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教育教学问题研究专辑_葛红兵
中小学创意写作教育亟须达成的三种共识——以《中国中小学生创意写作教程》为例

编辑贾文浒丨讲坛中小学创意写作教育亟须达成的三种共识——以《中国中小学生创意写作教程》为例刘卫东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00从全球范围来看,仓!1意写作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1925年,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学家、作家休斯•默恩斯在林肯学校开设面向中小学生的写作课程,并被首次命名为创意写作,这可以视为中小学创意写作的开端。
而就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发展来说,也有十余年之久,正式进入中小学则是近几年的事。
由语文报社社长刘远、总编辑任彦钧联袂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20年开始分批推出的《中国中小学生仓憶写作教程》丛书,正是创意写作在中国不断深入的阶段性成果。
这套“教程”的最大特点在于,既以“新课标”精神为根本遵循,又以创意写作理念为得力抓手,在同步配合九年义务阶段统编版教材作文教学过程中,系统引入创意写作教学法,突出了“通过写作学习和思考”的追求,使得写作成为学生一种思维训练,一种人文素养习得的训练。
从“教程”所呈现的教学设计,当前创意写作教研状况,以及现行写作教学的趋势综合观察,一些中小学创意写作亟须达成的共识已经浮现,并集中体现在对创意表达、创意作者与创意素养的料昌三个方面。
_、创意表达:通过写作完成创造性的自我表达目前“自我表达”这个概念广为人知,它在19世纪末期哈佛大学英语写作课的教材中便已得到重视。
但是,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克服其固有的局限,后世人们的理解确实差异性较大。
这套“教程”采取专栏式、主题式、启发式的设置手法,吸收主题写作、语文研究的成果加以整合,在突出发掘、激活学生个体经验的同时,提倡基于生活经验、个体感受的自我表达,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自我表达”潜在的问题,即过于松散的、随意的、缺少引导的无效的表达。
应该指出的是,中国时下的写作教学中,当然并不乏对学生自我经验的创造性表达的重视。
”教程”在这方面表现出了不唯西方的创意写作“一家独大”的立场,而是引援本土的写作教育资源将之加以融通,不断凸显对个体经验、自我体验创造性表达的重要性。
2019学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语文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语文卷【含答案及解析】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创意写作:文学的创意本质及其产业化问题葛红兵所谓“创意写作”就是以文字表达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创意活动。
创意写作要培养的作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指向纯文学写作的专业作家,还包括以文字创作为生的创意产业基础从业人员,策划师、创意师、文案师、歌曲词作者等。
创意最初从写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这个过程是“一度创意”。
一度创意是原生态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法产业化的〔例如很多没有市场的纯文学作品〕,一部分是直接以文字的形式直接产业化的,另外一部分也无法以其原初的面目进入市场〔如舞台剧本等〕,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这种转化,并不是对大众趣味的简单迎合或者样态的简单变化,而是一个再创意过程,我们称它为二度创意。
针对传统写作学“写作”第一性的观点,创意写作提出“创意”第一性观点。
同时,针对传统写作学中将写作局限于文学艺术内部的观点,创意写作主张将写作从艺术领域拓展出去,将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纳入其中,这样,创意写作学就将对“创意”的研究拓展到了创作论之外,引申向产业态创意了。
田川流《创意时代的文学创意》一文认为“文学创意即运用创意思维,以多元和系统的方式从事文学活动与创作,实现对于文学意蕴及其作用的强化,增进其文学价值与经济价值”。
文学的本质是创意。
文学正是因为其创意本质,才具有产业化可能。
在文学创作及其产业化过程中的流动与转化,其实并不是完全由作者、生产者决定的,它也是读者和消费者参与的结果。
中国北魏乐府民歌《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形象,就是一个跨媒介转化的成功案例。
