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的书法,诗词15首

合集下载

吴佩孚对联

吴佩孚对联

吴佩孚对联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号孚威将军,山东省蓬莱县人。

秀才出身。

1898年投军,历任北洋军第3镇曹锟部下管带,第3师团、旅、师长。

直系军阀首领。

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时,以“爱国军人”姿态,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后任两湖巡阅使、直鲁豫三省巡阅使。

1922年为争势力范围与东北军的奉系头目张作霖打了一次大内战,名曰“直奉之战”,这次内战直系获胜,是其最得意的时期。

1923年残酷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制造二七惨案。

大革命时期,1924年9月张作霖卷土重来,展开“第二次直奉大战”,这次战争中却是被奉系打败,锐气大减。

1925年3月仓惶入湘,出走岳州,寄于赵恒惕篱下。

1926年北伐军兴。

1927年其主力在湖北丁泗桥一战,又被国民革命军打败。

同年逃至四川,不得不依附地方军阀杨森等。

自后江河日下,终于退出了政治舞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蛰居北平(今北京),过着销声匿迹的隐居生活。

当时一些失意的军阀政客极力怂恿吴出洋寻找国外支持,以图东山再起,均被射绝。

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投敌叛国,当了汉奸头目,在日本统治区组织伪政权时,日本多次迫其出任伪政府首脑,汪又多次动员他“出山”相助,“共赴国难”,都遭到了他严辞拒绝。

其民族气节确非一般军阀可比。

1939年12月4日因牙疾请日籍医生医治,拔牙后因流血不止而逝世,终年65岁。

吴佩孚自题联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自挽吴佩孚贺赠联花开阳春惟三月;人在蓬莱第一峰。

——赠友人1920年前后,吴氏常以此联送人,以示他的雄心壮志。

这是因为1919年冯国璋病死,天便成为地位仅次于曹锟的直系军阀首领,此时甚为得意。

“蓬莱第一峰”,古代传说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为神仙所居;蓬莱名列第一,故名。

吴佩孚撰挽联天高月黑风沙恶;志决身歼军务劳。

历史趣谈:军阀吴佩孚轶事:住甘肃天水时吃光城中所有鱼翅

历史趣谈:军阀吴佩孚轶事:住甘肃天水时吃光城中所有鱼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军阀吴佩孚轶事:住甘肃天水时吃光城中所有鱼

导语:刘湘代表没有套出吴佩孚的意图来,反听吴佩孚训斥了刘湘一顿,只好红着脸,连声说:“是!是!”而告退。

1931年9月,吴佩孚来到天水。

这时
刘湘代表没有套出吴佩孚的意图来,反听吴佩孚训斥了刘湘一顿,只好红着脸,连声说:“是!是!”而告退。

1931年9月,吴佩孚来到天水。

这时陇南十四个县,全为马廷贤所占据。

马部骑兵号称两万之众,编为三个骑兵师,攻占天水后又号称三个军。

由韩进录、王占麟、马如仓分别担任军长。

同年,国民政府中央特派员严尔爱来天水,马廷贤便接受蒋介石收编,被委任为陇南绥靖司令,由陕西潼关行营主任杨虎城指挥。

由于吴在出川前,曾派他的政务处长刘泗英来天水鼓动过马廷贤,所以马廷贤对吴来天水仍表示热烈欢迎,曾派吴庆安为代表,前往武都迎接,显得格外重视。

马廷贤对吴的欢迎招待极为奢华,行辕设在天水当时最为壮观的九间楼,接待工作由参谋马达谋、副官马占麟、副官处书记蒲聘如(天水市人)全力操办。

但计划的行辕地址已破旧不堪,因马部破城后,韩进录的骑兵卫队就驻扎在九间楼,楼道上下已成为马圈,为便于马匹通行,楼梯早已被垫为路坡,楼内楼外也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于是采取紧急措施,组织人员突击抢修,由天水县政府拿出六千块银元作为装修费用,调集工匠日夜施工。

