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教学难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高三复读女生高考失利跳楼身亡:2014年6月24日是查询高考成绩的日子,各批次录取分数线随即公布。
合肥一位考生疑因成绩不理想,查得分数几小时后,从27楼坠落。
海口一高三女生高考后跳楼:2015年6月24日19时40分左右,海口一高三女生在龙昆北路某小区内坠楼身亡,疑似因高考成绩不理想。
内蒙女考生跳楼身亡:2016年6月8日,一名内蒙古高考女生考完语文后就跳楼自杀,女孩称'我有心脏病没救了',对民警劝导工作置之不理。
此后突然从22层约60米的楼顶跳下坠落气垫。
读了以上的三个材料,你有什么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活难免有挫折1.感受挫折(教材P105)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挫折,认识到生活难免有挫折,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1)回顾经历: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在记忆中的“不愉快”的事件。
(2)交流分享:这些事件对自己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的?在正确或错误的面对挫折的做法中,启发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挫折。
教师小结: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应该学会直面挫折。
2.认识挫折数学考试中,小华考了58分,她认为自己学习还有很多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小丽也考了58分,她认为自己真笨,不是学习的料,今后再努力也没有用。
(1)同样是考了58分,两位同学的感受一样吗?为什么会这样?教师总结: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3.林肯充满挫折的一生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件 新人教版

课后小结
2 增强生命的 韧性
生命难免有挫 折
发掘生命的力量1挫折的内涵 Nhomakorabea2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
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3挫折的消极影响 4正确认识挫折
1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2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我们
的生命力量
生活难免有挫折
学习新知
3 挫折的消极影响 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
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 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 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探究与分享
爱迪生发明灯泡时,失败了很多次。当 他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
生活难免有挫折
学习新知
1 挫折的内涵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
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 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生活难免有挫折
学习新知
2 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O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你 从中收获了什么?与同学一起分享。
课后练习
1 应对挫折,摆脱挫折的困扰,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你认为面对挫
折,下列方法正确的是(B )
(1)不顾一切地采取措施,释放或发泄因挫折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2)面对挫折,具体分析挫折,抓住关键问题,理智寻找解决途径 (3)向老师、父母寻求帮助,学习别人的经验,克服遇到的挫折 (4)善于发现自己拥有的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和不懈努力 A(1)(2)(3) B(2)(3)(4) C(1)(2)(4) D(1)(3)(4)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挫折。
2.明确不同的人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3.认识生命中所蕴含的抵御和战胜挫折的力量。
能力目标1.学会正确面对挫折。
2.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和战胜挫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待挫折的坚强意志。
重点1.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2.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
难点1.如何挖掘生命的力量。
2.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播放视频《真心英雄》。
思考问题:(1)歌曲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歌词是哪一句?(2)歌词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彩虹”指的是什么?教师总结:“风雨”指的是挫折,“彩虹”指的是成功。
也就是说人在取得成功之前,难免会经历挫折,我们要学会战胜挫折,才能增强生命的韧性。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内容。
探究一:生活难免有挫折教学活动一: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105~107页正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梳理基础知识。
(1)什么是挫折?(2)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吗?(3)人们对待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原因是什么?(4)面对挫折,我们产生些负面情绪正常吗?为什么不能一味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5)把生活中的挫折看作自己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有什么积极意义?教师总结:(1)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挫折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平常遭遇,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3)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4)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部编版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生活难免有挫折
(1)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就是人们常说的。
(2)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
2.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3.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重点: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学习难点:如何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3.怎样正确面对挫折(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做)?
①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②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新版人教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珍视生命知识点归纳

