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电击事故典型案例解析

合集下载

电器触电事故案例

电器触电事故案例


4. 岗位当班操作工海某严重失职失责。本来已发现鄢某
在岗位上转来转去不愿离去,已意识到他可能有什么事情
要做,但不闻、不问、不沟通、不追查、不提醒,结果他 去买饭的短短几分钟,却给鄢某违章行为造成可趁之机。 • 5. 电仪车间安全管理不到位,不严格,有死角。规章制 度制定的不少,讲的也多,但落实的不够,违章行为没有 真正得到有效消除。电仪车间安全教育不到位,流于形式, 没有深入到员工特别是违章者的思想上。
明灯具加装防护罩。 • 2.将原安装在爬坡皮带下方的照明灯改装在2.5m高的机架上,
避免操作时将灯碰碎。
• 3.开展“事故反思月”活动,以各班组、各岗位为单位,结合事 故案例及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反思、讨论;修订、补充、完善岗位安 全操作规程,增加设备异常情况下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全用电知识 培训;组织观看公司历年仍起工伤事故录像并认真反思;以岗位为单 位开展反事故演练,增强安全操作技能,严格按标准规范操作。
刘某抬上了车,送到市区医院救治。
• 后经了解得知,刘某在宁某和于某检修直流线路时,他看到2号进线 主受柜里有少许灰尘,就到值班室拿来了笤帚(用高梁穗做的),他右 手拿着笤帚,刚一打扫,当笤帚接近少油断路器下部时就发生了触电, 不由自主地使右肩胛外侧靠在柜子上。
三、事故原因分析

(1)刘某违章操作。刘某对高压设备检修的规章制度是清楚的,他 本应当带头遵守这些规章制度,遵守电器安全作业的有关规定,但是, 刘某在没有办理任何作业票证和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进 入高压间打扫高压设备卫生,这是严重的违章操作,也是造成这次触 电事故的直接原因。刘某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电器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1、偷偷换保险电弧烧灼
2005年2月23日11点30分,某化工厂电位车间维修班维护电工鄢某, 在检修二级中控配电室低压电容柜时,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直接用手钳

触电事故案例-绝缘破坏 电击死亡

触电事故案例-绝缘破坏 电击死亡
2月到天津调试安装一台设备,设备比较高(大概2 米多),是使用SIEMENS M420变频器驱动的。由于现场没有正式电源, 于是引了一条临时电来调试设备。设备都基本调试好了,但还有点小问 题,需要到设备的上部调整一个开关的位置。现场一位电工自高奋勇去 找梯子,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这时他看到设备旁边有一个金属钢架, 于是他顺着钢架到设备上去。却发现他一只手扶着钢架的一条横杠,另 一只手搭在设备上,看上去像想上却又上不去的样子,并且还听见从他 口中发出“咕隆咕隆”的声音。一看情形不对,就赶快把插头拔掉了, 他就从钢架上跳了下来。事后用万用表量了一下设备和钢架间的电压, 竟然高达120V。
3、防范错施
❖ 电气设备一定要接地,而且一定要可靠接地,不要图工 作的快捷和方便和抱着侥幸心理而忽视接地,否则可能 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代价。
❖ 在工作中一定要使用质量合格的电工产品,不要图便宜 购买不合格的产品。
❖ 电工操作是一个协同工作的问题,无论是现场操作人员, 还是监护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倍加注意。
2、原因分析
❖ 事后查看,现场用的插座虽然也是三眼 插座,但实际上插座线只是两根,接地 接线柱上根本就没接线,这也是造成本 次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
❖ 由于设备是变频器驱动的,变频器驱动 的设备都一般有漏电 。
❖ 用来攀登的钢架实际上相当于接地体, 当人还没离开钢架时手就接触了漏电的 设备,相当于设备通过人体接地了,这 时人会造成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建议

触电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建议

触电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建议标题:触电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建议引言:2023年已经过去了半年,然而触电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保护人们免遭触电事故的伤害,本文将通过对近年来实际案例的分析,总结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提升公众的触电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一、案例分析:近年来,触电事故在不同领域频繁发生,其原因复杂多样。

