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精)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要点概述
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沿江地带纽带和辐射作用
3、沿江地带的城市
4、沿江地带的工业
5、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要点详解
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地处亚热带,沿长江 呈带状分布。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降水丰 富,河流稠密,湖泊众多,水运便利;不同河流有 不同的利用方式,金属矿产丰富。 2、沿江地带纽带和辐射作用。 纽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 辐射:透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使经济技术优 势向南北辐射。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经典例题
例2.下列铁路线不与长江航道交汇的是( B ) A.京沪线 B.京九线 C.焦柳线 D.陇海线 分析:陇海铁路东起连云港,西至兰州,不与长 江航道相交汇。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相 关 链 接 我国的南北方是如何划分的
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的南北方,在诸多方 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是自然的界限,是人文的界 限,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的界限。 南北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体质,语言,性格, 文艺,饮食,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自然差异:自然气候明显变化。 体质差异:北方体质高胖;南方体质矮瘦。 性格差异:北方粗犷豪爽;南方细腻柔和。 最大的差异:北方政治与军事比较活跃;南方经 济与文化比较发达。(转下一页)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南京,武汉,重庆四个 特大城市,上游沿江城市较少,中下游城市密集。
4、沿江地带的工业。 四大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 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轻 纺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 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是钢铁和汽车工业的走廊。
第八章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2

练习
[小结]: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热量较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江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生产部门,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
[畅所欲言]:书P79“活动2”
[阅读]:教材78页的阅读材料
[分组讨论]:
①莱茵河流域经济带形成的有利条件。
②莱茵河流域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地带在形成条件、纽带作用、辐射作用等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③学习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的基本思路有哪些。(第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第二,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
总结
展示本节知识结构,师生共同总结
课
题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课
时
第2课时
课型
授新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授课人
王岩
授课年级
初二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西部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其纽带与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难点
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教学
手段
地理八下《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pptx

长江沿江地带相互协作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
• 长江沿江中上游地区水能丰富,有二滩、葛洲 坝、隔河岩等大型水电站。三峡工程建成后, 电力更加充足,但因地处内陆,对外经济的往 来受限制,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
庭湖、太湖等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 区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 及湖泊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汉江、湘江、赣江、 岷江、鄱阳湖、洞
庭湖、太湖等
地势低平、平 原广阔、土地
肥沃
夏季炎热、冬 季温和、降水
丰沛
丰富的水能、 发达的内河航
运、 水产养殖、旅
根据地形图或景观图分析长 江上游和中下游的地形差异?
• 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酸雨区酸 雨污染有所减轻;华中酸雨区(湖南、江 西等省)酸雨强度有所增加;华东区特别 是浙江省酸雨污染进一步加重;华南酸 雨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污染加重。
酸雨形 成
生态环境问题
• ①水土流失。长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 后,人们为了眼前利益,毁林开荒、 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土地肥力 下降;水库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 灌溉和防洪效益;河道淤塞,导致通 航能力下降;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 加剧了洪水灾害。
四川盆地
主要地形 区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 及湖泊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 区
自然特点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 及湖泊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 区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1 优质课件

2、自然条件:
㈠、地形和地势:地势总的看来比较低__平__, 以平__原__和_低__山__丘__陵_为主。
㈡、气候和干湿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属
_亚__热__带__季__风__气候,夏季_炎__热_,冬季温__和__, 四季_分__明_;降水_丰__富_,属_湿__润_区。
㈢、河、湖、水资源:受地形和气候影响,
长江中下游景观
流经我国地势的第 三级阶梯,江宽水深, 水流平缓,两岸多为平 原、丘陵,平坦开阔。 我们可以在这里发展淡 水养殖业、内河航运业 和旅游业。
1、地形差异:上游流经我国第一阶梯,江
面狭窄,滩多流急,峭壁高耸,雄伟壮观。
中下游流经我国二__、__三__阶梯,江面_宽__阔_,水流 _湍__急_;_河__网_稠密,湖__泊__众多。
_河__网_稠密,湖__泊__众多,是我国_地__表__水_资源
最丰富的地区。
水运条件:
长江流域水系图
长江上游景观
流经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江 面狭窄,滩多流急,峭壁高耸, 雄 伟壮观,流经阶梯交界时水流落差 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可以 在这里发展水电站。
中下游地区:处于我国第三阶梯上,地势平坦, 平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江面宽阔
赞成建设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除了课本 上的理由外,我认为发挥三种运输方式的不同作 用可以进一步增强沿江地带的整体实力。长江水 运在运输大宗货物、运费低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 势,但对于那些时效性强、运量小的货物(包括 客运)高速公路和铁路有更多的优越性,建成后 可以省去绕道陇海线和浙赣线的时间,使得本区 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长江航运示意图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地区
H型的经济格局
沿
西市
经
第二节___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武汉长江大桥
南京
上海
重庆
黄鹤楼
课程标准
