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依赖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合集下载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
服药 。 重症患者的护理 : 主要 表 现 为震 颤 谵
20 04~20 0 8年 收治酒精神 中毒患者 3 , 断符合 C MD一 8例 诊 C 3酒精 所致精 神 障碍诊 断标 准 。全 部 为 男性 , 病年 发 龄3 2~5 , 4岁 平均 4 3岁 ; 院天数 3 住 O~ 7 , 5天 饮酒 史 1 0~3 0年 。文 化 程 度 : 文 盲 8例 , 中生 1 , 初 7例 中专 1 , 0例 大专 3 例 。职业 : 民 3例 , 农 工人 3 2例 , 酒 后食 欲 差有 低 : 关; ③生 活 自理缺 陷 : 洗漱 、 沐浴 、 入厕 , 与
戒断症状手 抖 、 路不 稳有关 ; 有暴 力 走 ④
7 00 54 0宁 夏 精 神 卫 生 中心 关 键 词 酒 精 所 致 精 神 障 碍 护 理 措 施
康 复 di 1. 9 9 j i n 10 —64 . 0 o:0 3 6/. s . 0 7 s 1x 2 1. 1
3 2 3. 91
行为 的危 险 ( 自己或他 人 ) 与兴 奋 躁 对 :
动、 伤人 、 毁物 、 绪不稳有 关 ; 情 ⑤焦虑 : 与
坐立 不 安 有 关 。 方法 : 患 者 划 分 为 轻 中 、 度 两 组 将 重
心理护理 : 首先 劝其 戒酒 , 当患 者 出
现极度饮 酒 欲 望 、 绪不 稳 、 情 焦虑 、 易激 惹、 四肢震 颤 、 行走不稳并大量的吸烟 时 , 护士应及 时向患者讲 解~ 述 的不适症 状 卜 是戒酒过程 中的一种表现 , 随着治疗 的进 行, 不适症状会 逐渐 消失 , 励 患者增 强 鼓
例 。不 良饮 酒 2 5例 , 题 饮 酒 1 问 0例 。平 均 日量 2 0~l0 m 。 5 O0 l

谈谈酒精依赖病人的护理知识

谈谈酒精依赖病人的护理知识

谈谈酒精依赖病人的护理知识提起喝酒我们都不会陌生,因为成年之后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有饮酒的经历,并且饮酒还属于社会风俗当中的一种。

适量饮酒无伤大雅,但是社会中却存在一部分人会有过度饮酒的行为,过度饮酒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都具有较大的损害作用,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当过量饮酒达到一定的量和时间的时候,还有可能演变成酒精依赖症。

酒精依赖症的病因都有哪些?具有酒精依赖症的患者不能够自主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其人格还有可能发生改变,譬如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身体健康问题,譬如会出现肝硬化以及肠胃疾病等。

患者出现酒精依赖症有可能是生物学因素造成的,根据现有的对于酒精依赖症的研究结果来看,酒精依赖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对于身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的人来说,即使喝一点点酒也会引起身体不适,只要不大量饮酒就不会出现酒精依赖。

心理因素同样会影响到酒精依赖症的产生,对于某些不善交际、容易紧张或者羞怯的人,可能会借助饮酒来改变自己的心理,长时间这样做也会导致酒精依赖。

酒精依赖都是由经常性饮酒慢慢发展而来的,一般这一周期是10年到20年之间,因此我们所处的地区、种族以及职业等社会因素也会对酒精依赖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酒精依赖症的症状其实,酒精属于麻醉剂的一种,当我们某次大量饮酒时,则很容易表现出急性的精神症状。

如果我们不加克制,长期处于频繁饮酒的状态,就会导致酒精依赖以及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程度较重的神经系统损害。

当出现酒精依赖症后,我们的躯体会对酒精表现出依赖性,但是在早期阶段通常没有明显的躯体症状。

随着酒精依赖程度的逐渐加重,酒精依赖症患者将会表现出恐惧戒断症状,对于饮酒的需求会变得更加明显,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形成酒瘾。

酒精依赖症患者表现出阶段综合征时,比较典型的症状是开始出现震颤,而且震颤的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是在患者停止饮酒之后的7小时到8小时的时间段出现。