下面我们将重点分析几个典型案例:1. 家庭触电事故:案例1:某市一家四口因家中电视插座使用老化,没有按时更换,导致触电事故,妻子不幸身亡,丈夫和两个孩子受伤。

2. 工业触电事故:案例2:一家电子厂因维修人员在正常运行的机器上操作,未断电和隔离相关电源,导致触电事故发生,造成多人伤亡,包括一名员工死亡。

3. 建筑触电事故:案例3:某市某高楼施工过程中,工人操作电焊机时,未注意用好防护措施,导致电流漏电,造成数名工人触电伤亡。

二、触电事故原因分析:针对上述案例以及多年来的触电事故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主要原因:1. 不合格的电器设备或线路:老化、缺乏维护以及未经专业安全检查的电器设备和线路是触电事故最直接的原因。

2. 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合格认证的工人操作电器设备时,容易发生操作失误,导致触电事故。

3. 低触电意识和知识:许多人对触电危险的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了解应对触电事故的正确方法。

三、防范建议:为了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电器设备安全性:政府应加强对生产和销售电器设备的监管,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同时,加强对住宅和工业设施电线及插座的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修复。

2. 强化安全操作培训:企事业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操作知识和技能。

相关培训应包括电气常识、电器设备操作规范以及应急救护知识,以提高员工的触电意识和防范能力。

3. 加强公众教育宣传:政府和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触电事故的危害以及预防知识。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电器和电力设施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场所,我们都依赖于电力来进行生活和工作。

尽管电力技术和安全标准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电流依然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损伤或者伤害,从而带来生命危险或者身体伤害。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16个触电事故案例及其分析,以此提高大家对电力安全的认识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事件1:电气工人工作时触电身亡这是一个极其悲惨的事件。

2017年12月9日,在美国纽约市,一名电器维修工人在工作时触电身亡。

死者名叫彼得·佩尔蒂耶,当时他正在一个大楼的电气室工作,准备重新恢复供电。

据报道,佩尔蒂耶在较高电压下工作,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这项事件显示出了电气工人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注意安全标准。

另外,该事件也强调了地质和其他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工人在工作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是非常关键的。

否则,他们会面临生命威胁。

事件2:电梯电击事故导致22人中毒在中国,电梯电击事故已经越来越常见。

2018年12月,一家万达广场就出现了一起电梯触电事故。

当时,22人进入该电梯,发现电梯已经停电,他们试图打开电梯门寻求救援。

当电梯门被推开时,22人同时触电,并且因为电击而失去意识。

接到报警后,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将这些人送往附近的医院。

随后,消息爆出,这些人中有13人因触电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其中5人受伤较重。

事实上,许多电梯电击事件都是由于不合格的电气设备或不合规的维护而导致的。

在这个案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比如应该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此外,电梯的安全标识和说明书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改进,以确保用户能够正确操作电梯和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

事件3:校园变电站触电导致一名中学生死亡2019年3月29日,在中国广西,一名中学生因触电身亡。

该学生被发现被卡在位于其所在学校的变电站中,其身体已经变形,经过检查确诊为触电身亡。

烟台触电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烟台触电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烟台触电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烟台触电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气安全事故频发,触电事故作为其中的一种,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报告以发生在烟台的一起触电事故为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二、事故经过2023年4月15日,烟台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触电事故。

一名电工在进行电路检修时,由于未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装备,不慎触电,导致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身亡。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三、事故原因分析1. 个人防护不足:受害者在作业时未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等个人防护装备,这是导致触电的直接原因。

2. 安全意识淡薄:受害者及工地其他人员对电气安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 设备老化:事故现场的电路设备存在老化问题,未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增加了触电风险。

4. 监管不力:工地管理者未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监督不力。

四、事故影响此次触电事故不仅导致了一名工人的不幸身亡,也给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损失。

同时,事故的发生也对工地的正常施工进度造成了影响,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五、预防措施建议1. 加强安全教育: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完善防护措施:确保所有作业人员在进行电气作业时,穿戴齐全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3. 定期设备检查:对工地的电路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强化监管责任:工地管理者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管,确保每项安全操作规程得到严格执行。

