘、粪便粗硬、排便努责等所致。

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肛门,与大肠关系密切。

1护理评估
1.1 饮食、排便习惯及病程长短。

1.2 肛门症状。

1.3 心理社会状况。

1.4 辨证:血热肠燥证、阴虚津亏证、气滞血瘀证。

2护理要点
2.1 一般护理
2.1.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1.2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肛门疼痛的性质、程度与持续时间,大便是否带血、滴血及出血量。

2.3 给药护理
2.3.1早期肛裂者,排便后遵医嘱用中药坐浴,或用生肌玉红膏涂于裂伤处。

2.3.2陈旧性肛裂,遵医嘱给予中药坐浴,以促进创面愈合。

2.4 饮食护理
2.4.1血热肠燥者多食蔬菜、水果。

2.4.2气滞血瘀者给予理气活血之品。

2.4.3阴虚津亏者宜多进滋阴增液之品。

2.5 情志护理
2.5.1因裂口剧痛难忍,易产生不良情绪,可教会患者按摩腹部,以减轻排便疼痛。

2.5.2气滞血瘀者,易出现胸闷、烦躁,须加强情志疏导。

2.6 临证(症)施护
2.6.1疼痛剧烈时,遵医嘱可针刺镇痛,亦可予中药外敷肛裂局部。

2.6.2便秘时,切忌努责,可遵医嘱给服润下剂或缓泻剂。

3健康指导
3.1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早晨可空腹服淡盐水一杯。

3.2 指导患者预防便秘的方法,坚持腹肌锻炼,排便时避免蹲坑时间过长。

3.3 发生肛裂及时治疗,防止继发贫血和其他肛门疾病。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痔因饮食不洁,燥热内生,下迫大肠及久坐、负重远行等所致。

以便血、肛门有肿物、坠胀、异物感或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1护理评估
1.1 患者的职业、饮食、排泄习惯及诱发因素。

1.2 排便有无疼痛、便血,便后有无肿块脱出等。

1.3 直肠检查结果。

1.4 心理社会状况。

1.5 辨证: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

2护理要点
2.1 一般护理
2.1.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1.2痔发作期要侧卧休息。

2.1.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便后坐浴。

3.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1排便时如痔核脱出,应及时还纳。

2.2外痔伴有感染或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者应卧床休息并报告医师。

3 给药护理
大便后遵医嘱用中药熏洗。

2.4 饮食护理
2.4.1鼓励多饮水,多进蔬菜、水果以及含纤维素的饮食,忌烟、酒、辛辣等刺激之品。

2.4.2气滞血瘀者给予补中益气温阳之品;脾虚气陷者忌酸冷食物,宜进温补食物。

2.5 情志护理
疏导患者情志,使之配合治疗。

2.6 临证(症)施护
2.6.1术后出现尿潴留,但经诱导无法解除者,遵医嘱针刺或导尿。

2.6.2术后7~9天为痔核坏死脱落阶段,嘱患者减少活动,密切观察便血情况。

2.6.3内痔结扎术后,嘱患者不可牵拉留在肛外的线端,以免疼痛或出血。

3健康指导
3.1 保持肛门清洁,坚持每晚热水或中药液坐浴。

3.2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排便时间过长。

习惯性便秘患者,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3 避免肛门局部刺激,便纸宜柔软,不穿紧身裤和粗糙内裤。

3.4 忌久坐、久立或久蹲,最好选用软坐垫。

3.5 勿负重远行,防止过度劳倦,进行适当锻炼。

可指导患
者进行提肛运动,对于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锻炼肛门括约肌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3.6 发现排便困难者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