1.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 然条件。 2.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 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认识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条件所形成 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及其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4.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5.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与 治理保护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初步树立区域内协作、共同 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
1.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 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2.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难点
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 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上海 ,西至四川_________ 攀枝花 ,东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___
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
的范围内。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
形状: 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地形:
平原 和_________ 低山丘陵 为主,平原 地势比较低平、以______ 东西 排列,各段宽窄不一。 _____
长江中下游景观
流经我国地势的第 三级阶梯,江宽水深, 水流平缓,两岸多为平 原、丘陵,平坦开阔。 我们可以在这里发展淡 水养殖业、内河航运业 和旅游业。
长江航运示意图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地区
H型的经济格局
西 部 地 区
重庆市
长江沿江带 武汉市 南京市
上海市
沿 海 经 济 带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设计二

习
步
骤
和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引入新课:
奥运火炬传递长江城市的情况
长江沿江位置、范围图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转折:我们所在的省份就位于长江沿江,引出福娃贝贝的家也在长江沿江。
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主画面:走进长江
赞美长江
探究长江
走进长江:从地形、气候、主要的河湖、资源四方面分析长江的自然条件
赞美长江:福娃贝贝从旅游、航运、灌溉、水能四方面分析长江优越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对经济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了解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力
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学习我们身边的地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反
馈
练
习:
巩固所学知识点
1、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东起________,西至四川_________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2、地形以_______、_______为主,地势较为低平.
3、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四季分明;降水_______
4、本区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__________的地区
5、长江水运便利,有“_____________”之称.
教学
反思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班级
初二年级
时间
学科
地理
课题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课时
1课时
学习
目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知识目标:
①长江沿江地带得天独厚的位置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认识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4.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5.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部分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分区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对比分析和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差异,初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4.绘制“H”的经济格局图和长江干流略图等,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2.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中国地形图,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播放《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纪实》片断让学生回忆并讨论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以及水灾的防治。
(学生回答略)2.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沿江地带。
板书: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讲授新课]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板书)(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地形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回答下列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
课件: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以武汉为 中心的城 市群
以南京为 中心城市 群
以上海为 中心的长 江三角洲 城市群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电力、冶金 工业基地
综合性 工业基地
钢铁、煤炭 工业基地
以长江为联系纽带 促使上中下游地区 优势互补,互助合 作,互利互惠……
五、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从图中你能够获得哪些信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新课导入
武汉黄鹤楼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沾益县德泽中学
赵玉快
学习目标导航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沿江地带的城市 沿江地带的工业 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上海
攀枝花
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东西3000多千米,南北 100~200千米范围的“带状”区域。大部分位于 北纬25°~ 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 河航运发达。
中下游:洪涝灾害严重
修建水库,加固堤坝
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酸雨污染状况
华中酸雨区
西南酸雨区
华东沿海酸 雨区
1.那一地区的酸雨污染强度最高? 华中酸雨区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水利工程 保持水土 上游:水土流失
黄 海
中下游洪涝灾害 上海
宜昌 湖口
东 海
环境污染严重(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西 部
地
联系东西纽带
长江沿江地带
区
沿西安
京京 广九 线线
九湖 武汉 江 口 南京 上海
玉 树 各拉丹东
襄渝线
重庆
宜宾 宜昌
虎跳峡
赣 江
攀枝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上中学张见老师很期盼 与大家一起分享接下来的愉快 而又充实的45分钟!请同学们 加油,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天的 课堂上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 同时敬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的 建议!
