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地图学》复习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资料

地图的基本特征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图形认知和空间认知)。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国家基本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八种。

地图类型:按尺度划分、按区域范围划分、按地图图形划分、按地图维数划分、虚地图:存在于人脑中或电脑中的地图。

实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地图的应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文化、教育及日常生活。

现代地图的生产,可以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种,后者包括: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

第二章法线是测量地球的基准线。

地理坐标是用经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地心经纬度在地图学中,认为大地经纬度来定义地理坐标更好、因为大地经纬度定义的地理坐标,是在规整的椭球面上构建的,每条经纬线投影到平面皆呈直线或平滑曲线,便于地图投影的研究与应用。

大地控制网简称大地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成控制网组成.平面控制网一般可由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完成,高程控制网:一种称绝对高程,另一种称:相对高程。

投影,数学上的含义是两个面(平面或曲面)上的点与点(或线与线)的对应关系。

地图投影的变形具体变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地图投影的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根据球面与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正轴方位投影、横轴方位投影、斜轴方位投影。

2)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等角航线与大圆航线投影选择依据: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方位投影适用于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正方位投影适用于两极地区图,圆锥投影适用于编制出于中纬地区沿线方向东西延伸地域的地图地图比例尺的含义:我们把地图上所表示的空间尺度。

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整理资料

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整理资料

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整理资料第一章导论地图的功能1. 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2. 地图的传递功能3. 地图的模拟功能4. 地图的认知功能第二章地球体与地球投影地图投影的概念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变形1. 性质地图投影引起变形的具体表现: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面积变形2.变形椭圆:地球上一个无穷小圆——微分圆,在投影后一般会变为一个微分椭圆,利用该椭圆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

这种图解方法称为变形椭圆,也称底索指线。

特别方向: 变形椭圆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及经向和纬向。

3.长度比4.角度变形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 12.比例尺3.地图内容4.出版方式斜分比例尺(微分比例尺)(重点掌握)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制成可以量取比例尺基本长度单位的1/100。

读数:2.640第三章地图数据源本影:是地物本身未被阳光直接照射到的阴暗部分的影像。

落影:是在地物背光方向上地物投射到地面的阴影在像片上的构像。

地理属性信息可通过量表系统进行描述和区分,它是制图对象分类分级的理论基础。

量表系统是按从定性到定量的四级(或四类)精确度描述和区分制图对象的属性特征,由低到高依次为:1.定名量表2.顺序量表3.间隔量表4.比率量表第四章地图概括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1.选取——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

2.简化——显示空间信息的重要特征,删除次要的细部。

3.夸张——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4.符号化——将空间信息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获得的记号,根据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性和相关位置制成各种图形。

确定选取指标的几种数量分析方法1.图解计算法(苏霍夫)2.开方根规律法(特普费尔)3.等比数列法(鲍罗金)影响(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1.地图的用途与主题2.地图比例尺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4.制图数据质量5.制图图解限制第五章地图符号化地图符号的分类1.几何特征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体状符号2.视觉含义分类形象符号抽象符号3.比例分类依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地图注记: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

大学新编地图学教程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共7套涵盖主要知识点

大学新编地图学教程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共7套涵盖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地图:2、居民点:3、圆锥投影:4、大地水准面:5、地图概括: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空;每空1分,共10分)1、地图的构成要素有:、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2、70年代,德国地图学家佛莱泰格把地图学分为、地图学方法论和地图学实践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基础;《地理学指南》成为西方古代地图编制理论的代表。

4、椭球体三要素:长轴即赤道半径、短轴即极半径和。

5、中国的大地控制网由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控制点遍布全国各地.6、GPS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即空间部分、地面支撑系统和-7、地球球血投影到平血口寸,产生的变形有长度、角度和面积三种,地图投影根据变形特征可分为:、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8、地图符号的组成要素:颜色、形状以及o9、地图注记分为名称注记、、数字注记和说明注记。

