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组织能力评价表及标准
人员能力评估表完整版

人员能力评估表完整版
评估表说明
此能力评估表旨在评估员工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和技能水平。
通
过对员工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并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培训。
员工信息
- 姓名:
- 部门:
- 职位:
评估指标
请从1到5进行评分,其中1表示能力不足,5表示能力出色。
1. 专业知识
评估员工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 熟悉业务知识和技能:
- 对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
- 研究和研究新知识的能力:
2. 技能与技巧
评估员工在特定的工作技能和技巧方面的表现。
- 沟通技巧(包括口头和书面):
-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项目管理和组织能力:
3. 团队合作
评估员工在团队环境中的合作与协作能力。
- 积极参与团队活动:
- 弹性与适应性:
- 分享和支持他人:
4. 领导与管理
评估员工在领导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 对他人的指导和激励能力:
- 决策与问题解决:
- 目标设定和实现能力:
5. 自我管理
评估员工对自己的管理和发展能力。
- 目标设定和自我评估:
- 组织和时间管理:
- 持续研究和自我提升:
总结
根据以上评估,综合评价员工的能力水平并提出可改进的建议和培训机会。
评估人签名:
日期:。
员工岗位能力评价标准(含评价具体表格)

员工岗位能力评价标准(含评价具体表格)
一、目的
为了规范各级人员的综合能力考评标准,正确评价员工岗位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综合评价”的指导原则,确保各级人员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得到有效识别,为有效任用各级人员提供明确的判定依据,特制订本考评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产业公司全员岗位能力评价。
三、职责
(一)各部门直接负责人:负责按照此标准的要求对所辖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价。
(二)各事业部/中心负责人:负责按照此标准的要求对所辖员工或部门直接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价。
(三)公司领导:负责按此标准的要求对各事业部/中心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价。
(四)人力资源部:负责发放、回收评价表,与各评价人进行面谈,对评价结果进行复核,对得分进行统计与汇总,根据月度绩效考核结果及日常工作情况,有权提出质疑及评分的修订,避免做多错多,错多罚多的现象发生。
四、评价方法
(一)一般员工:采用自上而下的评价方法,由各负责人对所辖部门人员进行评价,权重占100%。
(二)中高层管理人员:采用自上而下的评价方法,由各负责人对所辖部门人员进行评价,权重占70%;每月由人力资源部不固定进行分配,由其他部门进行评价,权重占30%。
五、评价要求
各评价人要对被评价人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认真阅读,公平、公正评价,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
如发现营私舞弊或态度不端正现象,给予相应的评价处罚。
六、评价效用
本评价作为岗位胜任力评价凭据。
七、生效及解释
本标准自2019年6月1日起执行,解释权归人资行政中心。
附件
1、员工评价表
2、管理人员评价表
3、高级管理人员评价表。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和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和评价报告评价对象: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时间:2021年评价人员:内部控制评价组评价指标及评分:一、风险评估(20分)评价内容:对公司内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
评分标准:评估细致全面,风险识别准确有效,风险评估科学客观,风险应对及时有效。
得分:18分二、控制活动(30分)评价内容:公司内部控制措施的制定、实施和运行情况。
评分标准:控制措施合理完善,制度规范清晰,实施到位有效,运行稳定可靠。
得分:25分三、信息与沟通(15分)评价内容:公司内部信息系统的规范性和沟通机制的畅通性。
评分标准:信息采集准确完整,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内外沟通畅通有效。
得分:13分四、监督与审计(25分)评价内容: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和审计程序的健全性与有效性。
评分标准:监督程序明确规范,审计程序严谨有效,监督审计部门独立公正。
得分:22分五、风险应对与改进(10分)评价内容:公司对内部风险的应对措施及不断改进的能力。
评分标准:风险应对及时有力,改进措施有效推行,持续改进机制健全。
得分:8分评价报告:根据以上评分表的评价结果,公司内部控制整体得分为86分(总分100分)。
总体而言,公司内部控制工作较为完善,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审计等方面均有不错表现。
但在风险应对与改进方面还存在一定改进空间。
建议公司在今后的内部控制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风险评估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并加强信息和沟通机制的规范性和及时性。
同时,要加强对监督和审计程序的监管,确保其独立性和公正性。
另外,要重视风险应对与改进工作,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风险,并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以提升公司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
内部控制是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希望公司能将评价报告中的建议融入实际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司运营的稳健和持续发展。
部门团队工作能力评价表