黄 河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就 青藏 高原
在不断地孕育着灿烂的中华文明,我 渤 海 们这些龙的传人们也在母亲的呵护下
长江干流(部分)剖面图
海拔/米 7000 唐古拉山 6000 5000 4000 3000 上 2000 1000 0
游
中游 下 游
宜 昌
湖 口
结合课本P76说说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地区的地形差 异和利用方式
地形差异 利用方式
长江 上游
海拔较高,地势陡峻,以 发展水电业、旅游业 山地、高原、盆地 为 主
武
汉
上海——中国最大的城市
南京 上海 武汉 洞庭湖 太湖 鄱阳湖
(一)
长江沿江地带的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承东启西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承东启西
上 海
长
江
攀枝花
上海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 ,西至 四川省 攀枝花 ,东西绵延3000千米,南 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 内,是一个典型的“______”区域。 带状
2.“江面狭窄滩多急流,峭壁高耸,雄伟壮观”所
描
B
述的河段位于(
A.长江源头
)
B.长江上游
C.长江中游
D.长江下游 C
)
3.我国最大的城市是(
A.北京
B.重庆
C.上海
D.天津 D
)
4.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A.黑龙江
B.黄河
C.珠江 D.长江
5.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是( C )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凉爽, 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 和,降水较少,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C.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 和,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D.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 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
小结: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条件 地形:平原、丘陵为主 河网稠密,湖泊众多—地表水丰富 河湖: “黄金水道”—水运便利 交通: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资源: “水能宝库”—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 自然资源丰富,上游地区多于下游地区
反馈与练习
1.下面有关长江沿岸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B) A.长江沿岸地带东起上海,西至贵州省攀枝花 市,南北绵延3000多千米 B.长江沿岸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 市,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 C.长江沿岸地带南北大致在长江两岸3000千 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 域 D.长江沿岸地带东西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 千米范围内,是个较为典型的“H形”区域
6.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河流是( ) B A.黑龙江 B.长江 C.珠江 D.黄河
7.长江沿江地带所贮藏的主要矿产资源中不包括(B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铜
8.长江沿江地带富含天然气资源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C)
9.在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兴建水电站主要体现了对长 江( B ) A.“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 B.“水能宝库”的开发利 用 C.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D.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0.长江干流以南的支流不包括( ) A.乌江 B.汉江 C.赣江 D.湘江
葛 洲 坝
三峡大坝
葛洲坝
江面狭窄,滩多流急,峭壁高耸,雄伟壮观
长江上游
地形平坦,江阔水深,便于航运;河湖密布,耕地成片
长江中下游——“鱼米之乡”
巩固提高
1.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长江沿江地 带东起 、西至 ,东西绵延 千米, 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 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 较为典型的“ ”区域。 2.读图8.17.长江沿江地带主要的地形区有 山脉、 高原、 盆地和 平原。地势比较 , 以 和 为主。长江沿江地带属 气候, 夏季 ,冬季 ,四季 ,降水 。年 降水量在 以上。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河网 , 湖泊 ,是我国 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3、沿江地带不仅 优越,而且 得天独厚。
长江 海拔较低,地势低平, 发展淡水养殖业、内 中下游以 平原 为主 河航运业、旅游业
2、气候特点(P75图8.18)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自然资源特点(P76活动2)
(1)主要的自然资源: 铁、煤、铜、磷、水、水能、天然气、耕地…
(2)沿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 上游的资源种类和数量都多于下游地区
东 海Biblioteka 长 江 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向世人证实:
中国,永远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知识回顾
1.长江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3.长江干流上的主要水利工程有哪 2.长江流域及附近的主要湖泊有 4.长江干流沿岸的主要城市有哪些? 些? 哪些?
三峡
葛洲坝
嘉 陵 岷 江 江重庆 宜宾 攀枝花
排上中学
张见
2011年5月24日
长江沿江地带的优势
•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航运便利,与多条铁 路运输大动脉交会,利于经济发展。
• 地势平坦,河湖密布,灌溉水源充足,气候适宜, 利于农业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长江中 下游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也是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A
11.以下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的美称按河流流向排列 正确的是( B) ①“世界屋脊” ②“鱼米之乡” ③“天府之国” A.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② C. ② ③ ① D. ③ ① ②
12.长江干流与支流汉江交汇的城市是( B) A.攀枝花 B.武汉 C.重庆 D.南京 巩固 提高
下课
三 峡 大 坝
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地形? 河湖? 气候? 自然资源?
1、地形特点、河流湖泊特点P75
根据图中所示,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 主要地形和主要地形区有哪些?
青 藏 高 原
巫
四川盆地
山
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差异
中游 下 游 宜 湖 昌 口 湖北省宜昌 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点是( ) 江西省湖口 长江中游、下游的分界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