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地区介绍

合集下载

毕节—我的家乡(旅游简介)

毕节—我的家乡(旅游简介)

韭菜坪
八仙洞位于贵州黔西县乌江源百里画廊,地处六冲河、三岔河、鸭 池河三江交汇处,在这里山势险峻、雄关漫漫、碧水绵延、一泻千 里。自古为一夫当关,万夫难敌之险。八仙洞不仅拥有令人惊叹的 洞穴奇观,而且容纳了博大精深的佛道文化。洞穴内的“聚仙阁”、 “万佛山”、“观音堂”、“财神殿”巧妙的将洞穴奇观和佛道文 化紧密联系,造就出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也是八仙洞比较全国其他 旅游溶洞最具其特色的地方。
奢香墓为围石土封,高4.5 米,直径6米,圆围18.84 米,第九圆围为瓦筒,七 十二个瓦档,均为七十二 个虎面浮雕组成,充分地 展示了彝族人民对虎的图 腾崇拜。墓前立面碑一通, 高3.3米,宽1.6米,厚0.5 米,碑面刻彝汉合壁“彝 族君长陇赞阿期妻扯勒奢 香之墓”、“明顺德夫人 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各 十四字。
•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 区位于贵州西部威 宁彝族回族苗族自 治县境内。草海素 有“高原明珠”之 称,是贵州最大的 天然淡水湖,与青 海湖、滇池齐名, 是国家自然保护区。 海拔2171.7米,覆 盖面积保持在30平 方公里以上,以水 草繁茂而得名。
韭菜坪
• 贵州境内有两座名叫 “韭菜坪”的山峰, 分别是“大韭菜坪” 和“小韭菜坪”。其 中小韭菜坪有“贵州 屋脊”之称,是贵州 的最高峰。位于毕节 市赫章县珠市彝族乡 韭菜坪村,山顶石林 密布。登上小韭菜坪, 周围的赫章、威宁、 水城、钟山区三县一 区皆在眼底。
贵州省毕节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AAAAA级 旅游景区百里杜鹃(贵州的三个国家AAAAA级景区 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织金洞、国家自然保 护区草海、国家级风景区“九洞天”、高原湖泊支嘎 阿鲁湖、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风景名胜区、中华苏维 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等旅游景 点。 并有一批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 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 国之最。

毕节市各区县面积人口:威宁县面积最大,七星关区人口最多

毕节市各区县面积人口:威宁县面积最大,七星关区人口最多

毕节市各区县面积人口:威宁县面积最大,七星关区人口最多
毕节,贵州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贵州西北部,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锁钥,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门户,长江、珠江之屏障,西邻云南,北接四川,是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

毕节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矿产60多种,磷矿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煤炭远景储量居于长江以南之冠;生物资源多样,动植物资源2800多种,有全国、全省如马铃薯之乡、白蒜之乡等众多“地理标志”;水能资源丰富,河湖水系纵横交错,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条。

毕节是古夜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

毕节风光景色旖旎,被誉为“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百里杜鹃(贵州的四个国家5A级景区之一)、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贵州唯一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草海、国家4A级风景区“九洞天”等。

毕节市面积26853平方千米,下辖七星关区、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纳雍县、织金县、黔西县、金沙县、大方县,共1区7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辖县,为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贵州省直管县试点。

另,设有百里杜鹃管委会、金海湖新区1个管委会、1个新区。

2018年初,毕节市常住人口为666万人,户籍人口917.6万人。

在各区县的面积排行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面积最大,达到6290平方公里;黔西县面积最小,面积有2381平方公里。

在各区县的人口排行上,七星关区人口最多,有163.3万人;金沙县人口最少,有69.8万人。

贵州省情毕节情况

贵州省情毕节情况

贵州省情毕节情况毕节市,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毕节市的情况。

毕节市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方。

在这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例如,黔西南楚雄古道、千户苗寨、草海兴义景区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

这些景点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享受和文化体验。

此外,毕节还是黄果树瀑布的所在地,这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被誉为“中国第一瀑布”。

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毕节市自然资源丰富,是贵州省粮食、经济作物、畜牧业和农副产品的重要产区之一、毕节市的农业以水稻和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导,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经济作物如油茶、桑蚕、睡莲花等。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毕节市的农产品品质优良,深受市场青睐。

毕节市也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地方。

这里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铅、锌、铜、金、银等金属矿。

毕节市还有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如毕节稀土企业、毕节铅锌企业等,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除了农业和工业,毕节市也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