5. 建立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触电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减少事故损失。

六、结论触电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加强安全教育、完善防护措施、定期设备检查和强化监管责任是预防触电事故的关键。

触电电击事故典型案例解析

触电电击事故典型案例解析

触电、电击事故典型案例解析(第1版)编写贺湘琨2014年5月目录目录 (1)前言 (2)案例一6岁男童在家中调整电视信号放大器不幸被电击倒 (4)案例二KTV的麦克风电死了人 (6)案例三新婚夫妇在洞房花烛之夜被电击身亡 (8)案例四一个妇女在家中洗澡上遭电击死亡 (10)案例五二楼住户洗澡时遭到电击,起因竟在四楼 (14)案例六住宅楼的居民深夜洗澡遭电击死亡 (16)案例七小女孩玩耍时身体靠在电动伸缩门上遭电击死亡 (18)案例八男孩的手触到了人行道红绿灯信号杆遭电击 (20)案例九大雨中抢救群众的民警碰到带电的电杆拉线牺牲 (22)案例十黑龙江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23)案例十一学生宿舍楼里学生洗澡被电击死亡 (25)案例十二宠物乐园泳池里为了救狗男主人触电身亡 (29)结语 (34)前言我在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担任副秘书长、秘书长近二十年。

这个技术委员会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组建的,他的任务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64技术委员会(TC 64)的活动及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工作,并且负责将IEC TC64制订的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

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我们组织了近一百位全国工程建设电气设计专业的顶级专家,把IEC TC64制订的全部40多项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并且汇集成为《建筑物电气装置国家标准汇编》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当当网”等电商网站有售)。

这些标准的核心,就是对保障低压电气系统安全的措施作出规定。

2013年在我国发生的三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

第1件事是:2013年5月31日下午,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大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

据报道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穿过金属配电箱的导线与配电箱箱体摩擦,致使导线绝缘皮破损,短路打火,引燃配电箱附近可燃的苇席和麻袋,进而引发火灾。

”;第2件事是: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共造成121人遇难,76人受伤。

事故案例学习(必学):触电事故

事故案例学习(必学):触电事故

事故案例学习(必学):触电事故1 触电事故案例学习:1 1 、潜水泵触电事故在一建筑工地,操作工王某发现潜水泵开动后漏电开关动作,便要求电工把潜水泵电源线不经漏电开关接上电源。

起初电工不肯,但在王某的多次要求下照办了。

潜水泵再次启动后,王某拿一条钢筋欲挑起潜水泵检查是否沉入泥里,当王某挑起潜水泵时,即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1 事故原因操作工王某由于不懂电气安全知识,在电工劝阻的情况下仍要求将潜水泵电源线直接接到电源上,同时,在明知漏电的情况下用钢筋挑动潜水泵,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电工在王某的多次要求下违章接线,明知故犯,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 事故主要教训(1)必须让职工知道工作过程及工作范围内有哪些有害因素和危险,其危险程度及安全防护措施。

王某认为漏电开关动作,影响了工作,但显然不懂得漏电会危及人身安全,不知道在漏电的情况下用钢筋挑动潜水泵会导致其丧命。

(2)必须明确规定并落实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因为特种作业的危险因素多,危险程度大。

本案电工虽有一定的安全知识,开始时不肯违章接线,但经不起同事的多次要求,明知故犯,违章作业,就是因为没有落实应有的安1/ 18全责任。

(3)应该建立事故隐患的报告和处理制度。

漏电开关动作,表明事故隐患存在,操作人应该报告电工,而不应要求电工将电源线不经漏电开关接到电源上。

电工知道漏电,就应检查原因,消除隐患,而不能贪图方便,随意处理。

3 防范措施(1)同本案相似的违章操作很常见,如当保险丝烧断时用铜线代替、私自退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等。

违章的种类很多,后果都很相似,常常导致重伤或者死亡事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不断提高,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但违章操作仍然存在,且是目前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先进的设备和生产技术不能代替对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和管理水平的要求。