在吴到达之日,九间楼已焕然一新。

吴的卧室设在九间楼最后一间房内,室内布置富丽堂皇,床上是绸缎被褥、俄国毛毯、黄绸帐幔。

行辕内外灯火辉煌,楼前正门扎有大型彩门,上飘各色彩旗,下悬精制宫灯,正中挂“孚威上将军行辕”金字大匾,
生活常识分享。

吴佩孚的诗15首

吴佩孚的诗15首

吴佩孚的诗15首1. 山川异域意,风月共天涯。

春来花满地,秋去叶成堆。

岁月承流水,人生任离杯。

青云何所望,白日照四方。

2. 世情千万种,人生百年间。

荣华富贵尽,何必镇山岳。

岁月如梭逝,江山不可挽。

唯有诗情在,永留天地间。

3. 春日行走过春田,踏遍绿茵。

心中感慨,思绪纷纷。

春光明媚,花香袭人。

绿树成荫,蝶舞翩翩。

此情此景,何必再问。

心悦诗意,自得其乐。

4. 夜泊牛渚怀古牛渚夜静,湖水潺潺。

古迹苍茫,历史长沉。

楚汉争霸,战马踏燕山。

岁月流逝,古今交织间。

诗人怀古,感慨万千。

唯有此景,永留人间。

5. 南国山水南国山水,胜景无比。

流水潺潺,蜂蝶翩翩。

山峰秀丽,云雾缭绕。

曲径通幽,桥梁相连。

诗情画意,令人悠然心曼。

6. 长江滚滚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他乡遇故知,相逢一笑泯恩仇。

世事如棋,牢记人生路。

尽管征途漫长,前途依旧可期。

7.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8.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归去来,田园寥落,离别情长。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9.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 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2. 梅花墨梅开五,玉壶凝清香。

丹桂飘馥郁,芙蓉舒落芳。

松涛阵阵起,石云恍惚藏。

长卿信马远,天清月白凉。

浮生如梦,业已尽忘。

若化为灰烬,犹是余香。

13.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吴佩孚

吴佩孚
总之,先祖父的晚年生活绝不同于其他失败下野的军阀政客。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治国、安邦、平天下”,认为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负有责任,尤其不能容忍外族的侵辱。他一生自诩为关羽、岳飞和戚继光,当时社会上有“关岳吴”的赞许,我家的大门洞还悬有谢觉哉书写的大幅金匾“元敬再生”(元敬是戚继光的号)。以先祖父这样的为人和心志,后来却身陷日寇侵占下的北平,其心境和遭遇就可想而知了。
拒当日本侵略者傀儡遭谋杀
日本侵略者想利用先祖父与蒋介石政权的历史宿怨和在社会上的威望,企图敦劝他出山当傀儡。一时间,每日宅前车水马龙,军警林立,日特首领及形形色色的汉奸说客络绎不绝,门前经常水泄不通。在这种“外有强敌施压,内有群奸游说”的困难境遇下,先祖父始终不肯在强敌面前屈膝就范。他痛骂上门游说的大汉奸江朝宗“老而不死”,齐燮元“死无葬身之地”,还斥责汪精卫是“著名汉奸”,“无耻下贱”。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他多次对日特头子拍桌子,掷茶碗,盛气凌人。他提出了日寇不可能接受的“出山条件”:日军必须全部撤出中国,包括东北三省,确保自己的实力、实权和实地。先祖父自知身处险境,谆谆教诲我父亲:不准当汉奸!
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1874年4月22日生于山东省蓬莱县。6岁被送到私塾就读,吴佩孚14岁,父亲吴可成害病死了,剩下孤儿寡母。
1896年中秀才。
1897年,已是秀才的吴佩孚因反对地方豪绅被县官通缉,逃到北京算命为生。
[编辑本段]吴佩孚之死
—— 先祖父吴佩孚的生前身后事
作者:吴运乾 吴运坤 (吴佩孚之孙)
在我们开始记事的时候,亦即本世纪30年代中期前后,先祖父吴佩孚已经赋闲若干年了,其时居住在北京(时称北平)东城什锦花园胡同11号。我们的追忆仅限于幼时至1939年先祖父被害前后的所见所闻。

适合扇面书法的诗词

适合扇面书法的诗词

适合扇面书法的诗词1.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陆游《对酒》2.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卢纶《李端公》3.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李清照《清平乐》4.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佚名《鱼游春水》5.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湘驿女子《题玉泉溪》6.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7.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刘希夷《代悲白头翁》8.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9.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10.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朱服《渔家傲》11.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白朴《清平乐》1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13.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秦观《望海潮》14.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15.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孟子》16.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曹丕《杂诗二首》17.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18.人道山长山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李清照《蝶恋花》19.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20.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21.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温庭筠《瑶瑟怨》22.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违。

——鱼玄机《闺怨》23.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李白《清平乐》24.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范云《别诗》2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6.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27.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台城》28.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佚名《庭中有奇树》29.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遣怀》30.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中国名人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名人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起拍價﹕ 30,000-40,000 作品成交價﹕-----
林則徐 (1785-1850) 水墨紙本 立軸
行書七言對聯 170×40 cm.×2
釋文﹕寫書竹簡拈鮮碧﹐ 臨帖藤牋搨硬黃。 鈐印﹕林則徐印 款識﹕少穆林則徐。
林則徐 : 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閩侯縣人)﹐字元 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 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等。是中國清朝 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 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 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 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