市内有一些大型连锁超市、购物中心和酒店等服务设施,满足了市民的各种需求。

此外,毕节市还积极发展旅游业,提供周到的旅游服务。

总的来说,毕节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

这里既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有着丰富的人文文化和饱满的经济活力。

在未来,毕节市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毕节市地理环境

毕节市地理环境

毕节市地理环境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北边缘,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一座
典型的山城。

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地理特征。

山脉环绕:毕节市地势起伏,山脉环绕,主要有贵州山脉、云贵山脉等。

山地面
积较大,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气候凉爽宜人,是夏季避暑的好去处。

水系众多:毕节市境内有众多河流穿行,主要有南盘江、马岭河等,水资源丰富。

南盘江河谷风光秀丽,沿岸植被茂盛,是休闲度假的绝佳地点。

矿产资源丰富:毕节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铁、铜等。


些矿产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是毕节市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

生态环境优美:毕节市生态环境优美,拥有大片森林覆盖,植被丰富多样。

多样
的生态系统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保护工作得到积极推进。

总体来看,毕节市地理环境丰富多彩,山水相间,资源丰富,生态优美。

这里既
有雄奇的山峦,又有蜿蜒的河流,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中国“毕节市”概述

中国“毕节市”概述

中国“毕节市”概述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全市总面积近2.69万平方公里。

境内海拔最高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也是贵州最高点;最低处位于金沙县清池镇渔河,海拔457米。

毕节距省会贵阳217公里,距泸州、昭通、曲靖、安顺、遵义分别为210公里、240公里、370公里、200公里、172公里。

毕节所依附的云贵高原,是在新生代第四纪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强烈隆起的古大陆,对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进化具有特殊需要。

人类在这里的活动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2]尧舜时代为有鼻国(诸侯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称国。

这是毕节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命名为鼻(后有人写为鳖、毕、比等)。

夏朝为梁州的南域,荆州的西邻。

商末周初为卢夷之国,其君称蒸。

《尚书·牧誓》记载:参加牧野之战的,西南地区有庸、蜀、羌、微、蟊、卢、彭、濮八个方国。

武王伐纣时,卢夷国君长选派远征军参加了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之战,一举打败商王朝的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周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正式建立。

[3]周末为古蜀国的南中。

六国时谓之南夷,其国名叫夜郎,君长称为夜郎侯(或夜郎王)。

楚王派庄豪带领精兵循沅水而上,到且兰,把船固定在岸边,下船上山进行步战。

占领且兰时,夜郎王率部归降。

庄豪留在滇称王后,夜郎、且兰又自立为国。

夜郎的疆域有多大?《汉书》上说:“夜郎东接交趾,自西徂东奚啻千里?”《史记》上说:“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

” 这就难怪会有夜郎自大的典故。

秦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派常頞收夜郎地,设置夜郎、汉阳二县,并略通五尺道,从今四川宜宾经贵州毕节、威宁,云南宣威至曲靖。

于汉阳境内始置邮亭,邮亭之地称平夷,即今毕节。

汉阳县为今毕节市威宁、赫章、七星关区、纳雍、大方等地。

秦亡,县废,夜郎复国。

介绍我的家乡毕节演讲稿

介绍我的家乡毕节演讲稿

介绍我的家乡毕节演讲稿我的家乡毕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毕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让我深深地爱上这片土地。

首先,毕节地处黔中高原,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春天,桃花盛开,樱花飘香,仿佛走进了花的海洋;夏天,绿树成荫,山清水秀,凉爽宜人;秋天,金黄的稻田与红红的枫叶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冬天,则是银装素裹,银花飘落,分外妖娆。

这样的气候让毕节成为了一个宜居的城市,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其次,毕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境内有红枫湖、百里杜鹃、黄果树瀑布等自然景观,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

毕节的黄果树瀑布更是有“中国最大的瀑布”之称,水势磅礴,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毕节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贵州省重要的资源富集地。

再者,毕节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古代的黔王城、朝天门、青岩古镇等历史遗迹,见证了毕节的历史沧桑。

毕节的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也是独具特色,他们的服饰、建筑、民俗等都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异域风情。

最后,毕节的发展日新月异。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毕节的交通、基础设施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毕节也大力发展旅游业,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毕节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她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毕节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正在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迈进。