新版人教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珍视生命知识点归纳第1框守护生命1、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怎样做到爱护身体?答:(1)我们的生命以身体为基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2)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更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
(3)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如何正确认识养护精神?答:(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3)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1. 挫折的含义是什么?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怎样正确认识挫折?答:(1)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对挫折认识和态度与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有什么关系?)(2)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4单元 第9课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生活难免有 挫折
学习新知
4 正确认识挫折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
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 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 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 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 经验。
创景设情
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于澳 大利亚的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 肢,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用他 的感恩、智慧以及仅有的“小鸡 腿”(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趾 头),活出了生命的奇迹。
学习笔记 必知 1.什么是挫折
(1)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2)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面对挫折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 (1)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 反应; (2)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 是不同的; (3)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 受和行为反应。
3.挫折的消极影响 (1)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 不满等。 (2)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 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4.挫折的积极意义 (1)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2)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 怠。 (3)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新课标 人
道德与法治
7年级/上
第九课 珍视生命
PART ONE
02增强生命的韧性
探究与分享
在这些情境中: O你认为哪些是 挫折,哪些不 是挫折?为什 么? O说说你曾经遇 到的挫折,看 看你认为的挫 折,在其他同 学眼里是否也 是挫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

4.当爱迪生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都失败的时候,助手都劝他放弃;他却说: “收获不错,起码我发现这一千种材料不能做灯丝。”爱迪生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B) A.产生负面情绪与感受是不正常的 B.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C.生活处处有挫折,唯挫折方成功 D.守护生命首先就需要养护精神
5.近日,一段独臂篮球少年的视频火爆微博。视频中的少年名叫张家城,5岁 时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前臂。爱上篮球运动后,他每天早起到学校操场上练球, 放学回家后,在狭小的房间里练习运球、投篮。不到两年的时间,球技日益娴熟。 2020年6月4日,他正式注册为运动员。张家城的事迹表明( ) D
A.同样的挫折,对不同的人会产生相同的影响 B.只有多经历一些挫折,才能拥有精彩人生 C.人生难免有挫折,所有挫折都会带来成功 D.我们要从挫折中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6.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A( ) ①欣赏、培养幽默感 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③考虑并接受最好的结果 ④尽最大努力避免挫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如果你是小明的朋友,你认为他应该怎样战胜挫折? 面对挫折,小明要发现、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勇敢地面对挫折,逐渐培养自 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同时战胜挫折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小明可以向 他人寻求专业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增强生命力量以战胜挫折。 (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 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努力发现、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 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更好地面对挫折,增强生命韧性,充盈自己的生命,实现 人生价值。
7.(丹东中考)生活难免有挫折。下列关于挫折说法正确的有(A ) ①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②不同的人对挫折有不同的态度 ③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④面对挫折,我们不能借助外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人教版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2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新人

课题
增强生命的韧性
课型
新授课
第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挫折,了解挫折对人们产生的影 响,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2.知道发现、发掘自己生命力量的方法,直面挫折。
3.借助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榜样力量,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感悟应对挫折的真谛,深化思想认识。
4.认识挫折的不可避免性,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正 确看待和应对挫折,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 优良品质。
教师:你们知道胡萝卜、鸡蛋和咖啡豆实际上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样的人?
学生回答师结小结: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有的人像胡萝卜一样向困难低头,经不起挫折的考验;有的人像鸡蛋一样经历挫折后反而变得更加坚强;还有的人会像咖啡豆一样将挫折视为锻炼的机会,将挫折变为机会,改变处境。
教师:当遇到挫折时,你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学生回答
5.引领学生发现、发掘生命的力量,自强不息,直 面挫折,演绎精彩的生活。
6.锻造坚强的意志,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爱护生命。
重难
点
教学重点
发掘生命的力量,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教学难点
发掘生命的力量,直面挫折。
教法学法
讲授法、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
一、查学诊断
5.梳理本课知识,你认为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过程:
1.根据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教材P105〜108)“相关链接”(教材P106)“阅读 感悟”(教材P107、108)及“方法与技能”(教材P109)板块中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 成长经历,完成相关问题。2.教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点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量,增强生命韧性。
3. 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重点: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学习难点:如何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2)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和坚强的。
(3)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重点
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难点
如何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 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6.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①欣赏、培养幽默感;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④关心、帮助他人;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不同。
(3)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有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但如果一味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
2. 发掘生命的力量
(1)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和的能力。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4.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有什么意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5.面对挫折,怎样做才能增强我们自身的力量?
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挫折指的是什么?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面对挫折人们的感受和反应有哪些?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 生活难免有挫折
(1)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就是人们常说的。
(2)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
3.怎样正确面对挫折(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做)?
①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②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