部门团队工作能力评价表概述部门团队工作能力评价表是用于评估部门或团队的工作能力的一种工具。
通过对团队成员各项工作能力的综合评价,帮助部门或团队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评价指标1. 任务完成能力指团队成员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和效率。
评价标准•评估得分:A(优秀)、B(良好)、C(一般)、D(较差)、E (差)评估得分说明A 任务能够按时保质完美完成,并且胜任任务难度较高的工作B 任务能够按时保质完成,但不能胜任任务难度较高的工作C 任务能够按时完成,但难度较高的工作需要指导D 任务不能保证按时完成,且质量存在问题E 任务无法按时完成,且质量严重不合格2. 专业技能能力指团队成员在其职业领域对所需技能的掌握程度。
评价标准•评估得分:A(精通)、B(熟练)、C(理解)、D(基础)、E (不熟悉)评估得分说明A 精通所需技能,能独立解决技术问题B 熟练掌握所需技能,能基本独立解决技术问题C 理解所需技能,需要指导才能解决技术问题D 有基本技能,但需要大量指导才能完成工作E 不熟悉所需技能,无法完成任务3. 沟通合作能力指团队成员在沟通交流中协调与互动的能力。
评价标准•评估得分:A(出色)、B(良好)、C(尚可)、D(一般)、E (不合格)评估得分说明A 能够积极沟通,善于协调,能够与他人良好合作B 能够良好沟通,偶尔出现协调失误,能与其他人合作C 有待沟通提高,偶尔出现协调失误,较为妥当的与他人合作D 沟通较为困难,经常出现协调失误,效果并不理想E 没有沟通和合作能力,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4. 创新能力指团队成员在工作中能否研发出新方法、新思路和新方案的能力。
评价标准•评估得分:A(创新型人才)、B(有判断力的人才)、C(可充实的人才)、D(需指导的人才)、E(缺乏创新精神的人才)评估得分说明A 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新颖的创新想法,有持续改进工作的思想B 能够在工作中提出一些比较新颖、比较好的想法,能够对细节有自己的判断C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出一些可充实的想法和方案,但需要教育和培训D 不具备独立提供好的创意的能力,在领导和团队成员的指导下才能提出相对合理的想法E 面对难题时,不能抛开常规,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只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使用方法在给团队成员进行评价时,首先应该根据评价指标中的各项细节,详细描述团队成员的能力情况,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得分。
内部组织能力评价表及标准

15
战略管 理能力
战略管理
5
战略管 理能力
战略制定与分解
目标层层分解,
并以战略规划为
战略分解
导向,指导各项 关键计划、有全
5
面地核心能力和
管理能力提升计
战略管理 战略实施与控制
战略执行能力
强,组织、绩效
考核、流程等战
战略执行
略执行配套措施
5
非常完善,整个
沟通文化氛围浓
厚
决策层、管理层
9
战略认知度
和执行层都能一 致的描述出公司
179
投诉事件
1
1
180
销售服务的客户满意率
3
3
181
组织结构
1
1
182
管理基础
岗位配置
1
1
流程运行情况
1
1
184
文件体系的完整性
1
1
文件体系
185
文件体系的可操作性
1
1
187
成果标准
客户关系管理关键点成 果标准
1
1
交房工作的准备(含模
188
拟验房、工地开发日)
1
1
189
集中交房管理
1
1
190
交付风险控制
1
1
165
营销后评估
1
1
170
销售面积测绘
1
1
171
销售支持
销售变更管理
1
1
172
权证办理
1
1
175
人均销售面积
3-4万平米/人,兼 顾专业设置
3
3
绩效表现
员工能力评估表格模版

员工能力评估表格模版
1. 员工信息
- 姓名:
- 部门:
- 职务:
- 入职日期:
2. 评估标准
请根据以下评估标准,在每个能力项后标注相应评分:- 5分:优秀
- 4分:良好
- 3分:一般
- 2分:需要改进
- 1分:不符合要求
3. 能力评估
3.1 专业知识与技能
请评估员工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技能1:
- 技能2:
- 技能3:
- 技能4:
- 技能5:
3.2 沟通与协作能力
请评估员工在沟通与协作方面的能力:
- 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 能够有效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 能够和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 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
3.3 团队合作能力
请评估员工在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
- 能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
- 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
- 能够在团队中充当领导或支持角色:
- 能够为团队的共同目标做出贡献:
3.4 自我管理能力
请评估员工在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
- 能够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
- 能够有效处理工作压力:
- 能够积极寻求反馈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
- 能够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4. 总结评价
请对员工的综合能力进行总体评价,并提出需要改进的建议或指导意见:
- 总体评价:
- 改进建议:
评估人签名:
日期:。
部门内部考核评价表格式