我深爱着这片土地,也为她的发展感到无比自豪。

愿我的家乡毕节越来越美好,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爱上这座城市。

谢谢大家!。

毕节简要

毕节简要

州高原屋脊,乌江、珠江发源地,位于东经105°36′——106°43′,北纬26°21′——27°46′之间毕节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综合实力居贵州省第三位,与贵阳和遵义构成贵州金三角,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锁钥,长江珠江之屏障,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是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

毕节市是典型的岩溶山区,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多山,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点赫章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全省最高点,因此韭菜坪得名“贵州屋脊”;最低海拔457米。

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

高原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93.3%。

毕节矿产和水能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

优质无烟煤可开采储量达256亿吨,占贵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的48%以上,硫铁矿、铁、磷储量居贵州之首;区内河流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93条,100平方公里的有80条,总流量128.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21.2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61万千瓦;烤烟产量占贵州省的40%以上,是全国四大烟区之一;盛产核桃、茶叶、生漆、油菜、辣椒、大蒜、天麻,杜仲、五倍子等农特产品,享有“中国竹荪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中国漆城”、“天然药园”之誉。

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500.1亿元,同比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6.7亿元,同比增长50.3%;财政总收入91.34亿元,同比增长31.27%;规模工业增加值111.04亿元,同比增长15%;农业总产值165.06亿元,同比增长6.02%;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180亿元,同比增长20.3%;旅游总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4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0元,同比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3109元,同比增长12.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势头。

毕节基本情况

毕节基本情况

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汇处,元代置驿,明代建卫,清代设县,红军长征途中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有“三省红都故地”之称,是毕节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信息中心,也是胡锦涛同志倡导建立的毕节“生态建设、开发扶贫”试验区指挥中心。

1994年撤县设市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市”、全省“科技先进县市”、“省级卫生城市”,被国家、省分别列为全国第七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之一、全省20个“经济强县”之一。

毕节市界于东经105°36′至106°43′和北纬26°21′至27°46′之间,与云南省镇雄县、威信县,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相邻。

全市总面积3410.98平方公里,辖27个镇、8个乡(其中6个民族乡)、6个城区办事处,聚居着22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40余万。

市内地形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511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境内属喀斯特地貌,峰峦叠嶂、溪流纵横,水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150余条,蕴藏着大理石、粘土、重晶石、煤炭等2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尤以煤炭储量最为可观,地质储量达54亿吨,硫、铁、锌的探明储备也分别达到2.99亿吨、4042万吨、1.55亿吨以上,极具开发价值。

毕节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自然景观众多。

有川滇黔苏维埃革命政权旧址、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鸡鸣三省”会议会址等红色旅游胜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屯彝族土司庄园、七星关古遗址;有天坑、地缝、峡谷、高原、草甸和原始森林融为一体的国家森林公园拱拢坪林场;有奇峰高耸、溪瀑多姿、暗河神秘、平塘潋滟的小河奇景等旅游胜地。

近年来,随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毕节市在继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城市路网建设为重点,以试验区建设和地市共建政策机制为契机,投入数十亿元资金,全方位推进城市建设,通过整合城镇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构筑起了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改善的城市框架,城区建成区总面积从1988年的5.7平方公里上升到现在的16.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已逾35.9228万,城镇化率达到30.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毕节市介绍毕节市位于川、滇、黔三省交汇处,有“鸡鸣三省”之称,是黔西北的大门。

全市总面积3414.9平方公里,辖27个镇、8个乡(其中民族乡6个)、6个办事处:市西街道、市东街道、三板桥街道、流仓桥街道、大新桥街道、观音桥街道、鸭池镇、梨树镇、岔河镇、朱昌镇、田坝镇、长春堡镇、撒拉溪镇、杨家湾镇、放珠镇、青场镇、水箐镇、何官屯镇、对坡镇、大银镇、林口镇、生机镇、清水铺镇、亮岩镇、燕子口镇、八寨镇、田坝桥镇、海子街镇、小坝镇、层台镇、小吉场镇、普宜镇、龙场营镇、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野角乡、大河乡、团结彝族苗族乡、阿市苗族彝族乡、大屯彝族乡、田坎彝族乡。

聚居着汉、彝、苗、布依、白、满等22个民族,总人口127.53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迎宾路,邮编:551700。