并且,当患者情绪比较激动时,还会加重震颤症状。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PPT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PPT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评估
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生活习惯、社交能力等进行 全面评估。
使用标准化工具,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如何进行护理?
干预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心理干预、药物治 疗及社会支持。
团队合作至关重要,需与医生、心理咨询师密切 配合。
如何进行护理?
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酒精对精神健康影响的知识 普及。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增强戒酒的动力和信心 。
护理的期望效果是什么?
护理的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效果是什么?
改善精神状态
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应得到 缓解。
定期评估精神健康状态,适时调整护理计划。
护理的期望效果是什么?
促进戒酒
帮助患者建立自我控制能力,减少酒精摄入。 通过心理支持和教育,增强患者的戒酒意愿。
护理的期望效果是什么?
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的社交能力、职业技能和自我照顾能力应得 到增强。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帮助患者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
谢谢观看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 。
什么是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病因
主要源于酒精对大脑的毒性影响,长期饮酒会改 变大脑化学物质的平衡。
遗传、环境和心理社会因素也会影响病发风险。
什么是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流行病学
根据统计,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在饮酒人群中有显 著的发生率,尤其是男性患者较多。
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急性期
在患者酒精戒断症状明显或精神症状严重时,需 立即提供护理。
此阶段可能需要药物干预和密切监测。
何时进行护理?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护理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护理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护理概述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指由于长期或过量饮酒引起的精神病症状。

它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护理对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渡过戒断期的不适和稳定情绪状态,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本文将介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内容和方法。

护理目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辅助患者戒酒:通过提供戒酒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患者摆脱酒精依赖和滥用,并引导他们建立戒酒的自我管理能力。

2.管理戒断症状:在戒酒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缓解这些症状,使患者能够平稳度过戒断期。

3.促进身心康复: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休息和睡眠、适量的锻炼等,以促进身心康复。

4.提供心理支持: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困扰。

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病情:护理人员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饮酒情况、戒断症状和心理状态,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提供戒酒知识和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有关戒酒的相关知识,教育他们了解酒精对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危害,以增强他们戒酒的意识和决心。

3.管理戒断症状:对于出现戒断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观察和评估,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如镇静剂、抗焦虑药物等。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缓解不适感。

4.促进身心康复: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推崇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疲劳,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时间,并鼓励适量的体育锻炼,以促进身心康复。

5.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常常伴随着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困扰。

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护理

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护理

05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
3
预防措施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提高健康意识
了解酒精对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影响
01
学习如何控制饮酒量
02
避免酗酒和长期饮酒
0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
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
04
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结构
05
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数量
06
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存活和死亡
酒精对行为的影响
降低自控能力:饮酒过量可能导致个体失去自控能力,做出冲动、鲁莽的行为。
增加攻击性:酒精可能使人变得易怒、好斗,增加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影响判断力:饮酒过量可能导致个体判断力下降,影响其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影响社交能力:过量饮酒可能导致个体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影响人际关系。
影响工作表现:饮酒过量可能导致个体在工作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酒精对心理的影响
情绪波动:饮酒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易怒等
决策能力下降:饮酒可能导致决策能力下降,如冲动、冒险等
202X
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护理
刀客特万
目录
酒精对精神和行为的影响
01
护理措施
02
预防措施
03
1
酒精对精神和行为的影响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酒精对大脑的影响
01
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传递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护理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护理