10、普通地图分为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开方根规律的基木特点是什么?2、地图符号的符号特征是什么?3、地图按比例尺是如何分类的?4、色彩设计应注意哪几个问题?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简述地图集的编制过程及其注意的问题?2、简述设计色层表的设计原则?五、计算绘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1、已知图幅编号为H-50-6-A,求其经纬度?•、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口寸I,可和空I'可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居民点:是人类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3、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而上,然后将圆锥而展为平而而成。

4、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小,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2020年7月整理)《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提纲.doc

(2020年7月整理)《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提纲.doc

《地图学》复习提纲练习一:《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复习指导第一章导论一、填空: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

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

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

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

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

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

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新编地图学教程期末复习笔记

新编地图学教程期末复习笔记

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比例尺、地图投影、坐标系统等)地图概括:地图必须经过科学的概括(地理信息的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符号系统:对地图表现的地里信息设计一套科学、完整的符号系统(铁路、公路、水系等)地理信息载体:地图承载地里信息,表现方式多样(纸质、实体模型、影像、声像等)地图的定义: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一般是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用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构成要素:图形要素:地理信息的符号表达数学要素:地图可比性、可量性的基础地图投影:球面——→平面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迪卡尔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天文点、水准点、导线点、三角点等辅助要素:图名、图例、地图编号、编制和出版单位、时间、主要编图过程及参数等补充说明:用图表、照片、文字等形式对主要图件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的补充。

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三大组成部分现代地图的作用与功能•认识功能: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提供空间分布物体和现象的尺寸、维数、范围等概念,获得物体的定性及定量特征;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地图的应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我国地图学思想和理论成就制图六体: 道里距离高下相对高程方邪地面坡度起伏迂直高低起伏距离与图上平面距离的换算什么是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与静止海平面相重合的面作为基准面向大陆延伸,并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的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也称地球物理表面,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成为大地体)(静止海平面:无波浪、无潮汐、无水流、无大气压变化并处于流体平衡状态)大地体是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分为几何投影、非几何投影几何投影: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平面相切或想割,将球体表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所构成的投影。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四章复习题(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四章复习题(

第四章复习题0一、选择题1. ( A )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限定了制图区域幅面和要素总量.A 地图比例尺B 地图的用途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D 数据质量2. 一条河流长8cm, 它距两测河流的平均距离为6cm,跟据下表判断它能否入选.( B )A 能B 不能C 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等比数列表3. 常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选取的地图定量概括方法为( B ).A 图解计算法B等比数列法C回归分析法D区域指标法4.下图为用回归分析法得到的居民点选取曲线,如果要制作一副1:100000的地形图,地面上有150个居民点,在所做的地图上应保留多少个居民点.( D )A 30B 60C 90D 1205. 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 C )方法A 层次归类B 数量分级C 降维转换D 等级合并6.地图概括时,为表达正确的相互关系,常用( B )方法处理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7.一些有许多微小弯曲的河流,如果按比例尺机械的化简,这些弯曲将被全部删除,多弯曲河流将变成笔直的河段,反而歪曲了河流的特征,因此,必须对一些弯曲进行( A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8.对于相同比例尺\同一主题的南方分散式居民地和北方集团式居民地的地图概括, 南方分散式居民地比北方集团式居民概括程度( B )A 大B 小C 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9、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 A )方法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二、计算题由一张1:1万的地形图,编绘成1:25万的地形图,已知1:1万地形图上河流有100条,如果新编地图河流宽为1mm,原始地图的河流宽为2mm,河流重要程度为很重要,问在新编地图上应有几条河流?(40条)三简答题1 什么是地图概括?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2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新编地图学复习题答案

新编地图学复习题答案

新编地图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地图学是一门研究地图的______、______、______和应用的科学。

A. 制作B. 表达C. 存储D. 分析答案:A B D2.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A. 地图符号B. 地图比例尺C. 地图注记D. 地图方向答案:A B C3. 在地图上表示地形高程的方法有等高线法、______和______。

