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爆发和扩大

合集下载

《二战扩大与转折》课件

《二战扩大与转折》课件

对经济和文化的冲击
经济破坏:战争 导致大量工厂、 基础设施被摧毁, 经济活动受到严 重影响
文化破坏:战争 导致文化遗产、 历史遗迹等被破 坏,文化传承受 到威胁
社会变革:战争 加速了社会变革, 推动了科技、教 育、医疗等领域 的发展
国际关系:战争 改变了国际关系 格局,推动了联 合国等国际组织 的成立和发展
Ppt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日本在亚洲的侵略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日本占领东南亚,控制了亚洲大部分地区
意大利的参战
意大利加入轴心国:1940年,意大利加入德国、日本组成的轴心国,成为二战的参战国。
推动了科技进步:促进了核武 器、导弹等高科技武器的发展
促进了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 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改变了国际关系:加强了联合 国的作用,推动了国际合作与 交流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改变了世界格局: 美国、苏联成为超 级大国,欧洲衰落
促进了联合国的成 立:为维护世界和 平与安全提供了新 的机制
推动了国际合作: 各国在战后加强了 经济、科技、文化 等方面的合作
引发了冷战:美苏 之间的对抗和竞争, 影响了全球政治格 局
对科技和军事的影响
科技进步:推动了雷达、导弹、原子弹等高科技武器的发展和应用 军事变革:改变了传统的战争模式,推动了信息化、智能化、无人 化的军事变革 武器装备:促进了坦克、飞机、军舰等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
战略战术:推动了战略战术的创新和发展,如闪电战、空降作战等
ppt公司
二战扩大与转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共48张PPT)

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共48张PPT)
里尼被游击队抓获暴尸 在米兰广场,得到了应 有的下场。意大利的投 降加速了轴心国的败亡。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
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这是什么意思?
召开目的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参加国 领导人
会议 内容
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发动了总攻。苏军攻 克德国国会大厦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直接原因 德、意、日法西斯上台,步步侵略 加速因素 西方大国采取绥靖政策 二战性质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非正义——正义)
(1)东方战场爆发: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主要战场 (2)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及太平洋 等主要战场
标志着二战“进一步扩大” 也标志着“太平洋战场”开始
也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的第一句话 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法国将军)戴高乐知道此事后高兴地说:“现在,战争肯 定无疑地打赢了。日本人将被碾成粉末。”
(日本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官 兵们,他不无忧虑地重复着他曾说过多次的那句话:“我 们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同盟国与轴心国主要武器生产对比
武器种类
1942年
1943年
同盟国 轴心国 同盟国 轴心国
主要作战舰 种枪支(挺)
270
64300 60000 69100 7488100
298
20200 8100 75500 3036600
361
105200 70100 581700 11518000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标志着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者:彭英凤来源:《试题与研究·中考历史》2014年第01期【专题综述】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和日本相继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逐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面对人类的共同敌人——法西斯,不同社会的国家走到了一起,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最终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这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与灾难,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同时,也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给战后世界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知识梳理】1.慕尼黑阴谋: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后将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和法国决定牺牲小国利益以安抚侵略者,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2.二战的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扩大: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5.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德军分兵两路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在进行了英勇抵抗后,发动了冬季反攻。

1943年2月初,被围困的残余德军投降。

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

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3)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动机是什么?
苏德战争爆发,苏联面临巨大压力,法西斯势力日益嚣张。 根本动机:为了美国自身安全。
全面爆发 1939 突 吞并奥地利 袭 波 慕尼黑阴谋 欧洲战场 兰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走向战争 1938
控 制 欧 洲
扩大 1941 苏 德 战 场
亚洲战场
太 平 洋 战 场
类似的总战略指是什么?分析总战略形成的原因、经过、标志 1、原因:
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进(直接原因)
2、经过及标志
①1939年,美国新《中立法》(内容、作用)——美政策的重大转变 ②1941年,美国通过《租借法》(内容、作用)——经济基础 ③苏德战争后,美英《大西洋宪章》; ——政治基础 ④1941年,美英苏签定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的第一个协定书。 ⑤1942年元旦,26国《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建立标志
◆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 意这种观点吗?
战略指军事上指挥全局的计划和战略,战术是进行战斗的原则、手 段和方法,是战略一部分,服从于战略。
• 同意。 • 说它是战术上的胜利: 是因为日本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 平洋舰队;
• 说它是战略上的失误(1)增强反法西斯力量。 是因为日综 合国力不如美国,珍珠港事件把美国卷入了大战,加强了对 手的力量,为日本法西斯失败埋下祸根。 (2)推动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4、影响
我们曾估计敌人大约有200个师。现在已经查明仅有番号的 就有360个师……他们的武器和装备不如我们,战术指挥官的素 质也很差。但是……如果我们消灭十几个师,俄国人就会又投入 十几个师……时间……对他们有利,他们靠近自己的资源,而我 们却一步步远离自己的资源。——(德)哈尔德将军的战地日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给各 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改变国际格局
反映了什么问题?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情况 出现了这种情况又会产生什么?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帝国主义国家出现矛盾会激烈争夺殖民地
1870年工业产量 所占位置 1870年-1913年 工业增长速度 1913年工业产量 所占位置 1913年殖民地面积 所占位置
一战的时间、标志
开始: 1914、7-------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结束: 1918、11---- 德国投降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 实质问题是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土 保
同盟国 德 奥 意
协约国 英 法 俄