酒精的吸收与代谢
酒精的代谢场所主要在肝脏内,有两大系统参与酒 精的代谢:乙醇脱氢酶系统和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大 部分的酒精是通过乙醇脱氢酶系统代谢的,其中乙醛脱 氢酶是限速酶。 在以上的代谢中,需要一些酶及辅酶的参加,产生 了一些中间产物,如氢离子、丙酮酸、嘌呤类物质,临 床上,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在大量饮酒后,出现高乳酸血 症、高尿酸症(痛风发作)。
痉挛发作(酒精性癫痫)
多在停饮后12-48小时后出现,多为大发作。很少连 续发作。
三、酒精所致的的精神障碍
• • • • • • • 1.酒精所致的幻觉症 2.酒精所致的嫉妒妄想 3.柯萨科夫精神病 4.韦尼克脑病 5.酒精所致的痴呆 6.酒精所致的心境障碍 7.其他伴随的精神障碍
1.酒精所致的幻觉症
由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牵头,国内五家单位对 国内五城市饮酒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1 年 ) 表明,普 通人群 (15 岁及以上 ) 的男女及总饮酒率分别为 74.93% 、 38.8% 和 59.0% 。年饮酒量为 4.47 升纯酒精,男性饮酒量 为女性的 13.4 倍,男性、女性和总的酒依赖时点患病率 分别为6.6%、0.2%和3.8%,我国酒消耗约以13%的速度增 加,应引起重视。
戒酒硫治疗
能抑制肝细胞乙醛脱氢酶,预先给予TETD,能 使酒精代谢停留在乙醛阶段,出现显著的体征 或症状,饮酒后约5-10分钟之后即出现面部发 热,不久出现潮红,血管扩张,头、颈部感到 强烈的搏动,出现搏动性头痛; 呼吸困难、恶 心、呕吐、出汗、口渴、低血压、直立性晕厥、 极度的不适、软弱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精神 错乱和休克。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年老体 弱者应禁用或慎用。在应用期间,除必要的监 护措施外,应特别警告病人不要在服药期间饮 酒。

酒精依赖病人的护理

酒精依赖病人的护理

酒精依赖病人的护理-----李婉雅酒精依赖俗称“酒瘾”,酒精是一种亲神经物质,被吸收后容易分布全身的各器官系统,对人的大脑神经有毒害作用。

酒精依赖患者长期大量饮酒,是引起各种精神障碍,可能出现缓慢、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严重者可以使神经系统受到严重影响,其危害之大仅次于毒品。

护理:1、生理方面1.1饮食护理酒精依赖的病人饮食无规律,大多食欲下降,厌食以饮酒为主,身体营养状况不良,拒绝饮食应认真观察病人每餐进食情况,给予流质饮食或软饭及易消化的食物,一般采用少量多餐可以减轻胃部不适感。

1.2安全护理护理人员要以理解的态度给予介绍住院环境严格检查病人随身物品,如:衣服、日用品等,对于一些行为紊乱,情绪激动、冲动伤人的病人应加强巡视对于瞻望的病人防止病人摔倒,活动时有专人陪护,必要时加窗栏,以防坠床,根据病情给予专人护理或保护性约束,做好班班交接,及时记录,预防发生意外。

1.3 基础护理拒绝成瘾者,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在意卫生,应督促个人卫生,经常督促洗漱,加强口腔、皮肤等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2.1 家庭方面家庭成员支持对酒精依赖的康复是非常重要,要社会支持,以家庭支持力量矫正依赖行为,开展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可让酒精依赖病人学到有用知识,同时教些防复发的知识及方法,做好这方面的健康教育。

在康复与防复发长时间艰难的过程中,需要家属支持与参与,才可以完成治疗康复和防复发的完整性过程。

3.1 心理方面尊重病人,理解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是重要关键,护理人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与喝酒有关的情景,让他接受角色扮演行为所作回馈,家庭成员也要认识酒精依赖的危害,同时给予亲情关爱,对病人的不良行为绝不能迁就,向病人及家属提供有关酒精成瘾的知识,主动认识成瘾的危害,自觉配合戒酒,帮助病人认识自己好的品质与行为,给予鼓励及肯定,鼓励病人参加各种公娱活动,下棋、运动等转移病人对酒成瘾的渴求心理。

小结:长期制的饮酒、酗酒是影响健康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酒精对人体和社会、家庭的危害,并与家属配合鼓励病人坚持治疗,鼓励病人自觉戒酒,护理此类病人,应加强理论学习,并制定详细护理几乎,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使病人全面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及护理对策刘寰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及护理对策刘寰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1月第17卷第3期作者简介:刘寰,女,本科,护师。

E-mail:Liuhuan82918@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及护理对策刘寰(太原市精神病医院,山西太原030045)酒精是亲神经物质,被吸收后广泛分布到身体的各器官系统,中枢神经是最敏感的器官,心血管系统、胃肠道、肝脏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酒生产量及人均消耗量有明显的增加,由于饮酒造成的各种危害、酒精依赖住院率也随之增加[1]。