部门内部考核评价表格式背景部门内部考核是每个企业评估部门的表现和贡献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内部考核能够促进员工的竞争力和工作效率,提高整个企业的绩效。
因此,设立部门内部考核评价表格对企业是非常有益的。
目的部门内部考核评价表格的目的是通过评价部门的表现和贡献来激励员工的潜力,以及为企业制定正确合理的发展计划。
借助这份简洁而实用的考核表格可以帮助企业全面、客观地了解部门工作与员工表现,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部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考核指标第一部分:部门贡献•业绩:部门的业绩和目标完成情况,包括销售额、利润、市场份额等。
•质量:部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表现,考核包括产品售后服务、顾客满意度等。
•市场营销:包括企业的市场调研、宣传和促销方法、公关策略、广告等方面的工作表现。
•管理:部门管理体制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效果;负责制建立、任务绩效考核及反思等方面的工作表现。
第二部分:员工表现•工作效率:按计划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低。
应具体考核完成工作的效率、是否达到要求等方面。
•服从管理:员工服从上级领导,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服从企业组织安排的程度和态度。
•积极性:工作积极性高低。
应具体考核员工是否在工作中有创新和进取的精神,是否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等方面。
•协作性:员工协作能力的表现,主要包括员工与同事相处的融洽程度、与上级领导沟通协调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考核评分每个考核指标分数为0~10分。
考核人可按照具体业务情况适当加减分,但总得分不得超过100,以10分为满分。
结论以上就是我们为企业提供的部门内部考核评价表格式,希望通过这份表格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评估部门绩效和员工表现,进而引领企业的增长和发展。
组织考核表模板