(2)仅仅通过完善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来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来预防事故是不够的。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触电事故是指在工作、生活或其他活动中,人体接触带电导体或电场时,导电物质(如金属、水等)与感体(人体)之间发生电流直接通过身体组织进而引起的损害性事故。

本文将分析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和教训,以期提高公众对触电事故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

一、事故概述:1. 日期:20XX年XX月地点:XX省XX市事故概述:在某家庭装修过程中,一名水电工人在安装电线时不慎触电身亡。

2. 日期:20XX年XX月地点:XX省XX市事故概述:一名年轻人因在潮湿环境下使用手机充电器触电身亡。

3. 日期:20XX年XX月地点:XX省XX市事故概述:在某建筑工地,一名工人在触碰到带电导线时触电身亡。

……二、事故分析:1. 安全教育缺失:在以上案例中,许多受害者都缺乏电器使用和安全知识。

缺乏安全教育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在第一例和第三例事故中,工人在潮湿、不具备绝缘措施的环境下从事电气工作,增加了触电的风险。

3. 电器设备缺陷:在第二例事故中,有关当事人未采用符合标准的手机充电器,导致电器漏电,从而导致触电事故。

……三、事故教训:1.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和工作人员的电器使用和安全知识,普及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2. 保持工作环境干燥和良好绝缘:在电气工作场所或其他可能存在触电风险的环境中,确保地面干燥和使用绝缘材料。

3. 选用合格电器设备:购买电器产品时,要选择有合格认证的产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规定。

……结论:触电事故发生时,往往会带来巨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通过分析以上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安全教育的缺失、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电器设备缺陷都是导致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安全教育,保持工作环境干燥和良好绝缘,同时选择合格的电器设备。

只有提高公众对触电事故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电、电击事故典型案例解析(第1版)编写贺湘琨2014年5月目录目录 (1)前言 (2)案例一6岁男童在家中调整电视信号放大器不幸被电击倒 (4)案例二KTV的麦克风电死了人 (6)案例三新婚夫妇在洞房花烛之夜被电击身亡 (8)案例四一个妇女在家中洗澡上遭电击死亡 (10)案例五二楼住户洗澡时遭到电击,起因竟在四楼 (14)案例六住宅楼的居民深夜洗澡遭电击死亡 (16)案例七小女孩玩耍时身体靠在电动伸缩门上遭电击死亡 (18)案例八男孩的手触到了人行道红绿灯信号杆遭电击 (20)案例九大雨中抢救群众的民警碰到带电的电杆拉线牺牲 (22)案例十黑龙江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23)案例十一学生宿舍楼里学生洗澡被电击死亡 (25)案例十二宠物乐园泳池里为了救狗男主人触电身亡 (29)结语 (34)前言我在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担任副秘书长、秘书长近二十年。

这个技术委员会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组建的,他的任务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64技术委员会(TC 64)的活动及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工作,并且负责将IEC TC64制订的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

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我们组织了近一百位全国工程建设电气设计专业的顶级专家,把IEC TC64制订的全部40多项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并且汇集成为《建筑物电气装置国家标准汇编》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当当网”等电商网站有售)。

这些标准的核心,就是对保障低压电气系统安全的措施作出规定。

2013年在我国发生的三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

第1件事是:2013年5月31日下午,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大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

据报道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穿过金属配电箱的导线与配电箱箱体摩擦,致使导线绝缘皮破损,短路打火,引燃配电箱附近可燃的苇席和麻袋,进而引发火灾。

”;第2件事是: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共造成121人遇难,76人受伤。

据报道事故的原因是” 宝源丰公司主厂房部分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

”;第3件事是: 2013年8月9日下午,北京朝阳公园内酷迪宠物乐园供小狗游泳的喷泉漏电,导致两只宠物狗被电死。

狗主人彭先生下水救触电的爱犬,也遭触电不治身亡。

据报道事故的原因是“整个用电设备没有加漏电保护装置”。

这三个事故都是低压电气系统的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作为一个电气安全工作者,我为这些事故难过和不安。

如果我们转化的标准被广泛了解、被广泛执行,这些悲剧就不会发生!现在,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产品,走进我们的生活。