启 功
( 一 九 一 二 二 〇 〇 五 )

胡锦涛
(一九四二 —

马 英 九
( 一 九 五 〇


(二)
高 邕(1850~1921) 行書十二言聯 (1893年作) 紙本 對聯 150.5×20cm×2 釋文﹕問誰續百首新詩比紅兒顏色﹐ 有人記雙聲舊曲放白石風流。 款識﹕瘦碧先生新成紅冰閣﹐自撰楹帖屬引清異﹐可為名士 傾城一勝事也。癸巳中秋前四日李盦高邕為書之。
戴 笠
( 一 八 九 三 一 九 四 六 )

溥 儒
( 一 八 九 六 一 九 六 三 )

周 恩 来
( 一 八 九 八 一 九 七 六 )

陈 立 夫
( 一 九 〇 〇 二 〇 〇 一 )

梁 实 秋
( 一 九 〇 三 一 九 八 七 )

邓小平
(一九〇四 —一九九七)
赵 朴 初
( 一 九 〇 七 二 〇 〇 〇 )
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碩(1844~1927) 隸書七言聯 紙本 對聯 1903年作 129.5×32cm×2

书法字帖诗句

书法字帖诗句

书法字帖诗句
- 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李白《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王维《渭城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吴佩孚五十寿联欣赏

吴佩孚五十寿联欣赏

吴佩孚五十寿联欣赏
吴佩孚五十寿联欣赏
牧野鹰扬,百岁功名才半世;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简注]吴佩孚(1874—1939),直系军阀首领。

他五十岁(1923)的时候,“直奉之战”已告结束。

在这场军阀大内战之中,直系得到胜利(“奉系”是以张作霖为首的东北军),吴佩孚被任为“直鲁豫三省巡阅副使”,开府洛阳。

牧野:古地名。

在今河南淇县南。

周武王克纣于牧野。

鹰扬:鹰之奋扬,喻威武或大展雄才。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此喻吴佩孚的武功像武王克纣一样。

洛阳:地名。

属河南省。

历史上的'东汉、三国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与五代的唐皆建都于此。

隋、唐、五代的梁、晋、汉、周和北宋亦以洛阳为陪都。

虎视:如虎之雄视。

《后汉书·班固传·西都赋》:“周以龙兴,秦以虎视。

”《注》:“龙兴虎视,喻盛强也。

” 风雨:此喻各种变幻的形势。

中州:洛阳古称中州。

此指中原地区。

联语典丽雄阔,大气磅礴。

既切吴佩孚的身份,又切他五十岁生日,还点明做生日的地点——洛阳,并且写出了当时军阀混战的局势。

就联论联,的是名联佳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佩孚的书法,诗词15首
吴子玉原也是一书生。

时势激荡、风云际会,使他由前清秀才变成为民国的“孚威上将军”。

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清末秀才。

19 06年为北洋军曹锟部管带。

1917年升任陆军第三师师长。

五四运动时曾通电反对巴黎和约签字。

1922年战败奉系军阀张作霖,掌握直系军权,先后任两湖巡阅使、直鲁豫三省巡阅副使,后成为北洋军阀直隶首领,操纵政权并不断发动内战,支持曹锟控制北京政权。

1939年“九一八”事变后,蛰居北平。

日本数次逼其出任伪政府首脑,固辞不就。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衔。

著有《正一道诠》《循分新书》《春秋正义》《易经新解》《明德讲义》及《吴佩孚先生全集》等。

受清末民初书坛尊碑风气影响,吴氏书宗北碑,尤其深得《石门铭》笔意。

行草吸取篆书技法,雄健醇厚,但气局略显狭迫。

能作竹石梅花小品,多明清风规,意境清雅。

1931年(民国20年)10月中旬,蛰伏四川的军阀吴佩孚带领随员200余人经武都抵达天水县城。

受到马廷贤的欢迎。

马廷贤把吴的“孚威上将军行辕”安在天水最好的一座房子里--大城九间楼。

在天水期间,马的部下、各县士绅以及地方人士等往谒甚众。

吴对来宾只谈论诗文和四书五经,不谈政治。

当时曾
有人问:“听说蒋委员长要请大帅到南京去,大帅去吗?”吴只回答:“鸟兽不可与同群。

”不再言其他。

后吴佩孚闻风陕军有驱逐意向,即离天水经甘谷前往兰州。

---------------------------------------------------------
一、青壮年时期
---------------------------------------------------------
回防途次
行行重行行,曰归复曰归。