一个篇幅不长的文本,在不同的时代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了反复的演绎,无论是豫剧《花木兰》,还是1939年版的黑白电影《木兰参军》,或是1998年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每次都能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感受,尤其是中国的花木兰转化成世界荧幕上活灵活现的、用美国文化进行重新阐释的动画片,该片充盈着中国元素,但内核却是“美国梦”。
中职教育-《创意写作教程》课件:第六章 故事创意(葛红兵 许道军 主编 高教版).ppt

的三作、品整,理整故理事故。事选要择素一。部自己喜爱、熟悉 四、默写故事。 五、改写故事。
延展阅读
1.许道军:《故事工坊》,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5年版。
2. 杨照:《故事效应——创意与创价》, 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所谓穿越小说,是指一个现代身份或具有现代 意识的人进入或本身就“在”一个不属于自己 的时空,在时间错置和观念并置的矛盾中重新 生活及实现人生价值的行为。
(五)细节的生长
味觉的故事(《香水》)、健康的故事 (《沙床》)、容貌的故事(《漂亮朋 友》)、口吃的故事(《国王的演讲》) 等,这些故事建立在细节之上,从细节生 发出故事点与故事线。
2.“找到自己的声音”
你应以自己的方式去写自己的故事。但是这 个自己,包括你生活的土地、你深厚的传统、 你的地方性。
3.遵循文体规范与类型成规
故事有三种,一种是用于耳朵“听”的故事, 比如评书、三言二拍;一种是用于内心语言 “读”的故事,比如小说;一种是用于眼睛 “看”的故事,比如影视。
LOREM IPSUM DOLOR
1.人物身份与行为、行为与结果等之间的 巨大反差。《天下无贼》《俄狄浦斯王》
2.超越日常生活。《电子情书》《太平广 记》
3.提供异质生命。《边城》、《大淖记事》
(三)新颖与真挚的见解/感情
每部成功作品,都能给这个世界习以为常 的世俗生活提供新的感悟。
见解/感情可以集中在主题,也可以散落 在情节与细节;可以由故事的全部去演绎, 也可以通过人物之口去阐述;可以由作品 的题目点明,也可以深藏在叙述语言之中。
故事材质
(一)与“变化”相关的事件/行动 施洛米斯·里蒙-凯南说:“一个事件就是
中职教育-《创意写作教程》课件:第七章 剧本编创(葛红兵 许道军 主编 高教版).ppt

应
结局
I
H
抗
被 动 反应 主 动 反
XG
剧作构造解析
F
X
E
X
…………………………………… ……………………………… ………………………… ………………………………………… ………………… …
……………………
D
建置 对
X
A B XCΒιβλιοθήκη 时间• 黑虚弧线:叙事弧线、故事弧线、行动弧线 • A:激励点(诱发点) • B:第一情节点(第一个故事,被动应对的行动点) • C:第一关键点(被动应对的转折点) • D:中间点(第一个故事的结局,领悟点) • E:第二关键点(第二个故事,主动应对的行动点) • F:第二情节点(主动应对的转折点) • G:超越点(高潮顶点,主动应对的结局) • H:结局(整个故事的结局) • I:结尾(惯性的释放) • X:矛盾冲突
总体情境
戏剧构成全剧情节的只有一个总情境,在这个总情 境之上蕴含着一个总悬念,主人公只有一个贯穿 全剧的完整行动。因此,它基本是不变的,从开 场经由剧情的上升一直维持到突转发生的阶段。
《哈姆雷特》中,从开幕的阳台父亲阴魂示警开始, 哈姆雷特就处于父亲被害,自己背负报仇重任的 总体情境下。
这个总体情境一直影响着他之后的系列复仇行动, 直到决斗高潮杀死克劳迪思为止。
第七章 剧本编创
何谓戏剧情境
• 所谓的戏剧情境是指一种“有定性的环境 和情况(困境)”。
• 正如黑格尔所言,戏剧情境能“分裂”并 “见出冲突”
• 这种“有定性”是促使人物进行行动选择 的推动力,是戏剧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契机, 是戏剧情节的基础。
非戏剧情境VS戏剧情境 ——凯脱·戈登的案例
☆非戏剧情境:一个男子陷在峭壁下的泥沙 里,正慢慢沉下去,四周无人,求援无门, 难免一死。
从“西学东渐”到“西学东建”——创意写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中国学派建构研究

收稿日期:2023-09-30作者简介:李仰智(1973-),男,河南民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斌(1978-),男,广西钟山人,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国学派建构研究”———以创意写作授权点为例(项目编号:JGY2021161)。