下面以2009年2月—2010年2月我科收治的18例因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为例,将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科收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8例,年龄32岁 ̄58岁,平均44.2岁。

其中,急性酒精中毒10例,慢性酒精中毒8例。

1.2临床分类急性酒精中毒分为单纯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复杂性醉酒。

慢性酒精中毒分为酒依赖、戒断综合征、酒中毒性幻觉症、酒中毒性妄想症、酒中毒性脑病[2]。

2临床症状18例患者中有10例为急性酒精中毒病例,且10例也属于单纯性醉酒,即由一次大量饮酒而引起的急性中毒。

由于个体差异及饮酒量的不同,他们有的表现为情绪极其不稳,言语紊乱,甚至出现嗜睡等症状,生命体征检查可伴有心率增快至13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98/70mmHg;有的患者则出现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

其余8例均属于慢性酒精中毒中的酒依赖酒中毒性幻觉症、酒中毒性妄想症病例。

酒精依赖是由于长期反复饮酒所致的对酒渴求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患者表现无法控制对酒精的渴求,频繁饮酒,饮酒量远远超出的本身负荷,当饮酒量减少时,即出现手、足、四肢震颤,如若再次饮酒,以上症状便消失,由此引发患者不自主反复饮酒。

在入住我科初期,此类患者反复、强烈要求医护人员为其提供酒精,表现出对酒精的强烈依赖。

酒中毒性幻觉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凭空闻声,多听到别人辱骂自己,本病例中患者陈述:听到有人骂他“变态”,认为他无能,声称他是一个无用之人,活着是在给社会增加负担等等一系列责骂声,令患者焦虑、情绪低落,此症状最长曾持续3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精依赖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06T16:47:54.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0期作者:熊华秀刘会玲[导读] 治愈率达到了100%,戒酒后复发率明显降低,护患关系得到改善,病人满意度达95%以上。

熊华秀刘会玲 (江西康宁医院江西樟树 331211)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0275-02 【关键词】酒精依赖所致精神障碍治疗护理长期过度反复饮酒所致的对酒渴求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即为酒依赖,表现为对酒的渴求和经常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当其突然停止或减少饮酒时,会出现一种急性精神障碍,表现为幻觉,震颤,妄想,烦躁,焦虑,失眠,甚至脑器质性痴呆等症状,对神经系统损害严重,亦可发生消化系统的合并症,如肝损害等。

它是一种难以根治,复发率极高的慢性疾病,应对其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和采取护理措施,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1日-2012年4月1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酒依赖患者共51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病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酒依赖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1]。

其中震颤,谵妄3例,酒精所致幻觉症15例,酒精所致妄想症9例,人格障碍24例,均为男性,年龄为28-61岁。

2 治疗 2.1对症治疗对有戒断症状及慢性中毒的躯体及神经系统合并症都应及时对症治疗;对于中毒性幻觉症及嫉妒妄想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对痉挛发作的戒断症状给予地西泮10mg肌注,每2-4小时一次,发作消失后应尽量使病人安静;对不安,恐惧及痉挛可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以最小剂量达到最好疗效的短期内使用为宜[2];对抑郁状态给予抗抑郁药。

2.2支持疗法酒精依赖性患者常以酒代饭,导致营养不良。

因此,应给予患者对胃刺激小的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及时补充营养,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2.3健康教育方法酒精依赖患者多不能认识自己酒精中毒的危害性,常不能主动求医或对抗治疗。

工作人员在患者住院初期就应与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主动让患者家属、朋友陪护患者,以满足患者自尊、自重的需要,使其克服焦虑、抑郁的情绪,住院期间工作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朋友共同讨论饮酒的危害,讲解酒依赖的临床表现,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药物常识及戒断反应等,让患者意识到酒依赖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尽早帮助患者解除对抗治疗的心理,提高戒酒的信心。

2.4康复治疗主要目的是预防复发,有资料表明,酒精依赖患者戒酒后,其渴求可持续2—3年,50%以上的嗜酒者戒酒后一年内又饮酒。

因此,应帮助患者正确应对生活事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酒依赖的认识,促进家属主动关心体贴并监督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无酒且温馨的社会康复环境和心理环境。