A. 阴影法B. 地形剖面法C. 颜色分层法D. 点状符号法答案:A B4. 地图的类型可以根据其内容和用途分为______、______和专题地图。

A. 地形图B. 政治图C. 交通图D. 社会经济地图答案:A B5. 地图投影的目的是将地球表面的点______到平面上。

A. 直接映射B. 间接映射C. 等距映射D. 等角映射答案:A二、填空题1. 地图的符号系统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符号、色彩、文字2. 地图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上距离的______。

答案:比例关系3. 地图的定向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经纬度定向、地图符号定向、指北针定向4. 地图的精度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定位精度、内容精度、制作精度5. 地图的存储形式有纸质地图、______和数字地图。

答案:胶片地图三、简答题1. 简述地图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答案:地图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规划者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帮助规划者分析城市现状,预测城市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以及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2. 描述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

答案: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是将地球表面的点通过数学方法映射到平面上。

这个过程需要解决地球表面的曲率与地图平面的直线性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选择不同的投影方法来平衡地图的变形,如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距离投影等。

四、论述题1. 论述数字地图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的优势。

新编地图学复习题答案

新编地图学复习题答案

新编地图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A. 比例尺、图例、注记B. 比例尺、方向、图例C. 比例尺、方向、注记D. 比例尺、图例、注记、方向答案:D2. 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A.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B. 比例尺 =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C. 图上距离 = 比例尺× 实际距离D.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 比例尺答案:A3. 地图上的方向表示方法主要有:A. 经纬网定向法B. 上北下南定向法C. 指向标定向法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4. 地图的分类方式包括:A. 按内容分类B. 按用途分类C. 按比例尺分类D. 所有上述方式答案:D5. 地图投影的目的在于:A. 将地球表面的曲形转换为平面图形B. 保持地球表面的面积不变C. 保持地球表面的距离不变D. 保持地球表面的方位不变答案:A二、填空题1. 地图上表示地形起伏的等高线,其间隔表示的是________。

答案:地形的坡度2. 地图上表示水系的符号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河流、湖泊3. 地图上表示道路的符号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公路、铁路4. 地图上表示植被的符号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森林、草地5. 地图上表示建筑物的符号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房屋、工厂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图比例尺的作用。

答案:地图比例尺的作用是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它帮助用户理解地图上的距离与现实世界中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准确地测量和估算地图上的各种地理要素。

2. 请简述地图上的方向表示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答案:地图上的方向表示方法主要有经纬网定向法、上北下南定向法和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通过经纬线来确定方向,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地图;上北下南定向法假设地图上方为北,下方为南,适用于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简单地图;指向标定向法通过地图上的指向标来指示北方,适用于需要明确方向指示的地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编地图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一章导论1、地图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详见P2)(1)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2)地图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3)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4)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2、数学法则的三要素。

(详见P2)(1)比例尺(2)地图投影(3)坐标系统3、地图的定义。

(详见P4)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概况,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4、地图的四项功能。

(详见P5)(1)地理信息的载负功能(2)地图的传递功能(3)地图的模拟功能(4)地图的认知功能。

5、地图的类型。

(详见P7)(1)按比例尺划分:①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②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在1:100万到1:10万之间);③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等于1:100万)。

(2)按区域范围划分:①星球图、地球图;②世界图、半球图、大洋图;③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地图;④局部区域图,如海湾图、流域图。

(3)按地图的图型划分:①普通地图(地形图、地理图)②专题地图6、了解地图学的发展史,对重要的事件、代表作品、人物进行识记。

(详见P9)(1)在国外,最古老的地图是:古巴比伦地图,迄今已有4500多年;(2)国内的裴秀提出了地图史上闻名的“制图六体”,代表作晋朝全国《地形方丈图》“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禹贡地域图十八篇》。

7、地图的成图方法。

(详见P21)地图的成图方法分为实测成图法和编绘成图法两类。

(1)实测成图法:野外地形测图、摄影测量成图(2)编绘成图法: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