第56卷 第6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11月 Vol.56 No.6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Nov.2023 从“西学东渐”到“西学东建”———创意写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中国学派建构研究李仰智 黄 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5;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南宁530001)摘 要:建构创意写作中国学派的理论命题于2017年被正式提出,这既是创意写作在中国发展迅速的内因所促使,也是中国国家崛起这一发展大势外因所推动,它不只是学科层面的学术性问题,也是国家层面的文化性命题。
创意写作的“中国学派”包含着“中国”“学”“派”三个关键词,突显中国化、体系化、影响力三大本质属性。
构建创意写作中国学派的重要路径是加强师承性学派、地域性学派、问题性学派等子学派的建设。
构建创意写作中国学派的基础是发展自我特色,树立柱石;保持世界胸怀,架设桥梁;创造发声契机,形成平台。
关键词:创意写作;中国学派;西学东建中图分类号:I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23)06-0099-05 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创意写作于1930年代创生自美国的爱荷华大学。
2007年,由王安忆领衔的复旦大学团队首次将创意写作引入中国内地,进行专硕层面的培养。
目前,中国的创意写作已经走完引进与初创之路,步入中国化发展与地方化创生的新征程。
这一新征程的核心要务是:探寻创意写作学科实践的中国路径,构建中国特色的创意写作理论体系,形成创意写作的中国学派。
创意写作是否可以更具创意性——从《科学思维中的意象》说起

DOI :10.19867/ki.writing.2024.01.003第1期2024年2月No.1Feb.2024创意写作是否可以更具创意性——从《科学思维中的意象》说起谢尚发摘要:当下中国创意写作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学科内部发展的危机,需要研究者深入创意写作的学科体系内部去清理相关问题。
米勒《科学思维中的意象》一书以19世纪末与20世纪科学史发展为对象,提出了认识论、直观性、科学思维的美学规则、创意性思维等话题,给创意写作的理论研究带来启发。
创意写作的理论研究本身要构建独特的哲学视野,也要在想象、创意、认识论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入的研究,从而真正体现创意写作的创意性及其无极限的特征。
关键词:创意写作;认识论;创意性思维;《科学思维中的意象》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24)01-0019-08时至今日,用“遍地开花”来形容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发展与相关理论的探讨,应当是不为过的。
尤其是教学总结类、案例类文章多有发表①,它们既可以看作是教学实践的总结,也可以看作是相关创意写作理论探究的持续深入。
但它如今却面临各种质疑,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言:“创意写作在中囯的接受、传播和本土化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对它不正确或非善意的理解,导致创意写作在中囯的发展出现了非专业化、庸俗化、泛化以及三者混合的现象,成为它未来发展的隐患。
”②甚至有将创意写作归为“文案写作”等一知半解式的误解——有些高等学校尽管开设了创意写作的专业课程,但仍然停留在传统纯文学写作的狭窄视域内,只是传统写作教育的改头换面;另外一些高等学校则纯粹将之等同于市场化的广告设计、文案创作等。
与“外部误解”同时并存的是“内部偏见”风险——它们更加隐而不显,是纯粹从创意写作出发而来的对于其自身的种种误解与伤害。
理论研究的不充分,甚至对教学实践总结的不及时与不到位导致了各种问题的涌现:对创意写作的各种不怀好意的歪曲与庸俗化误解,就是创意写作研究内部所滋生出来的次要问题。
创意写作课堂“讲故事”实践研究——以《故事工坊》为例

[收稿日期]2018-04-02 [作者简介]许道军(1973—),男,湖北麻城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秘书长,研究方向:小说类型化 理论、创意写作。
3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 年第 3 期(总第 133 期)
有经过创意写作学科培训了,而他们学习写作(或者 教学写作)的主要方法是“写作工坊”。正如创意写作 学科史权威专家麦尔斯所描述的那样: “写作工坊作 为一套流程,已经成为这段时期作家们的标准训练和 共同体验。”[2]30
但工坊有危险,使用需谨慎。汤姆·基利说,他的 一个在马萨诸塞大学的同事——尼克·蒙泰马拉诺经 常告诉他:当你是研讨会上的作者,就好比驾驶一个 后座上挤着一群乘客的小汽车,他们告诉你将去向何 方;他们都能提供好的方向和驾驶建议,但是你如果 全听他们的,你一定会把车开翻掉。但笔者觉得对工 坊 理 解 最 到 位 的 是 超 级 畅 销 书 作 家 寒 川 子(王 月 瑞)。 他 曾 经 说 ,工 坊 就 是 这 么 回 事 ,大 伙 嘴 里 说 着 A,心里想着 B,写出来的却是 C。