代码:522401。

区号:0857。

拼音:Bijie Shi。

汉置平夷县。

唐置羁縻禄州。

宋为禄州羁縻。

元置毕节驿。

明建毕节卫。

清设毕节县。

1993年12月撤县设市。

2000年,毕节市辖6个街道、27个镇、2个乡、6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12823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市西街道86136 市东街道49174 三板桥街道12123 流沧桥街道18489 大新桥街道12617 观音桥街道7609 鸭池镇45187 梨树镇22688 岔河镇35160 朱昌镇34845 田坝镇17425 长春堡镇38859 撒拉溪镇43884 杨家湾镇34401 放珠镇22254 青场镇28112 水箐镇21462 何官屯镇32666 对坡镇24144 大银镇20259 林口镇28876 生机镇29172 清水铺镇28168 亮岩镇19473 燕子口镇36453 八寨镇24958 田坝桥镇15829 海子街镇56383 小坝镇32022 层台镇22174 小吉场镇43099 普宜镇21878 龙场营镇19800 千溪乡14958 阴底乡28818 野角乡18519 大河乡15786 团结乡18755 阿市乡19510 大屯乡14680 田坎乡114252003年,毕节市辖6个街道办事处、29个镇、6个民族乡,595个村委会、16个社区居委会。

年末总人口128.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3.97万人。

地处乌蒙山地。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温12.8℃,年降水量960毫米。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硫、铅、硅、大理石等。

产水稻、玉米、马铃薯、荞子、小麦、油菜籽、大豆、生漆、天麻、烟草、大蒜、茶叶、魔芋、药材等。

工业以烟草、卷烟生产为支柱,以轻纺工业为重点。

名胜有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贵州抗日救国军旧址,大屯土司庄园等。

市境青场区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

毕节地形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511米,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署的特点。

年均降雨量为954毫米,日照率约31%,无霜期250天左右。

境内属喀斯特地貌,峰峦叠嶂,溪流纵横。

市区群山环抱,一水中流,天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山城显得秀美多姿。

毕节市资源丰富。

地下资源主要有硫、铁、煤、锌、铜、硅铁、草炭、粘土、重晶石、大理石、高岭土、石炭岩、玄武石、石棉等20余种矿藏。

地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除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稻谷、马铃薯等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油菜、柑桔、花生、茶叶、大蒜、魔芋和名扬中外的中药材天麻、杜仲、半夏,农作物资源有73个种类455个品种。

有独具高寒山多特色的猪、牛、马、羊等产品:沔鱼河四腮鱼属全国珍稀鱼种;有森林植物700余种,林地面积99.7万亩,草地面积73.8万亩。

河流总长695公里,水能蕴藏量20.83万千瓦,可开发量11.56万千瓦。

后备资源(荒山、荒地、荒滩、荒水)面积为105.58万亩,宜园土地面积16.46万亩,宜林土地面积67.94万亩,宜牧土地面积21.17万亩,劳动力资源为60万人,剩余劳动力10-15万人。

风景名胜颇多,市境内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共31处。

有著名的倒天河风景旅游区、小河风景旅游区、沔鱼河自然风景区、"灵峰仙境"、七星关古遗址、大屯土司庄园等著名景区。

毕节市交通方便,市场繁荣,邮电通讯发达,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很快,工业正在崛起,轻纺、制革、食品、卷烟、煤炭、冶炼、建材、化工、机械、电力、医药等事业兴旺,一大批名优特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向全国和世界。

毕节市是黔西北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开发潜力较大。

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地区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毕节市成了试验中心。

2002年,毕节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第七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市之一。

市政府在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灵活政策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开展的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效果显著,生态环境有了改善,人口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区域划分辖1个县级市、6个县、1个自治县。

毕节市面积3412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1700。

市人民政府驻迎宾路。

大方县面积3502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1600。

县人民政府驻大方镇。

黔西县面积2554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15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金沙县面积2528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18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织金县面积2867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21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纳雍县面积2448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3300。

县人民政府驻雍熙镇。

赫章县面积3246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32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面积6296平方千米人口111万邮政编码553100。

县人民政府驻草海镇。

旅游观光毕节涌现出一批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著名景点:翠屏旭日、东壁朝霞、响水轰雷、丰落秋成、双峰脱颖、南山雨霁、龙潭夜月、灵峰仙境、南桥虹霓、那鲁洞天、天河乐园、五龙翡翠、陵园胜地、百花红迹、阳山松涛、北镇雄关。

毕节市位于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是黔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川、滇、黔接壤地区商品集散地;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枢纽城市。