8、地图学的定义。

(详见P26)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9、地图学的学科体系: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详见P27廖克)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名词解释:(详见P35)①大地水准面:没有棱角、没有褶皱,以这个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向大陆延伸,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②大地体: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是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称大地体,即地球物理表面。

③旋转椭球体:人们假想,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旋转椭球体,或称地球椭球体。

它包含5个参数:长半轴:a;短半轴:b;扁率:α=(a-b)/a;第一偏心率:e2=(a2-b2)/a2;第二偏心率:e2=(a2-b2)/b2。

④参考椭球体:在局部地区确定一个与大地水准面符合最好的地球椭球体。

⑤什么是一级、二级、三级逼近(近似):大地体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旋转椭球体是对地球球体的二级逼近;参考椭球体是对地球形体的三级逼近。

2、地理坐标系的三种坐标系。

(详见P36)(1)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其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2)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其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3)地心经纬度:主要用于GPS。

3、我国采用的大地测量系统。

(详见P39)(1)平面控制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2)高程控制系统:1985黄海高程系4、地图投影的概念、分类。

(详见P52)(1)概念: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表面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使地面地位的地理坐标(ψ,λ)与地图上相应点位的平面坐标(x,y)之间,建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2)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①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

②非几何投影: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

(2)按投影变形性质: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5、了解几种重要的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详见P61)、UTM投影(详见P63))6、地图比例尺的概念(两种情况)。

(详见P75)(1)当制图区域比较小时,地图比例尺指图上长度与相应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

(2)当制图区域相当大时,地图比例尺是指进行地图投影时对地球半径缩小的比率,通常称为地图主比例尺。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1、地图数据的四种量表系统。

(详见P107)(1)定名量表(2)顺序量表(3)间距量表(4)比率量表第四章地图概况1、地图概况概念、意义(目的)。

(详见P123)(1)概念:在制图过程中对地图数据和图解形式经过科学化处理,使其能表现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象的基本的、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

(2)意义:揭示制图区域或制图对象最主要的本质性的特征和分布规律2、地图概况的内容和方法。

(详见P127)(1)选取(资格法和定额法)(2)简化(3)夸张(4)符号化(开方根规律法)。

资格法的优缺点优点:标注明确,简单易行。

缺点:以一个指标作为选取的条件优势不能全面衡量地物的重要程度,不易体现选取后的地图质量。

定额法的优缺点优点:保证图面选取的内容既能清晰易读,又能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密度。

缺点:难以保证选取的数量同所需的质量指标取得协调。

第五章地图符号化1、符号的五种基本视觉变量。

(详见P165)形状、尺寸、颜色、方向、网纹。

2、(1)色彩三要素:色相、亮度、彩度。

(2)色光的三原色:红(R)、绿(G)、蓝(B)。

(3)颜料三原色:黄(Y)、品红(M)、青(C)。

3、几种常用的计算机表色系统。

(详见P173)(1)RGB模型;(2)HSB模型;(3)CMYK模型。

注意后者与前两者相比的区别、优点。

第六章地图表示法1、地图表示方法的种类及概念。

(详见P188)(1)呈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点位符号法:点状符号通过图面定位和视觉变量组合,表达了地理数据的属性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

(2)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①线状符号法;②动线法。

(3)呈面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①质底法:;②范围法:;③点值法:;④分区统计图法:;⑤定位图表法:;⑥分级统计图法:。

(4)动态地图基本形式:①动态模拟方式;②实时响应方式;(3)虚拟现实。

2、比率符号的分类(概念)。

(详见P191)。

(1)概念:符号尺寸与其所代表的属性数值具有明确的比率关系(2)分类:因计算方法和数据组织方式的不同,比率符号分为绝对比率符号和条件比率符号两类,以及连续比率和分级比率两种方式。