学”这些创意写作理念上。实际上,关于“作家可不可 Valencia)、赖声川表演工作坊、创意生活书坊、上海市
以培养” “故事可不可以教学”这样的争论,在有一百 华文创意写作中心等。
多年创意写作历史的英语国家,大约每隔二十年都要
创意写作工作坊的雏形是“写作实验室”或“写作
来一次,屡见不鲜,而每次冲进大辩论会场的,都是对 实 验 班 ”,最 早 出 现 于 19 世 纪 80 年 代 的 美 国 高 校 。
故事如果真的可以教、可以学的话,那么我们就 为“作家群”,比如法典作家群(Codex Writers Group)
《创意写作》虚构故事写作

《创意写作》虚构故事写作一、实验目的了解故事、小说,戏剧、小品的文体特征、掌握写作要点、进行写作训练;体会创意写作的思维训练方法内核,培养创意思维方式;领悟虚构故事的创作思路,创意自己的精彩故事。
二、实验内容1、有“大渴望”的两个人物怎样相遇;[小组作业]2、变行计大冒险:采用发散裂变发,写下灵感迸发的词汇,并关联组合起来,仿写《变形记》片段;[个人作业]3、小组完成一个故事或者一个剧本,并拍摄制作段视频。
[小组作业]三、实验原理与方法实训原理:葛红兵“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虚构故事十条教规”原创剧本的源泉戏剧创作方法论小品创作特点与技巧实训方法:思维训练(第一要务、核心环节)——自由联想法、发散裂变法四、主要实验设备及器材电脑五、实验步骤1、第一步:请你拿出一张纸,写出你生命中最崇拜、最欣赏、或者最喜爱的一个人的名字,然后给他取一个名字,想象他的样貌、姿态、表情,环境等等第二步:在名字后面写下年龄,然后填一个形容词,再填一个名字,说明他想要什么(渴望)第三步:然后大家构建一下这个人物的印象。
(想象)第四步:现在想想人物内心深处的渴望是什么?第五步:接下来我们让两个人物相遇……他们怎么才能相遇呢?故事的开头就有了……第六步:接下来大家用三分钟的时间选出其中一个角色,然后用人物的声音说话:“我想要的只不过是……”把自己想象成这个人物,用他的声音不断去说。
第七步: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冲突,想象一下人物内心的冲突,用五分钟时间大家写一段对话,表现两个人物之间的冲突。
2、变形计大冒险:仿写“我的第一次变形大冒险是跟一位叫苏茜的现代萨满进行的,她引导我在深夜中变换形貌,成为一系列想象中的狂野形象。
我坐在自己墙壁漆成蓝色的办公室窗边的桌子旁,安全地裹着云纹睡衣,我的猫克里夫在脚边发出满足的呜呜声。
苏茜萨满在我住所北边的某个地方,她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传来,像寺庙的钟声一样清晰。
在我的允许下,她让我想象自己变成一颗彗星、一只鼹鼠、一道雷鸣、一只兔子——当然,戴着护目镜,然后是一只巨大的白鸟,在我家门口的树顶盘旋,飞羽上闪耀着月光和自由,将片刻之前束缚我的所有怀疑统统抛在身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0卷第1期2016年1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40No.1Jan.,2016
“创意写作教育教学问题研究”专辑(笔谈4篇,主持人:葛红兵)
主持人语:2014年10月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立,
2014年12月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学科获批中国第一个中文目录外自主创设学科点资质,开始招收创意写作硕士、博士研究生,
2015年6月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在上海召开……这些事件标志着华文创意写作学科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华文创意写作走出校园,向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方向发展。
但是,华文创意写作无论是作为文化产业业态,还是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形态,其根本在人才培养和作品培育两个环节,由此,我们特地编选了一组关于创意写作教育教学问题的论文,以飨读者。
其中有就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的,也有研究美国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进而对比中国化进程提
出问题加以讨论的,
还有通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来讨论中国创意人才的培养问题的,等等,希望这组论文能引起读者对高校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视,以及对创意写作这个新生学科的重视。
(葛红兵: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化的创意写作学科体系猜想
*