而“电”这个东西,在使人面临危险的时候,却没有任何的先兆,一旦危险发生,人想摆脱都困难。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防止触电、电击事故的基本知识,应该防患于未然。

我愿意以微薄之力,将我收集到的典型触电、电击电气事故汇集,从标准规定的角度出发,对每个事故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事故防范的办法写成此文。

囿于我的水平和见识,不妥和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不吝赐教。

我的电子邮箱是:hexk888@。

在本文中我对每一个案例分为“事故经过”、“事故原因”、“事故解析”和“事故防范”四个部分叙述。

如果您不想深入了解应其中的技术问题,那么可以不看第3部分“事故解析”,只看其余三个部分,知道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和如何防范也可以。

我希望此材料成为一份公益性的、免费的、无版权的材料,广泛地向社会各界介绍低压电气系统的安全技术基本知识,使普通的群众知道这些事故为什么发生,应该怎样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使今后尽量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

如果您能助我一臂之力,将此材料宣传,为传播低压电气系统的安全技术基本知识做些工作,我将非常感谢!拜托!贺湘琨2014年5月案例一6岁男童在家中调整电视信号放大器不幸被电击倒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

那时还没有有线电视系统,每个家庭都要自己安装电视天线,而有时候电视信号不好,则只能采用电视信号放大器。

有一个6岁的小朋友在家中调整电视信号放大器的天线时,不幸被电击倒,当家人把他送到医院时,他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不幸死亡了。

此事被当地电视台报道,在电视报道中,孩子的妈妈悲痛欲绝,令所有的观众无不为之惋惜。

我的一个亲戚是这个孩子的小提琴教师。

据他说,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可爱,那天他在家中调整电视信号放大器的天线时,手接触到天线,身体碰到身后的金属暖气片,就被电打了。

事后查明,电视信号放大器的电源线卡子上面有一个毛刺,刺穿了电线绝缘接触到里面的电线,导致电视信号放大器的外壳带电,孩子的手接触到天线,身体又碰到身后的金属暖气片形成电气通路,造成孩子触电死亡。

事故原因:在这个事故中,电视信号放大器的外壳带电,是造成孩子触电死亡的直接原因。

事故解析:在我们国家对于电气产品的防触电功能是有规定的。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负责标准化工作的主管部门就发布了GB/T 12501-1990《电工电子产品防触电保护的分类》和GB/T 12501.2-1997 《电工电子产品按电击防护分类第2部分:对电击防护要求的导则》二个国家标准(现在这二个标准已经被GB/T 17045-2008《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代替了)。

在这些标准中,电工电子产品按防触电保护的要求,分为0类、Ⅰ类、Ⅱ类和Ⅲ类。

在这些标准中要求:0类产品采用基本绝缘作为基本防护措施,而没有故障防护措施。

(解读:电源线里只有相线(在专业术语中称为“相导体”)和中性线(在专业术语中称为“中性导体”)没有接地线(在专业术语中称为“保护导体”、“保护接地导体”),电源插头没有接地插脚的产品就属于这类产品。

因此这种产品只能用于非导电场所或采取特殊措施的场所,不能用于一般场所。

)Ⅰ类产品采用基本绝缘作为基本防护措施,采用保护联结作为故障防护措施。

这些产品的金属外壳应接到保护联结端子上。

(解读:我们经常使用的有金属外壳的电工电子产品如电冰箱、洗衣机的电源线有将金属外壳连接到保护联结系统的接地线,电源插头有接地的插脚的产品就属于这一类产品。

)Ⅱ类产品采用基本绝缘作为基本防护措施,采用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能提供基本防护和故障防护功能)作为故障防护措施。

(解读:我们使用的电视机属于这类产品。

这类产品用外壳作为附加绝缘,因此对产品外壳的绝缘性能要求高。

)Ⅲ类产品是将工作电压限制到特低电压值作为基本防护措施,而它不具有故障防护的措施。

(解读:这类产品的工作电压限制到特低电压值(在干燥环境是交流电压50伏以下;在潮湿环境是交流电压25伏以下),因此大大限制了他的使用范围,家用产品中很少使用。

)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中,要求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应该是Ⅰ类或Ⅱ类产品(解读:不能是0类产品)。