绝对比率符号:符号面积S与其代表的数值M之比为一常数k的符号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S与其代表的数值M之比符合某一函数关系的符号(3)注意:在实际制图工作中,条件比率比绝对比率方法更常用,分级比率比连续比率方式更普遍,而条件分级比率方法的应用最广泛。

第七章地图编辑1、地理图、地形图的区分(以概括程度区分)。

(详见P241)(1)概念:地理图:是以反应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一种普通地图。

地形图:通常是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示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数据和相关数据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2)区别:(1)地理图的地势要素多以等高线加分层设色表示,它的地物多以抽象符号表示。

(2)地形图的集合精度高,内容详细。

地形图的地势要素主要用等高线显示,其他地物则按统一规定的图示符号,注记加以表示。

(3)这两种地图主要依据概括程度来区分,不能简单地依比例尺划分。

概括程度较高的是地理图,较低的是地形图。

2、自然地理要素与社会人文要素的种类及表示。

(详见P241)(1)自然地理要素:①水系②地势③地质和植被。

(2)社会人文要素:①居民点②交通网③境界线。

3、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形图的种类及特点。

(详见P249)(1)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形图的种类: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共8种。

(2)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形图的特点:①具有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②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③依据国家测绘管理部门统一制订的规范和图试。

4、地形图的分幅编号(在打印纸上必考题)(已知某地经纬度,求其所在比例尺(1:5000)地形图的编号)5、专题地图的类型。

(详见P254)(1)按内容分类:①自然地图②社会经济地图③环境地图④其他专题地图。

(2)按概括程度分类:①解析图②组合图③合成图。

6、专题地图的数据类型。

(详见P259)(1)地图数据:①普通地图②专题地图(2)影像数据(3)实测数据和统计数据(4)文字资料。

7、遥感系列成图。

(概念、要求)(详见P277)(1)概念: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之内,避免各生产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要求重复地分别进行航空摄影或卫星数据采集,而是统筹兼顾多方面需要,进行一次航空摄影或卫星数据收集,然后按照统一的规范和作业顺序,联合编印一系列的专题地图。

(2)要求:①统一信息源;②统一对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认识;③制定统一的设计原则;④按一定的规则顺序成图。

8、地图集与系列地图的异同。

①数据来源不同:地图集数据复杂,精度不一;系列地图数据源统一,精度一致。

②每幅地图显示区域有差别:地图集往往把整个区域分为多个组成小区域,分别表示在每幅地图上;系列地图中每幅地图表示区域相同,但反映不同的地理现象或专题现象。

第八章数字制图1、数字制图(计算机地理制图)的定义。

(详见P290)定义:数字制图亦称计算机地图制图,它是根据地图学原理,利用计算机和输入、输出设备,应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方法,实现地图数据获取、处理、识别、显示、存储与输出的技术。

2、国内外常用软件。

(详见P296)(1)CAD软件:AutoCAD、CorelDRAW、MicroStation;(2)GIS平台软件:①国外:ArcGIS、MapInfo;②国内:MapGIS、GeoStar、SuperMap。

3、数字地图制图方法(一般过程)。

(详见P300)(1)数据输入(2)数据编辑与符号化(3)地图输出。

4、GIS软件与CAD软件在数字制图中的异同比较。

(1)从功能上讲,CAD软件强调的是空间信息的可视化表达,GIS软件强调的是空间数据的管理与分析。

(2)GIS软件半智能化的专题制图功能,能轻松实现从数据到图形的地图可视化,但符号设计能力有限;而CAD软件强大的辅助设计功能能够获得精美的图形,但由于没有数据库,对一些属性数据与地图符号的管理与设计很不方便。

(3)正确综合GIS软件与CAD软件,可以取长补短,使地图既有科学价值,又有艺术美感。

第九章地图复制1、地图复制的方法。

(详见P329)①传统印刷②电子出版(印前系统)③无胶版直接印刷第十章地图分析1、地图分析的主要方法。

(详见P359)①阅读分析②图解分析③复合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