江南草木长,众鸟亦飞飞。

忆昔赴戎机,长途雨雪霏。

整旅来湘浦,万里振天威。

孰意辇毂下,妖孽乱京畿。

虺蛇思吞象,投鞭欲断淝。

我今定归期,天下一戎衣。

舳舻连千里,旌旗蔽四围。

春满潇湘路,杨柳正依依。

和风送归鸟,绿草映晴晖。

少年惜春华,胜日斗芳菲。

来路作归程,风景仍依稀。

周公徂东山,忧搀亦畏讥。

军中名将老,江上昔人非.
建树须及时,动静宜见几。

何日摧狂虏,发扬见国威。

不问个人瘦,惟期天下肥。

丈夫贵兼济,功德乃巍巍。

江上送归舟,风急不停挥,得遂击楫志,青史有光辉。

春日雁北向,万里动芳徽。

鸿渐磐石愿,衍衍不啼饥,
止戈以为武,烽烟思郊圻。

同仇复同仇,归愿莫相违。

---------------------------------------------------------
满江红〃登蓬莱阁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

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

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

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

甲午役,土地削;
甲辰役,主权堕,
江山如故,夷族错落。

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

---------------------------------------------------------
二、虎踞洛阳时期
---------------------------------------------------------
失题(1923年,五十寿诞席间口占)
欧亚风去千万变,英雄事业古今同。

上苑花开春三月,人在蓬莱第一峰。

---------------------------------------------------------
失题(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夕)
龙泉剑斩血汪洋,千里直趋黄海黄。

大禹神功何其伟,洛阳一气贯扶桑。

---------------------------------------------------------
三、第二次直奉战败后
---------------------------------------------------------
无题二首
放眼乾坤一叶舟,无端与我任沉浮;
登场傀儡皆陈迹,人梦邯郸总幻游。

消尽一年唯昼夜,凑成万古见春秋,
请君试问东流水,流到何时更不流。

人生切莫逞英雄,万事无如一理通;
虎豹还需防獬狗,蛟龙最怕遇蜈蚣。

小人行险终须险,君子固穷未必穷,
百尺楼船沉海底,只因使尽一船风。

---------------------------------------------------------
初至黄州,走笔云史(1925年)
为谋统一十余秋,叹息时人不转头;
赢得扁舟堪泛宅,飘然击楫下黄州。

---------------------------------------------------------
赤壁春望书示云史:
戎马生涯付水流,却将恩义反为仇;
与君钓雪黄州岸,不管人间且自由。

-----------------------------------------------------黄州早春登城
两字功名百战哀,江山无改此登台;
举杯独酌看周易,樊口江鱼下酒来。

---------------------------------------------------------
四、为北伐军战败后流落四川时期
---------------------------------------------------------
失题(1927年2月吴54岁生日时作,仿清嘉庆帝诗)
民国军人皆紫袍,为何不与民分劳?
玉杯饮尽千家血,红烛烧残万姓膏。

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

逢人都道民生苦,苦害生灵是尔曹!
---------------------------------------------------------
感怀(1927年作于白帝城)
万山拱极一峰高,遯迹何心仗节旄。

望月空馀落花句,题诗寄咏猗兰操。

江湖秋水人何处,霖雨苍生气倍豪。

笑视吴钩自搔首,前途恐有未芟蒿。

---------------------------------------------------------
入蜀(1927年)
曾统貉貅百万兵,身衰蜀道苦长征。

疏狂竟误英雄业,患难偏增伉俪情。

楚帐悲歌驻不逝,巫云凄咽雁孤鸣。

匈奴未灭家何在,望断秋风白帝城。

---------------------------------------------------------
失题(1927年)
竹阳城外有高台,把酒登临曙色开。

蜀陇云山皆北向,巴渝风雨自东来。

锦帆终古天涯去,春色无端地底回。

到此我思廿八将,谁为呼取尽余杯?
---------------------------------------------------------
赠刘存基(1927年)
方寸纠纷俗累萦,无端怅触笔花生。

人因落魄寻知己,诗写牢愁见性情。

洛水梦回千里曲,蜀山登断一钩轻。

枕边莫恼鹃声恶,催起刘郎趁早行。

---------------------------------------------------------
游绥定凤凰山(1929年)
英雄处处出人头,又上高峰作壮游。

满眼苍生归掌握,数堆疑塚感荒邱。

萧萧木叶传边警,点点梅花为我愁。

休到崑崙山上游,中原王气不胜秋。

---------------------------------------------------------
评张学良
棋枰未定输全局,宇宙犹存待罪身。

醇酒妇人终短气,千秋谁谅信陵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