组织考核表模板一、基本信息姓名: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 职位:_________二、考核指标1. 工作质量:_________分2. 工作效率:_________分3. 团队协作:_________分4. 工作态度:_________分5. 技术能力:_________分6. 创新能力:_________分7. 沟通能力:_________分8. 学习能力:_________分9. 解决问题能力:_________分10. 目标达成度:_________分三、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1. 工作质量(满分30分)评分标准:任务完成度高,准确度高,无错误。
2. 工作效率(满分20分)评分标准:任务完成速度快,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3. 团队协作(满分15分)评分标准:能与其他团队成员良好合作,沟通协调能力强。
4. 工作态度(满分15分)评分标准: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能承担压力。
5. 技术能力(满分10分)评分标准:具备所需的专业技能,能解决技术问题。
6. 创新能力(满分10分)评分标准:能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推动工作改进。
7. 沟通能力(满分5分)评分标准: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他人需求。
8. 学习能力(满分5分)评分标准:能快速学习新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环境。
9. 解决问题能力(满分5分)评分标准:能有效分析和解决问题,采取适当的解决策略。
10. 目标达成度(满分5分)评分标准:能达成设定的目标,对结果负责。
四、总得分及考核意见总得分:_________ 分(请在此处填写总得分)考核意见:(在此处写下对员工的总体评价和建议,包括优点和需改进之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写要求: 一、5分制:最好为5,最差为1,具体评分标准详见下一页; 二、业内优秀企业值为参考值,可以视为最佳水平(5分),可对照标杆企业值评分。
编 一级指 号标
内容分类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因素)
行业内优秀企业 水平
评价因素 重要等级
1
战略管理机构完整
战略规划组
性
战略管理机构完整性
3
73
设计管理 74
设计计划控制 设计输入的完善性
1
1
1
1
77
设计过程控制质量
1
1
78
设计输出的完整性
3
3
设计过程控制 设计重要成果节点评审
79
执行程度
3
3
设计过程控制
80
设计评审标准的完善性
3
3
设计评审部门的参与程
81
度
1
1
项目公司品清单及部品
82
定样管理
1
1
设计变更论证及审批管
84
理
5
5
85
设计变更
独立部门、战略 敏感
5
2
织和程序
战略规划程序
战略规划程序
有流程、过程清 晰、管控有标准
5
3
战略信息搜集与分 析
战略信息收集和分析
定期收集信息、 编制战略报告,
决策作用大
5
文本的战略规划
4
战略分析与制定
报告,实施路径 具体、清晰,可
5
操作
战略制定与分解
评价因素 原始得分
评价因素 权重
2
10
1
5
3
15
3
1
1
客户研究
3
68
产品线研究
3
3
69
设计成果标准的完善性
3
3
产品研发
产品标准与客户需求匹 配度
3
3
产品标准与土地属性匹 配度
3
3
70
部品研究及部品库管理
1
1
设计创新
设计创新情况
1
1
设计费用标准
1
1
71
设计供方管理
设计合同的完善程度
60-100元/平米 (建筑面积)
3
3
供方评估
3
72
设计单位日常对接
3
179
投诉事件
1
1
180
销售服务的客户满意率
3
3
181
组织结构
1
1
182
管理基础
岗位配置
1
1
流程运行情况
1
1
184
文件体系的完整性
1
1
文件体系
185
文件体系的可操作性
1
1
187
成果标准
客户关系管理关键点成 果标准
1
1
交房工作的准备(含模
188
拟验房、工地开发日)
1
1
189
集中交房管理
1
1
190
交付风险控制
1
1
绩效表现
209
一次性收房率
1
1
210
客户总体满意度(以盖 洛普数据为准)
5
5
1、部门职能健
212
组织结构
全,涵盖所有专
1
5
5
业职能;
2、针对部门职能
进行了岗位设置
和编制的有效策
213
岗位配置
划,岗位人员配
1
3
3
管理基础
置齐全; 3、有成型和成体
系的流程文件,
流程运行非常流
畅,部门间权责
清晰,没有扯皮
营能力
239
目标成本确定的时效性
1
1
240
目标成本偏差率(目标 成本/结算成本)
5%
5
5
项目策划和设计各阶段
241
成本管理
成本部门的参与程度
5
5
242
成本管理
设计变更率
3%
5
5
243
现场签证率
2%
5
5
244
成本优化和控制
1
1
245
责任成本分解
5
5
246
责任成本评价
5
5
247
无效成本分析
1
1
动态成本(含招标采购/
流程运行情况
1
1
96
文件体系的完整性
1
1
文件体系
97
文件体系的可操作性
1
1
99
成果标准
成果标准及应用
1
1
100
供应商的绩效管理
3
3
101
采购策划
1
1
102
人均招采购面积
1
1
材料设备战略采购合同
103
额比例
1
1
104
招标文件的标准化比例
85%
1
1
105
采购管理
合同的标准化比例
85%
1
1
106
采购管理
1
1
文件体系
259
文件体系的可操作性
1
1
261
成果标准
成果标准及应用
1
1
262
会计实务
1
1
263
财务信息化管理
1
1
264
投资管理
1
1
265
税务筹划
1
1
266
对下属经济实体的财务 监管
1
1
267
财务管理
财务审计
1
1
财务管理 268
全面预算管理
3
3
269
预算责任体系
5
5
270
资金费用计划
3
3
271
付款管理
248
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信
5
5
息
249
成本后评估
1
1
施工图设计限额指标达
253
成率(施工图预算/目标
3
3
绩效表现
成本*100%)-C 工程签证及时上报率
(及时上报的工程签证/ 工程签证总数*100%)-
3
3
R
255
组织结构
1
1
管理基础
256
管理基础
岗位配置
1
1
257
流程运行情况
1
1
258
文件体系的完整性
单项采购计划
1
1
108
招标文件
5%
3
3
109
资格审查
1
1
110
评定标管理
1
1
111
战略采购
1
1
112
招标采购
1
1
114
合同管理
1
1
115
采购后评估
1
1
116 价值链
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的一 次性合格率
3
3
117 运作能 力
绩效表现
采购满足项目进度的效 果
1
1
价值链 运作能
绩效表现
力 118
采购满足项目成本的效 果
214
流程运行情况
等现象发生
1
4
4
4、有专职计划管
理人员
三年经营计划、
项目经营计划、
专业工作计划、
计划的执行和检
215
文件体系的完整性
查方法、计划管 理流程和方法、
1
2
2
文件体系
计划管理保障制 度、会议制度、
管控制度。成果
管理
216
文件体系的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强,计 划审批速度快
1
3
3
标准定义明确,
和有效性
中心、项目公司
1
项目管理办公室
、各职能经理
(主要包括设计
经理、工程经理
、成本经理和营
销经理)以及现
场工程师进行管
计划管理
理
计划达成率高,
220
计划的执行
各级计划正常进
5
行
2
2
3
15
计划管理
计划监控及时,
能够进行高效预
警,延期计划跟
221
计划的监控
踪持续并有详细
5
3
15
抢工方案,明确
的计划监控制度
工程质量管理
3
3
132
工程管理
工程安全管理
1
1
133
工程文明施工管理
1
1
134
工程节点计划完成率
1
1
工程管理
135
项目计划达成率
3
3
136
标准工期达成率
1
1
工程管理
监理工作管理
1
137
工程供方管理
3
3
138
甲供材及供应商管理
1
1
139
工程现场成本管理
3
3
140
会议管理
1
1
项目现场资料及文件管
141
5
的发展战略
重要战略目标已
11
战略实施与控制
纳入绩效考核相 关指标;可定期
5
(至少每年)监
11
绩效表现
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