毕节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被誉为“天然喀斯特地貌博物馆”。

这里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清凉世界;这里有神奇秀丽的奇山、秀水、飞瀑、溶洞;这里是红军长征谱写壮丽史诗的革命老区;这里有淳朴浓郁的彝族、苗族风情。

旅游、避暑、休闲、度假,这里是最佳胜地。

毕节市区古存“老八景”:翠屏旭日、东壁朝霞、响水轰雷、丰落秋成、双峰脱颖、南山雨霁、龙潭夜月、灵峰仙境;今建“新八景”:南桥虹霓、那鲁洞天、天河乐园、五龙翡翠、陵园胜地、百花红迹、阳山松涛、北镇雄关。

市区天工大酒店、银鹤大酒店、腾龙凯越大酒店、洪山宾馆、洪南大酒店等,均为集住宿、餐饮、娱乐、购物、停车为一体的四星级旅游涉外接待饭店、宾馆;杜鹃、华禹旅行社,贵州海外旅游总公司的毕节营业部和毕节市七星经营部,承接组织、招徕、接待海外及国内各种旅游性质的旅游团体、散客服务、票务服务及代订房、餐、车等业务。

境内旅游资源和周边风景名胜相融已形成下列旅游线路:红色旅游线:毕节——川滇黔干革命委员会旧址——贵州坑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陵园胜地——沔鱼河——“鸡鸣三省”会议旧址彝族风情旅游线:毕节——小河景区——溜耳河峡谷风光——大屯土司庄园——“大跃进”炼钢炉群——三官寨——大河口果园——百里杜鹃——奢香墓——贵阳苗族风情旅游线:1、毕节——朱昌花厂苗寨——燕子口大南山苗寨——毕节;2、毕节——阿市安然苗寨——大方八堡苗寨——贵阳生态旅游线:毕节——灵湖——拱拢坪森林公园——乌江上源溶洞漂流——七星关——韭菜坪石林——草海资源特点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有煤、硫、铁、硅、砂、粘土、草炭、大理石、高岭土、重晶石等。

其中,煤、硫、铁、锌探明储量分别达540000、29856、4042、1540万吨以上,硫磺已打入国际市场。

农副土特产品众多。

主要有烤烟、天麻、白蒜、大豆、芸豆、竹荪、柑桔、半夏、杜仲、五倍子、生漆、茶叶、党参、蚕茧等。

其中,烤烟叶厚、色黄、质优,年产30万担左右;白蒜、杜仲、五倍子等名贵药材等字闺中。

自然条件毕节地区是典型的岩溶山区。

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05°36′——106°43′,北纬26°21′——27°46′之间,东部和南部与本省遵义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云南省、四川省毗邻。

正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多山,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点赫章韭菜坪2900.6米,为全省最高点,最低海拔457米,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

全区总面积26844.5平方公里,高原山地占93.3%,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水系,长江流域面积占95.38%,珠江流域面积占4.62%,是乌江、赤水河、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毕节地区大部分地方属北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适中。

各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01.8—1780.2小时,年平均气温10 5—15.0℃,一月平均气温17——4.3℃,七月平均气温17.6——24.9℃,稳定通过10℃的有效积温2544.6—4617.1℃;年平均降水量848.6—1394.4毫米,月变率大,70%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5至9月;无霜期205—297天。

境内山清水秀,平畴谷幽,风光秀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适宜风土人情毕节地区是个多民族杂居地区,使毕节地区风土人情多彩多样,民俗民风绚丽多姿。

古老独特的民族礼俗,构成毕节人热情,礼貌,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传统风尚,别具情趣的彝族迎亲,苗家牛角酒,回族的道“色兰”,彝,苗丧葬习俗,布衣婚俗等独具一格。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苗族跳花节”“布衣族的六月六节”等, 今年十月,西南五省区彝学研究年会即将在金沙县举行。

五彩缤纷的民族歌舞,以汉,彝,苗,回,布依,白,仡佬等7个民族歌舞为一体的<<乌蒙欢歌>>享誉国内外,先后出访北欧,加拿大等国,并多次荣获全国全省民族歌舞大赛一等奖,成为北京中华民族园,云南民族文化村等旅游景区的主要歌舞之一。

苗族"滚山珠"先后出访北欧等国并在国际,全国,省大奖赛上一举夺魁。

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在云南省楚雄州中国国际彝族服饰展览中名列前茅,在贵州省首届少数民族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并应邀出席1998年省委召开的"元旦"迎新座谈会助兴演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