陈晓辉
(西北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710127)
摘要:中国化的创意写作学科体系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仅非一个研究对象。
解决该问题需要学生培养与
教师培养并重;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思维训练与创作训练并重;学者教学与作家教学并重;日常教学与学科建设并重;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并重;创意培养与产业孵化并重。
只有做好上述七个“并重”,才能建成“和而不同”的中国化的创意写作学科体系,创意写作才有可能变成转变目前高校文学教育,甚至转变人们文学思维方式的利器,其本身也可以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
关键词:创意写作;学科体系;中国化;并重
中图分类号:G112;I0-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6)01-0085-05
自从葛红兵教授在英国访学之后
,“创意写作”①这一概念就进入中国学界。
上海大学敢为天下先,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纷纷用开设专业、招收硕士生等方式力挺。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也都纷纷进入创意写作的专业建设当中。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创意写作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西北大学于2012年招收了第一届创意写作本科生,就这几年的学生培育与学科发展情况而言,我以为是该建构中国化的
创意写作学科体系的时候了。
原因有二:一是学科本身具有的地域性差异。
创意写作源起美国,兴盛于美、英、奥等国,但欧美国家的文化环境与中国不同,他们的教学方式、教学经验等,未必全部适合中国学生、中国文化;二是学科良性发展的刚性需要。
按照目前中国大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创意写作要想获得良性发展,就必须从课程设置、期刊阵地、学术机构、
学科平台、管理制度等各个层面进行建设,以期获得相应的学科地位。
进言之,所谓“中国化”的创意写作学科体系建
5
8*
①收稿日期:2015-08-12
作者简介:陈晓辉(1978-),男,陕西千阳人,文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文学理论和批评、创意写作的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规划项目“文学叙事空间研究”(13J040),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文学叙事空间研究”(14JK0250),西北大学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创意写作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X13030)、“创意写作教学团队”(JX1406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据目前所见资料,Creative Writing 一词是汪正龙教授引进中国的。
在2007年版的《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一书中,汪正龙写道:“‘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 ),也可译为‘创造性写作’,原指英美大学语文系开设的一门与文学创作有关的写作课程及其写作形式。
本
章主要讨论这种写作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即真正的‘创意写作’应该是挑战写作自身、挑战作者自身经验极限、挑战语言表达的极限的写作。
”(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M ].汪正龙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p.83译注)。
然而,通过笔者考察,汪教授既不是刻意引进该概念,又无意对其深入研究,而葛教授正好与汪教授相反,而且在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丛书总序中,葛教授提到他2004年从英国访学归国后就跟钱伟长校长提到“创意写作”的概念,故我认为,虽然葛红兵教授的研究文章发表略晚,但应认定为是葛教授将此概念引入中国学界。
DOI:10.13715/ki.jxupss.2016.01.016
DOI:10.13715/ki.jxupss.2016.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