3 护理措施
根据病人不同时期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3]。

3.1 大多数患者是在醉酒状态下被家属哄骗或公安人员强制到医院就诊的,而一旦醒后发现自己进入闭锁式病房住院,而自己无治疗要求,有的患者就会暴跳如雷,破口大骂,甚至出现伤人、毁物或外冲行为,威胁医护人员开门。

此时,护理人员应沉着,冷静,既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伤害,又要防范病人突发事件的发生,而不能采取强硬粗暴的态度或过激行为而与患者发生冲突。

应待病人情绪稳定后,向患者讲明住院治疗的必要性。

3.2 对清醒合作的住院病人,护理人员应以温和的语气和适当的言语,耐心讲解有关酒精依赖所致精神障碍疾病的常识以及不良后果,让患者做自我比较,使其承认酒依赖是一种疾病,自己已经患有对酒不能自拔的酒依赖这一事实。

在戒酒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并鼓励患者消除其负性情绪,让患者建立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树立坚定的戒酒信心。

同时,护士要做好精神科常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让病人认识到只有戒酒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3.3 住院病人突然停饮酒后可出现戒断综合征,早期症状有焦虑不愉快,抑郁情绪,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恶寒、出汗、心悸、脉律不齐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此时,护士应及时向患者讲解上述的不适症状是戒酒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随着治疗的进行,不适症状会逐渐消失,并鼓励病人增强自信心,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克服痛苦,战胜疾病,做好支持性的心理护理。

3.3.1 对于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患者,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病人情绪易激动易与病友发生冲突,此时护士要将其隔离于单间,耐心解释,给患者以安全感。

对不愿配合治疗的病人,应掌握病人情绪变化的特点,做好解释工作,避免激惹病人,保证精神科药物的治疗。

告诉病人服药的重要性,待症状消失后不必长期服用。

患者所出现的精神症状是戒断状态中的表现,不必担心,病情将随着的顺利进行逐渐消失。

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地认识。

3.3.2 对于合并抑郁情绪,悲观厌世严重者,护士要将其房间安置在离护士办公室近且易观察的地方,加强病房的安全检查,在病人活动范围内不可放置任何危险物品,同时护士应保持愉快乐观的工作面貌,积极情绪会通过情绪感染作用消除病人的忧郁和悲观厌世的情绪,并帮助病人加强继续生活的信心。

3.4 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活动最为复杂,他们面对各种心理压力(如家庭、工作、婚姻、愈后等),渴望得到社会、家庭的尊重和认可,得到正常的待遇和生活。

而出院后面临种种困难,心理负荷超重,如得不到及时帮助解决,往往又可以重新点燃饮酒欲望。

因此,对患者及其家属应从患者入院就开始心理护理干预,让他们认识到酒精依赖是可以治疗而不能痊愈的一种疾病。

在患者出院后为其安排稳定的家庭支持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教会患者如何掌握并运用替代行为,安排病人的强制性监督及新的伙伴等,患者对疾病的自我认识的提高是取得远期治疗效果的关键。

4 结果
经过治疗和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后,患者及家属掌握了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治愈率达到了100%,戒酒后复发率明显降低,护患关系得到改善,病人满意度达95%以上。

5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交往的增多,以及生活、行为方式的不断变化,人们生活中的饮酒现象也日益普遍化,随之造成的醉酒、酗酒、慢性酒精中毒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疾病也常见,但在此类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对酒的知识所知甚少,很少有人知道酒的“安全问题”、“有害饮酒”、“危险性饮酒”。

几乎没有人知道酒与高血压、心脏病、精神障碍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为一名合格的医护工作者,不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还要掌握精湛的护理技能及广博的医学科普知识,才能更有效的运用宣传干预手段,做好患者及家属有关酒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帮助其充分认识到酒精滥用的危害,只有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才能使更多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增长长期戒酒的信心和决心,以健康的身心享受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5-66.
[2]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陈淑清,刘静芳,宋文良,主编.精神科临床护理[M],长春出版社,1992:118-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