在本案中,电视信号放大器具有金属外壳,应该是Ⅰ类产品,电源线应该有接地线,电源插头应该有接地的插脚,可是该产品没有。

当发生相导体与外壳短路时,造成外壳带电,孩子一旦碰到,就可能发生危险。

这个事故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以上的标准还没有发布,这正说明了制订这些标准的必要性。

当然,事故还有第2个原因,是低压电气系统的原因,如果在发生事故时低压电气系统的开关及时断开,事故也不会发生。

这些,我们在下面再谈。

事故防范:在购买电气产品时应该注意,只要是金属外壳或有外露金属部件的产品,就应该是Ⅰ类产品,电源线就应该有接地线,电源插头就应该有接地的插脚。

案例二KTV的麦克风电死了人事故经过:网友“@杜鹃大花花”在网上发出这样一条微博:“刚才听师弟说,昨晚和同学去K歌,因为话筒漏电,导致一女生当场触电没了心跳。

KTV为了不影响生意,坚持不关总电闸,致使该女生被持续触电10多分钟。

抢救到半夜,无效,宣布死亡……”。

这条微博发出后,消息立即被迅速扩散,转发数万次。

不少网友惊疑:“为什么话筒会漏电?话筒线的电为何使人致死?”后来,广西电视台《法治最前线》节目播发了一条新闻,证实网友“@杜鹃大花花”所说事件属实。

其栏目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死者为广西艺术学院一名桂林平乐籍女学生,疑似被电身亡。

随后,有网友扒出此前一些新闻报道获知,四川、厦门、海南等地,都曾发生过顾客在KTV唱歌时被有线话筒电击身亡的事件。

事故原因:此事故发生的第1个原因,可能就是KTV的设备,没有做成Ⅰ类设备,也就是说,KTV设备应该有接地线并且电源线插头应该有接地插脚,可是没有。

这样,当设备发生接地事故或漏电时,危险的电压就可能传导到话筒线上。

如果此时人握着话筒,就非常危险,因为人被电击以后,手和胳膊的肌肉是收缩的,越攥越紧,难以摆脱。

当然,事故还有第2个原因,是低压电气系统的原因,如果在发生事故时低压电气系统的开关及时断开,事故也不会发生。

这些,我们在下面再谈。

事故解析: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电子设备经常是这样,比如我家的DVD机、有线电视机顶盒、国产某牌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这些设备的电源线都没有接地线,插头都没有接地插脚。

这是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 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以及国家标准GB/T 17045-2008《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的要求的。

因此,希望大家不要购买这样的产品,也希望这些生产厂家能尽快改进,希望有关的质量监督部门切实做好监督工作。

事故防范:在购买电气产品时应该注意,只要是金属外壳或有外露金属部件的产品,就应该是Ⅰ类产品,电源线就应该有接地线,电源插头就应该有接地的插脚。

案例三新婚夫妇在洞房花烛之夜被电击身亡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

某报纸报道,一对新婚夫妇,在洞房花烛之夜,新郎看到落地灯位置不好,就去搬落地灯,不料却被电倒,新娘见状赶紧去拉新郎,结果也被电倒。

等到被人发现时,二人已经死亡。

事故原因: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电气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有的落地灯、台灯的电源线就是普通的塑料电线。

一旦这些电线老化开裂或发生破损,其金属的杆件就可能带电,人的手如果握住这些杆件,受到电击,就会肌肉收缩,越握越紧,难以摆脱,是十分危险的。

在本案例中新郎就是这样被电击死亡的。

事故解析:现在我们国家灯具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7000.1-2007《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的“第2.2条按防触电保护的分类”规定,灯具应该是Ⅰ类或Ⅱ类产品(解读:不能是0类产品)。

现在我们市场上出售的有金属部件的落地灯、台灯有的仍然是电源线没有接地线、电源插头没有接地的插脚,这是严重的安全隐患。

其实把落地灯、台灯做成Ⅰ类产品,只是在电源线上增加一根电线,电源插头增加一个接地的插脚,不会增加多少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