塞 比 日 中
美 退出
八、战争性质:
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 产地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 , 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但这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重要的转折点?
此役严重削弱了德军的力量,元气大伤,被迫 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同时苏军的胜利鼓 舞了世界各国人民 罗斯福“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 的转折点”
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 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2、雅尔塔会议
6、新经济政策的时间、目的、特点(内容)、意义 7、十月革命胜利的时间、意义
三国同盟
和 三国协约 的形成
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北师大

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北师大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2.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1.德国入侵波兰;法国的沦陷;不列颠之战;莫斯科、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国的抗战;珍珠港事件。

(重点)2.“闪电战”;法国败亡的原因。

(难点)德国入侵波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大战的爆发(1)1939年9月1日,德军大举进攻波兰。

(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波兰速亡(1)原因①德军使用“闪电战”,突然袭击。

②波军武器陈旧、战术落后。

③英、法宣而不战,使波兰孤军奋战。

④苏联趁火打劫,建立所谓“东方战线”。

(2)影响:德国将战争重心转到西线,大举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

比、法灭亡和不列颠之战1.1940年4月,德军入侵北欧,迅速占领丹麦和挪威。

2.德国闪击西欧(1)1940年5月,德军在西线发动攻势,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投降。

(2)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攻入法国,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军队,保存了有生力量。

(3)法国投降①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宣布投降。

②爱国的戴高乐将军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

(4)不列颠之战①经过:1940年8月至1941年5月,德军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丘吉尔领导军民粉碎了这一进攻。

②意义:使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受挫,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X气焰。

苏德战争的爆发和莫斯科、列宁格勒保卫战1.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向苏联发起全面进攻。

2.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9月至1942年初,苏联军民进行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的进攻,为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

3.列宁格勒保卫战1941年7月,德军对列宁格勒形成包围之势,苏联军民最终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1.防御阶段(1)正面战场①1938年3月至4月的台儿庄战役是对日军的一次重大打击。

②1937年12月,日军制造某某大屠杀。

(2)敌后战场:取得平型关大捷等重大胜利。

关于二战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PPT课件

关于二战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PPT课件

从二战的历史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 义的非正义的战争。 2、全世界人民要团结战斗。正义的力量只 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3、要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尽绵薄之力。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 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 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 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 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 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 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 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 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东侵奥捷波 北上占丹挪 西荷卢比法 匈南希保罗 控制欧洲后 进攻莫斯科
课文小结
罗斯福新政

济 危
英退 法让 姑、
1939、9


德意日、
妥 协
1938年
慕尼黑会议
二 战
法西斯 化张
侵略(绥靖政
突袭波兰
法国溃败
前 期
不列颠
空战
突袭苏联
扩 大
偷袭 珍珠港
知识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
波兰两周亡国:原因有三
3、苏联:为构筑维护自身安全的 “东方战线”,派兵占领波兰东部。 2、军事落后: 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
1、英法: “静坐战争”
1、战争的全面爆发:法国沦陷
戴高乐将军在英国组织“自由 法国运动”,继续斗争。
1940年四五月,德军进攻 西欧,占领法国等西欧北 欧国家,轰炸英国。在此 期间,意大利加入德国一 方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内容:
它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在属于波罗的 海(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发生 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 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属于波兰国家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 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纳雷夫河、 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40年秋,德意日正式结 成军事侵略同盟。
1941年6月22日德军 闪击苏联,二战进一 步扩大,苏联初战失 利,大片领土沦陷。
斯大林领导的伟大卫国战争
三、日军偷袭珍珠港
“大东亚共 1940年 日本
荣圈”计 确 立
贸易 禁运

偷袭
1940—1941年 占领印度支那
1941.12 珍珠 港事件
德意英法 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天之内
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以牺牲小国利益祸水东引,
将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侵略野心
日益膨胀,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一、慕尼黑阴谋
纵容 德国 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
绥靖 政策
强 占

英 法
苏 祸水台东引

慕尼黑 会议

捷克斯洛伐克
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马 奇 诺 防 线
法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0年秋德军空袭英 国,企图迫使英国屈 服。
1.成功就是怀着积极的心态,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 的能力。
2.1940年5月13日邱吉尔首次以首相身份发表著名讲 话:“我没有別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 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 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 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